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被《逆战》的香港硬派警匪动作提了神,接着是阿汤哥的力作《碟中谍4》,又看了法国商业动作片《猎物》,觉得三者之间有挺多相似之处,原因就是动作风格非常相近,《逆战》虽然有很多用枪的镜头,《碟中谍4》虽然有很多高科技和特效支持,但最精彩的场面大多都出现在街头打斗、追击等传统型动作戏中,《猎物》也是如此,不停的街头追击,迅猛有力能听得见肌肉与骨头的碰撞声的对打,紧张的气氛加上彪悍的打戏,让观者始终把心提在胸腔的上半部份,直到全片结束才落回原位,由此可见,欧、美、华语地区的动作片风格已经趋向大同,而且水准和品质也越来越接近。
说起国内先后上映的这几部来自不同产地的警匪动作片,又不能不提到《猎物》中的主演艾尔伯特·杜邦迪,这位曾主演《漫长的婚约》、《总统》、《乌龙差佬》等影片的法国大明星以往一直是以演技和气质见长的,此次却在《猎物》中变身动作悍将,着实令人刮目相看,一身雄壮的肌肉,接连不断的搏命演出,不仅打得头破血流挨枪子受酷虐,还多次跳高楼、跳火车、跳大桥,不停的玩命演出和《逆战》里面的谢霆锋有得一拼。
不得不说,如此接近“高龄”的演技明星在功成名就时还能如此玩命,着实令人敬佩。
从故事看,《猎物》其实有点像《监狱风云》加《飓风营救》,前半段是杜邦迪饰演的男主角在狱中勇斗狱警和黑帮,干净利落又狠劲十足的打斗,加上极有技术含量的巧妙越狱桥段,同时用变态杀手狂在狱外的一条隐线作为呼应,营造出极强的悬念感,充分展示了法国电影人掌控场面和调整节奏的功力。
而当男主角越狱成功以后,影片又很快的进入到一场争分夺秒的生死追逐中,警察、逃犯与变态杀手的三角游戏,演绎出一场惊魂动魄的猎杀游戏。
影片的主题非常鲜明,主人公既是罪犯、逃犯,被警察追逐,另一方面又要挽救家人,不惜一切代价追杀变态杀手,而变态杀手在多次行凶玩弄受害者和警察于股掌之间后,又反过头来和主人公进行较量,猎手和猎物之间的身份转换,让影片变得不再是单纯的打斗,而是变成了一种复杂的争斗,从而也使影片脱离了普通警匪动作片的常规套路。
国内观众应该可以很容易的接受《猎物》,动作片原本就无国界的限制,再者影片的剧情线索非常简洁有力,一气呵成,既符合商业片的标准,又有可以深层思考的人类的互相信任、社会层面的问题,变态杀人狂的精神层面的探寻,在雅俗共赏的角度上看,或许要比前几部吕克贝松作品要更具能量,当然,法兰西式的异域风情也发挥了极大的养眼功效,总是能够适时的冲淡影片的血腥味。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动漫,里面有人吐槽法国电影的总是无尽的浪漫场景和台词,像我这样在美剧和日漫的浸润里长大的人就几乎没接触过法国电影,所以猎物算是启蒙么!
哈哈正因为好莱坞电影给我的影响太大,所以会不由自主地进行两者的对比,从整体看来这部警匪片都具备了好莱坞电影的因素,比如说孤胆英雄在黑白两道的夹击之下在枪林弹雨中妻离子散中奋起如同小强一般玩命,最终达到了坏人终受惩罚的结局XD我就吐槽几句权当介绍吧1, 激动之小哥穿越记。
最近穿越剧那个火爆啊,晴川怜儿等我是被知道的有木有!
主角阿里安越狱之后那一身深蓝卫衣蓝色牛仔简直是盗墓笔记张起灵的穿越啊!!
盗墓迷当时就激动了,而且那身手,在车水马龙里前有追兵后有堵截然而飞身一跃利用火车脱身,孤身奋战在第一线总是能原地满血复活,真男人啊!
2, 戴眼镜的果然都是腹黑。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有种印象,只要是腹黑的角色都会有一副金边或者半框眼镜作为标志,莫莱尔当之无愧,据说眼镜可以掩饰一个人的眼神,而眼神会揭露出人的心理活动,所以说,大家要保护视力,少戴眼镜,哈哈。
另外在妻子的帮助下进行犯罪活动,而且瞄准萝莉下手,和美国某段时期的一个案件非常相似,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情节,以后女孩子出门都要加强警惕咯!
3, 堂吉诃德需要有桑吉的理解。
我们都记得那个把风车当做敌人的浪漫骑士堂吉诃德,然而在小说里能真正理解他的只有桑吉。
堂吉诃德式的前警察把阿德里安当做了知己,不惜性命来保护他帮助他,在剧情紧凑常有血腥情节的片子里,这位警察带给了我感动,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然而需要和理解总是个悖论。
4, 最亲的人感受最深。
阿德里安的女儿是这部片子的泪点——前提是有人会哭的话,她的出现直击人内心的柔软之处。
自闭的她默默地生活在杀害自己母亲的凶手家中,看到父亲的通缉令也只是安静地看着,温顺地听从着这对夫妻,安静地看着他们骗人害人害人,这是当她的爸爸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伸出胳膊挽住爸爸的脖子微笑起来。
她知道最亲的人是爸爸,所以我相信,在看到通缉令的那一刻她仍然相信爸爸会来救她——然后就真的来救她了。
5, 美女警察才没有和越狱逃匪玩暧昧呢!
这是一个意外一个惊喜有木有!
多么具有创意和新意啊,当然我觉着有那么一点办公室恋情的苗头,嗯,有待进一步考证。
6,法语不能算一种一见钟情的语言。
从一开始我就想说法语其实不怎么好听,果然是因为听英语听得太多了,但是听着听着就觉得还是挺好听的,就像有种美女,第一眼看着不算惊艳,然而越看越耐看。
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写到这里回头看下标题才发现似乎光记着吐槽就离开主题了,那么我就稍稍点下题吧,对于拆散这样美好的家庭的强势,以暴制暴才是最好办法。
不过幸好,幸好阿德里安还活着。
只要活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是么?
弗兰克是一名抢劫犯。
他从监狱越狱,只为追捕从前同监的狱友,因为他的妻女遭到该狱友陷害,并将连环杀手的罪名嫁祸于弗兰克。
一名叫做克莱尔的女警察开始追踪弗兰克,使得她也成为头号公敌。
当他们追逐别人的时候,也有人跟在他们背后,究竟谁是猎物,谁又是猎人?
本片CANAL+也参与联合出品。
中文片名“猎物”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指被警察(POLICE)和宪兵队(GENDARMERIE)联合追捕的逃狱的抢劫犯Franck,第二是指Franck和各执法部门都在追捕的一名连环杀人犯。
Franck被其陷害为连环杀人犯,再加上抢劫罪、逃狱、袭警,导致他成了全法国重点关注的高危对象,Franck必须抓捕到真正的凶手并救回女儿证明清白。
本片不算精彩,逃狱前和逃狱后的剧情有很明显的失真感和割裂感,顺便吐槽一句,要都像电影里的宪兵队和警察这种办案方式,难怪抓个人那么麻烦,而且监狱安保堪忧,主角说逃狱就逃狱。
你让全法国老百姓的安全感往哪放?
Le con!
本片有个看点就是,警察和宪兵队联合办案,可以看到他们搜捕时各种大阵仗,能看到两个系统一块执法的法国片很少见(两个系统不互相扯皮能正常合作已经很不错了)。
剧情/犯罪/罪案,104分钟版本,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止观看,满15岁、18岁以下未成年人须在成年家长陪同下观看(分级警告)!
60分及格线作品!
如今再看法国人的警匪动作片,脑海里似乎总萦绕着或《暗流》或《暴力街区》、《企业战士》等堪称经典的桥段。
或昏暗雨夜里的线索隐现,或街头狂奔的玩命追逐,法国式警匪动作片已然在故事性和可欣赏性两方面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国际口碑。
的确,一直努力秉承法国电影传统高卢人,无论在艺术片还是商业片中,都能很好地展现其完整而流畅的故事性。
并能在其中做到潜移默化的情感暗涌,让观众在欣赏主人公或缉凶追逃的惊险,或血洒逃亡路上的刺激的同时,心绪随着故事情节的走势而跌宕起伏、欲罢不能。
但影片《猎物》,至少在开篇,表现得极为低调和朴实,丝毫没有紧张气氛的堆积和渲染,让事前对其毫无了解、乍看影片的观众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状态。
渐渐地,主人公弗兰克劫匪的身份和境遇才慢慢被前来探监缠绵痴嗔的爱妻,和几欲“黑吃黑”的俄罗斯同伙所侧面展现出来。
而狱中室友的“友好”相助,让影片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复杂起来。
而弗兰克一路杀出监狱,不但要为惨死的妻子复仇,救出自己唯一的亲人,爱女。
还要极力躲避警方的追踪。
电影编导的精心布局可见一斑。
看似有勇无谋的男一号弗兰克,狡诈变态的狱友,正义干练的女警探,构成了这一场猫鼠对战的追逐游戏。
而对于每个人,导演也分别用了足够的笔墨将他们各自的人物背景和性格做了必要的交待和烘托。
并很好地融入到片长并不充裕的整个故事当中:银行劫匪弗兰克为了自己生活窘困的三口之家才铤而走险,与爱妻的痴嗔缠绵让他永生难忘,患有语言障碍的小女儿更能时刻激起他足以对抗全世界的勇气和毅力;表面上被诬陷的狱友竟是个高智商的变态杀人狂,邪恶的内心在药物的驱使下几番对小姑娘下手竟都逃过了法律的制裁逍遥法外;机智的女警心存正义,在弗兰克危难之时出手相助。
显然,为了更好地突出弗兰克的勇猛和执着,以及狱友的狡猾和诡变,法国警方不惜以女性出山,彻底做好绿叶的工作。
反倒是,这一对风格和遭遇截然迥异的狱友间的对决,逐渐成为影片着重突出的主题。
一方面,身负枪伤的弗兰克用看似鲁莽的行动,一路穿山越岭拼命寻找着女儿的下落;另一方面,变态的狱友则四处设下圈套,引警方追杀弗兰克,并继续凶残作案。
两者在斗智斗勇中将故事逐渐推向高潮。
主演杜邦迪的表现也堪称朴实无华,他的外形虽比不上《杀手里昂》让•雷诺的味道十足,动作方面也不如《暴力街区》里跑酷小子们来得炫,但无论是拳拳到肉的监狱群殴,还是马路上车流里的玩命奔逃,再或是悬崖峭壁旁的勇敢一搏,皆充分展现出角色与影片本身所特有的质朴之感。
而影片结尾处,渐渐走出语言障碍困扰的小女儿抬头微笑的那一瞬,“铁汉柔情”之美喷涌而出,颇有吕克•贝松的成名作之风范。
Frank因抢劫银行200万欧元被关入监狱,就在他即将出狱的时候因为为看似窝囊的狱友Malio出头打架而被迫刑期延长。
此时因为担心狱外的妻子和赃款出现危险,他被迫让无罪释放的Malio给妻子带话。
没想到,一个前警察的出现让他意识到Malio是个真正的罪犯,自己的妻子和赃款处于极度危险中。
他奋不顾身越狱,而他最终却发现妻子已死、女儿不见踪影、赃款也不翼而飞。
于是他开始顺着蛛丝马迹寻找Malio,与此同时干练的女警也在率领同事追捕Frank。
三方展开了相互躲避、追逐,并在一个小镇相遇。
最终,Frank抢回了女儿并成功从警察手中逃脱。
法国式的警匪片,虽然没有好莱坞的影片那么花哨,但是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流畅、同时所表现出父爱的执著、加上对打、追车,给观众呈现了不同美式风格的硬派动作片。
结尾设置虽然并不新奇,但是也足以出人意料。
另外,片中小女孩儿非常可爱。
硬汉式侦探小说曾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侦探小说的重要类型,其往往以贴近实际生活的故事、嫉恶如仇且胆识过人的私家侦探的主人公形象、明快的节奏、火爆的场面等吸引到读者,而随着这类小说的多次改编为电影,这类硬汉式人物也成为了动作片里的常客,如《马耳他之鹰》的男主人公,又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阿诺·斯瓦辛格、史泰龙等扮演的大部分电影角色(史泰龙自编自导自演的《敢死队》便是新世纪硬汉式电影的典型代表)。
而这部由《鬼已来电》的导演埃里克·瓦利特执导的最新悬疑动作片《猎物》,也可以说是一部法国式的硬汉电影。
影片的故事比较简单,讲述艾尔伯特·杜邦迪扮演的男主人公原本已经即将刑满出狱,但因为误信朋友而被加刑甚至备受黑帮与狱警的折磨,再加上妻女处于危险之中,他铤而走险越狱而出,并在亡命天涯的同时追查背后的真相……影片的前面主要是集中于描写他的狱中生活,如备受黑帮或者无良狱警的欺负,演出了一曲“黑狱断肠歌”,也让观众对这个人物产生了丝丝许许的同情与怜悯;随后则演变成一场法国版的“亡命天涯”(即哈里森·福特与汤米·李·琼斯主演的那一部动作片)——为了妻女为了追查幕后真相,死里逃生的男主人公一路上横冲直撞,单挑黑帮、警察,还有凶狠的杀手,直至一步步的揭示了真相,为自己洗冤。
不过,与其说在人物的塑造、个性上,艾尔伯特·杜邦迪扮演的男主角借鉴《亡命天涯》中的哈里森·福特,还不如说他是借鉴了六七十年代的法国著名硬汉式动作演员阿兰·德龙。
由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导演、阿兰·德龙主演的动作片《独行杀手》是影响至今的佳作,而阿兰·德龙的表演也突出了一种酷的风格,几乎没有多余的动作、台词,但又充分的表现出演员的魅力。
而艾尔伯特·杜邦迪曾主演过政治惊悚片《总统》及警匪题材喜剧片《乌龙差佬》,传达法国式的人物气质(这点可以对比好莱坞与法国的同类型影片,如警匪片,就可以发现虽然法国电影不少借鉴了好莱坞,但同时也进行了不少的本土化改造,如《36总局》,便是将传统的好莱坞警匪片改造为法国式的硬汉警匪片)也早已不在话下,将弗兰克这个重情义又很硬汉式的人物给演绎的让人动容与同情。
更何况,艾尔伯特·杜邦迪还亲自上阵,演绎了影片里的多场爆破、飞车等动作戏,给人一种畅快淋漓的宣泄感。
整体来看,虽然影片分成了“黑狱断肠歌”与“亡命天涯”两个部分,但在艾尔伯特·杜邦迪扮演的主人公的带动下,就像是体验了一段紧张刺激的动作旅程。
更何况,如果看多了好莱坞式的动作英雄,不妨换个角度感受一下法国式的硬汉传奇。
N年前看《杀戮时刻》 哥是过着单人房双人床的生活 看到黑爸爸手持M16在法院崩两个强暴她女儿的白佬时 哥鸡冻的掌心全是汗N年后 哥有了个自认为如花似玉的女儿 看了这个片儿 让我这个揪心 恨不能一脚踢飞这个二货导演 咋地也得给男主个剪刀啊 没有《罪恶之城》布鲁斯威利斯大哥的掌力 一把薅下那厮的蛋蛋 给个剪刀啊 既然后面情节已经俗套了 就来个让人血脉贲张的镜头让哥解解恨 挺牛逼的故事给窝囊了 不是害怕通不过 骂死你个二货导演
遥想当年,录像带、VCD盛行的时代,曾经有一部名叫《刺激1995》的美国电影,被广大中国影迷奉为经典,当然,多年之后,这个误会早就被解开,其实这部原名《肖申克的救赎》的奥斯卡遗珠,完全是因为片名太过文艺,艰深晦涩,才被当时的盗版商改成了《刺激1995》这样一个动作感十足的片名。
在此想要说到的其实是,法国影片《猎物》假如依照这个逻辑,完全可以换个名字叫做《刺激升级2012》,或者有人说它更象是前两年流行的美剧《越狱》也行,那就叫《越狱2012》也没啥问题。
说到这,诸位看官大致上应该都已经清楚《猎物》一片的基本属性了,黑狱追杀、火爆动作、坚韧的男主角,疑云密布的大案黑幕,种种交织于一片,足够热血沸腾的动作场景,再加上有关人性善与恶,丑与美的对决……但是显然还不够,那就再多说些吧!
首先,《猎物》一片全然颠覆了国民心目中对于法国、法国电影的印象,浪漫、柔情,纸醉金迷的花都巴黎等等在片中统统没有表现。
电影一开篇就是似曾相识的黑狱喋血,当然,跟香港监狱的脏乱差,美国监狱的血腥暴力不同,法国监狱还是稍微讲究一点的,无论是窗明几净的环境,还是相对比较文明的坏狱警,都显示出法国人的不同。
此处稍微卖个关子,影片前三十分钟在监狱的戏份虽然看似进程缓慢,但是其实暗藏玄机,颇有几分出人意料的神来之笔,尤其是其中正邪难辨的人物关系,让人在恍然大悟之后,不由得积极赞叹,编导安排的奇妙之处,同时又深深信服,这样处理对于人物的刻画,还有剧情后半程的推进,很有帮助。
经过这三十分钟的剧情铺排,终于到了关键时刻,男主角阿德里安愤然越狱,开始亡命天涯,自救与救人的行程。
无奈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他只能遇佛杀佛,见神弑神。
从这一刻开始,编导前三十分钟留下的种种线索开始发挥作用。
不过稍有遗憾的是,从这里开始,导演似乎也忘记,或者说是懒得再花精神织造一副迷雾重重的巨大黑网,过早暴露的大反派,剥夺了观众不少推理破解的快感。
当然,失之东隅,未尝不会收之桑榆。
虽然并未在剧情谜团上下太多功夫,但是硬朗、火爆、快节奏的动作场面,还是足以让广大影迷看个过瘾。
明显借鉴自《谍影重重》系列的写实派动作风格,玩尽种种人类体能极限,明显看上去年纪已经老大不小的男主演,还有性感美艳的女警探,飞车、跳桥,在火车顶部匍匐前进,凌厉的剪辑更将那种令人忍不住捏一把冷汗的紧张感渲染到淋漓尽致。
作为动作片而言,绝对不输给任何一部当前最火爆的好莱坞顶级动作大片。
此外,影片中,人性的丑陋与美好,全都围绕在男主角小女儿周围次第上演,配合着她那粉雕玉凿的无邪笑容,更令人深刻体会男主角历经千难万险也要保卫,拯救她的决心。
影片主题就此升华,虽然不算深刻,但是绝对打动人心!
法国动作大片《猎物》带给人最大的感触的,是人性的善与恶。
越狱者弗兰克千里救女儿的行为,证明了亲情具有的震撼力,使我相信世间最纯净的液体是血缘;而变态色魔马里奥在温文尔雅的面具背后,那张丑恶无比的嘴脸,则让我不免想起许冠杰在《浪子心声》里唱的那句歌词:难分真与假,人面多狡诈。
影片的序幕部分,一对男女的相互缠绵的情色镜头,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或许又是一个香艳无比的电影。
但正片开始,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法国浪漫情调,也没有幽默诙谐的搞笑语言, 有的却是火爆异常的打斗场面,警匪追逐的紧张刺激,以及步步紧逼的悬念氛围。
故事讲述的是银行抢劫犯弗兰克从监狱成功越狱,找寻曾经同监的变态杀人色魔马里奥,后者不仅将他的妻子杀害、女儿绑架,还将连环杀手的罪名嫁祸弗兰克。
而女警克莱尔开始拼命追捕弗兰克,让其成为全民公敌……不得不承认,影片容量很大,具有多种惊悚、悬疑、越狱、警匪追逐等商业元素。
监狱里犯人之间的凶狠斗殴,颇为类似《监狱风云》;弗兰克跳出监狱的路数,很容易让人想起《越狱》;弗兰克与克莱尔等警察之间的疯狂警匪,又分明有着《亡命天涯》的影子;那弗兰克始终命悬一线的紧迫感,恰如《飓风行动》的另类翻版。
当然,片中最让人过瘾的火爆至极的打斗场堪比经典的《暴力街区》,其动作完全迅猛、刚烈的写实风格,充分发挥硬碰硬的拳脚肉搏,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叫人感到血脉喷张的暴力美感。
此外,狱中用铁棒戳耳朵流血、撞车后的警察的血肉横飞、弗兰克摆脱追捕跳楼和跳火车等等一系列镜头触目惊心。
而且,本片里悬疑桥段和张弛有度的剪辑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紧迫感。
片中存在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弗兰克锲而不舍对马里奥的寻找,另一条是克莱尔对坚持不懈的追踪,当他们追逐别人的时候,也有人跟在他们背后,三者之间形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形,进而带动剧情的持续发展。
也正是在这种猎人与猎物的追逐周旋中,我们享受感官和心理上的双重愉悦。
剧中的弗兰克和克莱尔,一个拼命奔逃,一个竭力追踪,越狱的孤胆英雄与追捕逃犯的疯狂女警,表面看来是互相追逐的对手,其实却是一种共生的互动关系。
前者为亲情而搏命,他跳楼、撞车、扒火车,拼尽所有力量,只为救出女儿。
而克莱尔是为职责而恪尽职守,维护的是正义与善良。
这两人都就人觉得感动。
而影片对法国社会的一些阴暗面,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显示,例如狱警的贪婪和凶残就刻画得让人印象深刻。
以往法国片中,法国男人大多给人一种娘娘腔的感觉,即阴柔之美有余,阳刚之气不足。
而片中的男主人公弗兰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法国纯爷们的厉害,曾主演过《漫长的婚约》、《总统》等片的艾尔伯特•杜邦迪用出色的演技,将弗兰克这个充满父爱之情的硬汉的武戏威猛、文戏细腻都展现的极为动人。
此外,饰演马里奥的斯蒂芬•迪巴克虽不甚闻名,但演技绝对一流,他把这个外表谦和有礼,实则暗藏祸心的变态杀人色魔的虚伪、狡猾、阴狠统统表现了出来,叫人看起来恨得直咬牙。
感觉不错
法国警匪片,优点在于总能找出新角度叙事。缺点在于,超级差的动作戏。本片也不例外。女警很英姿飒爽,但是对于破案真的没起太大作用,不如配角退休老警察,与其他副作用警察比,还算是强的。
原来早就看过了,中规中矩的动作片
开头还挺好的,挺让人想往下看的,但编剧好像在开头用尽了全力,后面的故事开始俗套了。
斯德哥尔摩情节
6.9/10
104:39版本。又是一部差点错过的佳作!!!豆瓣评分实在无语了!!!!快节奏+追逐+狗血剧情=警察无用论
法式快餐,小强到各种不合理,好在节奏快,很多硬伤就那么糊弄过去了⋯⋯
三流动作片 但一加上法国标签气质就不一样了 但还是三流动作片
NO.1265
太失望了,我设想了那么多!结果剧情也太简单了!
烂片
男主角居然怀疑同床的妻子,却卖命救了杀妻夺女的变态狱友。信任,如此不堪一击。
女儿是他唯一的信念。情节有点糟。
三星半 男主是 体能战士啊 超能跑
父爱 顺便回答下楼上的楼上的问题 钱被眼镜男花了
追逐的背后,谁是猎人,谁又是猎物?有点吕克贝松的编剧特色,节奏紧张。
真的还挺不错的,反派长得像莫娘~
大叔男主实在是让我提不起兴趣,差点睡在电影院里
我后悔了!我不该一个人看这部电影,心里很难受。。。可恶的大反派!!!伪君子!!!好吧,影片最后小女孩天使般的笑容,编剧,我原谅你虐了我一个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