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即将行刑+未婚妻遗腹子降生+地震灾难突发,叙事张力和剧情看点一把子拉满了,方言幽默和配角群像很加分添彩。
不多剧透后面剧情了,灾情让一个小城镇沦为困局乱世,人间的纯善温情固然不吝笔墨也动人可感,但多个骤起发难的冲突点在意料之外也着实直逼恶毒人心——这当然不能只是一部“大爱无疆”的灾难剧情片,从无知无畏的家庭矛盾到狠毒诛心的村闹命案,刘江江一如既往地讲述某种底层真相,用极致的灾难,去考验破碎境遇下的人性,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悲悯与生命力顽强对抗的慷慨悲壮贯彻始终。
片尾曲太绝了,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名字,但是上映后一定会单曲循环。
听着歌词看着大银幕上郑立棍(肖央饰演)的结局闪回,才幡然醒悟,郑立棍(肖央 饰演)和尉迟晓(阿云嘎 饰演)分别象征着齐天大圣孙悟空和二郎神杨戬并非只是为了取传统文化的趣味机巧,背后意味深长。
孙悟空长在人间历经劫难,方能知晓人间疾苦、世情冷暖,许多变幻莫测的选择与无奈,无法用一动不动天条般的律法去框住衡量。
固然有的人是十恶不赦、令人发指,但也有的人十分中不过三分恶,三分恶里还有七分良善温情,作恶也是逼上梁山、无可奈何,就像失手弑兄、几番逃逸、最终牺牲在抗震救灾现场的郑立棍,他所图的不是杀人越货也不是名利双收,不过是希望自己的妻儿平安度余生,甚至,他都不敢求一场阖家团圆。
“这人间不过是一场哭凉 三分离合”好在,最终那看似铁面无私、法不容情、困在一身制服中的尉迟晓,在经历了痛失爱妻(就像传统神话中失去姐姐三圣母的二郎真君)也被孙猴子的勇猛真情所打动,甘愿以身试法保他良心常在,甘愿照顾他妻儿出入平安。
个人觉得比《人生大事》强,故事框架和情节设定更吸引我,肖央比朱一龙的角色及演绎更有张力且饱满立体,甚至他那副形貌都让人有点怜惜;很难想象阿云嘎和娜扎那么矜贵的美貌人物能演这么接地气的角色还真不违和。
肖央演技很好,可以拿奖那种好。
很可惜这样的演技被导演拖了后腿。
这片非得硬套西游模式,煽情和配角戏份都过多,而主角最后的反转伏笔太少,包袱抖了却没抖响。
这样严肃的题材,某个笑点不太合适。
希望导演不要因为前一部的成功,膨胀成某川那样的。
另外,横店电影城不要吃相太难看,片子放到表彰大会主角结局还没出来影厅就开灯了,观众跟条件反射傻小狗似的站起来就往外走,影城工作人员库库往里冲开始收垃圾,为结尾反转酝酿的所有情绪都破坏了。
影院不容易就靠大档期有点上座率想抢时间多排片,但你影院经理说没人看是TM什么提前那么久开灯只为赶人的理由?
不如放一半给我掐了然后说另一半要开会员加钱看,这样来钱更快呢。
这个国庆档真神了,见证了749这样的史诗级油腻大烂片,也见证了连影院都不尊重中国电影电影人的傻逼实质。
为什么年轻观众不进电影院了,这个圈子也跟男足一样吧,从根里就开始烂了。
🎦《出入平安》 刘江江 2024 6.9/10👨肖央 阿云嘎 古力娜扎 黄小蕾 王迅 杨恩又🖊️开篇“上天堂”call back《人生大事》🖊️没有铺垫的,直接且浓烈的感情和人物,优秀的、大开大合的音乐。
全员演技在线。
🖊️大篇幅红光布景氛围衬托,稍稍有些突兀的包袱。
🖊️镜头语言很优秀 《依兰爱情故事》🖊️升华主题价值的点太突然,所以导致这部分台词有些假。
前半段节奏有些突兀。
🖊️阳台鸟笼的桥段,郑立棍医院救春桃的桥段,点睛之笔。
🖊️想拍小人物大主题人性光辉的刘江江,没比过拍过小人物小故事烟火担当的刘江江。
唐山话,地震,老式警服。
《出入平安》不出意外地会让人想到《唐山大地震》,但是前者的叙事节奏仍显现出一个刚刚有了处女作的年轻导演有些急切的脚步和刻意且稍显粗粝的故事内容。
🖊️通过对比《出入平安》和《唐山大地震》我们不难发现,天灾人祸面前,生而为人的我们,不仅需要力量,更需要韧劲儿。
于是,女性的光辉感染力立刻就来得比男性细腻且真实。
去年有幸提前看过《出入平安》的其中一版剧本,不仅文笔尚佳充满画面感,更难得的是没有贩卖苦难,而是以笑中带泪的方式刻画灾后人性,剧本中的种种精彩,让我对电影早早地种下了期待。
而当我正式看到电影时,曾经对剧本的想象与期待都变得具象了。
作为刘江江导演在《人生大事》之后的首部院线电影,他从《人生大事》到《出入平安》完成了自己的一次升级,延续着草根人物、西游情怀、生死议题,讲述了又一则现实主义童话。
作为片名的“出入平安”是一句再日常不过的祝福,“平安”很好理解,但是何为“出入”呢?
电影通过不同的人物与关系,对“出入”的多种含义给予了回答。
散为出 聚为入 郑立棍(肖央 饰)和木春桃(娜扎 饰),一对小夫妻,世事多磨难,无碍他们守护彼此。
尉迟晓(阿云嘎 饰)与小玉(林允 饰)的即将新婚,在地震中相拥而亡、生死同寝的老夫妻,都是灾难之下相爱之人的不同境遇。
郑立棍和木春桃的几次抉择,都与对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郑立棍几次加入救援队,是“我救了无数人,但我最想救的只有你一个人”,是“如果我死在这儿,老婆孩子就能从犯人家属变成烈士家属”,都是为了木春桃。
而木春桃的人生选择同样与郑立棍息息相关,不顾流言坚定地选择相爱,无惧生死相隔心里始终牵挂,在她心里,郑立棍就是她的英雄,就是这个家的英雄。
他们的种种,都不禁让我想起《玻璃之城》中的那句经典台词——“我手上的爱情线、生命线和事业线,都是你的名字拼成的。
”
舍为出 得为入 自前作《人生大事》时,刘江江就表现出了对角色与西游角色对应的精巧处理,而在《出入平安》中,他赋予了更多隐喻,且用得更加娴熟。
郑立棍与尉迟晓,一囚一警,一个是孙悟空,一个是二郎神,因一场如“大闹天宫”般的地震而有了更多交集,前者是挣脱心魔立地成佛,后者是脱下神性回归人性,二者彼此互为镜子,照出对方的执念,放下自己的执念。
郑立棍与吴老六(印小天 饰),同为死刑犯,一个是孙悟空,一个是六耳猕猴,后者何尝不是郑立棍的心魔或黑暗面,两个人面对天灾来临,一个在逐渐放下私欲舍己救人,一个则放大贪念趁火打劫,他们两人各自的不同选择,都是对舍得二字的精准诠释。
生为出 死为入 《人生大事》讲述的是死亡,《出入平安》讲述的则是求生,由出死入生到出生入死,一切的经历都有其意义,在生死的选择之间,这一遭,这一趟,逐渐看开,豁然开朗。
作为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电影,《出入平安》没有流俗于消费苦难、贩卖苦难,地震是故事的背景,而非电影的主角,不是200多名囚犯震后无一逃逸救活了112的冷冰冰数字。
追光灯始终打在一个个鲜活的人身上,他们无论是什么身份,是犯人或警察,是丈夫或妻子,是受难者或救援者,都是值得记得的人。
更难得的,是电影打破了灾难片的刻板印象,加入充满烟火气的元素,让电影泪中带笑,因为地震不应该只被苦难绑定,对于那些经历过伤痛的人来说,他们更需要有笑着体面说再见的勇气。
最后,祝所有人都出入平安,愿所有人人间值得。
据说本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还原的真实事件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令国人难以忘却的唐山大地震,电影中的对白方言也正好是唐山话。
本片重点展现了人性这一主题,同时真实且细致地还原了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变化。
大地震的突然发生让监狱当中的犯人们都重获了新生。
以吴老六为首的一些犯人选择趁机逃跑,接着做一些为非作歹的事,毫无人性可言,这一类犯人就是彻头彻尾的罪人,根本没有被改造的可能。
还有以王健仁、两盆半为首的犯人,选择了跟着警察们一起救人,他们是已经认真接受改造后脱胎换骨的人,内心早已转恶为善,在大难面前展现出了全新的人性的光辉。
而郑立棍似乎一直都在这两类犯人之间摇摆不定,但实际上他一直都是个大好人,他所谓的逃跑也只是为了去寻找妻儿。
最终他也从犯人变成了烈士。
全片有不少感人之处,比如废墟上的婚礼,救灾者们传递医药物资等等,看过后观众们都会流下发自内心的真情泪水。
小学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机,休息的时候只有偷着去隔壁学校图书馆的看书,看到了一本书,唐山大地震纪实的报告文学,妈妈看我看这本书哭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与人关系好不好,这个人行不行见事上.这两三月经历了太多事情,预判了很多人跟事情,也验证了自己的预判,这几天股票终于暴涨了,也许机会 人生的 只有这最后一次了, 电影从头到尾其实讲的就是一个救赎,跟我自己现在都情况一样,到最后能帮助自己的只有亲人,但是救赎自己的只有自己,男主角,最后的解脱也是对他的一种平静
如题,片子出现的那些个精致的对白、民谣,确实很有特色。
然而,剧本好,有这些才算锦上添花,剧本不好,就显得导演不务正业了。
就算你想走文艺细节流,前提也得把故事打磨扎实吧?
我能看出演员很用心地在演了,但这剧本写得跟闹着玩似的,显得演员的卖力表演也成了笑话。
监狱里的这群人,总嚷嚷着要出去救人,可他们自己都一副神经质的状态,又谈何救人?
我记得有一幕,他们爬上一栋危楼,那楼都快塌了,他们还敢坐在那吃喝调侃,心可真大啊。
最后有一个摔下去被石头砸死,这死得简直莫名其妙……男囚犯和女医生就是因为一个意外,差点亲上,结果就莫名其妙互生好感,就开始为对方要死要活的。
最后男囚犯死掉,女医生崩溃大哭,请问泪点在哪里?
我实在不理解……还有最典的一幕,就是当春桃生下孩子,对着她的杀人犯老公说:“我教会他的第一句话,一定是爸爸”的时候,我心里就咯噔一下,随后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诸如此类,整部片子主题凌乱,剧情稀碎,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而且,每当电影里要刻意煽情,强行升华的时候,那个配乐配得越满,我就越觉得可笑。
在影院的这俩小时,我如坐针毡,但我总觉得要再熬一熬,万一后面能补救一下呢?
然而啥也没有。
还真不如早点退场,白浪费了我的时间,和钱……这部电影,演员、视效、服化道、场景设置,都没问题,就只有导演和剧本有问题。
后者真是把前者给拖累了。
出入平安 (2024)6.22024 / 中国大陆 / 剧情 家庭 灾难 / 刘江江 / 肖央 阿云嘎
一场震惊中外的大地震,在几秒钟内夺去了几十万人的性命。
一切所谓的功与名与利,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也有人得到了“新生”,在见阎王爷的路上回了头,站在了龟裂的大地上。
这样的叙事视角在国内也是少有,哪有电影开场吃的第一顿饭,就是断头饭的。
这样大胆的设计,配合天灾的出现,有利于展现人性的纠缠与复杂,也有助于展开警察与死刑犯之间的拉扯,便于后续发展。
在返回路上,他看到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生离死别,却跑的飞快,赶回了看守所。
在这里,“小圣施威降大圣”,又碰到了尉迟晓。
好似杨戬与孙悟空,尉迟晓与郑立棍贯联始末。
作为警察,尉迟晓尽职尽责,完成了人民交代的任务。
而身上的这身制服,即是新婚服,又是葬礼服。
这一天既是郑立棍的行刑日,又是尉迟晓的新婚日。
地震过后一切乌有,新婚日也化为了泡影。
随着郑立棍这帮囚犯的出现,使得事情有了转机……随着郑立棍“一拜天地……”新婚贺礼词的吆喝声,在废墟的新房中,尉迟晓与小玉这对新人礼成。
这段对于我的震撼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敦厚质朴的乡音配合着吹奏囍乐的唢呐,画面是极尽哀愁。
作为转折点与升华点,尉迟晓在此刻认同了“刑犯小分队”的救赎,而他们展现出的人性之美与小玉尉迟晓的爱情之悲交相辉映,在此刻达成了共频。
刘江江导演擅长运用小人物与大事件的关系,展现一个时代下命运的车轮碾过之后的一切。
时代缓缓向前,而中国人在危难之中的担当与力量,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在刘江江导演的调动之下,演员们赋予了这部电影更高尚的灵魂。
这里面没有大演员,只有小人物,只有充满着真实,有着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小人物。
很久没有看过一部全员演技在线的电影,很惊喜。
此外,电影采用意象化的人物设定,使得情节更为丰满生动,他们都被赋予了更强烈的情感,所以展现出本片里西游记的成分很高,在“八十一难”当中,见天地,见众生,也见自我。
无论是郑立棍一次又一次的被戴上“紧箍咒”(手铐),还是灾难中不分警与犯,先都是人的落点,都展现出了“取经之路,就在脚下;救赎之道,就在其中”的道理。
郑立棍作为“孙大圣”,每次想逃的是他,起哄的是他,但是救人最多的也是他,出力最多的也是他,作为私心最大的人物,在救灾的路上,他逐渐完成了“母女平安”的任务之后,打扮一番之后选择“继续西行”,完成使命,在影片最后,为拯救而牺牲的郑立棍始终没有漏出面容,我猜想,他已经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存在这次地震中,肉体可能消散,但是精神永不磨。
并且这组不同于以往“唐僧师徒”的银幕组合,“大圣小圣”的组合也能擦起别样的火花来,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灾后处处充斥着希望,那出笼的金丝雀,飞向碧蓝一片;老燕衔泥归巢,再饲幼鸟……影片中处处充满了细节与暗喻,并不是单纯描写灾难所带来的创伤与危害。
除了对“情与法”之间的平衡之外,还有人性“善与恶”的探讨。
一辆死刑车上活下来两个死刑犯,一个为了家庭,为了希望,为了更美好的未来,不顾一切救人性命,有着人真实的私欲,但是也分得清大是大非;一个视人命如草芥,只想一心逃离灾区,大发灾难财,极显人性之恶。
一道精致的灰的呈现,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但更多的是在灾难面前的人间自有大爱。
天灾无情可人间有情。
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的宝石,是碳元素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下的结晶,也是最闪耀的宝石。
而在同样极端的天灾面前,人性迸发出的光辉则比钻石还要闪耀,是尉迟晓在灾后对工作的坚守;是郑立棍救人时的无畏与英勇;是王建仁在危难的挺身;也是蒋所长担起责任时的坚定……
人心齐,泰山移,灾难之下展现出来的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坚强与不屈,更是人性的闪耀。
愿享受国庆假期的你出入平安,永远平安。
文:秦戟
《出入平安》结束的最后一个画面,是一众人物在写信,为一个陌生人代笔,将会送给另一个陌生人。
温暖的色调下,众人围在一块,那张写了一半的信纸,染了些许血污。
每个人都将自己最暖心的话送上——要吃饱啊、我这里能吃到手擀面一切都好、要紧紧地抱着你、要期待未来。
要好好活着。
最后,众人看向镜头,露出的都是充满阳光的笑脸。
一缕阳光射入废墟,给于死亡之地新的生命力刘江江努力给这部电影、给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留下一个暖心而又松弛的结尾。
因为在这笑脸之外,他们所处的,是一个刚刚经历了大地震的死亡之地!
因为这些露出笑脸的人,大部分都已经死了!
而之所以代笔,是因为真正的写信的人,早已握着笔,死在了这张信纸上!
这是一部悲哀的电影,让人哭,让人惊心动魄,让人心情沉重。
影片结束之后,很多人都对这部电影失望了,对刘江江失望了。
可以理解,因为大家都知道,笑比哭好。
观众们来电影院虽然是希望体验一种不同的经历,一段不同的故事。
笑和哭都能做到,但是笑比哭好。
在现在这个时代,脱口秀、喜剧的走俏,不是没缘由的。
当刘江江在选取这个题材的时候,我相信,他已经想到了。
注定这个题材所提供的情绪价值,与主流人群的需求是不匹配的。
讲述天灾这种人间悲剧的电影很少,也很冒险。
这里所说的天灾电影不同于《龙卷风》、《月球陨落》、《2012》这样的以个人英雄主义为核心的电影,而是讲述更为真实的,作为在大自然面前最为渺小的个人,被置于大灾难的前后,来展现最真实的状况,而这种状况往往是,无能为力、弱小、生物本能、死亡、自私,等等不值得歌颂的要素。
之前的作品,诸如《海啸奇迹》、《唐山大地震》、《惊天动地》等,与《出入平安》在内核上是类似的。
《海啸奇迹》里,没有超人,却又都是英雄这种影片最大的危险,也是对一个导演来说,最难的问题就是——因为一个由于身处极端环境所造成的悲伤,把所有其它的闪亮点都掩埋掉,让大家被悲伤所淹没,看不到其它。
就我来说,能够看到刘江江在努力平衡,一方面一个沉重历史的大基调不能变,毕竟这种极端环境下,人性的抉择,是本片的核心要素,决不能失去,而他还必须在其中加入灵光一闪的东西,最终目的就是让观众的心在上升与下沉之间徘徊,让观众的心情不至于沉底。
更形象地说,这部片虽然依旧是让悲伤淹没了全片,但是总有能跃出水面的惊艳来冲破悲伤这种感情,在这里,我们还能看到狡黠,看到顽强的生命力,看到为新生命到来而喜悦,看到能够战胜悲伤的感情。
我们在影片里不仅能看到一种对观众情绪的控制力,不管你认为这种让你哭的控制,是正向的还是负面的,我们同样也可以在本片里看到很多电影技法上的亮点。
故事完整,人物鲜明,也有导演灵气外露,镜头感高级,有非常讲究的构图。
首先,影片里使用了大量的近景特写镜头,大量人物的面部表情,直接反馈人物的心境,同时大量晃动的镜头也在动摇观众的内心,让观众动摇,才能让观众更容易被人物的心情所感染。
而我更注意到,从影片后半段开始,导演又开始使用更多的远景镜头,从一个人,扩展到一片人、地、物,人物从只关注眼前的亲人,最后升华到了看到了整个城市。
见一人与见世人的差别。
其二,在故事方面,非常完整,将大背景设定在一个极端环境,人间惨剧里,以一个具备极端身份-死刑犯,却又是生活里的普通人,郑立棍的视角出发,他经历了死刑的死里逃生,经历了大地震的那一刻,参与了生者和死者的婚礼,目的了生命的诞生。
期间有恐惧、愤怒、庆幸、同情、狡诈、欣喜,到最后的决然。
极端环境下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跟一般环境下带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你说不清楚,此时此刻,应该高兴,还是痛苦,应该向前还是逃跑。
郑立棍和尉迟晓,都做了很多选择,没有一个错的抉择不仅伴随着郑立棍,也伴随于观众始终。
其三,影片对镜头费用有想法,有几个颇为讲究的构图。
比如影片中段,废墟中生者与死者的婚礼,让喜庆的红色喜字随风飘出来,点缀在充满死亡灰色的废墟上。
形式上的喜庆和骨子里的悲伤,结合在了一起。
还有王建仁去世这个片段,他和自己的女神白素娥在一个水泥管子里,白光从另一头打过来,就像两个人在月亮里,正好符合剧情了对他们的感情,一个猪八戒一个嫦娥的设定。
其四,立得住的人物群像,对于犯人的刻画,影片始终没有忘记两面性,即恶和善同时存在,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而最后每个人的一个升华,又是浪漫英雄主义的体现。
尤其是在影片中段一个群像戏,当犯人的镣铐被砸开后,这里每一个人都在向着灾区冲去,他们是警察和犯人,而此刻他们融合在了一起,这里的配乐伴随着众人的奔跑,让人热血喷张。
都是英雄,都是人,人性本善同时四个个性鲜明的犯人,在这个组合构架,影片是有意识的在往西游记的师徒四人上靠,尤其中间一段,四人拿着耙子和棍子,还有一个推着一辆板车,便是师徒四人和白龙马的影子。
用西游记四人来点了影片最后的字幕,人生经历八十一难,愿人人平安的题
郑立棍,和这棍,挺搭的其五,影片设置了不少能够前后呼应的小细节,比如影片英文片名直译就是给你一块糖,糖在影片里多次出现,首先出现在杨恩又的手中,但此刻的肖央还没有转变,还没有升华,最后一次出现,是被杨恩又放在了他的遗体上,此刻肖央已经实现了升华,前后呼应。
还有一开始我们提到的代笔写信,在正片里,我们只看到了一个惨剧,是一个未能表达的爱恋和遗憾,但在影片最后的彩蛋里,导演却通过一众人物的美好而纯真的心愿,暖色调的镜头,给与了这种残酷一个颇为温暖的结束。
其六,是一处遗憾。
影片最后,郑立棍化身美猴王冲进抢险现场,向空中飘洒钱和粮票,这点有些玄幻、有些不现实、有些画蛇添足,是一个遗憾,让人物略显脱离人类的真情实感,将影片中有血有肉的人的灵魂的味道给冲淡了。
这部电影,可能很多人不欣赏,但是我觉得作为好电影,它是合格的。
因为一部好的电影,我认为不应该仅仅具备感染观众情绪的能力,不仅仅只是让大家笑或者让大家哭,不仅仅只是让大家迈着沉重或是轻快的步子走出影院。
它还应该让观众敬佩,敬佩于它的镜头、剪辑、音乐。
即使是不太了解电影专业知识的观众,他在心里也应该惊呼一句“艹,这镜头绝了,就该这么拍!
”用电影魔力操纵人的情绪,用创作者的真诚和才华来获得观众的敬佩,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的,就是一个好电影。
所以《出入平安》它也许给与观众的事一段沉重的经历,但是在影片中不断闪现的创作者的意志和灵光一现,也不应该被我们忽略。
这一部让人不禁莞尔一笑,这是要做一个上天堂宇宙么?
一部让人悲伤的电影,让人沉重的电影,它也依然可以是好电影。
《出入平安》是一部灾难片,影片聚焦的是灾难下的生与死,以及善良与邪恶,大爱与小爱的人性选择。
电影的主角是肖央饰演的郑立棍,他是一个死刑犯,但在执行死刑的这天,突然发生地震,押送犯人的囚车翻车,另一个囚犯逃脱,顺便把他给放了。
但郑立棍没有立即逃跑,而是回到监狱,去寻找来见他最后一面的妻子春桃。
就像孙悟空,本来跳出了五指山,却又为了怀孕的妻子回到了五指山。
回到监狱后,他遇到了进监狱以来一直看守他的狱警尉迟晓,尉迟晓认出了他并始终盯着他。
电影的戏剧冲突很大一部分就聚集在这两个人物身上,因为郑立棍回到监狱后打听到,妻子春桃因为怀孕羊水破了,被送往了医院,所以他一直试图逃出监狱,而阿云嘎饰演的尉迟晓则坚守职责,一直守着他,不让他逃跑。
电影的前半段,郑立棍始终在使用各种阴谋诡计想要逃走,而每一次都被追了回来,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响应了监狱的号召,跟着尉迟晓救了不少被困在废墟里的人。
最终,他通过救人赢得了尉迟晓的信任,在商量如何把救出来的人送往医院时,他提出了一个计划,去把开翻的囚车给扶正,开回来接受伤的人。
但是扶正那辆囚车后,他趁人不备开着囚车去了医院,去寻找自己老婆了。
郑立棍这个人物塑造是很可信的,他从始至终,都是为了自己的妻儿涉险救人,他秉性善良,但是他也有自私的一面,在很多处于危难中的人需要及时被送往医院时,他选择了开走唯一一辆车去找自己的妻子,但也正因如此,他才很有人味儿。
电影的优点是,很好地再现了地震发生后的灾难现场,一片废墟,惨不忍睹。
但是电影也存在一些很明显的瑕疵,比如尉迟晓的未婚妻被压在废墟下即将死去,临死前,郑立棍和狱友们在一片废墟中为他们举行了婚礼。
生离死别之际,完成一场无法完成的婚礼,不是很感人么?
为什么说是瑕疵呢?
一方面,这些人敲锣打鼓是站在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三楼危房上,但凡再来点余震,他们就全部得葬身废墟,他们这点常识都没有吗?
所以这令人无法感动。
第二是,此时此刻,有很多人都被埋在废墟下,每一秒钟都有人面对生死,他们居然不去救人还在这儿举办婚礼,实在看不到他们对于生命在珍视,所以也令人无法感动。
而电影的后半段,郑立棍找到妻子木春桃之后,剧情也逐渐崩坏,他的妻子生了一个死胎,难产了,他去找医生来给老婆接生,医生找回来时,尉迟晓已经带着一群人把他妻子转移了。
话说废墟里的人不救了么?
他们还带走了现场唯一的医生白素娥。
整个队伍主打一个围着郑立棍转,哪里有郑立棍,哪里有他们。
结尾部分,更是强行为了升华,写死了郑立棍和两盆半、王建仁,郑立棍的死我还可以理解,他选择成为救人的英雄,成为烈士,而不愿意让出生的孩子有一个犯人爹。
这是他的个人选择,他用牺牲生命的方式在孩子生命中留下了一个伟岸的形象,但是令人无法想象的是,他居然是穿着孙悟空的服装去救人的。
我理解这是导演的意象化的表达,但如果是意象化表达,结尾在他尸体旁边就不该放孙悟空的行头,但是却放了,所以这种意象化表达也平添了滑稽感,消解了本该有的感动。
更何况,他其实完全可以不死,也已经称得上英雄了,他已经救了很多人。
因此强行的升华反而显得用力过猛。
本质上,《出入平安》也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可是在主题上,其实有点含糊不清,要说它是刻画犯人们在大灾难下的善良的选择,郑立棍好像全程都活在自己的小爱里,无法升华到舍生忘死的大爱,所以电影带给人的感动就打了折扣,甚至于由于很多问题的存在,导致观众完全感动不起来。
只能说,导演似乎野心不小,但是可惜完成度并没有那么高。
在我看来,一部本该带给人感动,本该让人看到人性闪光的片子,让人没有感动,没有看到人性极致的闪光,算是失败吧。
刘江江太自我了,从开场就自我致敬,就知道要完了。太急了,太急了,更懂韩延的含金量了。
很难不喜欢阿云嘎饰演的年轻警官尉迟晓,正义善良又心怀众生,很让人佩服
高开低走 后面又长又臭 一个一个接着牺牲 坐如针毡
撤档?考试考一半了,觉得太难了不考了。那下次就考100分了呗?
一堆人挤在一部灾难片中拍了个国产式的强行催泪煽情剧,究极缝合片,导演想讲的东西太多,但都没有处理好各个元素之间的协调性。
这导演也挺神奇的,《人生大事》导的挺成熟的,《出入平安》又嫩的跟个雏儿似的
虽然特效质感有点山寨,但看得出是比上一个复杂得多昂贵得多的大项目。在地震灾难片的赛道上比较的话,我觉得是比上一个叫这名字的片子更优秀。当然它选择的角度也很特别,除了刚开始救灾时棍哥逃跑的笑点和灾难氛围有点不搭,后面被带进去就渐入佳境,可以幽默,极致浪漫,又不失对个人对生命的尊重。但就像人生大事结尾的强行团圆,整体我都很喜欢却被盗窃犯和女狱医的感情线恶心到了,总要加些直男性缘脑的恶趣味吗?
娜扎+阿云嘎🤟 要是个歌舞电影该有多美妙~
看过
导演处处都在展示他所谓的小巧思和暗喻,我都能脑补到导演在自己审片时看到这些桥段的暗爽表情。首先观众不是智障不需要你贴脸解释,其次这些桥段真的很多余又做作,最后就是很浪费演员的演技。
肖央王迅都很忙
6.5吧;导演拍的太长了,刚开头到中间都还行,肖央能提名影帝了,阿云嘎长得不错,娜扎也有进步,就是导演这次真不行
这样的题材和类型,能做得那么出戏那么难看,如坐针毡,完全进入不了情绪。我也是很佩服导演的这种才华和自信了。
不好看,很扯,娜扎不像这个年代的,还有孙悟空什么鬼。。。。。。。但是国庆节出来放松很爽!
及格吧!
主体不明确,有点故意煽情了!肖央2024年度估计最遗憾的一部剧,素材是地震(灾难)、爱情、亲情、爱国交织的电影,很适合国庆档,但是错乱的主线+偶尔出戏的剧本,三分最多了。也是致敬西游记了,唐僧、悟空、八戒、沙僧以及白龙马。隐藏线也很明确,只是除了干爹“唐僧”以外全死的剧情,让人不得不说,编剧行行好吧!
我们以外貌评判别人,以身份评判别人,却忘记了识别人的内心。希望这部电影能给我们带来反思
整体叙事跟《人生大事》差不多,但这次技巧性更明显,出现的很多场景,最后都一一进行了呼应。宏达场面也有了,周围环境对主人公的影响做得很足,甚至有些过,主人公自己内心的挣扎刻画的特别粗疏,甚至可以说没有。题材很好,可以故事没讲好,遗憾了!
刚看完祝你幸福又来看出入平安,肖央演的真好,眼神戏很厉害,以及从没发现黄小蕾那么漂亮。设定非常吸引人,但特效太烂了,既然要体现灾难造成的伤害,大场面特效就不能用点心吗?感觉人物抠图都没扣干净,特别特别假。后面救援剧情是实景拍摄,但剧情没想象中好
不能说不好看但是剧本有一个巨大的硬伤,就是唐山大地震和西游记之间本身的冲突感,这个大背景的前提下,里面所有的剧情都像闹着玩,太戏剧化了,和这个历史本身严肃感的冲突是无法化解的一个问题所以,就是可以的剧情片放错了背景,但是抽掉这个背景这个故事就无法存在了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