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完《宿醉》,大部分人的感觉是:一群傻逼,LOL成功的喜剧片都有着相似的模式。
首先是喜剧人物。
《宿醉》中的四个主角,一个是极不靠谱想一出是一出的帅哥菲尔,一个是脑子缺根筋的胖子艾伦,一个是做事畏畏缩缩的娘炮斯图,还有一个算是正常人,新郎道格,但是出场没几分钟就失踪了。
3个不正常的家伙去到处找一个正常的家伙,中间又遇到一群不正常的家伙(乱入的老虎、公鸡和婴儿,贱得一地的黑道周、喜欢音乐的泰森、大男子主义的婚庆店老板(算是吧)、警察局的小胖子……不一而足),不碰撞出笑料才怪。
这些人物中个人觉得最成功的还是艾伦这个死胖子,首先他绝对不是傻,而是脑子里面的神经长拧着了,所以才会想出”歃血兄弟”的主义,所以才让小婴儿打飞机,所以才会在裸体周用棍子准备敲他时,冒出“我也讨厌哥斯拉”。
这家伙后来在《预产期》里的形象如出一辙,把小罗伯特·唐尼折腾得够呛,算是升级版的王宝强吧。
其实是喜剧情境,光把这些人放在一起还不够,还得因为一件够特别的事在一起才行。
也就是所谓的戏剧性钩子,这个钩子要足够强,才能把观众钩得住。
在《宿醉》里,这个钩子由两方面构成,一个是“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
”,另一个是“马上要婚礼了嘿,新郎道格在哪里?
”。
两件事都非常有力,观众的好奇心就这样被牢牢抓住,婚礼的临近又增加了时间紧迫感。
最后是喜剧性的事件,也就是要有足够奇葩的桥段。
卫生间发现老虎够奇葩了吧,莫名奇妙座驾成了警车够奇葩了吧,后背箱里跳出一个裸体的中国人,够奇葩了吧(话说这个场景曾被评为年度最滑稽电影场景),最娘炮、道貌岸然的家伙居然一夜之间取了个脱衣舞娘,够奇葩的了吧!
正是这些喜剧性的桥段,支撑着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而且把观众的胃口越调越高。
其实这部分是相对最容易做,但也最难的。
容易在于想搞笑段子谁都能上,头脑风暴一起编呗。
而正是因为容易脑洞大开,这部分也往往容易跑偏。
很多人可能觉得只要好玩就行,偏不偏无所谓。
而这其实恰恰就是牛逼喜剧和平庸喜剧的重要区别所在。
牛逼的喜剧不是让你笑一两分钟,而是一直笑下去。
所以如果内容跑偏了,出现一些虽然搞笑但是与主线故事无关的桥段,那观众当时虽然笑了,但很快就会感觉不对劲,大的情绪会受影响,最严重的结果就是”虽然有快感,但是没高潮“,而快感是会麻木的,亲!
《宿醉》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基本上所有的搞笑桥段都是围绕着“那一夜发生了什么”和“找到道格”两个核在做。
而且因为是宿醉,第二天都忘记了,所以做得很多事情虽然不太合理,有逻辑性的缺陷(如老虎怎么会变得那么乖了,醉醺醺地怎么可能偷得了警察的车),但因为是喜剧,观众一笑也就带过了,而后面紧接着又有新的事情发生,观众始终沉寂在欢乐中,也就来不及去回想之前的那些不合理了。
但是我仍然只给《宿醉》7.8分,主要在于它的结局。
既平淡,又不够干净利落。
在道格被找到后到影片结束的10分钟里,基本上没有让人惊喜的事情发生,(最后婚礼上斯图和未婚妻大吵那段算不上什么惊喜)故事进展得也太过顺利,可以说毫无阻碍,脱衣舞娘谅解了斯图,还给他戒指;几个人顺利赶到婚礼现场,新娘也没有发脾气;汽车是老丈人送到礼物,不用赔;一切都太顺利了,所以请了个莫名其妙的歌手出来搅合一下,营造点喜剧气氛,但这显然是无法让观众满意的。
如果这个结局只有3分钟,我们可以看作是给观众感情释放的时间,让大家可以欣然离场。
但是10分钟仍然如此平淡,我就无法忍受了。
《宿醉》,2009年上映的美式喜剧片。
一个新郎和他的三个好基友在大婚之前去拉斯维加斯开单身party。
那还能发生什么事呢?
当然是黄赌毒一应俱全啦。
不过他们玩过头了,第二天早上三个基友醒来发现已经忘了昨晚的所有事情,而且把新郎都弄丢了。
于是三个基友带着观众开始回忆昨晚发生的荒诞故事。
在我看来是一部笑料不多的喜剧片,虽然它在当年北美的票房很好,也许这就是文化差异吧。
很不错的搞笑片 里面的胖子哥们忒给力了 做的事太可爱让人无语 如果那胖子是我小舅子 我早上去削他了 太2 当然他确实也是一个看点 这种喝酒玩失忆真刺激 警车和老虎的出现很震撼 唯一想不通的事楼顶那个哥们难道没有办法自救么?
看完就觉得这片子实在垃圾,根本不值得评论。
逻辑一塌糊涂,表演浮夸,价值宣扬更是一泡污一般,全片基本上毫无可取之处。
这种电影应该被分级限制,放在市面上实在是会教坏小朋友的。
可能是无法接受美式幽默吧,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受那么多人推崇。
本是冲着库珀看的,看完却是大大的失望。
系列2&3不会接着看了。
几年前看过这部电影,当时就笑到打跌,现在重看,还是魅力不减当年。
不但剧情全程高能,它的构图,剪辑,音乐实在是经典,简直搞笑到了骨子里。
床垫的伏笔和roof的谐音,让观众提前绝对猜不到,可是又合情合理,可见编剧技巧高超。
老虎一出场,他们度过了多么疯狂的一夜,观众立刻就能感受到了。
而且,这只猛兽还因此造成了好几个不得了的笑点,尿尿一场、喂肉一场、为它唱吹眠曲一场、电梯里一场,路上一场以及监控录像里不可描述的画面。
百兽之王的出场真是不让人失望。
印象深刻的一个构图,他们抱着娃在电梯里,对醒来时看到的一切疯狂景象充满疑惑,斯图正在歇斯底里,另外两个人没精打采地连话也不想说。
从形式和内容上来讲,这本应该是一个狭窄压抑令人烦躁的镜头,但是艾伦抱着娃往左边一倾斜,构图的平衡被打破,画面一下就变得搞笑了起来。
剪辑的速度也是笑点的来源之一。
他们以为后备箱里是道格,兴冲冲地打开以后,直接切了一个狂奔的裸男的镜头。
第三个镜头才把打开的后备箱,被打得倒在地上的三人和那个狂奔的裸男联系在了一起。
刚刚截图的时候又笑了一遍,虽然知道会发生什么,可这三个镜头摆在一起,怎么能不笑呢。
在故事的各个发展阶段,出现了很多配乐,开头那个who let the dogs out,还有斯图为老虎改编的吹眠曲,加强了镜头和剪辑的喜感。
台词方面,艾伦话最多,而且脑回路惊人,贡献了全篇最多的段子。
在二战和祖父去世之间,谁知道他后面还有一个滑雪事故,很自然地扭转了那场戏沮丧不安的氛围。
全篇的笑点极为密集,还有演员的表演都非常精彩。
整部电影不但制作手法好,更重要的是形式和主题的配合相得益彰,营造出总体大于部分的效果。
周天看完了09年的美国电影《宿醉》,讲述了四个好兄弟一同前往拉斯维加斯过马上要结婚的道格的单身派对,不小心误食药品,导致了一场彻底的集体断片,不仅搞得一地鸡毛,甚至早上起来发现连道格也找不到了。
他们便开始了长达两天寻找道格、寻找回忆以及清理烂摊子的故事。
《宿醉》是当年低成本电影票房逆袭的黑马,可见其精彩之处。
除电影本身以外,关于影评的风评两边倒的现象也非常的有趣。
在豆瓣评分中,打高分的往往是男性,他们的主观评论形态一般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拉斯维加斯”“这是男人天性的释放”“这才是人生”“没有断片后做出疯狂的事,人生就不完整”等等。
而很多女性却认为这是一部教坏“小朋友”的电影,往往会贴上“三观不正”,“把男人乱搞当成骄傲”,“鼓吹大男子主义的厌女电影”,“白男的意淫”的标签。
非常有趣的是在这里,东亚与欧美文化隔阂被人类性别本能所覆盖压制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见的是“厌女”与“女权”的意识对抗。
“厌女”一词,最早来源于19世纪美国学者伊芙·赛吉维克对英国文学的研究,但真正把这个概念推广出来并且广泛为大众知晓,是日本当代著名社会学学者,女性学领军人物上野千鹤子。
厌女不是指厌恶女人,而是指社会对女人的贬低与客体化,厌女也不一定来自男性,也可以来自女性自身。
男性厌女的表现是迷恋女性却又看不起女性,将她们当做生育或者消遣的物品。
而女性厌女则表现在对自身性别的蔑视甚至自卑,渴望成为男性,甚至由于自身所受的迫害而开始迫害其他女性。
厌女症是几千年来的人类父系社会所塑造的,是作为强势主体的男性将女性客体化的意识体系。
而如今的女权便是对此意识体系的反抗,希望将女性从男性客体的地位中解放出来,这不仅是社会地位上的,更是意识形态上的。
这样的对抗加大了男女对立。
厌女与女权,不过是关于性主体权的争夺。
主体性一直是各大哲学所争相讨论的话题,谁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从《宿醉》我们便可以管中窥豹,即使在美国这样政治正确,男女平等的文明国家里,男人似乎也占有了人生所有的快乐:
男人们尽情饮酒,参与各种惊心动魄的冒险,男人们享受着极致的社会自由,他们潇洒,他们能将上半身和下半身彻底分开,当然他们也背负着更多,更多的责任,更多的挑战。
更理智聪明的大脑让男人学习更多,更宽容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勇敢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男人是这场游戏的最佳体验者。
而片中的女性,更多的是待在家中,焦急地等待,或者是不停地抱怨,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或者是成为在拉斯维加斯花花世界里供男性消遣的玩物,似乎女性都是围绕着男性,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女性更像是这场游戏中的NPC。
那么女性该如何找回自己的主体性?
我认为依靠女权去抨击男人的享乐是不可行的。
现在很多女性试图将男性变成单纯的供养者:没有性魅力,能赚钱,没有“不良”爱好。
将男人客体化成老黄牛并不是女性找回主体化的救赎。
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尊重每一个个体,也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主体性,把人当做客体的工具是不可取的,那是野蛮人的社会。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男女各自主体化也在不断在进程当中,厌女和女权也会失去对抗的意义,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体,而自己的主体性也不应该去干扰其他人的主体性。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主体,活出自己,享受自己的生活,不论男女。
我们每个人都值得一场人生的宿醉。
这么差的电影,评分这么高害我的期待值飚的贼高,这部片子老实说连美国派7都不如,没什么看点,我真想问一下那些打高分的或者高论的哪里逗乐你了?
本来想评 还行 的,因为这片子我到底还是看完了,宿醉在拉斯维加斯我以为会是多疯狂,看来却是如此一般,本来要是直叙倒还好,偏偏是回忆,我真晕了,就只有几张照片,就让评高分的们YY到高潮了,我不得不说 i 服了 u!
作为一部喜剧片,还算合格,有点悬念,有点粗口,有点热闹,现在对好莱坞编剧的智商要求不能过高,做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个人认为the Hangover 是本年度最出色的喜剧片,它的soundtrack也搭配的非常好。
这个小帖出来,希望对喜爱这部电影的童鞋有帮助:)开篇音乐 – It’s Now Or Never by El Vez 开篇字幕处 – Thirteen by Danzig 开去vegas的路上 – Take It Off by The Donnas 到达 Vegas时 – Can’t Tell Me Nothing by Kanye West *在Caesar’s Palace的房间里 – Live Your Life by T.I. *走向电梯时 – Who Let The Dogs Out by Baha Men *日出时 – Yeah! by Usher and Lil Jon 早晨 – Fever by The Cramps *游泳池旁 – What Do You Say? by Mickey Avalon 小礼堂/教堂 – Wedding Bells (Are Breaking Up That Old Gang Of Mine) by Gene Vincent And His Blue Caps 泰森 – In The Air Tonight by Phil Collins 弹钢琴 – Stu’s Song by Ed Helms 和老虎一起在车里 – Rhythm And Booze by Treat Her Right 在酒店找man purse – Grandma’s Hands by Bill Withers 滚梯处模仿rain man – Iko Iko by The Belle Stars 数牌 – Joker And The Thief by Wolfmother 唱着歌开到沙漠 – Three Best Friends by Zach Galifianakis 开回家 – Ride The Sky II by Revolution Mother 婚宴 – Candy Shop by Dan Finnerty 婚宴 – Fame by The Dan Band *结尾 – Right Round by Flo Rida *没收录在soundtrack 里的歌
今天特别想看电影,找到了名字很熟悉,却没看过的宿醉。
-故事以一个婚礼的准备开始,美国喜剧喜欢的故事背景。
新郎道格失踪,朋友打来电话。
故事开始倒叙。
两天前,新郎邀请小舅子去拉斯维加斯共度单身汉之夜,很不靠谱的行为举止,当时并没有觉得这个角色多么重要。
菲尔把收来的学生的费用加入到拉斯维加斯的经费中。
西德骗过女友,应付了她的唠叨。
四人来到凯撒酒店,入住总统套房。
艾伦一路都在看赌场攻略。
四人换装,来到楼顶,喝下艾伦递过来的酒。
醒来时已是第二天,房间里面有鸡、老虎、小孩,乱七八糟,道格失踪,西蒙掉了一颗牙齿,众人记忆全无,并且车子变成了警车。
三人寻道格,发现了赌场、医院的线索,去医院从医生那打听到教堂与婚礼。
到了教堂,得知前晚荒谬的一夜,西蒙与小孩的母亲脱衣舞女郎结婚,出了教堂被拿枪追杀,逃过一劫。
到得脱衣舞女郎处,西蒙发现想像女友求婚的戒指戴在她手上,三人被警察逮捕。
警局的故事很有亮点,因为偷警车被抓,抓住警方不想声张的弱点,与警方交换条件,但是三人必须得配合警察来给孩子做电击实验。
呵呵,跟艾伦很像的小胖子,亮点。
出来警局,拿回来道格珍视的奔驰,意外地在车子后备箱发现了赤裸的周,亚洲人,激动地跳出来将三人打倒在地。
艾伦招出来,在屋顶给大家喝了迷奸药,西蒙异常气氛,菲儿解释好歹知道是不是别有用心的坏人下的药。
抱着道格可能回到酒店休息的希冀,三人回去,意外地发现了拳王,才知道是自己几个人喝醉了酒大胆地将拳王的老虎偷回来,让几个人将老虎运回家,条件是给他们看监控。
用迷奸药来对付老虎,盖上被子推出酒店,岂料在路上老虎醒来,吓坏了众人。
只得推着车子走了一公里将老虎送回给拳王。
监控中,几人的荒诞行径让自己都不敢相信,但是起码得知了道格还安全。
回家的路上,艾伦感慨着车子遭到了破坏,菲儿说只是内饰,有朋友会弄,话音刚落,被一辆车撞得毁了外观,呵呵,又一亮点。
之前的周回来寻仇了,说抓到了道格,但是自己被偷的八万块必须交出来。
三人又回到酒店找八万块,未果,艾伦发现了自己之前看的赌场攻略。
打扮一番,喊上西蒙老婆,去赌场筹钱。
此时才发现,原来艾伦是一天才,算牌屡战屡胜。
经验颇丰的西蒙老婆意识到自己一伙人被盯上了,倒地装病,等他们起来的时候艾伦和菲儿已溜之大吉。
筹到钱了,去到约定地点,才发现此道格非彼道格,但是提到了迷奸药的信息的时候让西蒙恍然大悟,记起来床垫扔在雕塑上面以及以前夏令营的事情,想到可能是大家恶作剧把道格留在楼顶。
找到了道格,西蒙与老婆话别,才发现已生情愫,二人话别,西蒙定下下周约会。
匆忙赶会婚礼,道格对老婆承诺,菲儿一家团聚,西蒙终于意识到自己在感情中的地位,分手了。
最后,艾伦找到了相机,片尾是那些疯狂的失忆的记录。
---估计中国人是不会到这部片子有太多好感的。
因为里面丑化了中国人,借周那一形象。
骗子,绑匪,娘娘腔。
这就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么。
殊不知,二十个中国男人里面也找不出这样的一个伪娘吧,中国男人都是阳刚、讲义气、正直的。
再一个就是丑化了美国警察。
警局那一段,突出了警察的虚伪、弄权。
这样的片子,在中国是没法走上银幕的吧。
另一个就是裸露很多,艾伦,周,以及片尾。
这几点不是我所能接受的,也是美国大片的一些重要元素吧。
另外,电梯是这部电影的一个亮点,三次吧。
四人去楼顶,三人抱小孩、带着老虎。
这几次电梯都体现了一部分美国的生活与文化。
---写完了剧情回忆,才意识到,整个故事是很连贯的,每个小片段之间是一环扣一环,过渡自然。
主要是寻找道格,把他带到婚礼上,这是故事的线索,但是故事集中在菲儿、艾伦、西蒙三个人身上。
冷静、理智、寻求生活中刺激的菲儿。
变故屡生,每次艾伦消极、西蒙抱怨时,总是菲儿鼓励他们,让大家相信道格还活着。
不靠谱但是很有爱心、聪明的艾伦。
生活中的艾伦,大家认为是有一点不正常的,但是当他抱着孩子的时候,突然觉得这小胖子好有爱啊。
艾伦误把迷奸药当摇头丸给大家吃了,引出了一连串的事情,最后艾伦带领大家赢回来八万块,这一刻的小胖子是万能迷人的。
墨守成规、陷入错误的感情的西蒙。
不停地骗女友说去葡萄酒庄园,即使在被人拿枪指着的时候也说是拖拉机堵在路上了,入住酒店吃喝各种,怕被查账。
最后,西蒙意识到这不是爱,这是束缚。
爱情中的男人应该是想干什么而没有太多顾忌的。
这次旅途,收获最大的大概是西蒙吧,从过往的生活和感情中逃出来了。
几个人不遗余力地寻早道格,让他按时赶到婚礼现场,为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道格对自己的新娘,菲儿对自己的老婆孩子,西蒙对艳遇中的脱衣舞娘,让我看到了爱,看到了责任。
从未想过,跟好友,可以有这样的生活,这样的体验。
喜欢刺激、好玩,没有真爱过的我,大抵无法真正体会到这样的生活,这样的责任,这样的爱的吧。
至少,我知道了,以后,爱不是相互束缚,是发自内心的责任。
婚姻,应该是自己真正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当做人生必经的一个过程按部就班地完成。
朋友,是拿来共同经历生活共同扶持的,而不是相互讨好取悦。
超喜欢的喜剧,最后的相片一下就限制级了
I love this film sooooooooo much
整理一下里面骂人的词,具体意思就不解释了,希望不要被和谐掉。fuck off. suck my dick. shoot. shit. bitch. idot. bugger. dude. asshole. damn it.
放个地图炮:美国人都是一帮傻缺!随处可见反智。笑点还行。 孙小灰在旁边笑的花枝乱颤掉了一身的香芋派屑屑。
物情惟有醉中真!
所有婚前男人的梦想之夜。故事有亮点,无G点,没让人High起来。
不好笑,就这种烂片还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电影,这世道变了……
可能我没认真看,真没觉得多好笑
既不搞笑也不刺激,没有高潮没有意义。。。无聊到要死,狗屎电影
不就是合理化穿越么,一点点的小改变就火成这样了?
是我笑点太高了么?
云里雾里。美国人的幽默,并不是喝了酒的中国人就可以理解的……
呵呵!!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吧。。他们只是断片的有点儿大。。。哈哈。。如此简单的电影,拍得惊喜。。导演的胜利。。喜剧需要创意。。
哈哈 扯
呵呵。
瞅瞅这帮畜生一宿干的好事。此片是近年来好莱坞水准较高的喜剧片。
屌丝婚礼前的最后疯狂
真是看不进去,看不进去一帮人啪啦啪啦说话剧
看的想睡了 没找到笑点
白人中产阶级的自娱自乐...剧情是相当的烂 不过里面有一个姑娘还可以 配乐倒是相当的HIP-HOP 都是去年的HOTTTTTT 打发时间还可以 别抱太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