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岩井以及岩井的这部电影,我有不能言全的佩服以及感激。
佩服的是整部电影的铺陈构思,感激的是,在越来越喜欢用金钱和特效拼凑的电影世界里面,竟然还有这样一部清新的作品,就像春暖花开之日,站在明媚阳光下散步的感觉……关于这部电影,我想解释其中几点也许大家觉得疑惑的地方。
(但是只是我自己的观点,也许有误会的话大家多多包涵)1)宫本经常念的是什么?
宫本经常嘴里念叨的,其实是日本的[落语],类似于单口相声,一个人扮演多个角色,表演者一般面无表情,但是会到最后引得观众大笑。
想想一般男生的爱好无非打电动、打球等,而对[落语]情有独钟的宫本,平时看起来一副木讷的样子,所以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他会相信Hana的谎言了。
但是其实宫本又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他总是在一旁暗暗观察Hana和Alice。
2)Alice为什么看到宫本捡到红桃A后会哭呢?
不知道有没有人认同我的观点呢,我认为Alice是有恋父情结的!
①首先,Alice父母离异,而她妈妈就是心理年龄比Alice还小的一个女人,例如在快餐店里,Alice碰见她妈妈和她妈妈的男朋友,她妈妈害怕被男朋友知道她有一个女儿,于是先下手为强称呼Alice为[邻居的女儿Hana],而且还一直暗示Alice赶快离开。
我相信Alice不会只有一、两次遇到这种事情,凭她在家里面对她妈妈的训话就可以知道她妈妈经常交新的男朋友。
本来就缺少母爱的Alice,对爸爸是相当依赖的。
②电影中Alice和她爸爸碰过一次面,是她爸爸为了和她庆祝升上高中。
她爸爸说想看Alice穿校服,Alice不屑的说不要,然后她爸问为什么,Alice回答:いやらしい(讨厌,下流的意思)。
这个对话同样发生在新干线上。
Alice问爸爸什么时候可以再见,爸爸说迟一些吧,会发信息告诉Alice的,然后Alice惊讶的问爸爸什么时候学会发信息的,她爸爸说最近,然后Alice又说:いやらしい。
在Alice看来,她爸爸不是一个父亲的角色,而是[一个男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爱人。
想想看,普通的一个高一女生,会不好意思在爸爸面前穿校服吗?
会因为爸爸学会发短信而觉得下流吗?
会对爸爸说[我爱你]吗?
也许在欧美国家,子女对父母说[我爱你]比较平常,但是,日本是比中国更[暧昧]的国家,这种[暧昧]的意思,就是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本意,含糊其词。
而Alice却在公众场合下对她爸爸说[我爱你],虽然说的是别国语言,但是其中的感情不是那么简单的。
③Alice和宫本去的地方、吃的东西,其实都是她曾经和爸爸去过的地方、吃过的东西。
例如Alice和宫本一起去划船,她说帽子曾经掉到湖里了,现在应该在湖底,这不是编出来的谎言,只不过当时她和爸爸一起;还有最后因为Alice带宫本去吃那个她和爸爸碰面时吃过的甜点,结果这个甜点会引起宫本的过敏,导致宫本识破Alice的谎言;再例如,他们三个一起去海边,其实Alice寻找的饭店,以前一定是和她爸爸去过的,因为后来他们在海边玩扑克牌,被风吹散了牌,Alice捡到了红桃A,而宫本也捡到了一张。
宫本以为是Alice喜欢自己,为了和Hana抢自己而说了谎,但其实宫本捡到的那一张,就是以前Alice和她爸爸在海边玩的时候吹散的那副牌的其中一张(根据Alice和她爸爸散步时的对话)。
而对Alice来说,失而复得的牌,不仅让她想起爸爸,还想起她自己[利用]了宫本的善良,把宫本一直当成爸爸的替身来陪自己玩,所以觉得很难过,于是哭了。
3)为什么Alice没有和宫本在一起?
如果说岩井电影所表现的爱情,就是既充满美感,又充满无奈的话,Alice和宫本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的。
如前面所说,Alice一开始只是将宫本当成爸爸的替身来陪自己,但是后来对宫本也产生了一些感情,但是这份感情不足以让Alice舍弃与Hana的友情。
Alice深知Hana喜欢宫本,喜欢到可以为了宫本和自己打架的程度。
而Hana的爸爸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因此Hana极有可能跟Alice一样生活在单亲家庭里面,所以她们两个互相体谅,互相扶持,Alice明白失去爱的滋味,所以她不愿意Hana失去爱,宁愿退出这段关系。
4)最后我想提一下最后那段芭蕾舞,那不是为了完成岩井的唯美风格而加进去的,我认为是Alice的一次成长。
Alice放下了和宫本这段爱情,而她认识到,生命中有些事情是需要放手的,有些事情是需要把握的,因此之前很多次试镜,她都没有认真的对待,简直达到[一问三不知]的地步,但是后来她知道如果不全力以赴,她会失去更多。
于是,她认真的跳了一段让观众能够深深记得她的芭蕾,从而获得了一致的肯定。
很老土的说,这真的是一只蝴蝶的蜕变过程。
总而言之,看岩井的电影,就像是打游戏过关一样,只有明白通关密码,才能达到彼岸,心的彼岸。
我喜欢把某些电影当唱片来听。
选电影时,只凭直觉,从封面设计、人物造型、面部表情、电影名称来判断要不要看这个片子。
买这个片子的时候是04年,后来买到《四月物语》,后来才知他们出自同一个导演。
岩井俊二。
他喜欢讲女孩子的青春故事。
这个影片看了很多次,每次都没完整的看完过。
每个片段都深印脑海。
岩井俊二的电影和观者没有距离。
他的镜头将你放在画面你之中,一切如此自然、顺理成章,是一种独特的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没有场面的震撼,只有自己心生的感动。
一切细节处理都流露出青春的美好和淡淡的哀愁。
产生小小的满足和兴奋。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心酸。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小梦想。
尽量去靠近就好了。
特别喜欢《花与爱丽诗》最后1部分,alice去应聘杂志封面明星时的情形:导演问她会什么。
她说会跳芭蕾。
然后用纸杯做舞鞋,在光线柔和的办公室里,跳了一支完整的舞。
投入、认真、自然。
感觉很震撼。
最后她成功了。
初次看的那天是个下了雪的午后,那年还青春着,和青春着的室友们围坐在青春的寝室里。
以为自己不会再为这样的题材感动了,看完后是我错了。
简简单单的感情,看过《四月物语》后,以为不再会被这样简单的故事感动了,不会再被岩井那么简单的骗进了,但我又错了。
也许是因为在周围这样的友情已经近乎绝迹了吧。
最近又想起这部电影了。
并未重新温习,只是想到。
凭着记忆摸索,那些有印记的片断。
一些暗恋的镜头,很美丽。
车厢里晃动着偷偷瞄上两眼,隔着窗户小心的偷拍。
或者说暗恋都是美丽的吧,印象最深的便是《重庆森林》里王菲的暗恋,那种情绪很能够感染人。
光影的镜头很岩井,一如既往的澄澈明亮带着暗流涌动的忧伤,那些青春的小事儿,那些成年人已然觉得幼稚的小动作,在这片天地里舒然的展开。
虽然隔着空间、时间,可是仿佛青春的气息总是相通的,那个因为他而忧郁整天的日子,那个小八卦里看似不经意的触碰到他的日子,在走过青春的岁月后,竟然珍贵起来了。
而且总有些很标志的画面,就像《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满眼的绿色一样,花那间被各式的花包围的屋子,印刻入脑海。
男孩子宫本无比做作的倒下自然是印象深刻的。
真的是无比做作的,一直暗恋宫本的花骗说失忆,都是很老套的情节。
花告诉宫本,自己是宫本的女友。
一个善意的谎言,或许只是想得到原本不可能的温暖。
而既然是个谎言,便总有漏洞的地方,于是爱丽丝也被牵扯了出来,说是宫本的前女友。
故事却不曾向着花想象的方向前进,宫本对着花说:“如果记忆回来了,但只有前半段,那会变成什么样呢?
”两个女孩子抢牌的镜头也很深刻,在海边。
情愫却有了变化, 爱丽丝说:“那现在正(宫本)是我的了。
”有几分是玩笑,几分是真心?
女孩子间的友谊,因为一个原本不相识的男孩子,起了微妙的变化。
宫本慢慢的相信了这个故事,可是可是如果这都是真的,那我们为什么要分手呢,为什么又会爱上花呢?
谎言总有结束的那刻。
爱丽丝对着宫本,用中文说:“我爱你……再见……”有些感情,是不是用母语无法轻易说出口,用别的语言,会更容易些?
而花,哽咽着对宫本说:“你对她的感情,是真的。
”在爱情和友情之间,女孩子们揪心的、艰难的选择了友情。
那份感情明亮亮的,全然没有一些别的故事里的钩心斗角,在那个花骨朵层层绽开的季节里,感情也吐露着芳香。
那张女孩子们穿着舞鞋脚尖并拢得像朵盛开的花朵的照片,一定深深刻在每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心里。
那段爱丽丝最后的长长的芭蕾舞蹈,渲染了当场的每个人,一定也打下了烙印。
女孩子们的友情,有时就像芭蕾,痛却美丽着。
虽然是两个女孩子的故事,但是觉得还是偏向爱丽丝一点。
许久不见的父亲,都不知自己的女儿的习惯有了变化。
爸爸问爱丽丝学了中文没,然后爸爸教了中文“我爱你”。
在分别的时候,爸爸下了车,爱丽丝喊住了父亲:“爸爸……我爱你。
”爸爸笑着说:“这个时候,应该说再见”。
傻孩子呢。
其实有些羡慕花,能够那么勇敢的去说那样一个谎言。
而她的真心,虽然没有换回同样的感情,但却也有了理解的回应。
可是自己呢,大概永远做不到吧。
前几天就看了上面那个小片子,《梁亮亮和谢小星的简单故事》。
但是今天无意中发现这个故事的女主角上的是豆瓣,看到一个日本电影的影评,我是按着图片找来的,不知道能否找到男女猪脚
有多少人会期望自已的青春能像《花与爱丽丝》那般纯粹。
岩井俊二的执导用最为简单的生活却将青春赋予了梦幻的形态,那真挚的友谊,纯美的爱恋,这样的羁绊为人以共鸣,而那最后的芭蕾更给人以深深的动容与眷恋。
感叹花和爱丽丝最纯真的友谊,最后爱丽丝的那段芭蕾优酱好美,男主的智商一直不在线,岩井俊二的电影每一桢都是一幅画,故事慢慢的讲,bgm配的也恰到好处,虽然剧情很普通但仍然是很好的青春电影。
Hana&Alice,岩井俊二04年的新作,在一次寻常的淘带经历中,忽然发现他的新作又上架了。
岩井俊二的名字似乎成了畅销盗版的代名词,有关他的作品不同的版本总能见到几种。
Hana&alice 安静的呆在货架上,两张清纯如花的脸孔带着好奇和探索,果然又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
“情书”、“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已经让我熟谙岩井的电影风格,虽然没有太大的转折变化,但是他的美学观念还是讨人喜欢的,特别是近来一直没有新作上映,众人的期待又添了一层。
影片如封面的风格一样,画面景致考究,处处赏心悦目,再加上电影整体洋溢的情愫,似乎那种美又多了几分朦胧和含蓄。
如果说“燕尾蝶”让我们感觉到岩井的探索和多元素,那么到Hana&alice,又急转直下回到“四月勿语”散文诗般的情境以及“情书”从平淡叙事到情感喷薄、高潮突起的叙事方式。
前2/3的胶片印象深刻的不能说是电影本身,而应该是美丽的取景,随风飘零的樱花树、典雅的日本园艺和幽静的湖光山色,直到最后的1/3岩井的编剧能力才有所体现,先是校园文化祭hana的自我陈述,后有Alice用纸杯当舞鞋跳芭蕾的慢镜头剪切,像许多女孩曾有过的梦想和经历一样。
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太多的意外,这并不让我奇怪,岩井的味道是素淡的日式料理,决不是酣畅淋漓的盛宴,相反这种味道反而愈见恬淡了。
故事逃脱不了既定的模式,只是叙述的方式千变万化。
我想每一个人都曾发现完全不同的自己,是藏匿,还是放手,从此人生有了区别。
男孩的手温柔的系好背后散乱的丝带,从未和自己喜欢的人如此靠近,沉溺下去,是一种快乐,说出一切,是一种自由。
你现在爱我,不久你又会爱上花,我又会孤单,这就是故事的结局.""我的帽子落在这里了,现在大概还在湖底.""我爱你""什么意思?""秘密""再见""什么意思?""秘密.""这些我都知道了.你不能代我作决定.""你爱爱丽丝.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花:我是花.我爱宫本,他不说话,背相声台词.他的眉眼多么干净,总是低垂着眼睛,好象与这个世界有隔膜.在遇到他之前,我与爱丽丝是好朋友,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我躲在窗户里往外看,外面的人夸赞我的花,说是一个小小的花屋.他们没注意我在看他们.我的花很美丽,人们就注意到窗里的我.我还是个小女孩,在那个时候.爱丽丝带我一起去学芭蕾.于是他们知道我其实和其他的女孩是一样的,我不是那个花里的自闭精灵.所以,后来,发生了那件事后,有人跟我说:你们不该吵架.我也不想和爱丽丝吵架,事实上,我们只是打了一架.宫本在旁边.爱丽丝实在不该说那句话,按照我设定的情节,她背完我给她的台词就该离开,可是她没有.她提议玩那个纸牌游戏.我这个傻瓜,其实那时侯就该知道爱丽丝也爱上了宫本.她说她拾到红桃.她可以发一个命令.她说,她居然说:宫本,你从今后归我,你要离开花.我一下崩溃了.我的宫本啊,怎么可以呢.我紧紧抓住宫本,然后给了爱丽丝一下子.她倒在地上,爬起来,笑着说:开玩笑拉.她把我按在沙地上,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我们就绞结在一起.我听见宫本说:不要这样.又或许他什么都没说,他是个沉默的人.第一次看到宫本时,我就喜欢上他了.大卫在他后面,爱丽丝喜欢的是大卫.她说过把弟弟让给我拉.我们悄悄地欣赏那两个男孩子.我以为我们当然不可能喜欢同一个人.我坐电车,透过人群看他.他那么沉静,一直看他手里的书.后来我知道他是学长,在相声部里.我进了相声部,学着他的样子练习台词.我悄悄地注意他,跟他身后.那一次,我看见他被撞了头,他扭过头时看到我,我吓得转过身.又不安地回头,他象树叶一样地倒在地上.我跑过去,他晕了.我开始编织美丽的谎言.我告诉宫本,我是他表白过的爱人,他说过爱我的话.他相信了.他说.他对我开始没感觉,现在有了一点.我高兴极了.问他怎么有感觉.他说他梦到过我.我问他梦见什么,可能会梦想成真.他说,不可以成真的,因为我梦见你被警察带走.是我自己把宫本带到爱丽丝身边的.他发现了我悄悄拍他的照片.他问我原因.我撒谎说是爱丽丝拍的,她是他的前女友.宫本去找爱丽丝.他爱上了她.我再无法把握剧情.我是个大傻瓜.爱丽丝居然也爱上了宫本.我们不说话,大家以为我们吵架了.我们没有.我该怎么说呢.我是什么人呢,我只是宫本失忆时的女朋友.爱丽丝上了杂志封面.我买了那本杂志.我们碰见了,其实我们没有吵架,也就无所谓和好.她抢着要看.我们就哈哈地笑,象以前很多次一样.她走在前面,我蓬乱着头发跟在后面.她说那张照片上她的鼻子上有颗痔.我也看到了.我想起那天在沙滩,我们三个人玩跳绳.我和爱丽丝牵绳子,我让宫本跳,他开始不肯,还是跳了.他没跳过.他突然问了一个问题,他说,以前,你们只有两个人,是怎么玩跳绳的?我们都楞了一下,爱丽丝说,跟小朋友玩啊,我们最喜欢跟小朋友玩了.我想,我和爱丽丝玩时,还真是小朋友呢.爱丽丝:我对宫本说:我爱你.他不懂,我说的是中文.后来我又说:再见.他又不懂.以后,很多年后,他会懂,我不知道他那时侯会如何微笑.我不要他记得我.我爱花,我不可以爱上宫本.我的爸爸和我的妈妈离婚了.爸爸是个商人,他去中国上海做生意.妈妈交了一个又一个男朋友.她不要让她的男朋友知道我的存在.她不喜欢收拾屋子.屋子里很乱.我习惯了在满地的杂物中行走,还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那天我在餐厅碰到妈妈和她的男友,妈妈让我离开,我离开了.因为她是我妈妈.花其实是个很好的女孩.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她内向,有感情也不会表白.有一双很大的眼睛.我们每天都在一起.花与爱丽丝,是连在一块的.她没告诉我宫本的事,她骗他我也不知道.但我按她的要求做了.她后来告诉我了事实真相.我当时只想帮她,真的,我骗宫本我们以前是恋人,他不爱我了,他现在爱花.宫本说他对我有感觉.我不知道怎么办,我发现我也爱上了他.有一天,我在街上走,提了很多东西.一个女人拦住了我,说她是星探.我也做明星梦.我打电话给花,让她陪我面试.她推脱.那时侯,宫本正在她家.我生气了.宫本就在同时发现了花拍的照片.我们就这样开始了一场游戏.我去面试.他们让我吃东西,我吃东西的样子很凶,一点也不象个女孩.他们给我的朱古力很硬,我咬得很费劲,大概完了.我一个人走出去.在学校门口吃便当,大口大口的,一些人看我.后来我又去面试,我跳了芭蕾.我觉得自己象只鸟,自由自在地飞.跳完了,我告辞走了.我想起我的鞋还没拿,就退回去拿鞋.大概是芭蕾舞的缘故,他们选中了我.我第一次上了杂志封面.我和花还是好朋友.我们总在去水木车站的路上奔跑,我总在花前面,她比我胖点,抽着鼻子,跟在后面.我们会跑上电车,再从另一个门下来.故意坐错站.笑着抱成一团.我们偷偷观察周围的人,看见帅气的男孩子还是会情不自禁地议论.我还是喜欢高高大大的阳光型的,我会大方地说我喜欢他,花还是会很羞怯地偷偷看,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花,一个羞涩的有些傻傻的女孩;爱丽诗,一个活泼的外向的女孩。
和我们所知的一切从小一起长大的少女一样,她们一同上学,一同乘车,一同放学,一同玩耍,一同窃窃私语,一同咋咋呼呼、一惊一诈。
告别了《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的残酷青春,岩井给我们带来了一段青涩的青春,还是这样的青春故事让人看着舒心,让人看着温馨,《花与爱丽诗》,两个女孩成长的故事,友谊,梦想,爱情,成长,她们的故事浓缩着我们的成长。
在岩井的电影中,少女常常出演核心人物的位置,也是他常常着力刻画的人物。
花与爱丽诗的故事也如岩井以往的电影一样,基于现实,让人觉得亲近,在剧情上又带着幻想,让人觉得奇妙,现实交织梦境也是他的电影吸引人的地方。
花与爱丽诗的生活其实和很多少女的生活轨迹没有区别,有对学长的暗恋,有成为明星的梦想,有对长辈交织敬畏和崇拜的复杂感情,有误会后的互发小脾气等等。
但是,她们和一个学长有段离奇的“三角恋”,这就是独特的看点了。
在讲述两个少女的友谊的故事时,经常是一“前”一“后”的组合,一个总是羞涩但是好幻想,有点小小的精灵古怪,往往站在“后方”,这时就需要另一个人站在“前方”,一个外向的有个性的,可以对男生发飚的女孩,一个帮朋友出头,去传达爱情讯息的女孩。
花就是那个“后方”的女孩,她不会直白的表达爱意,但是精灵的她知道与暗恋的学长参加同样的学生社团去接近他,尽管这个“单口相声”的社团实在另类和边缘。
在学长“失忆”后,她又坏坏的编出学长曾经向她表白的谎言去成就一段怪异的恋情。
而当她的谎言有了破绽时,她又使坏把朋友推上了前线,让爱丽诗莫名其妙的进入这段恋情,扮演被抛弃者的角色,但是有什么办法,谁叫她们是闺中好友,所以她扮演了这个“苦命女”的角色。
爱丽诗就是两个少女中总是站在“前方”的角色,一个相对更成熟的女孩,一个为朋友可以牺牲,可以放弃的朋友。
她活泼大方,有着成为明星的梦想,同时有着细腻的感情,渐渐地,她喜欢上了花喜欢的学长,却依然压抑住心头的爱意,她放弃了一段可能的恋情,却在最后在杯上舞蹈,扬起了青春的梦想。
从剧情和表现力上看,我认为岩井在本片中并没有比过去有什么更大的突破,没有像《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那样给人的冲击力。
但是,这部电影的岩井显得更加温情,表达的感情更加细腻,特别是表现的那种青春成长的青涩和梦想很能激起观众的共鸣。
爱丽诗应该是片中更容易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和好感的女孩,她的身上承载着更多人曾经的青春,和很多女孩一样,她有她的明星梦,她不断的去试镜,不断的失败,直到最后她惊为天人的那段舞蹈。
构造画面和音乐的完美结合是岩井的强项,而爱丽诗起舞这段惊人的完美,舒缓带着一些泣诉的音乐似乎在表现着刚刚告别一段刚起又灭的爱情的爱丽诗的心头苦痛,爱丽诗优美轻盈的舞步又似乎表现着她不灭的梦想,这一幕让人觉得美,让人感动,仿佛天使下凡,让我呆呆的看着。
她确实期待这一刻太久,她或许还记得她含泪与花爱的学长分别的一刻,尽管暗暗的情愫已生,但是为了花她只有选择放弃,她无法说出爱的表白,所以要用中文说出“我爱你”,她无力说出分别的祝愿,所以只有用中文说出“再见”,学长不知她说得是什么已经不重要,她只是说给自己听,留下珍藏一段岁月的红桃A的承诺,大提琴奏响如泣如诉的音乐,一如青春的美好与无奈。
花或许没有爱丽诗那样惹人喜爱,她显得有些自私,有些任性,但是当影片的后面,看到她那么认真的排练她的节目时,我们发现她也开始了成长。
不再是为了接近一个暗恋的男人去做一件事,她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哪怕最后的观众只是一人。
当那次演出上台前,她强忍心中的伤痛向学长道歉,也是向一段胡闹的爱情告别时,她那种已经强忍不住的伤心已经让我们原谅了一个女孩曾经的胡闹。
年轻允许胡闹,她做错了一丝事情,却终于勇敢的面对,鼓起勇气承认,勇敢的走上舞台认真的表演,台下空空荡荡,唯有她永远的朋友,永远的知己爱丽诗。
从一段带有喜剧色彩的闹剧式的恋情开始,到青春的一次次挫折与伤感,两个女孩也开始成长,这是一段对青涩青春的追忆,这是一段对青春成长岁月的回望。
最后,找到了自己的舞台,爱丽诗终于尽情的舞动,最后,告别了伤心的岁月,花终于重新绽放笑容,而两个女孩依旧追打嬉戏,成长的故事总是这样,过程有几多波折,但是最后总会找到阳光的一角。
一部温暖的电影,一部阳光的电影,两个女孩的故事带给我们很美的记忆。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249268.html
“今后我们就再也不是朋友了。
”“知道了。
”“真的一点都不认识你,不管在学校还是外面都不要跟我说话。
”“知道了啦。
不过我为什么会是前女友嘛?!
......(抱住)矮油!
喘不过气了!
”“抱住!
”这个词是这两年才红起来的吧?
但是在2004年的《花与爱丽丝》里铃木杏就已经果断这么做了呢。
虽然脸蛋圆圆的身材也并不如很多女星瘦削,但眼睛大大的铃木杏总是令人讨厌不起来;苍井优就更不用说了,现在都快成为小清新的代言人了吧?
岩井俊二选角还真是有一套呢,想当年初出茅庐的松隆子在《四月物语》里的表现也是令人倍感清爽。
谈恋爱的时候总是把最好的朋友也丢在一边,遇到问题时脑子一热却首先想到的是最好的朋友。
“一年四班有个叫有栖川彻子的女生,这是她拍的照片呢。
你记得么?
”“记不起来。
”“她是前辈的前女友。
”“不会吧?!
”“真的!
不过你并不喜欢她,我出现后前辈似乎是对我一见钟情所以立马向我表白了。
她发现以后,就偷偷照了这些照片发过来恐吓我。
不过那时候我已经爱上你了,所以神马恐吓都是浮云。
”“坑爹呐?!
”“真的好咩!
前辈太过混了啦!
”“......对不起。
”全片里,除了突然会“啊”一声的宫本学长,我觉得最喜感的就是宫本第一次去找爱丽丝时,爱丽丝呆呆看着他一秒后喜感地丢出那一句:“干嘛啦?
我们都已经没有关系了好咩!
”苍井优在那一刹那的表情真是令人好气又好笑。
年少时总会遇到好朋友略带无理取闹的请求,不过我们也总是二话不说抱着“反正也不会怎样吧”的心情就答应了。
结果总是发现事情越捅越大,到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的地步呢。
以谎圆谎就出现了第一段的对话。
“妈妈也总是不靠谱,竟然还勾搭上了阿部宽大叔,难道就不怕基友们在新浪微博人肉我们家么?
被星探看中后又没被选中,反正生活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不如就帮了花这一次吧。
谁叫她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并且又是‘见色忘友’的家伙呢。
”爱丽丝会不会是这么想的呢?
虽然说着“不要做朋友”一类的话,一到芭蕾教室又打成一片了。
哎呀年少时好像所有人的决定和承诺都是可以随便打破的呢,不过似乎长大后也是一样。
虽然说要上课还要去跳芭蕾舞,不过青春似乎总是还可以挤出很多空闲的时间呢,这令已经成为上班族的夏奈觉得好怀念。
无所事事的下午、看看书发发呆的下午、还有不得不帮朋友圆谎的下午,感觉似乎还是圆谎的下午比较有趣一点吧?
这个叫小志的男生似乎对爱丽丝比花还要感兴趣,这下该怎么办好呢?
想要继续是花身边最好的朋友,但是又觉得有这样一个男生陪在身边也挺好的呀——毕竟这样才是青春吧?
爱丽丝不用在家像大人一样指教妈妈“恋爱应该以结婚为前提”,这明明不是应该妈妈对自己说的话吗?
晃着晃着一学年也就过去了,突然也多了好多回忆呢。
花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恋爱,连这个恋爱带来的附加产物相声也没能算真正公开表演了;爱丽丝跳了一段被豆瓣豆友吐槽的芭蕾舞之后顺利登上杂志封面了;爱丽丝和花还有了第一次的吵架。
男孩果然是女孩们心中又爱又恨的存在,话说总不能因为他就不做好朋友了吧?
“哎哟不要装看不见我啦。
”“哈哈。
”“快让我看看封面嘛。
”“乜”“拜托了啦。
”“好啦好啦。
三,二,一,锵锵。
”“啊,糟糕,有颗痘痘。
”就这么一起陪伴着,度过了好多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岁月。
一起在街上和地铁站又跑又跳,青春也就这么一晃眼一点一点慢慢慢慢过去了。
曾经很是喜欢的广末凉子,也成为人妇了。
要说到底是哪个节骨眼开始进入青春,又是什么时候慢慢离开青春呢?
总是很难界定,给不出肯定的答案。
但是没关系啦,反正不管是什么时候,有你这个最好的朋友心底惦记着我就好了。
可以一同对青春的离开大声喊“再见”,但是你的话,就请务必一直陪着我永远不要说“再见”好吗?
不写别的标题。
因为觉得《花与爱丽丝》就可以代表一切。
花,一个柔弱自卑总是躲在角落里的女孩。
撒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谎——“我是你失忆前喜欢的女孩子。
”爱丽丝,漂亮的芭蕾小天鹅,带领着花,保护着花。
因为花的一句“爱丽丝是你以前的女朋友。
”将这个谎演化出了一种谁也无法预料的姿态。
她们是好朋友。
落落说:不论看多少次总是最喜欢花与爱丽丝。
第一次看是去年冬天,回江都老家,在一个寒风里透着明丽阳光的城市。
安静的,舒适的,去乘坐一辆公车。
时间是慢腾腾的悠然而过。
黑褐色的眸子被玻璃窗反射的阳光照亮。
心里满是一种——厚实的棉花——般的温暖。
带着淡淡的明媚忧伤。
第二次是在昨天台风过境停课通知后。
拌着窗外噼啪的雨和风。
安静的看完了。
难以忘记花哭着哽咽着:其实。。。
你喜欢我的事。。。
是假的。
一个女孩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背着多少的伤心和疼痛,说出这样一句句子。
我哭了。
为花疼惜。
难以忘记爱丽丝飞扬的发丝,没有音乐的芭蕾舞。
却在岩井俊二的手上演绎出了一段唯美。
忍不住想:爱丽丝,跳舞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呢?
这段舞是为何而跳呢?
——竟然如此美丽。
难以忘记那张童话中的爱丽丝与兔子相吻的红桃A,当爱丽丝看到时,她的眼神是如此悲伤,也许还有一点悔恨。
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也许,要说再见了吧。
剧外的我,比她先流眼泪。
难以忘记爱丽丝的那句“我爱你”那句“再见”那句“秘密”。
男孩你是否感觉到了呢?
即使告白也是告别。
难以忘记花去看“风”摄影展,一个女孩子轻轻的说:花,不该和爱丽丝吵架哦。
没有埋怨和责备。
“不该”——因为你们是如此好的朋友。
好到所有的人都觉得你们是不可以不应该吵架的。
其实,电影本身所带来的感动并没有如此之大。
但却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被十倍百倍的扩大。
以至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Hana and Alice.”觉得只是轻轻念着,就会百感心间。
节奏慢得....
以为是蕾丝边剧 后来觉得是左右为难剧 前两天再看是友谊地久天长剧
青春是一系列互相冲突的词汇的复杂交织;是“我爱你,再见”,留恋长存,告别亦洒脱。
爱情与谎言
不喜欢这种类型。。难道我老了?
冲着广末凉子和阿部宽去看的,结果看了个开头,就开不下去了,老了,老了。2022.2.6 看了动画版再来看真人版,才发现15就看过了。现在看觉得女孩子的青春挺可爱的。
特別喜歡看蒼井優開懷的大笑。但還是不習慣冗長文藝片兒。
原来是他的电影早知道就不看了!
一般般~
记住了苍井优笑起来的样子。
片头的樱花,片尾的芭蕾。小美人:苍井优
适合阴天,无事,既不快乐也不悲伤时
苍井优太惊艳了
在青春的河流里,你看见了什么?
让我想起一个词“制服控”
俊二不错的一部。不可错过。看完第三遍后决定还是给五星吧。
喜欢铃木杏的表演,哈哈~充满灵气!
太纯
青春、爱情与友情
看不下去了我会乱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