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迪塞镇之战

Battle for Haditha,哈迪塞报复行动,哈迪萨报复行动

主演: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年份:2007

《哈迪塞镇之战》剧照

哈迪塞镇之战 剧照 NO.1哈迪塞镇之战 剧照 NO.2哈迪塞镇之战 剧照 NO.3哈迪塞镇之战 剧照 NO.4哈迪塞镇之战 剧照 NO.5哈迪塞镇之战 剧照 NO.6哈迪塞镇之战 剧照 NO.13哈迪塞镇之战 剧照 NO.14哈迪塞镇之战 剧照 NO.15哈迪塞镇之战 剧照 NO.16哈迪塞镇之战 剧照 NO.17哈迪塞镇之战 剧照 NO.18哈迪塞镇之战 剧照 NO.19哈迪塞镇之战 剧照 NO.20

《哈迪塞镇之战》剧情介绍

哈迪塞镇之战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2005年11月,伊拉克西部城市哈迪塞(Haditha)。两名伊拉克武装分子在路中央埋下自制的炸弹,炸毁途经此地的美军陆战队的汽车,一等兵米格尔•特拉泽斯在爆炸中身亡。此举激怒了陆战队的士兵,他们迅速对周边的伊拉克平民进行报复性的袭击,包括孩童在内共计24人遇害,此举震惊世界。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热浴盆时光机尸人庄杀人事件未完成的牵挂七十七公里孤独的美食家第七季二龙湖·“村”暖花开爱与和平恋风东风破白昼之雨辣妹刺客everyday养育者第一季间谍家族~我家的特殊任务~海盗岛:甲板上的家族侠僧探案传奇之大兴赌坊古战场传奇第一季血刃斯托克七种武器之孔雀翎我梦中的女王米奇的飞天女巫故事82年生的金智英悲泣之地烈日迷踪电车男黑客军团第三季中年女性搞笑一家人警报器神探飞机头3

《哈迪塞镇之战》长篇影评

 1 ) The world is an idiot

什么是真相?

没有人知道真相,我们知道的只是媒体告诉我们的“真相”。

最近常说这句话,因为某事件。

放在文首,希望保持批判的心态,对本文。

哈迪塞镇之战。

从纯粹电影的角度说,就是一部纪实而且感觉蛮多地方很生硬,可能铺垫不到位,anyhow,这部电影所描述的历史,很值得人思考。

就像两个同样分数presentation,一组本来很一般,但是topic很好做,有很多有利的客观条件;而另一组topic比较难做,也没有什么条件,但是组员很有能力。

这部电影比较像前者。

当然,能把一个历史史实描绘清楚,已经做的很不错,这种电影的要求也就这样吧。

另外,觉得导演很用心,许许多多细节很出彩,看的出有意布置。

本来很不喜欢纪实类的电影的,因为越是忠于事实越容易误导人。

导演表达出来的准确的说不是事实,只是他所认识到的事实。

就算他想竭力忠于事实,也不可避免受到主观判断,以及他对事件的认识的来源的影响。

就算是司马迁的史记,也明显有对所记录人物的好恶吧。

另外,他也可能没听过某负面人物的正面消息,或某正面人物的负面消息。

Anyway,无可厚非,绝对,无可厚非。

我们不需要正确,只需要认为是正确,并且不会在有生之年反悔,又觉得不是正确,就好。

回到电影,这部电影描绘了几个群体。

伊拉克反美武装,伊拉克平民,美军士兵,以及暗含的美国政府。

反美武装,如其在电影里所说,成功了。

他们很聪明的运用了传媒的力量。

一个人的观念的形成与其所接触到的消息有关。

人生下来时只是一张白纸,给他看一段美军杀人的录像,这就成了全部事实,也许美军也不那么坏,但他不知道,所以,他会仇恨美军。

以电影所描绘的,他们不是为了炸美军而炸美军,他们炸车更主要是为了传播。

而他们运气不错,碰上了一群冲动的不用大脑的美军士兵。

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是成功的。

伊拉克平民,则是一群可怜的人。

没事当然最好了,窝在屋子里平平安安过着小日子,但一旦除了什么事...比如说,电影中有个场景,描述一群妇女家里发现了几个炸弹被美国人抓了,聚在一起的讨论,他们完全不关心炸弹美军反美或者甚至是问题的关键,他们自己知不知道炸弹哪里来的。

他们不是在讨论:“我知道炸弹哪来的”,“啊,我不知道诶,哪来的哪来的?

害我们这么惨!

”他们的讨论是,说,会被反美的杀,不说,会被当成协助叛乱分子。

麻烦事惹不起,躲还躲不掉,出门也不安全,没有哪儿安全。

那个种下橄榄树种子的祈求和平的可怜的家伙,背着铁锹大大咧咧的在街上晃悠,以为和平使者就可以嚣张咩?

美军又不知道也不会有心思去求证你埋的是种子还是IED。

现实逼得他们无所适从,除了祈祷自己属于比较幸运的百分之几中。

他们的可怜不仅在于被逼迫,另一方面,他们也是被利用的一群。

一个穿长袍的伊拉克妇女,从裙子底下抽出把AK47就开始扫射。

为什么她这么做?

因为当他抽出AK47前,他被认为是平民。

另外为什么那两个逃跑的要用衣服包住枪?

因为那样可以让他们被认为是平民。

为什么反美武装不穿自己的制服,像美军一样跟他们对着干?

要是我是伊拉克人,我就在脸上抹点番茄酱,然后叫个人蒙着脸拿把枪站在我后面拍张照,再学几个英文单词比如wait,civilian什么的以防突然袭击。

(这也是看电影看来的,好像这些词在危急情况相当有用)然后就算很嚣张的在家里做炸弹都没关系。

美军来了咋地,我是平民,被逼的,我有照片为证!

总而言之,平民身份就是护身符。

而其影响就是,美军不信任也无法信任他们见到的平民,使得就算你是平民也不安全。

更有甚者,被逼上梁山,或者被诱上梁山,那就是被利用的升级形式了,就像片尾那群伊拉克人。

美军士兵,在我认为是整个事件的最大的受害者,被逼迫,被利用,被抛弃最严重的一群人。

他们来伊拉克究竟为了什么?

不知道。

他们杀人究竟为了什么?

不知道。

为了自保?

自保你呆在家里看电视,屁事没有。

面前的一批人,天知道他们是平民还是武装分子。

但是他们有没有时间来做这个判断。

没感觉的去和高手玩玩反恐,当突然冲过来一个人时你试试先判断来的是警还是匪再决定开不开枪。

看衣服,深颜色全身一个颜色的是警,绿绿黄黄的,或者白色的是匪。

或者,记得在黑鹰坠落中有说,有的恐怖分子干脆趴在妇女的裙子底下开枪,你是怕误伤平民光挨打呢,还是管他平民恐怖分子的开枪还击?

身临困境,而且不知道为什么要面对这个困境,而更惨的是,出了事还得成替罪羔羊。

受了伤,回家每个月三百美元,杀错人,那你完了。

影片最后,四名可怜的美军士兵面临着谋杀罪的指控,同时还有良心的谴责,社会的批评等等。

这就是那些在伊拉克的美军士兵,为了活下来,你得杀人,你杀人时犹豫了,你就会被杀,你不犹豫,你就难免误杀平民,你误杀了平民,你就会被指控谋杀,还有社会批评,良心谴责......对Prof. Gordon Matthew(我书通的professor)的一句话印象深刻: The world is an idoit。

世界就是这么愚蠢,为别人做事,为别人出生入死,为别人杀人,为别人无可避免的有犯错的概率,犯了错利用你的人马上就翻脸,而你马上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为利用你的人背下全部的黑锅。

被逼迫被利用还得被抛弃。

而背后的始作俑者却在电视机前大吼,自由,民主,国家,恶棍,谎言。

某网上新闻的原话:“但伊拉克另一家维权机构负责人担心,即使那些美军被认定有罪,也不会得到应有的严惩。

”我看了以后第一反应就是:有意思,究竟是谁该被严惩?

话说回来,现在的中国对于外国也是舆论和政治的牺牲品。

中国的人权问题?

中国的工人保障不到位就是人权问题,那美国杀伊拉克人,人权又在哪儿?

类似的issue可以举出很多很多很多很多。

我觉得美军士兵比伊拉克平民还惨,平民可以躲家里不生事,虽然也不安全但起码不至于像美军士兵,不想生事还不得不生事,生了事还得被骂被抛弃。

就像开头那个杀平民最多的美军士兵说的,他们就是坨屎。

(语文不好,又没打草稿,被逼迫被利用被抛弃等词好像重复了很多次)美国政府,这玩意儿太恶心了,我真的不想写它。

当然政府能这样也离不开愚蠢的人和那些什么机构的支持,中国,世界都是如此。

我习惯看完电影上豆瓣看看评论。

(本来是因为本人情商太低,时常感受不到电影的感情方面的精髓)有位草木兄评论标题是“懂得思考的人可以看看”。

说的很好,可惜的是,the world is an idoit,懂得思考的人并不多,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正在利用那些愚蠢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事件,比如文革,比如八九,比如现在的......。

搞不好,美国政府也是在被谁利用着呢。

真无聊。

 2 ) 懂得思考的人可以看看

哪场战争不是政治野心家的阴谋?!

哪场战争又不是打着“自由”的旗号?!

哪场战争不是平民死的最多?!

靠,人啊,就是他妈人家当权者的玩偶!

就影片本身来说,拍摄的概念和技巧不是国内能够模仿的哦,确实是出自“大家”之手,非常的真实,让你觉得是在现场直播,让你身如其境,让你不自觉的被震撼了!

据介绍,影片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看完觉得拍得也还是很客观的,没有故意丑化美国,也故意丑化伊拉克。

同情平民,看着无关的妇女、小孩被枪杀,感觉到心在“砰、砰”的痛。

劣根性每个民族都有,“不想多事”的想法国际通用,告发被杀、不告发还是被杀的尴尬才是最后的悲哀。

2个恐怖分子在那么多平民的眼皮底下埋好炸弹,又在那么多平民的头顶上面安安稳稳的呆了几天,轻轻松松的引爆炸弹,最后有堂而皇之的溜之大吉,还放枪引起最后的屠镇。

这是平民懦弱引起的悲哀!

总结一句话:立场什么时候都得明确、坚定。

要不你就和恐怖分子一条心,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像我们赶走日本鬼子那样把布什扫地出门!

要不你就老老实实的维护“和平”,打个电话告发总是可以的吧,总不能眼看着大祸临头,还他妈的祈祷!

祈祷个屁啊!

同情美国战士,每天受着死神的威胁,偏偏还找不到罪魁祸首,俨然就是待宰的羔羊。

再没有了Ranbo,一个人扛着机枪扫平人家一个军。

影片真实就真实在,强大的美国大兵扛着M16愣是等着别个先打死几个自己人,才能还手。

这是什么鸡巴事哦,每天还他妈的得巡逻,就是他妈的活脱脱的大兵饵子!

郁闷啊,所以失眠了撒。

死了弟兄,实在扛不住了,打着“存在火力点”的旗号,枪杀几十个平民,爽了!

最后还是被国家给卖了,当了替罪羊!值吗?!

人家美国大兵也不容易啊!

布什是个……,萨达姆是个……,政治家是……!!

为什么是“……”因为实在找不到恶劣的词来形容他们,反正大家往最卑鄙、最呕心、最欠操、最生儿子没屁眼方面想就对了!

一天到晚就知道打个“人民自由”的旗号,为了达到自己的野心,连自己人都杀!

简直就是……!

那些恐怖分子也是不争气,就那么容易被煽动,抱着狂热的爱国热情就去了,真是,唉,悲哀,悲哀!!

为什么打3星呢?!

看的气不过!

虽然拍得真实,拍得客观!

但是有什么意思撒?!

让我们重新认识美国?

我们早就清楚的认识美国的丑恶嘴脸!

让我们认识恐怖分子的丑恶?

这还用说么?

让我们珍惜生命,坚定立场?

扯淡!

气归气,3星归3星,懂得思考的同仁们还是可以看看!

 3 ) 这就是一场屠杀

弱智的美国大兵在马路上遇到了炸弹袭击,二死一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炸弹是路边村里人埋的,就冲进村子里去乱杀一通,根本就是一群屠夫,算什么士兵,连一个恐怖分子都没看到,还说什么按规则指影办事。

以前蛮喜欢看美国陆战队的电影,看了本片之后,美国政府及其军队还有美国人的价值观,在我心里大打折扣。

这根本算不上一竟战争片,说美军屠村记更合适!

从这几十年来美国的美国至上的国际行为准则来看,美国人以美国国籍当成了一个种族,其行为和言论其实跟希特勒很像,希望我国有识之士要认清这点,不要被美国的一些假像所迷惑!

 4 ) 从南京到哈迪塞

我非常希望焦国标先生能看到这个电影,因为当初美国入侵伊拉克时,他写过赞歌。

说正义的美国士兵为伊拉克人民带去自由,民主,幸福。

我很想知道焦国标先生看完这个电影后会写一首什么样的赞歌,去歌颂他心目中的英雄――美国大兵。

但是我从这个电影中看到了南京大屠杀,看到了美国人和日本人一样,烂杀无辜。

日本人是以圣战,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名义来屠杀中国人,亚洲人;美国人是以反恐,建立所谓的“民主,自由”的伊拉克的名义来屠杀伊拉克人。

如果焦国标先生在1937年的话,会为这些日本士兵写一首什么样的赞歌呢?

不得不承认美国的电影业发达。

当初越战进行的时候,美国没多少反映越战的电影,都是在战后出现的。

而现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当伊拉克战争还在进行的时候,美国的电影就推出一部又一部相关的战争电影,感觉就像赶上了直播一样。

看到美国人在伊拉克的国土上设岗设哨,对伊拉克人搜房搜身,我仿佛看到了二战时日本人在中国的所作所为。

我觉得这是一个国家及其人民最大的耻辱:生活在自己的国家的人却要被侵略者勒令下跪,进行搜身。

当Ramirez看到自己的战友被杀时,进行报复;却没有想过,如果他们不去占领屠杀别国的人民,人家活得好端端的,根本不会去杀他的战友;而正是因为他们占领屠杀了伊拉克人,所以伊拉克人才会反抗。

Ramirez更应该想想,真正杀害他战友的凶手是谁,而不是出于泄愤而烂杀无辜。

看完这个电影,心中只想:这样的事千万别发生在我身上。

附:致美国兵  作者:焦国标     伊拉克战争的第二天,  战场卷来沙尘暴。

  前线出现胶着状态,  你知道我有多么心焦!

  伊拉克的沙漠风搅天撼地,  你背负着小山一样的军包,  趔趔趄趄,顶着沙幕前行,  你知道我有多么心疼!

  伊拉克沙漠盘亘无际,  沙梁上,你从镜头远处跋涉而来。

  恶人和恶人的朋友诬你是入侵者,  对的,你的确是“入侵者”,  迷彩装的你,  是万古死寂荒漠里第一株先锋植物,  是万里无垠沙海里第一抹绿色希冀。

  阿拉伯沙漠里,  骆驼就是轻舟。

  阿拉伯文化里,  骆驼是最受爱戴的生灵。

  如果这个古老民族还有救,  那就从心底把骆驼置换成,  伊拉克沙漠里行军跋涉的美国兵。

  于今几乎所有国家的青年,  都不再蒙受跨国征伐之苦。

  美国号称是孩子的天堂,  天堂里的孩子却在代全球的同龄人,  从军远行,自陷地狱,与战邪恶。

  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先生说:  “战斧”巡航导弹带不来民主。

  我说这要看什么时代:  给法国带来民主的是攻克巴士底狱的炮火,  给英国带来民主的是英王查理的断头台,  给美国带来民主的是来克星屯的枪声,  时代在前进,伊拉克的民主,  只有靠“战斧”巡航导弹呼啸携来。

  你的笨重的军靴,  跋涉在伊拉克沙漠的地平线,  那是人类文明的走向。

  如果你倒下了,  人类将失去正义的脊梁。

  如果你的国家跨掉了,  人类将回到中世纪的蛮荒。

  丑陋的嘴脸在电视屏幕里评点战争,  实乃一帮号称专家的巫婆神汉胡批乱侃。

  彻底的陈词滥调,全心全意的愚民,  是我逃不脱的声音聒噪。

  我的心遥向伊拉克战场千百次呼喊:  “向我开炮!

向我开炮!

”  美国兵,  请允许我喊你一声“brother!

”  如果招募志愿者,  请你第一时间通知我!

  假如有来生,  当兵只当美国兵。

  假如今生注定死于战火,  就作美国精确制导炸弹下的亡灵。

  写于伊拉克战争第十五天,2003年4月5日 补:如果焦先生有时间,应该看看《标准流程》,这简直是为焦先生度身定做的。

 5 ) 什么才是真实

对这样的一部电影来说,任何的拍摄手法都显得次要了,重要的是题材和真实性的命题。

我是比较讨厌美国这个国家的,但是美国人倒是挺讨人喜欢,虽然我一个都没接触过。

伊拉克的问题我也关心不过来,我更关心的是大米是不是真要涨价了。

可别人家的问题外人死皮赖脸的非要进去插一脚,换做是谁谁也不会乐意。

看了这部电影你会对美国大兵异常反感厌恶甚至产生当人肉炸弹的冲动,拿来作为基地组织的宣传影片还非常不错,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恐怕不是这么简简单单。

晚上看奶茶刘若英为某品牌电视打的广告,说“知未明,观未见”,那需要的是怎样的一种高度?

豆瓣上居然现在还不到三十人看过这部电影,少见啊。

四星。

 6 ) 不是一个档次的

就这个评价,比《黑鹰坠落》差远了,看里面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术素养比93年在摩加迪沙的时候逊色一截。

如果是当反思类的电影又显得很单薄,缺乏让人思考的深度。

靠拍摄手法这样的噱头成不了大器。

 7 ) 残酷的战争

1.两名退役的伊拉克人,为了赚美元,打着保护伊拉克的名义接受了埋置炸弹的任务,导致了后来一系列的悲剧;2.美军的教条僵化,明明下士已经出现心理疾病了,还死板的必须服务期满才能让他去看医生,导致后来屠杀平民;3.伊拉克平民知道有人在家附加埋炸弹,选择知情不报,碰到失去同伴而失控的美军,被屠戮。

结论:战争太残酷了,人命如草芥,愿世界和平

 8 ) 悲剧的源头是战争

如果说第一次伊拉克战争的正义性毋庸置疑,那么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则更多是从美国的利益角度出发。

这部电影所反映的真实事件,就发生在那段时期。

武装分子埋设炸弹,炸死了美国大兵。

随后,其他美国大兵为给兄弟报仇,枪杀了 10 多名无辜的伊拉克平民。

武装分子利用这一事件,“激励” 更多伊拉克人报复美国大兵 ,双方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双方都有充足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同时怨恨对方。

而最无辜的,当属生活在战争阴影下的伊拉克百姓,他们内心最基本的诉求,便是远离战争,过上安稳日子。

这一切悲剧的根源,正是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的爆发。

 9 ) 得不到你的心,就糟蹋你的肉体,然后拂袖而去

伊拉克其实也是中东地区的一个缩影。

美国看上了石油资源,为了控制这个国家,就必须建立一个亲美政权,但是萨达姆是标准的教法制治国,美国人就只能颠覆旧政权,打着民主的旗号,重新建立傀儡政权,这么些年过去了,从奥巴马执政期内,美国人也认识到了,民主是不太可能在教法伊斯兰国家内结合共存的,虽然有土耳其的例子,可是土耳其是所有伊斯兰国家都得不到的爸爸,完全不同,无法效仿。

最后开始逐渐撤军撤资源,留下了满目疮痍混乱不堪的伊拉克。

同样还有非洲的利比亚,等等等等。

美国的政治,就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拥有无止境的欲望和手段,得到了就贪婪的榨取,得不到就摧毁一切让别人也无法得到。

 10 ) 这样的和平情愿不要

难以置信的影片,以及难以置信的事件。

哈迪塞之战,莫大的悲哀。

不知道英国为什么要为盟国美利坚拍摄这样一部电影,相信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众看完这部电影后也不会有中国人内心的复杂。

时隔68年,刺身裸体的枪火和杀戮从南京来来到哈迪塞,真理和真相如丧命枪口之下的冤魂慷慨低调的随硝烟隐匿,犹如士兵必须身着迷彩,战争毫无羞耻的退去外衣等待着粉饰和装扮。

同是采用了纪录片的的拍摄手法,晃动的镜头,间或虚化的影像,不求章法的构图,让人想到陆川的《南京!

南京!

》,但这次而是发生在千里之外的哈迪塞。

影片让我见识了什么是高精尖的现代化作战武器—监视屏幕锁定潜在埋放炸弹的危险目标(扛着锄头的伊拉克平民),高度的警惕和防范作战思想(立即决定清除目标),迅速的定位与制导技术(仅需从5开始倒计时即锁定并实施精确打击),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已经把真实的战争过程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演绎—典型的FPS。

也许这个原因,对于可以如此轻松捏死蚂蚁一样清除一个伊拉克恐怖分子的美国来说失去任何一个美国士兵的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要以眼还眼、血债血偿,射杀24名平民作为感情的释放点,以此告慰战友的亡灵。

影片拍摄的过于真实,仿佛是一场电视直播。

色调也和入围奥斯卡的《拆弹部队》完全一样,而后者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塑造了男一号威尔一个默默奉献、机智勇敢、是为己任,扎身美驻伊维和部队的一名共产党员形象,而《哈迪塞之战》试图以客观的方式展现真实的战争,没有故意丑化美国,也没有故意丑化伊拉克。

再次试问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部影片,促进和平?

没有,肯定没有,如果伊拉克人以及阿拉伯人,甚至阿富汗人只要能够从BT上下载到这部影片,这绝对是一支吹响的为同胞报仇的战斗号角、一张所谓恐怖分子招兵买马的宣传册、一份警告美军处境越将危险的通知单。

作为有着同样民族同胞被屠杀史的中国人,不可避免的通过这部影片产生对伊拉克人民的同情,如果我现在作为一名伊拉克的良民,对于这样的现实,以及美国意图赋予的和平情愿不要。

还是想不通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部影片,并且还要穿插下士Ramirez对抱着被枪杀丈夫尸体的伊拉克妇女伸手表示同情,还有影片结束前的一段真情告白。

无聊的编剧和导演,难道是担心别人说本片只有暴力屠杀没文化,或者美国观众不买账,在只给美国大兵穿上丁字裤后,为了补救又给它镶了一圈蕾丝边,结果只能让他更加丑陋。

我都不知道该给本片打几颗星,因为根本无法确定本片的意义,给我的理解只有一个—这样的和平情愿不要。

我承认我偏激了。

《哈迪塞镇之战》短评

没有讨论的必要,单方面挑起战争的是你们政府,但扣动扳机的是士兵自己。

9分钟前
  • Fujii Itsuki
  • 很差

以反恐之名,行报复之实,棋子对下棋人的甜言蜜语要保持警惕

11分钟前
  • FWSWU-LLDAF
  • 推荐

这算是电影还是纪录片?拍的又臭又长,幼稚至极。感受不到一点战争带来的紧张感,压迫感。要算商业片没有一点吸引眼球的场面。真不知道7.5的评分怎么来的

15分钟前
  • 張。
  • 很差

战争。。。

19分钟前
  • Mor
  • 还行

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

21分钟前
  • LadyLucrezia
  • 还行

这样的和平情愿不要

24分钟前
  • 圆白菜
  • 较差

屠杀就是屠杀,说什么Haditha killing,最后这个小队没有一个人进监狱,可以的。

29分钟前
  • 雪風希夏
  • 还行

真实事件改变,老美这是咎由自取。

34分钟前
  • 你巧哥
  • 还行

真实感是唯一看点

35分钟前
  • 冷咖
  • 还行

战争真残酷,生命真脆弱,人类真傻逼

39分钟前
  • 熬夜真的很不好
  • 推荐

带有明显的道德导向,没有客观呈现伊拉克战争,导演应该亲自去接触一下阿拉伯人,好好看看他们自己拍的dv。

44分钟前
  • 遺失の過往
  • 很差

影片似乎想告诉我们屠杀平民的士兵也是无辜,逼不得已的,然而无论情况如何,对着恐惧的儿童端起枪口的人都是不能原谅的

48分钟前
  • 我爱水煮肉
  • 还行

以后下完电影一定要先过一遍看字幕完整不完整,我下的这个版本大概50分钟左右就没有字幕了,幸好战争题材台词成分比较少,还是能看明白个大概,我挺喜欢这种强调纪实性的电影,没有过分英雄化任何人,真实的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有反思,有警示,你不杀人,人就会杀你,就这么简单。

49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剧情背后反应的政治理念很先进,就是拍摄手法和剧情太过于平常,导演不是很专业

50分钟前
  • 珞珈第一深情
  • 较差

美军禽兽不如

55分钟前
  • ピラミッド
  • 推荐

感觉太水了,这电影拍的。找一帮年轻孩子来演。

56分钟前
  • 不安分的小小蝎
  • 较差

不错,多线不乱言简意赅,且有抓到真实事件的要点。

60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中东每多一场战火,就给安拉多拉点人气。作为一部伪纪录片,故事精简,节奏明快,且场面调度精彩,感觉导演有俩把刷子。

1小时前
  • 老泰瑞
  • 推荐

过于的追求技术上的真实与视角的全面,反而显得缺乏真实,而流于表面。

1小时前
  • 畸小山
  • 还行

卧槽屠杀的场面真的是不忍直视。

1小时前
  • K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