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看到 survive to drive Hass老大说的 we are under box,we are new here but for sure we are here not to make numbers, we are here to compete看着车手的眼睛,我能看到他承担的风险这个剧可真是,目前没有一点是关于法拉利车队的,开头就一直是法拉利。
是啊,你是个车迷就肯定得是法拉利粉,真该死啊,一想到恩佐那个点头,法拉利你活该有这么多粉丝,又一想到这么多年的拖拉机,我就接连sebastian是哎和摇头,哎,你可真是凭着大众和车手对你的热爱,挖着最优秀的车手,前赴后继去开拖拉机。
big boy sport高级选手的赛事。
那些想吸引大量粉丝的运动或者行业,和那些不想吸引的比如underground音乐,到底区别在哪?
你不想让这个被更多人看见,因为更多人意味着更多可能性,他们会作为更具竞争性的对手假如你,甚至做粉丝也有人比你更具有竞争性。
大家都是聪明人,都不是傻子,尤其是见过大钱,大人物的人,少爷也是知道自己进Williams 是为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啥。
车队老板也可以大方的在镜头面前讲出来,没什么好隐瞒的。
03 公牛的这个经理可真是,阴阳怪气,不喜欢。
04 红牛和雷诺的经理见面的那几秒真的是,原来大佬也会尴尬。
红牛的经理可真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聪明,认清现实,目标清晰,只要不违法认清什么的在比赛成绩和老子的破纪录任务之前,其他一切靠边站。
05 或许这些记者们,他们关注着所有车队所有人,可能更宏观一些。
哇塞这记者问的也太直白了,直戳人心啊。
06 这些人的生活确实也不稳定,每次合同可能就一两年,担惊受怕的,但是人家赚的也多啊,哪怕是个非常小的车队的车手,三十多退休以后肯定生活无忧了,真的那些真不是像我这种挣一千多的人该考虑的。
有一天这也会轮到我的。
09 hass的这个经纪人可真的是,晚宴上说的很到位。
敢接roman是那种孤注一掷要获得些什么,一旦获得就会傲视一切,但你这不是只有你自己啊,这是一整个车队啊。
竞技比赛就是这样,有成绩才能说话,就像我,人家一句,学术成果不够,你什么也说不了。
roman比赛中真是充满了对别人的抱怨,一切错都是别人的。
Life general is like this, if you always let other people get on, you will stay behind.眼睁睁看着charles从罗密欧到法拉利,激!
动!
我好像一直都很喜欢看竞技体育,更接近human being本能。
F1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复杂,车手、赛车、环境、预算帽政策和维修站里以及研发车间的所有工作人员,最后还有政治和资本。
Grosjean在他的法国受到欢迎时与Haas的工作人员的那段对话是这样的-They like you.-They do.-We like you too.在你频频失误撞车之后,身边的每一个人背着你互相说Let's be positive。
当你因为六年前的那次碰撞去接受心理治疗时,他们安慰自己说Things will be better when there is nothing to lose。
当然在Grosjean看不到的地方,别的车队工作人员也还在调侃,他们赌Grosjean过不了一号弯;在又一次资格赛撞车之后整个车队也会失望埋怨甚至愤恨。
竞技体育永远残忍,优胜劣汰,一个车手身上肩负了成百上千人的努力,但在规则之外,我们还是努力为自己和对方留住一些体面和谅解,以及对未来的支持和期待,这才是人性复杂但最迷人的一面。
Grosjean说这有时候很孤独,因为他明白能拯救他的从来不是他人的几句安慰,而是也只能是他自己,他原谅自己的瞬间是下一次冲到了第四,拿到了分数,被自己的团队拥抱欢呼,在这条路上,他不敢停下,即使极度疲惫整夜噩梦,他也只能不停的开,祈祷速度足够快就能把那些bad luck和horrible memories甩在身后,就能用下一次的成绩洗刷自己那些致命的失误,这个赛季的,上个赛季的,甚至六年前的,drive to survive.Ocon坐进了他的通勤车里,抬头看着Checo的直升机在空中划过,那时的他已经知道了,他没有下个赛季了。
33岁的Hamilton说希望这个年轻人可以得到更多机会,31岁的Vettel在旁边点头。
然后Ocon,2020欢迎回来啊!
10只车队,20席车手,最危险的运动。
或许明天就会有某支车队的金主破产清算,或许这周末的发布会上就会宣布不与这位车手续约,如果幸运的话 或许明年昔日并肩的队友还能坐在杆位前与你遥望对视,如果不幸的话 或许今天上场前在车队车间的最后一次握手就是永别。
2020年当Grosjean被熊熊燃烧的大火吞噬之时,维修站里每个人紧蹙的额头都在提醒着:在还来得及的时候,要反复告诉你这一句,"we like you too"默默承受亲友逝去痛苦的二十岁孩子,和队友争一号车手的热血青年,赛场上少有的分属对家车队的一双好友,被资本支持却也被耀眼的资本掩盖了自身能力的墨西哥人,意气风发把竞争两个字放大在合作之上把队友推出弯道的明日之星,年近四十在记者会上只被问及何时退休的老将,缠绵多年都想把对方甩在身后的一对宿敌,不甘心成为备选而宁愿远走第二阵营车队的前三大选手,拥有更有名的冠军父亲的儿子,选择不再挣扎黯淡退场的前世界冠军,失误后懊恼的只想藏在头盔里的昔日英雄,效力于国有车队背着整个国家的期望的两位车手,Safe drive all. 有人在等你们回家。
其实一直没有特别关注一级方程式这项运动,觉得不就是开车嘛,还到处乱撞,看不明白。
直到前年第一次去上海赛车城看了一场法拉利的open day,发现赛车的引擎声既然可以匹敌飞机。
每当红色的法拉利从看台前飞驰而过时,你不得不捂住双耳。
之后,还是没有觉得这个运动有多么精彩,不就是飙车嘛?
直到上周末和朋友去开了次卡丁车,感受到即使是开80cc的入门车那贴近地面的加速带给你的冲击时,当过弯你必须用到核心力量来控制方向,我才感受到原来开车和看车是有如此大的差别。
开完卡丁车回来,我就迫不及待的想看这部剧了。
从第一集开始,就震惊了。
原来这是一个如此有血有肉,充满爱恨情仇、跌打起伏的运动。
丝毫不亚于我喜欢看的NBA。
这个运动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10支车队、10位车手、21个世界大都市,故事就在环球旅行中发生。
自己甚至产生了想去车队当一名机械师的“非份之想”,毕竟铁打的机械师,流水的赛车手。
不管怎么说,这觉得是五星好评的一级方程式入门佳作,让一个门外汉可以不再雾中看花。
如果你也好奇这个世界上门槛最高、速度最快、比赛成本最高的运动话,就从这部剧开始吧!
先是维斯塔潘因为左后爆胎痛失冠军,后有汉密尔顿红旗后静态发车前因为轮胎保温过了头(发车前已经看到刹车在冒烟了)起步后轮胎锁死冲出赛道丢掉了到手的第二名,作为team LH气得要呕血的时候只能默默复述第一季的经典台词:
对车队来说或许最后两圈要求稳但是对于wdc来说一丝拿到第一的机会都绝对不会放过。
分站冠军绝地反击的和跌至最末的戏剧荒诞也只在一瞬之间。
虽然好惋惜但是真的更能理解顶尖车手在绝境之中愈发追求极限的心态了,是输得难看,但绝对不是被打败。
在🏆前毫无保留全力冲刺,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吧😢😢
说起赛车,可能很多人都曾有过赛车梦。
从《四驱兄弟》到《头文字D》,赛车题材的作品我们接触也不
然而,一直以来却很少有人把梦实现了…
今年春节档,韩寒的《飞驰人生》其中就有情节为我们展现了赛车手逐梦的艰辛。
但其实那不过只是冰山一角,今天Netflix的这部纪录片就带你深入了解这项血脉喷张的激情运动——《一级方程式:疾速争胜》豆瓣评分:9.5
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车比赛,年收视率高达600亿人次。
并且与奥运会、世界杯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盛事”。
每年FIA(国际汽联)将筛选出10支车队参赛,每队仅有两位参赛车手。
20名地表最快的老司机,将在一年内奔赴五大洲不同赛道,最后按积分决出年度排名。
《疾速争胜》聚焦的,就是刚刚结束的 2018 赛季,为我们揭示了赛车背后的秘密。
横跨五大洲的二十多条赛道,景致美不胜收。
奥地利赛道,绿草如茵,田园风光。
新加坡赛道,灯火阑珊,疾驰残影。
法国赛道,蓝白红的国旗配色,更配上特级飞行员的表演。
当赛场上五盏信号灯亮起,20辆顶级赛车随着马达的轰鸣声同时起步。
那种震撼,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而对于赛车手来说,时速三百公里的F1赛车,心态就像战斗机飞行员。
但他们前方的道路,可不像飞行员那样畅通无阻。
弯道、天气、对抗、事故…每一场比赛都可以成就他的一生,也足以毁了他的一生。
因此F1赛车,又被称为现有国际体坛中最危险的竞技项目。
如此之高的速度,对于赛车手来说稍有不慎,随时都可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自燃、失控、撞车、粉身碎骨…
当然,不止是赛车手,赛场内外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份工作都不容有失。
每辆F1赛车由80,000独立个零件组成,100%的精度组装,一个零件出了问题就可能引发毁灭性的灾难。
比赛中,赛车轮胎的高速磨损,使得赛车在两小时的比赛中更换两到三次轮胎。
而车辆换胎也被计入比赛用时。
为了在比赛中赢得领先优势,各家车队展开激烈争夺各种拼手速,三秒换轮胎看得很是爽滑。
一旦换胎出现失误,基本上就是全盘皆输了。
而对于将要面对种种未知状况的赛车手来说:“当车手开始感觉害怕,他就该退休了。
”
除此之外,赛车项目的超高的门槛,注定了它必定不是一个普通的运动项目。
一辆F1赛车的基本成本是1000万美元,就连方向盘,最便宜的也要5万美元。
而发动机更是贵的离谱,单价可以超过700万美元。
而一支F1车队需要赛车手、试车手、经理、技术总监、工程师、等各种专业人员来组成。
车队每年的各种花费上亿美元,每一支F1车队的背后都必须有巨大的资金支持。
举个例子,2016年,法拉利车队的全年支出达到了3.3亿英镑,约人民币29.7亿。
与此同时,赛车手的身体素质也至关重要,比赛时驾驶舱内的温度就可高达摄氏5060度。
将近2个小时的比赛下来身体消耗及脱水总和将超过4公斤,相当于飙一圈瘦8斤。
2018赛季的最后一场赛事,车神阿隆索与一直以来兵戎相见的对手们深情拥抱,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
与此同时,各大车队总部已开始紧锣密鼓地招募下个赛季的新车手。
其中年纪最小的选手,才刚满18岁。
这个情景,不禁让人想起《飞驰人生》里黄景瑜饰演的年轻天才赛车手。
竞技体育背后的后浪推前浪,出奇的残忍,也出奇的鼓舞人心。
很多人都曾向往过在赛道上飞驰、功成名就,奖杯、香槟、美女、荣耀…但现实却很残忍,车队资金、团队协作、比赛失误、赛车手心态…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就足以结束一个赛车手的生涯,甚至是生命。
最终能登上顶峰的,必定只有少数人…但我相信只要还有人有突破极限的信念,那么对速度的追求就永不会停歇!
在孔院的时候,有次跟学生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传统的意义是指三十岁的时候建立自己的三观,四十岁时行走人间,游刃有余。
呃。。。
太复杂。
我当时跟学生说,人生就是一个“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的过程。
然而大才女张爱玲说“出名要乘早”。
如果你想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那么一定要看看网飞纪录片《Drive to Survive》。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一个始终心不甘情不愿挣扎着踏入中年人队伍的“老少女”,整个一季我都处于一种羡慕嫉妒恨的心态。
在2019赛季,10只F1队伍20位主力车手,一半年龄都在25岁以下,最小的出生于1999年11月,嗯。。。
已经是这项极速运动的World Top 20。
想起有次跟帅弟一起吃面条,他随口提了一句说最近在做上市的一家游戏公司的老总经常带他们来这家面馆,“嗯,86年的,比你还小两岁。
”那大概是我吃过最难忘的一碗面条。
相比父辈成功人士的大腹便便、满头华发,如今的马云马化腾马克扎克伯格马斯克马克龙们都是一水的正值壮年(是的我故意的),有的看起来正值青少年,我瞬间理解了身边的四旬咆哮老母们那焦虑的心。
未来,已来。
当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FE最终会代替F1,如今的特斯拉车主已经能够“像遥控玩具车一样”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自己的汽车。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新旧交替,后浪推前浪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然而对于热爱一级方程式赛车的人,那代表着速度、危险、激情的引擎轰鸣永远无法替代。
这不仅仅是属于一代人的运动,更是属于一代人的情怀。
最好看的赛车纪录片,没有之一!
看过很多赛车纪录片,永远的赛纳、极速、绅士车手等等等等,但没有一部给我的冲击力有这一部大,为什么呢?
因为它就是在讲眼前这些车手的一幕,讲你的去年,你的现在……我们看比赛往往带着自己的喜好,单纯的希望自己喜欢的车队或者车手获得胜利,却从未看到背后很多人的痛苦、挣扎与无奈……影片第一集,讲到哈斯车队在2018澳大利亚开幕战中因为轮胎技师没有熟悉流程而两次没有上紧轮胎导致车手在拿到最好成绩时双双退赛,看到这一幕,我哭了,其实我清楚的记得去年在比赛的时候我们还在调侃哈斯是为法拉利铺路吗?
但现在看到哈斯背后,无论是车队经理还是技师那一句im sorry时,真的是心痛,是那种看到别人真的努力却因为他的失误搞砸了整件事的那种愧疚心理后的心疼,当时眼泪就出来了。
对于车队而言,出身背景固然重要,但这不是失败的理由,影片中哈斯车队经理说了一句话,“赛车能成功,很多是源自于固执”,是的,这句话也是我看比赛这么久以来最为打动我的一句话,每一场比赛中,那些逆境中一直的坚持似乎更为动人。
其实F1演变了这么久,更像是个政治舞台,我们看到法拉利、梅赛德斯奔驰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也看到像威廉姆斯这样在生存的边缘岌岌可危的车队。
而车手中,有像汉密尔顿这样拥有超级僚机的顶尖车手,也有像里卡多一样表面得到夸赞,却总排在第二的委屈人,当然,还有那些年轻的,想要打败偶像却没有强队支持的新人,但他们依旧在用信念支持自己努力的跑好每一场比赛。
霍纳说,没有什么比看到你的赛车,你的车手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更值得高兴的了,是啊,但F1的世界总不会那么平息,即使你有最好的赛车,你拥有的低落一样不会少,失误、撞车、赛车故障,车队内部矛盾……一切的一切都会让你瞬间跌至冰点,但固执,是你唯一一个冲向冠军的利器!
我想,每个人都是英雄,即使他没装好轮胎,即使他在同一个弯道继续打滑,即使他做了错误的战略部署,即使他垂头丧气强颜欢笑,但他们都是我们的英雄,因为逆境中的成长才是最需要被肯定的!
坚持吧,我的英雄们,你们永远是我心中难以企及的梦想之巅!
说实话,以前的F1只关注汉密尔顿,维特尔,kimi。
通过这部剧集让我之后会更加关注印度力量,雷诺,哈斯这些车队。
这里带给我们不一样的速度体验,真正感觉到拿着超级驾照的他们的厉害之处。
每一个人都很厉害。
没有了大舒没有了螺丝,原来还有这么多牛逼的车手!
车队经营不易,车队经理的压力,通队竞争、撞车。
让观看者激情澎湃。
由衷的心疼奥康!
另外加油里卡多!
加油kimi 的新车队罗密欧!
真心觉得这部片子应该由F1自己来拍,能讲出更好的故事,更多的热爱。
哈斯阿尔伯特的double out,小车队有自己的心酸和自己的执念。
之前Reddit上有人问,backmarker在F1有什么乐趣和意义?
They race for the fun。
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想赢?
可是能在顶尖的圈子里在同一个赛道上运行,已经物超所值的耗光他们所有的力气了。
围观的人尽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嘲笑Stroll是毫无天赋的拼爹少爷,Marcus带资进组只是给乐扣做个陪衬,威队最后的尊严还不如去套个现,雷诺厂队如今就偶尔欺负一下沦落街头的迈凯轮。
可是他们21个国家连轴转,背靠背再靠背,测试调教升级都不能拉下,模拟器开到可以闭眼过弯,两个小时滴水不进,3个月之后再来一遍。
有钱谁干这个啊if not for the fun。
在吃喝嫖赌吸大麻和training过完走线之间选了后者,Lance是个挺可爱的少爷。
头歌在巴林的double puncture简直就是personality builder。
多少人回了P房停了车就拉倒了。
退役视频里面Kimi(一如既往得冷着脸)说:follow your passiong for racing,一辈子的对手之间的惺惺相惜才真是难得。
(虽然Kimi也TR里面也喊过头哥‘‘what a joke’,但是我愿意相信这句话是真心的。
毕竟头哥在赛车界除了对racing的一片真心和无人能敌的天赋,真的不剩下什么了。
)最喜欢的是胡尼克,Ericsson和Ocon的片段,Netflix极尽能事的写了他们的天赋,努力和性格。
三个性格超可爱的年轻帅哥,天赋在身(Ericsson去年也是几次超过了乐扣的表现),少年成名,后天努力(Ericsson21场比赛滴水未进,Ocon能闭眼跑完模拟器...),这几乎是爆米花电影HE的保证。
最后的几乎像不忍心用镜头语言讲述结局一样,netflix只是用文字草草的交代了他们各自的结局 - Ocon和Ericsson都没能secure2019年的车位,胡尼克继续在雷诺虚度光阴。
还有几乎没什么水花的范多恩,一样让人惋惜。
2019最让人激动的除了big guys in the room,就是小朋友们了。
看着Noris和Russel站在发车线前,感觉自己一瞬间又回到了梦想的起点。
年老的英雄们有的含恨离开,有的苟且挣扎,可是总有人年轻。
我认识头哥那年,也是那么年轻的脸,巴林的天,也是那么蓝。
提到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你会想到什么?
在条姐我这个外行人眼中,F1意味着速度。
引擎的轰鸣声、快到起飞的车速、车辆相撞造成零件乱飞,这三点构成了条姐对F1最直观的印象。
可是,看了Netflix最近推出的纪录片《一级方程式:急速争胜》,F1对条姐来说不再是遥远且陌生的极限挑战,而是一项充满无限魅力的热血竞技!
F1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等级最高的赛车比赛,它当然是以速度论输赢,但速度显然不是F1的全部。
纪录片《一级方程式:急速争胜》便向我们揭示了速度背后的故事。
F1是一项极其烧钱的比赛。
平均时速可达300多米/秒,启动后2.3秒便可实现0到200米/秒的加速,每跑几圈必须更换轮胎…强大的引擎、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车身、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套件(主要有前鼻翼和尾翼)…
这些需要什么,需要尖端的技术,需要雄厚的资金。
法拉利车队和梅赛德斯AMG车队是当今财力雄厚、实力强劲的两大车队。
举个例子,2016年,法拉利车队的全年支出达到了3.3亿英镑,约人民币29.7亿。
像法拉利与梅赛德斯这样财大气粗的车队有着大量的资本去研发新技术,签约顶级的赛车手。
随之而来的当然会是十分亮眼的战绩。
而那些不那么有钱的车队,则显得捉襟见肘了许多。
哈斯车队总经理冈特·斯泰纳被问到车队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只有212人。
”这个数字受到了调侃,“你们车队的人比梅赛德斯休假的人还要少啊。
”
资本的操控能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它强大且复杂,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游戏规则。
但有一条无疑很明确:没有强大的资本支持,你很难掌握核心技术,你会因为成本牺牲掉某些东西,这些都会成为夺冠路上的阻力。
平常看比赛时,我们都会把目光聚焦在强者身上,就像那句俗话:世界第一高峰你知道,那你知道世界第二高峰吗?
《一级方程式:急速争胜》这部纪录片,更多把镜头对准了法拉利、梅赛德斯等顶级车队之外的中小型车队。
它们有的在比赛直播中可能就是陪跑,就是衬托,甚至属于镜头一扫而过的那种。
不同于比赛直播,纪录片令我们更细致地了解了比赛成败背后的故事。
威廉姆斯车队曾经辉煌无比,曾九次拿下年度总冠军,更是让七个车手拿到车手总冠军。
可如今的威廉姆斯,不仅战绩一落千丈,还面临着资金问题。
幸而一位加拿大富豪出面,为车队注入了大量资金。
可投资总是有条件的,为什么要投资一支英雄迟暮的老牌车队呢?
加拿大富豪投资威廉姆斯,是想锻炼自己的儿子,让自己儿子做队中的主力车手。
威廉姆斯牺牲尊严换来了这笔投资,但这并没有改变车队的窘境。
他们成为了2018年赛季的倒数第一。
红牛车队,近年F1赛场上强势崛起的热门车队。
因为老东家主营功能饮料,当初建立车队完全是出于推广宣传,所以引擎等赛车核心技术是红牛车队的短板。
红牛车队与同样拥有F1车队的法国雷诺汽车公司达成合作,由雷诺公司为其提供引擎支持。
红牛车队屡创佳绩,雷诺车队却接连失利。
雷诺一直不肯为红牛升级引擎,红牛便放弃合作,转而选择了本田。
双方开新闻发布会时,红牛的车队经理满脸自信,雷诺的车队经理满脸无奈。
然而,反转来了,雷诺挖走了红牛的首席车手。
双方再次见面时,又是大型名利场。
雷诺车队经理:“你现在需要新引擎,又需要新车手了”(吼吼吼地笑)红牛车队经理:“是的”(面无表情)“你还有钱花在引擎上吗,你把钱都砸在车手身上了”(冷面反击)雷诺车队经理:“我们的钱足够的”(笑不出来)雷诺与红牛算是杠上了,这很让人期待F12019年赛季啊。
除了红牛车队与雷诺车队的“相爱相杀”,来自东方的“骚粉车队”印度力量也是十分具有戏剧性。
印度力量车队由印度富商维杰·马尔雅创办,维杰·马尔雅是被印度警方通缉、欠有10亿美元的境外逃犯。
2018年赛季,维杰公开表示自己是无辜的,并且不会出售车队。
然而当他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已经被警察逮捕了。
维杰被捕,印度力量车队因此陷入危机,加拿大富商又出现了…他买下印度力量,还和之前一样,他的儿子将是车队的首席车手…
多好的爸爸啊《一级方程式:急速争胜》虽然少了法拉利与梅赛德斯两大巨头,但它同样能让你结结实实地感受到F1的巨大魅力。
赛场上的速度争锋、同队车手间的摩擦、中游车队间的竞争、车队背后的资本角逐…能带你深入感受F1这项烧钱、刺激、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热血竞技。
给老将们的空间太少了,Alonso 基本只是衬托 Sainz 和唱衰迈凯伦的工具,那时里卡多真是光芒万丈。网飞出品,还是比官方平易近人不少。
干嘛把维斯塔潘塑造成反派boss啊,丑潘和大牙关系没那么僵硬好吧
想看法拉利··
很多地方并非事实,给各个车手立的人设也各有各的离谱,但确实好看——中下游车队全力争胜的故事,励志或悲情的人物(只是背后的金钱权力政治角力被轻轻隐去了),戏剧性拉满的剪辑,可以理解为什么F1这项小众精英运动依靠这套纪录片在全球迅速圈粉。
虽然网飞多多少少给每个车手安了人设,但不妨碍弃坑回归的我看得津津有味。然后从21年再回头看哈斯三宝、乐扣、卡呆、奥康,多少有点唏嘘
第一季太一般了,客观原因主要讲中游车队这一点,比较无聊。
好看!(开始熟悉这代车手了
除了最后两集有点注水以外,整体水准相当可以,聚焦2018赛季中下游车队的方方面面,网飞如果以后体育纪录片都能保持这种水准,依次复制出诸如【奇迹教练索尔斯克亚】那就很可怕了。
看不下去 可能我不喜欢赛车吧
乐扣那集还不错,其他不记得了
【137-146/300】有点get到这项运动的魅力,用最大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回报,所以一个个都婊在脸上,但还是会给英雄主义留一点点缝隙,视角很好,第二集团大乱战
好多好多好多好多里卡多的大白牙(和大眼睛)!以及立体塑造了潘潘作为一个有点蠢兮兮的反派形象,以及马画龙虽然是个疯子但是似乎是个有点可爱的疯子……然而格大旗被嘲到可以报警了(最后疯狂心疼奥康...
世界冠军争霸赛✖️赛车事故集锦✔️曾经的世界冠军费尔南多告别赛道,年轻的勒克莱尔承继比安奇遗志,凭借出色赛绩成功签约法拉利。这场比赛,有人锋芒毕露,有人厚积薄发,其中不乏明争暗斗,算计较量,凌驾于梦想和努力之上的,可能是你那热爱撞车的队友/对手or同场比赛连续两次换胎失误的技工or随时都要爆缸的引擎or带资进队的富二代…Well yes, truth always hurts, but legend never die. PS:雷诺红牛的修罗场简直每秒都是戏,建议网飞以后拍权谋宫斗的时候把这个当范本好好学学。
jeff推荐 评分一季不如一季 我看了没什么感觉 它也没科普关于车或者商业模式的知识 感觉是一届比赛的幕后加精彩集锦 只记得赛车手每个都讲了为什么要做车手和不怕死 我干不了这个
Thank u, Daniel.
活生生把一个F1记录剧拍成狗血剧情片。Max 和Daniel这对积极竞争对手被拍成了一对冤家。Also,能不能别拍Haas了。 Grosjean 和 Steiner 这俩已经成F1圈的meme了。
多么直白的钱味~
戏剧性十足,配乐和音效也是满分。
让我见识到了什么叫恶意剪辑,直接把佩大师拍成不会开车的带恶人
看完你就明白F1为何只有10支队20名车手了... // 赛车运动是个有趣的行业,才华只能让你走这么远,金钱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