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子在那个年头能过审真不容易啊,没看懂的可以参考一下王小波的大作《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丶 000000000000。。。。。。。。。。。。。。。。。。。。。。。。。。。。。。。。。。。。。。。。。。。。。。。。。。。。。。。。。。。。。。。。。。。。。。。。
讲述的是70年代北方农村里,一个知青和两头驴之间的爱恨情仇,最后两头驴死了,知青在二十年后才知道,动物的短时记忆似乎比人更强。
电影总体来说不错,剧情还行,文章表演得很到位啊,特别是对着黑七的那一段倾诉,声情并茂~看完以后突然觉得自己很向往那个年代,物质生活贫乏,精神生活丰富,随即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翻出来看看。
后来把这种想法跟一朋友交流了一下,当即得到了两个字的评价:单纯。
人和驴的复仇故事,看似荒诞,我却相信它真的存在。
马杰是个下乡插队的知青,他和同伴蹲坐在陕西农村的土崖上,一边抽闷烟一边惆怅着前路何在。
他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常常吟诵保尔.柯察金的那段名言,甚至把它当作和村里姑娘约会的暗号。
在那个相信“人定胜天”的年代,任何冲动和过激的事都有可能发生。
可在这个偏僻的村子,马杰的“积极上进”似乎也只是为了多一支烟,多挣些工分,做一份清闲的差事。
生活看似本会这样继续下去,可马杰却和公社里的一头驴——黑六杠上了。
黑六是头优质配种驴,不但不用下地干活,还要好吃好喝好伺候。
日夜劳碌的马杰不满了,凭什么人要干活牲口却要享受?
凭什么黑六能三妻四妾,一年一拨美女的换,自己却没法跟心爱的姑娘拉拉手?
年轻人叛逆冲动的因子被激发出来,在有些痞气的马杰身上发扬光大。
黑六的不易驯服更让他不满,一怒之下他挥鞭废了这头漂亮的种驴,并最终被迫了结它的生命。
马杰对黑六的不满看似是因为二者在处境上的不公,实际上,这场人驴冲突也带有某些反抗体制反抗时代的因素。
马杰和黑六的恩怨是特定的,是无奈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就算没有马杰,也还会有另一个知青担任这一角色。
只不过,影片并没有更多深究时代因素,却跳出来讲述了一个关于生灵敬畏的故事。
在黑六惨烈退场后,它的弟弟黑七成了故事的主角,并最终演化成一位英雄人物。
它好似为父报仇的哈姆雷特,勇敢无畏、充满智慧,三次想要置马杰于死地,却最终还是和哥哥一样,难逃飞蛾扑火的命运。
片中生产大队队长要马杰去杀已无用处的黑六时说:“在农村,杀牲口的人是要受诅咒的。
”马杰反问,“难道我就不怕被诅咒?
”大队长接着回答,“农民不能杀。
你不是农民。
”尴尬的身份让马杰不得不被迫成为刽子手,可他并不想黑六死。
是他挑起了他和黑六之间的恩怨,但他逃避承担责任。
他为黑六求情,却还是得在集体利益面前乖乖服从;他想让黑六死得痛快,便选择铡刀;他希望恩怨就此终结,却低估了牲畜间的亲情力量……马杰人性中的懦弱和矛盾被一个个呈现,并和周围环境的现实理性形成对冲,缔结出一个个幽默而无奈的冲突,使得全片黑色幽默的风格突显。
人类总自称是万物的灵长,却一次次被牲畜耍得团团转。
马杰从工分被扣到被处分再到当众出丑而失去心爱的姑娘,每次和驴子的对弈都让他那么狼狈那么落败。
那句“与*斗,其乐无穷”变成了大大的讽刺。
人不过是万物中渺小的一个,我们和其他生命体一样,都要靠空气、阳光和水生存。
对万物灵长的敬畏,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而对它们的爱惜,也就是爱惜我们自己。
黑七最后的复仇选择了同归于尽,却被烧成一座雕像。
二十年后,马杰成了一名畜牧学校的老师,过着平静淡然的生活。
在女儿给自己出的测试题面前,他不知该如何作答,却深深感叹,科学研究新发现的东西早在二十年前,黑六黑七这对驴兄弟就已教会他。
人是一个自由的动物,行动或许可以被限制,但思想是禁锢不住的。
马杰作为一个知识青年在那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来到乡下接受改造,他自然是充满反抗精神的,他是躁动的,是向往自由的。
他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寄托他内心精神世界的东西,这时候黑六出现了。
黑六是个与众不同的的驴,它是头种驴。
马杰发现它享受着与其他驴完全不同的待遇,就仿佛找到了在这个束缚他的地方唯一让他躁动的情绪得到宣泄的东西。
他想征服黑六,其实就是想表达他是自由的,他没有被征服。
马杰最终没有征服黑六,他废了黑六。
自此马杰发现自己并不能征服生活,他想和生活和解,但生活可不同意。
他想征服生活,那生活就得给他一个教训。
黑七此刻就仿佛生活的化身,马杰只能被动接受一次又一次的蹂躏。
直到最终彩凤受到波及,马杰终于明白,在生活面前不是你想息事宁人就到此为止的,生活只会一遍又一遍地让你从驴背上摔下去。
所以马杰不准备再被动,向黑七宣战。
“我原来以为你就是一头驴,可是后来我发现你不是一头驴,但是现在我一看,你丫就是一头驴”这是马杰对黑七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是马杰对生活的态度,即从刚开始地反抗,到认命,到最后发现生活就是得硬刚。
故事的最后黑七火焰焚身,但仍然屹立不倒的画面恰恰又表明生活中这一道坎你过去了,可人生路还长,只有有着直面生活的勇气才能不会被生活压倒。
一部根据小说《双驴记》改编的电影《走着瞧》于11月17日在陕西秦岭老县城开拍。
该电影开创了“动物与人”类型电影的一个新思路,作为知青电影,《走着瞧》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用一种荒诞魔幻的方式而非纯写实主义来叙事。
从立意出发,它无疑是一个新颖的“异端”。
不愧为中国首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
该电影是国内首部反映知青年代,讲述驴和人故事的电影。
电影《走着瞧》由著名编剧述平根据小说《双驴记》改编,由中国电影集团著名导演李大为任导演,北京电影学院优秀毕业生韩忠任美术,曾担任《疯狂的石头》的总摄影杜杰任摄影师,该剧反映了人类自身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与包括动物在内的自然生态矛盾。
视角独特又具有喜剧元素,让观众在充分享受到饱满内容和影像魅力的同时,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类只有与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获得人类自身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与幸福。
该电影由北京天寰新宇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投资,拍摄地定在偏远的秦岭山脉一个叫老县城的村落,四面环山,周围是未曾开发过的原始森林,环境十分优美,拍摄地附近设有太白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栖息着30余只大熊猫,同时还拥有冷杉、竹叶草等珍稀野生植物。
有意思的是该电影的主演是两只驴,和影星岳红、文章(听歌)、白静等人。
岳红曾出演过《小岛》、《野山》等电影,并获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首届学会奖、西安电影制片厂第一届铜车马奖优秀女主角奖。
男影星文章在《奋斗》和《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的演技得到了很多的肯定,文章的哭戏也被称之为“最投入的哭”。
新生代女演员白静,她造就了一个戏未出人先红的神话。
湖南卫视推出投资2000万的自制大戏《血色湘西》,白静正是著名的龚如若飞导演从众多演员里挑选出来挑起大梁,女一号“穗穗”的扮演者。
国庆放假下载了不少片子来看,都是国产片。
这部《走着瞧》算是拿得出手的,这里也来写两句。
我没看故事介绍,因为喜欢主演文章看的,所以开头我真的以为这是一部农村生活片,夹点幽默搞笑也就完了。
我乐得看文章饰演的角色马杰在电影里面耍宝,看他念诗挑逗姑娘,看他看电影哭的像杀猪,看他卖弄小聪明糊弄全村人,让自己当上了饲养员......不过故事从马杰当上饲养员以后基调起了变化。
这个马杰和驴杠上了,是啊,这个驴有鸡蛋吃,有无数的“姑娘”去调戏,还不用干活,相比马杰这个穷苦的单身汉,那日子真不是好一点点,难怪马杰兄心里会极度不平衡。
终于有一天,马杰一鞭子把黑妞,就是那头配种驴的生育能力搞没了,这个黑妞的日子从此不好过了,这个黑妞脾气极大,配不了种了,但是也坚决不好好干活,连拉人也不愿意,还把人摔山下去了,于是等待这头驴的命运,就是被杀掉,而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交到了饲养员马杰身上。
其实马杰性子虽然顽劣,但是本质上是个心地善良的小伙子,他之前虽然和黑妞有那么多的“宿仇”,但是他并不想让他死,他更不想亲手杀掉这头驴。
但很多时候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
杀死黑妞那天,他的弟弟黑七目睹了全过程,并在之后做出了一系列疯狂的复仇行为。
之后我在想,驴是否能够真的达到那样“明事理”“通人性”的境界。
之前或多或少的看到过一些新闻或者文章介绍过动物界的复仇行为,比如说大象,如果他亲眼目睹了人类宰杀了他的亲人,多少年后他记得他的仇人,并且予以报复。
不过那是直接的攻击性的复仇。
而黑七表现出的是对人类世间伦理的理解,比如黑七拉着赤身裸体并且熟睡着的马杰和彩凤到村里,导致村民的围观。
一头驴怎么知道,男女赤身裸体躺在一起被人看是很羞耻的事。
我想毕竟只是个故事吧,就像马杰说的,我怎么看,你还是头驴!
电影的结尾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有点看不懂,既然被驴追是个马杰的梦,那么马杰同志醒来怎么看见了黑七傲然的被烧焦的尸体,那个镜头里马杰的表情是懵的,我也有点。
反正故事结尾驴就是各种疯狂报复行动就对了,马杰的噩梦巅峰期。
电影最后5分钟的马杰已经是个农业大学的老师,是个小女孩的爸爸,他说,“对生灵的敬畏之心也许会影响会一辈子,这一点是黑妞和黑七交给我的。
”这算是点出了电影的主题。
有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另说,不过总体我喜欢这个故事,还是挺有意思的。
最后简单说几句我对后面这几个字的感想,“对生灵的敬畏之心”,我认为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哪怕是小蚂蚁,小虫子,如果他没有挡你的道儿,没有对你造成太大不好的影响,就和他们和平共处。
养过小狗小猫的人知道,每个小动物其实都有不同的性格,和小孩儿似的,所以养宠物真的需要很大的爱心和耐心的。
每次看到街上的流浪猫狗,我心里就有点难过,那天我和捡了一个小猫来养的朋友说,其实捡个流浪动物来养是做了一件善事。
我有个想法,等我以后有缘碰到一只流浪猫,我也捡回去,和他一起生活。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野花别样红——写在岳红从影第24年偶有一日,我赋闲在家,边看电影频道边与母亲闲聊,言语中提及几个她熟悉我也不陌生的八十年代女星。
我谈到了岳红和她的新戏,听到岳红的名字,母亲说:“岳红?
不就是桂兰?
”我略略一怔,旋即微笑着颌首。
不错,在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父母一辈眼中,提到岳红,必然想起她在《野山》中扮演的桂兰,这种联系,如同言及陈冲必称“小花”,周润发基本等于“许文强”,一样自然。
岳红是成都人,1980年考入中戏表演系,毕业后任八一厂演员,表演生涯始于1984年的处女作《小岛》,网上有据可查的岳红影视作品共有18部,我看过的只有《野山》、《女刺客》、《八女投江》、《本命年》等几部电影。
后期岳红将事业重点转向电视剧,今年的《走着瞧》是她几年以来接拍的唯一一部电影。
出名要趁早:《野山》野山》是根据贾平凹小说《鸡窝洼人家》改编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秦岭深处的两个家庭,两对夫妻之间。
庄稼汉灰灰照老辈人的样子生活惯了,乐天知命,妻子桂兰未曾生育,却是操持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
在山外见过世面,参过军的汉子禾禾,想得到更好的生活挣到更多的钱,不顾妻子秋绒的反对,没完没了的“折腾”,经历屡次失败,灰灰的妻子桂兰却是他坚定不移的支持者。
矛盾之下的两对夫妻分别离异,两个家庭进行了新的重组。
原著《鸡窝洼人家》并非女性题材小说,但改编而成的《野山》却是一部女性电影。
虽然是普通的四角恋故事,用了改革伊始的新农村作背景,但可贵的是影片塑造了桂兰这一独特的妇女形象。
桂兰不甘现状,敢于挑战男权的执拗,突破了农村妇女惯于隐忍的集体性格。
这部片开拍时,岳红刚从中戏毕业三个月,饰演桂兰这一与本身形象反差很大的角色,对其无疑是个挑战。
岳红把女人对幸福的笃信追求表现得恰到好处,以真诚质朴的感情升华了桂兰淳朴勤劳、坚毅顽强的形象。
她精明灵活,愿意尝试各种致富的办法;她行事坦荡,被丈夫冤枉时敢于毫无愧色地据理力争;她说的每句话,掷地有声,句句都在七寸上。
正是因为岳红以表演描绘出的人物性格做底,最后桂兰投入禾禾怀里幸福痛哭的一场戏,才格外有说服力。
《野山》创造了一个神话,片中的四位主要演员岳红、辛明、杜源、徐守莉均获得了金鸡奖,不过后两者是在后来因为其他影片获奖。
岳红在《野山》中的出色表演为她在86年摘得两座奖杯——第六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和中国电影表演学会首届学会奖。
这对24岁的岳红来说似乎有点早,但绝非浪得虚名。
些许另类的女战士:《八女投江》《八女投江》摄于1987年,第一女主角不是岳红,而是几年后凭借《渴望》红遍全国的慧芳——张凯丽。
但岳红扮演的女抗联战士杨贵珍,却以温柔娴静的外表,佐以带些烟火气的真实个性,为这部集体表演的抗战电影注入了纯正的女性气息。
贵珍在河边洗饭盒,微笑着缓缓转身,辅以一段全片罕见的悠扬配乐,成就了《八女投江》中唯一可称之为柔情的一个画面。
仿佛特意为了中和这部女性战争电影中弥漫的悲壮阳刚气息,贵珍被赋予的气质是安静、清雅的,有浓浓的女人味,甚至还有点娇气,与男子气概十足的胡班长形成了强烈对比。
岳红也以其自然流畅的表演,为观众留下了更为生动可信的抗联战士印象。
以革命精神量度,贵珍绝非完美。
军装上沾染了鬼子的血,她会嫌脏,恨不能立即脱掉;看到别人夫妻恩爱,想起死去的丈夫,她轻蹙娥眉,放不下儿女情长;和班长发生矛盾被批评,她会耍小性儿闹女孩脾气;冰天雪地里饿得受不了,她还是队伍里唯一动过逃跑心思的战士。
这些或大或小的毛病,都是自然流露的人性,但不能无视的是,战斗到了最后,看着姐妹们濒临绝境,端起机关枪疯狂扫射的也是她贵珍。
有血有肉的女战士杨贵珍,令岳红得了“小百花奖”的最佳女配。
这或许意味着,尽管观众心底依然保留着当年敢想敢为的桂兰的一颦一笑,但25岁的岳红已经成功在自己的银幕生涯中改头换面。
一次牛刀小试的转型:《女刺客》民国时期的名门闺秀许越男,父亲是德高望重的将军,一次战斗后不幸被俘,被对方将领处决。
为报杀父之仇,越男使尽浑身解数,数次央人无门,只得亲自上阵。
复仇路漫漫,她寻踪觅迹十余年,最后终于将仇人击毙于佛堂。
也许是因为《野山》中的桂兰过于深入人心,观众易将岳红定型为出演农村妇女的不二人选,但就岳红本人的气质看来,我认为“许越男”这一闺秀角色才是岳红的本色演出。
岳红本人形象端庄大气,轮廓棱角分明,眉宇间时有英武之姿。
“越男”这个名字本就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含义,也是八十年代艺术作品中常见的人物定型符号。
故事开始时,岳红梳两个花发髻,塑造待字闺中的大户女孩形象,后来身份转化为少妇,渐渐变作成熟装扮,最后行刺时的一袭黑衣造型,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岳红没有使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越男的角色被处理得低调而理性。
不得不说,她那一把中性化略为沙哑的声线在今天听来也很迷人,无论出现在什么电影里,那都是标志她个性的鲜明烙印。
坦白讲,1988年的《女刺客》是一部艺术成就并不高的电影,但岳红作为当仁不让的女主角,还是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姜文的“两小无猜”:《本命年》《本命年》是一部黑色电影,现在看来依然前卫。
在这部谢飞导演的电影中,最大亮点自然是主演姜文,岳红在片中只露过不多几面,但却是姜文自始至终的情感暗线。
影片中岳红饰演的“小芬”与姜文饰演的“慧泉”同岁,是家住对门的玩伴。
慧泉讲义气重感情,为朋友犯事入狱服刑,出来后他看着小芬嫁人怀孕,同时自己暗恋上一个豆蔻年华的小歌星。
最后,在1989年这个小芬和慧泉共同的本命年,24岁的小芬产子,24岁的慧泉在街头被流氓捅死。
影片把慧泉对小歌星欲言又止的暗恋放在明处,辅以作为暗线的与小芬青梅竹马剪不断的情愫。
慧泉出狱后见到小芬只有三次,童年的回忆都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小芬结婚慧泉没去,小芬生产时却是慧泉用平板车拉去的医院。
《本命年》获第40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杰出个人成就奖),应是岳红参演的电影中国际声誉最高的一部。
戏份太少限制了岳红的发挥,但《本命年》中若是安排过多小芬和姜文的对手戏,也可能会有冲淡主题的嫌疑。
艳丽的绿叶:《天地人心》《天地人心》是典型的主旋律电影,刻画的是一位勤政清廉的基层干部,不过这干部不是岳红在片中扮演的“王主任”,而是高强扮演的“杨局长”。
“王主任”是片中唯一一个戏份吃重的女性角色,造型并不像多数农村题材电影中的女干部一样生硬做作,她的长发、艳色衣装虽然只是为烘托主角高强的形象而增添一抹亮丽,但若是没有这片艳丽鲜活的绿叶加盟,《天地人心》的可看性肯定会大打折扣,影片也只能沦为一曲说教感强烈的乏味干部颂歌。
从影二十余载,数种不同面貌,同样一丝不苟的演绎。
即便她接戏不多,即使她深居简出,但观众知道,她总是会用出色表现取代八卦新闻。
2002年,岳红被确诊为胃癌。
在成功手术遏制了病情后,岳红继续拍戏,近年来出演了多部电视剧。
此后的她,身份上又笼罩了一层“抗癌明星”的光环。
今年的一部《走着瞧》让淡出大银幕的岳红重回观众视野,在文章和白静两位后辈初露的锋芒面前,岳红的表演仍沉稳扎实深沉凝练。
步入不惑之年的“桂兰”,将以久违的农村妇女形象——“大莲”,更快速准确地击中观众的心房 在各异的角色中,我们无法忽视她的坚韧与温柔。
2008,《走着瞧》,岳红,看你的。
在近年看到的国产喜剧片、动物题材与知青题材的电影中,改编自王松小说《双驴记》的电影《走着瞧》大概是最好看、高妙的一部。
高妙之处首先不在于它的“魔幻”或者“黑色幽默”,而在于它设置的双重视界:人反抗体制,驴反抗人。
前者冷酷现实,后者荒诞魔幻;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更为微观,并为对前者的仿拟。
对作为类型化人物形象的几个主角(双驴除外),观众能很好地理解、接受并轻易地将之链接到他们所熟悉的知青时代中去,比如女生产队队长大莲是体制的象征,马杰是青春、冲动的个人。
双驴也是人格化的,但它们的形象与寓指就有点面目模糊,能为各式理解提供足够的空间。
应该说,在“体制——人”与“人——驴”的双重结构中,人(马杰)是尴尬的。
他受控制、压迫、规训,同时控制、压迫、规训他手中的动物,那么此时他是什么?
看似自主其实并非如此,仿佛悠然周游在他的时代实则只是悬浮在沧海中的一粟。
他本质上是被掏空的,是“体制——人——驴”游戏中的棋子,他怎么做、成为什么不是由他定,而是由与他相连接的另外两端决定。
相比之下,反而是两头毛驴更加像知青时代中的极端个体,黑六被“阉割”、被杀死直接源于它的高傲,黒七反抗、自焚则直接源于它为黑六复仇的心理。
它们处在“体制——人——驴”链条的末端,却是真正的行动者。
这很有意思。
两头毛驴在影片中的表演恰到好处,让观众忍俊不禁。
但黑六被杀时的主观镜头,似乎能使观众深入它的内心,却显得格局有些小,难使观众与影片中的角色保持冷眼旁观的距离。
黑六、黒七得意嘶鸣时的一些仰拍镜头,则有些把电影的格调降低为纯喜剧片的感觉……。
当然,这种处理很喜闻乐见,容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也无可厚非。
单独地说女生产队队长大莲、马杰或者黑六黒七是主角都不尽如人意,因为他(它)们组合在一起才成为主角,缺一方不可。
“双驴记”或“走着瞧”,不过是个声东击西的小说/电影名,它的重心即不在于驴,也不在于轻浮的逗笑,而在于一种严肃、高贵的“不合作”精神。
看惯了那些千篇一律的知青小说/电影,有点另类的《走着瞧》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它没有按照常规套路来拍知青题材或动物题材,戏谑、轻松却也严肃、带劲。
电影的最后说的是对生灵的敬畏之心,按理来说这就是电影的主题。
然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却看出另外的东西来。
当黑六不能工作之后就被杀了然后村民欢喜地去接驴血,整个驴都得到利用,生前被用尽了死后也不得安息这就是他们对于非人来的做法。
人类以为动物就没有感情,然而黑七的眼泪和他的复仇恰恰给了我们一个警钟。
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现在的敏感词完全不把人当人看,看看学校里的孩子看看工地的工人看看一个个人模狗样的人,辛苦一辈子被压榨一辈子的人,我想说,现在是你们不把我们当人看,当牲口来利用来压榨,总有一天像黑六黑七这样的人会出现的。
人人生而平等,当越来越多人都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特么的还在装睡,就连农民都指导牲口一生辛劳杀了会遭报应,你们读书也是枉然。
一句话,多些敬畏之心。
这是人渣与倔驴之间的博弈。
驴兄弟殊途同归,只适合一条道走到黑。
而生而为人,会笑到最后,还会假惺惺地谈一谈敬畏,时过境迁,敬畏哪个,青春?
爱情?
该怎样炼成的钢铁?
就怕把人之恶都推给过去的年代,都说青春无悔,无非是避重就轻,人人都无悔,时代更无咎,驴们到哪儿说理去!
某人本色出演,精致利己主义+经典款伪君子,没被驴踢死是本片最大败笔。
2010.04.08
无聊的很。
14min
在那个荒诞的年代发生的一个“荒诞”的故事,好的喜剧就应该是这样,笑过之后还能让你思考点什么
挺好
没有什么深层含义,
野故事拍的不够野~~ 本可以很牛逼
其实蛮无聊的,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电影将那个特殊的年代质朴又愚昧的氛围渲染得自然到位,很多细节处的表现堪称惊艳,马杰与彩凤野合后被黑七拉回生产队,导演用一段超现实的梦境来作为过渡,巧妙流畅。梦中马杰与彩凤化身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男女主角,在白桦林中奔跑嬉戏,画面绚丽梦幻,平时生产大队里灰头土脸的人们也身着漂
人驴斗。不能往深的想,国产电影能逗你一乐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
不知所云
还是小说的力量大
有想法 味儿不够
这让我想起王小波。不过这是两头特立独行的驴。有着同样让人敬畏的精神品质。
很不错的一部电影!一个人因为嫉妒,引起一系列事情。当你发现你错了的时候,想要去弥补,当你认为能做到及时止损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那个能力。导致自己的人生发生了变化。最后去当一名老师,或许是对自己的救赎把啊吧!人最重要的的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我们回首的时候,不应该因为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应该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挺有意思的剧本,居然能给拍的这么没劲,这也是一种才能
故事很有意思,导演还欠火候,剪辑马虎。总体技术没跟上意识。
吃饱撑得
驴仔兄弟复仇记
文章的演技很惊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