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高照
Zvizdan,烈阳挚爱(台),烈日高照,The High Sun
导演:达利博尔·马塔尼奇
主演:蒂哈娜·拉佐维奇,戈兰·马克维奇,Nives Ivankovic,达多·乔西奇,特尔皮米尔·尤尔基奇,米拉·巴尼亚茨,克塞尼娅·马林科维奇,斯拉夫科·索宾
类型:电影地区: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语言:克罗地亚语年份:2015
简介:三个迥异的爱情故事,设定在三个连续的十年之间。故事发生在两个相邻的巴尔干村庄,这两个村庄背负着历史悠久的民族仇恨。这部电影描绘了禁忌之爱带给人的危险,以及它难以磨灭的力量。详细 >
没看懂
第一个故事还蛮好的,后面两个就没那么震撼了。个人的感情在国家的冲突和种族的对立面前是那么的是脆弱。时间可以把一切冲淡,也可以把仇恨加深,无奈。
电影拍得挺好,用平凡情侣的爱情悲剧,侧面描写战争的残酷与伤害。片末那扇未关上的门就是传说中的豹尾式结局。同样是巴尔干,忍不住拿出来和《暴雨将至》对比,这部显然还不够深沉与老辣。但是这部够温情,温情到让我相信塞族和克族的仇恨终将放下。至于这些民族和穆族的矛盾这部电影没展现,我可也不敢说,反正《暴雨将至》里是循环了。
2个演员,3个年代,3种爱情。相互映衬却又独立成章。十年一个轮回,爱情总有结局,但创伤不会。最喜欢最后一段。
3.5,同一对主角,三段跨越时间的爱情故事,在这背后展现的又是时代的变迁。
手持跟拍不是遮羞布,这才叫有审美。除了结尾冗长几乎完美。大爱第二个故事。
很多政客根本不懂政治背后的人间疾苦吧。至少很多新闻编辑是这样的,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只是建立在网络和文字上,真实的民族矛盾,毫无体会。
以政治为衬托,民族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对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政治及战乱等不了解,就不好理解这样的爱情。故事简单,比较拖沓,融合了政治民族等元素,看着不轻松,需要消化吸收。
在总的悲情的基调下,三个故事其实是逐渐治愈的,从眉心的一枪,到致命的诱惑,再到那扇打开的门,这对跨越了不同时空的情侣终于获得了她们的未来。很喜欢片中的视听,鸡狗牛马,花鸟鱼虫皆入画,山水雨风都含情,影片的主题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压迫,导演的镜头却强调自然环境与人的互文,相爱的恋人因为种族间的仇恨在煎熬着,可墙角的蜘蛛在悠然结网,苍蝇在没头没脑地乱飞,游荡的狗在镜头里出出进进,诸如此类的画面十分有意味。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是奇怪的东西,总是教人们仇恨多过教人们宽爱,恨一个人,杀死一个人能得到什么呢?爱一个人可以跟他做爱,然后生一个可爱的宝贝,人类由此得以延续。
同一对演员,三十年跨度,三段式结构,三个独立的故事,省略叙事。似乎在说明历史的回环和仇恨的延续,不过在结尾导演还是选择了和解。片中始终阳光灿烂呼应片名太阳高照,太阳照常升起,一切还是老样子。需要了解巴尔干半岛的历史背景。
最喜欢第二个故事,娜塔莎与安特,2001。入目各种断壁残垣,女主家请男主来装修。女主哥为对方族人所杀,仇恨。燃鹅女主抗不住汉子魅力,磨门板那段互调戏挺逗趣。男主完工后女主扑上索吻不成改口活,然后干柴烈火,应政策要求此处屏幕模糊。男主爽完没好意思收装修费。
电影教科书范本。。最爱第二段。
很慢很细,但是让人揪心,让观众同情理解甚至是“坏人”的角色,从人物下手侧击政治主题
虽然没法体会克族,塞族他们这些民族仇恨。看到想在一起的人甚至要付出送命的代价,还是蛋疼。
神马啊!不喜欢这种太文艺的电影!
乏善可陈,也许是不了解那段历史。导演的技法平平,剧本在重场戏不乏亮点,但无法摆脱总体过于粗糙的命运。美术置景很好,摄影不错。
战争对爱情的影响……
演员演得很细腻……男女主角终于在一起了哈
同一对演员演绎了不同年代的三段恋情,生死轮回。模糊的故事背景反而削弱了电影张力,镜头非常美氛围一般,但依然是一部青春美丽的电影。
故事的架构和结构的整合都很巧妙,三个不同年代的爱情故事都抓紧了各自的时代特色,90年代的爱情最纯粹,后来便由你我经历这般迷乱了。爱情在命运的长河下,不由得流转,转成我们并不爱的样子。剧本和导演支撑起这部爱情史诗,是的,在我心里它是爱情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