候鸟
Pájaros de verano,毒枭大时代(港),毒枭幻影(台),Juanita,Birds of Passage
导演:克丽丝蒂娜·加耶果,西罗·格拉
主演:卡米娜·马蒂内,何塞·阿科斯塔,娜塔利娅·雷耶斯,约恩·纳瓦埃斯,格雷德·梅扎,何塞·维森特,胡安·包蒂斯塔·马丁内斯,米格尔·维埃拉,塞尔希奥·科恩,
类型:电影地区:哥伦比亚,丹麦,墨西哥,德国,瑞士语言:西班牙语,英语,瓦尤语年份:2018
简介:70年代的哥伦比亚,青年拉帕耶爱上氏族中美艳动人的少女赛妲,但女方家长却要求价值惊人的嫁妆试图刁难。DBTEST顽强的拉帕耶不愿放弃心爱的人,决定铤而走险,干起大麻生意。贩毒事业一帆风顺,鲜血腥味却伴随庞大财富而来,拉帕耶一步步扎根建立威信,然而亲友背叛、传统覆灭,他的世界也逐步瓦 解⋯⋯详细 >
文化不同,不是很能理解片中关于部族、图腾、仪式等等,就像当年看《百年孤独》,不能理解。如果仅仅当一部毒枭传记看到还是可以,毒品如何让一个落后农耕社会进步,但终究会败在诱惑下
同样是对民族消亡的记录和再创作,《蛇之拥抱》算得上是精湛的艺术品,《候鸟》则是好听的故事讲述,一则前现代部族在现代化飓风中被吹得七零八落的消亡故事,更通俗点网飞点,可以说是《毒枭》某个面向的前传。它起于对部族传统的最后一次坚守和奉行,1968年一次有着苛刻条件的瓦尤人求婚。抛给痴男的障碍,被美国市场对大麻的巨大需求迅速解决。之后,往来于哥伦比亚北部半岛和迈阿密的毒品运输机,取代了曾经飞越加勒比海的候鸟,也轻易撕裂瓦解着维系部族的那些脆弱传统。瓦尤部族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得由1980年代崛起的麦德林卡特尔来解决。茫茫沙丘上的吟游歌谣,终成了不入埃斯科巴法眼的民间故事。
闷到家
【墨西哥】《毒枭》光环太耀眼,《毒师》设计太精巧,种种类似题材和两部剧作一对比都难免碰壁。这部片子是工整仔细的分段式设计,毒品王国的兴盛与消亡,大背景下十多年各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从家庭视角出发有很新颖的地方,但更多的印象全部都留在荒芜平原间燃烧的房子中。
一个人类学ppt。不少独特视觉感受实际来自异国情调与民俗猎奇,调度十分欠奉,不过确实气质独特,不知是随便还是戏谑,史诗的体量内中有一种土挫萌,但照这样拍下去,很快也就让人疲了吧。
5个章节的标题太剧透了。电影本身挺直白朴素的好看
乡土气太重,剧情太沉闷
对该片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但其实它很一般,对于一个处于世界角落的国家里的几个贩毒家族的恩怨情仇,讲得太简单太潦草了。
还行。
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资料馆 冤冤相报何时了?
浪费时间
全片最好看的是海报
这应该是最窝囊的毒枭了吧
有华丽的概念和外壳,用段落的形式展示一个带有史诗性爱恨情仇故事。母亲的形象兼具强势与搜索之特性,是电影中最有血有肉的角色。奈何影片每况愈下,某些火拼场景有儿戏之感,至于对民俗的展示又不可避免地沦为猎奇和消费。
导演在擅长的寓言、民俗之上加入类型片元素,硬是把一个农村小伙铁蛋为娶村长之女翠花而去贩毒凑彩礼钱的故事拍出了乡村版《教父》的feel;影像依旧很出色,翠花成年礼跳舞那场戏真的太美了;小舅子犯浑之前的章节完全值得高分。
这个巫婆绝了,自己儿子惹出来的事儿,不让他承担藏起来,但一定把女儿女婿一家抓回来迎接战斗,好了女儿孙子都被打死了,也没保住儿子,啥都没了。还不如一开始谁干的事儿就让谁承担,也没这么惨。不过贩毒就得做好家破人亡的心理准备,现世报来的太快了。
过于直白且单调,且前后不搭调。以贩毒为引子,到了后面只剩含混不清。
闷闷的拉美风情。海报不错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哥伦比亚求婚男屌丝到富甲一方大毒枭的成长覆灭记。能看到南美家族式生意的独特文化,有着复杂的族群、血脉和利益纠葛。梦境预言添加了神秘的超现实元素。然而剧情还是过于简单,小舅子与岳母角色的先后作死敲响了灭亡的丧钟,这样的剧作未免有些敷衍。虽然仍有可圈可点的摄影风格,但远不及《蛇之拥抱》的空灵震撼。三星半
不好看,不喜欢。导演试图用一个犯罪类型片的公式去承载艺术的内核,但结果是两难兼顾,故事没有讲好,穿插其中的梦与鸟的隐喻也沦为强行拼凑的符号,难以成立。还有,有钱有人的毒枭在火拼到来之前未开一枪就跑到一个完全不设防的竹屋去避难,真的不是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