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2

非诚勿扰2,不省心,If You Are The One 2

主演:葛优,舒淇,孙红雷,姚晨,安以轩,邵兵,廖凡,邬逸聪,关晓彤,窦文涛,赵宝刚,乐嘉,张馨予,王希维,李晨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0

《非诚勿扰2》剧照

非诚勿扰2 剧照 NO.1非诚勿扰2 剧照 NO.2非诚勿扰2 剧照 NO.3非诚勿扰2 剧照 NO.4非诚勿扰2 剧照 NO.5非诚勿扰2 剧照 NO.6非诚勿扰2 剧照 NO.13非诚勿扰2 剧照 NO.14非诚勿扰2 剧照 NO.15非诚勿扰2 剧照 NO.16非诚勿扰2 剧照 NO.17非诚勿扰2 剧照 NO.18非诚勿扰2 剧照 NO.19非诚勿扰2 剧照 NO.20

《非诚勿扰2》剧情介绍

非诚勿扰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非诚勿扰2》豆瓣官方小站:http://site.douban/108514/ 在秦奋(葛优 饰)全然做好与笑笑(舒淇 饰)白头到老的准备之时,笑笑对秦奋的感情却仅仅止步于好感。在秦奋好友李香山(孙红雷 饰)和芒果(姚晨 饰)离婚典礼的启发下,秦奋与笑笑决定试婚。然而,好感毕竟不等同于爱情,共同生活期间,秦奋深沉的爱意 在笑笑那边却变成无形的压力, 两个最后只能分道扬镳。距离远了,感情似乎也就淡了,就在两人似乎已经忘记对方的时候,他们生活的轨迹又一次发生重合。老友李香山罹患重症,在他的人生告别会上,秦奋和笑笑再次相遇,在即将离世的老友点化下,笑笑似乎明白了婚姻的真谛……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父亲的房子我是爱我心略野伊瓦鲁怪物与人布鲁克斯,草地和可爱脸孔人形净琉璃关云长篮球火人工智能:伏羲觉醒怪兽大学搜查班长1958部长风花凜子的恋情一起入魔洛城一夜不再说分手正义联盟大战少年泰坦晴雅集杀人狂魔末任女士就拜托了高校之神低头遇见爱折磨孔雀东南飞卫士M3黑色之钢设局人一家巧多事小屁孩日记3逆袭的青春

《非诚勿扰2》长篇影评

 1 ) 王小刚,你凭什么与姜文比?!

姜文《让子弹飞》中为了不植入广告而与制片人翻脸,冯小刚《非2》植入20个广告。

就这一点,还怎么比。

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小刚啊,你输的不是你那毫无主题的剧情,不是大杂烩的制作方式,输的是你对电影的态度和对影迷的态度。

试问小刚,你一部影片植入20多个广告,你把你的影迷当成了什么?

我们可以容忍你的半生不熟,可以谅解你的粗制滥造,但是我们却不能容忍你为了挣钱糟蹋电影,糟蹋影迷的行径!

 2 ) 我只记住了那首诗《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3 ) 痞子的私房茶

1.《非诚勿扰2》是我近期看过的最舒服的一个东西。

说是“东西”,是因为这片真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电影,感觉更像是八点档情感剧场里的一集电视剧。

正如人所说,植入广告太多,场景多余而杂乱,人物动机浅,以及最重要的,故事线简陋,戏剧张力特别薄弱,连基本的“前戏—高潮—结局”的结构都很模糊。

很多人批评冯小刚在本片中不会讲故事,这话对也不对。

首先,他一贯是以擅长讲述好听好玩但欠缺“形而上的深刻意义”的故事而生存在影坛的,尤其对比起张艺谋陈凯歌等重意义而轻故事的“大”导演而言,他最不乏讲小故事的能力。

此次《非2》,明显是冯的反电影之作,主动抛弃了缜密的逻辑,线索,细节(其实,也有人说这是偷工减料也不无道理)。

看了就知道,葛优把主角戏让给了孙红雷;再想想就明白,主角不是冯小刚,而是王朔。

冯小刚凭借此片,一来植点广告赚点小钱,二来重推老朋友,甚至让他喧宾夺主。

也就是说,片子一度成为王朔心情随笔的影像化,不能当做故事性强的小说来看。

不是情节老少咸宜的大众饮品,而是情怀击中你心里某处的一杯私房茶。

关键是,有没有这情怀。

曾有位看片不少的时尚女生问我,《变形金刚》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几坨铁在打架死磕么?

我说,满商场的衣服又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几片华而不实的遮羞布么?

这就是情怀之别。

作为女孩子,不会明白,当男生看到一台线条优美马力充足的车,就会天然地激动;更何况这么酷的机器竟然还会变形,不仅会变形,还打起了架,不仅会打架,还可以拯救地球……个中的趣味和热血,对着没有此类情怀的异性,怎么都掰扯不清。

2.《致女儿书》是一本给我启发的小册子,王朔用文字示范,一个大老爷们如何在煽情催泪的同时,做到不腻歪。

其实冯氏电影里的台词,一直是这种不矫情口味。

不喊大口号,不用形容词渲染,不靠语气词加强,非常顺口而随意的一句,却力道十足。

“把他抬进去,旁边给我留一地儿。

”“如果挖开了什么都没有怎么办?

那,你们就把我埋了。

” 《集结号》“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唐山大地震》冯小刚说,“我就像一扎啤酒,王朔把一杯二锅头倒进去,这种混合酒名叫深水炸弹,喝完后会上头.”王朔在非2里添的二锅头,是些许禅意。

“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

”“活着是一种修行”“死是另一种存在,相对于生,只会生活是一种残缺。

”“一辈子很短,我愿意与你将错就错。

”是我眼里的年度最佳台词,不带之一。

清淡,无华,还掺着点坏坏的调侃,力道却似深水炸弹,让完美主义欲求不满者心头一惊,让虚无主义得过且过者会心一笑。

让徘徊于路口的人,找到下定决心的理由;让轻易离别和放弃者,想起一段辜负……如果对文字有信仰,能理解非2文字贫,淡,慢,禅的情怀,那么就值回了半张票钱;更何况还伴着仓央嘉措的诗,那首《最好不想见》,以及自己的爱人。

3.非2饱受诟病,就因为它的不伦不类,或者说,非2 = 杂文+散文+广告片。

但关键是,狡猾如冯小刚,在骂人封路的时候,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葛优说起选秀的评委:“冒充上流社会,哪有上流啊?全是下流。

这就是一帮寄生虫,骗吃骗喝骗炮打。

”接着又嘲讽爱洗脚的暴发户,“穷人才追求所谓的帝王享受,把脚当脸伺候”;王朔附体,说798是伪艺术,伪前卫,整个就一伪军大院。

这时冯小刚附体孙红雷,说:“哥哥,咱不较真行吗?

”一来基本认同这批判,二来换个立场,说“在商言商”之理,拿人钱就说人好话,算是给自己做一解释,并针对一定会出现的舆论骂名,对着安以轩前瞻性地说一句:“你要注意了啊,别做了伪愤青还不自知。

”什么是江湖老油条?

高调植入广告,拍摄偷工减料,却抢在小年轻开口批判之前,先自个儿把自己戳穿了,你想骂什么,他们比你还清楚,光明磊落,一点猥琐都没有,只不过浑身痞气,还不忘嘱咐你一句,别当伪愤青。

想批他就此变得棘手起来,越激动,越显得你狭隘得开不起玩笑。

就这样,我们眼睁睁看着坦荡的“痞子冯”,躺着把钱给赚了。

 4 ) 2010,让我们和这个世界谈谈

自从几年前看到叶京在采访时挺着鹰钩鼻,两眼泛光地说:“我把王朔骂哭了,王朔把冯小刚骂哭了。

”(大意)我就以为这辈子再也看不到王朔和冯小刚的合作了。

对于一个王朔迷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难过的事情。

小半辈子的交情,这哥俩彼此实在太熟悉了,这个世界上除了冯小刚,暂时还找不到第二个人能真正拍出王朔小说的精华,《永失我爱》、《冤家父子》(这片子导演虽然写的是王朔,但其实是两人联合执导)、《一声叹息》,莫不如是。

冯氏贺岁喜剧的成功,其根基也是来自对王朔小说外壳的搜刮。

至于《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是姜文的作品,几乎与王朔无关。

没了王朔,冯小刚开始逐渐转变戏路,接连和刘震云、刘恒、盛和煜、苏小卫等几位著名创作者合作,片子也卖,而且大卖,但不知为何,和早期作品比起来,总觉得不那么顺畅。

而第一部《非诚勿扰》的出现似乎也是个突发事件,直到08年,华谊酝酿上市,需要一部“多快好省”又能赚钱的片子来建立信誉信心,冯小刚无意中看到陈国富的《征婚启事》,便短时间内弄出了这样一个东西。

其实能看得出来,在《非1》中,冯小刚就很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但遗憾的是,可能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也可能是想说的话太多却还没做好心理准备,第一次没怎么谈拢。

你能看到他时而在表达自己的一些困惑和感怀,但随之就被生硬地拽了回来,结果就显得整个片子有点不咸不淡,不温不火。

幸运的是,王朔看了这个片子。

冯小刚对此有过描述,他说他给王朔送了一盘《非诚勿扰》的DVD,王朔看了以后,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但觉得有点意思,“我说那你要是觉得有意思,那你就顺着这个故事再写一个剧本吧。

”结果王朔居然真的很快就写了一稿,拿给冯小刚看,冯小刚一看,觉得:“还真挺好。

”于是就拍了。

王朔和冯小刚怎么和好的,这是八卦,多说挨骂且活该,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老哥俩终于再次手拉手、心贴心了。

而且这手拉得正是时候,2010年,两人都52岁,回望过去的大半辈子,展望剩下的小半辈子,老哥俩感慨万千,此起彼伏:这些年净跟欲望较劲了,来,现在让我们和这个世界谈谈。

谈什么?

生死钱财,老婆孩子,活着,无非也就这点事。

本着不剧透的原则,只能说这么多了……好吧,我承认我不想说跟剧透不剧透没多大关系,真正的原因在于,这片子的故事没法仔细去解读,容易把自己绕进去。

王朔实在太强大了,轻而易举地抛出几句话,字字如钢针,针针入肉,从头到尾,让人避之不及。

你刚想咧嘴笑,随即他就冒出句话让你嘴巴闭严实了;你眼泪刚泛光,他就一鬼脸让你笑得一个狼狈。

看这片子,很容易呛着。

片子里牛逼台词太多了,想不到好的形容词去形容,不过那种感觉倒让我想到李宗盛的歌词,你会想,一个人到底是对生活参透得多深,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说婚姻,“婚姻怎么都是错,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

”;说死亡,“你怕死吗?

”“怕,我怕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说金钱,“我这辈子就跟钱较劲了,所以我决定让我女儿不在钱上花半点心思,就让她虚度光阴。

”(大意)……总结下来,“活着,是一种修行。

”类似佳句无数,我相信随着一个男人年龄的增长,今后不同时间去看这部电影,应该能从其中参透出不同的感悟来。

著名编剧宁财神当晚看完就感叹说:“处处华彩,处处干货,许多值钱的人生感悟,友谊婚姻生死,每个角落都充盈着两个老炮的经历与思考。

在这个层面上,王朔用脚趾头写也足以干掉大部分编剧。

”冯小刚从前的电影,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核心里都有一种很柔软的东西。

但在《非2》里,你似乎感觉不到以往的那种温暖,它就是两个老男人一封赤裸裸的自白书,有绝望,有希望。

夹杂在期间的不再是悲凉,而是苍凉。

对于冯小刚来说,这是一个跳跃。

这种变化,很可能来自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和平静的创作心态,华谊成功上市,《唐山大地震》大卖,陈国富主导策划的《风声》和《狄仁杰》也获得成功,这无形中都让冯小刚获得了更大的创作自由度。

《非2》叙事流畅,小溪一样流淌,娓娓讲述,仓央嘉措的诗歌,胡德夫的歌,仿佛信手拈来,没有上一部时的左顾右盼,非常耐心,看不出有多少顾虑。

作为一个王朔迷,看这片子可能还会有另外一个收获。

这么多年来,那么多声音都在说王朔变了,光听声音,会觉得他似乎有点疯疯癫癫神神叨叨。

贴近看呢,《我的千岁寒》,确实看不懂;但一看《致女儿书》,觉得他应该没怎么变。

这次看《非2》,更确定了这一点。

还是生鸡蛋一枚,壳再硬,里面终究也是软的。

说到这,恐怕您也能感受到,《非诚勿扰2》似乎不是一部想象中的“商业大片”,其实您要是这么认为就对了。

老实说,我甚至觉得这片针对的观众只有两个,就是王朔和冯小刚。

再扩大点,顶多以这哥俩为首的那一撮劲儿劲儿的北京老炮。

这片子是这哥俩送给多年兄弟们的一份礼物,或者说,是一份信物,在这把土埋半截子的年纪,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悟,生生死死,爱恨情仇,话都摆在这了,今后兄弟你是要重新开始还是继续混着,自己看着办……作为旁观者,凑巧您要是共鸣了,那是赚到的;不巧您要是理解不了,那是应该的。

话又说回来,这个档期,这个形势,这个阵容,中国当下也只有冯小刚敢这么干。

“2010,让我们和这个世界谈谈”,最终双方达成的共识到底是什么呢?

看过电影,大家心里都会有各自的答案,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这个世界是什么都有可能是假的,只有一样东西有可能是真的——爱。

别笑,严肃点儿。

赶紧想明白,别误事儿。

搜狐娱乐稿件:http://yule.sohu.com/20101221/n278434642.shtml

 5 ) 强烈谴责中国人寿在植入广告中误导消费者的行径!

电影情节中,秦奋为了像笑笑表达爱意,将自己三百万保额的寿险保单受益人写成了笑笑。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寿一点也不负责任!

对于一个国有的保险公司有这种行径感到悲哀和气愤!

投保人在投保时,收益人是可以指定的,也就是说保单上受益人笑笑与秦奋的关系肯定写的是配偶。

事实上,秦奋与笑笑并没有领结婚证,也就是说不存在真正的法律关系婚姻。

并且在影片最后说两人到了2030年才领结婚证。

如果说被保险人在他俩领结婚证以前身故了,笑笑与他还没有领结婚证的情况下,她是一分钱理赔金也拿不到的。

因为保险公司理赔是需要提供关系证明的。

没有关系证明只能将这笔理赔金理赔给秦奋的第一法定继承人,也就是说子女或者父母。

中国人寿在没有考虑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强行植入此情节的广告,严重误导了消费者对保险的认识!

那些在外面有小三的人要注意了,如果你们没有领结婚证,即使她是你的受益人,到时候真理赔了,小三也不会拿到钱的!

到时候只能对薄公堂了!

 6 ) 冯小刚导演的艺术人生告别会

看完非2,我觉得冯导的转型已经彻底成功。

继唐山政府宣传片后,他又成功拍摄了三亚风光宣传片。

特别煞费苦心的是,在影片末尾他还埋下了一个长长的伏笔,等于向中国所有城市发出号召:快来和我合作,我们一起拍非诚勿扰3!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和张导两分天下:一个负责所有大型团体操表演,一个负责所有城市公关片的拍摄。

我无法给非2贴标签或打星。

有些电影你可以评论它好,或者不好。

有些电影你可以表示喜欢或不喜欢。

但这些标签对于非2都是不适用的,因为这是一部毫不用心的作品,根本当不起任何一个严肃的评价。

为了续集而续集的故事,拖沓冗长的情节,没完没了的软广硬广,除了开篇的十分钟还保留着冯小刚式的幽默与灵气外,十年前的那个叙事灵动的冯小刚踪影全无,你只能在百无聊赖间想象着导演和制片那赚钱赚得发红的双眼。

曾经那个我喜欢的冯小刚到哪里去了?

《编辑部的故事》里的七个策划之一,捣腾出了一部布景简单,对话精彩的经典。

《甲方乙方》、《不见不散》,那些简单的生活化的“冯氏幽默”让他声名鹊起。

如果要问我,哪部片子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商业影片。

我会毫不犹豫地投票给《大腕》。

这部在2000年成为票房毒药的影片,10年后再看,会发现整部影片里充满了多少尖锐的睿智,睿智的尖锐。

对植入式广告的辛辣讽刺,对大导演泰勒在制片人压抑下苦闷的描写,精神病院里对房价的疯狂调侃……现在看来,这些竟然一一兑现。

岁月没有老去,老去的都是我们。

冯导开始转型导大片。

如果说《集结号》对小人物的关怀和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的幽默还保留着冯氏真诚的话,《非诚勿扰》时的冯导已经没办法安静地拍片了,他不断的变化华丽的场景和漂亮的女孩,似乎他已经不再相信自己的台词是足够的吸引人。

在《唐山大地震》中,冯导终于华丽丽地变成了他曾经在《大腕》里讽刺过的那种电影人,他一边疲于奔命地协调着各个投资方、利益主体的诉求,一边在电影里热情似火地穿插各个广告。

有人说,冯导累了,他不再想批评这个世界,只想和这个世界一起疯掉。

其实我看,冯导未必累,他只是变了。

十年前《大腕》里的优优是一个中年离婚,一无所有的兼职摄影师,而十年后《非诚勿扰2》里的秦奋,是一个中了头彩、开着奔驰的商人。

这不光是角色的变化,也是冯导自己的变化。

他从边缘到了主流,从一个体制的“诽谤者”变为了“共谋者”,这是一个回不去的改变。

非2首日的高票房,一边得利于高达55%的院线拍片比例,一边得益于冯小刚贯有的票房号召力。

不过,他的票房信用正在被透支。

 7 ) 冯小刚的呓语和王朔的自白

《非诚勿扰2》真的是一部悲剧,或者说是一部喜剧中带着悲剧、悲剧里夹杂着喜剧的电影。

众所周知,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非2》里有近一半的篇幅是谈死亡的,当然,谈的方式是冯氏电影的那种独特的不正经,用喜剧来消解死亡的沉重,这事也就冯小刚能干得来,但决定《非2》从只谈爱情到兼谈生死这种变化的,恐怕还是王朔的主导。

虽然有“死亡”这粒苦药丸,但《非2》整体看上去,还是一颗糖衣炮弹,尤其是影片开始时孙红雷与姚晨的“离婚典礼”,台词句句爆笑,京味戏剧的贫嘴、幽默和智慧得到了一次集中爆发,主持人葛优的致辞,切离婚蛋糕、放鸽子等桥段令人大笑不止。

《非2》映后除了很有可能催生不少离婚公司外,更有望激发那些玩世不恭者提前开自己的人生告别会。

电影中就有这么一大段故事:葛优的好友孙红雷身患绝症,为了不给人生留遗憾,孙红雷坐在轮椅上,聆听着诸多好友的送别致辞,时而笑时而泪,这段长达20多分钟的镜头,可以视为王朔的心灵自白,这种自白从《我的千岁寒》、《致女儿书》已经看到很多,因此并不陌生。

冯爷和朔爷的联袂,恍若让人重回《顽主》、《甲方乙方》的时代,台词贫死人不要命,搞笑的同时也隐藏着一种人生智慧,但《非2》与冯氏喜剧之前的作品还是有所区别的,除了藏进一种散文式的文艺成分外,它的喜剧风格也不再是由一串串由语言构成的抖机灵,而是在表达着一份只有过来人才会懂得的对世间万物的通透态度。

在《非2》的宣传片视频里,冯小刚大意说过这样一段话,北京这个城市越来越像国际大都市了,有时候在夜里看着璀璨的灯火感受着城市的繁华,会油然而生一种顾影自怜的感觉。

这是冯导的一句呓语,和王朔后期愈加冰冷的文字世界不同,冯小刚仍保持着对温情的眷恋。

但有一点在《非2》中是相同的,电影从两个角度表达了冯小刚和王朔对中年之后的一种超脱思考,“苍孙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电影里的台词,蕴涵着这哥俩对“认命”这个词汇的理解。

葛优和舒淇试婚了,他们从七年之痒开始试起,试出了婚姻的无奈,也试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依恋。

电影里葛优和孙红雷的友情,其实说的也是人与人之间因为时间和感情的累积,而无法分开的故事。

如何做到不相互伤害,《非2》给出了一个终极的解决答案,那就是死亡,死亡意味着最后的和解,死亡也意味着永恒,如果不是因为喜剧片要以大团圆的方式收尾观众才会满意,我想王朔会把《非2》编得更决绝些。

《非2》是今年贺岁档上一部特殊的电影,它承载着冯氏喜剧的贺岁功能,也因其悲剧成分而变得厚重起来,在镜头里一帧帧美丽景物的衬托下,年轻的人们和那些正承受中年危机的人们,都会从里面各取所需,或笑,或流泪,或感伤。

2011年就要到了,在新一个十年开始的时候,我们不妨像葛优和舒淇那样,把美好的约定约得远一些,再远一些,心有盼望,就是好的。

 8 ) 感受

这是一个9分尖果儿和6分苍孙的故事。

尖果儿年轻没有太多经验,被一个嘴上说爱的男人圈住了心,想不开的时候就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

苍孙动了心,花招百出想抓住这个天仙儿,同时又觉得不能太宠女人,时时不忘嬉笑怒骂着找回场子。

尖果儿说自己可以跟苍孙在一起,但心里装着别人,苍孙不同意;回过头,苍孙揣着对尖果儿的爱马不停蹄的找着别人,一边儿也不忘记偶尔撩拨下尖果儿。

这两种所谓爱都让我哭笑不得,经历了诸多互相折腾,两人最后貌似是走到了一起,我却没有看到美好结局的感觉,是凑合在一起了呢?

还是9分女被时间拉低了分数所以两人匹配了?

是两人互相折腾太久已没有精力去找其他人了呢?

这两人之间是真的爱吗?

苍孙欲擒故纵的套路被当做成熟和幽默赞扬,尖果儿爱的认真却偏执的傻,我们都在感叹这世界套路太深,已经没有人会认真去爱去追寻去等待,却忘了这世界正是我们组成的,我们一边希望获得真挚的爱,一边自己用着各种套路。

我们经常迷茫,经常觉得自己不要这个不要那个,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其实不过是拥有的太多想要的太多。

平常的生活让我们看不清自己的欲望,若把把其中一点放大立即就看得很清楚:得了癌症的人只想要健康而顾不上金钱,打工的农民工只想多赚点钱给儿子交学费而顾不上健康和团聚……我们常说要想明白自己要什么,这不是简单的分辨有没有拥有的欲望,更重要的是要想清楚为了拥有这些我能付出什么。

 9 ) 杂谈非诚勿扰2

这片子很给咱们中国电影人无比的信心啊。

一部电影能淡得比空气还清淡。

这还是很难得的。

冯老师和王老师在说一个事儿,那就是:天下的编剧们。

你们都看好了。

戏就是弄成这样,也一样能买出去。

离婚典礼,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可乐的。

你要放在九十年代,估计很可乐。

但就这种幽默,《大腕儿》时代早就消费完了。

影院里的笑声很无奈,我不笑吧,太不给面子了。

我笑吧?

我的确笑不起来。

开篇十分钟有余了吧?

离婚典礼,笑笑和秦奋在飞机场的逗趣什么的都过了吧?

字幕才出来。

这会儿给我的感觉就是:怎么?

没东西拍了?

非要上字幕拖时间?

企鹅和北极熊的笑话。

我的天呢,好几十年钱的笑话了。

而且跟主题搭吗?

完全就是耗时间。

没戏可以拍了吧?

请不到冯远征。

既然请不到,就不要加这个角色嘛。

就算完全删掉这个角色,也没有任何影响。

说白了就不是不愿意动脑子。

一个人侮辱自己可以,但是不能侮辱别人。

做电影人的,更不能侮辱观众的智商。

整个戏就是要告诉我们:人生很短暂,请赶紧带上你爱的人将错就错。

是这个意思吗?

你要说是:拯救地球,请喝剑兰春。

那我还真没看出来!

你想说的就是:嘿,坐电影院的孙子们,你也得死,知道吗?

告诉别人,死的必然的确很史诗,的确很悲剧,的确很大气,的确很大师,的确很有深度。

可也得好好说这话,是不是?

不是你让一给力演员使劲演对生的不舍就能说明白事儿的!

让咱们孙大哥在那儿给劲儿的演将死之人。

孙大哥是已经尽力了。

可就那么点儿词儿,那么点戏。

玩儿不了啊。

你要盖一房子不能只给工匠一团尿泥啊。

你要拍一电影,你怎么能只给孙大哥几场只能说的戏呢?

编剧的时候是不是玩儿去了?

再说了,这跟秦奋笑笑有个毛关系?

哦,你的意思是上帝杀个香山,吓吓秦奋?

那你的确太高明了!

是,我就是不待见了。

之前听说冯老师不高兴大家不待见他。

说:谁不高兴,谁别看。

冯老师这么说话,不好比是站街上撒泼?

我们的确不愿意看。

可谁还没一个好奇心呢?

你都这样说了,我们都以为又出啥丑了,不都得去看看吗?

你要不高兴我们看,你捂着呀?

你别拍,别宣传,我们指定不看。

所以啊,撒泼是不行的。

你要知道,你是前艺术家,怎么的身份也比咱们高。

你擅长的应该是拍点有趣的东西让咱们瞻仰,而不是跟着别人比赛撒泼不要脸。

对不对?

赶紧的。

别老往别人的电影里串角色了。

你要真好这口,到北影门口当个群头应该挺有号召力的。

你的事儿是好好拍片子。

你交这么一个烂片子,观众能饶得了你吗?

太让我们失望了!

 10 ) 躺着挣钱都嫌太累,那就改趴着吧…

作为一部续集电影,作为一部冯小刚和葛优的电影,可能会有很多观众已经习惯要在年底去电影院享受他们给大家带来的欢乐。

但这次的《非诚勿扰2》因为王朔参与了编剧,所以整部电影的气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那些想要去电影院享受欢乐的观众可能会有些意外地撞上一堵冰冷而坚硬的墙。

     作为一部很认真地去试图思考“生与死”这样终极话题的电影,《非诚勿扰2》可能会是不错的小说、话剧,甚至是电视剧,但它不是一部好的电影。

如果偏激一点看,这部电影其实靠听也能“看完”。

无论是视听语言还是叙事技巧,《非2》在形式上的轻飘和话题上的沉重都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对于那些抱着既定期望值的观众来说,这样的电影可能会让他们有些消化不良。

     如果我们还把它看作是一部电影的话,那么这部电影的创作者实在是太偷懒了。

故事根本无从谈起,就是摆出一幅我要和你们丫聊聊的姿势,最后其实也没讲出个什么道道来。

其实,1就是1,2就是2,要是躺着挣钱都嫌太累,那就改趴着吧……实在懒得多说了。

2010年的中国电影,基本上就这样结束了。

从现在可以知道的影片消息来看,我不觉得2011年的中国电影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惊喜。

《非诚勿扰2》短评

淡淡的感觉,就像午后一杯暖暖的绿茶,可以说没有高潮,因为茶一开始就是苦的。那段诗和那首歌回荡在脑海,静静的品味,细水年华~~

7分钟前
  • 我爱大猪宝儿
  • 力荐

比非1好看太多了,台词非常聪明。场景大气,爱情大片

8分钟前
  • N米
  • 推荐

我倒觉得续比一拍得好。

10分钟前
  • iokanaan
  • 推荐

俏皮的台词不适合温情片,续集还是免了吧。

12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还行

肛肛乖 别再拍广告了

16分钟前
  • 姐抡起大锤
  • 还行

2011.1.1 北京中关村美嘉影院

17分钟前
  • Kiddie
  • 推荐

nice follow up to the first one.

22分钟前
  • 无所谓
  • 推荐

台词真的太……

26分钟前
  • 匪伊
  • 还行

全在香山上了

31分钟前
  • 小九儿
  • 还行

非常2,所以给2星

35分钟前
  • Lucifer@CCC
  • 较差

这不是电影,这是人工景点旅游风光片和舒淇裙底旅游风光片

38分钟前
  • 一灯
  • 很差

跟1一样没劲 但是没睡着

40分钟前
  • 贾小宁
  • 很差

广告也忒多了。。。。。

45分钟前
  • 江边一只鸟
  • 较差

是部好电影,可惜生不逢时——比较是愚蠢的,根本不应存在(何况也无可比性),无奈受众大多爱比较,还望英雄惜英雄。

48分钟前
  • 狼大疯
  • 推荐

婚姻和爱情是两回事。 “婚姻是孤独的,配偶不知你的感受。秦奋不知笑笑多难过”——豆瓣

50分钟前
  • 阿耳忒弥斯
  • 推荐

能把我看睡的片子,还是挺少的。但是这部,我真睡了。

53分钟前
  • 辣辣周
  • 较差

继续炫人应该怎样小资的生活

58分钟前
  • 思阳
  • 很差

冯大爷,爱情片不适合您

1小时前
  • 阿苦
  • 很差

就不说那个万年不变的字了~~

1小时前
  • 我老了怎么办
  • 还行

延续了1里国产电视剧般的诚意与制作,只是从风光片儿退化到了三亚度假村广告宣传片而已。剧本把力气都用在台词上了——插科打诨的——剧情基本没剩啥。

1小时前
  • King Sitcome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