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看了挤上“一剧四星”的末班车《团圆饭》,这个充满温情与欢喜的故事让我一直泪流满面。
是的,谁能够否认这个每集里都有喜剧色彩的剧集是多么令人内心感到温暖,尤其在如今这个冷暖自知的环境里。
90年代初期,宋家六子女家道中变惨变孤儿,从此后天各一方。
八年后,豪爽豁达的宋一达(李光洁,题外话,李光洁越来越有熟男范儿了)退役,开始了寻找弟妹的旅程,于是性格各异弟妹们粉墨登场:一心想要告别破碎家庭的医生宋一亚、为了团圆可以牺牲一切的裁缝宋小雪、沦为小偷的宋一和、艰辛委屈惨变家奴的宋一梅、以及福利院长大的自闭天才宋一文。
当然还有肩负长嫂如母的使命,善良大度却屡受委屈的大嫂白丽娟(马苏,题外话,马苏演得真好)。
这么多主要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宋一亚虽理性冷静,是医院业务骨干,但在养父家中受到各种排挤,在事业上也受到阻碍;比如宋小雪单纯善良曾一次次被抛弃,曾有不堪的过去,把爱埋藏心底;比如倔强好胜的宋一和,对培养自己技能的恶霸恨之入骨,但一次次误入歧途;比如精明能干的宋一梅,多年凄苦,打工之余还要照顾养父的白痴女儿;比如宋一文天生残疾,吞玻璃割腕,敏感自闭……几乎每个人都一次次面临情感和理智的抉择,而片中因这些角色延伸出其他相关角色,也都精简到位。
《团圆饭》最聪明的地方,是讲述一个笑中带泪的故事,既没有走现在荧幕充斥狂撒狗血疯狂冲突的偶像剧路子,又没有搞以往家庭剧鸡飞狗跳婆媳之争的套路,也没有玩逆境励志小人物终成霸道CEO的招数。
而是一个个小故事组成大格局,每个角色形象均能独当一面,但组合一起又是一副众生百态的浮世录。
有不俗独角戏,更有精彩的群戏,人物水准、台词水准、表演水准都极其高,想必,编剧王力扶功不可没。
在讲故事的同时,有条不紊的给你呈现一个时代的烙印,像第一集,一开场,山寨小马哥的宋一达风衣墨镜全副武装,出口处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让我仿佛置身其中——出口处的录像厅,在那个年代,录像厅的确遍地开花。
又比如全家争先恐后去看电影《真实的谎言》那集,居然有电影院找人画海报(这事我都干过,宁浩就干这个出身的)……还有太多细节让你唏嘘不已。
《团圆饭》充满温情与欢喜,是荧幕上比较少见的,尤其是有些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会触动你心底的那根弦,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个镜头,像我就仅看前两集,就被一些细节触动:宋一亚第一次因重逢而欢欣喝醉的哥哥送到宾馆,本留下了地址和联系方式,想了想,还是换做留下一些人民币,足以证明这个二弟多不想团圆;宋小雪与宋一亚第一次重逢,吃完饭送哥哥出门,哥哥说回去吧,宋小雪却一直遥望哥哥消失在夜幕中,就这么一个小细节,足以体现小雪对家人如何的格外珍惜。
要知道,如今能笑中带泪娓娓道来的讲故事的电视剧已经越来越少了。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身体里的味道是永远都不会改变,那是家里的味道,团圆的味道,在我们的身体里流动,父辈们把这种思念和团圆的味道传承给我们,我们也将把这种味道传承给我们的后代,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永远不会改变的念想,家,对我们来说是无比的重要,团圆对我们来说是无比的喜悦”。
这段来自舌尖上的中国的片尾话,非常能体现《团圆饭》的含义,而且,这个剧集无比喜悦的团圆,分分钟让我怆然泪下。
故事梗概《团圆饭》是徐纪周导演,由李光洁,代旭,李健,何泓姗等主演的一部亲情励志剧。
这部剧总共45集,在亲情剧中是一部不错的影片,从人物设置,情节推进,节奏把控都很赞。
由李光洁饰演的宋一达是家中的老大,父母带着孩子在回老家的路上,发生车祸,父母双亡。
留下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六个孩子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转变。
宋一达在父母事故后,寻找兄妹未果,一头扎进国家体育队,八年后退役。
回到老家辛平,一心寻找失散的兄弟姐妹。
影片以老大寻亲为主线,以团圆饭为心愿展开。
宋一达首先遇到的是老三宋一和,在火车站广场,一和和他的团伙兄弟倃子看不惯油头粉面的老大,便用弹弓打他,然后抢走了箱子。
当兄弟俩人在警察局相遇,一和给警察报出自己名字时,老大才知道是他三弟。
然而一和却不认他,赌气,觉得大哥早就应该找他,出现的太迟。
领养一和的后爸,进了监狱,一和在火车站附近做了小偷。
一达看到弟弟成了小偷,内心很自责,觉得没有尽到大哥的责任。
暗地里帮助一和,一点点感化一和,终于,一和改邪归正。
老二宋一亚,被一个工薪阶层的夫妇收养,大学毕业后,在辛平市医院当医生。
虽然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内心的煎熬,孤独只有他自己知道。
老四宋一梅,被一对卖包子的夫妻收养,为了伺候他们俩人还有傻女儿。
宋一梅从小就照顾她的傻姐姐,喂饭,洗脸洗脚,还要做包子,劈柴火,提水,家里的活都是她的。
不过宋一梅聪明,机灵,常常凌晨四五点起床去批发市场买饰品,围巾,牛仔裤,在学校门口卖,赚点零花钱。
老五宋一文,从小半摊,下半身没知觉,被送到福利院。
他性格敏感,多疑,孤僻,在福利院一个朋友也没有。
大哥去看他后,没有履行一周看他一次的承诺,一文将玻璃渣吞进肚子里,幸好抢救及时。
在出院时,又割腕自杀。
为了抢救小五,家里负债累累,但谁也没放弃。
而且,除过没找到的一梅,其他人都鼎力相助。
也许,这就是亲情的力量。
还有小雪,排老三,是一达的父母领养的。
小雪在市场,每天缝衣服挣钱,性格温和,善良漂亮。
一达找到后,俩人心有灵犀,为重新在一起高兴,并且小雪始终是家里的调和剂。
性格分析这部剧的成功之处是人物塑造很成功。
宋一达在文中虽然是大哥,但扮演了慈父的角色,为整个家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
首先将小五接回家住,一步步让小五找回了安全感,找回了温暖,脸上有了笑容,心里也健康了很多。
接着是一和,他们口中的三儿,由一个被警察作为重点对象人人喊打的小偷,到后来被政府机关敲锣打鼓上门送锦旗的见义勇为的好市民。
一梅,在包子铺受尽了冷眼和欺压,所以,她的眼里只有钱,没有亲情,没有温暖。
任性,蛮横,傲娇。
一达第一次找到她,和她相认时,她和三儿的反应一样激烈,赌气大哥没有早点找她。
后来,老大用自己的行动,一点点感化她,让她懂得了亲情的可贵。
老二在没有找到兄弟姐妹时,一个人自顾自地,只为自己的事业。
直到老大把大家都凑齐,故事发展到高潮,老大也开始了改变。
舍弃自己的大好前程,放弃进修机会,做了防疫站的站长。
人物形象如果说大哥扮演了慈父的形象,那么大姐小雪则扮演了贤妻良母的形象。
小雪在剧中性格温柔,体贴入微,每天给兄弟姐妹做早餐,老大收拾某一个时,她也会站出来保护,任劳任怨地照顾着兄弟姐妹。
老二中规中矩,呆板,儒雅,总是一副端着的样子。
老三活泼,调皮,逗比,总是长不大的样子。
老四倔强,任性,聪明,机灵,总是傲娇的样子。
老五是家里的小不点,也是哥哥姐姐们最疼爱的。
小五爱下围棋,心算也很厉害。
故事结局老大退役后一心只想把兄弟姐妹找到,然后一家人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老大起初理想化的想法,被老二一一反抗,可是老大依然认为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哪怕喝粥,都是好的。
老二认为没有必要让大家挤在一起,如果分开大家各奔前程,才是最应该的。
经过了一系列的事情,老大慢慢开始懂得放手,懂得让自己的兄弟姐妹慢慢高飞。
终于,老三当兵了,并立志做人民解放军。
老四努力冲刺高考。
老五被送到了省体校的围棋队,并且一一获得了省冠军和国家冠军。
最可喜的是腿有直觉了,可以拄着拐杖自己行走。
当然,老大守在那个家,和相恋十年的娟子结婚。
终于,全家人就在大哥结婚的那天坐到一起,欢欢喜喜地吃团圆饭。
其实,人生很多道理,不经历就不会懂得。
比如老大,死守一家人,不放开飞翔,每个人就得不到改变,生活也会一团糟。
比如老四,总是觉得钱是一切,钱比什么都重要,可是,当她看到全家人的温情时,他懂得了亲情的可贵。
比如三儿,他觉得人生游手好闲,玩玩耍耍就可以度过每一天。
可是,随着身边人的冲击,他也有了理想,有了奋斗的目标。
人生总是有很多道理需要我们明白,唯一让我们懂得彻底的方式就是去经历它,去感触它。
总之,这是一部很棒的剧,如果你恰好有时间,不妨打开电视,看看吧。
第三遍刷这部剧了。
很实在的一部剧,生活可不就是这样鸡飞狗跳,笑中带泪,悲喜交加嘛。
编剧用心的刻画了一帮小人物的群像图,每一个人物都是鲜活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可爱可恨之处,每一个人物都有缺点有毛病,但又都暖烘烘的,带着一身烟火气。
宋家一家六兄妹,曾经分崩离析,而后又艰难的聚在一起。
温暖宽厚、善良莽撞,为把兄弟姐妹聚在一起而孤注一掷的大哥宋一达;因特殊的家庭关系而有些自卑冷漠,过于冷静理智的宋一亚;虽是养女却对兄弟姐妹不离不弃的温润忍耐、善解人意的宋小雪;聪明伶俐却因生活中饱受冷眼而又市侩任性、胡搅蛮缠的宋小梅;上窜下跳惹是生非而心底善良的宋一和;在福利院待过的身体残疾、敏感多疑的宋一文。
这样的一群兄弟姐妹,能重新团聚在一起,能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是多么的不容易。
他们每一个人,在编剧的笔下都性格鲜明、个性十足,如那个年代大家身边的你、我、他。
不止宋家兄弟姐妹,就连小雪的追求者顺子、宋一达的女友娟子、宋一亚的养父母,宋小雪的养父母、宋一和结交的小兄弟绺子,也都是那么形象真实,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触手可及、具体可感。
可见,编剧关照了每一个小人物,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投射了深沉的情感。
有些人不理解剧中的大哥宋一达为了团圆近乎执拗,哪怕跟爱人分手,哪怕历经千辛万苦也在所不惜。
作为家中长姐,我很理解这种执拗,团圆是一种心愿,是一种无法消逝的情感需求。
我有时候会想念幼时一大家人在一起,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犯难一起往前奔的日子。
一个锅里抡着勺子,虽然难免磕磕碰碰,但那日子多温暖多香甜呀。
生活没有真正的圆满,家庭也总有分分合合、聚聚散散,但作为小人物的我们,能和亲兄热弟,亲姊热妹在一起团团圆圆吃顿饭,这是多么踏实的幸福啊。
还是多拍一些这种扎扎实实的生活剧吧,剧中一地鸡毛,但这一地鸡毛能勾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暖。
看完这部剧的观感。
整部剧中,我实在感觉不到一点亲情的感动。
本来我抱着挺大期望去看这部剧老大,就是一个自私,没本事,冲动,不负责,总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在别人身上的人。
离开了八年,回来所做的事情,我就没感觉为家里做了什么好事。
离开了八年,回来就想端起大哥的样子,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做什么事情从来不讲究方式方法。
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尤其他在对待娟儿的事情上。
简直太可恶。
想把一个家团圆起来。
生拉硬凑的凑到了一起。
就凭自己想怎么干怎么干。
老二,从头到尾,就是一个自私自利,懦弱的人。
永远都只想自己的前途,为了前途连自己喜欢的人都可以放弃。
按说被领养后的家庭条件是最好的。
八年时间,连自己残废的亲弟弟都没去看过一眼。
干什么都是为了自己。
老五的自杀,其实他应该付一半的责任。
他去借钱,也仅仅为了解决自己的负罪感。
小雪,应该算是这个家里委屈求全的人。
自小被家人抛弃而被宋家领养。
渴望家庭的关爱。
所以她会默默的支持她大哥。
甚至为了亲情,牺牲自己的爱情。
但在我看来,只有和顺子在一起。
可能她才会幸福。
看到最后,她都没爱上顺子。
仅仅只是想报恩。
尽管最后选择了顺子老三,是一个前期不着调的人。
后期人设确实挺好。
娟儿,在剧中算是一个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人。
尽管斤斤计较,为了她爱的人,她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老大应该更多理解她。
照顾一下她的情绪。
现实不会有像娟儿这样的人了吧。
这部剧,观感比较好的就是顺子。
对他们家做了挺多事,为了小雪,也牺牲了许多。
到最后还为小雪着想。
唯一一点就是爱一个人,活不出自己的样子了。
他的放手,剧情安排得不够彻底。
所以到最后小雪跟他在一起,也感觉不到小雪是喜欢他的。
爱一个人最后就是希望她能幸福。
总体来说,我看到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人,为了自己的事去伤害别人。
生生凑成一个家。
真心体会不出团圆亲情的样子。
《团圆饭》是2014年在大陆播出的一部家庭剧,由徐纪周导演,李光洁,代旭,李健,马苏,何泓姗等主演的一部亲情励志剧。
这部剧首播是在冬天,暖暖地剧情就如冬日里的一把火,温暖着每一个观众。
这部剧总共45集,在亲情剧中是一部不错的影片,从人物设置,情节推进,节奏把控都很赞。
李光洁在剧中饰演的是宋一达,他是家中的老大,父母带着孩子在回老家的路上,发生车祸,父母双亡。
留下四个儿子,两个女儿。
六个孩子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转变。
宋一达在父母事故后,寻找兄妹未果,一头扎进国家体育队,八年后退役。
回到老家辛平,开始寻找失散的姐妹。
即使丢了体制内工作,也要凑齐兄弟姐妹宋一达从体工队退役后,分配到了老家的机械厂,朝九晚五的生活也算安逸。
但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如何把六兄妹凑齐,让分散的兄妹回到真正自己的家。
爸妈意外去世,所有的责任与重担落到自己的身上。
首先遇到的是老三,老三小时候被一个光棍收留,但过得很艰辛,光棍死后老三一个人自食其力,雪莉绝佳本领,小偷。
跟着团伙在火车站附近做扒手。
宋一达认出是三弟时,一次次感化三弟,最后带回了正道。
三弟宋一和剪掉了留长的小辫子,重新做人,后来当兵入伍了。
五弟是最小的,从小生病,双腿站不起来,从小被送进福利院。
没有亲人的陪伴,性格孤僻,内向。
曾经两次差点自杀,被哥哥和姐姐救下,从此被兄妹照顾。
二弟是最有文化的,被一个医生收养,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大学毕业后在医院上班,外科大夫。
在所有兄妹中光线亮丽。
但是在别人家长大,他内心被自卑沾满。
在大哥的影响下,他渐渐地找回了自我,不那么伪装,活得不再那么累了。
三妹学的裁缝,在一个市场摆摊,给别人做衣服,以此维持自己的生活。
四妹被一个包子铺的老板收养,主要家里有个傻闺女,四妹在那家干家务,照顾傻女儿,但包子铺一直供她上学。
老大找到后,已经上高三了。
四妹具有经商头脑,一分钱都能赚出油水,但是对学习毫无兴趣。
大哥逼着她学习,好好复习,至少拿到高中毕业后,再自己做决定。
但四妹觉的读书无用,早早想出社会。
宋一达告诉四妹:人活着,总要做成一件事。
不要什么都是不合格。
在他的监督下,四妹还是上完了高中,并且考上了大学。
六兄妹性格分析这部剧的成功之处是人物塑造很成功。
宋一达在文中虽然是大哥,但扮演了慈父的角色,为整个家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
首先将小五接回家住,一步步让小五找回了安全感,找回了温暖,脸上有了笑容,心里也健康了很多。
接着是一和,他们口中的三儿,由一个被警察作为重点对象人人喊打的小偷,到后来被政府机关敲锣打鼓上门送锦旗的见义勇为的好市民。
一梅,在包子铺受尽了冷眼和欺压,所以,她的眼里只有钱,没有亲情,没有温暖。
任性,蛮横,傲娇。
一达第一次找到她,和她相认时,她和三儿的反应一样激烈,赌气大哥没有早点找她。
后来,老大用自己的行动,一点点感化她,让她懂得了亲情的可贵。
老二在没有找到兄弟姐妹时,一个人自顾自地,只为自己的事业。
直到老大把大家都凑齐,故事发展到高潮,老大也开始了改变。
舍弃自己的大好前程,放弃进修机会,做了防疫站的站长。
人物形象如果说大哥扮演了慈父的形象,那么大姐小雪则扮演了贤妻良母的形象。
小雪在剧中性格温柔,体贴入微,每天给兄弟姐妹做早餐,老大收拾某一个时,她也会站出来保护,任劳任怨地照顾着兄弟姐妹。
老二中规中矩,呆板,儒雅,总是一副端着的样子。
老三活泼,调皮,逗比,总是长不大的样子。
老四倔强,任性,聪明,机灵,总是傲娇的样子。
老五是家里的小不点,也是哥哥姐姐们最疼爱的。
小五爱下围棋,心算也很厉害。
故事结局老大退役后一心只想把兄弟姐妹找到,然后一家人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老大起初理想化的想法,被老二一一反抗,可是老大依然认为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哪怕喝粥,都是好的。
老二认为没有必要让大家挤在一起,如果分开大家各奔前程,才是最应该的。
经过了一系列的事情,老大慢慢开始懂得放手,懂得让自己的兄弟姐妹慢慢高飞。
终于,老三当兵了,并立志做人民解放军。
老四努力冲刺高考。
老五被送到了省体校的围棋队,并且一一获得了省冠军和国家冠军。
最可喜的是腿有直觉了,可以拄着拐杖自己行走。
当然,老大守在那个家,和相恋十年的娟子结婚。
终于,全家人就在大哥结婚的那天坐到一起,欢欢喜喜地吃团圆饭。
其实,人生很多道理,不经历就不会懂得。
比如老大,死守一家人,不放开飞翔,每个人就得不到改变,生活也会一团糟。
比如老四,总是觉得钱是一切,钱比什么都重要,可是,当她看到全家人的温情时,他懂得了亲情的可贵。
比如三儿,他觉得人生游手好闲,玩玩耍耍就可以度过每一天。
可是,随着身边人的冲击,他也有了理想,有了奋斗的目标。
人生总是有很多道理需要我们明白,唯一让我们懂得彻底的方式就是去经历它,去感触它。
总体来看还是不错的一部家庭剧。
它抛弃了传统几类家庭剧的老套路,避开了为了博收视而安插的各种牵强的矛盾线,讲述的就是生活。
即使矛盾也是那个年代必有的家庭生活矛盾,这样的感情线穿插既提高了剧本身的真实性又容易引起观众的关注度。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会有共鸣,没经历过的都是满满的同情与理解。
撑起的是一个家,特别是以这样的一个家国背景下撑起这样一个特殊的家,真的很不易。
其实关于亲情我们都有着太多的缺失,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些什么,可当每个人都为家多付出一分的时候,家回馈给我们的一定是百般的温馨。
现实中的我们把更多的关注都用在了上孝父母下教子女身上,也恰恰忽视了对于兄弟姐妹的关注,而这部剧就是对这一缺失的关注。
变得是年代感的表达,不变的是亲情的难能可贵千金不换。
用心体会感悟生活的人都会从这部剧中得到不一样的感动。
电视剧《团圆饭》讲述了宋家五个失散多年的孩子,在大哥宋一达的努力下,又再次团聚的故事,虽然千辛万苦之下,一桌团圆饭还能再聚,但如何能在同一个屋檐下展开新的生活,却成了这个重新聚合的家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所以,由李光洁扮演的大哥一达和傅晶扮演的小妹小雪,成了一内一外的两大凝聚力所在,共同铺陈出这部感人至深却有不失快乐的情感大剧。
五兄妹中,唯有傅晶扮演的小雪并非亲生,但她却是对这个家最眷恋的一位,就算哥哥和弟弟们早就天各一方,有的被领养,有的进入了福利院之后,也唯有她一直等候着大哥的归来,等候着全家的再聚,是推动这桌“团圆饭”的最重要力量。
小雪这个人物看似平淡,其实内心却一直围着一炉热火,小雪的生活看似平凡,其实也是经历了五味杂陈的种种磨难,但这一切,她又都隐忍包容,几乎不在外边表露,所以,这个人物的扮演,是有着巨大难度的,不能有太多的语言与动作的发挥,却又必须对人物的内心戏进行充分的挖掘,只能通过眼神和表情这些“微”情绪,来带领观众走入小雪的自我世界,在这个层面上,扮演者傅晶的完成度颇高。
傅晶所扮演的小雪,在《团圆饭》中始终被两个问题所困扰,其一就是大家庭的问题,她和大哥最贴近,但是一亚、一和、一文这三个性格与境遇完全不同的兄弟,成为了她最难调节的亲情,一亚的沉稳与冷漠,一和的狡黠与叛逆,小五一文的任性与孩子气,凑在一起,就是一出随时可以闹崩的大戏,但她依然在嫂子过门前,与嫂子的母亲签下了互不干涉的合约,这又是何等的“悲壮”。
其实小雪的一生,奉献太多,不仅这次,也包括她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画家李刚,而屈从了混混顺子的婚姻,同样有太多为别人的考虑。
说到小雪的感情,就是困扰她的第二个问题,像小雪这样漂泊半生,辛苦以缝衣度日的女孩,其实会有强烈的归属感,但这个归属感不仅仅限于和一家人的团聚,也有自己小生活的打造,但她也有对浪漫未来的追求,这也是她倾慕作为艺术家的李刚的原因,但挥之不去的老师吴凯,却是她心头的最疼。
虽然说她选择了顺子,但所有人都相信,她对顺子的感情不是爱,只是为了寻找到一个生活的依靠,为了给兄弟们找到一个保护伞,虽然顺子也有善良、热心的一面,度小雪更是关怀入微,可惜爱情不仅仅是付出与接纳,更是心灵的融合。
如果我们在中国电视剧史上进行追朔,或许唯有《渴望》中的刘慧芳、《篱笆女人和狗》中的枣花,能与本剧的小雪有相类似的观感,那是汇聚了万千中国妇女贤淑、温婉,而又善解人意、勇于牺牲自己的一切,来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的伟大而平凡的女性,代表了整个中国一代妇女的典型性形象。
傅晶的表演,从全剧中可以看出来,她至始至终都提着一口气,这口气不仅仅是角色的心气,更是作为一名优秀演员所秉持的含而不露的气场,但她也有几次火山爆发般的发作,这种压抑的释放,令小雪这个人物变得更加饱满和真实。
傅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97级本科班,是中国青年实验话剧院、国家话剧院女演员,有着深厚的舞台表演功底,所以对她而言,电视剧角色的扮演非常驾轻就熟,但她并没有满足于完成一个角色,而是要怎么来完美一个角色。
2002年,傅晶凭借处女作《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的祝四萍为人所知;2008年在《落地,请开手机》中与孙红雷搭档,饰演女主角空姐李小晚;2011年,凭借电视剧《大爱无声》中聋哑人女孩“柳丝语”的出色演绎,再次折服了全国观众;2013年的在《知青》中扮演女知青周萍,又让观众遇到了在蛮荒年代最纯真坚强的少女……今次《团圆饭》中的小雪,则又是一个完全区别于既往角色的人物,对电视观众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傅晶”角度,对傅晶而言,则是演艺路上的又一次成功挑战。
很温情的一部剧,真的蛮喜欢这部剧的已经重温不下十来遍了,这一家人的事真的很让人感动,虽然我们生活中很少会有这样打不散的家,在经历过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还能一家人整整齐齐的真的很让人羡慕,这就是我们一般人都向往的吧,一大家子那么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最终都可以包容,磨合着团团圆圆的过着幸福的生活,真的非常不容易!
团圆饭本就是温情的一种体现,一般来说大年三十一家围坐在桌前吃一顿团圆饭是每个中国人最普通的愿望,它展现了传统文化中最柔软的部分,让人在这个世界上感受到不再孤独。
由徐纪周执导,王力扶编剧,李光洁、马苏、李健、傅晶、李依玲等人主演的《团圆饭》就是这样一出温情剧,尽管所反应的家庭情况特殊,但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仍然让观众动容。
在收看这部剧作时,相信很多人都会将目光对准大哥宋一达(李光洁),他的坚韧重建了这个特殊的家庭,当然也有人会喜欢草根的宋一和(代旭),这种赤裸到一无所有的吊丝生活让我们感到自己也不那么苦B,甚至泼辣大胆的娟儿(马苏)也会拉走不少粉丝,毕竟女汉子是这个时代女人的时尚。
似乎很少有人去用心解读宋小雪(傅晶),相对于绚烂绽放的众兄妹,她几乎就是恬静的代名词,从不主动挑起争端,以至于小流氓顺子(赵雷祺)整天纠缠她。
即使在众兄妹团聚时也只是在淡然微笑,然后沉静到温情的世界里。
据说,最近很多人都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但是大多没有唐僧的心如止水,所谓美男子或许会有,但安静却未必见得。
宋小雪却仿佛是一个安静的女孩,一如天空中飘落的柔雪,在一个无风的夜晚一片一片地落到地面,轻柔到你几乎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是带着一股沁人的清凉。
尽管是宋家的养女,但却承担了比亲女还多的责任,然而她却没有任何怨言,只是默默地承受。
对于宋小雪来说,至少大哥宋一达是值得信任的,虽然二哥、三哥有各种不靠谱表现,但兄妹之情一样深厚,或许这是她能够温婉却又坚韧地生活的原因。
然而即使这样如秋叶一般静美的女孩却仍然不得不承受感情中的挫折,与吴凯的相遇是一场错误,谁都可能为自己的青春买单,我们不该苛责她未能正确选择,然而她却一直背着这个包袱。
正是因为这一段过往,让其始终无法把内心敞开,面对青年画家李刚(曲高位)的追求,她只能若即若离。
对吴凯给予金钱的拒绝或许是她最激烈的时刻,然而即使这样她仍然没有将情绪发泄到外面,只是在家里的时候才展现内心的波动。
或许青春终将翻过这一页,所有当年的错误就如同流水一样逝去。
有些人的愿意其实很朴素,只想在这个世界上静静地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不须要太多的人来打扰,只愿自己中意的人在一边倾听。
宋小雪或许就是这样的女孩,从没想到太多的光彩,只想做个素静的女子,让生命自然绽放。
在小流氓式的顺子与青年画家李刚之间的情感纠葛不知道最后会偏向哪一方,但无论怎样选择她都会静静的生活,一如她恬静怡人的外表,这世界上有种人如清茶一杯,历久弥香。
昨晚看了几集《团圆饭》,故事内容是说解放初期一个家庭,大儿子拿到工资给父母,父母带着大儿子回乡给爷爷奶奶过生日,结果发生车祸,父母在那场车祸中去世了,留下六个孩子。
大儿子宋一达是运动员,二儿子宋一亚是医生 ,三儿子小名叫三儿是小偷,小儿子宋一文小儿麻痹症在福利院,领养的女儿叫小雪在市场摆摊子卖衣服,还有一个小女儿叫小梅到22集为止并没有出现。
大儿子宋一达退役回家找到宋一亚,两个人在聊天的时候,一达问一亚为什么不去找其他兄弟姐妹,一亚说那你为什么不找。
我也无法理解在一个城市生活,宋一亚却不去找其他几个兄弟姐妹,连在福利院生活的最小的弟弟也不怎么去看望,在我印象中只有没有亲人才会在福利院一个人生活。
但是看过了一亚的生活,我多少也有点理解了。
他被人领养,生活在爸爸的朋友家,人在屋檐下,处处地低头,肯定要隐忍,也有很多的委屈,毕竟不是亲人,所以感情不可能随意发泄,也越加懂事明理,却也变得更加现实。
一个人外面的光鲜是看不到他背地里的辛酸,人们往往只看到一个人外在的东西而不知道一个人的内心。
环境造就了一个人,所以当宋一达的女朋友跟他的兄弟要求宋一达做出选择的时候,宋一亚可以很理智的说矛盾发生是因为人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当利益冲突的时候自然会有矛盾,选择亲人就跟爱人分开,选择爱人就该跟亲人分开。
但是我却更赞同宋一达的想法,爱人跟亲人本来就是一体,他们的利益也只有一个就是共同利益,就是应该相亲相爱,相互扶持帮助。
宋一达是一个很有担当跟责任感的人。
对于那场车祸,以及兄弟姐妹被领养的事情都归到自己的身上。
整个故事可以说大哥才是最让人心疼跟感动的人物。
他原本退役在国家单位工作,甚至可以直接结婚。
但是他没有这么做,退役回家他首先做的就是找自己的兄弟姐妹,他说朋友都是后来带出来的,可以随时走,但是兄弟姐妹是打娘胎里出来的,是带不走的,这才是亲人。
所以他一心找到自己的亲人,为散落的兄弟姐妹建起来了一个家。
他的三弟是一个小偷,当他问他弟,那钱是你偷的吗?
三儿说不是。
他说那我信你,如果你二哥不信你我就跟他断了兄弟关系。
当他问宋一亚,你为什么不相信你的兄弟,他将一个酒瓶砸向自己的头的时候,是在用行动告诉宋一亚我信我的弟弟。
可是当他发现三儿确实偷了别人的美元,他瞬间崩溃了,他狠狠地打了三儿,一直问他,为什么要骗他。
这就像一位母亲看到自己儿子走上歧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
本来各自被领养,各自生活,都已经被各自的环境所塑造成了各自的性格跟价值观,然而宋一达将这样的兄弟姐妹再次的汇聚在一起,必然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很多的困难。
宋一亚的养母说,只有她可以理解宋一达,因为当家的才知道其中的艰辛跟不易。
《团圆饭》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我个人觉得拍的不错的一部电视剧,很贴近生活,也很让人反思,尤其在现在这种利益愈演愈烈的社会,亲情亲人的感情也多少被冲击。
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也是在所难免的,毕竟每个人都是各自的独体。
但是亲人是千世修来的缘分,只有这一世才有这么一次机会成为亲人,是几亿分之几才会成为一家人的概率,为这得来不易的缘分跟概率,我们都应该珍惜爱护我们的家人。
觉得挺感动的
抛开剧情,演员演得都很好,台词也好,太真实了。剧情不讨喜,可是很多家庭过的日子比这还不如,还更狗血呢。(又是一部春节期间陪妈妈看得剧)
看之前一直纠结,故事算不错,可没有我喜欢的演员,尤其是李光洁。作为老大想担起自己的责任,想团圆我都可以理解,但要靠不断的理所当然的牺牲别人,打乱别人的生活来成全自己的想法我是不接受的,毕竟每个人的经历和各种感情在心里的分量和占比都不同。
还是挺有感觉的
委屈自己,成全所有人,就是这个片剧情的规律。
李光洁给人的感觉很贴切故事情节。一个家中长子,退役后没有好的补偿,也没有好的出路,靠收破烂为生,为了将失散的家人聚在一起,尽心尽力。看看剧中包子铺夫妻的形象,包子铺下雨后泥泞的路面,比现在都市剧情实际多了,而且也接地气,现在某些都市剧的人除了装逼,耍帅,拜金,势力,还有什么?
这部剧也很有亮点吸人眼球的
差评!一分都不想给。震碎三观的电视剧,还不如看我的言情小说、霸道总裁!
编剧真能注水,胖子想娶女神真难啊
挺好的,但是总觉得里边的某些反转和挫折是特意为了拉时长的,能全部在三十集左右是最好的
看完了。我,我爸,我妈都要被他们家干的事把肚子气炸了。 老大做啥啥不成,没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弟弟妹妹也没有正确的三观和教育,根本担不起这个家庭的责任,真正为这个家付出的,是二哥和小雪,大哥没本事担起责任,还死要维持什么一家人至上,看起来像笑话。 全家人都好自私,真心为他们家付出的人,顺子,娟,都没好下场。小五和小三,对顺子,对娟的讨厌来的莫名其妙,搅和了哥哥和姐姐的婚礼。 编剧想表现出:他们都是爱彼此才做出的一切。简直是以爱为借口玷污爱的名义。 我妈说,社会上多几家这种人,社会就完了。 给剧起名字:和稀泥的一家人,灾星小五。
救命啊,这都能he.??我理解不了,聚一起生活一团糟还要强行聚一起
搞的太过声嘶力竭苦哈哈,老用一种高亢的情绪烘托让人脑壳疼。
一般
看过同一屋檐下再看这个就只能呵呵,各种拖时间
没你们那么高的逼格 我就觉得很好看
北京卫视在播…度娘了下居然是翻拍霓虹的《同一屋檐下》。。。一直都蛮喜欢傅晶的…里面演的真是我见犹怜(T_T)
其实我觉得小雪才是女主吧!她戏份比大嫂多多了,大嫂中间下线了好长一段时间
宋晓雪隐忍细腻含蓄又要极富张力的表演,需要从每个微小细节和眼神的流转中把人物演活,中国的女演员中也只有傅晶的表演天赋才能够驽驾这个角色吧。
怎么有这么难看的电视剧 再看认何泓姗那里 他哥他姐真的都是不讲理的狗东西 还是包子铺好,满满的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