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郭宝昌执导的《大宅门》可以说是少数近年来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电视剧之一,当时在中央台的热播曾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
《大宅门1912》作为《大宅门》系列剧的第三部,在关联性人物方面仍然由陈宝国、斯琴高娃掌舵,但在其他人物则作了重要调整,一大批一线明星倾力加盟,为之带来了不同的色彩。
在这其中,张韵艺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可以说构成整部剧作的新亮点。
其实早在《北京爱情故事》中,张歆艺就因饰演敢爱敢恨的林夏而一炮走红,去年在电影《匹夫》中再次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当然,无论是林夏还是《匹夫》中的小姑奶奶,都是那种充满野性的热烈,敢爱敢恨是其性格的主要特色,而张歆艺也正是凭着这种热烈奔放的演出让观众牢牢地记住了自己。
此番《大宅门1912》,张歆艺所饰演的路青青可以说是整部电视剧的核心人物,如果说才子佳人是传统故事中的主角的话,那么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白景琦(陈宝国饰演)既有传统才子的风流,又有新式人物的狂放不羁,而这种性格对于深于梦想的闺阁佳人来说则是致命的诱惑。
然而,路青青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佳人,她是那个时代最早的知识女性,曾经留美的经历使她具有开阔的视野。
这中新式的组合构成了剧作的情感冲突主线,而相对于陈宝国一成不变的脸庞,张歆艺的表演则是整作剧作能否灵动起来的关键。
就故事而言,《大宅门1912》更像是《大宅门》系列的番外篇,它只是白景琦传奇中的济南部分,远离北京的四合院这里更具有某种自由的空间。
因而,与路青青的邂逅是一种无心插柳的举动,而留美归来的路青青则更像是这种自由风气的化身,无意间与七爷相遇。
或者,整部剧作就在于路青青的那种充满幻想的自由气质,她所展现的就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脑子里还编织着美国式的浪漫与冒险梦。
张韵艺将这种充满萌态的少女气展现的淋漓尽致,在最近的网络用语中萌是一个颇受欢迎的词语,以致于出现为萌而萌的装萌。
张歆艺所饰演的路青青却让我们看到了她另一种风采,一方面延续了以前角色中的敢爱敢恨,另一方面却将那种豪爽转化为清纯,仿佛寒冬过后的第一束花蕾,虽然欢快到极致但却不是那种浓芳艳彩的热烈,更像清泉流过石板,叮咚作响。
她与白景琦的关系从一开始的误会,到中间的相伴冒险再到最后的生死相许,其中充满了浪漫的色彩,但是却不显得做作。
古庙探险一段更是将其性格中的可爱与冒险因子充分展现出来。
虽然嘴上慷慨激昂,但是一到真的临事时却又胆小心慌,这或许并不是二十年代的女子,而是当下一个到乡村冒险的女大学生,或者可以说张歆艺的萌的气质是对当下众多女生的一个缩影。
透过《大宅门1912》,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萌动气质的张歆艺,这种气质与她之前的形象既有所关系,又有所突破。
或许,正是通过这种气质的转变,我们才看到一个更加多面的张歆艺,一个更加成熟完美的张歆艺。
白颖园白大爷隐姓埋名行医。
詹王府大格格找儿子。
白玉婷成为白家首富。
白佳莉在济南学医和她在台湾何家的生活。
白占元在苏区参加革命事业,吴英玉苦找情人。
这几个事,哪个拍番外不好?
非要给七爷硬编一段,而且这段还和后面的情节不怎么搭。
开头是白大爷从詹王府出来,和姓韩的互换,白家举办葬礼(放原片)。
白大爷先在严爷那里暂住,再逃到陕西户县。
他在户县更名改姓,像白家祖宗一样走街串巷行医卖草药,救人无数。
后来认识了乌宝生,得恩人救助。
白家出逃西安那段照样放原片。
之后他在户县继续行医,民国后他继续用白颖园的名,和儿子一起经营百草厅白家老号西安分铺,中间还去过北京和济南,可能在济南恰巧碰到了景琦。
最后白大爷病死在西安,家里人给举行葬礼,结束。
大格格找儿女的事拍个电视剧有点难,但是剧中一点没讲,有点遗憾。
第二部说白玉婷成了白家首富,所以占字辈一堆人都来争财产。
她继承二房的财产没有子孙分也花不了多少,或许她也唱戏挣了不少。
白佳莉的事从她出生被二奶奶和杨九红抢来抢去开始,小时候二奶奶给她讲妈妈的事,读书时就想学医,二奶奶按族规传男不传女不愿让她学,她就偷偷和爸爸学中医,之后二奶奶也默许了。
她认识了敬功的同学何洛甫,两人相恋结婚。
但何洛甫年纪轻轻战死沙场,她寻死觅活。
她成功生下了女儿,可因她不认娘女儿又被杨九红抢走,她无法忍受,去济南投奔姑姑白玉芬自立门户了。
在济南她先住在姑姑家,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病,办了诊所,但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女儿何祺。
听闻父亲病重的消息,她赶回北平,为父亲治病,又办了自己的诊所。
之后的事都在大宅门2里讲了。
最后她跑到台湾,和女儿培养感情。
童越、童大陆父子也和她相遇了,非常感谢她的救命之恩。
晚年她去美国宣传中医,临了回北京看一眼,埋在北京。
白占元在北京就秘密入党了。
从白家大宅门逃出来之后,他和同学们一路西行,来到陕北苏区。
在苏区他参军,出生入死,征战四方,最后扛着红旗接收北京城,之后的事就在大宅门2里。
这虽然也是大宅门衍生的故事,但是和大宅门本身一点关系都没有了,成革命故事了。
至于他的感情嘛,我编一下。
文革时期他因出身问题被打成反革命,下放新疆劳动改造,遇到了吴英玉,吴英玉的丈夫已经被斗死了,她也被斗了,两人晚年在新疆生活在一起。
这又成知青故事了。
实际上,白占元的原型1968年就被斗死了。
1912这段故事,和后面的接不上啊。
各位别再纠结艾薇儿说啥了哈,我就是一吐槽,借了这么句段子吐槽,没真以为艾薇儿说过啥,看个乐呵就好。
艾薇儿说了,我没说过这句话😂😂————————分割线————————我猜想,郭宝昌原本想塑造的青青,其实原本不是现在的样子。
可剧一旦成,就没有人再去关心创作者当初想怎样,而只会看着剧中人的演绎去直观感受对每一个角色的好恶。
我不想评论张歆艺的演技,也不想讨论郭宝昌是如何狗尾续貂,只是很愤懑,因为在剧中青青当之无愧是个十足的碧池,至少在很多女人的眼中,揉不下这种装13的三儿。
青青一出场,没多长时间就鬼使神差的爱上了七爷。
对着七爷又是卖弄活泼,卖弄清纯,卖弄正义感十足的,其实女人们一看就知道,丫这就是调情,绝对的。
七爷动心了吧,我就当七爷是好色,禁不住20岁的小姑娘活蹦乱跳,荷尔蒙失调所以被迷住了。
但是青青碧池也越作越勇。
清水镇吧,土匪多?
那我就非要跟着去玩刺激,结果不但没有帮上什么忙,净顾着拉屎喝水尿尿吃饭,跟七爷卖勇敢,秀纯真,末了还混个七哥,我跟你可是有生死之交!
你看,我为了你,死都不怕!
同住一个屋檐也毫不避讳。
男人或许会觉得兴奋,有个姑娘不顾忌闲言,还愿意跟你一起折腾,对你崇拜的要死,可女人看一眼就会知道,这些林林总总,还不都是些手段,以为没人知道自己的那点心眼,全是真情表露,但实际上,除了勾引,还是勾引,碧池们都惯用的一大绝招。
可是青青碧池啊,你表嫂刚刚才给你七哥生了个儿子,都没出月子!
可你满口为了九红长,为了九红短,结果却在暗地里和七哥勾勾搭搭,要说做三儿,无耻也就到这种程度了。
可是青青碧池还有更绝的在后头等你!!
杨九红的孩子被流弹射杀,自己也受了重伤,所有人都知道她收到了巨大的打击,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姨子青青的做法呢?
确实在医院里当着杨九红的面,兴奋的跟新婚妻子一样扑到了七爷的怀里,又抱又啃。
七爷本刚刚脱险,听说老婆伤了孩子死了,来医院探亲,还没跟杨九红对上眼,就被青青碧池一把拦截。
青青碧池对此美其名曰:我是担心七哥,现在七哥终于平安回来了,我高兴。
是啊,真TM的高兴啊。
杨九红直接被青青碧池气到当场昏厥。
我知道原剧中的杨九红也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也不是那种温柔娴淑一心在家相夫教子的“大老婆”,但至少,在《1912》的设定里,杨九红就是七爷在济南最正牌的妻子。
她为了让七爷高兴,说自己死了就让七爷娶了青青,七爷虽直白表露了自己喜欢青青,但对这事还是有点含糊其辞,毕竟他心里对九红有愧。
而我们的青青碧池呢?
杨九红知道以为自己活不成了,拉着青青说,我知道你喜欢七爷,喜欢他就嫁给他吧,说句自私的话,我这不是为了你,是为了七爷。
结果青青碧池反而急了,说我从来没打算嫁给七哥,因为我心中向往西方的一夫一妻,您要是想用这个说法来试探我,您可就大错特错了!
我是喜欢七哥,但不是要嫁给他,你以后有什么事,别试探,直接来问我就好!
我路青青行得正,坐得直,光明磊落,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
哎呀!
看到这里我真想替青青碧池拍拍手 好啊,实在是好,当了碧池,还给自己又立了一扇贞节牌坊,真是典型的三儿手段啊。
招儿不在新,好用就成!
可怜了杨九红,气的连输液器都拔了,扔了一地!
表面上,杨九红说我这样不是在跟你开玩笑,实际上哪个女人看到如此碧池不得气到肺炸?!
就算是二房也受不起这活死人的气吧?
好吧,七爷终于要回北京了。
我们就姑且承认七爷对青青的大加赞许不是出于下半身充血荷尔蒙失调,而是真心爱她,青青碧池也是好样的,是七爷迟来的红颜知己。
那么,七爷走的那几个月里,作为小情儿,青青你多少也该为七爷守个贞吧?
no no no各位看官们忘了,董事长走了,还有总经理呀!!
于是,青青碧池和田总经理的一段暧昧情就开始了。
我们姑且不论田子行接近青青的目的有多复杂,至少在青青碧池的眼里,田子行可是一个既神秘又帅气的男子。
七爷脑子进水,把密信这种关乎到全剧最重要的九朝秘本真相的东西交给了一个傻蛋姑娘,还指望她能跟所有人保密,完成大计。
可惜,田子行随便讲了点自己的悲惨感情经历,半真半假的就把这小妮子给绕晕了,又是送花,又是进田宅最私密的花房的,两下半就让青青碧池觉得自己牛逼了,那魅力和身份,噌噌的,又涨了几倍半。
田子行随便套了她两句话,丫就把密信的事说了个七七八八。
还跟老田暧昧的说,我知道你爱我,你都跟我说了那么多自己的事儿,我还有啥不能对你讲的?
土匪要毁她容,那可是碧池们最TM在乎的资本啊,这还了得,一下子扑进田总经理的怀里,抱得紧紧的,再来一句 “你别走,你走了人家害怕……” 风sao小样真是展现无遗啊!
精彩!
等七爷一回来,脚下的两条船都架好了,只等着你们男人为我争风吃醋就万事大吉了。
我对着七爷,一面跟九红说,嫂子我是全天下最关心你的人,我做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一面跟七爷打情骂俏、你侬我侬,咖啡厅里约着小会,让七爷一人把老婆家人撂家里不管;我对着田子行,一面无条件地享受着田子行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慕,一面又做出一副扭扭捏捏很为难的样子,说我觉得你挺好的,我也知道你爱我,但是现在就跟人家谈婚论嫁真的好早哦 哦 ·哦等两条船都撞一起了,青青碧池肯定会把自己撇清,说我爱慕七爷,但没打算嫁他,我俩没有结婚的可能;田子行我很喜欢你,可是我还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而且我爱的是七哥,咋办呢?
你能等不?
等我彻底忘记七哥,俺就嫁你!
你要是真爱我,一定要等我!
女人一眼就看得穿,切,都不新鲜了,碧池一般都这么霍霍。
只有男人们傻乎乎的觉得,这女子:一个字,好!
俩字,超好!
多几个字:真TM的带劲!
为啥好啊?
不知道!
反正比家里老婆好!!!
唉,真是替男人们的荷尔蒙捉急啊。
原剧中本来没有路青青这个角色,估计结局也就是青青远走他乡或者死了。
青青碧池祸害了一溜够,然后再来个消失,就存于眼前所有的男人心中,成为了不灭的“小三儿”,完美的代言,从此就在男人心中立住咯,让他们个个抱着自己老婆还想着自己个儿,不就正是以做“三儿”为乐的碧池们的终极理想了咩?
来,快替各位碧池赞一个!
到了末了,我已无力吐槽,但还是忍不住要重复艾薇儿的至理名言一次,这个世上,只有女人才看得出谁TM是真正的碧池!
反过来说,大宅门这戏到了《1912》也就完全给变味儿了,从宅院戏一秒钟变寻宝故事,全局整个都是围绕着九朝秘本展开的,几方人勾心斗角,为的都是夺宝,已经完全没了宅院里人情世故,城府心机的味道。
冷静点说,青青这个角色的设置也是略显多余的。
其实仔细想想,青青在这个戏里的必要性并不存在,基本都是青青脑子发热要搅和进去,或者七爷脑子进水非把青青掺和进去,在情节上并没有剧作的必要性。
估计现在不光是抗战戏这么玩儿了,寻宝戏也跟着来:戏不够,爱情凑呗!
可青青碧池,您真心hold住吗。
终于看完了,还顺便看了一下贴吧里头大家对它褒贬不一地看后感,那里头倒是观点极多,有用骂街来表达自己不满的,有用骂街来回应自己支持的,有个别人的粉丝也有这部剧的忠实观众。
本人热爱电视剧,但也算不得精深,但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尽快翻过这篇,回到正常的生活学习轨道中来,故记下自己的一点想法,也算给自己这么长时间的一个交代。
如果说大宅门的第一部是一篇家族年代史似的鸿篇大戏的话,这部剧也就是一部小闹戏,可大戏有大戏的恢弘闹剧有闹剧的热闹,如果是爱戏之人,自会品到其各自的精妙之处。
鄙人自认为一部电视剧最重要的就是要一个好剧本,一个好故事就是一个房子演员就是家具至于其他就是个点缀了,这部剧编剧导演都是一个人,讲了1912年白景琦在山东自己经营的黑七庄发生的故事,整部剧以各路人马追逐抢夺九朝秘本 与白景琦,路青青,田子行之间的感情争夺与纠葛为两条线贯穿起来展开,故事性情节性挺强的,每一集都会给你新的情节进展,也让人意想不到这也是我没有半途而废一口气看完的原因。
只是只发生在这么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就这么几个人就这么两件事儿,想发展成大戏也不可能注定只是一个小闹剧,只是要想方设法耍的更热闹罢了,明显地发现新剧里头京剧腔调的配乐 更多更密集,跟老剧用的是一样的音乐但老剧中使用并没有这样密集,但是每次出现必定是很重大的场面也更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
但新剧似乎是要用这种热闹的配乐来弥补场面的不足似的频频出现却让我们听的越来越没有感觉了,这让我想起来我高中时候的物理老师来他讲课一直都很大声于是经过几天的适应之后我依旧能够在他的大声讲课声中睡得很沉,倒是另一位老师平常声音不大但不时地大声一句却往往将我从梦中惊醒。
在演员选择上,陈宝国当然是没的说了,我现在依旧被七爷迷得七荤八素的,白老七典型的北京城里的爷们,也许年轻的时候会被称作小混混或者小流氓,就像钟跃民一样,向《你是我兄弟》 里头的老二一样,向冯唐说的自己一样,但是这些人缺绝非凡人,他们聪明机灵,有情有义,敢作敢当,有胆量有担当而且几年之后都会成为成功人士,而且这些人往往特别招女孩儿喜欢,他们会捉弄人,会臭贫,会恶作剧,但他们从来都不是坏人,最多就是淘一点,女孩儿们嘴里说着讨厌心里却是爱得不行,他们往往轻而易举地打败那些谦谦君子或白面书生。
白景琦就这么个人。
再说说女主角吧,青青这个人物的剧本塑造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从小出国刚留洋回来,鄙视中国文化鄙视中医,觉得中国人愚昧无知,对一切事物充满新奇,听不懂京片子,向往彼此唯一的爱情,对专制束缚无法接受等等完全是可能而且真实的,张歆艺演绎的陆青青虽然没有出了大彩但是终归也是像的,总不至于给这部剧丢人其实就是这个样子,对于她在网上赢得板砖无数的原因,我觉得第一是因为现在这时候,正是大家对卖萌,可爱,无原则善良,单纯大批特批恨不得口水淹死你的大潮流的档口你就这么华丽丽就出来了,还把这一切都包罗了你这不是找骂呢吗?
第二就是表情啊演的有点儿过了,卖萌少几次叫可爱可是多了就叫做作了,她也就是度把握的有点过,稍微少几次也许不会被批那么厉害。
这个女演员我其实挺喜欢的,从《爱情是一颗幸福的子弹》里头那个疯丫头其实很真实,到北爱里的为爱痴狂的好女孩,她一直都在本色出演,演技咱们不说,性格总是很好的,是那种很温馨很可爱很让人放心的没心没肺的好闺蜜。
田子行也不错,毕竟这么多年,人物的复杂性狡猾性都挺好,也不过分。
所以 我觉得演戏这事儿还是一件经验活儿,天分肯定大家不同,但是最重要的还要有经验,演的多了自然就是不一样的。
再然后就是杨九红了,演技倒是不错但唯一一点就是说话怎么不够溜呢?
语气也欠点佳。
要说这部剧中最好的既不是陈宝国也不是斯琴高娃和刘佩琦,更不是青青田子行他们,其实演员演得最好的恰恰就是小金豆子红花,米叶和雨生,言爷和杨亦增这些个配角儿,他们各有特色,各有性格而且演得真演得妙骨子里头就是那股子劲儿,这才是我认为这部剧最大的看点就是这些不同人的人生百态,其实一部剧就是一盘棋虽然最后赢得那个就是个将,可是如果没有兵卒马炮这就算不上一盘棋,而且只要一个子儿走不对要想赢就会费力的很了。
总的来讲我还是很喜欢这部剧的,只是还是有点不足,比如说剧中充斥的京片子,我个人倒是很喜欢京片子,满嘴的“怎么茬儿,逗嗖哏,想茬架”等等,虽然主角是北京人不错,但是地点是在山东啊,在地方性语言那么有特色的地方是不是有点儿不合适啊?
还好有个郝大夫还用了几句方言,算是个找补了。
还有就是史实方面,二十一条貌似是抗日战争时候的事儿吧,而现在是1912年刚刚辛亥革命之后,好像时间有点不太对,还有老七动不动“怎么不去打日本人”啊什么什么的,虽然日本人一直是咱们的敌人倒是不假,但是那个时候与日本人的矛盾到还不到动不动以此为准的地步吧。
正经抗日也是在1937年前后才轰轰烈烈起来。
不过总体上还是挺好的,青帮,土匪,军阀,不稳定倒是都很符合,也很真实最后说点老七和青青的爱情吧,其实当青青认清了田子行的真面目取消婚约之后,特别当她与老太太谈话之后,如果之后不出意外的话,她也肯定是会嫁给七爷的,这个从七爷之后几次三番提到要她赶快嫁人,告诉她如果娶不到她会后悔一辈子等等都可以体现的出来。
可是偏偏安排了个被田子行杀了的结局,但却是不是太合理,青青听到枪声去找田子行倒是可以理解,但是若真的像剧中所讲只是要去告诉他“我觉得你是可以悔改的,想不到你已经无可救药了。
”然后就要走就被杀了这也太牵强了吧,难道冒那么大危险就是想表达这么几句无关紧要的话?
而且青青去是要让他赶快跑的,田又那么爱青青,就算是他问青青你爱七哥对吗?
嫁不成也爱?
而确实也得到了不想听到的答案,可是他又不是不知道这不是他一直都知道的吗?
因妒杀人虽然也解释得通可还是有点牵强的。
不过既然剧就是要她死的,怎么死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十几年前,一部大宅门几乎掠去所有观众的心,尽管对于二奶奶和白景琦的扮演者有装嫩的嫌疑,但是,演技摆在那里,加之剧情引人入胜,随着故事的发展,完全可以忘记演员本色。
陈宝国老师塑造的白景琦简直成了一代人的偶像。
第二部虽然不如第一部,但是故事背景就是如此,观众是可以接受的,白景琦虽然老了,但仍不失响铮铮的汉子。
可是,到了1912,白景琦是怎么了,从落地就不会哭的他,即使至亲去世时都不掉眼泪,却为了一个又二,又愣,又蠢,又无聊的陆青青的死流下伤心的眼泪。
白景琦一生风流,他喜欢过的女人中,嫡妻黄春与他青梅竹马,又与他家有着扯不清的渊源,在教堂里长大的孤弱女子自然会得到有着英雄情结的白景琦的怜爱;而杨九红,那是红遍济南府的名妓,美艳绝伦不用说,就是那因一个喷嚏笑得前仰后合的劲儿,也是一般女子做不到的,所以白景琦被迷住了!
最后陪伴他走完人生的香秀,就更是泼辣聪明,口齿伶俐,胆大心细,虽然只是一个抱狗丫头,却敢与已是姨奶奶的杨九红当面争执,这么说吧,在这妮子身上就看不到什么叫怕!
哼,到了1912 ,路青青这里,哎,七爷却由情场高手变成情场二傻子,若说田子行喜欢青青还情有可原,毕竟那本身就是个脑残。
可七爷,你不是,你绝不是!
我努力从青青身上找,找亮点,找足以吸引七爷的亮点。
可惜,本人眼拙口笨,没找到,却越找越讨厌这个青青,到最后七爷在青青墓前落泪的一场戏,简直让我反胃到想吐,七爷,你还是七爷吗?
怎么像红楼梦里的贾珍般‘可笑,如丧考批!
’
杨九红还是第一部的演技好,这里面的是什么呀,不伦不类!
差差差评论差差差评!!
差差差评论差差差评!
差差差评论差差差评!
差差差评论差差差评!
差差差评论差差差评!
差差差评论差差差评!
差差差评论差差差评!
差差差评论差差差评!
差差差评论差差差评!
差差差评论差差差评!
差!
差差差评论差差差评差差评论差差差评!
差!
差差差评论差差差评差差评论差差差评
大宅门1912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内容结构都不逊于前两部,但是张歆艺装嫩的表演与几位老戏骨的表演风格格格不入,怎么获得的角色。。。?
遗憾。
以下凑字数:大宅门1912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内容结构都不逊于前两部,但是张歆艺装嫩的表演与几位老戏骨的表演风格格格不入,怎么获得的角色。。。?
遗憾。
看完《大宅门1912》,眼睛湿润了。
同样的热泪上涌,不同于《大宅门》的豪情悲壮,这是另外一种情感。
末了,白景琦独自坐在青青的墓前,眼角里泛着的,是他出生时都没有的泪。
镜头摇起,夕照下的黄河岸边,显得无比寥旷。
如果说《大宅门》成功地塑造了个性鲜明的白七爷,并将一股“杀他个干干净净”的精神贯穿到了底,那么这次的中篇《1912》更像是探讨世态和人情。
剧终了,我们的脑海里却会长长地留着七爷和路青青的影子,以及那个我们谁也说不准他们谁说得更准的上帝。
这么久了能看到七爷觉得还真不错,不过导演选人方面实在是把这部片子给毁了,本来剧本还算完整,只不过张歆艺把青青给毁了,我不相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人物,难道那个年代的海龟就是2B吗。
九红虽然不是过去的九红,但起码她演出了自己的感觉,这张歆艺演的这叫什么玩意,人不像人鬼不像鬼,2了吧唧,那个年代出国回来的人,如果像她那个素质,还真是不如大字不识了。
我真不明白导演让她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她演出来的这又是啥玩意,这样就能过了?
郭德纲的演技和她比起来真是高出太多了。
我觉得要是红花和青青两个人互相换一下能好点,张歆艺演个好看的丫鬟,大家还能接受,剩下让谁演我都不相信能比她演的更烂,哪怕当年的小燕子飞到1912变成陆青青我都不相信能比她还懒。
<大宅门1912>刚出来那阵儿,迫不及待的开始看,看到第三集就看不下去了。
为找点感觉,又把1,2部连起来看了一遍,无论是剧本,台词,人物的演绎都是无可挑剔,看完后,回味无穷!!
趁着儿热劲,看1912,还是没看下去,直接挑了33集,二奶奶,三爷出戏,才找出点感觉。
这种经典大戏呀,写续固然好,这演员呀,还是要找原班人马,戏份也不能减少,且角色也不能加的太夸张了,才能保住“宅门儿”味儿。
无论如何,1912还是差点儿味儿,大宅门还是经典之经典!
看了几集,比起前两部,差了十万八千里啊!郭宝昌脑子糊涂把黄春和杨九红这两角色弄混了吧!
陈宝国演的还可以。
不至于很烂吧
陈宝国,斯琴高娃都是演技派啊,一部很不错的剧
看到第15集 弃剧了 真够恶心的。。。。做作 除了陈宝国都做作!!!
那个年代的故事,总是看着很沉重。心情略压抑。
看老头子装成小伙子和小姑娘打情骂俏极度牙碜,关键是陈宝国外形还不做任何修饰,这是超级信任观众可以自行脑补,还是把观众当傻冒?要是有个好剧情我也能忍忍,看来看去什么狗屁剧情,连胡咧咧都算不上。
狗血剧浓缩至电影就会有冲击力,余味…可是拍成电视剧,都成分析案情局了,一个个太傻太受不了了
回想来路 血迹斑斑
太对不起前两部了,狗尾续貂。
还可以,没有原来那版好。毕竟之前的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次是编撰版
冲着第一部给个3星
是经典总是要推荐的,但始终不太喜欢青青的角色安排,另外田子行是不是也太传奇了点,到目前就是俩人,也是青帮大字辈?何晴的九红缺了点何赛飞的味道,风尘少了太多
熟悉的配乐熟悉的演员,可是出来个青青是什么玩意…而且明显青青跟其他老戏骨的演技都不在一条线上看的十分蛋疼,剧设也不全是宅子的那些事了,有点变味
风流白七爷。。。
一般
还1912呢可拉倒吧
这部电视剧就一般般了
我喜欢七哥,喜欢青青。喜欢那句“来生转世,我要还娶不上你,我宁可做鬼”
那个路青青,毁了这部戏啊,何赛飞的杨九红不是谁都能演的了得,第一部成了经典就成了,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毁了这经典呢。太恶心了那路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