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旺大饭店
Hotel Salvation,Mukti Bhawan
导演:舒巴希·巴蒂尼
主演:阿迪勒·侯赛因,拉利特·贝尔,格塔姜利·库尔卡尼,帕洛米·戈肖,纳瓦宁德·贝尔
类型:电影地区:印度语言:印地语年份:2016
简介:巴哈旺大饭店(Mukti Bhawan)位于印度圣城瓦拉纳西,为一些临终之人提供住宿,很多人不远万里而来,他们相信死后尸体在恒河边火化,随恒河而去,使他们更容易得到灵魂的解脱。mukti在印地语里有解脱救赎的意思。 这部电影是一部关于一个儿子的喜剧,他被迫将自己的工作放在一边,来陪伴他年迈的父亲去圣城瓦拉纳西。详细 >
瓦拉纳西就像国内的西藏深处 老人在临终之际走像圣城迎接自己的死亡 牦牛也是如此 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平淡的音乐配上简单的叙事镜头反应出人对于生死的看法
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
印度宗教视点下对生死的感悟。我是带着点通过电影言语深度了解印度文化的机会,毕竟勘破生死这样的主题很少。实际发现它完全没有get到,最后沦为了一部家庭情感的泛泛制作。
不要想去教育观众,没人喜欢说教。
我们的生命是一朵浪花,救赎是深知自己终归大海
印式的父子亲情
印度电影不论或歌或舞或平静或淡然,都充满人文关怀,深入心灵的痛点,真的随时可以把中国电影甩出几条街。
当印度片子里完全不唱歌跳舞,我就会慌张,因为他们将展开哲学天赋,对你进行说教,而且一点欢乐都不存在。电影通过描述一个恒河边等候死亡的旅店,来讨论死亡,可以说是非常枯燥了。对于没有牙齿的人来说,有人嚼烂了喂他,自然欣喜,而我实在接受不了这种死到临头的和解,不在于真伪,在乎生死。
大多数人无法决定出生,却足可以准备迎接最后的时光——死亡是一段与亲人道别,与自己和解的旅程,路的尽头是一个美丽的句点……
平静的看待死亡
奔着瓦拉纳西看的。文艺片导演大概都一个师傅带出来的。闷
印度親情電影。由兒子陪父親去“等死”而延伸到一家三代人心結的打開。雖然是嚴肅的生死題材,但卻也有著讓人會心一笑的小幽默。不過節奏實在太慢,沒有對白的場景太多,以至於又忍不住睡著了。。。以及最後感覺過了幾年,實際上還不到一個月?有點莫明其妙。兩星半
瓦拉纳西的告别。
非宝莱坞商业电影,带有印度原始和底层气息,感受印度宗教和民俗民风,感受普通信徒面对死亡的心情,同时还看到父子两代人矛盾的逐渐化解,父女之间的隐形矛盾却浮出水面,但是电影中抛出大量的矛盾,但是却不再提及,导致结尾虽然是意料之中,但却无力。ps:巴哈旺大饭店其实就是自助型的养老院,所以拿着手机工作的儿子才会那么格格不入。(2.5/5)
看完梵蒂冈看瓦拉纳西,两座圣城,两种人生。在瓦拉纳西死亡是光天化日下可以谈论的事情,从小巷子到恒河边这一路,会遇到抬着的尸体,会看到烧尸体的木材,会闻到味道看到火光,热热闹闹,在瓦拉纳西死亡就像一场盛会,悲伤是克制的,更多的是解脱。一个典型的印度家庭,一部非典型的印度电影,想起远藤周作的《深河》。影片中还有熟悉的恒河游船,恒河夜祭,还有在瓦拉纳西必喝的酸奶。
弃。
在暖洋洋的卧室里 看了一部走暖暖调调的印度电影 “为什么来生还要当人” 父子俩坐在恒河边的堤防上笑着说下辈子要投胎当袋鼠 对啊 这就是生命 庸庸碌碌最后谁都得等待救赎 还不如当个可爱的小动物来得有趣 影片没有太多对白 透过三代人对生命的解读完成了主人公的“自我救赎”
6.5/10,印度关于一个老人等死并且等到死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们觉得死亡一点都不可怕,和成人立业结婚生子一样只是人生必须要经历的一件事情,只是,这个世界上不再有“我”了...不管将来能不能洒脱的面对这件事情,至少到现在为止,还不能。
平庸。
时间的意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