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
小的时候最喜欢指着电视机里的人问父母,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得到答案后就会带着正义的情绪看电视,希望好人活着,坏人死去。
成年后,有了一定的阅历和判断力,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去设定电影里人物的性质,带着审判的眼光去品剧情,希望好人赢到最后,坏人一败涂地。
现在,看的东西是以前的几何倍数,初心渐离三观被打磨,但也被迫悟出了一个择中的观念,从此对人对事只看两面性不再相信绝对的善恶,任何人都可能殊途同归……
前半部分充满法式剧情片里的歇斯底里,中二气息浓重,后半部分故事变得更复杂与更深入,节奏紧凑,有张力还有丰沛的感情,穿插其中的一场梦幻恋爱也是无疾而终,令剧本在类似题材里脱颖而出。
女神终究不是在圣光之中 随着泡沫而生,而是在污泥和黑暗之中匍匐前进,即便有片刻光辉的美好,也瞬间被现实撕碎,美丽的面庞沾染着鲜血,圣歌之下是冲突与混乱,最后的光明却是烈火与暴力。
其中幻想开车一段剧情和两位主角演技都灵气十足。
女神不一定要很漂亮,但精神一定要足够漂亮。
独立的,自信的,有独立见解的女人才是女神。
Dounia的眼神时而清澈,时而蛮横,隔着屏幕,都可以感受到有一种控制不住的内在力量,绑架着她疯狂的生长,长成了旷野上耀眼的玫瑰,没有人敢去采摘或修剪,就那样肆意的追着阳光,毫无忌惮的开放。
不知道玫瑰是否会觉得孤独或者恐慌,Dounia却没有空间去反思自我,上天赐予她的不仅是美貌、聪慧和勇敢,还有破败的生活。
这破烂的生活,和野生的力量,像烈火一样追在她的身后,反噬着她的灵魂,她在亢奋中疲惫着,渴望被粉碎,甚至渴望死亡,却停不下脚步,似乎只有向前冲的更加猛烈,才能获取呼吸与喘息的权力。
我们都想要成长,可有时候,成长却又是这样的可怕。
迟到的年度十佳 电影《女神们》 毫不犹豫的五星奉上!
最后十五分钟情绪压抑到失控,看完片子整个人悲伤得一塌糊涂,霎那间灵魂仿佛和黑妞一起葬身火海了,对着黑屏和杜妮娅一起崩溃大哭,绝望到深渊!
偏个题,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
小的时候最喜欢指着电视机里的人问父母,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得到答案后就会带着正义的情绪看电视,希望好人活着,坏人死去。
成年后,有了一定的阅历和判断力,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去设定电影里人物的性质,带着审判的眼光去品剧情,希望好人赢到最后,坏人一败涂地。
现在,看的东西是以前的几何倍数,初心渐离三观被打磨,但也被迫悟出了一个择中的观念,从此对人对事只看两面性不再相信绝对的善恶,任何人都可能殊途同归……比如此片中的女主杜妮亚…… 她可以是一个标准的恶人,在学校不守规矩对老师恶言相向!
去超市偷东西卖钱度日毫无羞耻感!
听命于毒贩从事恶劣的勾当耍弄警察无视法律!
冷漠,固执,偏激,野蛮暴力,唯利是图,偏激的行为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但换一个角度,杜妮亚却比现实社会上的大部分人要善良勇敢!
她小心翼翼的接近信仰却不敢承认神的存在!
她和挚友黑妞的友谊令人羡慕,可以同甘共苦生死相依!
对无能的母亲尽是包容和默默的关爱,不离不弃。
对和自己一样出身却积极生活的男孩憧憬且卑微的爱着,不去打扰不忍破坏。
她有自己的想法,有底线,有毅力和坚忍的决心去保护自己爱的人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就是这样一个顶着杂种的名号长大的矛盾体,以难民的身份生活在法国社会最底层最边缘的贫民区,被普遍认定未来肯定黯淡无光的女孩。
她的挣扎也许让人恐慌,她的失控也许让人害怕,她的痛苦无助却无法被理解,就像影片最后杜妮亚绝望的求救,消防救援的冷漠和社会的冷漠一样将她隔绝把她彻底击碎,她从撕心裂肺的哭喊到木然呆立的失神,无能为力的挫败对挚友死亡的悔恨是她信仰底线的崩塌…… 作为处女座,导演很机智,这么颓废敏感的题材可以拍得如此生机勃勃,主旨虽然残酷却不会一味的让痛苦倾泻,前段两个女生模仿开跑车的那段真的是神来之笔,非常有趣!
片尾留有了更多的空间让观众去思考,去定义,获奖实至名归!
女主Amamra真是一个天才型演员,选角太棒了!
其中有两场戏她简直美到窒息,一是她束起头发在夜店舞台中央跳舞,那撩人的眼神和扭动的身躯简直像幻化出的女神!
另一场是她在超市偷偷给自己抹上唇膏,接着羞涩的随男舞者轻轻舞动,有迷人的少女感和天使般的笑容…她笑起来真的很美,一种矛盾的美,有天真和事故夹杂,看似邪恶又写满了落寞和不甘…… 这个社会早已善恶不分,人又何必呢…… 女神们,在痛苦的沐浴下才能幻化成仙……
《女神们》(Divines)是一部由尤达·本亚明娜执导,Oulaya Amamra、Déborah Lukumuena等主演的电影。
这才有朋友的样子当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问朋友这部电影有一种特别复杂的情感。
翻边脑海中所有的词语都无法去说明白。
悲伤,友情,叛逆,青春,疯狂,犯罪,励志……统统都不能!
朋友说这部电影就送给你的一句话是 No zuo No die ,why now try .后来想了想事实就是这个样子。
社会边缘女孩的叛逆历程。
对于金钱的追求,就是最终的追求,她们认为只有有钱了,才能摆脱一切属于自己的不幸。
有那么一刻仿佛全世界和自己在做对。
明明自己不想去走的路,总是有无形的手在推着自己走向一个深渊!
到底是我们的错,还是这个社会的错!
1底层生活不好描述,很容易真实情况没讲清楚,反倒是把自己给暴露了。
这主要是和记录者站的位置有关,生活多操蛋啊,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会捕捉到处在底层的人眼中生活的细节。
本来想展示民间疾苦,一不留神搞成了皇帝出巡的微服私访,自以为见到的是真实世界,其实全世界都知道你是皇帝。
那就会很尴尬,因为谁是傻逼一目了然。
2法国片《女神们》讲的就是15岁底层少女的生活,那里被帮派势力和宗教笼罩,少女渴望权利和成功,也不认为学业有成会是成功的路径起点。
于是她抽烟,偷东西,贩毒,她只想变得有钱——也不过是想买好看衣服和鞋子,能给母亲买香水——还是少年们单纯的愿望。
但越是没钱的地方,财富的流动就相对固定,是个闭环,如果想从中打开切口是很难的,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3少女的个性就是她付出的代价中闪闪发光,野蛮生长也有迷人的一面。
少女卖毒品,被买毒品的人抢走毒品,打得鼻子眼睛都是血,也不愿意屈服,还威胁对方。
她的妈妈和混混乱搞,被她抓到了冒着被警察抓的危险也要复仇。
在大毒贩发现了她偷钱的打算以后拼死反抗——这部分有理想化了。
值得说下的是,演主角的女孩演技非常非常好,爆发的有力道,平时小眼神和小动作特别的灵。
主角那种时而超越年龄察言观色的成熟,骨子里的狠劲和勇猛、少年郎该有的莽撞和脆弱,都是靠她的演技支撑的,秒杀国内各种流量小生小花。
4少女就是野蛮生长的写照,前面说的是她超越年龄的部分,现在要回归她年龄层面说下友情和爱情。
少女的友情自始至终都是那个大胸的黑人妹子,也没有去着重介绍来由和因果,在一次次偷东西、翘课中关系自然就好了,小时候都这样。
少女的爱情是远距离的、摸不到的,就像她总是在去剧院藏钱的时候远远的看着跳舞的帅哥一样,藏钱是她精神满足的时刻,是属于她的休息时间;舞台上的一片金黄是少女的幻想,但又总隔着距离。
最后大胸妹子被火烧死了,帅哥买了票走了,少女的友情和爱情同时迎来了暴击,这点本质上和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相同,但对我来说,幻灭好过happy ending。
5电影的导演是女性,可能视角的缘故,处女座拍成这样真的挺好了,中间少女和大胸妹子幻想开豪车的那一段,那真的是自由降临的瞬间,美好的不像话。
野蛮生长之所以迷人,是残酷的曲折的你都看见了,但又不用亲身经历。
在大部分人的记忆里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度,红酒、香奈儿、罗浮宫、埃菲尔铁塔是它的标志。
然而近些年来大量的难民涌入,给这个国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偷盗、贩毒、卖淫在难民营泛滥,加上一系列的恐怖袭击,导致法国底层与主流社会的矛盾日益加剧。
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上,获得金摄影机奖的电影《女神们》,就把这一现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出来,而影片中重点刻画的移民后裔的野蛮成长史,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也更加的刺眼醒目。
该片是侯达·本亚闵纳处女作奖,作为一个女性导演,以她女性的视角关注底层社会边缘女性的生活,给她们以人道主义的关怀,着实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胆量。
电影《女神们》叙事流畅,105分钟毫不拖泥带水,熟练地交叉剪辑配和精湛的摄影,堪称法国女版的《上帝之城》。
影片讲述生活在法国罗姆难民营的15岁女孩杜妮亚,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状态,加入当地贩毒组织,偷窃、贩毒、色诱样样都干,还玩起和警察追逐的游戏,最后玩火自焚导致好友葬身火海的故事。
一般来说女性较之于男性阴柔而内敛,但是她们在紧要时刻能够展现出出惊人的爆发力,电影《女神们》中的女主杜妮亚就展现了这一现象,从而给影片带了意想不到的戏剧张力。
杜妮亚母亲是个妓女,被身边几乎所有男人上过,从一出生被叫做杂种,在脏乱差的难民营里长大,造成她坚韧而又倔强的性格。
她渴望富有,渴望成功。
她从身边的案例中发现,只有主动出击向外寻求才能改变现状,而最快速地方法就是贩毒。
但是由于她从小在清真寺中聆听教诲,所以内心有种不可逾越的信仰之门,阻止她向外寻求突破。
这样一个矛盾女性存在体,无疑在电影中就非常的具有戏剧性。
影片中杜妮亚在教堂里一边交易毒品,一边向真主请求宽恕,这一对比就把故事演绎的极具张力。
电影显然着重展现人物内心世界,而非事件本身。
当杜妮亚色诱毒贩黑老大的同时,她的男友基恩正在剧院跳《柯妮丝舞者》,影片通过平行交叉剪辑,把两人内心的挣扎便显得淋淋尽致。
电影高潮部分杜妮亚面对害怕被攻击而不愿意救援的消防人员,她无力地嘶吼着咒骂着,当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熊熊的烈火笼罩时空时,杜妮亚如同陷入了无底的深渊。
目睹这一悲惨事件的群众,压抑已久的怨恨爆发出来,他们开始与前来维稳的武装警察冲突,场面顿时失控。
由此影片集中展现游离在主流社会外,以杜妮亚为代表的特殊群体,他们不能得到政府的有效援助,他们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裹挟在暴力、性和黑暗之中,心灵和肉体都备受煎熬。
他们内心渴望得到真主的救赎,但是悲惨的生活现状,迫使他们不得不做些违背教义的事情,甚至公然对抗政府组织,而政府暴力打压反过来又促使矛盾再次激化。
这就像一个无限循环的怪圈,人们找不到一个正确的出口,无论是主流社会还是底层社会,他们都备受恐惧和痛苦,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杜妮亚群体。
这部电影名字叫《女神们》,很反讽的意味,像杜妮亚这类人几乎是上帝弃儿,又谈何女神呢?
他们在文明社会近在咫尺的地方野蛮生长,无论向内还是向外寻求突破似乎都是不可能的,大有一种人间炼狱的境况,这里鲜有人关注。
电影上映后大部分人对影片中刻画的主体予以同情态度,但是仍然有部分人抛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和“自作孽不可活”之类的言论,甚至批判导演“唯恐天下不乱”。
这无疑是可悲的。
舞蹈的设置既增添了观赏度,也增添了情怀。
是妙笔。
贫民窟的两个女孩子,一个精灵古怪,一个黑人胖妞跟班。
辍学,对着老师狂飙,学习无用没前途,只能做个loser。
躲在剧场上方看排练的设置挺不错,底下的演员有点海选的意思。
超市男保安也有梦想,梦想做个舞蹈演员——很符合法国尤其是巴黎人的气质。
在天顶的横梁上救了男保安的命学骑小摩托车很真实生动被女黑人毒贩子接纳后的礼物是iPhone6plus。
超市不让她们进去,或许是贫民或种族的歧视。
对各种名牌的向往,各种名牌鞋,法拉利车,雷朋眼镜,两个模拟开法拉利的长镜头漂亮。
把钱藏在舞台天顶衡量,男保安偷了,随即的对手戏顺乎逻辑,非常精彩,简直就是按现代舞的节奏编排的。
男保安也练习了某个冲突性的舞蹈动作。
女主开始学穿高跟鞋,提醒观众,她还是个孩子。
但不是为了男人,而是为了警察从不怀疑穿高跟鞋的女人(也许是高贵的象徵)。
钱是一种能量流,你得想,才会有——这种价值观跟当下中国的现状很像。
扮作妓女去抢上家藏的十万欧元。
妈妈跟别人乱搞,于是放火烧了车。
男保安入选演出主角,他们的爱情在升温。
超市的一幕挺好。
继续逼迫女主去诱惑上家。
男保安给女主留了周六的票,女主则必须跟上家去看嘻哈演出。
好了,故事要进入高潮了,也开始俗套了。
1.偷钱被发现,被打,反击,打倒毒枭,抢到钱。
2.约了男主在车站汇合。
3.黑胖妞被抓,逼迫女主回去。
4.地下室着火,黑妞被烧死(其他人都逃出来,黑妞太胖出不来,消防员无作为,因为某种政治潜规则)5.引发了骚乱,在回忆两人的甜蜜往事中结尾。
“有一天我会有很多钱,你一辈子都意想不到的钱!
”这句台词直白的扔给我们整个电影的导火索-钱,一个在难民营长大的女孩,妈妈到处放纵根本顾不起女儿,让女主很早的年纪就学会了必须要坚强而且一定要有钱。
看似一枚女汉子的女主虽然淡然的面对着生活的不公跟苦楚,可时不时女主也有对所有不满的爆发式发泄。
不论是跟老师顶嘴辍学,还是把老妈一夜情小情人的车灌油烧掉,女主深藏的不满跟着时间日益剧增。
好在虽然生活很艰难女主一直有好友陪伴,一起玩耍一起对着这个不公平的世界,而且一段浪漫的爱情也静悄悄的来临等着容纳女主所有的不完美。
可是女主选择把钱赚到再去迎接自己的爱情,只可惜每次出错的都是最后一次干的坏事,就这样女主在成为有钱人的路上失去了知己,失去了爱情也烧没了钱。
首先作为付出才会有回报的拥护者,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抱怨一下女主为什么不能想在赚钱的路上试图做提高自身价值的付出,虽然这点跟电影主题不太有关联,可是我想表示本人很难欣赏法国包容人类最原始愿望的精神,一夜暴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来的。
法国难民泛滥的这个国情让人很同情流落街头的那些人,那些冒着被驱出国境的危险打黑工维持家庭的没有文件的人们,可是像电影结尾里消防员在警车来护驾之前不肯进难民营救火的困境一样,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措辞,有自己的苦楚。
电影画面捕捉的很真实而且不忘记时不时给观众来个感官冲击,女主在破烂的难民住宅区里跟朋友幻想自己有法拉利在海边边兜风边调戏路边帅哥的这段电影片段把视觉跟幻觉间的冲击演绎到了极致,成功在脏乱的“隔离区”里闪耀女主心底的无辜跟对更好生活的幻想。
2016年法国电影《女神们》:电影的片名和海报有很大的欺骗性,冲着那个调调去的观众一定会失望。
这样一部讲述法国年轻少女移民贩毒的故事,显然是要往不归路走的。
电影的前半段还略有些泛泛而谈,但是从中间开始突然发力,一直延续到结局都甚是精彩,导演的叙事剪辑功力和女主角的惊艳表演都让人印象深刻,谁能想到,这都是她们的处女作,而且,女主还是导演的妹妹……最让人觉得特别的是,片中加入的乐观的生活幻想,以及男配角的舞蹈副线,给这个悲剧故事蒙上了一层像海报般虚幻的美好。
4.5。法国社会结构下的阶级身份可以成为任何事件的导火索,Dounia因此成为别的语境下的不可能。第一个小时紧凑,但之后不免出现烂俗的情节,因此一直在猜到底要怎样结局。最感到无力的的是消防车司机低着头而外面所有人拍打着消防车的那一幕,“扔石头”因此成为了Dounia自己创造的无解的循环。
令人心碎
是要说友情?社会?政府?犯罪?一开始就呈现的不明显,以至于最后胖妞死都施施然没什么痛点。唯一好的地方是两处火灾时的种种讽刺。
嗨。
7 电影有一些我非常非常喜欢的时刻,比如女主和朋友在月光下拥抱、每一次舞蹈、拜金主义以及男女角色功能性的置换,但要讲的Ghetto girl的奋斗史 底层爱情故事和难民营的阶级冲突有点点割裂,前半部分这三者融合得很好,可是进展到偷十万那块已经像是三部电影了…
垃圾就是垃圾,还是人吗,垃圾,三观尽崩,活该。
2016戛纳金摄影机奖。感慨一下,多少好电影毁在结尾段落,多少结尾拯救了平庸之作,多少画作毁在了最后几笔高光的位置。小可惜,但觉得值得看,推荐。
这部电影挺好看的,你们可以去看看
法国社会鱼蛇混杂,确实是恐怖袭击的温床,这些渣滓们被狠揍和烧死一点不让人心痛,少一个也算为社会清理垃圾
还是拍得俗气了一点
1,果然让我这种直男看直女片子就是受罪。2,小女孩为改变命运误入歧途半路遇到个帅到玩的男朋友最终因为朋友的死痛彻心扉改过自新的成长类型片,比Leon差多了其实。3,论减肥的重要性。
冲突之中受害的总是弱者
女神们鲜血淋漓的成长故事,真是好久不见这么情绪饱满肆意张扬的电影了!叙事毫不遮掩,就如同影片中热汗淋漓的舞蹈一样,赤裸直白,张力十足。香车幻想和舞蹈平行剪辑这两段实在是精彩极了,跪舔男神跳舞时的肉体。
好像没什么意思
青春的美在于幻灭的那一刻。杜尼亚,前路艰险,祝你好运。
烂…………
这部影片有股生猛腥甜的气味,不同于一般青春片里荷尔蒙失调的造作。她是赤膊上阵的,“乱拳打死老师傅”说的就是这种感觉。
惊人的女性爆发力。北非移民青少年不再苦大仇深,而是像野草一样痛快的疯长。女主神似大表姐,以“我要有钱”为目标轰轰烈烈、有血有肉的活着。最惊艳的还是导演,一场法拉利幻想驾驶戏、一场舞蹈/暴力的平行剪辑,戛纳金摄像机奖实至名归。
好猛烈的青春,好炽烈的友谊,好惨烈的人生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