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谷2之精灵王座,在剧情、视觉效果和流畅度上都超越了第一部,进入国产动画第一阵营。
电影的风格一如以往的大气磅礴,难能可贵的是精灵王座在细节方面仍做的十分细腻,几乎完美。
两只狗虽然不是主角,但在电影中出尽了风头,如果动漫界有最佳配角的话,我想颁奖给他们。
精灵女王枚尔真实太漂亮了,非常惊艳,把配角演的比主角还要光辉,当然我们的小莉雅也很可爱呢。
1、《精灵王座》在上映期间,评分一直很高。
但是和《大鱼海棠》的知名度比起来,它几乎没人知道。
《精灵王座》有一个前身,龙之谷这款游戏的粉丝们肯定熟悉——《龙之谷:破晓奇兵》。
《龙之谷》由盛大和米粒影视合作完成,而《精灵王座》本该是《龙之谷2》,但因为盛大的退出,以致电影失去了游戏的授权,于是,就有了《精灵王座》。
在《龙之谷》中,人物职业分化具体,游侠、牧师、法师、精灵、战士,他们各自的角色设定和游戏中一样,各具优势。
而《精灵王座》为了避免侵权,剧中已没有原先的那些职业和角色,或许正因为如此,部分游戏迷才会对它感到失望。
2、我看过的动漫虽多,但国产的少之又少。
但凡有朋友推荐,我必会问到题材,但回答往往令人失望。
在众多推荐中,《秦时明月》系列被提及的频率最高,还有人单独推荐《天行九歌》和《诸子百家》,并强调画面唯美,尤其《天行九歌》,不仅画面美,人物也十分精致,随意一张图截屏下来,都可以当做桌面。
可是看过后,心中隐隐有些失望。
不是故事不好,而是心里总觉得,中国动漫越来越脱离不了历史和神话。
一部《西游记》,能改拍成各种类型的动漫。
还有很多作品,都以历史传说为出发点,然后进行改编。
仿佛动漫已经没什么可画,除了那些固定的框架,再也找不到曾经那种局面开阔,内容丰富的感觉。
而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作品,普遍低龄化。
国产动漫因为没有形成固定产业链,以致很多漫画师和3D技术制作人员流失。
它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
甚至“国产动漫”几个字都暗含贬义,很多人听到这个冠名,就觉得不值得花时间去看。
看过《大鱼海棠》的朋友说,国产2D动漫让人看到了希望。
在情节设置上,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它完整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独立的,不依附于历史、名作。
单是这一点,已然打开了漫画的局限性。
3、《精灵王座》在这一点上,和《大鱼海棠》相似。
它有自己独立的故事和情感内核。
虽然剧情简单,但制作非常精细。
起初看到它的海报时,会误以为画质差,甚至完全看不出是3D作品。
但真正拉开剧情后却惊讶地发现,画面精美,特效精良。
人物的皮肤和头发渲染得非常精细,面部表情也相当丰富,已明显摆脱“僵尸脸”。
以前看国产动漫,常觉得人物说话时嘴巴只有一张一合两个状态,看得十分别扭,也有些时候,人物嘴巴紧闭,台词却还没说完。
而3D动漫,经常让人觉得那些人不是在走,而是在飘。
可这些问题,在《精灵王座》中已经非常少了。
人物在举手投足间,动作越来越逼真,还有说话时的眼波流转,更是点睛之笔。
最让人赞叹的,便是打斗场面,如动作片般精彩。
动作捕捉技术的运用,在细节上,已明显超越其它作品。
4、据悉,早年的《阿凡达》、《驯龙高手》全程都运用了动作捕捉技术,所以,它们的最终呈现才会那么逼真。
而《精灵王座》虽未做到全程运用,但效果已十分明显。
制作团队为动漫中的男女主角各邀请了两人来出演重要的动作场面,画面的流畅感,让人不禁大呼过瘾。
《精灵王座》因为离开了第一部的人物设定,故事只保留了精灵族,且把战士设定改成了人类。
故事以人类男孩小鱼和精灵族女孩莉雅之间的爱情故事推进,由精灵公主的婚礼引出宝玉之争,期间,小鱼和莉雅之间的爱情也受到了巨大考验。
小鱼和自身欲望的对抗,莉雅在爱情和种族之间的选择,是故事的重点。
他们一次次挣扎,一次次面临选择。
似乎不论怎么选,命运都会把他们的感情和宝玉纠缠到一起,令他们相爱相杀。
5、《精灵王座》和很多故事一样,有着正义与邪恶之分,就连宝玉,也分为生命宝玉和黑暗宝玉。
生命宝玉是精灵族的生命之源,他们像植物一样拥有永恒的生命。
而黑暗宝玉则由欲望、贪恋等负面因素形成。
很多故事在涉及正反两派时,最终都会以正义战胜邪恶来收场,就像我们自己,也常常希望自己只有正能量,没有负能量一样。
可让人觉得愉快的是,《精灵王座》的最终结果并非如此。
剧中,小鱼是单纯的人类男孩,但他因为受到黑暗宝玉的伤害,以致体内的黑暗力量被唤醒。
对人类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和植物的纯粹不同的是,人类是复杂的。
这个复杂既包含了善良的本性,也包含了自私和贪欲。
最后的结果,既不是绝对的正义力量取胜,也不是令人恐惧的黑暗力量取胜,它是通过人来完成这种复杂的糅合,让黑暗隐藏在光明之下,以达到万物的平衡。
就像阳光越强的地方,影子也越清晰一样。
正与邪,本就是一体两面,无法完全切割的。
基于这一点,我对这部动漫的好感倍增。
6、在画面上,《精灵王座》不是中国风,它不像《大鱼海棠》一样,使用了中国的各种神话、建筑元素。
它的设计只为表达人物形象。
比如精灵公主的婚礼,就使用了非常多的自然元素,树叶装饰、树纹礼服、竹叶扁舟等等。
它通过这些来区分种族,从人物外形到衣着,从装饰到个人能力。
正是这种区分,才让人更加清晰地看到整个故事的脉络。
而真正显示“国产”的地方则是人物台词。
尤其在精灵公主的婚礼上,那些祝词给人一种“中国风”的既视感。
和《大鱼海棠》某些烂台词不同的是,它的台词更有味,更恰到好处。
这一点,通过配音演员的表现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到。
《大鱼海棠》中,负责给女主角椿配音的演员,在《精灵王座》中给精灵公主配音。
两个人物虽是完全不同的性格,但感受非常明显的是,精灵公主给人的感觉是“活”的。
配音演员通过台词了解了这个人物的性格,把握住了人物的灵魂。
《精灵王座》有许多优点,但也有缺点。
情节设定通常是中国动漫,乃至中国电影的薄弱之处,这一点,《精灵王座》也没能逃脱。
以少年少女的爱情故事为出发点,感情纯粹可贵。
但正因为是年少的爱情,缺乏了现实力量的支撑,让人觉得有些轻飘飘的。
他们为爱向前的勇气固然可嘉,但在整体形象上,缺乏深度。
这一点,让人颇感遗憾。
和很多商业片求快圈钱的目的不同的是,《精灵王座》的制作非常用心。
它将做得最好的部分呈现给观众,在细节处理上,力求完美。
它虽然没能成为名作,但至少,让人看到了国产3D动漫的希望。
剧情无聊,这点是有一些,但也不是像《雷锋的故事》那样…(无意间黑了一下,不好意思…)。
能触动心弦的桥段,电影里也是有的,就例如为“你”折下的箭头,相信这段是能打动大多数人的。
就剧情无聊这点,需要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很多长评里也有提到)。
没了IP,导致片子里的人物比破晓奇兵少了不少。
人物的缺少,便导致副线剧情受限,(如果一部剧一直把故事放在主角上,无论怎样延续下去,难免也会让人觉得无聊),然而也没办法,所以片子就不得不把男主与女主的感情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副线,这一点也不乏吸引了很多人,因此剧情无奈只能达到这样。
如果抛开这点不谈,那其他的电影元素可谓是一流的,人物的建模,形象的刻画,以及各种画面特效,都是非常吸引眼球的,尤其是最后小鱼复活时,火山的瞬间冰冻,着实震撼到我,以及后期的特效画面(或许存在个人喜欢绿色的原因吧…)。
不过我觉得,国漫崛起这顶帽子至今没有哪部近期动漫能稳稳戴上,真正能让人承认的也就属童年时期的那些了。
所以也请广大粉丝就不要往王座头上扣了,这只会招黑。
但,虽说精灵王座谈不上是崛起之作,但是却为3D国漫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14年破晓奇兵是先驱之作)。
良心国漫,当之无愧!!
然而,前一阵子当我向我同学推荐《龙之谷》的时候,他竟然表示连听都没听过!
还说抽空再看,还是我几经提醒,他才看了第一部,看完后还询问我第二部,也就是精灵王座……(真香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观影人的风格决定了对电影的评价,但撇开个人因素,我们应该对这样的良心国创作品表示支持,也希望这本该是三部曲的作品能在前两部的失利中吸取教训,能以第三部给观众们一个更好的体验,给故事一个完美的收尾。
所以,最后,我也是真心的渴望这部作品能为更多人所知,渴望宋岳峰导演能给粉丝们一个完美的答复。
向良心团队兼国漫先驱致敬!
那个其实作为魔戒粉丝加上骑砍粉丝,有一个mod叫tld在一个3d游戏里做的魔戒世界,我很怀疑有抄袭迹象,因为太像了太像了,女弓手装备和游戏里一模一样,还有男精灵王和女精灵王,熟悉的岩浆,黑暗蛊惑的相关剧情,加上一下能猜出来的男女感情线.....至少没那么好吧....西化非常尴尬诶,中国风不好吗,看完两遍魔戒看这个,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评论区震惊了我,可能受众不同,可能他们的确很努力了,行吧。
按目前国漫总体情况来说算是上成之作,但如果放大到全球,其实就是部相对蹩脚的作品。
影片整体青幼向,毕竟大多上映国漫的通病——动漫就是动画,受众主体为小孩,剧情内容偏幼龄。
整部片子设定和爱丽丝梦游仙境2有类似之处。
反派boss也是精灵女王的姐姐,也是因为不受家人重视就报复社会_(:_」∠)_,但并不是说抄袭,只是这个梗有点烂,希望以后反派的设定能更狂炫霸酷拽。
剧情以男女主角互通情书开篇,但情书内容比较……我看得略犯尴尬癌。
如果男女主感情线能处理的更流畅,会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影片整体也会更好些。
打斗戏是整部影片亮点,反派boss和男主、男主和女主的打斗戏都有意外之喜。
本来以为反派被逼入岩浆就over了,结果大boss毫发无损的又冒了出来。
男主丧失神智之时,射杀莉雅的箭头在射击前就被折去。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处理的很好。
还有处理的比较好的一点是,虽然为了逗乐加了鸟和狗拉粑粑的镜头,但并没有像大圣归来里面妖精吃鼻屎那样让人恶心。
可能因为是粉色的粑粑一团团看起来像比较像云彩、泡沫、棉花糖,并没有排斥和不适感画面是要夸的。
皮肤毛发很真实,莉雅她哥有种大王李佩斯的感觉。
远景近景都处理的很好。
基本上人物表情,除了几个小地方(女王和她姐姐对话,季冠霖的声音颤音哭腔很带感,但人物面部表情只能看出厌恶惊恐没有难过)都很有流畅。
3D唯一的用处也就是让画面更有层次感和纵深感。
<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图片8>
cv……季冠霖配的电视动漫太多了,以至于她的声音太熟了,精灵女王略有甄嬛之感。
男主沈达威的声音也有秦时明月少羽的感觉。
国内cv需要新鲜血液了,不然就那么几个拿得出手的cv,听多了会腻啊。
声优配音这一块真要好好发展了。
音乐很带感,使得影片节奏感尚佳。
但xzq的歌插入略生硬,如果前面淡处理然后慢慢加大音量会更好。
但这首歌还是感觉不是很合适。
全片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
那还用说,那两条🐶啊,如果出周边我买啊!!!毛一定要软要顺!!!<图片10><图片11>推荐人群:比较适合爸妈、老人带着小孩一起消遣,愉悦身心的同时顺带增进一下亲情。
两年前,一部《龙之谷》吹响了国产动画影片崛起的冲锋号,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票房,但却收获了不错的口碑,也让人对国产动画未来多了一份希望和信心。
时隔两年,续作《精灵王座》终于迎来公映。
在这两年里,《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分别以9.6亿和5.6亿的票房为国产动画立下了新的标杆,也似乎显示出动画受众面的加宽和市场规模的扩大。
这种背景下,不禁让人对《精灵王座》的前景抱有不小的期许。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首映当天排片率仅6%,上映四天档期便几乎告终,上座率惨淡,仅过2000万的票房连前作的一半都不到……这一切在令人吃惊之余也为之惋惜不已。
作为亲自去影院看过本片的观众,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虽然这部影片远算不上完美,但可以称得上制作用心,当得起“国漫良心”这个称谓。
她本不该遭受如此不堪的境遇。
如今大局已定,《王座》的扑街几乎已成定局,神仙难救。
但痛定思痛,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这是我们很有必要思考一下的。
首先,还是应该为本片送上赞美之词。
从画面特效来看,两年前的《龙之谷》已令人眼前一亮,而续作的特效水平更进一步,不仅堪称国内一流,即使放眼海外,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竞争力。
全片画面精美,几个场景如精灵王国、黑暗山谷等的视觉呈现和氛围营造都达到了极高水准。
女王大婚等情景的衣着设定堪称美轮美奂,而动作捕捉技术的运用也使人物动作更为流畅。
表情的细腻度虽还不能与真人相比,但相比以往也有了长足进步。
从《精灵王座》以及其他国产3D动画的技术表现来看,可以认为国产动画在这方面已经不成问题,即使与欧美顶级动画工作室相比也不逊色,甚至有自己的优势(说实话,迪士尼等在近真人比例人物和服饰衣物等方面并没有太多可圈点之处)。
不过,大概是长期批国产动画画面烂已经成为了习惯,有些人一上来依旧习惯性批评本片画面不好,人物动作僵硬等,令人感到啼笑皆非。
也许在这些人看来,既然国产动画已经烂了这么多年,对其大加贬斥就是显示自己鉴赏水平和品味的不二法门吧。
只是从今往后,这种做法的风险会越来越高,一个不留神只会让自己成为笑柄了。
至于编剧,音效等方面,应该承认或多或少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也绝非一些人说得那么不堪入目。
起承转合均已具备,有笑点也有泪点,高潮部分也有数次反转,并不单薄(说实话观影时我还真担心女王第一次使用精灵宝玉困住黑精灵时就此结束的)。
在如今的国内影片中,这样的编剧水平也不算弱,当然提高空间还是很大,这也是国产动画将来的努力方向所在吧。
音效方面,有些地方的BGM不如前作,不过薛之谦的主题曲以及其他几首插曲与影片情景的契合度很高,还是显示出了诚意。
总体而言,绝对是及格以上的水准。
其实,如果只看画面和剧情,本作票房破亿的希望还是很大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实际票房的惨败?
个人分析下来认为,《精灵王座》在整个制作、发行、宣传的流程中,遭遇了多重不利因素,并最终导致了票房的惨淡收场。
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剖析一下。
一.合作方的解约,导致影片尚未上市就先输一筹众所周知,前作《龙之谷》是根据盛大代理的同名MMORPG改编而来,其续作自然也给人游戏改编动画的印象。
然而影片制作已到中期,却传来盛大与米粒影业解约的消息。
这对影片可说是造成了多重的打击。
一方面,剧本,场景和登场人物都要进行相应修改,许多前作人物如阿尔杰塔等因为版权问题而无法登场,降低了整体剧情的完成度;另一方面,由于游戏相关元素的抽离,也使得游戏爱好者群体对本片失去了认同感,不再支持本片(如果你去龙之谷贴吧逛一圈,就会发现这种情况是十分普遍的)。
对于一部以游戏改编为定位的动画作品,这样釜底抽薪式的打击即使不是致命,也是足够沉重的。
关于这次解约的内幕,坊间多有传闻,有人说是双方因剧情改编的分歧过大,也有说因盛大未能收回投资,或因其已出售盛大游戏而导致解约,在此不再一一分辨。
但无论情况如何,其结果都是授权方、制作方、游戏爱好者和电影观众的“多输”局面,令人叹息。
二.影片定位尴尬,宣传亦不到位版权的失落,意味着本片无法以游戏玩家期待的热血冒险类别为定位,而米粒的最后应对是将其定位于“青春爱情”主题的西方魔幻题材片。
说实话这也不是不可以,虽然精灵和人类的禁忌之恋是个老梗,但讲得好也可以成功。
在剧情的煽情和虐心程度上,从观众反馈来看并不失败,然而问题在于如何让定位观影群体知道这部影片并走进影院呢?
在这一点上,本片也确实做了一些宣传,包括请薛之谦等歌手献唱,发MV预告,一亿路面广告等等,但从结果来看,宣导程度还是远远不够,或者说没有用对地方。
比如在我自己的观影过程中就发现,本来作为目标观影群体的18-25岁的青年观众,数量反而不如儿童家长类观众多。
除了推广不力,这也折射出本片定位在遭遇传统动画“儿童向”定位时的尴尬。
而当这些家长发现影片主题“儿童不宜”时,提前退场也就在所难免了。
至于奇幻风格,这些年来在《魔戒》《霍比特人》的洗礼下虽也有不少拥趸,但其是否会为一部国产奇幻片,而且是动画片买账还是一大疑问。
于是,本片的定位难免落得一个数边均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三.发行方厚此薄彼,重“大鱼”而轻“小鱼”《精灵王座》和《大鱼海棠》的发行方均为光线影业,然而两相对比,发现无论是在前期推广,资源占用,还是档期安排,两部片子的相差都十分悬殊。
《大鱼》占据暑期档开始,排片充足,话题制造充分,一路顺风顺水;而《王座》只能挤在暑期档末,缺乏热点话题关注,排片少得可怜,其结果不言而喻。
面对这种厚此薄彼的状况,也难怪有网友感叹光线影业“不是《王座》亲爹”,因其在彼岸天中持有股份,在米粒中却没有。
也有人认为光线将今年的筹码全都押在了《大鱼》的身上,而《大鱼》的成功也使光线今年度业绩无忧,于是《精灵王座》就成了被牺牲的“弃卒”,任其自生自灭。
事实也许没有网友渲染的那么不堪,但发行方未能一碗水端平也是不争的事实。
商家追逐利益最大化或无可厚非,但这种弃卒保车的做法对于用心做动画的从业者乃至中国动画都是巨大的打击。
四.档期过短,排片过少,口碑效应难以显现从档期上看,《王座》选在8月底,暑期档已是强弩之末,国庆档遥不可及,整体市场的低迷令情形难言乐观。
就算有些许家长还想赶在开学前陪孩子看场电影,恐怕也会选同期上映的,更为儿童向的《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王座》的票房完败于前者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种情形下,良好的口碑可说是最后一线生机。
《精灵王座》口碑如何?
从豆瓣上看,虽然初期遭遇一星大军(一些如上所说的“习惯性批评者”,或是竞争对手的抹黑。
关于后一点我一直还不太相信,不过这几日仔细看了下一星的ID,发现还真有专程打马甲来黑的。
),评分一度被压低至6.5分,但随着影片上映,其分数逐步回升到了7分以上,说明多数观影者还是认可本片的。
然而,过短的档期和过少的排片令口碑效应难以真正显现,也让本片失去了如《大圣归来》那样上演绝地反击的机会。
情况究竟有多离谱?
以我前去观影的华士达影城为例,《精灵王座》的排片仅有4天,而每天仅有1场,还是下午场!
而且这还不是个别情况,而是各主要院线的普遍现象。
即使上映首日,本片的排片率也仅6%。
这简直已经不是什么不公,而可以用“刻薄”来形容了。
碰上这种排片,别说是《王座》,就算是齐天大圣,就算是变形金刚,也一样要扑街。
也令人不得不怀疑,匪夷所思的排片背后,是否还另有不可告人的内幕?
五.前有民族主义情节拦路,后有崇洋媚外心理作梗本片上映前,就有人评论“中国人放着自己家的好题材不做,去做什么西方奇幻!
”这很能代表一部分人的意见,即使没有说得那么露骨,也会惋惜“如果用来做一部中国风的动画可能会更好”。
言下之意,中国出品就应该有中国元素。
这种狭隘民族主义的电影观会在有意无意间影响影院的排片和观众的购票意愿,也是本片在文化上所遭遇的尴尬。
对此,难怪出品人张青也禁不住感慨“有些人可以接受外国人做的熊猫,却不能接受中国人做的精灵!
”而与这种国风情节形成对照的是,就在《精灵王座》惨淡下线前,来自国外的《冰河世纪5》第一日上映,便占据了40%的排片率。
虽然该片在美国上映评价并不好,被指为蓝天工作室不思进取,黔驴技穷的狗尾续貂之作,IMDB和豆瓣的评分也十分低迷,但刚刚还吝于为《王座》哪怕多排一场的各大院线,却仍然愿意为《冰川》排出40%的片场。
两相对比,令人倍感苦涩。
对前者,重视民族传统固然无错,但这不能成为故步自封的理由。
迪士尼可以做一千零一夜,也可以做花木兰,为什么中国动画就只能抱着封神西游不放?
对后者,其自是奉行“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圆”的逻辑,体现了一些人根深蒂固的崇外心理。
所以说“崇中”和“媚外”,表面上截然不同,可骨子里透着的,其实都是缺乏自信的民族自卑感。
中国动画要真正发展,就应该走兼容并蓄的多元化道路。
其实这也正是中国动画现在正在走的路,我们有《大圣归来》这样立足传统的改编,有《大鱼海棠》的浓郁中国风(虽然流于浅表),有《秦时明月》《画江湖》这样的武侠,也有《纳米核心》《双月之城》这样的科幻。
这本是喜人的局面,然而《精灵王座》的遭遇,还是反映出中国观众依旧缺乏兼容并包的观影心态。
分析了这么多,其实也无法改变《精灵王座》的命运。
在哀其不幸之余,也只能希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从制作发行的角度看,如何吸取这次惨痛的教训,在如今技术水平已逐渐不成问题的情况下,找准影片定位,完善推广途径,培养观影人群,提高编剧水平,提升影片深度,都是其应该面对的课题。
而对观众而言,还是应该更多对国产动画保持宽容态度。
如今有一种论调认为“对国产动画不能降低标准,否则就是让它们骄傲自满”,这甚至成为许多打低分者冠冕堂皇,义正言辞的理由。
可事实究竟如何?
的确,国产动画如今也有了《大圣归来》这样的大IP和高票房,但相比欧美日,中国的动画产业仍处在艰难的起步期,其需要的更多还是宽容和鼓励,而不是自诩客观的苛刻乃至恶意黑。
否则,《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的成绩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应该承认,中国动画在编剧水平,后期推广等各方面与迪士尼、梦工厂等动画大厂相比都还有差距。
但是否就因为这样,它就真的只值一星二星?
就没有可取之处?
没有一点值得肯定的闪光点?
我想,对于真正明白“客观”二字含义的观众而言,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最后奉上一首《精灵王座》的主题曲,薛之谦的《我好像在哪见过你》,作为缅怀
我想说这不定要不是宣传力度不够,不然的话肯定火。
我对那个龙之谷之破晓奇兵那个觉得非常的喜爱。
但是《精灵王座》我到2018年我才发现的。
种种迹象说明这部电影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部电影经出来了。
还有公司的解约之类的影响了这部电影的房票。
我想大家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这部电影吧。
宋岳峰加油!
给个四星吧,看过第一部来看第二部,个人觉得第二部的剧情是比第一部讲的更清楚些的,稍好一点,可能第一部要讲的东西比较多,人物多,叙述起来不好说,第二部就好一点,他们拿箭互射那里有点感动地。
但是有些地方还是有点牵强,男主是小强吗区区人类(:3▓▒。。。
还有公爵大人,好歹是个公爵,很菜哎,存在感极低。。。
第二部台词,配音是比第一部好的,真的已经没那么尬了,毕竟专业了一丢吧配音。
动画很棒,人物神情一级棒!
很到点!
还是期待第三部的!
加油!
今天有幸参加了《精灵王座》的首映礼,看完之后感慨颇多。
先说说直接的观感吧,画面和CG视效相当不错,很多场景都很美,女王的婚纱、头纱尤其美,质感相当棒,我相信很多女孩子看完电影肯定都想要有一套女王同款婚纱头纱。
故事算是完整的,但内里问题不少。
表演上,文戏时口型有些对不上,动作表演稍有些僵硬奇怪。
动作戏还算精彩,导演对节奏把控还是很不错的,就是升格慢镜头用的有点多。
在后来的导演见面会上,制片人说这部片子做到一半时,盛大不给《龙之谷》的授权了,于是制作方只有临时修改角色、修改故事并重新制作。
经历了这样的变故,还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各方面都完整、画面技术算是高质量的作品,真是相当不容易。
但我对这部片子的票房预期却无法因为这样的背后故事而增加,这才是最令人唏嘘的。
能看出来《精灵王座》的团队是比较成熟的团队了,也是一支用心创作的团队。
动画电影的制作周期很长,两三年算短,四五年也是常有的事情。
很多人花好几年时间全情投入一个项目,可影响项目成败的因素却多而复杂,努力不见得就有回报,甚至结果常常很残酷。
就《精灵王座》来说,在我没看这部影片时,我对它的票房判断就不高。
现在我看完了成片,为它扎实的CG视效技术而高兴,但我对它的票房预期并没有增加多少。
为什么我对它的票房预期不高?
因为电影是一个经验型产品,在营销上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映前做足宣传,尽可能的增加第一批走进影院观看电影的人数;二是头三天的口碑效应,第一批观众对电影的评价和推荐,对电影后期的票房走势很重要。
而《精灵王座》这部影片,首先,它本身的题材上就无法吸引太多观众。
它是一个西方魔幻世界的故事,讲的是少年少女之间的爱情和成长,这显然不能吸引太多中国动画电影最稳固的观众群体——家长和孩子进入影院观看,同时它也没法吸引太多青少年和二次元青年进入影院观看,因为这个题材既不够接地气中国化,也不够新鲜有趣。
这导致第一批走进影院的人数就有限。
其次,这部影片没有太多的话题点,背后的故事和技术卖点都不多,难以引发话题讨论、增强目标受众的观影意向。
第三,这部影片的故事问题不少,喜剧性不强,角色也不够打动人心。
整部影片花了很大的笔墨讲述主角的爱情,但他们的爱情很多时候都表现在无力的台词和简单的二元正邪对立上,即使有互相牺牲的时刻,也没有做到戳人泪点感人肺腑。
这样的话,第一批走进影院的观众很难给出较高的评价,期待通过口碑效应增加票房的道路也就行不通了。
真的挺难做的,大家花了这么长时间,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做出来的作品,甚至可能无法收支平衡。
然而假如这不是一部动画片,而是一部真人实拍电影的话,我相信它的结果不至于此。
国人对国产动画电影的感情很复杂。
一方面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动画片是给小孩子看的。
一方面又觉得迪士尼、梦工厂等好莱坞大厂出品的合家欢动画片不错。
另一方面又期待有中国特色的不幼稚的动画电影出现,这样的作品一旦出现,即使它不够成熟,观众依旧会给予极大的关注与支持,参见《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
作为一名国产动画行业的从业者,我只能说我们还不够好,大家还得继续努力、拼命的努力才行。
认真、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不认真、不努力就什么都没有。
而对广大观众,我希望大家对动画片的偏见能少一点、再少一点,相比较于一些粗制滥造、捞钱就走的实拍电影,很多国人制作的动画电影要走心得多,他们值得更多一些的关注。
那么,如果你想知道国内CG的顶尖水平,就来看《精灵王座》吧!
看过龙之谷1 本来很期待2 以为是精灵一族的魔幻史诗战争爱情片 结果却是一部爱情片作者可能想表达一种和第一部一样的种族平等之类的东西,不过感觉表达的不够丰满,战争场面也一般,反派第一部里黑暗精灵IQ很高,第二部就有些中二了,结局有些仓促,对第一部人设有一些改动。
其他种族都没有,略显遗憾
五星献上
龙之谷。。。。的造型
就是无聊
真的比上一部龙之谷进步太多,而且是从剧本,人物,特效,模型,配音等全方位的进步。角色立体,且造型讨喜,从男人到女人到狗。剧本的核心元素:姐妹反目、玛丽苏爱情、夺取宝物、长辈反对,虽都是影视中常用套路,但交出的答卷已经完全满意了,下次可以别用台词讲内心戏会更好。给米粒影业打电话!
好喜欢这部动漫,国产也能那么好,感动。或许,我们可以慢慢地期待,曾经巅峰动漫迪士尼可不可以动一动啊!
看的快睡着!
烂故事 俗套
国漫,老梗,格局小,人物面部表情僵硬
国漫鼓励分,不低幼就已算惊喜
《大鱼海棠》虽烂,到底还有些中国味道。
3.5。原来米粒影业跟盛大掰了啊,怪不得不叫龙之谷了,白瞎上部那两条龙了(不过这部有一条母龙)。无论动作捕捉还是3D渲染应该都算国产动画的一线作品,可惜故事还是老套的跨种族玛丽苏爱情,实在有点对不起这让人惊艳的技术表现。
主角看着像个小屁孩,结果却是个爱情片,看着尴尬症都要犯了
小孩子看的啊,那幼稚的配音,为什么评分比大鱼还高,刷的吧。这种类型还是在电影院看才会出彩,起码有视效。以及看到男主和女主之间的爱情,忽然觉得好过时。
这海报,山寨版罗德岛战记么?里头剧照又是美式的3D人型块。
没法和龙之谷比,人与精灵的恋爱加冒险相比屠龙联盟真的不酷。听说这电影不叫座吗?可能是剧情实在太俗了吧。
过瘾!过瘾!等不及去给续作贡献票房了!总结了前作的经验,缩小了格局但精琢了故事,俗套的剧情也能拍出新意,巧妙地扬长避短,借鉴了很多经典元素,画面更加细腻了,发丝等细节足以看出制作的用心,臻于完美的作品,丝毫不比好莱坞院线动画平均水准差,新世纪中国动画电影的心血之作!
幼稚 学龄前儿童爱看吧
烂烂烂,还能有更烂的吗?不伦不类的故事架构,中国有那么多的动画故事不挖掘,用西方什么精灵之类,关键是你要讲好也行啊。真的不能再烂了!
我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出于对哔哩哔哩的爱。。。
给个6分吧,能看到国产动画这些年来的进步画质精良了不少。但是中国电影还是缺少了好的,有艺术细胞的导演。对话功底和剧情设计还是很僵硬且漏洞百出,故事的立意也有些问题。这是部给小孩看的电影却不是给大人深思的电影。希望在做内容的时候多用点心吧。骨架都没搭好披上再漂亮的衣服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