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角一定和灯光师关系很好,要么就是她本人就自带圣光,这片子里只有她一个人始终都是朦胧柔光的面庞,再配合她始终无辜的表情,简直就是萌到天上去了,而其他人都是正常光影的脸,有些人也许天生就是主角的命啊。
片子很有创意的结合了传统恐怖片和亲情片的东西,这种穿越到电影里的电影貌似并不多,能在已经去世的母亲的电影里和母亲重逢实在是很感人,不过当妈的最后居然靠脱衣舞就把女儿给救了哈哈哈。
剧情算是流畅,一开始的开车桥段我就想她们怎么不好好看路呢?
那个傻傻的金发女角色很可爱,尤其是嗑药之后,演员真的是卖命演出。
其实片子里的喜剧部分不算太多,一些喜剧桥段也是惊声尖笑里用过的,比如慢动作,要是能多运用一下电影元素就好了,比如特写镜头什么的。
回忆杀的特效用的很酷炫但是有些没必要,其实直接黑白化就好。
演员有好几个熟脸,而且演的都是自己平时演的角色,比如完美音调的荷尔蒙渣男和硅谷的宅男,还有发展受阻的表妹,唯独女主角,我完全没看过她演的美剧,不过这一次算是记住了她那又萌又无表情的脸。
美国历史不长,但是电影史却是出奇的丰富,尤其是各种b级电影,粉丝不但不少而且还有做到了专业级的。
我自己对美国传统恐怖片看的很少,毕竟国内都是看武侠和港片过来的,也许回头国内就有穿越到武侠片里和自己亲人重逢的电影了吧?
武侠片里的经典桥段也很多,我记得以前有人总结过,自己的老爸把武功传给自己然后打败反派什么的,应该很有意思。
恐怖片一直是电影中比较热门的题材,大多以血腥、暴力、惊悚为主。
《幸存的女孩》却诙谐幽默,甚至有些无厘头的搞笑,集结了喜剧与恐怖元素,吓到你笑出声!
这部电影IMDB评分不是很高,但亮点胜在有新意,总体来说还是值得轻松一看的。
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以俊男靓女为组合十分养眼。
女主泰莎·法米加在首播的FX连续剧《美国恐怖故事》第一季中饰演Violet Harmon,和艾玛·沃特森合作主演电影《珠光宝气》。
同年,继续出演《美国恐怖故事》第三季,在剧中饰演一位年轻女巫。
男主亚历山大·路德维格九岁时开始演戏,因在迪士尼作品《巫山历险记》中饰演男主角赛斯受到人们的关注,出演过《维京传奇》。
女配妮娜·杜波夫与艾玛·沃特森共同出演了爱情影片《壁花少年》,并凭借《吸血鬼日记》中角色多次获得美国人民选择奖——最佳女演员奖。
男配托马斯·米德迪奇,一直活跃于演艺圈中,参演了众多影视剧作品,代表作品有《硅谷黑历史》、《华尔街之狼》、《奇男待嫁》、《内裤队长》等剧作。
剧情简介:女主和妈妈相依为命,她的妈妈是一位小有名气的B级恐怖片演员。
虽然妈妈一直希望闯出名头,但是却命运多舛,始终名不见经传。
在一次失败试镜过后,麦克斯和妈妈遭遇一场严重的车祸,而妈妈也在这场灾难中去世。
三年后,母亲的忌日当天,一群好友约上麦克斯去影院重温妈妈出演的恐怖片。
可是观影途中突发意外,大火引起人潮混乱,他们决定割开电影幕布离开影院。
当麦克斯再度醒来时,发现自己和好友竟然“穿越”到了母亲的电影之中,五脸发懵。
(不得不说这个穿越方式真实的耿直,划开幕布就走进电影里……)
然后电影剧情发展开始变得戏剧化,因为他们对这一部恐怖电影的剧情以及角色都非常熟悉,就像打游戏开外挂一般游刃有余,但最坑的地方在于这部电影设定只有一个人能活到最后,于是他们开始求生之路,希望能找到回到现实世界的方法。
《幸存的女孩》的创新之处在于“穿越”,不是时间上的穿越,而是穿越进恐怖电影里,第一次看这种题材的电影会觉得很新颖,打破恐怖电影的固定模式,猜不到下一幕剧情的发展,剧情一直在反转。
电影还嘲讽了一波恐怖片编剧惯用的方式,一些狗血的设定“只有处女才能活到最后”、“不能单独行动”等等。
这部电影最新颖之处在于反套路,主角们一开始就知道剧本并展开反击。
最搞笑的地方是凶手出场会自带BGM,还有强制回忆杀加莫名响起的画外音以及各种奇怪的死法。
不过最温情的地方是女主重逢已经去世的母亲,与她之间的相处有点煽情。
电影结束拍摄的手法也很有趣,貌似还有第二部,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如果带着“一看就是一部烂片”的心态去看这部电影,可能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DBD蓝光标记
在家里比较无聊,看到了某网站首页推荐的此片,对于进入电影中沉香救母……不,是麦克斯救母的剧情比较好奇,果断下载,结果确实不失所望。
刚开始泰莎法米加饰演的麦克斯一出场,一张美丽国乡下标志的小脸,尤其是后面散发的样子,完全一张纯洁邻家女孩的样子,给人一种天生的保护欲。
而当拥有这种被保护欲的女孩,拿起“变态”的大砍刀,成为The Final Girls 时,那种反差感真的让人眼前一亮。
泰莎法米加主演选得好,接着看剧情。
从穿过荧幕后穿越进母亲演的电影里,想法新颖且意外的符合逻辑关系。
92分钟一个轮回,“要走下去,否则就会困在原地。
”有呼应且不唐突。
中间电影人物看似智障人物一样的行为,剧情的推进,一切都在你的想法之外,唉,想一想还有那么一点点的符合正常逻辑,整体完全脱离现实缺禁得起推敲。
剧情新颖却符合逻辑关系,这是第二个亮点。
最后说说这部片的定位,给它定位成喜剧、恐怖,我觉得并不是很准确,我更觉得应该是剧情片。
因为说喜剧吧,笑点真的不多;说恐怖吧,恐怖的镜头啊、变态毁容的样子啊、杀人的镜头啊……啥啥都没有……但是,整部剧都贯穿了一个事情,就是母女情,中间穿插了闺蜜情。
这是母女情
这是闺蜜情母女情和闺蜜情就不展开说了,展开说就是整部片子的剧情了。
整体比较好,推荐大家可以看一看
这个电影的剧情我还是喜欢的,首先是戏中戏的设定,有新鲜感,而且最后还发生了合理性的逆转,总之请看——而且是耐心的看完,越到后来越精彩。
这片虽然戏中戏什么的,但是放心,不是烧脑的那种,请放心食用(啊???
)
推荐指数:9剧情指数:8恐怖指数:3视觉满意度:6(我觉得这个选项多余了,不过有几个场景挺美的,加了这项)
一部小成本的恐怖片,《幸存的女孩》很生动,之所以生动,不代表着它有多么的优秀,但却有足够的神经。
因为《幸存的女孩》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背后,有着所有俗套恐怖电影的鼎力相助。
电影采用颠覆和恶搞的方式,撕下了美式恐怖片最后一块遮羞布,让观众的氪金双眼清楚的看到那些曾经在影史长河中摸爬滚打的恐怖片如今的窘境。
但是作为一部恐怖片或者称之为反类型恐怖片,该片在颠覆和恶搞的层面上并没有走得太远,反倒有些意犹未尽之感。
美式恐怖片规则成风美式恐怖片作为最古老的片种,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叙事手法已被挖掘殆尽。
就像《名侦探柯南》一样,多少年后,依然是那个味道。
当柯南一次又一次的用相同的手法搞定不同的案件时,恐怖片们也在重复着自己的旧日的辉煌。
《德州电锯杀人狂》、《13号星期五》、《大白鲨》、《猛鬼街》、《异形》,这些70、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恐怖片套路已被一遍又一遍复刻、放大、直到流行。
如今的恐怖片,好似《摩登时代》中卓别林的生产流水线,完全机械化的运作,生产出来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却随着工艺流程的一遍遍加快、工程周期的缩短,制作成本的缩水,而导致这些产品的品质越来越具备“豆腐渣”风格。
这是一块早已连骨头都啃得所剩无几的鸡肋,却依然舍不得丢弃。
“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先生这句名言激励着恐怖片们,是时候该扭转乾坤了。
如今为了打破恐怖电影这样的既定模式,不少恐怖片都采用打破传统常规套路的方式来树立自身风格,主要有两条路线可走,其一就是恶搞,以搞笑的形式将恐怖片中惯用的桥段进行一个逆向的转化,让观众看到一丝新意,其中代表作就有《惊声尖笑》系列和那部完全颠覆恐怖片套路的《双宝斗恶魔》。
另一条路线就是内部挖潜,将恐怖电影那些既定套路刻意的放大至一个规则化的游戏圈内,令角色出演RPG完成恐怖电影生存指南,这样的作品新世纪后只有两部,《林中小屋》与这部《幸存的女孩》。
穿越联姻恐怖的反类型该片拥有一个非常狗血的设定,穿越题材,几位恐怖电影粉丝穿越到恐怖片中,别看设定狗血,但片中在戏中戏的模式下,主角利用恐怖片固定的桥段逃出生天的故事走向,就非常具有新意了。
本片的模式与《林中小屋》很像,都是将恐怖电影的套路用夸张的手法放大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世界观的游戏规则,让角色沿着游戏规则完成故事线,相当于一部悬疑电影提前告诉你凶手的计划,让你在凶手行凶之前将之绳之以法。
这也是穿越电影的特质之一,参照《回到未来》的模式,提前知晓答案,让角色处于初始时间线中去打破原本的既定结构。
由此可见,《幸存的女孩》新意便在于此,利用穿越题材嫁接到恐怖电影俗套设定的戏中戏的设定上,让一个非常俗套的故事幻化极佳的新意,使得该片结合了《双宝斗恶魔》和《林中小屋》的双重优势。
打破规则,要作战不要做爱片中主角穿越进去的电影叫做《浴血营地》,喜欢恐怖电影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该“电影”的原型是著名的《13号星期五》,其中戴面具手持大砍刀杀人的比利,原型正式大名鼎鼎的不死杀人狂杰森。
1980年的《13号星期五》是80年代营地郊游恐怖片的鼻祖,当年在80年代初曾经风靡多时,并且出现过《血腥死亡营》、《炼狱》、《黎明之前》等跟风之作。
这样的题材不变的模式延续到新世纪后,也有《致命弯道》、《隔山有眼》等著名作品,其内容也是几乎千篇一律的“换汤不换药”,几人驱车前往郊区度假,然后……此处省略一万字。
大概这种叙事方法是恐怖片编剧们最惯用的一种方式了。
《幸存的女孩》就是利用营地恐怖片的固定模式成为生存法则,将“恐怖片完全送死手册”进行逆向转化,成为了“恐怖片求生指南”。
有意思的是,该片对恐怖片的既定模式进行了夸张的演绎,恐怖片中的人物形象标配5人,分别是骚、猛、呆、傻、纯,在本片中几位角色故意演出个性的一面,生怕观众不知道他们就是恐怖片的模式化人物之一。
同时也让穿越而来的主角们与前者们有着几位鲜明的对比,令人本片在人物塑造上完成了最近本的任务。
另外做爱必须死、落单必须死等千年不变的定律在电影里都有详细的展现,而与之对应的就是主角在熟知规则下的各种不做爱、不落单。
反类型,可惜不在点子上然而问题就来了,作为一部反传统的恐怖片,《幸存的女孩》没有找好定位是其最大的问题。
电影戏中戏的原型是《13号星期五》,后者乃是一部非常典型的Splatter*类恐怖片。
但本片却没有沿着原型的风格去完成,反而走了一条青春主流电影的路线。
电影清新的风格和毫无恐怖可言的情节让本片在这个题材之下显得非常另类,加之导演水平有限,片中以恶搞的形式戏谑了恐怖片的套路,但这些戏谑却不好笑,反而显得很聒噪。
同时还加入《回到未来》等穿越电影中子女与上一辈相会的段落,令本片在后半段显示出美式主流家庭片的质感。
Splatter:属于西方剥削电影的一个类型,splatter是喷血的意思,基本概括了该类电影的形式,四处可见血浆的喷洒,脑浆迸裂,内脏和断肢满天飞。
Splatter指的是专门为了突出血腥刺激而拍的电影。
所以说《幸存的女孩》是一部有着非常新颖设定的反传统恐怖片,但电影并没有将“反传统”进行到底,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一部打算制作一部反类型的恐怖片,但也丢不掉美式主流电影那些卖点元素,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个混合体。
相比之下,《幸存的女孩》与《双宝斗恶魔》和《林中小屋》的差距就凸显出来了,后两者是反传统的恐怖片,本片则是建立在打破恐怖片模式基础上的作品,但并不是恐怖片,而是一部美式青春片。
那些抱着看一部恐怖片的观众可能要失望了,但话又说回来,打算看一部反类型的电影,《幸存的女孩》绝对不会让你失望,毕竟恐怖片还是小众题材,母女情怀和小清新才是主流元素。
【转帖】1.就算看上去好像你已经杀死了那个怪物,也千万别傻呼呼地回去检查它是否真的死了。
2.千万不要大声朗读召唤魔鬼的书或咒语,即便是开玩笑。
3.千万别去检查地下室,尤其当灯光莫明其妙的熄灭之后。
4.作为一个最普遍的规则,就是不要试图去解开那种可能会向你敞开地狱大门的疑团。
5.不要玩碟仙或其他会令灵魂出窍的游戏。
6.决不要站在坟墓(教堂地下室、公墓、墓穴)等可能与死人有关系的建筑或房屋里,也别在他们的上面、下面、旁边或者附近。
7.如果你的小孩子用拉丁语或任何他们不应该知道的语言,或是用别人的声音同你说话时,马上杀了他们。
长痛不如短痛。
注意:杀他们可能需要花点时间,所以要有心理准备。
8.附近周围忽然传来可疑的动静或声响,你四处查看却发现那只是一只该死的猫,马上开溜。
如果你还想要活命的话。
9.如果你们人多势众的话,绝对不要成双或单独去探险。
10.如果房子里的设备或电器甚至桌子椅子等开始自己动起来,逃命去吧!
11.大体来说,不要拼凑任何可能会打开地狱之门的拼图。
12.别从死人身上拿任何东西。
13.如果你发现了一片看上去已经荒芜了的城镇,这里一定发生过什么可怕的故事,为了自身安全,赶快掉头离开那里。
14.别傻到拿DNA技术开玩笑,除非你确信自己在干什么。
15.如果你正试图从怪物的魔爪下逃命,那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你至少会摔倒两次以上。
如果你是一位女士或者你身边有一位女士,那么你们要遇到的险境就更多了。
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你在狂奔而怪物看上去步履蹒跚行动迟缓,但他的速度仍然足以保证追上你。
16.如果深夜里你的车子开到一半没油了,不要到附近的人家去寻求帮忙。
千万别去附近那个看上去已经荒废了的房子里借电话求助。
同样,如果你的车坏在半路上,看起来附近唯一的避难所就是不远处山坡上那个古老阴森的大厦/古堡,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呆在车上别动。
17.如果你的同伴或者同事突然开始显露出一些令你非常陌生的行为举止,例如常发出粗鲁的嘶嘶声、嗜血、两眼狂热的发光、口吐白沫、毛发越来越浓密,那么赶紧逃走,越快越好。
18.如果真的遇到不幸的话,绝地求生的最后法宝—大声的念— “南无阿弥陀佛”吧! 19.最好不要让你被追杀的过程太精彩!不然续集就演定了!20.如果你想被怪物逮到的话,现在去警(和谐社会)察局报案是很好的选择,你可以待在警查局等怪物先干掉全部的警(和谐社会)察后再来玩追杀游戏! 21.等到父母跟你说:“一切都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时候!你已经可以开始担心了! 22.如果你发现自己绝对不是主角的时候,想要活命就去听那些被当成疯子的人说的话吧! 23.绝对不要打开标有“最高机密!内含化学成份/美国陆军(海军)绝密研究方案/化学污染物”的包裹或容器、集装箱、盒子。
24.上车前记得检查后座有没有不该有的人物或动物! 25.请多留意小孩和动物给予的警告, 他们通常知道的比你多,而且比你敏感。
26.如果你是青少年, 绝对不要跟朋友去荒郊野外露营。
不交朋友更好。
27.如果你是女人, 千万别慢条斯理的脱衣或淋浴。
28.如果有除了水以外的东西(血,黏稠不明液体···) 从水龙头流出来,不用找水电工了, 赶快搬走是正经。
29.不要把厨房那些锐利刀子全部都放在一个显眼又好拿的地方。
30.不要跟同伴起哄欺负那个新来的内向的怪人, 那些恶作剧的同伴不但会死, 而且会死得很恶心。
31.别想用死尸的血肉创造新生命或使死者复活, 假使你成功了, 他们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你! 32.如果镇上的人告诉你, 那房子闹鬼而且在那里过夜的人都莫名其妙死于非命, 相信他们! 33.奇怪的陌生长者(吉普赛人, 印地安巫医, 老道士,老和尚···) 警告你不要做某事的时候, 千万别为了证明他们是错的而故意去做那件事。
因为这样做最后一定会证明你才是蠢货。
34.如果你到了一个小镇, 镇民们举止怪异而且都用奇怪的眼光看你, 别在那里过夜, 快走吧! 即使你想救那个唯一看起来比较正常而饱受惊吓的人也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35.酒后驾车撞了人千万别逃逸了事, 这不仅关系法律问题, 更关系着你的小命能不能延长过12点。
36.三更半夜, 阴森迷蒙的森林里, 那个在草丛里骚动的绝对不会只是一只小兔子! 37.如果你身处坟场, 废屋, 或任何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 突然不知从哪来冒出一只黑猫对你过度示好亲密, 杀了那只该死的猫吧! 如果来的是个小孩可能就比较难杀一点了。
38.打开门看到的房间不是原来那个房间, 不要进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即使你关上门再打开房间又恢复原状也一样, 赶快离开那栋房子。
如果进去的话就死定了!
39.绝对不要接受即将被处决的疯狂凶手、连环杀手送的东西, 也不要接受他的器官移植。
40.狂风暴雨之夜, 本来关上的窗子居然莫名其妙被打开了。
千万不要为了安心而把它关上, 当那个从外面钻进来的东西追杀你时, 这扇窗可能是你唯一的生路! 41.片酬越高的人越不易惨死, 想活下来跟着他们就对了。
但跟着黑人不一定有效,尽管导演不想引起民族歧视的问题,但怪物可不管。
42.看起来最强壮勇敢的男人通常第一个**掉。
43.当你向后退走出一个房间而进入另一个房间时, 注意你的四周, 因为那东西通常就在你背后! 44.团队里有三个人以上还活着, 别高兴得太早, 你成为下一个炮灰的机率相当高。
剩下两个人, 情况还好一点。
如果只剩你还活着, 那凶手也离你不远了, 但相对的你存活的机会大增!45.如果你的朋友曾经变成怪物或僵尸, 但又忽然回复正常, 杀了他们! 他们才不可能正常!46.不要当团队里最正直圣洁的人, 因为你不是失去信心被杀, 就是为了救别人而牺牲性命。
47.打死那个提议分头行动的人, 他就是害大家死光光的罪魁祸首。
顺便也打死最自私贪婪的人, 理由同上。
48.被凶手或怪物追杀时别往楼上跑, 否则最后你走投无路只好从顶楼往下跳。
49.不要远远的对凶手或怪物开枪, 你绝对打不中。
50.如果你的朋友(不论男女) 因为太害怕不敢开枪射怪物, 一把抢过他的枪吧! 或者用你手中的武器把怪物和没用的朋友一起干掉, 反正他也死定了——特别是怪物不只一只时, 别让懦弱者拖累你。
51.如果你好不容易干掉杀人狂,别站在尸体旁边, 也别放心的丢掉武器, 因为通常他还没死。
52.在你终于确定凶手(怪物)已死, 或是地狱大门关上的时候, 往往是真正的危险来临的时刻, 千万别松懈! 53.如果你惊觉一切都只是一个恶梦, 相信我, 恶梦还没结束。
54.被追杀时绝对别向警方求援, 他们不相信你也就算了, 更惨的是把你锁在自以为安全的地方, 等到那家伙找到你的下落大开杀戒, 你想跑都跑不掉。
55.警查和所谓的砖家叫兽根本救不了人。
如果他们救了你, 那可要小心! 通常他们就是真正的凶手,而你拼命摆脱的那个凶手只是幌子罢了。
56.别相信任何人! 你永远不知道谁是坏人, 谁是会帮助你的好人。
57.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死光了, 只有你和另一女孩活着, 那么最后不是你们两人一起活下来, 就是只有那个女孩逃过一劫。
58.如果你幸运存活, 绝对别向媒体公开未来的生活计划, 否则你将没有未来。
59.只要天没亮, 一切都还没结束…… 60.查看一下地图,已经确知有些地方干脆就不要去,比如下列所在:榆树街——即电影《榆树街的噩梦》(也译做《猛鬼街》)中的地名。
特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西部的一个地区,以特兰西瓦尼亚阿尔卑斯山脉和喀巴阡山脉为边界,传说中吸血鬼的故乡,德拉库拉的诞生地。
百慕大三角——还用再废话么?
缅因州任何一个小镇——美国缅因州以荒凉闻明,盛产恐怖故事。
美国风湾——如果你不想被外星人绑架的话。
还有一些潜在的有威胁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 61.仔细听一下现场的声音,并且注意观众的反应,因为他们通常都非常精明——甚至超乎你的想象。
62.如果任何音乐里包含尖锐刺耳的小提琴断奏声,千万别听。
63.注意看电影里的演职员表以及演员们的片酬,通常排名越靠前或者片酬越高、名气越大的演员,他的角色在电影里的成活率也就越高。
跟着他们准没错。
64.那个荷尔蒙分泌过于旺盛的家伙死定了。
65.如果任何一个你的同伴(别管男的女的)困在出了毛病的电梯里,别和他们呆在一起,他们注定死翘翘了。
66.如果你觉得房间里有什么危险诡异的东西,而想四处查看,看在上帝的份上,快点把那盏要命的灯打开!
67.一个房间没有仔细检查过就不要到下一个房间去,它通常就在你的背后!
68.如果走廊深处有一个虚掩着的门,别往下走了!
69.决不、永远也别从大路拐到沙石路或者土路上。
70.一定要确保汽车的电池是新的,这样你在任何紧急关头都能打着火就走。
手电和手表(包括里面的电池)一定要买质量好的产品,否则你就会在紧要关头被它们害死。
71.千万别说什么“我马上就回来”之类的话,因为你通常就再也回不来了。
72.小心那些会说话的或者看上去过于逼真的玩具或者洋娃娃,你都看见恰克(《鬼娃新娘》中附身于玩偶的杀人狂)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73.如果你投宿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旅馆,一个看上去非常神经质而且仓促不安\脸容扭曲\慌慌张张的侍者来接待你,那里一定发生了什么恐怖的事。
赶紧找借口以最快速度离开。
74.千万别让那些陌生人搭车,即便他长得像圣诞老人。
75.如果树或者其他无生命的东西开始吃你的孩子,千万别犹豫,赶紧带着剩下的孩子逃命去吧,任何的营救都会导致更大的伤亡。
76.如果你的老爸老妈告诉你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妖魔鬼怪,千万别相信他们,快走!
没有必要等着他们,反正不管你做什么,他们都死定了。
77.如果你打开门发现自己的房子已经不是原来那样,别去看个究竟了。
事实上即便你关上门再打开后,发现房子又恢复了原来模样,那也别死心眼了,快搬家走人。
78.不管是多好的朋友,一旦他变成一个不死之躯(吸血鬼),他都必定会来干掉你(通常还要享用你的肉)。
79.如果物体以某种神秘的方式移动了,那一定是一种不好的征兆。
80.死刑犯、连环杀人狂被处决或者某个恐怖宗教组织的周年纪念之夜,可怕的场面就会上演。
尤其是在原来的犯罪现场,如果赶上百年纪念那就更没得跑了,通常你或者最好的朋友最有可能“恰好”是当初参与者中某个人的后代。
81.当地居民都非常恐惧,诡异的死亡事件不断地发生……只有一个人非常平静、温和、甚至还举止高雅。
当地人尽管都非常害怕这个人,但是又对他出奇的恭顺,如果这个人提到当地人是怎样的不懂世故、愚昧没有头脑,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一定是怪物/怪物的控制者或者召唤者。
82.身处那些偏僻的小镇时,千万别拿当地流传的关于凶残丑陋的杀人狂传说开玩笑,我敢和你打赌那一定是真的,而且你还会因此激怒他。
83.千万别和那些拿腼腆的陌生孩子开涮的家伙们走在一起,看等着吧,那些狂妄的人马上就要开始他们的噩梦了,而且他们一定会以最血腥可怕的方式死去。
84.赶紧抽那个尖叫不停四处乱跑的疯子几个耳光,让她消停下来,要不然她一定会在大祸临头的时候把大家搅得心烦意乱,或者彻底暴露你的所在。
85.如果你要和某个家伙交朋友,一定要把他的祖宗八代来龙去脉调查底朝天——包括去见他的父母,天知道他们是不是变态杀人狂或者妖魔鬼怪,别偷懒,否则你将会是自己的牺牲品。
86.别拿考古当职业,别和死人、残骸搅在一起。
87.如果你怀了孕而你的丈夫开始变得行为古怪,赶紧逃命吧,走得越远越好。
88.别吃某个瘦小枯干的老女人给你的吃的或喝的,如果它还散发着奇怪的香草味就更要当心了。
89.别戴你捡来的首饰,那些东西不是被施了咒就是惨死者/冤死者的遗物,通常这些死者都会用这些东西借你的身体还魂。
90.现实告诉我们,在森林里露营我们永远都是缺乏经验的。
91.当遇到什么事时,千万不要往厕所跑,很多人都是这么死的。
92.洗澡时要注意四周,以及上下,切记!
93.当你在发现草丛中有亮光时,千万别过去。
94.不要拿古人的墓碑开玩笑,他们是需要尊重的。
不要在墓场高声谈笑,如果你不想进去的话。
95.当你在什么古老大屋探秘时,记得叫人守住每一个门口防止门自己关上。
如果做不到宁可不进去。
96.如果你被吓了一跳却发现是一场虚惊,那么请相信我,接下来的惊吓绝对是真实的。
97.如果在上楼梯时突然发现楼梯长了许多或是短了许多,那么赶紧掉转头冲下去吧,如果来不及的话跳下去也可以。
98.不要相信任何会思考的东西,如果你看不清它的脑子藏在哪里。
99.如果你的房子建在精神病院、医院、育婴堂的旧址上面,你死定了。
100.不要碰那些荒废很久的水井,原则上荒废了很久的东西都不要随便碰。
101.最后一条,不要做任何亏心事,绝对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记住中国人的祖训:平生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
《幸存的女孩》作为一部小成本的喜剧恐怖片,里面充斥着大量艳而不俗的笑话,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努力地逗笑观众,但同时它也没有忘记自己作为恐怖片的本质,杀人魔对于众人追杀的环节也看得人紧张无比。
电影虽然小众,但受到的好评却很高,因为它在致敬传统美式恐怖片的同时大胆创新,以局外人的视角对剧情进行了反套路发展。
虽然电影的类型是一部恐怖片,甚至很多人认为与《林中小屋》相似,同样是一群人,一个地方,一个杀人狂,但整体看下来,《幸存的女孩》却并不恐怖。
毕竟细节太差,这五毛特效和个别生硬情节一样,看得人是一愣又一愣,导演似乎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着重点不在恐怖氛围,反而是视觉美感和充满温情的故事。
影片的画面整体基调清新又复古,内核则更接近于美式青春片。
电影中对亲情、爱情、友情都有着不同的诠释,麦克斯后悔没有对母亲说一句我爱你,只能对着电影里的南希表达。
格蒂也改变了对于维姬浪荡的偏见,在临死之情体现真情重归于好。
全片也向我们传达了性是爱情的一部分,但不是爱情的全部的观念,克里斯从不对麦克斯毛手毛脚,在危急关头也一直在保护她。
而电影里的渣男主角却时时都在觊觎南希的身体,在得知比利的存在后就立刻抛弃了她。
电影中用了一种很讨巧的方式,让麦克斯弥补了自己内心的遗憾,让两位女配的友情达成了和解,可是现实中,大多数时候,遗憾只会成为永远的遗憾,嫌隙也只会造成更大的嫌隙。
所以,人生如逆旅,少让自己陷入“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窘境,毕竟生活不是影视剧,没有那么多的起承转合和皆大欢喜。
年轻的时候看过一部美国电影,名字忘了,大概情节是邪恶的外星人入侵地球,在人类用尽办法都战胜不了外星人,地球快毁灭的时候,突然发现外星人最害怕的是听老歌,于是一直被人嫌弃out的老奶奶用放老歌的方式消灭的外星人,拯救了地球。
当时看这个情节就很羡慕老外有那种对老歌的情怀,心里悲哀的想我们的国产电影大概永远都不会有这种桥段了吧。
最近华语电影集体怀旧,开始用老歌来表达情怀,我凭记忆大概整理了一下:《重返20岁》——邓丽君:甜蜜蜜,给我一个吻《夏洛特烦恼》——费玉清:一剪梅、许巍:曾经的你、朴树:那些花儿、《山河故人》——叶倩文《珍重》《我的少女时代》——刘德华:忘情水、草蜢:失恋阵线联盟当然还有抽风一般放老歌的《港囧》大概是我活得足够老,所以上面这些歌在它们最流行的时候我基本都听过,55555555……,现在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说看到那部美国电影的老歌桥段心里会悲哀?
因为年轻的我觉得老奶奶放的那些美国乡村歌曲都老得很有品啊(原谅我,曾经经过一段外国月亮怎么都觉着比中国圆的日子),而上述国产电影里的歌大部分在当时都是烂大街的歌,觉得俗气得紧,一点都不觉得它们有放在未来的电影里表现情怀的价值。
就好比在周杰伦最火的时候,80后也不会觉得听周杰伦是什么有品味的事(因为周围大部分人都喜欢),KTV里也不会好意思点凤凰传奇的歌,听听卡奇社、末小皮、My Little Airport或者左小祖咒似乎才觉得自己够独特。
这么说大概能理解我当时的心情吧,但事实是,20年后如果有老歌桥段的电影,《双截棍》《简单爱》《最炫民族风》《小苹果》之类才有可能是勾起80后集体回忆的最大可能性。
就像我上一篇帖子感慨的,一个东西不管多俗,只要时间够久,自然而然就具有了某种情怀,甚至可以说——俗,才是集体情怀的必备元素。
毕竟一个年轻时爱听莫扎特的导演,把《安魂曲》去放到电影里怀旧,大部分观众是没有感觉的。
最近TFbox比较火,我怀疑00后的怀旧歌曲也要在左手右手不断慢动作的重播中诞生了。
《幸存的女孩》这部电影用了一个类似的桥段,但这回不是歌曲,而是穿越到老电影里面。
如果是国产片,会穿越到什么电影里?
60后穿越到《红星闪闪》70后穿越到《英雄本色》80后穿越到《大话西游》90后穿越到《滚蛋吧,肿瘤君》?
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我怀疑《渴望》《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甄嬛传》这些电视剧才更适合穿越。
《幸存的女孩》评分并不高,也不算多么好的电影,特效也很五毛,因为有我喜欢的白莲花一样的绿茶女孩,所以才能看下去,没有空或者鄙视绿茶型女孩的朋友可以不用看,之所以看完想写点什么是因为想针对这些主打怀旧牌的国产电影说一句:光靠贩卖怀旧并不能做出好电影。
比如《煎饼侠》结尾,古惑仔们莫名其妙的出现,除了让一帮80后莫名其妙的热血之外对剧情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像这样只是被怀旧打动而不是别的什么,我为什么不直接去看古惑仔或者听四大天王。
《幸存的女孩》里提到的老电影是否看过并不重要(也可能根本就没有这部电影),但看到年轻的女儿和电影里的年轻母亲相对时,心里还是忍不住温情泛滥,这说明除了怀旧之外,电影还应该要讲点别什么效果才比较好,比如《夏洛特烦恼》很多人觉得好看,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多怀旧或搞笑桥段设置得多巧妙,而是他还讲了夫妻结发之情。
至于为什么《港囧》同样除了怀旧也讲了中年危机、夫妻情感之类的,但却不好看,这是另一个话题,有空有闲又无聊的时候我会专门写一篇来分析。
这里只讲一点:徐峥绝对是一个有商业头脑懂得类型电影的规则有能力拍喜剧片但没有能力讲好感情戏的导演。
如果不出意外,相信他以后的电影也会有这个问题。
另外,《幸存的女孩》英文片名是《The final girls》,这个final,就是我们平时用的苹果后期非线剪辑软件Final Cut Pro的那个final(我说怎么那么眼熟呢),查了一下百度,final是——最后、终于、决定性地的意思。
电影讲的是最后一个还没死的女孩闯关打怪物的故事,翻译成“幸存的”也算合理。
这么说来,在这款著名的剪辑软件设计者的心中,后期剪辑人员就是那些反复修改不停加班通宵熬夜还没有猝死的幸存者。
这事儿我必须来说一下,跟这片的效果一样,太好笑了!
首先呢,我是看了推荐来看这部电影的,但是!
我找到了这部电影“Final Girl”,当时看推荐的时候没记清楚名字,就觉得应该是这部吧,先下载下来看再说。
开始看了。
但是怎么跟当时看到的简介不一样呢?
剧情还挺无脑的,心里直呼,这烂片也值得推荐?
而且打斗很假,无法直视,还有莫名其妙的剧情。
可我还是看完了。
然后我就确定,嗯,肯定看错了,我再去找下那部电影。
这次找对了!
名字其实是“The Final Girl”,就多一个词啊!
终于找对了!
高潮部分在这儿,当男主出来的时候,WTF,跟烂片是同一个男主?
那屁股下巴我应该没看错的!
真真是哭笑不得。
请给我一个笑哭的表情。。。
为了证实我的推测,我专门去找了这个男演员的影人页面。
他的作品前两部赫然躺着这两部影片!
我真的笑疯了。
所以,记英文名字的童靴请一定要记清楚每一个词,不然不小心就看到烂片了。
是不是同一个男主我就不敢保证了。
PS:经人提醒,片名是“The Final Girls” 还是有两处不同的,girl是复数。
说到底还是我自己看的时候不仔细才看错了电影
对于恐怖电影的套路,大家都略知一二,什么“落单必死”、“探险必死”、“召唤必死”……这样的套路很常见,以至于在看电影时,观众都能猜出来接下来死的是哪个炮灰。
这部电影——《幸存的女孩》,则是反套路了恐怖电影。
女主麦克斯的妈妈年轻时出演过一部恐怖电影《浴血营地》,并因此而出名,但也因为她演的角色太深入人心,以至于后来沦落为十八线演员。
麦克斯的妈妈在一次车祸中不幸逝世,三年后的纪念日时,麦克斯参加了浴血营地的放映。
电影播放后不久,影院失火,麦克斯带着朋友们穿过了幕布,试图逃离影院。
结果一醒来,大家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森林里。
作为死忠粉的邓肯很快发现这就是浴血营地的世界,于是他装作营地的指导员,搭了个顺风车。
这个世界有处处透着怪异。
比如麦克斯的妈妈演的角色南希,有着“回忆杀”的能力, 当她讲起杀手比利的故事时,电影就会穿梭到1957年的黑白夏天。
比如杀手比利一出场,就自带BGM。
好景不长,浴血营地里设定的“救世主”宝拉,开场后没多久就死了,这下只能换女主。
在这个电影世界里,有着两大法则:做ai必死和处女才能活。
麦克斯在一开始就阻止了南希的死亡,因此在场的人中还有两个处女,麦克斯和南希。
麦克斯他们起初以为设计捕杀比利是可行的, 但在电影世界里,剧情的力量是不可违背的。
能杀死比利的只有“The Final Girl”。
为了让麦克斯活下去,南希牺牲了自己, 于是麦克斯成了最后一个处女,成功反杀了比利。
你以为电影到此就HE了吗?
并不是。
麦克斯醒来后,发现同伴们都没死, 而病房外,新的故事正在发生——《浴血营地2》。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不如说是披着反套路恐怖电影外壳的青春片。
它一方面讲述主角们通过逃避死亡规则进而反杀反派的故事, 另一方面,它又向观众展现了一个鲜活美丽不似人间的世界。
不论是电影里红黑为主的建筑, 还是五颜六色竞相争芳的花朵, 都在向我们表达这个世界的奇幻和不真实。
这部电影里有着不一样的反套路元素,也有着引人入胜的美丽风景, 你可以体会到反杀的快感,也能欣赏到二次元世界的风景。
恐怖片爱好者的“盛宴”。
被马亲王安利。可能因为我不懂恐怖片
6.5,设定挺有创意。
泰莎法梅加电影里比照片好看太多了
不好看
作为七年前的电影,影中影的设定,例如回忆杀的凝固场面等不少极具巧思的小细节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但整体剧情还是比较零散,反倒片尾的NG镜头合集格外欢乐。
反套路片
解构R级砍杀片,一种不常见但总会很有趣的影迷向电影类型。对砍杀片典型人物、桥段的致敬恶搞处理的很丝滑,喜欢七八十年代恐怖片爱好者值得一看,很好玩。
好玩的搞笑。
为什么不去回忆里救小billy…
一首Bette Davis Eyes加搞笑回忆
秀恩爱必死
轻松小品
概念是好概念,台词太搓了
6.7
92分钟的小奇迹
脑洞大的设定,可惜温情戏太多段子编太少笑点惊吓点都不够,搞得有点不伦不类的,不过慢动作那个梗真的是好好笑!
挺温暖的一部电影,女主角很可爱
各种80's 恐怖片致敬,好欢乐。第一个字幕出来时效果简直震惊。另外卡司好多美剧熟脸w
这剧情设定,也是醉了,续集两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