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头,po是妥妥的动画党啦,写的东西完全从个人感情出发,嗯,唔,大概一直很心疼这样的角色吧,从坂道上的阿波罗中的千太郎到在盛夏等待的柑菜到樱花庄的青山妹子再到四月谎的小椿,也许和作品的表现手法有关,总会戳到心坎。
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要和我讨论说我更喜欢男主/女主这种话啦…………#四月是你谎言# 14集 #足迹#>>一直没有好好正视已经发生微妙变化的感情,让朋友们担心了仿佛,现在和曾经一直憧憬的学长在一起也很开心的样子,可是,除了你自己和公生小薰以外每一个朋友都察觉到咯。
一向认为是自己弟弟的观念都已经悄悄变质了。
像是刚刚发酵的新酒,隐隐约约的清淡酒香,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用“公生是我的弟弟”这样的话重复一遍又一遍,不断暗示自己。
明明日常许多小动作就透露出你的心不在焉,明明这样的话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更何况搪塞努力点醒你的朋友呢。
公生在你的视线内时,你的注意力从未离开过;公生不在的时候,和学长聊天的话题也围绕着公生——这样子当女朋友太差劲了啊。
对于学长的感情不是最清楚不过吗,「不讨厌」。
但是没有觉察到没有想要成为恋人的愿望啊。
说到底,是「不讨厌」和「喜欢」的差别,朋友在电话里点的很清楚: 不讨厌和喜欢的差别有着数亿光年的距离啊。
略带聊赖地一个人行走着,内心有点对学长的歉意。
重新思考公生是我的弟弟或我才不是公生的守护神的问题。
>>幸好有一首曲子可以与你一起哼唱从小你们是邻居,一起上学一起玩乐,带着希望他变得更好的心情,不由得过多关心这个弱小的小男孩。
乐趣分他一半。
直至公生越来越多的时间被钢琴占据,他的双手成了大人们口中不容受伤的神物。
连找公生出来玩的机会也变得奢侈。
原本的兴高采烈被现实一步步打击,你一点点认识到,你们之间被音乐筑起了一堵透明的墙,你可以看到墙内的公生忘我地演奏,那是一个你不了解的另一个精神世界。
只要能默默注视就好。
注视着闪闪发光的男生。
墙外是个落寞的你。
愤愤地说着 讨厌音乐 。
吃着各自喜爱口味的冰棍,赤脚漫步在白色沙滩上,听着海风掀过海面的声音,你慢慢跟随男生哼起曲子,你说男生练得多自然就记住旋律了。
我想,多年来所谓青梅竹马的感情就像邻居家无意中泄露出的钢琴旋律渐渐侵染进你的心里。
>>我带着散发着彩虹光芒的泥球等你的目光你完美地做出散发着彩虹光芒的泥球,也想男生看看,毕竟只有一个人欢呼的胜利是件很寂寞的事呢。
你以为,你只要带着泥球等男生有空就好。
当男生畅快地讲出自己要考音乐学院的梦想,当你有男生即将离开的危机感。
还没好好面对过去和过去的公园里的小女孩告别,男生就宣告他的再次展翅翱翔的音乐梦想。
措不及防,心里空落落的。
一声声“啊咧”“啊咧”,眼泪滚珠似的落下,啊咧,手中的冰棍不小心掉在沙子上了。
扭头就逃。
还没有做好让一直陪伴在身边的男生离开的准备啊。
BAKA 原来一直是自己紧抓着不想放手啊。
真是笨蛋!
要知道公生是比你还要迟钝的人啊。
眼前的男生还是当初天真无邪的小男孩,是的,公生一直是小椿的最佳伙伴喔。
你看,我做的泥球散发着彩虹的光芒喔!
>>我知道的啊,这是必须面对的事实竟然听到青梅竹马的梦想后会泪流不止并逃走,非常难受的心情。
(多么想去抱一抱小小的小椿。
)属于你的角色歌悄然奏起抨击我的心房QAQ 小椿可是个要强的女孩子啊,自己疗伤的能力肯定不差的,嗯嗯嗯嗯!
仍然不会放弃对公生的支持和疼爱吧!
盼望着小椿能够释怀,身边也有像你注视公生那样注视着你的人啊。
敞开心扉用真情以待吧。
最后,四月谎的动画人物心理刻画很精彩,节奏把握的很恰当,表达很流畅,紧紧围绕人物。
这集的分镜处理得好好,回忆杀啊还有几乎伴随着角色歌开始就有泪点了然后看着小椿一边跑就流眼泪了(小春的声优演出也到位),心里也在喊baka baka什么的…另外公生一秒帅炸是肿么回事!!!
嗯嗯嗯嗯嗯喃喃自语那么多没有营养的见笑了(如果有看客的话)附上角色歌…………名字…………For you~月の光が降り注ぐテラス——ENA据说OST刚出来亚马逊就断货了>.<但是po已经下载了,一边听角色歌一边码字好有感觉——————————————————————谨以此文记 泽部椿Natsu 2015年1月24日22:39
简直就是垃圾番被捧成神番。
本来看完觉得恶心不好看也懒得回踩,哪来这么多云来捧,恶心。
两颗星完全是给女二的。
女主是…将死之人我积点口德。
女主处理感情的方式极其奇怪,脑回路我是不懂,制造偶遇还要装喜欢男主的朋友。
用各种方法让男主弹钢琴。
最后还死了。
钢琴对于男主来说就是一个逝去母亲的压迫的缩影,男主爱过钢琴,也只是爱它带给他的荣誉和母亲偶尔会对他满意的样子。
现在的男主看到钢琴就会难过和痛苦。
女主却因为自己喜欢男主弹琴的样子去道德绑架,利用男主对自己的喜欢去逼着他弹琴。
然后也死了。
这和有马公生的妈妈有什么区别?
如出一辙的套路,用自己对男主的期望和爱去绑架。
你觉得我的用词偏激,可是这确实都是事实,只是女主的颜值和做作的文艺渲染让人忽略了这些。
再来说说女主感情的事情。
她身患绝症,马上要死了,装作喜欢男二,自称想让男主从阴影中走出。
实际上就是享受自己被爱的的过程,自我牺牲自我感动。
请问就算男主真的重新弹钢琴,在她死之后男主的痛苦要如何补偿?
男主就是从一个痛苦中到另一个痛苦,这辈子怕是要孤独终老很难爱上别人了。
更何况我觉得男主自始至终也没有完全从妈妈和钢琴的阴影走出来,之后弹琴都是为了女主,自己获得的快乐大多也与女主和自己的成功相关。
说我在上帝视角解读,那好,我们带入成男主:但凡女主长得丑一点,男主怎么可能会因为看了人家的裙底然后世界变成彩色的明亮起来?
怎么可能会短短几天接受自己被绑架去弹钢琴?
或许真的会有那种阴影几十年没办法走出,因为一个人才走出来吧。
但是这种矫情的渲染,反正我这种人看不得,觉得女主太作太恶心太恶心。
现在我带入女二。
在我看来女二才是真的喜欢男主,如果我是女二我肯定狠狠骂她一顿。
女主自己是知道一切的真相的,她却仍然要矫情地让男主和自己接触。
女二和男主互背的桥段,我真的很感动,我觉得这才是爱情的模样(希望我没有记错,因为这个番我不想再看第二遍)。
最后女二知道她要死,还要让步,而且这次让步很可能让男主这辈子和女二爱情无缘了,这就是一个疙瘩。
请问这不是绑架是什么?
女主第二次绑架别人。
女主第三个绑架的是男二,足球男。
带入一下,我是那个被假装喜欢的人,我惋惜女主的死,我被当做挡箭牌,心里不舒服,愧疚!
我也会为男主的遭遇难过。
女主第三次一厢情愿的绑架别人。
全篇除了女主,谁开心了?
除了制作好,其他一塌糊涂(这点和鬼子学院如出一辙吧。
呵呵,倒也没有鬼子学院那么恶心,毕竟没有辱华)。
有人会喜欢也很正常,毕竟女主长得确实好看,很唯美的画风。
但是莫名其妙火了,一堆吹上天的,如果他们不是跟风看的话 不会这么喜欢吧。
宫园薰的初衷是拯救,我问你拿什么拯救?
你毁了他们。
你会在他们的回忆里成为一个疙瘩,这辈子忘不掉,这就是你想要的吗?
如果你真的爱为什么不能好好的陪伴男主和他度过最后的时光?
(可能真的会有这种热烈的感情,绝症之人我很难感同身受。
反正目前看来我觉得太假,太煽情)他们的痛苦都是你为了满足自己夙愿并且自我感动的战利品。
宫园薰,我见过最爱演的煽情矫情女主,她从头到尾都是他在寻找自己喜欢的男主,而不是去拯救他。
时过一年半,我终于还是在四月中进人了四月的谎言。
每一次看到动漫中樱花飞舞的画面,总能瞬间串起已逝的记忆,就像尘埃重叠化成了城堡。
我一遍又一遍的重读四月谎的台词,一次又一次忍不住心塞。
走在生命末年的小薰,仍在用尽力气,将坠落深渊的公生拉上菩提盛开的彼岸。
“你的手指在触碰键盘前,想要如何演绎这首曲子,必须先在心里想好才行”“你是为了什么弹钢琴的,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别的什么人,你想如何弹奏这首曲子,你其实想如何演奏肖邦的?
”<图片1>我正是被宫园薰这两句话击中了心灵的强烈共鸣之处,我对四月谎的所有感动都源自于宫园薰说了这一句话。
有人将四月谎定义为少年成长番,但我不同意用“少年”这个定语,因为成长贯穿了人从“生”到“死”整个的过程,四月谎讲的就是一个一群追逐着各自梦想的人各自成长的故事,有马公生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宫园薰也是一个身份的象征,所以只要初心还在,当我们年过花甲之年,再回顾四月谎时,我们仍能深受感动。
“你为了什么而学习、研究?
”“你为了什么而工作?
”……是否觉得二次元的世界一下子就三次元了?
成长、梦想、使命就是四月谎的主题,犹如三颗明亮的星星,但是如果没有黑夜,再亮的繁星,我们也看不到,因此作者、监督给了四月谎一张巨大的黑色的夜幕,里面的各种感情:母子之情、师生之情、兄妹之情、朋友之情、同学之情、基友之情、姬友之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有马公生与公园薰的相恋之情,这些感情交织成了各有离愁、各有欢聚、各有喜悦、各有痛苦的夜幕。
这三颗星星也是珍珠,感情也是线,用丰富饱满、真实的感情串起的珍珠才是美的项链。
但这个月“我”不想谈成长,不想谈梦想,不想谈使命,“我”只想和宫园薰好好谈一场恋爱,因为四月又来啦。
<图片2>此生四月始芳菲,只因重逢宫园薰。
“我想如何演绎这首曲子呢,为了什么而演奏呢?
”“想要为谁演奏呢?
米娜桑,一起开始吧!
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还有多长,但有我的人生,就一定有你的阳光。
【拜启,有马公生君。
给刚才还待在自己身边的人写信,真是一种奇怪的感觉。
你是个过分的家伙,愚钝,榆木脑袋,大呆瓜一个。
第一次看到你的演奏是在我5岁的时候,当时,是我就读的钢琴教教室所举办的发表会。
有些笨拙的登场的那个孩子,屁股撞到椅子上,引得在场的观众们忍俊不禁。
但是在面对着那架过于巨大的钢琴,将第一个音奏出的瞬间,你便成为了我的憧憬。
那音符就如同24色的调色板一般绚丽多彩,旋律也随之盈舞而出。
坐在邻座的孩子突然哭了出来,让我吓了一跳。
明明是这样,结果你却将钢琴演奏放弃了嘛。
是随意左右了他人人生的过分的伙......】邻座的孩子就是井川绘见,从此之后她立誓要超越我;还有相座武士,他立志也要超越我,还视我为心目中的超级英雄,从此他经常蹲坐在屋檐下偷听我练习;而你决定放弃钢琴,改拉小提琴,许下愿望:“一定要让有马来当我的伴奏。
”我有时会想,如果我们重逢那天能够提早到来,那该多好。
不,不,如果你能一直在我身边那该多好。
我无法拒绝你,正如同绿叶无法拒绝阳光。
花开花落又一年,二十四月琴音靡。
之前的十三个四月中都未能有你,而在人生的第十四个月,我终于又与你重逢了。
你在飞舞的樱花里吹着《鸽子与少年》,我在黑暗的深渊中迎来了阳光。
于其说这是谎言下巧妙的安排,还不如说这是命中注定地邂逅。
你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一直用任性霸道而充满爱的命令来唤醒处于深渊的我:“我任命你为我的伴奏者!
”这一刻,你的梦想注定要实现了,因为我无法拒绝,“你的所言所行,全都闪烁着光芒,太过刺目,于是我闭上双眼,但内心还是无法停止对你的憧憬。
” 任何人无外如是。
我不知道前方还有什么,但是此时我愿意与你一起踏上旅途。
不,是任何时候都愿意。
“莫扎特曾经说过大胆地踏上旅途吧,我不知道路途的前方究竟有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迈出了步伐,我们仍在旅途之中。
”我终于成为了你的伴奏,在腾和会馆中,我们生命中第一次在正式的舞台上合奏。
我果然又听不到琴声了,十指又停下了,你也停了下,而你却充满坚定地道:“again!
”于是在最后的全场掌声里,我的心中似乎有什么在滋生,而你则用眼泪在呐喊:“不要忘记我……”不是你贪心,贪心的人,是我啊!
在你与我的世界中,我存在了9年啊,可在我与你的世界中,还不还不到一年……【肌肤冰凉,寂静而干燥的空气,洗过的被单让气氛变得格外柔和。
那个残忍的男人,说要让我再做一次美梦,能实现梦想。
我明明已经觉得足够了,明明都放弃了,你却再一次让我干涸的心重新受到水的滋润,贪心的我,又能再次做梦了。
但愿有一天,能与你共舞一曲华尔兹的,这样一个梦。
】因为【我不能和你殉情,因为啊,买东西的时候也是我负责提东西,主导者则是你。
我只负责事后报告,而你一直走在我前面。
我一直跟在你身后,我能想起来的都是、一直都是你的背影。
这样就不是一起殉情而是追随你去死了。
所以,再给我一次机会吧,再给我一次与你并肩的机会。
】自从我们再度相逢,我贪婪地吸取着你绽放的每一寸光芒。
黑夜中,也是你化为天上闪闪的繁星与明月,指引着我。
在那金光闪闪的舞台中央,我们应该合奏着《爱与忧伤》啊!
可你病倒了,我并不知道,因为三池对你的蔑视,我要向他证明,你是最卓越的小提琴手,我要证明【你的人生中...只要尽你所能地,真挚的去演奏就好了】这样的信仰是对的,所以我怀抱着一腔怒气,发泄着、宣泄着,直到想起母亲曾说过“要像抚摸婴儿脑袋一样弹奏”,我才回归了平静,我才看到了更为灿烂的世界,我才能真正明白母亲。
【现在我多少能明白了,一直以来都是如此,将我的世界不断扩大的人是你。
】如果你不在了,我将又为谁弹奏?
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错,是命运的错,中二如我也只要看着你再次吃着可露丽。
“是你的错,这一切全都是你的错。
我像这样苟延残喘地挣扎着,执着于活下去也好,全都是你的错,是你让我对和你共同度过的时间产生了留恋。
”病房中的一张轮椅,在我们中间隔出了两个世界,看到你,我犹如见到了走到生命尽头的母亲,于是我决定参加学园祭,我与相座凪合奏的《玫瑰慢板》与《睡美人圆舞曲》你一定听到了吧。
【四月份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男孩子。
哭着泄气着,十分不像样地挣扎着。
但是一到舞台上,却如繁星般璀璨。
他的人生如同优美地弹奏出来的旋律一般。
我和他约好了——再一次合奏。
所以我也想,拼命努力地挣扎看看。
不像样也好,苟延残喘也罢,我想挣扎,挣扎,再挣扎,拼命挣扎到最后。
这是我的人生,如果就这么放弃的话,我真是太可怜了。
】我在窗外中看着你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内心充满伤痛。
为什么决赛的日子要在2月18日,我多么想在手术室外,等待你出来。
但是如果你知道我没有好好练习,甚至为了你放弃了比赛,你一定又会变得脾气暴躁,一定又会狠狠地踹我,一定又会爆我的头,一定!
一定会是这样的。
因此,我唯有在孤独的舞台中央,用尽心中对你的思念,想象你就在我身边,合奏我们最后的挽歌。
【这是妈妈教给我的音色】 【是阿渡让我意识到的音色】 【是小椿帮我找到的音色】 【是从我与相座和井川的竞争中诞生的音色 】【是我和相座妹妹一同创造出的音色】 【是纮子阿姨让我回想起来的音色】这一曲,我多么希望不要停下来,不要停下来,不要停下来……我想一直一直弹下去,直到我筋疲力尽……然后我们共同醒来,对,还要吃着可露丽!
没有你的四月不是四月,樱花再灿烂,没有你的笑容也不再浪漫。
【春天的最后一场雪,你我的最后一次相聚,能遇见你是最幸福的事了,就此分别吧!
请继续向前,迎接樱花漫溢的四月,但请不要忘记我,友人A……】我虽有千言万语,但未能与你诉说。
不过你心中肯定有知道答案的,对吗?
你一定知道的,因为啊,我的答案就是你植入给我的音色。
但我仍然欠你一句……【-我的心中,有你停驻,有你在那里。
-有你在的哟,有马公生君】【你会忘记吗?
和你一起在学校探险的女孩子,和你一起帮助迷路的小孩子的女孩子,从医院跑出来,等在那里的女孩子,你会忘记吗?
】我怎会忘记,【交织的话语,零星的后悔,哼唱着一闪一闪亮晶晶,无法忘却的风景,支撑着我,使我振作,使我前行,我的心里,我的心中,有你在啊】你一直在注视着我,我一直并不孤单,今后这一份孤独的思念,就让我来承受吧。
我不会再沉沦,不会再迷茫,不会再被束缚,只要有你在心中,我一定就是一个奇怪的钢琴家。
【四月是你的谎言,我知道...是谎言就一定会有被揭穿的时候。
】嗯,那谎言就让我来揭穿吧,“薰,我喜欢你。
”关于四月谎,有着太多的感想,最后我们还是在凋谢的樱雨中思念薰吧,刀片我从来没想寄过,但好歹也出多点OVA好伐,明年能有不褪色的薰吗?
九月份的电影真人版,是否能对得起期待?
<图片3>
薰对公生最真挚的情感最真挚的告白、歉意、与道谢虽然是悲剧,但是结局的韵味却是如此温暖每一句话语、每一个文字都包含著小薰深深的思念与寄托彷佛又重新回味了过去公生与薰并肩而行的这一年他们交织而成的回忆是如此五彩灿烂——有马公生君,居然给刚才还在一起的人写信,感觉真是奇怪。
你啊,真是个过分的家伙,温吞,脑子笨,又少根筋,我第一次听你的演奏是在五岁的时候,当时我正好赶上钢琴教室的发表会,记得那个孩子登场笨手笨脚的,把椅子碰到了,惹得人哈哈大笑,对着大大的钢琴也略显滑稽,都是当他一开始演奏,我就不由自主迷上了他。
乐曲像24色的调色板一样多姿多彩,旋律欢跃而出。
旁边的孩子都哭出来了,把我吓了一跳。
但是那之后你放弃了弹钢琴,真是左右别人的人生的超过分的人当我知道我们上同一所中学的时候,我超兴奋的。
要怎么跟你说上话呢?
在小卖部买面包的时候会碰上吗?
但是最后,我都只能远远看着你。
其实我对于宫园薰这个角色不是特别感冒(铁粉勿喷)我看到一位答主的回答很好,因为她是女主,所以这个动画作者强化了她的重要性和影响,即主角光环,这是我们需要承认的。
谈到这个就要谈到这个动画的不足,整个动画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次次有马公生被救赎然后成熟,但是每一次基本上就是这种模式:演奏,乱了,重新弹奏,想到宫园薰,弹的特别好,成功了。
这种不断重复的情节对于某些观众来说是很温暖催泪的,但是确实从客观上来说很冗杂,很拖沓。
回到这个问题,宫园薰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刻意放大,就像每个人在人生中都有喜欢的人,但是并不是我们每次在遇到挫折时就会想起这个人,然后因为有这个人,爱就可以克服一切。
现实并不是这样,这整部番看下来,宫园薰是站在死亡的边上,然后希望最后告诉公生她的心意,但是她的做法在现实中很难让一个旁观者接受:比如说说自己喜欢阿渡,但是却跟公生手牵手,近距离地去看他,每次特别主动地去想合奏,尤其是在宫园薰和泽部椿一起回家的时候,她趁小椿走了之后又跑回学校。
这些行为,我们可以把它扣上一个爱的帽子,让它看起来很美丽,但是如果你是阿渡或是小椿,更甚是公生,我觉得你应该感觉这个人有心机,表里不一。
我觉得宫园薰可以插入,她对公生有影响,但是对他们三个人的关系也有很大影响。
没错,公生的两个朋友的确不理解公生,但是也只在音乐方面,谁又能真正理解谁,完全的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
就算小椿无法与公生形成爱情,但是可以看到公生对小椿逐渐疏远的事实。
基于我的本人可能有些粗鄙的世界观,宫园薰她的爱很浓,很美丽,但是令人难以接受,无法长久,有一种自私的感觉。
这时候可能你会说小椿也给学长戴绿帽子,告诉公生薰不喜欢他,但是跟整个女主的光环和她作为所谓的阿渡的女朋友而对阿渡的伤害比较起来,这又算得了什么。
我觉得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没有出现宫园薰,公生也不一定会一直消沉,出现了宫园薰,如果公生不喜欢她,公生也不一定会成长。
所以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投射至现实,人的一生不只有动漫所描绘的那几年的青葱岁月,还有后大半个人生,只凭这一年的美好影响,又怎能前面的概括以后一生的走向呢?
宫园薰的一切不是因为奉献,也不是因为善良,而是因为她喜欢有马公生,如果她不喜欢,那么她不会去把这个颓废的人当一回事。
而做这一切,也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让自己可以继续听到他演奏(这是最后一集她自己说的)。
是的,这种爱有条件,它不像父母或者阿渡小椿的爱,这就是区别。
他们三个人的关系走向我不太清楚,但是这个女孩肯定会给这三个人后半生留下形象至于好的还是坏的,出现好的,也就必定会有坏的了。
对不起了,我真的不是很喜欢这个女主角,主角总是在光环下行动,但其实生活的黑暗是哪个人又能逃过的?
原本是听说这部动漫做的不错,又是古典音乐题材,感兴趣才来看的。
然而这部动漫给我带来的失望却是几乎从前到尾,直到最后男主走出心理阴影的那段心理描写才算让我勉强有了点认同感。
日漫从来不缺催泪番,也不乏像cl、未闻一类的优秀作品;日漫也不缺日常番,从幸运星的牛角尖到黄段子学生会的无厘头,亦或是到冰菓的内涵与真实;音乐番可能略冷,但轻音、京吹还是挺热乎,lovelive类的准音乐番也很不错。
然而四月当音乐番看,独白太啰嗦、渲染气氛的音乐太少,古典钢琴音乐居然只局限于肖邦足以拿来当编剧音乐水准与品味的槽点;当日常番看,噱头不够、心理描写不够深入、细节又做不到位,更要命的是人物“抓狂”式的一惊一乍总给人以歇斯底里之感。
当催泪番?
cl虽然故事简单却几乎涵盖了人的一切感情,未闻带来的是物是人非的惆怅和失去的揪心;有人说AB、LB像打了鸡血,但AB所讲述的生命的传承与感恩已足够新鲜,LB虽然前面不知所云但结局想必也足够惊人,唯独四月,我不明白感动在哪里?
爱情?
标题里的谎言?
选择用欺骗两个男人的方式去证明自己美好地存在过?
我想本身四月的谎言存在或不存在对于体现生命之美就不重要,因为这本不是证明存在的必要方式。
生命之美是活出来的,熏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美就意味着存在爱情的起点,那谎言的作用何在?
要自圆其说,只能解释为让观众感到意外。
然而最后给人的感觉却不是意外,而是意外的突兀和莫名其妙,这便是四月是你的谎言最大的失败之处。
本是要体现生命之美的熏,到头来却因为这个拙劣的谎言,叫我怎么也喜欢不来。
本片的另一个失败之处,就在于废话太多,气氛太少。
感动是叙述而不是描述出来的,简言之就是感动需要剧情渲染而不是一大堆用于表达心理的独白(后者手法也未必太拙劣了)。
而如果仅剩独白,甚至加上一些过于夸张的描述(比如因为心理阴影而听不见钢琴声),那就是矫情做作。
而四月是你的谎言在剧情衔接和表达心理方面做得都不怎么样,给人带来的是什么感觉不得而知。
催泪番最怕为催泪而催泪,通俗的说法是比较恶心。
这也是我对四月的看法。
至于剧情,一言以蔽之,男主女主都做了一些剧情不必要的事情以迎合催泪这一目的,实在无聊。
不想多说,光是先前对于标题中“谎言”的吐槽就足以证明一切。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评论,不代表所有,但我也相信好动漫是由时间决定的。
当初冰菓刚播放时豆瓣评分才7.2,如今却高达8.6,;四月是你的谎言完结时评分9.5,才过不到六个月如今却只剩8.8,如果编剧有知还是好好反思下生硬和矫情这两个词才对。
——你喜欢的人已经心有所属不是很正常吗,因为你喜欢她,所以你眼中就只有她了,人呐,总是盲目的地去爱啊。
坦白说《四月は君の嘘》故事本身并不引人入胜,情节设计大概就是一般韩剧级别,三话到四话就能猜到结局。
对于我这个情节至上的推理控而言,简直一丝吸引力都没,但是最终驱使我看完,并且懒癌末期人士动手写下这篇影评,居功至伟当属《四月》那迷人的古典系OST。
是机缘巧合,听到了筱原悠那版的《Piano No.9 in A, Op.47 - "Kreutzer"》,当即被猛烈地敲击了一下心底死去已久的青春。
也许真是钢琴是合适年少,而提琴正好是跨越年龄界限的连音线。
剧中宫园熏,毫无疑问就是那个把停滞不前的有马公生牵到下一个乐章的人。
大概正因这是她的梦想,宫园熏才会颤抖着双手,等待有马公生对她用生命奔跑出来的旋律的评价。
而公生却很巧妙地用小孩子和花来温婉的表达了赞美。
真是一个温吞的人。
所以宫园熏才会在最后的信中写到,我啊,是不是在你心里扎根了呢,哪怕一点点也好,关于我的事。
——真是一个温吞的人。
不过正巧,这就是我们都所经历过的,每个人都假装“难过了就吃巧克力,高兴了就单脚跳”的直率,名为青春的变奏曲。
其实有马公生面对泣不成声的宫园熏,走到阳光底下,说,让我成为你的伴奏吧。
本剧关于爱情部分随着《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oso,Op.28》曲终,就已经告一段落了。
硬要说爱情或许有点过了,就当是是儿时宫园熏的愿望已经实现吧。
在永夜之路找到了星光的陪伴,让自己在某个能让自己连说三个喜欢你的人的心里住下。
最后宫园熏的离去,虽然早有准备,就像《Ballade No.1 In G Minor, Op.23》给人的感觉,说不出来味道,但是又回味悠长。
总是难免被触碰到心底隐秘的回忆。
——大概十年前,我的初恋也“死”在了一个平凡、毫无特色的下午,完全没有名为青春的演奏已谢幕的实感。
人呐,大抵都要一个特色鲜明的休止符,才能认真去接受,关于你和你的故事已经落幕。
所以,你还记得,茵色的云幕褪去,华灯初上,月色从窗边倾泻而下的那个隆冬。
——我向你索要的离别之吻吗?
关于《四月是你的谎言》。
在看《四月是你的谎言》之前,对这片儿的印象就是跟《蜂蜜与四叶草》类似的画风和人设(我有段时间一直误解《四月是你的谎言》是羽海野千花的新作,后来才想起来是《3月的狮子》,太容易记混了有木有)。
有着一个看起来文法不太通但是很文艺的名字,看起来又是一部像《蜂蜜与四叶草》或者《那朵花》那样的青春恋爱忧伤缠绵的校园片。
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整个作品总有些微妙的违和感,定位有些扭曲。
画风超级乙女向,作者却起了个不能更男人的笔名(看完之后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个女性作者,有荒川大神的前车之鉴,新川直司的性别并不难猜),却刊登在讲谈社的少年漫画杂志上,13年获得了少年漫画奖。
也就是这是一部披着乙女外衣的恋爱向少年漫画,恋爱向少年漫画神马的感觉好奇葩,反差萌?
少年漫的王道是热血好不好啊热血!。
制作公司是每年都被我咬着手指等待《大振》第三季的A-1,从公司成立之初就独立制作了《大振》这部我最爱的热血片儿,《大振》是A-1第一部独立制作的动画,可以说A-1成就了《大振》,《大振》也成就了A-1。
近年来A-1更是风头直逼疯人院,P社那样老牌动画制作公司,作品风格没有疯人院、骨头社、京阿尼那样明显的自我特色,感觉上更接近JC和Sunrise,实在难以想象是个今年刚满10周年的年轻的公司(要知道京阿尼成立15年的时候还一直在给别的公司打下手的说)。
《四月是你的谎言》这部片由A-1制作,首先可以保证画面不会崩,虽然弹琴时候的手指的固定画面有偷懒省钱的嫌疑,但整体来说制作很有诚意,画面漂亮的要死,OP和ED更是眼前一亮,无论音乐还是画面,我就是第一次打开片子的时候被OP吸引着一直一直看到最后。
从内容上来说,《四月是你的谎言》并不是类似《蜂蜜与四叶草》《那朵花》《青春之旅》 那样的青春恋爱片,感觉上更向《钢琴之森》或者《交响情人梦》,青春励志型的音乐片,夹杂了一些青春的恋爱和迷惑。
只不过原作比起《钢琴之森》和《交响情人梦》感觉都要逊色一些,严格说的话这部片剧情我只能给60分,刚刚及格,人设画面加20,音乐加10分,总体算是部高质量的作品。
剧情里面的狗血毫不吝啬地撒了一把又一把简直不能直视,好在人物性格的塑造虽然脸谱化很严重但是没有太走型。
不过青春片的卖点本来就不是在剧情上,而在于引起观众的共鸣,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深埋在心底的那些曾经的轻狂年代、青涩彷徨的爱恋,全部钓出来装在名字叫做“怀念”的画卷里,送入观众视线的时候带来眼泪就要涌出的生理反应,这就是青春片的胜利。
虽然每个人的青春都各自经历过各自的不同,但那个年纪所绘制的感情心情的频率却每个人都惊人的类似,只要找对波段,就可以轻易引起共鸣。
在那个对未来的一切都还不曾去思考的初三,羡慕着身边体育万能受着女生欢迎好友,信赖着假小子一样的青梅竹马的暴力女孩,暗恋着喜欢着别人的漂亮的引人注目的女孩,对于学习体育样样都不行的自己有着别人看不见的微微的自卑,一边憧憬着自己可以发光发热吸引众人视线的情节,一边又不断地告诉自己我不过正在别人为主角的电影中扮演着友人A。
没有能比这样的故事更容易引起共鸣了。
那些很轻易就因为什么事情陷入低谷的敏感和软弱,却又很容易感受到来自什么人的鼓励而重新振作的乐观和坚韧,是专属于那个年纪的特权,让人好想把这些天使一样美好的少年少女们拥抱在怀里,拥抱着他们的软弱和坚强,仿佛呵护着自己的十四岁一样。
最后的最后,少女拆穿了自己最大的谎言。
“有馬公生君君が好きです好きです好きです”那个总是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闪亮的少女消失在了友人A的世界里。
而自己的耳边总是响起少女曾经一遍又一遍的追问“君は忘れられるの?
”“忘れられるの?
”“忘れないでね”,在生命的最后时候想要留下自己曾经存在过的痕迹,看着她一遍一遍不断的迫切的追问,自己像个傻瓜一样抱着电脑眼泪不受控制地浪费掉了一坨纸巾。
永远失去了的朋友,怎么可能忘记呢?
从十九岁的秋天开始的相识、相知、相聚、分离、永别,到现在被某个瞬间勾引出来的怀念,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长跑了十年。
一直住在一起的大学四年,一起吃过的食堂,一起洗过的澡堂,一起抢过的自习室,一起欢笑哭泣平淡刺激的一天又一天,毕业后开始的各自征程,一起分享过的喜悦、烦恼、迷茫,向着各自的目标前进时彼此的勉励,这一切的一切,怎么可能忘记呢。
“忘れない。
”“死んでも忘れない。
”
人的一个微不足道,或拼尽全力的动作在另一个人的眼中往往却成为了憧憬。
小时候公生在钢琴比赛上的演奏改变了许多人的一生,熏就是深受其影响的一位。
对于身染重病的熏而言,公生给于了她充满色彩的人生,让她为了不将遗憾带入坟墓而活出了自己。
熏非常感谢公生,而公生也何尝不是。
自从邂逅了熏,熏那开朗积极的态度改变了公生,让公生从阴影的深渊中再次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音色。
然而公生做梦也没想到那对他而言璀璨无比的熏,是因为他才改变的;友人A,只不过是熏为了见到他而说出的谎言;时而不协调的动作,是因为熏再也没有多少的时间了。
那最后的 我喜欢你 我喜欢你 我喜欢你 看得我哭了。
突然发现熏也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女孩,就像公生时常说的那句。
演奏家就是为了传达某样东西给某人而演奏的,今后公生的演奏中将会有更多的色彩吧!
春天 马上就要来了再也没有你的春天 就要来了 Ps 话说这片尾和片头太好听了,这题材也让我激起了对古典乐的兴趣。
虽然我很喜欢熏,不过我更希望公生与椿在一起,要不然椿实在太可怜了。
除去个人对古典乐特殊的情怀外,看过的音乐青春片或者励志片无论是二次元还是三次元数目都不少,却一直觉得精品乏陈可数。
总感觉如果作品着眼在青春奋斗,校园爱情,古典乐就无非被当成了可悲的背景OST,背后放着听听免得过于安静。
音乐这个东西,或者说所谓伟大的艺术,唯有丰富的人生经历,但能将以才能,技巧以及勤奋练就的作品演绎出无穷无尽的味道。
这便要求音乐题材的影视作品,必须搭配着与之相配的丰富故事或者情感,才能觉得彼此也算两不相欠了。
毕竟所谓作品的色彩,音色的丰富,大多是某种情绪下浑然天成的产物。
本以为自交响情人梦之后该题材内再无佳作,然后四月直接一掌呼到熊脸上,直接打跪。
大部分学琴的孩子,如果能做到“人肉节拍器”有马公生的一半,他/她的学艺之旅便可谓完美。
而有马不但有着天赐才华,无上机遇(老妈是钢琴家,老妈的基友也是钢琴家),还非人一般勤奋刻苦,早就应该功成名就,赢取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
于是作者给这梦幻一般的完美恨恨捅上了一刀,有马不到初三所爱的人就一个接一个死去,最要命的还精神失聪,这对于正常人来说基本音乐之路就完结了。
然而有马同学在女神爱的乐章(大雾)里一步步走出泥潭走向光明走向5年?
不好好弹琴手也不生眼也不花仍旧能分分钟秒了你我这等平庸琴童, 然后得到人生经验max(大雾)情绪max在大赛中重回人赢的道路。
不过我倒觉得精彩之处不在于有马如何在熏的感召下回到钢琴旁边,而是在于有马如何将自己悲惨的人生融入他的音乐,如何意识到除了妈妈和女神之外的人的存在,以及通过音乐去表达他如何走出自己的心理障碍,如何自我修复,原谅妈妈和自己,然后知道感谢周围人的过程。
从熏进重症,黑猫被撞死开始,全篇进入高潮。
以肖邦OP23作为最后的曲子,要大赞一下作者的选曲,有马借这样一个深沉内敛再小激昂一下再回归内敛的作品作为自己的人生独白。
如果是一般校园剧,我一定会笑说初中生配OP23真是太搞笑了(尤其是考虑一下同一曲在钢琴师里的演绎背景)。
但是该作的牛逼之处在于所有人都有着跟自己年龄完全不符的情商和智商(此处我再赞一下有马在小提琴比赛上独奏钢琴,跟母亲的阴影告别的那场,看了两遍皆声泪俱下),让你丝毫不觉得突兀。
结尾丝毫不拖沓,曲终人亡,熏化作光芒消失在有马的泪光中,留给观众无限感慨。
要说有那么一些不足,那就是有马最后一场比赛上台前的迷茫处理地有点夸张了,显得椿一个咳嗽就将有马唤回现实的情节有点快。
因为此时的有马已经明白了他重要的人虽然一一离他而去,但是仍然有爱他的人陪在身边,于是才有了最后那样出色的OP23,而这些感悟显然不是一个咳嗽就可以让有马想明白的。
“说不定又能看到她光着身体”
实在是无法忍受这么矫揉造作的剧情
狗血be给1
2.5分 对不起 给配乐分数 整个题材及所有人物让我觉得矫情和烦人 对不起 我真的很讨厌这部佳作
看了四五集,要说哪里不好看,可能是青春太过耀眼。这片让我想起《交响情人梦》,是那个片要有趣的多,还是看的时候正青春呢?毕竟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应该泪崩的最后一集 我却没有哭 是老了吗
这部分真是高的让我怀疑人生……然而不是画面漂亮音乐不错再说说漂亮话,再来个绝症讨论一下死亡,就觉得有深度了。我觉得真只是尚可,14岁的孩子的爱情啊,成年人看来只剩下满满的矫情和中二病。
作画、音乐和剧本都很好,主要的问题就是煽情过度,节奏和情节安排有问题,如果做几集日常/比赛准备,再来个情绪爆发点会好些。
精巧的结构 动人的感情
四月是你的满分作文
十月A1和PA良心大大的。ED2催泪弹,插曲催泪弹。最喜欢椿告白那话,暗恋的方式细腻又真实,一话黑转粉。最终话哀而不伤,尽管早就被剧透但还是被薰的满分作文感动得一直哭。中间有几话剧情略为矫情,不过瑕不掩瑜。最后 种田大法好呀。
六集弃,矫情的要死,熟悉的套路,女一女二都要围着男主转,一大堆中二语录~
总算赶在4月结束前有幸拜见了传说中的《四谎》。对比前几年的《现在来见你》,悬疑要素和《我想吃掉你的胰脏》一样有点弱。主打的言情成分也因为缺少留白,被过度的娇诗甜词浇灌得有点‘油腻’,可能是因为上了年纪,并没有从中得到期待的感触。标题的“谎言”象征着诅咒和拯救的双重映射,母亲的“谎言”表面是为了公生能自力更生、却适得其反让他对钢琴产生了精神失聪的PTSD;宫园薰的“谎言”本意是点燃自己完美的末生,却作为整套计划的核心机关.拯救了公生。小薰不停地用生命作旋律撞击神明,试图向所有人展现音乐不受任何边界约束的自由,把周围染上斑斓色彩。小椿和阿渡也在不同程度地牺牲自我唤醒公生。看似梦幻,实则强调为了拯救一个人需要付出多大牺牲,这不成正比的冰冷现实。
补星
「君は春の中にいる。かけがえのない春の中にいる。」
矫揉造作。旁白特别像把自己感动得不行旁人看着很尬的青春疼痛文学里的段落。
最好看的青春故事应是成长伴随青春任何元素(爱情友情梦想等)。A1这次剧本和演出都让人艳绝,结局表白的场景转换是点睛之笔。个人不喜的是滔滔不绝排山倒海的抒情过度演出过度,母亲形象转换的突兀,以及让人转换不过来的笑点穿插。
诶,明明是一群毛孩子,个个感情经历都比我丰富。不过熏真的是个好姑娘,这样的结局大概是最好的结局吧。
除了有一点点拖沓跟drama(每次钢琴弹奏观众们都太有戏了吧),真的非常非常动人,日本动漫里的女性角色都好棒啊!小椿和熏一样善良美好。还有,说什么认识很久的异性关系很单纯的人真的好烦。
渣剧情渣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