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首歌而看一部电影。
其实最初是为了看新垣结衣,在b站上下载的,还没下载完结果b站日剧全部下架,也就没有看。
最近在b站上看到了 手纸 ~拝启 十五の君へ~的视频,是《唇上之歌》结尾部分的合唱,很触动。
整部电影并没把重点放在gakki身上,反而对仲村和桑原比较关注。
剧情发展结构是几个人物克服困难,最后成功参加全国合唱比赛。
影片中一个情节是桑原给十五岁的自己写信,信中,桑原找到了他存在的意义-照顾残障哥哥,虽然有些对他感到惋惜,但是善良的桑原情愿去做,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他也会这么想吧。
对于这首歌的歌词,分为15岁的自己写给未来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的回信。
很浪漫啊,如果我给三十岁的自己写封信,把自己现在的迷茫倾诉,那时的自己会是怎么想呢,到那时看完这封信,会给这时的自己回什么话呢?
这算不算是一种仪式感呢?
哈哈
新垣結衣好像不適合這種喲,人物並沒有刻畫出來~電影裡最感人的是森原,小小的個子,自閉的哥哥,無法擁有自己的人生,儘管會希望離開哥哥,還是勇敢肩負這份責任。
別的人讓我感覺有點小尬。
哈哈~本來就是因為音樂才想看的電影。
"不管是什麼理由,能和音樂相遇就是一件美好的事兒"。
我認為音樂對我也是這樣。
最温暖的是剧中每个人都对别人抱有极大的善意。
那个自闭症哥哥让我想起老家街道上一个脑瘫的男孩。
从我小学能独自去米粉店里过早开始,那家叫做“亮子餐馆”的米粉店门口就永远坐着一个看起来和我们不同的人。
他永远驼着背、怂着肩,两只手放在胸前弯成鸡爪子模样,一只爪子向内一只爪子向外,说起话来口齿含混不清,嘴角向下拉扯,站起来走路的时候像只瘸腿的霸王龙🦖,让人担心他会突然失去平衡摔到在马路中央。
我上小学的时候他看不太出来具体年龄,说十几岁,二十出头都可以,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那叫脑瘫儿,只是觉得他一看就不是正常人。
每天早上他都还在露天的桌子上吃一碗米粉,然后一坐就是一上午,米粉店的老板和街坊都很爱跟他聊天,虽然那语气有点像哄小孩。
他也很喜欢人多热闹的场景,话说不清楚,就痴痴地笑。
然后直到午饭时间,他起身离去,周围闲聊的人一定要看着他安全到达马路对面才会收回目光。
所以虽然他样子怪异,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小孩也从没怕过他。
后来这条街上的米粉店越来越多,味道也各有各的特点,我几乎不再去这家店过早,看见那个男孩的机会也少了。
前段时间春节回家,我忽然再一次看见了他。
小城市居民的变化和小城市的发展一样,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他还是像以前一样,坐在露天的桌子旁,脸上挂着和十年前一样的表情,看着周围人痴痴地笑,只有下巴上一些青青的胡茬能看出岁月的痕迹。
除此之外,他开心、单纯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能看出来,在这十多年里,他被人们的善意笼罩着,没有受到一点伤害。
就像影片结尾,大家齐声为自闭症哥哥演唱一样,这样真诚的善意让人觉得无比温暖,又有更多的人被这个世界所接纳了。
很早之前我听过王俊凯翻唱的《致十五岁的自己》,但是一直不知道这首歌原来是日文歌,旋律和歌词都十分动人,会让听到的人忍不住眼含热泪。
看完《唇上之歌》,我觉得这是一部有关青春、梦想与救赎的作品,故事中的桑原感恩因为哥哥是自闭症患者所以自己才能来到这个世上,而荠菜却因为自己的到来导致妈妈嫁给了不负责任的爸爸度过了不幸福的一生而后悔自己的到来,柏木老师也因为男友的意外离世而放弃了弹钢琴,就是这样一群内心破碎的人却因为音乐而聚集在了一起,彼此温暖,彼此照亮,慢慢走出了心底的阴霾,重获微笑和快乐。
本来以为他们在台上合唱的时候就是最打动人的情节,没想到接下来,桑原的自闭症哥哥学着小时候在教堂里听到的荠菜妈妈安慰荠菜的话,“荠菜,不要哭,前进,前进!
”我觉得心里好温暖,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原生家庭里获得幸福,但只要努力战斗,做好自己,一定会有其他形式的爱会来到身边❤
睡前电影,打算看困了就睡觉,中间没控制住,蒙进被子里好几次。
看到最后被子湿了一大片。
从镜头对准桑原开始,就把睡觉这事放下了,想好好看这个片子,因为瘦小的他让我想到那时候的自己,果然故事慢慢展开,我看到了我父母,看到了初恋,也看到现在一个人在北京的自己。
学生们表演真不错,细节很用心,比如桑原跟别人说话眼神总是在左右的躲闪,欲言又止,收到同学帮拿回的作业纸时,那句谢谢看上去是憋出来的,好多内向的人自己才理解到的那种分量。
体育老师叫错名字却还对他大喊大叫,而他当时心里怎么想,看体育老师楞在那的几秒不得而知,在听到妈妈支持他去合唱训练而不用他去接哥哥,他对妈妈说抱歉,,,,很多很多情节把我的记忆全都演了出来。
希望那些心里一直装着善良的人能够幸运一点,这些人不会让浮躁碎片化的生活所改变,那经历的痛苦和挣扎,是最牢固深刻的成长。
很多男人喜爱新垣结衣喜欢的要命,作为同性别怎么也喜欢不起来,美则美矣,没觉得多特别的美。
这部电影颇有中国现在很多爱情文艺片的风范,老套到能猜得到的剧情,插播一些美丽自然风景片,再加上女主不能过度的表情演技几乎靠眼睛。
但是最后的片尾曲响起来,让人感动。
故事故作复杂的讲了三个人的故事,凑齐了130多分钟。
很多情节安排的刻意又没有意义,有网友在微博说看到这部电影很感动很好看。
但到我这里,三星的评分两分是给剧情很枯燥表演很用力的小演员们,一星给片尾曲,比剧中的合唱版好听好多倍。
再一次确定,深知套路和模式的日本青春片里,精品少,好看的挺多,无趣的拼凑版也很多啊。
尽管是青春片,更多的是透过十五岁的故事,看到生活中许多情感细腻处的描写。
先来说说几处感动吧。
第一处是桑原的妈妈。
知道自己来到这世界的使命,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来说,是如此清晰且残酷。
因为有一个自闭症的哥哥,父母为了能够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在自己离开人世的时候,能够有人照顾他。
所以桑原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自己说,偶尔,偶尔会讨厌哥哥。
但是深知自己的使命,一出生就生命就被赋予了意义。
因为参加合唱团而让哥哥走失一次,遭到责备的桑原不得不忍痛放弃。
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妈妈,承接下了每天下午去接哥哥的任务。
桑原因此有有了参加合唱队的机会。
当他说出抱歉的时候,妈妈微笑着回答:这个时候应该说“谢谢”不是吗?
家人的支持在这时候变得如此有力。
我们总是对容易对自己最亲近的、最爱自己的人,过分宣泄自己的情绪。
这些话语上的“暴力”总是无意地伤害着他们。
我们太容易说抱歉,但为什么不把这些说抱歉的机会换成说谢谢的时刻呢。
桑原感谢哥哥,感谢因为他的缺陷,自己才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
谢谢你,爱我的人,让我能够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一直感到坚实的力量。
谢谢你们对我的宽容,给我不断犯错的机会。
第二处是圭佑对荠菜隐藏的情窦初开。
一个男孩对于女孩的喜爱,在这个时期显得如此单纯而有直接。
男生们为了看美女老师加入合唱队,圭佑似乎也是其中一份子。
随着剧情的推进,发现他因为同伴说了荠菜的不好,冲动地打了对方。
把散乱的男孩子们纠集起来认真练习唱歌,并且一直坚持到比赛。
最美好的画面,还是在那段沿海的公路上,女孩背着手在前面走着,男孩推着自行车在后门跟着,夕阳下,没有人说一句话。
有时候,不需要语言的情感表达,更令人感动和满足。
青春的荷尔蒙跃然纸上。
深切感受到被爱,也是因为恋爱之后,似乎开启了第三根弦,发现原来被全盘接受的感觉是这样的。
虽然荠菜因为父亲的原因而对男同学异常粗暴,但是在圭佑的眼里都不是问题。
甚至女孩一些细微的变化都被看在眼里,连菜的好朋友都没有发觉她的异常,而男孩的眼睛却洞悉了一切。
被温柔注视着的感觉是如此不同一般,也是如此幸福温暖。
就不谈gakki在影片中的表演啦,全程面无表情。
虽然是冲着她进来的,感谢,也因此发现了一部很棒的青春片。
给十五岁的自己,之前是在奶茶的歌里面听到中文版的,没有想到是日版的原曲,歌词也写到心里去了。
活在当下这个词,被讲到烂透了。
但还是在「不失勇气 唇上有歌 心中有光」在结尾处收到了来自编剧和导演传递的感动。
最近自己也当了老师,有了第一批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自己能够有一桶水,才能给他们一杯水。
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努力,真诚希望通过于此,让他们在考试中都能做到自己最满意的答题。
很享受自己在讲台上把自己的感悟分享给他们。
gakki在里面也是一位老师,从刚开始的讨厌,到最后的喜欢。
没有煽情的留下,萍水相逢的情感碰撞。
我们总是他人生命的过客,但是在世界相交的时刻,就都好好付出真心对待彼此吧!
谢谢今晚,遇到了这群十五岁的孩子,遇到了一个写满感悟的夜晚。
对爱我的人,我爱的人说,你在也真是太好了啊!
长崎小岛的中学,谈一群15岁的学生的青春。
没有明目的狗血,只有暗自流淌的感动。
柏木百合一个有着痛苦记忆的老师,才华横溢的女钢琴家,一夕之间再也不愿弹起钢琴。
没有人会想听我弹钢琴,想着想着,便无法按下琴键。
gakki太美,夕阳,小岛,绿草下的gakki都是板着面孔,没有神情,人物的定位让gakki吝啬地给出笑容,整部影片,除了结尾明朗的笑和对桑原悟重回合唱团的嘴角轻轻一扬,便只有在车里对着春子的一道弧线,难以看清的笑。
当仲村哭着让她弹钢琴给她听,她好像找回了原来的柏木百合,三年二班柏木百合,我的愿望是用钢琴给世上所有人带来幸福,将来我会给谁弹琴呢?
这一次,柏木触及15岁少女最深的痛处,想要给她带来幸福。
故事的最后,柏木也给自己带来了幸福,留言删除,她找回了15岁的自己。
仲村七砂一开始我是拒绝这样的女生的,性格暴躁,野蛮任性。
嘴巴一说话就撅得高高,难以接受。
随着影片的推移,我们看到仲村的柔弱在一点一点展现出来。
父亲是她的软肋,母亲是她的铠甲。
一个男生提及她那混蛋的父亲,她竟难以反驳,父亲再一次背叛离家,她只是对着天空大哭一场。
最后铠甲战胜了软肋,想起汽船鸣笛的do声,想起,菜奈津,不要哭,前进前进,她就这样忘记了不远处父亲给她带来的伤痛。
桑原悟一个瘦小、害羞的男生,让我无法想象什么样的青春故事会在他身上展开。
一条柔顺的黑发,一场澄澈的双眼,总是不说话,不与别人交往,他太像一只独自穿梭于梅花林的小鹿了。
合唱团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因为热爱合唱,他一度想与自己的使命反抗。
照顾哥哥是他一生的使命,也是他生下来的原因,这样的重负没有让他埋怨,反而更加乐观地感恩哥哥。
桑原的无私让我极其地想寻找另一个人的自私,我却找不到。
长崎小岛,夕阳落日,粼粼波光,好像一切的人都没有过错。
影片的主题曲讲得是15岁的自己同30岁的自己的碰撞。
每个人都要求写一封致未来的信。
现在的我,也会经常幻想将来的我会身处何方,做着怎样的事。
“我希望30岁之前的我会死去,重新活一个不一样的我。
”“我也希望30岁的我会给我爱的人带来幸福。
”莫失莫忘,唇上留歌,心存太阳。
半期考完试 下午老师要改卷子 就給孩子们放了这部电影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汽笛的声音是“duo”意思是前进 前进 不管是什么样的契机 能与音乐相遇都是幸运美好的事情 无论15岁 25岁 对过去的释怀 保持微笑 好好活在当下吧”每次给孩子们看完电影 都要让他们写影评 每次都很喜欢看他们的影评
听了原歌曲 《Angela Aki - 手紙拜啟 給十五歲的你》才来找的这部片看。
整部片还是日系很细心细致的风格,情节也紧凑,故事虽然有点老套,但是拍出了很青春、很有努力拼搏的传统日本人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大量用中学生作为主角,很写实、演技也很生活。
中国的片子大量用中学生做主角的,有限的印象中也就90年代的一部电视剧《花季雨季》了,现在都变成了小鲜肉、小花,味精多了一点真实感都没有。
板脸≠面瘫,难道不认为柏木老师这种外表冰冷内心柔软的女人根本就让人无法抗拒吗…。长崎五岛好美,有个人是那里的,她很会钓鱼。比起这首歌,果然还是最在意男孩儿的那封信。
海边风景美如画!美女新垣结衣不漂亮!那些女孩子才是本片最靓丽的风景。不失勇气,唇上有歌,心中有光。字幕君辛苦了!老破车竟然是美女开的?双马尾妹子拿用嘴吊着笔很可爱哦~美女是因为男朋友在赶来听她的钢琴演奏会路上出了车祸死亡,而不弹钢琴的。美女果然爱正太!吃西瓜的萝莉很可爱!可还是被爸爸骗了。萝莉告诉美女自己为什么喜欢音乐,是为了死去的在教堂弹钢琴的母亲啊!全片的精华在绿色草地上的那一刻。最后老师还是弹钢琴了。比赛时合唱歌曲的歌词写的真好!结果得了第二名是吗?正太的哥哥最好命,全场大合唱给他听。结尾曲谁唱的?我看着字幕哭了T﹏T
参见上条
gakki的颜值撑起 感觉治愈级别略轻了 发现gakki也不是那么耐看了…
日本影星的颜真是比韩国好太多了,真实自然。片子看的我尴尬癌犯了,不断想快进。吃不消太故意的煽情。
老套的师生电影,不过摄影和景色都很美。《信~敬启 致十五岁的你~》很美的一首歌。
对于老师过往溯源的呈现非常的单一和老套。
也是在列表里待了很久的歌。里面也是全员小可爱啊,相互治愈,怎么会这么好呢。被gakki的装扮种草了。嗯,人生,不能逃避的。(虽然逃避可耻但有用,跑题)给15年后的自己写封信?但现在已经是2个15岁少女在起舞啦。『Double.11May.2022』@bilibili
呵呵
剧情如此淡,我还是全情投入的看完了!果然青春电影,日系跑和励志风格是必不可少的。少了就太寡淡
三木孝浩的青春物语,全心全意唱给15年后的自己,男女生各自的心结在合唱练习中得到解答,柏木老师自己的心结也借此解开。拍的很舒服,看的也很温暖。最后两段大合唱让泪点低的我几度泪奔。gakki笑起来比高冷的样子更好看,听到最后的原唱才发现原来刘若英早就翻唱过这首歌了。
真不敢相信这是乙一的作品改编,也太平庸了吧。
几个合唱队员表演挺好的,尤其是葵若菜和恒松祐里,很有潜力!
画风很美啊。18年回头看想起来看过,gakki啊。
这首歌太好听!
两星,一星给风景一星给gakki
冲着Gakki看的,全程苦脸好熏疼。九州长崎的五岛列岛景色棒棒哒,看着就想好好去生活一段时间。最后的合唱也还不错。
意外去世的恋人,无可救药的父亲,患自闭症的哥哥,初为人母的好友,我们总因为别人的快乐而快乐,悲伤而悲伤,这种自然而美好的感情十五岁就已经存在且将持续我们的一生。音乐可以救赎别人,爱可以救赎自己。莫失勇气,唇上留歌,心存太阳。
一颗给新垣结衣颜值,另外一颗给岛上风景。剧情太俗套,毫无惊喜;女主天天那张脸,还以为有什么很深沉的堕落原因;搞了三个需要被拯救的人,结果感觉都刻画不够到位;满屏幕的直男及中二风,台词松散无趣;希望能多唱几首歌行不行??
我坚持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