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月

追月,过往,Off the Stage

主演:何赛飞,袁文康,娄宇健,涂凌,高子沣,许歌,郭小璐,闾汉彪,钱漪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浙江方言年份:2022

《追月》剧照

追月 剧照 NO.1追月 剧照 NO.2追月 剧照 NO.3追月 剧照 NO.4追月 剧照 NO.5追月 剧照 NO.6追月 剧照 NO.13追月 剧照 NO.14追月 剧照 NO.15追月 剧照 NO.16追月 剧照 NO.17追月 剧照 NO.18追月 剧照 NO.19追月 剧照 NO.20

《追月》剧情介绍

追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越剧名伶戚老师(何赛飞 饰)年轻时以一出《追月》红遍全国,多年后功成名就的她突然归乡想与家人重聚。被抛弃的大儿子秋生和小儿子夏生却难以与她亲近,一个突发事件让过去隐秘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影片改编自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艾伟小说《过往》,主演何赛飞荣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人鱼恋爱法则方舟一号第二季疯狂一家秀策马狂奔村长打工审讯室:英国第二季旧爱闯空门忘却的幸子关于我的父亲最后的巫师猎人杨七郎威震神州擂终极一家末路球徒前妻第二季超萌英雄危机七分钟幻海奇情第二季请你杀了我河岸杀手沙尘暴封神:祸商末日杀神冰雪尖刀连冒牌帝国第一季诡门十三针即使成为大人来自新世界麻雀王天降奇兵被时间遗忘的土地

《追月》长篇影评

 1 ) 痛哭欢笑,爱恨别离

就像给何赛飞量身定做的剧本,结尾交代的有点多稍微有点画蛇添足了,其他很好,令人想起霸王别姬中的戏痴张国荣。

前后左右都有女生在抽泣,也许她们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散场后我站在MOMA水边完全不能回家,心情沉浸在电影里无法自拔。

现实中的一切似乎隔了一层玻璃,缺钱,天气热,没有爱,疫情,这一切都仿佛恍若隔世,变得遥远而不重要,满心满脑,都是何赛飞的脸。

越剧真好看,能当演员真好!

“夜夜思凡尘……空悔恨……”

 2 ) 金鸡影后何赛飞与票房刚过百万的《追月》

《追月》延续了文艺电影注定的命运,票房已经扑到不能看了。

上映一个月累计票房仅有123万,无论如何对比这个数字都有点拿不出手。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越剧名伶戚老师的故事。

年轻时,她为了追求事业果断选择牺牲家庭。

她去追求她的舞台,放任秋生、春生、冬妹三个孩子自生自灭。

现在,她年老了身患绝症时日无多了,想要回归家庭看看三个孩子。

问题是,隔在这中间的几十年像一把刀插在所有人的心上。

三个孩子各有各的悲剧人生。

冬妹年纪轻轻被人骗了感情大了肚子,亲眼目睹爱人被打后流了产发了疯进了精神病院。

秋生为了给妹妹报仇动手打了那个男人坐了六年监狱,多年之后还被男人买凶暗杀。

春生继承母亲衣钵选择唱戏作为事业,但感情上一心只迷恋和自己年龄相差巨大的同组演员庄凌凌。

所以,秋生和春生在对待母亲这件事上态度迥异。

秋生觉得母亲出轨又爱说谎,她对不起父亲对不起整个家庭,是她毁了所有人!

所以,他绝不原谅母亲,他根本不相信这个女人得了绝症,也绝不想见到她。

他甚至直接跟公司门口的保安说,不允许戚老师进入公司的大门。

春生的心肠就软很多了。

从母子两人的对话和接触可以推测出,他其实没享受到母亲多少的爱。

戚老师在他面前总爱说秋生多么多么像她,说秋生是她拿命换来的。

推测来说,秋生应该是戚老师难产生下来的孩子,而且是戚老师的第一个孩子,当然格外珍爱!

可是提到春生却总是说他扮相不好、唱腔不过关,总是挑出很多毛病。

连做饭也是做的秋生爱吃的菜。

但一切都不妨碍春生对母亲的孺慕。

他很享受母亲亲手做的饭,也很关心母亲的身体。

也是他一直在母亲和大哥之间斡旋,试图让他们和好,试图让母亲能和春生见到面说上话。

当戚老师偶然间听到有人要暗杀秋生时,她决定要为儿子铲除这个潜在的威胁。

故事随着戚老师脸色苍白头发凌乱地躺在警察监护下的病床上走向尾声,母子两人终于达成和解,戚老师也完成了自己和儿子和解的愿望!

电影似乎想要探讨下“母职惩罚”和“女性成长”的关系,但又没有很深入,而且使用的方式极其简单粗暴。

戚老师选择完全不管孩子而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年老得病后又想在未曾得到过爱的孩子这里寻找到家庭的温暖。

这个设定听起来就很麻麻滴。

问题是这里面的所有人都没错。

戚老师不过是想登上更大的舞台,秋生、春生、冬妹渴望母亲渴望爱,丈夫只是想成全戚老师?

所有人形成一个无解的闭环。

但这场戏里,只有戚老师的人物形象是最完整的。

她对戏曲的渴望,对舞台的追求,生病时对家庭的渴望,对丈夫的思念全部都展现了出来。

所以,戚老师这个人物才比较出彩!

戚老师的成名作是《追月》,这故事甚至成为她一生的写照。

嫦娥离开后羿来到广寒宫,戚老师为了戏曲背井离乡来到北京。

戏曲里唱着“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戚老师在真实世界里也在后悔。

她再也没能遇到像曾经的丈夫那样对自己好的人,从离开他后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没能再让她产生被爱的感觉。

可惜,这是她在外漂泊许多年才明白的事情。

何赛飞和戚老师简直人戏合一。

戚老师是一个很讲究的人。

当有客人来时,她要整理好衣服盘一下头发才迈着优雅的步伐去和人打招呼。

何赛飞几个简单的动作把一个名伶的气质演了出来。

她还在饭桌上告诫儿子春生不应该吃晚饭,这是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

更不要提她对于戏曲的严格要求,即便对方是自己儿子那也不行,该严厉还得严厉!

正如庄凌凌在电影里说的那样,何赛飞扮演的戚老师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她扮上妆后在舞台上的时候叫人很难不原谅她,即便她做了非常糟糕非常令人厌恶的事情。

电影里设置了一种非常有趣的表达方式,导演将很多过去发生的事都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出来。

譬如秋生发现母亲出轨并将这件事告诉父亲,戚老师去精神病院看已经发疯的冬妹等等,这些缠绕在所有人心头的往事都以舞台剧的形式加在正片中,寥寥几个画面就讲清楚了所有细节。

但这样做的缺点也很明显,很多故事非常缺乏感染力。

本来,秋生、冬妹的故事都是引发家庭变故的重要一环,也是戚老师做选择的一个牺牲品,但舞台剧的表现形式总好像在看其他人的故事,也无法对母子关系产生更深的共鸣。

或许,这段家长里短更适合用片段的方式融入电影中。

现在的处理方式下,秋生、冬妹、春生的人物都非常单薄,他们就只是体现戚老师性格特征的稍微有点故事线的NPC。

当然,何赛飞的出彩归根结底还是演技的功劳。

她和角色的适配性太高了。

她本人就是越剧演员出身,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大青衣的气质。

当她在电影中甩起水袖时,完完全全就是角色本人。

而且,她的演技非常浑然天然!

经过《大红灯笼高高挂》《风月》《大宅门》《孝庄秘史》等作品的洗礼以及与张艺谋、陈凯歌、尤小刚等导演的磨合,何赛飞完完全全成为一个百变型演员。

她演得了勾走白景琦心魂的杨九红,也演得了多情叛逆的梅珊,在《追月》中更是将一个以戏曲为生的非典型母亲演到极致。

所以,虽然《追月》的豆瓣评分只有6.8分,但何赛飞却凭借在电影中的精彩表现获得了金鸡影后。

可见,没有不好的剧本,只有不走心的演员!

THE END.深度解析宫崎骏告别之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电影节特供,《银河写手》的自嗨《我们一起摇太阳》,贩卖苦难还是爱的箴言?

 3 ) 好的影片(表演)全在细节的把控

戚老师教导学生的那些桥段,完全可以看出来,一个戏剧艺术家对角色的丝丝入扣的拿捏和细致入微的表达,有艺术和技术上的要求,更有情感的准确把握和体悟。

深入其中,角色就是她自己了。

艺术深入的感悟、情感的深刻体验、角色性格的精准拿捏。

何赛飞演的太好了,把戏曲专业素质和精神,对于细节的掌控,对于演出剧本的拿捏、掌控、揣摩等等各方面都表现的非常好。

为什么她排戏的时候大喊大叫,我觉得这里的表现力非常好!

现实就是这样,那些在某一行业专业的人,看到那些不专业的行为,一方面出于着急,想要把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另一方面,激动、沉浸,他就在角色里,所以她感受到了,体会到了,就想要把它表现出来,最后,他她是专业痴迷者,所以她不允许其他人对于戏曲的亵渎和不精准表达。

同时,外表看起来温柔的礼貌的老师,正是因为她痴迷于戏,所以在戏中的时候,就不是她自己了,她就是完全扑在戏上去了。

这种反差感正是需要的——不然该怎么表现她是一个十足的戏曲“疯子”和女演员呢?

该怎么表现她戏里戏外完全不是一个人呢?

正是需要她这些桥段,不然影片没法充分的表现她是一个十足的痴迷演戏的女演员。

戏外的时候总给人有气无力的、软绵绵的感觉,这种反差感的表演,再次凸显她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及在情感上遭受的打击,儿女们不认她、责怪她,丈夫失踪,感受不到爱了。

就是需要这种反差感。

还有哪些细节体现出“戏曲疯子”呢?

其一,作为女演员,为了演出《追月》,为了演出成功,完整自己和丈夫的心愿,没有办法选择出卖自己身体来获得投资和演主角的机会。

其二,为了演出新的剧本,本来是来做顾问的,没想到为了能够自己演,使用计谋,让主角没按时到场然后自己演出。

甚至自己表现出了“吃两头”,心眼有点坏。

其三,为了演戏,孩子小时候顾不得照顾,女儿因为有身孕,大哥打残了那个男的,大儿子坐牢,女儿流产且疯掉。

这些全都是可以体现出来的,而且在一个“疯癫的戏曲女演员”身上,完全是可以做的出来的。

这些情节设置个人觉得合情合理,可以说的过去。

足够的“坏”和“无情”,才能体现出她对于戏曲表演的“痴”和“唯一”。

而且她抢戏的原因是,她很早都看出来这个剧本应该是她丈夫写的,她想要演她丈夫的剧本,所以她想要抢。

要说影片有什么bug的话,那就一点——秋生很早就知道父亲失踪后当了和尚,而且圆寂了之后收到了爸爸写的剧本,他寄给了庄凌凌(弟弟夏生的女朋友)让她去演,但是为什么一直不告诉弟弟关于父亲的事?

为什么要等到母亲也去世了才告诉呢?

这都到电影最后一幕了。

影片没有交代其中的缘由,让人有点费解。

此外,何赛飞的表演是真的好!

因为她的眼神、表情特写,把她最后生命时间段的那种无奈又悔恨自己、愧疚内疚、又渴望孩子原谅的难受都展现出来了。

最后她帮儿子秋生干掉想要害死自己儿子的人,她全部,卸掉自己的伪装,去掉假发,也不化妆了,也不穿高跟鞋了,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这个样子所有人包括她的儿子都没有见过。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他想要去自首,而且她也觉得自己生命到头了,无所谓了,没有必要伪装了。

这种出场方式确认她的确生病了。

整个叙事线条也很好。

没有一下子把所有的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讲完,而是伴随着情节发展,一点一点逐步完成的。

让观众有想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顺序:她真的得病了吗?

—冬妹到底怎么了?

秋生为什么坐过牢?

—他们的父亲失踪了到底去了哪里?

—他们的父亲还活着吗?

这些事情总是,先设问,然后勾起悬念,之后再解答。

影片的布景也很好。

尤其是—在回忆之前的往事的时候,全都是在舞台上演出了。

太有创意了!

这表明在“痴迷戏的主角”的视角下,生活和戏已经无法分开了,已经融为一体了。

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戏谑—这些事情发生的都好像不真实,像是演戏一样,但是的确是现实。

这也表现出戏剧化的往事,而这一切都是戏痴母亲造成的,更加反衬出她的“痴”和“狂”。

就如《追月》的演出,何赛飞的角色是嫦娥,嫦娥是仙,不属人类,所以她本是不近人情、不识人生的。

高处不胜寒,她注定在月亮上孤独—这个片段始终只有她一个人。

嫦娥的角色已经就是她自己了。

《追月》的演出成功其实也已经暗示了,她之后的人生命运。

个人觉得这部影片接近一部文艺电影,要是把内心戏、心理的状态再深入刻画一下,镜头要素再深刻一些,应该就是标准的文艺片了。

 4 ) 为戏而生 为痴而死

这部片子一看就知道是有小说原著的,何赛飞凭此获奖也是实至名归的国产片有此探索,比如闪回时的远景舞台剧情景再现等等,甚好甚好戚老师身上的多面性,再正常不过了,你们为何如此苛刻呢?

“你们中间谁没有罪,就扔第一块石头”,那妇人好彩不是生活在我阗朝上国,不然,在夫子说出那句话后,仍会被石块瞬间砸成肉泥!

失踪的父亲,在庙里的一幕,像极了弘一大师当年,日籍妻子找去,大师说:世间已无李叔同,灯下只立弘一矣都是命,都是业

 5 ) 算得上名副其实的何老师粉丝向电影但也仅此而已

标题不知道怎么取了,抄的朋友的话随便取的,但确实是我看完的最大感想。

其实看之前抱的期望还挺大的,毕竟这是何赛飞,而我是个还算爱听戏的爱看电影的。

但是看下来……其实作为电影而言,我觉得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翻了下大家的评论看到说参加了去年北影节我也忍不住打出一个问号。

但是何老师确实值得这个奖,包括另外的几位主演,都在角色内演好了的。

所以,因为演员们表现得都不错,我有异议的地方就在演员之外的编排上。

1.镜头不好,位置不对,距离不对,表叙能力太弱,且绿绿的滤镜除了能衬何赛飞老师的衣服没有什么用还显得很奇怪2.剧本不好,至少导演没把这个剧本拍好,整个故事的脉络在最后看其实是清楚且有足够冲突来表现的,而且两条线,一个是生死的,一个是事业(越剧的),在最后点明戚老师出名演的第一部戏追月是老公写的、最后演的一部御带花也是爱人写的,这是亮点,还有戚老师在食堂里讲戏,也是亮点,但是都被乱七八糟的编排冲淡了,显得整部电影都颇为寡淡。

而且其实剧情并不复杂,按照时序来讲,戚老师和弦师相恋、结婚、生大儿子秋生小儿子夏生小女儿冬妹,她这时候还有点空,会亲自带带秋生,也很肯定秋生的艺术天赋,然后弦师写出追月,她排戏,拉老板投钱,往省城跑,没空回家没空带孩子甚至没空见爱人。

然后因为“出轨”时间被秋生撞破,爱人自行失踪,她还是没有时间,秋生带着怀孕的冬妹来见她要拿个主意,她随口一句就打发了因为要赶着去演出,结果那个男的被秋生打残,冬妹流产又疯了,于是她被秋生拒绝见面,就在之后往更远的地方演出。

而她的学生、剧团的后辈庄凌凌在她忙的时候帮着带了夏生,夏生仰慕这个如母如姐又能做老师的女人,缠着爱,虽然没领证但两个人在一起了,口口声声“庄老师”,像叫妈妈。

再之后就是戚重病回了乡,和唱小生的夏生见面,得到爱人新写的剧本,在不知情的时候做了顾问,喜欢这部戏,又因为觉得庄凌凌演得唱得不够好,顶着癌症晚期设了个很简单但是很有效的办法把庄凌凌和那个替补王静都耍了然后自己上了首演。

唱得很好很圆满,甚至让被抢了戏的庄凌凌说看她上台就光芒万丈,看到她就觉得什么都能原谅。

最好笑的地方是她演完之后凑巧碰到有人雇凶要杀秋生,然后用癌症晚期的身体去杀了这个杀手,自首之后保外就医,和秋生夏生谈心,和庄凌凌谈心,还把自己的镯子给了她。

我看了电影宣传海报,上面写着不疯魔不成活几个字,其实本该是这部电影能表现出来的东西。

1.那个以话剧形式呈现的蒙太奇,第一次出现就是戚老师先训了儿子一顿再心肝儿一样搂着秋生,说这是我的一条命换你的一条命换来的儿子,不给那群女人做干儿子,湿儿子都不许。

影片末尾有个call back,她保外就医的时候,秋生终于和她和解,坐在床边握她的手,说我的命是你给的,她说两次。

这该用更紧凑的表现让这个她很偏爱的“爱”体现出来,她爱某一个儿子的偏心,体现得很明白,但是太碎,而且夏生整个反应很稳定,冲突就减淡了。

她对某一种行当(戏)、某一个人(大儿子)的偏爱和执着的疯魔就轻了。

2.一部使她功成名就,一部为她生命、舞台生涯画上句号的戏都是爱人写的。

结果表现就只有她看到剧本之后一下子投入进去,然后演出的时候秋生表情的复杂和到最后二十多分钟她躺在病床上了,问你爸爸是不是还活着。

这个表演本来没有问题,但是编排就使这种感情不够动人,就显得秋生前面的质问也很乏力,这就更不让人觉得她“出轨”是很严重的事情,也不会让人觉得,她为了戏被男人们“欺负”是一件很怎么样的事情。

3.戚老师对戏的痴迷。

算是稍微表现得好一点的,食堂那么嘈杂的氛围,她直接拉着庄凌凌骂起来说你这里不对然后忘我地讲起来,是很好,还有后面的那段水袖说你步子不对也好。

但是也不够,她那个计策完全是奔着自己就演这一场,后面的万事不管就算被追究也无所谓的想法去的。

但是就轻描淡写了……可惜4.还有一个call back,是该引起至少引起女观众共情的。

王静给孙老板陪酒的时候唱游园惊梦,被许女主角,团长老杨在这边斡旋说孙老板可别欺负了我们女主角,这里的欺负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

所以后面也就知道了,戚也被欺负,而弦师什么都做不了,无权无钱,甚至有求于别人要把戏搬上舞台,所以说装聋作哑,所以对通风报信的大儿子说你妈妈很好不许这么说他,因为戚也无奈无法,她是给与肉体出去的人,这是一种筹码吗?

大部分男人没有这种筹码可以运用,或者认为这种筹码利用是羞辱真的是比女性少一条退路吗?

这个东西实际上应该可以引起很多共情,但就这么,轻飘飘,毫无冲击力地过去了,让人在想……编剧、导演,到底想干什么。

到底是想批判这个女人不着家不司母职不做贞妇,还是真的在同情又在欣赏?

还是说,在同情欣赏的前提下鄙夷她的做法,却因为她太美了太好了,那些罪名都可赦了。

撇开电影表达的东西让人闹不明白,像个三流家庭伦理剧,我觉得导演也有用得不错的设计,每次提到过往的时候,蒙太奇用得挺有意思,片名是off the stage,但偏偏所有的回忆都在搭建得很简单的舞台上,比起戏更接近话剧,用话剧把提及的过往讲出来。

还有点和朋友提到觉得有点意思的地方,大概是我们一直都有点疑惑,为什么从小就是哥哥更得妈妈的照顾和表扬,乃至哥哥完全不唱戏自己甚至不知道,而自己做了男小生台柱子,却还要被妈妈讲哥哥的艺术天赋好得很,自己只及对方的小指头,上次在北京演得不好云云,夏生的情绪却一直这么稳定。

因为他和庄凌凌的恋情始于他恋母,他在需要妈妈照顾的时候就开始被庄凌凌照顾,于是母亲的角色被取代,但是庄凌凌比妈妈年轻也没有伦理道德的束缚,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去抒发爱,享受关怀,他有了新的母亲,同时扮演他的爱人、床伴、老师,他不向戚有期待,所以一个本来该像哥哥歇斯底里像妹妹得精神病的人,很柔软也很漠然地听了这些评语,不往心里去,还会哄他的爱人。

 6 ) 飞天嫦娥,梦里相见

何赛飞从越剧演员变成影视剧演员有其幸运之处,当然也是一部部作品呈现出来的。

这部剧里重新演了一回越剧演员,听说拍的时候她非常用心且入魔,网上搜一下看看。

看了之后的确如此。

一个为戏而生的女人,但也因此毁了一个家。

丈夫出家;大儿子替妹妹报仇把人打残坐了六年牢;二儿子性格懦弱,在团里一个大他十多岁的女演员同居生活在一起,虽然继承了母亲的衣钵,但觉悟始终不够;小妹妹未婚先孕,哥哥将对方打残,致使精神崩溃,一辈子就在那个地方了;母亲自己癌症晚期,这个家四分五裂,境况非常凄惨。

她拖着病体带着愧疚来老家看看两个儿子,新戏首演抢了女主的份儿,主要是示范给二儿子的女友看,大儿子被人跟踪自己豁出性命去杀人,安心地在医院里停止了呼吸,她这是在赎罪。

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舞台,而对家的欠缺她无法弥补。

何赛飞这部剧里的素颜挺“吓人”的,完全不化妆的情况下她其实蛮老的,哈哈!

当然了,也是因为角色的关系。

不过她入戏蛮深的,这个角色倒要为她点个赞,拿到了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

 7 ) 标准男凝视角下的成功女性形象

#追月(不针对演员、演技,只从戚老师人设形象上分析)标准男凝视角下的成功女性形象包括但不限于:如果一个女性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么她大概率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妻子、称职的母亲,她对家庭所做的贡献一定很少,没有平衡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没有尽到好妻子、好母亲的责任,忽略、缺席了孩子的成长,与丈夫、孩子的关系冷淡;私德有缺,出轨、背叛丈夫。

(忽然想到了武则天,后世没少从这些方面抨击抹黑她;千百年过去了,都2024年了,为什么编剧还要这样刻画成功女性啊!!!!

)可是现实中,有哪位事业成功女性是私德有损、完全不顾家、不参与孩子成长的?

甚至连女宇航员都要被追问是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的!!

好像但凡女性成功经营好自己的事业就一定有亏于家庭(流泪)。

求求各位编剧了,都21世纪了,对事业成功女性形象的刻画不要再这么刻板庸俗了!!!

 8 ) 代际创伤的传承

看故事简介,以为是毕飞宇的《青衣》,原来是艾伟向《青衣》致敬的小说《过往》,有了传承的味道,电影讲的也是传承,戏曲的传承,更是代际的传承。

戚从小就进戏校,缺乏亲情的养育。

她撤回了对人的爱和依恋,全部投入进了越剧。

又因为过度缺乏的亲情,带来过度融合的补偿,她人戏不分。

用他儿子的话说,她就是个演员。

电影里戚一出面,就抓住了人的眼球。

就好像她在舞台的中央,抓住台下的观众一样。

可以说,她一直活在舞台上,没有走下来过。

她的生活中,谈的都是戏曲,与人的关系,也是戏曲。

这既让她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也满足了自己的价值感,成为万众瞩目的中心。

同时,也让她远离了与人的情感交流,自我中心,活在幻想中。

她的三个孩子也因此重复了她自己的路,没有体验到母亲的爱。

三个孩子因自身的气质和生活经验,形成了三种性格:秋生最像她,是回避型依恋。

她宠他不是因为爱他,而是因为他身上的戏剧天分。

秋生希望她爱他本身。

她越宠秋生,秋生越要逃。

夏生是焦虑型依恋,他越粘妈妈,妈妈越忽略他。

结果就是夏生粘上了一个替代的母亲:庄老师。

冬妹最严重,混乱型依恋,直接疯了。

死亡的到来, 激活她的求生欲和活出真实自己的愿望,对情感的渴求回归,她开始反思。

然而,时光一去不复返,失去的母亲再也回不来了。

孩子们能否修复这个传承下来的创伤呢?

 9 ) 我很喜欢这个不合格的母亲的角儿的眼泪

金鸡奖影后,越剧演员童年女神何赛飞老师,关于传统戏曲越剧的作品,方言,上述的每一个点都是我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的理由。

看完之后我也发自内心地觉得它没有辜负我对上述一切的元素和作为一部女性题材家庭题材的电影的期待。

一生只会演戏的女演员和失职的母亲,是编剧也是脆弱到要躲起来的父亲,强势的获得最多爱也呈现最多恨的哥哥,延续了父母的职业生涯却不受关注的弟弟,因为家庭因素疯了的妹妹,比弟弟大许多却一直陪伴他的同事女友……在这样的一家人里,我看到了一个既传统又不传统的家庭,也看到了人的挣扎和家庭对于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影响。

“哥哥像妈妈,有韧性,弟弟和妹妹想爸爸,心肠好但脆弱”看到这句台词的时候我就突然很受到触动,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人可以扮演好这一生所有的角色,母亲的韧性让她成了好演员,哥哥也靠着这个即使犯过事儿也赚了钱,但他俩也是最爱彼此也最恨彼此的,情感在他们身上好像很极端也很鲜明;而脆弱的三个人好像没人责怪她们她们也原谅了一切,却也因此受到自我伤害,无法成功甚至无法好好生活。

我喜欢这样的角色,立体真实,他们用最符合现实的模样去讨论着亲情和事业。

这部电影绝对是靠好演员撑起的片子,在影片的表现上我认为演员>导演>其他工种。

不只是表演太精湛的何赛飞老师,每一位演员都接住了戏,也都把人物刻画的非常精彩。

每一滴划过的眼泪,戏曲中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位老师细腻到手势和步伐,都让我感受到了角色的生动。

而会拍空镜的导演也确实深的我心,太多水的镜头,配合着何赛飞老师的独白,既是产生戏曲的水乡也是流动的情感和活跃的女性。

影片设计的很好的部分就是利用了很多戏去展示回忆,很特别同时契合主题,有艺术创意,很喜欢。

唯一觉得有遗憾的就是美术,从片头其实就看出这部影片的美术不是主要投入的部门,实景很多,画面很美,但同时就凸显出弟弟的家搭的非常不好,很刻意的的道具,为了颜色配起来的小电器和柜子不真实也不美观,饭桌后一圈空空的柜子,很不搭。

私以为美术的作用该是在真实的基础上润物细无声,这个家是我觉得很跳脱的部分。

电影排片非常少,但完成度和演员的表演都值得一个高分。

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支持艺术电影,戏曲需要关注和保护,在家庭角色和事业角色中两难挣扎的女性也值得更多的目光和支持。

 10 ) 嫦娥应悔偷灵药

不疯魔 不成活 可那是戏 做人要是也疯魔了。

在这俗世上 在这俗人堆里 我们可怎么活啊这是说程蝶衣的有人说 戚老师像程蝶衣 其实程蝶衣是男人 他为了事业疯魔没关系 只要挣了钱 照样能找个女人为自己打理一切 做饭 带孩子 他要不是同性恋 加上生逢乱世 其实没事但是戚老师是女人 女人永远没办法平衡家庭和事业 她是角儿 就不能是好妈妈也有人说戚老师像筱燕秋 确实是 连排的戏都一样 都是嫦娥嫦娥是中国文化里独特的形象 她成了仙 长生不老 倾国倾城 可是却要和后羿告别 关在广寒宫里 一辈子不能有男人我不知道嫦娥后不后悔 她从男全社会里偷来了那么一颗权利碧海青天夜夜心 蓦然回首 成了仙还好 成不了仙 就是魔 疯魔

《追月》短评

前半部分还不错,从母亲进了咖啡馆听到有人要取自己儿子项上人头开始(哪家搞谋杀的会在咖啡馆这种地方大庭广众地讨论啊),到最后啰啰嗦嗦的煽情,都惨不忍睹。

8分钟前
  • Connie_Connie
  • 还行

真够烂的 白瞎了何赛飞的演技了 袁文康这型也太可了

13分钟前
  • 凱酱
  • 较差

还是无法共情这种母亲

17分钟前
  • 老张
  • 还行

家人是真爱玩

18分钟前
  • 三次元极度成瘾
  • 还行

服,何赛飞老师这座金鸡奖摘得举重若轻,剧作复杂度有野心,全家不普通的设定很是高明,闪回手法设计新颖

23分钟前
  • Gcc
  • 推荐

一开始我觉得这家人就秋生一个正常人,其他几个在感情和事业上都挺疯的,后面发现,妈最爱的秋生最像她。“妈,我是你用命换来的。”“两次,值了。”

28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力荐

同讲越剧,本片与《柳浪闻莺》优缺互补,《柳》是立足“电影”,镜头画面考究但剧本和戏曲业务内容不扎实;《追》是舞台为本,不但戏中戏闪回不突兀,排练拍的入木三分,文本和角色也更好。不过本片剧本只成了一半,电影以恋母情结的两种面相贯穿,夏生恋在外,秋生恋在里,“越剧”本身也成为“恋母”的意象,戏里是女儿哭亡父,戏外是母亲哭三儿。何赛飞的表演人戏难分,但秋生才更具当代意义和层次,编导刻画了一个拒绝承认自身“女性化气质”的有毒男儿,无论是通过打人下死手的男性气质自证还是送香水、唱花旦,内里还是无法面对自己与母亲的联系。不过剧本自三人吵架后就开始走下坡,编导处理强情节明显没有文戏来的得心应手,结尾也很落俗。样板房式的美术、电视电影规格,影片终究败在生活质感,加上本身的舞台属性,更拉远了和观众的距离。

33分钟前
  • 贵久
  • 还行

...

37分钟前
  • 梦想高飞
  • 很差

what the fuck

42分钟前
  • 一壹1口鸟
  • 较差

3.5 能不能单出一集何赛飞老师讲戏骂人和亲身示范(她一眼眶含泪我也汪汪大哭,何老师的表演感染力惊人。袁文康大概就是典型的外形补足演技,虽然演成这样你也不想让这张脸从银幕上消失。沙发那场戏是导演恶趣味吗,虽然很诡异但好看爱看对不起......

47分钟前
  • 还行

感觉这些情节都是为了呈现何赛飞的破碎、清冷,虽然当年她不是越剧小花旦里面最出挑的,但是她是最坚持的,最爱的,也称得上是不疯魔不成活了。本片成全了她。可能也不至于搞这些不合时宜的情节啊,大儿子前面的恨就站不太住脚,后面的和解也就有点莫名。二儿子的人物倒是问题不大,但导演一点都不关心他们,目的只是为了塑造戚老师的人物,其他次要人物同理。制作上也太电视剧了,连一星都不值得,还不如之前的一部也不太好的《柳浪闻莺》。只是为了戏剧电影,看这个制片团队也是强大,估计不是人情就是任务,希望以后制作上能提起来,有这样的任务电影也是好事。

50分钟前
  • 小温柔
  • 较差

说实话剧本有点拧巴,不过导演确实有自己的想法。何赛飞的金鸡绝对值得,赢出几条街啦

54分钟前
  • 任可
  • 还行

电影版《青衣》,这种普通国产剧的水平是怎么进到北影节的??

55分钟前
  • 喜是欢喜的喜
  • 还行

戚老师这个角色,不是一个好母亲,不是一个好妻子,甚至不是一个好人,但她却是一个好演员,一个将戏活成了人生的好演员。而何赛飞,则把戚老师自私骄傲与脆弱缺爱共存的复杂性演绎得恰到好处,好演员遇到好角色,戏里戚老师戏外何赛飞,真正做到了人戏合一,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实至名归。很高兴这样复杂多变甚至不算正面的女性形象能出现在大银幕上并获奖,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角色来呈现女性的多样性与人性的复杂性。

56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尚未公映便先声夺人,金鸡最佳女主被淡出公众视野许久的何赛飞一举夺魁,这条热搜一度让我非常渴望看到成片!但看完我只想说:“这样老气横秋的视听语言也配叫电影?您要不直接出个何赛飞cut呢?”戚老师在食堂给凌凌讲戏时旁若无人的疯魔状态毫不夸张的讲,可以进教科书了……6.5/10

59分钟前
  • 观察人类
  • 还行

不喜欢后面…

1小时前
  • 菅田将晖
  • 较差

演得好但是本太烂了 所谓以前的悬念结果是很蠢的事情 开头就看出来是用台词在解释说明推进情节 什么都是靠说…

1小时前
  • 不三名儿改回来
  • 较差

撒骨灰是可以笑的吗……

1小时前
  • 頔頔咕咕小宝贝
  • 较差

金鸡影后实至名归,何老师戏里戏外真性情。回忆的部分用舞台剧形式比较新颖。

1小时前
  • 牧童
  • 推荐

何赛飞老师宝刀未老 这堪称“疯魔”的演技让这部剧生动不已 文艺剧团的式微、女演员生存不易、原生家庭的背刺等等戏剧感很足 可惜后半程的叙事节奏有点拉垮导致冲突感被无端切碎

1小时前
  • skaz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