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细胞和红细胞好甜呀,好想磕这对cp白血球好温柔呜呜呜呜呜,我好爱嘿嘿嘿将打喷嚏比作发射火箭🚀也太形象啦。
2.人体内丰富精彩。
本番将微观世界拟人化后搬上银幕,利用现实世界的交往、工作元素,投射到各个细胞身上,她们和我们一样恋爱、工作,wow我们的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恋爱啦,你还在等待什么泥?
3.生物学习和细胞科普必备番。
失血性休克是怎么回事?
各个细胞如何各司其职呢?
发烧、过敏、擦伤发生,细胞会如何应对呢?
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纷纷登场,成为37兆2000亿细胞中的一员,为了人体的健康拼命工作着~
从《羊了个羊》到《阳了个阳》,这是最近一段时间让大家纠结的地方。
就拿缘叶来说,也是不太想出门的,一来街上的人变少了,二来也怕自己感染。
当然,这不能说阿宅因为不喜欢出门,所以阳的几率更低。
而今天我们要聊的并不是“得意阳阳”这个词,而是让我们更加了解,知道自己的身体在干什么的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动漫作品:《工作细胞》。
它曾经就获得过CCTV6中央电视台、其他电视台的强烈安利,希望大家在阳了之后、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应该多多关心自己,了解自己身体里面的情况。
《工作细胞》是漫画家清水茜的作品。
我们身上的细胞数量,约为37兆2千亿个,而老师将我们知道的红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等拟人化后,得以实现——它们不但可爱而且也很帅气呀。
比如运送着氧气的小姐姐红细胞、与细菌战斗又体贴的白细胞、拿着大砍刀的御姐巨噬细胞、可可爱爱的血小板等等,活灵活现,看着特别起劲。
而通过这样的动画,让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的身体,也越来越了解它们平常在做些什么。
比如:辅助性T细胞在知道外敌入侵的消息后,就开始了指挥工作。
再比如:我们的免疫系统在和大量病毒战斗后,它们就会告诉身体,我们正在遭受攻击,需要对病毒进行消灭。
这个时候出现了高烧、流鼻涕、喉咙痛等病就需要药来帮助身体进行恢复。
就比如我们阳了之后,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或者其他变异病毒)进入身体后,会让喉咙痛、觉得身体很重又没有力气,不断体温升高,而且还发烧等情况。
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布洛芬或者乙酰氨基酚(切记2种药不能同时使用)等药了,再加上身体里面的各种细胞正在紧张地战斗中,我们的身体就会逐渐恢复。
《工作细胞》是一部让我们了解自己身体中的细胞,在如何工作的动漫作品,它或许具有教育意义,看着可能有点枯燥无味,但是在动画中,却能很好的把控这种紧张感和无趣感。
比如:可可爱爱的血小板在举着黄色的旗子给红细胞、白细胞等加油的时候,就觉得特别可爱呢。
再比如白细胞们、巨噬细胞等为了击杀病毒,就直接冲和干,这种硬刚的行为,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也让我们看得容易陷进去。
而这个时候,也是因为有它们的努力,才让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健康。
嗯,也可以这么说,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小宇宙,正因为有了黑洞的支持,才能正常运转。
动漫虽然是动漫,但是了解自己的身体也很重要。
因为“阳了个阳”后,我们的身体也在很努力恢复,它们这么努力的情况之下,你当然也要关心关心自己的身体、开心啊。
这样不但奖励了自己,获得了开心,也让它们好好休息一番,何乐而不为呢。
-END-欢迎关注我们的公号:缘叶二次元(yydacg)这里有更丰富的ACG内容。
再多一点这样的番吧,真的很有意思的一部番,而且后续出的dark篇也很不错,真的很棒很棒,是近年来我觉得最棒的霓虹番,吊打一切叽叽歪歪霓虹番了,我不知道为咩霓虹能做出这么有意思的,最关键的是这系列的番还非常的富有教育意义,真的能够让医学专业的人看了之后会心一笑,还能用做上课之余的放松,很棒的
其实,科普番我一向是拒绝的。
尤其是生物科普向,毕竟这个学科曾断送了我的理科梦。
再好看都不行。
食尸鬼、巨人、银魂、猎人…全部完结了也不行。
就是本能的抵制,不看!
然而偶然间在网上刷到,看了三分钟后表示……
对不起,血小板太萌了,这番我追!
《工作细胞》,看名字也能猜出个大概,是一部关于人体内细胞如何运作的硬核生物科普番。
登陆B站后,瞬间爆火,更新的两集播放量全部过千万。
在B站七月番排名第一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将人体内部拓展成了一个具有完整世界观的空间,将体内所有细胞、细菌、病毒全部拟人化。
并且,还给他们都赋予了既鲜明又符合事实的人设。
比如,红细胞在显微镜下是这样。
红细胞主要负责运送氧气、二氧化碳 在《工作细胞》中,成了身穿红衣的快递少女。
元气满满又笨手笨脚的红细胞白血球则变成了专杀细菌病毒,杀气腾腾且外冷内热的武力担当。
尽职尽责的白血球,黑眼圈都熬出来了 当然,圈粉最多的还得是血小板,他们成了一群萌到犯规的小萝莉、小正太。
都别抢,这是我的人设讨喜以外,[工作细胞]也不忘了一本正经地让观众get各种知识点。
只不过“添油加醋”后,让人惊叹原来知识还能这么有趣。
把“喷嚏”变成了人体内部的一次火箭发射,有趣又形象唉,这番要是早出来几年,我的生物也不会挂了。
①万物皆可萌硬核生物番《工作细胞》改编自清水茜在《周刊少年天狼星》上连载的同名漫画。
从2015年4月连载至今,原作一共才差不多30话,并没有积累庞大的粉丝群。
加上拟人化的角色设定也很容易给人一种低龄向科教片的感觉。
形象、直观的科普因此,在动画化的消息传出后,普遍不被人看好。
显然,打脸了。
从目前更新的两集就能看出来,《工作细胞》集合了日常、战斗、职场、科普、中二和治愈。
把科普番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还带有热血激萌。
说它是七月霸主番,丝毫不为过。
白血球负责热血,红细胞负责搞笑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工作细胞》很聪明的把“科普”完美融入了故事情节中。
作为主角的红细胞在设定是个路痴,上来就抱着氧气满世界找“肺”。
在她到处迷路的过程中,人体结构的运作机制也得以展开。
心脏瓣膜是个“单行道”的知识点快拿笔记一下
把淋巴管比喻成军事禁区也很到位故事的主线聚焦在人体细胞和外来入侵者之间的战斗中。
第一集中,名叫肺炎链球菌的入侵者就从血管内钻了出来,准备侵略人体。
感染后会突发高烧或引起肺炎 红细胞面对这种“怪物”当然是毫无反击之力了,但是人体内37兆2千亿个细胞,总有能治它的。
比如白血球。
细胞我白哥,人狠话不多哪里有细菌入侵,哪里就有白血球。
小白登场后奉行着“不BB就是干”的原则,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三下解决细菌,抱得小红归。
没错,你体内的细胞都在谈恋爱了,你呢?
值得一提的是,看似小清新的《工作细胞》在战斗场面上丝毫不含糊,打斗模式开启下,分分钟能感受到经费在燃烧。
白血球和细菌的大战 当然,也不是每场战斗都这么轻松的。
众所周知,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免疫器官,完整的皮肤保护下,病毒很难入侵,但要是皮肤破了就不好说了…要知道,在你看来轻轻的擦伤,对于体内的细胞们来说,其场面可不亚于一场核弹爆炸。
擦破点皮=城市被毁皮肤出现伤口后,不少细胞就顺着伤口“掉”出去了,也就是咱们看到的“流血”。
流点血到没什么,但是大量的细菌和病毒也会趁机一窝蜂冲进来侵占人体。
无数细菌病毒侵入人体 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就打响了。
辅助T细胞坐镇指挥
白血球打头阵
淋巴球军队作主力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从旁支援当然,还有萌萌哒血小板,制造“血痂”堵住伤口,防止后续病毒细菌的入侵。
不要抠血痂了!
你知道血小板们有多努力吗!
你看看,为了保护我们的健康,细胞们多努力。
要爱护自己,不要辜负细胞们辛勤的工作哦~②寓教于乐这样的动漫请再来一打像《工作细胞》这么有趣的设定,其实不止这一次。
2001年的[终极细胞战],也是将细胞拟人化,还原了人体内部的世界。
我记得中央六曾放过好几次可以把[终极细胞战]看成是一部人体内的[绝地战警]。
由于主人“弗兰克”不讲卫生,吃了一颗被猴子啃过的苹果,“瑞克斯”病毒因此进入他的体内。
病毒在颜值上就暴露了此时,弗兰克体内的白血球“奥滋”还忙着和感冒药“德雷克斯”耍嘴炮呢,一个不经意就大敌当前。
两人只能联手包围弗兰克的健康[终极细胞战]没有《工作细胞》这么强的科普性,但也从侧面告诉孩子们:多喝水多运动,少吃零食少睡觉。
事实证明,寓教于乐的效果远比照本宣科强得多。
2010年,我国也有一部同类动画,《蓝猫健康特攻队》。
《蓝猫》系列一直是童年的科普神作《蓝猫健康特攻队》从创意、策划到制作历时三年,云集了大批业内精英集体策划。
片中涉及到的专业医院知识,也都由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们把关,论科普的准确和严谨性,可能比《工作细胞》还要更胜一筹。
和[终极细胞战]一样,《健康特攻队》中的男孩团团也是因为吃下污染了的食物导致病毒入侵,随后蓝猫带队解决病毒。
在团团体内肆虐的病毒“古力”[终极细胞战]和《健康特攻队》的出发点,都是用有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健康理念。
有意思的是,《工作细胞》不一样。
原作者清水茜的创作契机,是为了帮妹妹应付考试。
我妹妹在学习细胞方面知识的时候,说“画成漫画应该容易记住”,于是拜托我画出来。
巧的是,当时清水茜正愁不知道毕业作品画什么,两人一拍即合,一个负责查资料,一个负责编故事。
“细胞拟人化”的故事也因此展开。
早期《工作细胞》插画在清水茜的毕业典礼上,她的作品被一位编辑看中,并选入了《周刊少年天狼星》。
连载之后,清水茜觉得不能像之前那样随性地创造了,涉及医学生物知识上务必更加严谨,避免对学生读者造成误导。
在《工作细胞》的漫画中,到处充斥着大量细节,如背景中显示屏、电子公告牌中的文字,哪怕读者注意不到,也要保证准确无误。
庞大的背景中有很多信息 估计这也是原著漫画3年才画了30话的原因吧…而这些细节也成了动画化工作量最大的部分。
动画版《工作细胞》的导演铃木健一表示,原著中大量的细节都需要准确地还原在动画上,还要进行上色和运动化,麻烦是麻烦,但一个不敢漏。
动画版的还原甚至遇到漫画中,小到无法辨认的文字,铃木健一都得特意给清水茜打个电话,“XX话XX页左下角的纸条上,写的是啥?
”
漫画和动画版同场景对比由此可见,做一部科普向动漫,比一般动漫难多了。
因为不光要和别的动漫一样好看,还得有扎实的科学知识储备,否则一旦被人指出错误,结果往往是毁灭性的。
显然,《工作细胞》在这两者上都几乎做到了完美:说有趣,可以一边萌着血小板,一边高举红白CP大旗,说科教,我都想再学遍高中生物了。
期待其他学科也纷纷效仿,早日出现《战斗代数》、《进击吧单词》、《氢氦锂铍忍者村》等优质动漫。
那个时候,谁还怕上学啊。
-文:涵葛格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感觉九分多是不是太高了呀。
个人很喜欢生物,看到有预告片的时候就预订要看啦。
(15出的漫画,我记混啦,有人提醒一下就改啦,多谢豆友的监督😘)看第一集的时候,感觉还是不错的,人设很新颖,剧情连接的也不错,因为白血球太过热血而打破原本以为卖萌的设定。
不过第二集感觉就不太行了,这果然还是卖萌的番,剧情与第一集有点相似,红血球遇到危险,白血球游跑出来守护世界了。
(而且第一集还依依惜别几千万白细胞,以后相见的可能性不大,结果第二集这么巧,又是你????
)以及血小板这么多,这么大个的集体,排排队走过来,细菌们居然没有注意到,what?
是正义必胜的一集了。
第三集,终于出现新人设了。
讲真,看到这里基本上就是为了看新人设了,对剧情已经不报有太大希望了。
而这一集的主线原始细胞的成长有让我觉得有新鲜感,但是会不会太夸张?
以及这个成长路线对于不是很常看热血影视的我来说都感觉有挺大的雷同。
也就一般般了。
总的来说,这部番基本上就靠人设吧,有一些细节做的也算让人满意,例如红血球衣服可能外穿,表示静动脉血的不同。
作为一部科普番,该作是合格的,至少目前为止还是找不出太多有违和的科普上的毛病。
不过科普得也没有太大意义,基本上算是一些小常识,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看一集片头片尾加起来不到半小时,就纯当娱乐消遣吧。
愉快观看本片还是没有问题的,剧情没有太多的拖沓。
作者/江山编辑/秦珍子全世界都爱看日本人画漫画,哪怕画的是科普,都能网红。
这个夏天,日本小姐姐清水茜的《工作细胞》风靡全球。
在中国,它迄今为止仍是B站“新番榜”播放量的状元。
在日本,它成功登陆生物教学课堂,获得医学专业人士称赞。
345年前,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看到显微镜下的细胞,若干年后,这些微观世界的居民被更多人爱上。
人类身体里有约37兆2千亿细胞各司其职,人体是它们的“血汗工厂”。
数量最多的红细胞是戴着小红帽的“快递员”,在血管里孜孜不倦地为其他细胞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哪里侵入细菌、病毒、寄生虫,游走在血管壁中的“巡逻警察”白细胞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每一个小意外,都可能在人体内上演灾难大片。
在清水茜笔下,一次擦伤,留下的是世界大战级别的轰炸痕迹;一条潜伏在生鱼片里的寄生虫,不啻为微世界的哥斯拉,一头就可以撞破胃壁;直径只有30纳米的花粉一旦钻入身体,足以造成“小行星撞击地球”般的过敏反应。
科学界和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让科学看起来有趣。
小时候我从《黑猫警长》中第一次知道夹竹桃有毒,跟着《海尔兄弟》冒险了解了火山。
清水茜的创作动机纯属偶然。
3年前,苦于复习细胞知识的妹妹向她建议,如果能把这些枯燥的知识用拟人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会更方便记忆。
小姐姐本就有一颗“爱物之心”,早在2006年,太阳系九大行星开除冥王星时,年仅12岁的她就“觉得冥王星好可怜”,还为此查阅资料,编写故事。
她采纳了妹妹的提议,姐妹俩一个做考据,一个做编剧,为人体细胞编排出精彩绝伦的好戏。
拟人化的科普漫画近年来并不少见。
《宝石之国》为宝石赋予智慧和情感,《头脑特工队》的主角是人的5种情绪,《终极细胞战》讲述白细胞联手感冒药大战病毒。
从有构想之日起,《工作细胞》就奔着一部严谨的科普作品而去,不光靠脑补填充剧情。
为了确保科普质量过关,这套连载漫画3年内只出了不到30回。
每介绍一种细胞时,细节控清水茜就要为它选择合适的“敌人”和相应的招式。
巨噬细胞是温柔优雅的御姐,一旦需要投入战斗便手握大刀杀伤力十足。
B淋巴细胞是反应机灵的小伙子,扛着能喷射抗体的“火箭炮”。
NK细胞是专门对付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的“大姐大”。
未被激活的初始T细胞本是个懦弱的小“菜鸟”,但在树突状细胞鼓励下成功活性化,成为抗击病毒的新生力量。
这个世界一次次被病毒、细菌入侵摧毁,又被她一次次复活重生,搭建得严丝合缝,每个细胞各得其所。
她参考机场,将肺泡设计成永恒不停的风扇。
静脉瓣犹如单程电车的进站检票口,红细胞如果逆流就是非法闯闸。
淋巴系统是军事禁区,闲杂细胞不能入内。
发热时,身体免疫系统会发布“紧急预警”的红色警报,杀伤性T细胞全面出动。
打喷嚏喷射的飞沫,则是尽职尽力的免疫细胞成功封印细菌病毒后,发射出的万枚火箭。
清水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工作细胞》尽量避免设计能让人猜得到年龄和性别的特定疾病。
每一场战争都与你息息相关,让个体感同身受。
一旦战争结束,体型娇小的血小板就会现身,清扫战场。
现实中它们只有14微米,漫画里是一群小萝莉,人数众多,凭凝血因子修建血痂大坝,填平擦伤造成的深谷。
为了剧情需要,《工作细胞》也偷偷修改了一些细胞的命运。
比如总是英雄救美的白细胞U-1146和红细胞AE3803反复邂逅并情根深种。
其实白细胞一生极其短暂悲壮,为了保持强大的攻击力,它们的存活时间只有610小时。
它们是急先锋,无法击败对方,也会选择同归于尽,为人体作出牺牲。
红细胞没时间恋爱,它们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在有限的4个月寿命中要游动48万米,相当于每天跑4000米。
再严苛的考据派对此也会选择原谅。
毕竟《工作细胞》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当你感到颓废、沮丧、无精打采时,想想这些可爱的朋友吧。
它们在我们的身体中、血管里穷尽终生,是我们活着的真正基石。
它们从不宣传自己,亦从未停止工作。
1. 高萌担当:血小板
2. 勇敢的白细胞先生
3. 静脉瓣这的门太形象了
4.血小板出奇迹
5. 记忆细胞记录的黑历史
6. 可怕的抗原们
千万不要吃鱼生!!!
7. 无差别攻击
8. 这里的创意真的绝了!
脱核,脱帽仪式!
9. 青梅竹马,太可爱了
10. 太形象了,下大量订单订购养料
11. 泪目,感谢指挥部
高中到研究生学了十年生物,红细胞在我的认知中就该是个柿饼的样子,如今才知道这柿饼原来是个可爱的女孩!
那镰刀型贫血症患者呢?
红细胞不会是小头爸爸吧……自从看了《工作细胞》,割伤手再也不觉得疼了,而是看着渐渐凝固的血液露出姨母般的微笑,戳戳伤口仿佛在戳血小板的肉脸……连每个人体内的细胞都如此爱岗敬业谨守职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
Ep01肺炎感染相关细菌。
以全季来说,这个好像不算严重的细菌。
Ep02擦伤后引起伤口感染的细菌。
Ep03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病毒细菌,巨噬细胞小姐姐爱了爱了。
Ep04食物中毒,果然不能吃生海鲜。
食物还得煮熟了再吃。
原来寄生虫比细菌生猛太多了。
还得是你嗜酸性球,但是嗜碱性球为什么一直很悠闲的样子,也不需要跟嗜中性球一样去打架。
Ep05杉树花粉过敏。
释放组胺时换喷嘴这个有笑到。
来人啊,B细胞和肥大细胞打起来了。
原来过敏只能使用黑科技(药品:类固醇)来解决,更没想到的是它在体内一顿乱杀。
感觉过敏了还是得就医啊。
Ep06欺负弱小的感觉让人停不下来(绿脓杆菌真的是大胆发言)看细胞恋爱都这么感动🥲NK细胞好牛逼,识别出癌细胞了!
Ep07癌细胞篇章原来杀伤性T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没法一眼识别癌细胞。
弱者对抗癌细胞也只会白白牺牲。
原来癌细胞是从小细胞开始长大的。
这癌细胞还长出翅膀了?
不允许你有这种飞翔的梦想!
不愧是免疫细胞,一定要打死癌细胞啊!
Ep08血液循环这是感情戏篇章吗?
Ep09胸腺细胞杀伤性T细胞好帅啊辅助T细胞是指挥官调节T细胞抑制T细胞的失控,防止出现免疫异常。
原来尖子生都是半夜起来训练的。
不愧是辅助T细胞,这么优秀。
Ep10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个细菌好猛,嗜中性粒白细胞打不过。
新角色——单核细胞,单核细胞由骨髓制造,在血液中流动,如果到血管外就成为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白血球的一种,捕获并杀死细菌之类的异物,提取抗原和免疫情报,也是打扫死亡的细胞和细菌残片的清洁工。
Ep11中暑蜡样芽胞杆菌,广泛分布在泥土、水等自然环境中的一种土壤细菌。
能引起腹泻、呕吐两种食物中毒症状。
中暑了就得输液啊Ep12失血性休克(前篇)白血球1146号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球的一种。
在过敏、寄生虫感染的时候增殖。
原来在工作细胞里,强者也是喜欢傻白甜的吗Ep13失血性休克(后篇)居然是通过升血压来推一把红细胞运送氧气。
有伤口时,血压上升会加重出血。
输血后的红细胞:虽然工作的地方变了,但是工作内容不变。
工作不仅靠知识,还要有经验和对工作的热情。
所以红血球可以类比快递员吧,要正常运作一个城市,确实少不了对必需品快递的运输。
这个作品早在播出之前就有不小的话题热度,作品将细胞拟人化,是很有科普意义的一个番,还有不少人还被里面的血小板圈粉了。
截止到目前,这部动漫在豆瓣获得了9.1的高分。
但我想说的是,八年前我们也做出类似的动漫,《蓝猫淘气三千问之健康特攻队》。
里面的大概剧情如下:外星病毒入侵到小朋友团团身体,为了拯救团团的生命,同时防止病毒变异,健康特攻队深入团团体内,与病毒古力展开了殊死较量,除此之外,团团的体内,等待他们的,除了贪玩热情一心保护子民的曼特国王、忠心耿耿的东臣、力气很大的胃力士、有正义感的肺女王......还有就是更多的未知与危机。
这部动画从创意、策划到制作历时三年,集中大批业内精英集体策划,以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健康医学专业知识的坚强支持(以上大部分摘自百度百科),我说这些,只是想说其实当年我们也能优秀的动画。
万物皆可萌的日本
看了两集看不下去了人设和场景bug很多(eg:血红蛋白为什么会和白细胞产生情愫?血小板为什么是小孩,她不会长大吗?长大以后呢?一切拟人化看很正常,但生物方面就不符合了)两星给出发点,我能理解9分的原因如果好好设计,世界观可以很庞大,效果绝对震撼但我觉得导演编剧都没用心。
作为科教片真的很适合给孩子看,连我家看不来字幕的四周岁的小朋友也能记忆深刻。。。但是若是说适合给小朋友看,为什么搞得这么血腥。。。小朋友问我为什么白细胞要把身上的红色给冲洗掉,我说因为他身上脏了,小朋友说红颜色多好看为什么会脏。。。我竟无言以对。。。
给小孩子看的纯科普卖萌番。也是我难得的弃掉没看完的番……
对不起 无感啊
妖兽啦!我的细胞们要恋爱啦!
谁要看一个三高秃头还阳痿的大叔的身体是怎么运作的啊……科普番非得这么男本位?
老子还单身,你们他妈的就想在老子身体里谈恋爱?!
也没比ppt有趣多少...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大部分配音都嗲得恶心私人不偿命,听得起一身鸡皮疙瘩,创意还是很有创意的,就是配音太无感
3集弃。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正儿八经科普,实力硬核,萌即正义。但是实话实说,有点儿子供向的意思,蓝猫淘气三千问?而且还是很靠人设和声优撑起来。但是毕竟是新的方向,让人感觉如果真的能和教育方面联动起来意义会更大,义务教育哪怕只是结合着这种有意思的动漫,那谁还不天天认真听课?谁还不是准二次元?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看了一些就弃了。说实话没什么意思。血小板是挺萌,可能我真的很三次元?这种二次元萌妹萌不到我。二次元男生也.....但是特别偏好二次元动物或者二次元的奇怪生物。
适合小朋友~
不不不,比起血小板什么的,更萌的必须是巨噬细胞啊,女武神设定
亿万细胞为你而活!
科普没太大问题,男凝夹带私货吃相难看。
9.2分?!在逗我吗挺好的想法,但是剧情很无聊啊
什么鬼。
低幼感可是血腥暴力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