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海战记》是宫崎吾朗的出道之作。
作为传奇大师宫崎骏的长子,本来和动漫毫不相关的他(专业建筑设计,毕业后也一直从事相关工作),莫名其妙被推上了导演的位置。
确实是莫名其妙。
在这之前,他毫无从业经验。
而其他人,基本都是先从画师做起的,比如宫崎骏自己就是,还有吉卜力的几位年轻导演。
一个都没画过漫画的人,直接去做动漫电影的导演,还是吉卜力的作品!
如果不是宫崎骏的儿子,绝不可能。
宫崎骏本来是强烈反对的,是铃木敏夫一力主张。
至于他为什么要挑毫无经验的宫崎吾朗?
铃木在自己的书里《吉卜力的天才们》说,他隐约感觉到宫崎吾朗能行。
这个说法也太敷衍了。
我觉得,铃木是看到吉卜力后继无人,不断尝试新的可能。
吉卜力内部人才挖掘之外,他也想看看宫崎骏的长子能不能继承家业,接过吉卜力的担子。
事实证明,一家子出一个大师就是祖坟冒烟了。
宫崎吾朗,作为毫无从业经验的新人,交出的答卷不能说太坏,只能说平庸。
接班人完全谈不上。
后来由宫崎骏负责脚本的《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也是如此。
大概他也明白了自己无论如何不可能赶上父亲的脚步,后来也就放弃了。
说说这部电影。
画面相比宫崎骏作品简陋了许多。
宫崎骏的电影,众所周知,几乎每帧都是精美的画作,可以拿来做桌面。
这部就比较粗糙,我看没一张能做桌面的。
节奏也太慢,镜头太啰嗦,很多镜头不知道在干什么。
比如拍蜘蛛的手下上楼梯,拍那么长干什么?
最大的问题是剧本。
亚刃救了瑟鲁,瑟鲁毫无感激之情??
本来以为是对长相自卑,居然说什么“最讨厌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
导演你这是什么逻辑??
不管怎样人家是豁出命救你吧??
最后亚刃觉醒去救瑟鲁的那段就更奇怪。
格得和恬娜都好好的,居然一直没出现帮忙?
导演可能是想突出男主角,可是你至少得给个解释啊?
格得就算没有法力还有武力吧,就让亚刃一个少年自己去面对蜘蛛?
宫崎骏的电影就从来没有逻辑bug。
铃木敏夫在《吉卜力的天才们》里面写,他们去拜访勒古恩请求改编权的时候,宫崎骏说他会负责剧本,如果作者不满意改编,他会随时停止。
但是事实上,不知出于什么理由,宫崎骏并没有介入这部电影的制作。
而作者本人也并没有机会插手。
电影公映之后她才看到,并且相当直言不讳地表达了愤怒和对宫崎骏食言的失望。
另外,电影的名字也很奇怪。
日文原名是《格得战记》,可是主角分明是亚刃。
这是在搞什么?
这部电影唯一的亮点,就是《瑟鲁之歌》。
宫崎吾朗写的歌词太好了,就为了这歌词我愿意给出四分。
他非常精准地把握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年轻人迷茫的心。
或许他也曾经如此吧?
在父亲刺眼的光芒下,他曾经彷徨过吧?
电影开头的弑父,是铃木敏夫让他加上的。
铃木作为宫崎骏多年的合作伙伴和挚友,他肯定早就察觉了宫崎吾朗的心结。
想出这种改编,不得不说,真是恶趣味啊。
或许,他也希望宫崎吾朗能够走出父亲的阴影吧?
但是之后宫崎吾朗就只导了一部,这次可真的是宫崎骏写的剧本,然而画面也并不能让人满意——然后就专心管理吉卜力的版权了。
很难说这是不是走出来了?
近几天看了地海传说的中文版,于是便产生了强烈的想看这部电影的冲动。
虽然知道评分不高,但毕竟是由小说改编的,希望不会差太远。
可是,几十分钟看下来,便明白了为何原作者会不满,为何宫崎骏先生在观影时会离场。
这不是强调一体至衡的地海。
对于没有看过原著的人,这也许是个不错的故事,可是它注定成不了小说那般的经典。
开头就让我失望了。
亚伦谋杀了父亲。
这个设定完全没有必要,文中的亚伦是被格得折服了的甘愿放弃王子身份而去流浪的少年,他的心中也曾产生黑暗,但那是被旅途的漫长艰辛折磨出的疲惫与不信任。
黑影是存在的,但并不是以这种方式。
亚伦不是这么脆弱的人。
接下来是卖布的女人。
她曾经是女巫,竟然说出堂堂魔法师如何会没有家眷这种话。
编剧并不熟悉地海的设定。
柔克的法师对自己设置了束缚咒,因此不会有男女之间的欲望也不可能有家室。
接下来瑟鲁出现了。
莫名其妙的。
一半脸上受过伤的女孩子,就那么乱七八糟的被亚伦救了,然后再消失。
于是可以预料到,接下来恬娜也被安进了这个故事里。
本应穿梭在各个岛屿的格得和亚伦留在了恬娜的农场里做工,敌对的法师也变成了女人。
我没有再看下去,也永远丧失了看这部电影的欲望。
期待愈高,失望也就愈深。
只能盼望有哪位熟读原著、深谙地海精神的导演将这故事忠实的还原,搬上荧幕,呈献给观众值得爱的格得和亚伦。
开头不错,用色人设画面精致程度都不负吉卜力的名声。
个人很喜欢男主角和大法师旅行所到的那个城镇,一改奇幻小说城镇那种脏兮兮挤满袒胸露腹彪悍男的感觉。
不过我不得不说,吾郎同学,你真的是没有天赋的,起码在这部片子里面没有看出来。
虽然你是宫崎骏的儿子,但是像你这种利用自己父亲的名声,抢占别人机会,做一份自己不能胜任的工作的行为实在是很难让人容忍。
当动画片导演这种事情不是做生意,需要慧根的,吾郎同志你显然就缺少这种慧根。
吉卜力的好导演很多,不如让那些有天才的人来做,吾郎同志你就去好好做宫崎骏博物馆馆长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吧。
我是不反对子承父业,但不是每个家庭每种行业都能做到“老子英雄儿好汉的”的。
前言:我未看过<<地海战记>>的书剧情与镜头感像冬天的泥土地,形容词就是"冷涩".未上映前一直热烈关注,到真正放送了,却又早忘记了要看.寒冷的傍晚偶然地在线上看完,人设还是很吉卜力,于是理所当然地看完了.人物的背景疏于交代,,,,缺乏上下文,更像是电影选段.而看官有过新海诚的饱满厚实的体验,这里变显得色彩甚薄.故事及视觉及人物之间的元素整合有待提升.总的来说,就是厚颜无耻地重复述说那一条道理:一切皆需均衡,生命需要承受.这何尝不是老生常谈?不过,在恬哈弩唱着寂寞的歌时,黎白南哭了,我也哭了.我曾刻意模糊掉的常识:"最生命:寂寞生存"那骨头深处的寂寞,道不出触不着,却在胸口重如泰山.也许:寂寞,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动力.
宫崎骏先生的公子,用自己的勇气和实际行动,给大家努力地讲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故事。
这个故事有多糟糕?
感到好奇的人,我极力推荐你耐着性子从头到脚看一遍。
坚持不下去?
没关系,宫崎骏也坚持不下去,呵呵。
早就听说过这部动画。
刚上映那一阵子,还有“宫崎骏要逐渐退休了”、“要让宫崎吾郎子承父业了”之类的说法。
看过豆友呱啦啦那篇评论才知道,原来原作者与广大人民群众一样,都被蒙了。
一直没机会看,也没关注这片子到底好不好。
在印象中,对宫崎骏和Ghibli的出品而言,只有多好看的问题,没有好不好看的问题。
直到这个周末,偶尔在视频网站上看了一部宫崎骏最新作品《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的制作过程纪录片,从中看到一些关于《地海战记》的情况,让我不禁对其来了兴趣。
这个纪录片中的一段,讲到宫崎骏有一天到制作单位(可能就是Ghibli,没考究过)去,想找人商量一些问题。
到那之后碰到他儿子,也就是宫崎吾郎先生正在与制作人员讨论问题。
让人意外的是,他不但没有过去参与讨论,还立刻躲到一边去。
离开制作单位的路上,随行的纪录片摄影记者问他,为什么躲着儿子。
他说,我不想看到他,他让我心烦。
后来,《地海战记》制作完成,试映当然也请了宫崎骏。
他到了试映现场后,也没有和儿子打招呼。
试映开始,宫崎骏与他一位多年老同事一起,面无表情地看着《地海战记》。
试映才放了一个小时,纪录片镜头突然一转,他独自从试映室走了出来,走向外面的休息大厅。
纪录片镜头里,他的声音很平淡:这一个小时太漫长了,感觉好像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
然后,他坐在椅子上,一声不吭地抽起烟来。
试映结束,一个熟人和宫崎骏打趣说:原来宫崎吾郎是要讲一个哲学故事,哈哈哈...。
宫崎骏没搭理他,头也不回地走了。
从另一方面讲,这个糟糕透顶的故事,倒是能很清楚地让我们看到,一个好导演对一部影片的意义。
同样的制作团队,同样的制作技术,甚至动画里的那些人物与场景也让人联想到宫崎骏的作品,但所有这些人物形象、场景描绘、动听音乐等等元素加在一起,最终却只能呈现出这么一个支离破碎、不明不白、不痛不痒的大杂烩,与宫崎骏的作品没法比。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反面教材。
在这个意义上,我极力推荐有耐心的人,耐着你的性子,从头到尾好好看一遍。
油画般的作画是很明显的个人风格,说精细算不上,但就是让人有“这片子铁定是大片”的感觉,本来倒也符合算得上不错的开场,不明原因的大风大浪、双龙相杀、人间衰变,但再往下就发现只有背景而己了:人物始终脱离不了吉卜力线条圆润的束缚,所以一直看了接近两个小时的奇怪对比;衔接特别不顺畅,前一秒还在海上,后一秒直接跳到城堡,很多地方都如此这般还未把意境构造完全、气氛还未渲染到位,就被拉走了;情节交待不清,龙到底干嘛的、人间为何衰败、亚刃为何行刺、雀鹰与蜘蛛有何前事、瑟鲁为何成龙、亚刃为何善恶分裂、雀鹰帮了恬娜什么、瑟鲁的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被称为巫女……总是有头无尾,最先以为龙是关键,结果剑也成了关键,这剑到底干嘛用的,斩魔的?
海报上硕大的龙,只有开头与结尾的戏份,Tales from Earthsea,还未达到Tales的程度;导演一直在努力塑造一个宠大的意境以搭配主题,可惜主题暧昧不清,一会儿是人类贪婪破坏了世界的平衡,一会儿是永恒的生命还是生死循环才是自然,一会儿是善与恶的分裂与融合,但他们始终都只有几分钟的过场,从未与上下文产生多少联系,开始以为可能会像《风之谷》一般,但是我想多了;配音也是一大BUG,虽然吉卜力的配音一直不能和TV动漫相比,但至少能听得下去,而在这部,大部分人好像都心不在焉,总差了些火候,亚刃太粗,瑟鲁太低,都没有少男少女的感觉,蜘蛛到底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也就开头的几个人、皇宫里的人、雀鹰、狡兔这些个配角正常了,还有啊,我才知道是手岛葵配的音啊,还是放人家唱歌去吧。
宫崎骏太急了,你儿子不一定就要成为你就能成为你,人家可以成为其他,真别为难他了。
终于一睹了传说中的《地海传奇/战记》。
据说此原著是与指环王,纳尼亚传奇其名的魔幻小说,在泛英文国家很受欢迎。
没有看过原著,对这部动画充满了期待,一是因为吉卜力工作室的精品作风,二是好奇日本人眼里的奇幻能怎样通过动画形式演绎出来。
然后看到监督的名字不是宫崎骏,而是宫崎吾郎。
何许人?
原来是宫崎骏之子,心想这么一部重量级题材老子都不亲自上阵而是交给儿子去操刀,那此人必定了得。
满心欢喜。
结果大失所望,非但没有体验到这部“非典型魔幻”的魔幻大作,而且还完全不知道该它到底在说些什么。
第一,结构松散。
完全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把故事线串联起来的,感觉故事就是从一座王宫=》沙漠=》城市=》农田小屋=》破城堡。
其中最多的场景就是农田小屋与城堡。
本来一部可以气势辉煌的故事,就在这两个狭窄拥挤的地方开始与收尾,其他的场景一笔带过,与开篇交代的战争瘟疫,末日浩劫一点边都不沾,看起来就是两个故事。
第二,疑点重重。
很多该交代的根本没有交代,比如开场几分钟王子就把他老子砍了,这个情节一点铺垫都没有,而且后面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交代原因。
由于男猪脚的一脸正剧像,我还曾猜测是不是国王本身被邪灵附体了什么的这样荒谬想法。
后来其曰“因为我害怕”我彻底晕倒。
第三,人物虚脱。
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极其弱,为什么雀鹰与男猪脚一见面就如故了,男猪脚与女猪脚不知道怎么就成冤家,又不知道怎么就聚头了。
在前面女猪脚还藐视男猪脚不珍惜生命,后面听到男猪脚说杀他父亲的原因是“害怕“时,女猪脚一脸镇定的安慰男猪脚没事,我那个汗啊。
两个人的感情无铺垫,无基础。
对白苍白无力。
反派的设计也是无力,感觉就像突然出现的大坏蛋来满足剧情需要的,话又说回来,这部动画有剧情么?
第四,无中心。
整部片子完了我都不知道监督想表达什么,爱情、友情、亲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
遗憾,我都没有看见,倒是看到环保片(雀鹰告诉男猪脚世界和谐平衡一幕),禁毒宣传片(毒贩向男猪脚兜售被雀鹰阻止),爱国主义教育片(参见男猪脚女猪脚你耕地来我织布一段,套用豆瓣某人语是地海版南泥湾^_^笑喷)。
第五,无高潮。
恩没有发现该片的高潮,或是全篇皆是高潮?
囧。
写的同时看了看豆瓣的评论,上面骂声一片,偶有赞声,也只是说OST不错。
可惜了这个好题材。
地海传奇,只看见地海,没看见传奇。
之前看過國際台播的地海傳說外國電視電影,對地海的故事背景有了小小認識,不過該電視電影以第一及二本小為藍本,在這裏不多提了。
以跟魔戒、納尼亞傳奇齊名的魔幻小說,地海的故事其實幾吸引,不過落在宮崎公子手上,似乎浪費了,難怪地海傳說原作者在她的網頁對其破口大罵。
入場之前都沒有抱任何期待了,因為網上一眾對其評價之低,前所未見。
不過,估不到結果比沒期望的預期還差,實在好惡頂。
宮崎公子終究也不是動畫界出身,外行人當這套動畫的導演實在很勉強。
這套動畫的故事劇情發展像東拉西扯般拼拼貼貼,無甚連貫及一截一截般,非常鬆散。
看了還不到半小時,已覺得渡日如年。
故事其實沒有太多人物,卻連這班人物的關係發展或背景闡釋也乏善可陳。
為何主角亞倫感覺不安就要去行刺自己老爹?
路上遇到雀鷹問也不見兩句就情同父子?
這種種都令觀眾難以投入。
真不知道宮崎公子是否照將書中的章節直接改為動畫便算?
有幾幕非常突兀的情節不能不提。
其一在城中不知何由無故出現一個毒品販子,與之前劇情毫無關連,好像為宣傳禁毒訊息而出現,簡直嚇死人。
另一處在亞倫救蒂露時蒂露無端端鬧亞倫不愛惜自己生命,前文後理缺乏解釋,異常莫名其妙。
片尾蜘蛛變了Q版般呻吟令觀眾個個捧腹大笑。
最最最突兀的是蒂露之歌那一幕。
原來在官網初聽到蒂露之歌時,覺得這首歌無比動聽,歌詞亦有深意,但在戲中的出現,是無原無故,無之前的劇情牽引,純粹突然蒂露想唱歌般就奏起了蒂露之歌,清唱足還要差不多三分鐘。
這個時候,戲院忍受了成個小時的群眾開始「開汽水」了,起碼有五、六人於這一幕忍受不了起身出場。
原來在官網所聽所期待的,到這一刻我極想當無睇過這一幕,只聽CD加自己幻想可能還會感受到這歌的味道。
本片唯一可取,可以算是開場那幅龍牆畫及亞倫兩個人格中影的設定(有點想起雀鷹的身世),看完這套片只會令你想快些看回原著。
總括一句,宮崎公子還是當回老本行吧。
他攪的宮崎駿博物館的確是非常好的,至於動畫都是留回給專業人士吧。
到底是否宮崎駿明知這回出問題,推自己個仔來當戰靶?
原文:http://tabitha.i-kiki.com
没想到竟然是批评得多。
没想到赞美者也只是停留在画面、OST的表象。
没想到连梁文道都出来讽刺。
更没想到宫崎吾郎他爹都看不上眼。
一首抒情散文诗就这样被大众的狂躁淹没,被理性的惯性压垮。
编剧没任何问题,不过不是主流风格罢了。
不要拿这片子和那个被吹嘘的不行的童话《地海巫师》相提并论。
这不是对小说的照搬,而是超越。
这是一部有着自己的思考的电影,宫崎吾郎将不在限于父亲的对于人与自然的思索,而更是融入了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追问。
我可不希望吉卜力再不断地COPY《天空之城》、《幽灵公主》的精神,已经够了,当看到宫崎骏又扔出了一部《悬崖上的金鱼姬》,我真的感觉够了,我想看到吉卜力能有自己新的创造新的形式新的思考新的追求。
我想看到宫崎吾郎顶住大众的压力,寻找自己的精神,而不是将老一代的传统传承下去。
只有这样,吉卜力才能够有存活下去的意义。
很多片段都会让人想起宫崎骏的《风之谷》(沙漠、雀鹰的出现)、《天空之城》(蜘蛛大人和狡兔的人设)、甚至是《千与千寻》(比如瑟鲁爬城墙、上楼梯那会)。
可能是我比较笨,感觉电影开始的很多悬念,到结尾都没有得到解答。
莫名其妙的没有来由的龙,也许就是为了应雀鹰看到瑟鲁时惊讶地说:这个女孩不会是……原来就是一条龙。
难倒是影片开始时打架的两条龙中的一条?
可是它们为什么要打架呢?
黎白南为什么突然变阴郁了?
捅他爸时我还以为他爸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情,心里还纳闷没看出这人是昏君来呀……景色确实很漂亮,坏人确实很猥亵,结局的蜘蛛大人有点恶搞,跟整个片子不搭调。
总之是开始看的时候兴致勃勃,到了最后草草收场的感觉。
有精彩台词,奖励一颗星
每个人都在逃避自己的影子,当你的影子离你越来越来开的时候你不应该高兴而应该设法把影子拉回来,不然终将失去自我。
我真的整整看了半年。。。存在电脑里每次都只看几分钟就无语想吐槽。想说看看宫崎骏儿子能力怎样,最后我还是只能给两星。。哎
看得都快睡过去了…╮(╯▽╰)╭
比是谁的儿子更悲哀的是没有才华啊
这不是挺好的么,你们就知道2星3星地忽悠我。
2007/4/14
没想到那个女孩真的是那条龙
手嶌葵的主题歌比电影要好一些。
子不教 父之过 宫崎老头 你最该捱到最后的,十分钟退场算怎么回事你儿那么混乱软弱,他想有个魔法师那样的爹爹,代替生父 天降奇兵 而后神力尽失 再由自己亲手解救
那歌很好听啊
我只能说比起你爹,你还差远了。除了音乐全无亮点~~~~~~
喜欢。。感觉和宫崎骏一样风格。。蛮好看的故事。。就是喜欢。。
我就是为了看海报上感觉很和谐的那一幕 结果睡了一个小时
手嶌葵满分,海报4分,吾朗就值3分~
开始构造的世界感觉很宏大,看看片长接近两个小时,第一感觉是这电影一点特好看,越看越失望,虎头无尾!给画风一颗星,给音乐一颗星!
画风非常细腻,音乐很流畅,但是讲不好故事,无法自圆其说的叙事实在是让这么深刻的光明与黑暗,生与死二元对立的主旨削弱了好几个等级。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是我看完以后脑子里充斥的词语。
在吉卜力作品中气质独树一帜,简单粗暴的魔幻冒险片,毫无深度
宫崎吾朗比他老爹差得太远了……
哎,太失望了,都不知道在看什么。人物苍白,剧情没前没后,动画做得也很差,吉卜力看到现在最让人失望滴作品。这儿子真的接不上班啊,希望以后有所改进,不然这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