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

艋舺,Báng-kah,Meng Xia,Monga

主演:赵又廷,阮经天,凤小岳,黄镫辉,陈汉典,柯佳嬿,马如龙,蔡昌宪,钮承泽,席曼宁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闽南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0

《艋舺》剧照

艋舺 剧照 NO.1艋舺 剧照 NO.2艋舺 剧照 NO.3艋舺 剧照 NO.4艋舺 剧照 NO.5艋舺 剧照 NO.6艋舺 剧照 NO.13艋舺 剧照 NO.14艋舺 剧照 NO.15艋舺 剧照 NO.16艋舺 剧照 NO.17艋舺 剧照 NO.18艋舺 剧照 NO.19艋舺 剧照 NO.20

《艋舺》剧情介绍

艋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蚊子(赵又廷 饰)17岁那年搬到艋舺,因为一根鸡腿踏入了黑道,认识了和尚(阮经天 饰)、志龙、阿伯还有白猴四个好兄弟,五人结为太子帮。太子帮秉持只识意气,不问意义的精神,凭借志龙的父亲Geta(马如龙 饰)的黑道地位在学校呼风唤雨。踏入黑道就意味着要经历腥风血雨,然而和尚作为众人的守护神总能帮他们化解危机。艋舺传统的黑道秩序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威胁,外省人灰狼(钮承泽 饰)要求和艋舺的老大们合作遭到拒绝。此时,和尚由于得知父辈们之间的事情对Geta心怀不满,加之文谦的怂恿而卷入一场阴谋。艋舺局势暗潮汹涌、杀机四伏,五兄弟在黑道与友情的决择中,演绎了一段关于青春的悲情故事。 导演钮承泽称《艋舺》是“生猛又华丽的青春动作片”。本片于2010年春节档在台湾上映,首周票房达6000万新台币,刷新了台湾本土电影的首周票房纪录。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阿尔法战士第一季硬骨头遗弃之地因果报应大爱永无言死尸无言阶梯之间醉后决定爱上你乐丹西亚:魔法王国的传说众神的恶作剧火线第二季淡季他来了咱们相爱吧口径狮子方舟天启异闻录圣诞节的大冒险马背传奇性在够辣东北老炮儿公平的爱霓虹高速加罗律师第三季最爱你塔纳吉:无名勇士爱的季节彩虹时分亲,向前冲!止于四月

《艋舺》长篇影评

 1 ) monga

看《艋舺》是因为钮承泽开始关注钮承泽,原因更简单是因为当初看这这个名字我喜欢影片打着“made in taiwan"的记号,背景是80年代,有点复古的色彩,有点混乱的画面。

印象最深刻的是出现很多次的人字拖木屐,我好奇穿那样的鞋打架会不会很不方便。

这些元素加在一起按理说会混成给人有点压抑的深色调,但是整个电影看下来却不会太沉重,这应该跟几个年轻养眼的演员分不开。

有人说monga是“黑帮片”或者“青春片”,但我觉得这两个词来形容《艋舺》都不够恰当,五个青春少年关于“友情、成长、背叛”故事的背后,是一个立体的社会,这个社会里,有上一代角头大哥和外来势力的碰撞和争斗,使得整个故事极具纵深感,跳脱出一般青春片或黑帮片在剧情上的干涩和单薄。

之前接触到的台湾电影给我的印象都是很青春(哎哟,我不喜欢这个有点做作的词,但又想不出其他词代替……),蓝天、白云、连天的草地或者大海,加上年轻俊美的男女猪脚,仿佛看着电影呼吸到的空气都变新鲜了一点。

但是monga就用五个男生和旧时台北的小巷让我跳出了这个印象。

《艋》给我的感觉和《海角七号》一样惊艳,虽然是风格完全不同的电影。

但有一样是相同的,就是都很台湾本土化,我喜欢影片中人们口中重重的台普,那种方言重视给人感觉很有人情味,也表现力十足。

黑帮电影里面习惯在反派里面放一个好人,导演钮承泽就把这个好人留给自己演了不错,这个外省大哥、蚊子的生父,我喜欢!

40岁的男人和20岁的确有差别!

阮经天,因为这个角色让我对他刮目相看本来以为他只可以演偶像剧,哄哄花痴小女生,原来他还蛮有演技不过,我看完还是不愿相信他演的和尚怎么可以是个GAY,是GAY的话怎么又可以那么MAN!

赵又廷,第一次看他演的戏之前因为颁奖典礼事件对他颇有意见,不过!

看完monga马上让我变花痴了一下下 看来我和小S 的口味越来越像了……再有,那个和蚊子谈恋爱的妓女,我很喜欢的柯佳燕演的外形那么干净清纯的女生演胎记丑妓女还是很有反差效果的哦,差点忘记陈汉典!!!

康熙里头一天被小S欺负的汉典在戏里还是逃不了被欺负的命运啊原本他给我的印象是癫癫废废的,但起码也很好人但是狗仔的确给他演的很惹人厌,死法也挺惨惹人厌的狗仔在片中肯定让人忘不了,那就说明汉典的这个角色是成功的最后,电影里头蚊子和小凝听的那首英文歌超级有FEEL,推荐推荐叫做《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 》原版是1983年的Air Supply唱的,在《史密斯夫妇》里面也有听过不过在monga里头是丑丑的李玖哲唱的,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李玖哲版本更适合monga的气氛看完电影才懂得monga是周杰伦向钮承泽提出故事构想,赵又廷在片中饰演的“蚊子”一角,原本也是为 周董量身订作,但因周妈妈不希望儿子演出黑帮题材电影,双方合作破局。

万幸万幸!好险贼眉鼠眼的周杰伦没有演蚊子,不然这个角色肯定不是现在这种感觉赵又廷横看竖看都比他周杰伦阳光、健康、正面(其实就是比他帅啦),这个角色给他没错啦

 2 ) 混血儿的残酷青春

我看《艋舺》是因为钮承泽。

起初对台湾当红偶像演黑帮片抱怀疑态度,不过看后发现导演的作用真的可以发挥到最大,即使是演技稚嫩的偶像,只要善加利用也能达到理想效果。

相比之下,如今的香港电影实在缺乏朝气。

香港黑帮片名震江湖,但杜琪峰麦兆辉等几位大导演如果不用刘青云刘德华黄秋生那一干老戏骨,恐怕拍不了片。

老戏骨们确实是质量和票房的保证,但看多了难免视觉疲劳。

据说这是因为香港娱乐圈长期被黑道把持,新人出不了头的缘故,这是题外话了。

亚洲黑帮以日本、台湾和香港势力最大。

以前看《古惑仔》的时候就觉得穿着木屐怀揣短刀但又喜欢唱台语歌的台湾黑帮很有意思。

《艋舺》是一部台湾本土的青春黑道片,我个人认为可以和当年香港的《古惑仔》系列比肩。

作为黑帮片,它的剧情设置并不是很牛B,但是作为一部青春片,它绝对够份量,不是那种无病呻吟玩玩小叛逆的白痴片。

每一个主要人物都有多角度的刻画,内心戏的演绎很多。

相比之下阮经天是几人中演技最好的,把和尚性格中的沉稳细腻偏激阴狠都表现出来,赵又廷比较生涩,从他第一个镜头流着泪打人时就感觉味道不对。

所幸的是他演的是内心单纯一根筋的角色,演技差一些并不影响整体效果。

这是一部地道的台湾本土电影。

(台湾人不说“地道”,他们说“道地”。

)它除了年轻人的打打杀杀兄弟义气之外,还包含了台湾特定的文化。

首先来说艋舺这个地方,它是台北最早的街市,繁华的商业区,风云际会的码头,其地位大概相当于香港的庙街。

台湾曾经被日本统治了50年,到1945年为止(日本投降)。

之后台湾经历了几年“无父无母”的状态(大陆在打解放战争),直到国民党撤退去了台湾。

所以,在艋舺这个台北最古老的街市,既保留了闽南地方文化,比如片中庙口所在的清水祖师庙,又保留了日据时期的殖民地文化,喜欢看日剧的人一定觉得宝斗里红灯区非常像日本江户时代的“游廓”吧!

而“外省人”对于台湾本土居民而言最陌生,让他们感到不安,本能地排斥。

我从看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才听说“外省人”这个词,它指的就是1949年后随军来到台湾的那批人。

在《艋舺》这部片中,本土黑帮对抗想夺取艋舺管辖权的“外省人”黑帮,也反映出台湾本土居民对于“外省人”的戒备和敌视。

此片中出现了不少台湾俚语,我百度了一下列个单子,会对理解电影有帮助。

片子开头蚊子被狗仔一伙追赶时,志龙一伙在喊西巴拉。

西巴拉是台湾人玩骰子的时候喊的,“十八啦。

”他们笑被人追打的蚊子是“衰尾道人”,台湾人称衰到一定程度的人叫衰尾道人。

“不要装肖”的意思是不要装疯。

闽南语的“疯”叫作“肖”。

他们常说,意义是三小。

“三小”是“什么”的意思,含有反问挑衅的口气。

蚊子问和尚要不要再去买鱿鱼羹,阿伯笑他天兵。

“天兵”的意思是菜鸟,搞不清状况。

阿伯嘲笑和尚不近女色时唱了一首《玲珑塔》。

玲珑塔本是北京童谣,在1977年被香港的徐小凤变成一首流行歌曲来演唱。

《艋舺》的故事发生在1987年,志龙和女朋友商量看的电影《致命的吸引力》和《A计划续集》都是当年上映的大片。

泡温泉时白猴说灰狼的手下都很训练有素,阿伯说他“靠腰”,靠腰是哭饿,意思是哭丧着碎碎念。

GETA大的GETA,是日语“下駄”的发音,意思是木屐。

GETA大当年以用木屐夹武士刀出名,每天都穿木屐。

MASA大的MASA是日语中的“雅"或是”正”,男人常用的名字。

文谦在桥下对和尚说,MASA大整天穿的PARIPARI,是日语的ぱりぱり,崭新的意思。

他说GETA大的头在CONCRETE,我想他说的是日语外来语的コンクリート(混凝土),文谦应该不是会讲英文的人。

(笑)他们在日式料亭里唱的第一首歌是《山顶黑狗兄》。

这首歌的原唱是洪一峰,洪一峰在1957年给1937年的日本歌曲《山の人気者》填了闽南语的词来唱,后来这首歌也被庾澄庆等人多次翻唱。

他们唱的第二首歌是蔡秋凤的《心事谁人知》,很衬和尚当时的心境。

和尚左手戴的白珠子叫砗磲,是贝壳做的,佛教七宝之一。

片尾他爸爸念经时拿的那串佛珠是黑曜石,水晶中的一种。

两种都有辟邪之用。

片中GETA大代表的传统黑帮要求手下必须在山上修习长短兵器,并强调“枪是下等人用的东西”。

蚊子在被和尚的手枪所伤时重复了GETA大的话。

这让我很自然地联想到日本在黑船叩关之后的那段历史。

新选组坚持用武士刀对抗洋枪洋炮,几乎全军覆没。

他们对武士刀的执着代表着对旧时代难以割舍的情怀和对传统的誓死捍卫,正如宣称“枪是下等人用的东西”的GETA大。

若是香港黑帮大哥,一定不会因自己用枪而感到羞耻吧!

在看《艋舺》的同一天,我碰巧看了一部老港片《江湖告急》。

相比之下它们有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台湾人跑路首选日本,香港人跑路首选英国。

香港是中国被英国霸占后生的,台湾是中国被日本霸占后生的,对于母亲而言这是屈辱的历史,但对于孩子而言,不管抚养权归谁,他都是个混血儿。

在漫长的文化融合过程中,“认贼作父”,萌生出难以斩断的羁绊是在所难免。

所以陈果拍了97三部曲,侯孝贤拍了《悲情城市》,吴念真拍了《多桑》。

而在《艋舺》中,主人公蚊子没有父亲,他有一个疼爱他的母亲,但他和母亲的关系比较疏远。

他时常感到孤单,时常想念那个去了日本再也没有回来的父亲。

后来他把GETA大视为自己的父亲,一厢情愿替他披麻戴孝报仇雪恨,却被母亲隐瞒了身世而与自己的亲生父亲为敌。

蚊子的孤单,蚊子渴望父爱的心情,可以解读为台湾这座身世坎坷的孤单岛屿的心情。

而蚊子的挣扎,蚊子的愤怒,蚊子的残酷青春,便是台湾人在某一时期的集体情绪。

对于我们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大陆的“根红苗正”的孩子而言,我们当然也有自己的残酷青春。

但是“混血儿”的残酷青春,我们可以观看,可以想象,却永远都无法感同身受。

《艋舺》是一部怀旧电影,透过淡淡的黄色滤镜显露的怀旧风,慢镜头打斗时的舒缓音乐,衣裳服饰道具布景的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豆导对80年代青春时光的无限深情。

80年代的钮承泽还不是豆导,只是《风柜来的人》里的一个小混混,也成天打架,哈哈!

这是一部华丽而精致的电影,大部分画面中都同时具备黄、红、蓝三色,这三种色调搭配在一起会产生一种浓烈的视觉美感。

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三色无处不在,并且每种颜色的份量大小都经过计算考量,有时是通过陈设布景,有时是通过路人的衣着,足见豆导对细节近乎完美的追求。

电影画面既有代表闽南地区风情的浓烈色彩,又有如日本浮世绘般绚烂唯美。

用光也经过雕琢,有时有舞台剧效果,如灰狼和GETA大MASA大谈判那场戏,灰狼脸上明暗强烈的灯光,祖师庙里文谦想杀志龙时照射在他脸上的黄色光斑。

这部电影很大气,GETA大 力敌众刀客那场戏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很有黑泽明武士片的遗风。

这部电影的母题有多个,例如樱花,例如溜溜球,例如鸡腿,例如围墙。

樱花在片中代表了美好的憧憬和现实的残酷。

父亲当年在日本寄给母亲一张印着樱花的明信片,蚊子把它贴在衣柜的镜子上,这是父亲留下的唯一的东西。

在日本,樱花代表着短暂而美丽的青春,樱花是残酷之花,带着杀气。

传说樱花开得盛是因为树下埋着尸体,樱树吸了人血便会绽放艳丽花朵。

片中父亲寄给母亲的樱花并不是淡红的,而是血红的,之后“樱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白猴打架后吐出的牙血,一次是和尚被志龙砍中时喷溅在空中的鲜血。

蚊子的梦想是去日本看樱花,可是最终他只能倒在台北的艋舺看鲜血幻化成的樱花。

蚊子许诺带女友去看电影,可是女友只能望着妓院蚊帐上的樱花憧憬,她再也见不到蚊子。

虽然片尾并没有直接说明蚊子的生死,但是从“樱花”又幻化成“蝴蝶”来看,蚊子死了,因为人们说蝴蝶是花的魂。

溜溜球代表和尚和蚊子的友情。

他们第一次相遇,蚊子的溜溜球不小心撞了和尚的摩托车,和尚凶狠地把溜溜球碾碎。

后来他们成了朋友,细心的和尚不忘送蚊子一个新的溜溜球。

在失手弄死狗仔后,心情低落的和尚让蚊子表演溜溜球给他看。

在和尚被打伤时,蚊子守在他床边,手里握着他送的溜溜球。

可是当他们反目成仇扭打成一团时,蚊子从口袋里掏出溜溜球,用绳子紧紧勒住和尚的脖子,心爱的友情信物在杀红了眼之时变成利器,让人不禁感慨。

鸡腿代表亲情。

片子开头,蚊子因为妈妈放进便当盒里的鸡腿被狗仔抢,引来了是非。

后来志龙一行人来为他助战。

蚊子戏言自己是因为一个鸡腿入了黑道,他说自己混的不是黑道,是友情。

其实说是友情也不尽然,他为的是不可求的亲情,在庙口那个家庭一般的氛围中,慈父一样的GETA大,肝胆相照的兄弟。

片中他两次为GETA大买鸡腿。

第一次送鸡腿给GETA大的时候,豆导有一个别有用心的镜头,调动以往的经验很容易觉察这个镜头语言说明GETA大有危险,因为他故意让蚊子和GETA大都出现在镜头内,又强调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很远,但是下一秒危险并没有出现。

豆导在这里埋了个伏笔,直到蚊子第二次买鸡腿,观众也许会想起那个镜头,危险在这一次才爆发。

围墙标志着蚊子告别校园,踏入黑道的一刻。

这个桥段非常眼熟,在日本残酷青春片《蓝色青春》里出现过。

热爱棒球的不良少年木村在翻越校园和外界之间的铁丝网时也回头留恋的张望了一下。

而在《艋舺》中,它分别出现在开头和末尾,象征着五人团结一心。

说了《艋舺》这么多优点,现在来说说它的不足。

GETA大这个人物感觉上老谋深算,在他打发所有人去找阿忠,甚至连贴身保镖都不留时,我以为他要设陷阱等那个杀害MASA大的凶手现身。

结果他毫无防备,甚至轻易就把面色不善的几个香客放了进来。

虽说他对自己的身手很自负,但是身为老大这么轻易把自己置于险境实在叫人失望。

蚊子和妓女女友的故事是5个男孩的友谊之中的点缀,但是这个老套牵强的故事也让此片降低了水准。

结尾也不够完美。

其实在蚊子被志龙阿伯拖走,灰狼独自等待儿子那一刻就可以完美收场了,可是偏要加上5个男孩的家人每人一个镜头,让我产生看公益宣传片的错觉,怀疑会在结尾处打出“年轻人请勿加入不良团体”的广告语。

豆导花费一番心血想要对观众说的,应该不仅仅是这样的说教之辞吧?

最后落点与此,有画蛇添足之感。

 3 ) 一首悼念青春的輓歌

原本先看完《孔子》應該要先寫,但是看完《艋舺》後讓我一直止不住想寫這部片的衝動,也因此我就寫了這篇。

電影開場很有趣,主角「蚊子」周以文,是個時常被欺侮的轉學生,會踏入黑道的原因是因為一隻雞腿。

從來沒想過要作兄弟的他,突然成為「太子幫」的ㄧ員。

就這樣在艋舺角頭老大兒子志龍以及他的好友「和尚」的帶領下,見識了到以往不曾見過的光景。

故事發生在台灣70年代,那時尚未沒落的艋舺,靠近最熱鬧的西門町與台北火車站只有咫尺的距離。

寶斗里的公娼寮,繁榮的華西街、還有青草巷以及龍山寺。

金錢與女人匯集在這個區域,也因此這裡角頭林立、龍盤虎踞,一個萬華就有七十幾個角頭,每個角頭都想在這個地區稱王,如同一個黑道的戰國時代。

電影設置在這樣時光背景中,可是導演並沒有把這部片塑造成《教父》那樣充滿史詩風格的黑幫家族史,也沒有像是香港古惑仔系列,總用一種公式化的情節,如同廉價的港漫。

反而像是ㄧ部黑道版的《九降風》或是長大變壞的《囧男孩》,追尋的依舊是成長的歷程,看似轟轟烈烈的風光歲月,猛然回首時卻發現ㄧ切早已是曲青春輓歌。

那是還有聯考的年代,我讀的國中位於明星學校旁邊。

當時學校草創不久,很多上不了明星學校,或是品格不好的學生聚集於此。

記得小時候個性好強,再加上顯眼的體格,這讓我剛入學就常常被找麻煩。

所以當我看到影片中男主角被人追著跑的場景,勾起我對當年求學的不願想起的回憶。

那時剛好班上有個朋友是地方混混好朋友,一次不打不相識後就把我介紹給那個小混混。

只記得某節下課跟在他旁邊繞了學校一圈,那天起再也沒有人會找我麻煩。

那種別人看到你都會閃一邊的感覺,還有一群人聚在一起抽菸、翹課,不只讓我有種威風的感覺,也有一種「歸屬感」。

於是因為這種「歸屬感」,GETA大(馬如龍飾)堅守著傳統,志龍(鳳小岳飾)尊崇著他的父親,和尚(阮經天飾)力挺志龍。

而蚊子與太子幫之間的關係,其實那都是對於某些東西或是人的歸屬。

對於幫派那些紛紛擾擾,主角蚊子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他常問著「打打殺殺有什麼意義?

」,對於黑道即便是踏進來他也是對其不甚了解。

「意義是啥小,拎北只知道義氣」,對他重要的只是歸屬感,他想這種感覺就叫作義氣吧!

加上傳統幫派大家庭的風格,這讓從小沒有父親的他特別感動,對他來說「他混的不是幫派,是義氣、是友情」其實也包含了「親情」。

電影藉由一個對於這世界懵懵懂懂的他為主軸,去切入當年地區風華年代的光影,除了故事的情節外,也讓這被都市發展給遺忘的角落,重溫當年時代舞台的機會。

劇情前半段常以搞笑的手法去描述幫派中形形色色跟主角的所見所聞,像是黑幫老大GETA戴浴帽炒菜、買魷魚羹差點被打的成年禮,或者是如同廟會的黑幫大火拼。

ㄧ些我們對於黑幫的印象,在導演的處理下像是一段又一段有趣的故事。

片中我們看到幫派份子威風凜凜、唯我獨尊的氣勢;那種人見人敬、阿諛逢迎的風光,將幫派份子的世界粉飾為一種消遙快活的生活。

那種歡樂又愉快的橋段一段接著一段,雖然跟著大家開開心心的笑著,但是不免讓我狐疑,導演不會打算用喜劇、戲謔的方式來呈現這部黑幫影片吧?

但是有鑒於豆導前部作品在結尾來記回馬槍,當觀眾沉溺片中歡喜如同ㄧ部快樂青春電影時,片中的氛圍卻悄悄的開始轉變。

劇中在王識賢飾演的文謙入場開始後峰迴路轉,就像是《九降風》的那場車禍,又或者是《囧男孩》的那場卡達天王的爭執吧。

當我們還沉溺於青春的餘溫之中,誰知道青春他早已經悄悄的離開了,到最後才發現「我們一起走進大人的世界,並且ㄧ去不回」。

戲中前、後段涇渭分明,我很偏愛後半段的情節,並非是單純雄性對打打殺殺情節總有鍾愛,而是片中角色的掙扎在後半段明顯又深刻,也特別感動人心。

雖然故事是以趙又廷飾演蚊子的角度為觀點,但是劇情卻在阮經天飾演的和尚這角色上發酵。

原本前半段開心的情緒,在劇情的鋪陳下,頓時成為一種對立的衝突,讓我整個瞬間情緒被牽動起來。

而且末段你會發現,男人心中的掙扎其實也是很細膩的,「義氣」這兩個字在這部電影不是那麼死板,或是那麼教條式的規範。

藉著一件又ㄧ件事情發生,讓這部片以很多角度去詮釋義氣的面相,這也幫這部片畫做了一個漂亮結尾。

尤其是兩個男主角最後的對手戲,讓我不禁想起前段蚊子與小凝(柯佳嬿飾)第一次見面時他問她說:「妳為什麼要當妓女?」她反問蚊子「那你為什麼要作兄弟?

」,原來到底兄弟和妓女都是一個身不由己。

「我一直以為我是風,等到遍體鱗傷後才知道,其實我們都只是草」,灰狼最後跟蚊子說的這句道出黑幫份子的無奈,這也道出他一直思考打打殺殺的意義。

只可惜那時候已經太晚。

結局處理的讓人很有感觸,電影戳破了這美夢。

出來混,遲早還是要還,不管怎樣,到最後也只是ㄧ根草,只能隨風擺布。

如同《一個好爸爸》中古天樂說的,「十個古惑仔,九個衰到底」,也勸人歹路勿行。

而電影著墨最多其實還是男人跟男人間的「友情」,還是這種東西夠熱血,讓我看完這部電影一直感動著我。

至於結局是什麼,這裡就不多說,讓大家進到電影院自己去觀賞,值得進電影院看的電影,推薦給大家。

 4 ) 你们看过艋舺么?

电影到二十多分钟,太子帮五人结拜完毕,他们抽起了烟,在小屋里休息。

蚊子问其他人,你们看过樱花吗?

众人陷入沉默,音乐渐起,一直到后来的掌心捧酒,也就是在这个时刻,《艋舺》真正变得抒情起来,流畅前半段开始散发独特的魅力气息,阿伯说的“虾米碗糕”和“度烂欸”还勾起了少年时嬉戏打闹的心头痒。

由于父亲话题的突然介入,这个电影突然有了值得称道的地方,通俗点说就是开始变得厚重有感觉。

影片到后面还回应了樱花与血的话题,短暂易逝的青春和血淋淋的现实交织在了一起。

《艋舺》在细节上面环环相扣,算是做足了文章,比如让林秀玲和钮承泽配对搭档、整出一对混血母子。

钮承泽很聪明地实现了自己的想法,献给好友更是一笔不小加分。

年轻时候谁没有傻逼糊涂看错过,他所怀念的更多是踏入成人世界后的回不了头。

在很多人看来,《艋舺》就一青春偶像动作片,黑帮恩怨无非是下酒的佐料。

然而钮承泽是添加了什么东西才让《艋舺》真正入味,引人称赞?

太子帮的友情说教其实谁都懂,钮承泽颇费心力让蚊子声嘶力竭地背念出来,偶像剧的遗留通病实在祸害不浅,然而不这么给台词和特写,制造下卖腐与断背齐飞,这电影能迎合商业取向么?

动作很利索、音乐有文艺范、怀旧场景很有感觉,这些都是表面现象,问题还要从父亲说起。

太子帮不自觉地重复了上一辈人的悲剧,大仔为了上位,断人手臂仿佛是家常便饭。

艋舺的古老规则和传统秩序允许他们这么做,其他人自觉接受并服从。

这固然是有向现实低头认命的意思,更多还是来自祖辈相传的影响,不碰枪也不想走到外面。

但是这些心气甚高的年轻人尚不知道,他们恣意狂欢,释放青春的激情能量,而一根筋的蚊子和背叛的和尚恰好是这代人应对难关所作出的两种选择。

好一个父亲的所在,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往深里去是台湾本土族群的命运,往外面说只是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好比爱情片里最不值钱的誓言承诺,手足相残本是个帮派片的老话题,拍都拍滥了,卧底能卧上好几年。

只有用情非得已的砍杀才能诠释内心冲击的猛烈,哭鼻子又扶不起的志龙在背后劈了好朋友一刀,有人数了,一共十二刀。

近乎失控的次数摧毁了前面的一切所有,更让浪漫中止后的膨胀郁结顺利爆发。

我知道,你是我最好的好朋友,但是我不得不杀了你。

【新京报】

 5 ) 艋舺之生存之道

f 9:24:45我的青春只混到 九降风 那个级别你的青春就混到 艋舺 这个级别了这是《艋舺》看到一半的时候给一哥们在QQ上的留言,我推荐他看看《艋舺》,我觉得他看这个片子应该会有我看《九降风》时候的感觉,所以我对《艋舺》并未有多少感同身受的东西,但却看到了一场对我来说很不错的“戏”。

我知道这样的事情都曾发生,也都很事实,也许我从一开始就一直不怎么喜欢这类型的东西,但看的时候还是想起上个学期他来我家,我去车站接他,在路上他还接到一电话,说他一哥们把人给捅了,捅的人和被捅的人跟他关系都还成。

后来他又说起来之前在家喝酒,还跟人打仗的事情。

其实《艋舺》里的事情,这不一直都在发生。

我朋友现在都上大学了,他以前说真没想到最后我能上大学,我还是唯一一个上了大学的。

他说我以前差点就毁了,跟街上那些地皮小流氓一样了。

事事不定,很多事情不是之前能遇见到了,从《艋舺》说起也是一样的,曾经最好的兄弟,已经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了,但最后还是落得这样一个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宣召出所有人物的命运,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原则,按着这个故事发展。

跟一小朋友说起《艋舺》,他问阮经天在里面演了坏人,我很装逼的说了句不是坏的,黑道哪有坏这一说,只有说谁比谁更强。

我也不了解,但换到影片里,既然已经都是污水,就看谁更黑,谁就能把谁染的更黑。

以前的时候,我们说起,很多人都是让《古惑仔》给带坏的,本身电影没有什么错,但让很多的小孩都很朝拜的去模仿起来,然后就形成那样的集体了,他们本身就有那个野心,让一个电影当作传播的途径,然后就彻底给挖掘出来了,形成了他们以后要走的方向,但能不能走下去是自己要做厄事情。

我小时候,一姐姐跟我说,弟弟,你看看《古惑仔》,人家问你你也说自己看过,那个时候我上小学,不爱看电影,也没听说过《古惑仔》是什么,再过一些日子,在电视上看到了谢霆锋演的《少年古惑仔》,那个时候谢霆锋刚唱完春晚,所以我知道这个人,就看了看,并没有什么意思,但我好歹也是知道了。

上了初中之后,已经开始有孩子拉帮结伙,有的开始以摔摔板凳,然个黄发作为自己的标志展示自己很坏了。

初中的学校分四个实验班,四个普通班,实验班的孩子都是整日学习的,普通班的基本都不考。

那个时候我发现我的小学同学原来都爱这口,各个都开始拉人,都开始有”江湖绰号“,开始在学校门口蹲点,拦截路上的学生,问人要几个钱。

也陆陆续续开始有人怕他们,不敢招惹他们,然后他们被退学,成了小流氓,泡在网吧,没钱了出来要,去买鲜艳廉价的衣服,自以为很潮的蹲在那里抽烟,身边站上几个姑娘,跟《艋舺》如出一辙,或者说《艋舺》与生活如出一辙。

而我朋友应该那个时候跟他们一样吧,只是都没想到不同的棋子有不同的命运,就有棋子将军了,翻身了,上了大学了,而有些就继续他们社会青年生活,打架,混社会,专属自己的一帮,在这个小城继续他们混沌的人生,可能这样就是一辈子。

有时会遇到一些纹身的男人在路边修修自行车,还有的卖卖衣服什么的,现在来说,满大街都是纹身,各种花色各种图案,而往上推十几二十年,也只有那些混社会的人去搞这些东西,而过了这么多年,他们大多也都只能混成这样,年轻气盛的样子不再,黝黑而有了肚腩,身上的纹身颜色变浅看的好像一些疤痕,记录的都是他们年轻时候的”辉煌“。

肯定不是每个人都这样,就好像阮经天在里面说以后的梦想,就是混社会,然后当老大,对,只要能爬到老大的地位上,你就能呼风唤雨,像凤小岳的爸爸一样,如果没爬上去,就只能像阮经天的爸爸一样,真的成了一个普通的小市民,告别江湖,只是要想金盆洗手都没有手可以洗了不是么?

电影里阮经天一直是个明眼人,把很多事情都看清了,电影这点铺垫的不错,但阮经天这个人本身在电影里并不特别的立体,只是很多事展现他的性格,但并没有把人给演出来,可见他演的挺好,只是导演并没有好好用好他的戏份,只让他在电影里制造出了能者的气氛,但“和尚”这个人并没有表现出本身的城府完全都成了空的。

当然牺牲了阮经天还有个主角可以塑造,至少赵又廷导演表现的不错,整个人物从开场到结尾都表现的很饱满,而且赵又廷演的真的不赖,阮经天虽然迷倒众生,但赵又廷却真的演出了蚊子的性格,在各种矛盾中游离,用一个信念去开破,唯一的执着一直坚信到最后,有点傻气,并不聪明,但不会让人觉得呆。

赵又廷演出了大多数人的状态,就是一开始并没有想要什么就稀里糊涂的介入,然后好像卷入了风暴已经没法退出,有时候胆怯不敢面对但又不得不做可能不为自己,但却是为了别人,混出一个义气,找到一个活着的价值。

不想让人欺负,一定要懂得站起来。

钮承泽足足用了二十分钟做引子展示故事的缘起和人物的性格,最大的笔墨放在赵又廷身上,也应该是让很多感受过的人回忆从前的日子吧。

能成为阮经天的人肯定很少,但当过赵又廷的人一定不少。

倒是中间很委婉的一段是柯家燕的出现,不是说她有多好,是因为她的出现,赵又廷的对手戏更好的衬托出来了。

让一直高悬的情调沉了一会,虽然她不是一泓清泉让人整个焕然心静,但灯红酒绿的世界带上耳机之后,一样不再喧嚣。

而且也仅仅是一台WALKMAN,就直接让观众很自然的往那个时代去想,故事环境就更靠拢的实现了。

就好像《九降风》里放的那一端《原来你什么都不要》一样,小小的事情,不由自主的就会跟着进去。

《艋舺》的后面的进度基本就处于一种平稳状态,文谦的出现也没有带出新一个高潮已经转入结尾。

不过这样很好的一点是终于让五个人的性格开始四分五裂有个单独的性格出来,告别了从前懵懂的时代,这些小混混开始长大成人,好像阮经天在饭桌上说的那样,未来我们都有各自的地盘,合久必分也开始展示出来,所谓兄弟情义开始分化。

我们都有过青葱岁月,但过去之后,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好像刚才说的朋友一样,被捅和捅人的都是他认识的,差不多应该都是认识的,从小一起混着长起来的,时间改变一个人自然改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前不分你我是因为我们还不动你和我,到后来明白了自然是你追求你的,我祝福你追求的到,但你的追求是抢我的,你都来抢了,我为什么要拱手送给你。

写之前跟自己说尽量不去剧透什么,但慢慢发现不是剧透不剧透的问题,是这样的事情都在发生,我不剧透,但若对号入座到某些人的身上就自然成了剧透了,因为结局都是一样的,发展也是差不多的。

我们是不是可以又很俗套但又很经典的用《无间道》那句来说明呢?

而真正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是否又真的最兄弟呢?

《艋舺》的开头和结尾都还不错,人物也有赵又廷这样一个完整的,只是中间有点平淡,有欺负的戏拍的小波小浪,没有掀起来,显得平庸了,而且最后灰狼那里本来有场好戏可以发现却突然没了,然后就到了结尾处了。

我说我的青春就混到了《九降风》的境界,带着点痞气,爱耍爱闹。

而说哥们到了《艋舺》的境界是因为他自己也这样过,看这样的东西也许会看到一个小小的自己在演戏。

然后会观望下从前跟自己一起玩的人现在都怎样了,是不是《艋舺》以后发展出来的结局呢?

钮承泽在后面说了一段话,很好: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原来我们都只是草。

都想作风,一吹吹一大片草,发现人都只能作草,带着走的是跳不出的江湖。

早晨起来看围脖,有人说《艋舺》的开头像《美国往事》,所以从床上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来下这个电影,两个多小时也是够长的电影了,虽然相比《美国往事》差一截,那毕竟是高峰,不是说攀就能攀的,但钮承泽对这个电影真的下了不少的功夫,剧本上有不少问题也可能是后期剪没了,所有有些地方摸不着头脑,但钮承泽真的拍的不错。

而电影也有不少模仿的东西,跳舞那段一看就是模仿了《低俗小说》,柯家燕最后那段又很像《南京南京》,还有结尾处又有《九降风》的痕迹……当然这些都只是模仿,并没有说不好,既然看电影的时候想到了,那就一并记下来吧。

写到这里,想起一个事情,初中的时候在校门口碰上一个学校里同级的小混混,他说,我借你五毛钱。

我给他了,然后笑笑走了。

我可以不给他,但我给他还笑了笑的原因是他跟的人是我姐夫,只是他不知道,所以我给他的时候觉得自己好像赏给他一样,那个时候小啊,所以突然觉得有点凤小岳那种感觉,哈哈,无聊一笔,只是回忆罢了。

 6 ) 《艋舺》诉说的不是青春,是记忆

好的电影鼻子都会感到很愉悦。

《艋舺》在柏林电影节上载誉而归也是意料之中,毕竟好的电影,一眼就能看出来。

除了实力派,我们还将在国内遭到恶评的影片也一道送过去,毕竟恶心外国人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影片在配乐方面很出彩,在寂静的山林的黎明,蝈蝈清脆的叫声,和尚裸背抽着烟,音乐很舒缓,像水中轻轻荡起的涟漪;总之,音乐和故事情节衔接的很贴切。

影片中人物性格塑造很完整,基本上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办什么样的事,没有让观众觉得“驴唇不对马嘴”的事件发生。

白猴很义气,所以大仔死后二话不说上门寻仇的就是他;黄万伯玩女人,不讲原则,还很熊,混社会的居然杀猪都不敢,所以见事不好最先开溜的会是他,在河水边嬉戏时宣称自己在水里尿尿了的也是他,究竟尿没尿不知道,但他就是能想出孙子的点子来,最是圆滑;和尚很聪明,打小就知道通过手段达到目的,很会做人,所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叛变的会是他,即便同大佬没有仇怨,他也会叛变,不为别的,性格使然;蚊子从小没有父爱,对父爱有种天生的依赖,李志龙的老爸大佬让他一起唱歌时他一定觉得很温暖,他甚至愿意为大佬披麻挂孝;而李志龙身上有富二代的特点,平时很狂妄,事情真正落在自己头上却很怂,软弱到哭鼻涕。

所以看似五个人形影不离,钻一个被窝,穿一条裤子,但是由于性格各不相同,在冥冥中也就注定了以后各自不同的归途。

看来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不虚。

蚊子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天生的同情弱者,虽然也砍砍杀杀,但这确实是蚊子骨子里的东西,他同妓女小凝的关系就很能说明问题,两人没有床戏,没有表现冲动的爱欲,导演对于这一段感情处理的很干净,在嘈杂甚至肮脏的社会,这样纯洁的感情更显难能可贵,更何况又是同一个妓女。

蚊子在感情上接受不了大仔就这么死在自己的怀里的现实,他歇斯底里的喊出我永远不能忘记大仔死在我怀里。

但喊出的不是义气,而是幼稚,对于灰狼来讲,义气恐怕只活在自己年轻的记忆里,那太久远了,江湖上待的久了,义气早已舍弃,再难寻觅。

老江湖了,越来越懂得识时务者才是俊杰,谁都做不了风,只能是草,随风倒的草。

劝人向善的电影一般不会违背道义,所以结局也大都是道义获胜。

站在发展的角度,艋胛传统的社会关系已经没落,自然而然受到新的或外来势力的冲击,无视枪,不认同枪的威力是不对的。

但是从道义上讲,枪不讲道义,所以开枪人必死。

时代的发展催生了艋胛的改变,道义战胜了所以这部影片它还是有自己的立场的。

血战爆发了,又结束了,恩怨了断了,一切尘归尘、土归土,就像水中溅起的浪花,归于平静才是最终的状态,艋胛的生活在这之前、在这之后都会按照原有的惯性继续下去,生活是什么也阻挡不住的,打麻将的还会打麻将,吃斋念佛的继续吃斋念佛,对于某些人,发生的一切可能是生命中永难泯灭的记忆,而对于其他人,顶多也就是时下关注的新闻事件罢了。

在艋胛,普通家庭对于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子女是多半是无奈的,客观的讲是妥协的,教育方面,子女能高中毕业就阿弥陀佛了,当蚊子的妈妈收到蚊子所在学校派发的劝退通知书时,就表露出她的无奈,而且能高中毕业恐怕在当地已算很不错了,所以在蚊子妈妈的理发店,女顾客得知蚊子即将高中毕业时,对她赞不绝口,连说蚊子妈妈好福气。

同《海角七号》里那位所有信件的收件人、性格倔强、怪癖的老太太的角色设置一样,导演钮承泽通过蚊子的母亲在向伟大的爱情致敬。

蚊子的母亲不但为灰狼终身不嫁,为他将儿子带大,含辛茹苦却从未有过任何抱怨,也从未让灰狼感到累赘,一味的付出而不求任何回报,这样的爱情是伟大的,是应该向她致敬的。

《艋舺》讲的是年轻人的故事,讲的却不是青春,而是记忆,是对台湾本土文化和本土情怀的纪念。

 7 ) 情非得以的黑道篇

先贴个在线观看地址好了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yMTIyNjI4.html如果年纪比我再大个十岁二十岁的话,看这部片可能大概有些力不从心。

毕竟,这些都是青春期的故事,是16岁的回忆。

大概因为是《老男孩》的动作指导,整部片子的武打动作非常真实干净。

有的时候,我很抗拒那种出拳带风的中国武术动作,明明是小痞子,干吗一幅师从武当少林的感觉。

痞子应该有痞子的打法,用刀也好,用棍也好,是抓是踹是咬是挠,现实生活中的打架通常都没有那么华丽的招式,但是年轻的肉体和瞬间的爆发力才是最有感染力的爆发点。

可能每个男生心中都有一个关于《教父》,关于《古惑仔》的臆想世界。

有些人曾经身处其中,而有些人可能从未有过。

这个世界和我们通常所身处的世界并非黑道与白道,善与恶之分。

任何一个世界,或者说任何一个群体中总有自己的行使方式,条约准则。

意气这个词不过是他们的世界中对于友情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无论是痞子,还是不是痞子,生命中对于友情和爱情最穷追不舍的年龄永远是16岁,好像这个年岁并没有什么比这些更重要的事情了。

所以说,他们的故事中可能多了一些打打杀杀,但平常也还是要吃鸡腿买面,这是不同的世界,但这些世界与世界,社区与社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分别。

大概他们的社区用刀用棍,更高水平的黑道用枪,而我们普通人的社区中就含个沙射个影,暗个箭伤个人。

如果普通人真的很投入在自己的世界中,也完全能够经历一场血雨腥风的搏斗。

我之所以非常喜欢这个片子其实跟服装道具以至于演员有很大的关系。

《教父》也好,《古惑仔》也好,还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好,都是很久以前的片子了。

男生都最喜欢《教父》我想不能只是因为故事,大概也是因为那样一种欧洲典雅的生活方式。

可是,那种对于典雅生活方式的幻想会在你到达意大利这个地方之后而灰飞烟灭。

意大利人应该是在欧洲和中国最像的国家了吧大部分人以食为天,素质低下,个人卫生情况糟糕,主要的生活内容就是忽悠,打架动口不动手,偶有一些飞车党,近些年也变成以波西米亚人为主。

而《教父》中那些贵族般的生活场景其实大概就是欧洲所有有钱阶级的生活状态,所以说我看《教父》基本上是一种对传统的欧式贵族阶级的生活状态的臆想。

而《古惑仔》当年看的话当然又青春又热血,帅男加拼命,很有一番味道。

可是现在再看的话,穿着基本过时,帅哥基本上相貌平平,而且影片的制作也没有那么精良,所以一切都显露着往日的蛛丝马迹,能够带来的热情也就与日递减了。

但是《MonGa》的出现基本上既满足了我对于青春热血片的期待,而且其中演员的穿着打扮,布景装饰都很有日韩电影特有的精致的感觉。

年轻的男生穿着懒散而复古的衬衫,不知道那个年代是不是真的流行铅笔裤,但至少镜头上看来是帅的,很干净。

飘扬的红灯笼,焰火缭绕的庙口,这些都是属于华人特有的传统,那种红色很像《甲方乙方》结束的时候在风雪中飘动的红灯笼。

有的时候,红色灯笼显得比那些庙口的神像还来的庄严而有质感。

最后,关于友情。

这个片子似乎是关于友情的。

背叛与忠诚,似乎是关于友情恒久不变的话题。

但是似乎很少有人去关注到底我们是如何成为朋友。

蚊子踏入黑道的过程其实只是交到朋友的过程,有一群人肯接纳你,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他们愿意保护你,跟你分享秘密,一起笑一起闹。

这些大概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找朋友的过程吧。

或者有些人可能人到中年了都无法找到这样几个可以随意笑闹的朋友。

这看起来简单的过程,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太难了。

直到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像和尚那样,不管是为了心爱的人也好,还是为了难言之隐也好,朋友,再也不是生活的全部了。

而最后,蚊子一定要为Geta报仇,我觉得那大概是因为他在Geta身上感受到一种父爱吧他总会记得要给Geta买一个鸡腿,他看着Geta和志龙一起唱歌的时候羡慕的眼神,他可能觉得那就是父亲。

所以,有一天Geta被人害了,他一定要人血债血偿。

对于和尚来说,这一切可能只是为了志龙一个人,而对于蚊子来说,庙口像是一个完整的家,有爸爸,有朋友。

他们的世界里非黑即白,而我生活的世界似乎黑白混淆。

即使是辩论场上的对手也要热情洋溢的称之为对方辩友,即使是立场截然不同的两个派系也要混个脸熟儿,毕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黑白混淆的地方总是有很多的笑脸,很多的奉迎,表面上没有那么血雨腥风,但暗中并不缺少年轻的杀气。

豆导的作品永远都是这样喜欢讨论一些情非得以的事情。

大概这些关于青春的回忆总是情非得以的。

就像片子里的台词,长大了才知道我们从来都不是风,只是草。

希望有一天我的青春也能浓缩为这样一部干净而复古,单纯而靓丽的故事片。

最后很想说一句,这个年纪的男生果真很可爱。

http://hmilypty.blogbus.com/logs/58769521.html 脑残博文---我又看了一遍豆导的部分,突然间想起《情非得以》里面他劝屈中恒出资那一段,一样一样一样的。

当时我就觉得奇怪,总觉得他说话的样子像点什么,现在看来,他当文艺片导演的时候像流氓,他当流氓的时候像文艺片导演。

 8 ) 艋舺

我得承认,有些东西就是气场相吸。

这个类型的有被感知到,便觉喜好,可以追随。

如果不是这样一部电影,我不会反复跟朋友推荐一部电影需要复制粘贴我所不熟悉的字眼,输入法打不出来。

《艋舺》就是这样一部让我觉得颇有生命力的青春黑帮片,在我写剧本写到没有激情的时刻,让我明白,我们创作的快乐,正在于迷恋我们所向往的无穷激情的世界。

《艋舺》是钮承泽最新的电影长片,创意据说来自周杰伦,可惜阴差阳错。

台湾人的名字同样输入法没有现成,得粘贴复制。

对他的了解,从最初的康熙来了,国光帮传奇中知道,是个流氓,还是个自认为文艺的流氓。

你知道导演都有种油然而生的自恋和掌控欲,以拍片之名。

究竟事实如何,作品说话。

他的才华我之前尚未肯定,反正讲话是有气场就对了。

流氓本身有种无从言说的魅力,只要不是什么事都流氓,最怕流氓真诚,此招少女专杀。

而08年我觉最真诚有创意的一部影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就是出自他手,大大玩票了一把娱乐圈又给了一个疯狂自恋讲述自我救赎的生活,其间香艳激情又不乏反思。

女主角选的是个大美女,这点最让人嫉妒。

但就真诚度和创意来说,我承认他,觉得他是讨喜的流氓。

这还不够,因为这样的小创意不构成大师,不构成值得期待的导演,不构成我们反复膜拜的影像。

别的不说,我一直追随的杜琪峰就是何其强悍的大佬。

只是我脑子里面有个感觉,豆导的影片,至少不装,那就值得期待了。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艋舺》。

正儿八经的写影评我始终不适应。

有兴趣大家可以看慕容天涯的博客,他那里分析得很到位。

我只有几句话要补充。

《艋舺》遭人诟病的黑帮片青春化,明明该是有深度的黑社会掠影,却被处理成型男互相YY,青春励志,抑或偶像剧倾向,让其现实性和深度都打折扣,我认为,恰是这片最牛逼的地方。

衔接和融合度都很好。

也是豆导可以去尝试的元素,不然我们随便找一个香港导演拍就可以。

那不算是台湾本土的黑帮片。

另黑帮片究竟要表达什么,这个让专家去头疼,豆导想表达的,恰是我们被吸引的气场浓烈,故事完整的青春。

只不过黑帮可以做到极致,的确算是残酷的《九降风》。

电影是有分气场和不气场的,这就像口味一样,像姜文就是觉得影像要震撼到他,得有一种火车隆隆的气势。

不需要每个人都认同这种观念,再退回来说,未必是你的菜。

却能深深打动我,我就好这一口呀。

那种影像和音乐搭配衔接,剧中人物张开双眼,一个颇大景深的长镜头,说不出的痛快感。

说到剧情,我觉得完整,略有拖沓。

但角度之完整,为观众考虑之周全(满足腐女、黑帮人士、热血少年、追忆过往、年轻人)都有考量。

写影评的人,大体要保持冷静。

但导演是要出去喝酒换投资的,这方面,考虑得越细,能把活干漂亮了比啥都重要。

所以不要太在意一些非技术层面的妥协。

一句话,若要装逼,就被雷劈,这行很现实。

最后,演员很棒。

大陆现在偶像就缺这样的人才,他们很帅,身体好,也有爆发力,氛围不一样。

阮经天和赵又廷的确有做到不在演戏,在搏击,在突破。

能做到如此,那一定是导演的功力。

我不敢说豆导的下部片一定能好到什么份上,这个是他浸淫几十年阅历有的创作历练,非常成功。

但这两小时的观摩,让我很有激情。

我完全忘记陈汉典是搞笑艺人,这很难得。

我期待台湾这批人士的下部片。

哦,这么一说,今年觉得最有血性又好看的国片就两部《十月围城》和《艋舺》。

《听说》我觉得很妙,是柔一派的精髓,暂不列其间。

他们都做到了1+1大于整体,有血性和有诚意很关键。

再反观我身边的导演朋友……大陆导演这话扯大了,就说我自己认识的吧。

我知道你这行不容易,但没有一行是容易的。

目前的状况,也许你们不是没机会,是有机会也就那么回事吧。

所差并非一丝一毫,区别最大就是你得别装。

让导演不装跟不让他睡觉一样,所以我只能说不期待。

唯一能期待的就是惊喜。

世道再差,还是有好电影的。

我们每个热爱电影的人都期待的太平盛世,不日到来。

好好干,世界美好。

最不能丢的,是激情。

40岁尚且热血得一塌糊涂,我们身处最美好的时光,即便遭遇最喧嚣的压抑,也好过一事无成。

说给自己听的,也说给爱做梦的你们。

共勉。

 9 ) 生命不止 搅基不歇(腐,不喜勿入)

首先提醒一下本文是某无良无聊宅女无责任腐评,若您不好这口请不要自找没趣,出门右拐好走不送,若是自己人话灰常欢迎来搞,谢谢。

〉〉话说我想看这个片子好久了,啧啧,热血啊!

青春啊!

少年啊!

黑帮啊!

兄弟爱啊!

这种类型片摆明了就是基情策源地!

而今终于如愿以偿,果真如我所料啊,这是腐剧!

这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基情片!!

豆导这个同人男,再次向我们证实了一个历久弥坚的真理,每个男淫心中都有一座背背山!

(殿堂级腐男李安内牛满面T_T后继有人社稷有望了啊啊)记得前不久看康熙,monga剧组做嘉宾,小S要求赵又挺和软惊天接吻的时候,豆导看了他俩一眼,继而无言的撇过头叹口气说了句接吻算什么,那表情分明就是在说——哦哟哟,接吻算个毛哟,这两个小痞子在片场那叫一个不堪入目啊!

要是随片赠送花絮的话恐怕要打好几层马赛克!!

后来少爷答应亲的话就播完整预告片,他俩还真秒吻了!

啊啊啊风在吼马在啸腐魂在咆哮腐魂在咆哮!!

当即我便下定要看的决心,你们这么不遗余力的卖腐卖萌我等影视资源短缺只能靠YY和萌点聊以度日的腐女若是不买账的话你们情何以堪哟喂!!

〉〉整部片子的线条灰常清晰,走的是忠犬腹黑攻女王小白受CP外加半路杀出来的弱势草根小三的经典套路。

咱们那以后宫规模庞大而闻名于世羡煞后人的孔夫子曾经曰过:“三人行,必有奸情!

”从太子帮众人身世介绍便可见一斑…李志龙,大佬独子,(金牌绿叶马如龙大叔闪亮登场,代biu大叔您还是这么销魂这么威武T_T)二世祖一个,从小便仗势欺人,招摇过市,浑然天成的女王受啊!!

〉〉和尚,志龙小跟班,打小因为他那封建迷信的爹听信了一个江湖术士的“兄弟命”妖言被托付给好友GETA大仔,自此走上了忠犬的不归路,这位肩负着轮回与宿命的少年阿,简直就是传说中的男版玛丽苏,奖状当壁纸。

我们的客串旁白小三同学也说了,“因为从小跟志龙一起长大,和尚的眼里只有志龙,在我看来,他对义气的定义是,外人难以理解。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你们要是还木有觉悟就不应该了,外人难以理解 ,意思是个中大爱你们外人是8会理解滴,只有我们圈内人!

是吧 !

才能理解!

〉〉蚊子,从小没了爹,又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必然是被凌虐着长大的,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在这种身体与心灵双重挨死挨姆的环境下成长,难保不对其性向造成什么人民喜闻乐见的影响。

那些依然拼死顽抗的坚持蚊子只有义气只有兄弟情的童鞋们,你们不要逃避现实了,快来加入本宇宙第一有爱的腐的二次元吧!

蚊子只是木有开窍,对待这种慢半拍的平凡受,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由分说不留情面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将其压倒!

安慰一个男淫最好的方法是神马?

对!

就是将其压倒!

你看他那动不动一脸受了委屈的小媳妇样,还把和尚送他的风油精啊溜溜球啊贴身携带,时不时拿出来涂涂抹抹睹物思人一下。

〉〉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忠犬永远是要朝着女王的方向流淌滴!

是你们建几个三峡大坝都挡不住滴!

这位被宿命的枷锁桎梏着的追风的少年永远默默滴守护在混血小女王的身后,腹诽他女友,帮他SM陈汉典,而且用的是骨灰级招数幽闭,最后为了保他社稷固他河山居然谋逆弑君,把木屐流当家掌门必杀技双屐夺白刃的代biu大人GETA大仔给结果了,真是八月风雪..人间惨剧啊...是情?

是恨?

是什么让这个双十年华的大好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知音特派记者继续为您做现场报道。

〉〉现在我们将镜头切回小媳妇受蚊子这里,这个搁谁谁不爱的苦情少年,与一个青面小雏妓,一拍即合,在一个荒淫无度的夜晚,一朵娇嫩的小菊花和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小莲花,天雷勾动地火,激起了惊雷般的共鸣。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不如就结拜。

于是两人引为知己,义结金兰,歃血为盟,伴随着那电风扇吹来的徐徐凉风和小莲花随风翩跹的发丝,结为一对欢乐的---闺蜜。

Orz〉〉不幸的是,作为一个资深腐女,我们知道,忠犬攻一定会被虐,而且是惨无人道的虐。

豆导你介个后爹啊!!

居然连条小命都不给留,哎,哀鸿遍野啊,大家都在嘶吼着:纳命来就这么一个攻死了我们还图个毛啊而且最后女王急转直下堕落成一个弱受,反而蚊子小三仿佛吃了伟哥一般,小宇宙爆发,居然显露出要反攻的气势。

黑化后的鬼畜忠犬和尚同学死前都不忘最后表白:“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恩!

我们知道滴!

你放心的去吧!

我们保证把女王宰了去跟你冥婚!

让你监禁之,凌虐之,天天OOXX之!!

)死后脸上还挂着一抹幸福的微笑,仿佛在说,死在女王殿下的手里是每个忠犬最幸福的结局!

多么耿直的好孩子啊!

〉〉蚊子同学死的也十分文艺,小亲亲和尚的血在他眼前幻化做旋舞着的樱花,他的脑中瞬时闪过CLAMP大婶们的经典桥段“你知道樱花为神马是红色的吗?

”“风太大….我听不清….”“和尚…我…对你…”看他那副樱花控的嘴脸,我们坚信,他在儿时遭到CLAMP那帮恶趣味腐妈的荼毒!

〉〉好了,言归正传。

其实这部片子还是相当不错滴,节奏把握的很好,张弛有度,人物也都比较鲜明,剧情方面也没什么大的硬伤,总之看下来很流畅很舒服。

以及公主那出彩的配乐,和一些诙谐幽默的小点缀,除却我上面瞎鸡巴胡扯的那些,还是值得一看滴。

不过比起结尾那句“五个手指才能握成一个拳头”的煽情催泪弹,我还是更喜欢开篇的“意义是三小,我只知道义气”那种不问前程不计后果的狂放,这才是热血嘛!

打完收工,大家新年快乐

 10 ) 未怕頸邊穿過橫飛的子彈跟你去走難,但怕結婚生子麻木平庸地活著亦一樣難。

俗話說三歲定八十,一個小孩子的性格在三歲左右便能成型一塊蠻石。

然後經歷練時光的沖洗,直至洗刷到圓如鵝蛋或者千瘡百孔。

這個所謂人生的過程我們誰也不能避免,除非你選擇終結了自己的人生。

作為一塊蠻石你只能在河流里慢慢接受這一切。

我作為一塊蠻石的時候,是充滿了浪漫與反叛的。

五歲第一次欺凌女生以後,我很快就享受了這種矚目于欺凌的快感。

窮光心思想盡辦法讓身邊的女生討厭我,驚恐我。

與此同時我有了我的江湖兄弟,毫無避免地我們也稱兄道弟箍頭攬頸。

小偷小摸被抓到送回學校每週一升國旗后的全校檢討成爲了家常便飯。

然後很快喜歡了一個女生,爲了討好她拼命做些事情讓她討厭我。

要知道成績不好,小學女生是不會和你交朋友的,於是我只能重複丟臉到初中。

我認識到這樣子下去是死循環,於是我懵懂之中結伴去召妓。

髮廊老闆問我要哪個小姐我就說隨便,於是整個髮廊頓時就安靜下來看著我。

事後每每想起這件事情我就想把自己殺死,壞了我萬人迷的名聲。

繼而同齡的女孩子開始欣賞男生的陽光氣息與俊俏外貌的時候我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女朋友。

然後當然也是循例的心跳一個禮拜后各自學業為重。

而後為了一個女孩子寫了幾公斤的日記,對,幾公斤的日記。

現在想起來我都把我的青春浪費在文學創作上又成名不能很羞憤。

於是我開始輕浮地在女人堆里移動,總有些女人是不怕死的喜歡我這種浪子。

然而時至今日,此時此刻的凌晨,我只有一個理由讓我迅速去睡。

明天早上我還要早起,穿正裝像個哈巴狗一樣尾隨老闆去接待一群虛偽的新客戶。

任何的浪漫與反叛在這個時候都嘎然而止。

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很多不願意面對的事情總是在你面前發生而你無法避免。

身邊的人或早或遲地認命,找自己的追逐點去默默前行。

就如一塊石頭在河流里滾動飄蕩,直至成為一塊圓滑的卵石出現在下流的淺灘。

而我,就到而立之年還穿著五顏六色的童裝T恤牛仔褲帆布鞋高呼著低俗的口號。

並且毫無廉恥的覺得這是和平與愛。

我以為自己對抗著生活對抗著人性的弱點對抗著命運。

但此時此刻我又擺脫不了酒過三巡后雙手抱肩痛哭失聲不能自已。

若生活真的把我消磨成塵埃那當然很好,但把我擊碎的話我只能成為幾個鵝卵石。

終於承認浪漫與反叛誰不會,給我灰姑娘的劇情我可以活得更狗血。

不用再問我愛不愛你這個問題我愛你一萬年還可以免費送你五千因為我沒一百歲命。

但是結婚禮金我給你一萬你再叫我添五千我就可以立刻要了你的命或者你要了我的命。

不要問我你和我媽跌倒水裡我會先救哪一個我肯定答我兩個都救但是我不會游泳。

我願意為你做任何事飛到太空采星星摘月亮因為我年少就已經浪漫到我自己都肉麻。

我很好我沒病沒痛四肢健全人格健康只是時常希望逃避一些必須面對的抉擇。

未怕頸邊穿過橫飛的子彈跟你去走難,但怕結婚生子麻木平庸地活著亦一樣難。

姑娘們,如果有機會的話不要再愛上一個浪子,除非你足夠爛漫。

浪子就是那些狗屎的人不想過狗屎的人生的狗血型天才兒童。

《艋舺》短评

Monga.2010.CN.REPACK.DVDRip.XviD-PMCG

6分钟前
  • 金英俊
  • 力荐

呵呵,沙老大这种套路还是弱爆。。。

8分钟前
  • 梅威瑟
  • 较差

我没看,但是我讨厌赵又廷,义无反顾要打个最低分

9分钟前
  • 夏树
  • 很差

BL

1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原来我们都只是草。P.S.凤小岳的脸加分=u=

15分钟前
  • 还行

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

18分钟前
  • 刘小黛
  • 还行

比預告好看多了。雖然對本土黑道氛圍的營造和青春成長偶像劇外加BL元素的混搭有點怪怪的,但從純真踏入世故的成人世界的黑道悲歌、兄弟情誼和父子血脈再搭配一點時代意義,劇本滿用心地把各線主題串成完整的故事。導演對場面調度和電影感的經營,值得去看台片難得的數位放映。

23分钟前
  • alfredo
  • 还行

豆导很努力的营造男性荷尔蒙,最后还是有浓厚奶油味和基味。看到一半就猜到结局的片子,真的很没意思。打着兄弟情义的纯商业片,叫好的人都是煞笔。

26分钟前
  • 卢比
  • 较差

残酷青春?我觉得只是偶像剧……

31分钟前
  • Pagliacci
  • 还行

柯佳嬿 不错

35分钟前
  • 轻飘飘的旧时光
  • 较差

之前跳着看过点,感觉台词贼2,整体连贯看下来,还不错

39分钟前
  • SoYoung
  • 推荐

对台湾电影就不抱办有太大希望,看往后让我更坚信了这个想法。赵又廷啊赵又廷……前半部分刚给我点好印象,后来,就又回到了吴英雄。。太无语了。。永远是又哭又叫。。就不能像个正常人吗?总之就是黑帮不黑帮,青春不青春,暴力不暴力,爱情不爱情的一部电影。

44分钟前
  • 肉丢丢
  • 较差

钮承泽是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道上导演。

46分钟前
  • 叠纸飞机强迫症
  • 力荐

反正不是我喜欢的style

49分钟前
  • unique
  • 较差

烂!

51分钟前
  • saga
  • 很差

6/10。清朝以来台湾遭受外敌入侵,本地黑帮同样担忧外省势力入侵他们的传统格局,风潮席卷中的青春情谊像草一样无法掌控宿命,翻墙和赔偿溜溜球象征接纳新人,蚊子借日本明信片寻父暗示台湾记忆里的日本文化,食物预示危机的考验(因鸡腿结识帮派-买烤鱿鱼被敌人追着跑),气功报仇打人的内心戏没必要。 @2017-03-04 17:29:10

5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真暧昧

56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长啊,看的没力。

57分钟前
  • 经纬万端
  • 还行

兄弟各种无奈反目成仇,比想象中的好很多,还不错,但是太长了,不会再看一遍

59分钟前
  • Rainelf
  • 还行

为什么你是我兄弟我还要杀你? 因为我的眼里,兄弟、意气、黑道、兄弟什么的都是浮云,只有志龙是真的。

1小时前
  • mOc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