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给这个分数完全看在少群的薄面上,要不是少群主演我都懒得写影评。。。
不得不说少群的演技还是不错的,至少细节方面少群很注重,毕竟剧组有些时候凌晨要开工所以演技方面不能追求完美,咱们客观原因说完了,撇开少群咱们来说点别的吧。
1、蓝布用的太烂。
想必看隋唐的同志们总会有一种主演和背景亮度不协调的赶脚,那就是蓝布做不好的悲剧了,最悲剧的典型案例就是李世民给他母后上坟然后回去的时候遇到乔太子。。。
顿时那个蓝布用的让我不知所措啊,太惊悚了,李世民和李建成好亮背景却那么黑。。。。。。
2:前六十集让人好累。。。
大家没发现么,自从草莽,宫廷,李渊这三个个体分开以后,这三个个体就是循环上演,每个个体一演就是五六集,他妈老子最长一次看了八集隋唐才看到李世民,拜托你领衔主演的出场率的这么低你这是作死好不你这样能满足广大各界粉丝的需求么?
导演你这么做是要遭雷劈的!!!
3:头套。。。
头套真心烂。。。
大家有没有发现,前六十集李世民的头套要么戴高了要么低了,正常的时候基本没有。。。
低了还说的过去,高了你就是作死,李世民的额头几乎和脸一样长,导演你还不知道把李世民弄的白一点,脸又黑额头又长眉毛又吓人都看不出来那是我家少群了你懂不懂?
你收视率的好坏和细节有很大关系好不好?
为啥同样是清装宫廷剧就甄嬛传一枝独秀?
还不是人家从戏服到首饰都仔细设计搭配过?
你连头套戴歪这么大的问题都不重视你想作死?
收视率不好你都是活该!
4:主演俊男靓女,其他演员基本不能看。
隋唐的主演,余少群,张卫健,赵文瑄,刘晓庆,张瑞希,蓝燕,张睿,涂黎曼,张晓晨,孙耀琦。
这些确实都很帅很美看得过去,可是一旦脱离主演范畴导演你是不是就去找的群演凑数?
咱们不说别的,王世充!
脸和盘子一样大,还是方形的盘子!
还有那个在十几集给李世民治病的医生,乍一看真心像是牢里放出来的!
两手放在前面走路还一晃一晃和痞子一样,这能是医生吗?
还有那个御果园比武的王云,长的真心寒掺,寒掺的我都背后发冷,还有一大堆数不胜数的就不说了。
4:服装像彩纸。
咱们继续从服装开始说:长城剧最大的亮点就是服装像彩纸一样熠熠生辉!
如意的衣服就没有不反光的,李世民一个淡青色圆领的紧口衫,一个茶绿色的紧口衫,也都反光反的一塌糊涂,还有陈慧儿一件橘色的衣服,要说丝绸有光泽你也不至于这么有光泽吧?
5:服装太少甄嬛传主演甄嬛,旗服数不胜数,每个色系都有许许多多件,就连出场率超低的佩儿还有两身奴才装呢,李世民咱们凑一凑数一数,加上战袍只有十件,咱们就算把大婚喜袍和入狱穿的白衬衣加上也只有十二件,而且没发现吗每套衣服他妈可以穿十几二十天!
太惊悚了。。。。。。
堂堂大唐秦王,衣服没我多就不说了,还不换衣服!
6:性格极端性格太极端也是个大问题,李世民太过善良,透露出自己野心的地方太少,李元吉到最后太贱,已经坏到骨子里了,也就李建成感情丰富一点,这样观众会没有兴趣的。
7:道具简要来说,道具的最大问题在于兵器和铁器,盔甲问题还不大。
咱们来先说兵器,罗成的银枪一看就是泡沫板做的,拎起来的时候很轻张睿怎么演都演不出兵器的感觉,八卦宣花斧可能出于张卫健演技的缘故问题还没那么显著。
还有一个最吓人的道具:裴元庆在英武殿举的那个鼎,也是泡沫板做的,孙坚要装作很重,但是在他手轻轻一抬的时候就露馅了,再就是尉迟恭和秦琼的双锏,哎呀我去泡沫板没打平的颗粒还隐隐约约看的出来呢,这么容易露馅导演你造吗??
细节问题就这么多了,对于情节没什么可说的,最后表态:看这部剧只为余少群。
开始觉得这部戏挺好看的,但是和《隋唐演义》对比就知道了,臆造了很多无关的感情戏,把英雄都写成了性情中人,比如杨广的形象太正面化了,和暴虐史实不符;程咬金被张卫健塑演得很文气,他的形象和真实程咬金也不符,每次出战对方都叫他“丑八怪”,觉得好别扭;秦琼成了毫无缺点的完美机器人;罗成也不丰满,越看越像五阿哥;李世民的英武形象也被少群演成了正太……
从小老爸就给我讲《隋唐演义》里的好汉,而我看过各类演义的小说或者娃娃书,唯独无缘遇见《隋唐演义》。
这天晚上打开电视乱换台,正看到秦琼要被砍头、程咬金打算劫法场,老爸就接着看下去,日复一日,最后全家一起兴致勃勃地看到剧终。
我极少看电视剧,主要原因之一是忍受不了电视剧毫无意义的细节和慢节奏,即啰嗦。
这次看“隋唐英雄”,是每天喂饭、带孩子的时候,边做事边看,不存在没耐心的问题,所以一路看到完。
“隋唐英雄”初看比较傻,越看越觉得还行,有看点。
其中它的音乐是最大亮点。
开头的歌词傻了点,歌还蛮有豪气,也上口。
结尾的歌有点“甄缳传”的味道,好听。
中间配乐,裴元庆追击杨义臣的一场戏,马蹄踩着一弦一弦的乐点,既有气氛又悦耳。
似乎名演员还不少。
我认得出的,有刘晓庆和余少群,还有张卫健。
老妈认出了张瑞希。
刘晓庆的扮相相当漂亮,别的女演员也有不少好看的,而且各具特色——这点难得。
男演员也有不少比较帅的,比如秦琼、罗成和杨广,李世民、裴元庆和李建成也还行,不过男演员的扮相都是一个味道,有点乏味。
感觉最帅的是宇文成都,比起其他人,更有英气一些。
李元霸的大胖形象跟书里的小瘦个子截然相反,初看是个二傻子,打仗时却很有天下第一的气势。
很喜欢裴元庆挑战李元霸的那一场戏:年少气盛的裴元庆挫败震惊的样子;李元霸哈哈一笑,饶过裴元庆一命,转身离去的气势,都好看。
对于演员的扮相本身,和正在热播的“隋唐演义”相比,“隋唐英雄”里的独孤皇后更有“圣后”和独霸后宫的气势;隋炀帝更符合史书结论,与陈叔宝文人气质相类,不像演义里那么神经质——虽然演义里的形象奸诈、更像反角;罗成年少,外表更符合书里的描写,但不及“隋唐演义”冷面;徐茂公一派书生气,比“隋唐演义”里的装神弄鬼道士样要符合书里描写一些;宇文成都帅得跟漫画一样,符合我对于这个名字的想象——从小看故事,就比较喜欢“宇文”这个姓,感觉很美男。
其余的形象,“隋唐英雄”都不及“隋唐演义”。
比如李世民完全是个小白脸,远不及“演义”里沉稳有城府;单雄信太普通,一点总舵主的气场都没有;尉迟恭长相有点猥琐,神态倒是个老实人。
当然,这部“隋唐英雄”本来也定位在青春偶像剧,不可苛求。
正因为这个定位,剧里才加入了太多的女性和感情戏,宫斗戏份和武戏权重相当。
也因为这个定位,剧里几乎没有绝对的坏人,连大反派杨广都一副文质彬彬的情种模样,只为急功近利地开通大运河,才导致隋朝的迅速灭亡。
但有些地方实在太差,让人无法视而不见。
比如某些台词。
程咬金开始让李密指挥瓦岗寨时,秦琼说:“我先表个态……”隋炀帝说皇后:“一个皇宫,两种意见。
”李家父子说王世充:“先攻下洛阳,在洛阳建立根据地。
”这类台词在两军交战时更是不胜枚举,闭上眼睛,还以为是国共两党打内战。
比如布景。
虽然女演员的服饰都很华丽,但男演员的盔甲和大部分布景都太粗糙了。
城楼比人高一点,大概只有两人高的样子。
隋炀帝上朝、两军交战,都是稀稀拉拉几个人,惨不忍睹,好像在演舞台剧。
最严重的是没有下文的铺垫:李渊夫人为了陷害儿子李世民而自杀,十分悲壮;事后所有人包括李渊却仿佛没事人一般,对于儿子杀害母亲一事,没有任何后续情节或台词,感觉皇后死得莫名其妙。
又有尉迟恭找高唐草,找来以后怎么用呢?
没有下文。
还有一处情节,某奸细给李世民的战马下慢性毒药,预备第二天大战时发作;谁知下一集里,不仅战马没死,而且李世民根本是跃下战马打仗,也就是说,这马毒不毒死无关紧要,李世民本来也不会骑它。
结尾李世民登基,对秦琼、程咬金、徐茂公和尉迟恭没有封赏,少了个重要交待。
这种半截子戏一段一段的,如果认真追究,可没法看下去。
闲着没事儿看了一集《隋唐英雄》……悔青了肠子、看瞎了眼!
不尊重历史根本就不算什么,各种想出现就出现!
想换装就换装!
哥们已经彻底穿越混乱了!
你妈什么狗屎剧本跟网络言情写手写出来似的!
哦不!
这么说都侮辱那些网络言情写手了!
绝对是年度烂片!
烂片中的烂片!
转自:https://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5118519788837.html 单雄信曾经是绿林盟主,面对自己的仇人李渊,他自然不可能屈服。
李世民原本爱惜人才,想把单雄信收为己用,单雄信也肯定不会为仇人之子效力。
于事李世民只能判他死刑。
在单雄信被斩首之前,瓦岗寨和他结拜的兄弟都来送行。
可是单雄信觉得他们投靠李家追求利益,实在是让自己讨厌的嘴脸。
于是面对曾经的兄弟送来的送行酒,单雄信全部一一回,绝,一口都没有喝下。
……在程咬金敬酒的时候,他对单雄信说了一句话:希望来世你可以做一个大英雄,将那些曾经背叛的人都杀死。
大家都认为是因为程咬金说出了单雄信心中的话,所以才会喝下程咬金碗中的送行酒。
这部片子选取了中国古代历史很大的一个题材!
从隋朝一直到唐朝李世民,这之间有很长很乱很复杂而且还很纠结的历史情结,估计剧本原本写的很好,只是导演和编剧在拍摄中感觉太过吃力,我们明显可以看出,镜头的剪切很低级,明显后面还有剧情,却突然的切换到不着边际的地方,演着演着又突然切回去,让人看的头昏脑胀。。。
还有这剧情实在不敢恭维,大家也差不多说的面面俱到!
剧情很无聊啊!
男欢女爱、市井杂事、口头谩骂,根本表达不了英雄们的真性情,也体现不出宫廷的尔虞我诈!
不过我个人认为导演聪明的地方在于请了那么两三个大牌助阵,特别是张卫健,我想他是80 90 人都认识的一个杰出演员!
我还是很期待他后期的表现的!
第一:第一次有人为“暴君”叫屈,说杨广杀兄淫嫂弑父,历史根本没有可靠证据,就算是太宗时期编的《隋书》,也没有提到他杀父的事情。
而历史往往就是胜利者的言论,李唐为了说明自己的正统地位自然会说杨广有多么多么的罪恶。
历史上的杨广可能的确是有点坏,但绝对不会坏了这种地步。
这方面秦始皇,商纣王,隋炀帝都是受害者,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是王国之君。
第二:是对李世民的评判。
个人觉得这个李世民优柔寡断,为情所困,是个有血有肉的角色,但是这部电视剧里面一方面又再凸显李世民才是明君,才是真龙天子。
可是我怎么看都觉得这部电视剧里的李世民根本就没有太多心怀天下,甚至为了达到剧情的衔接,还显得有些迂腐,仔细考察李唐历史不论是稗官还是正史,李世民都是劝反李渊的角色,然实际上劝反李渊的却是李建成。
看来李世民在自己是真龙天子上的确是下足了功夫的,甚至影响到现在这些脑残的编剧。
不要这么矛盾好不好。
第三:是李渊的评价。
在本剧中,什么徐茂公,什么魏征,什么刘文静……都他妈的是酱油,真正的智者却成了李渊,李渊是所有人中城府最深的人,从开始就有反叛之心却迟迟不肯动手,迟迟不肯佣兵,但是一旦抓住机会就手段极其迅速。
在极短的一两个月内(根据剧情猜测)就从只有三千将士变成雄兵二十万,并一举拿下长安。
个人觉得这不真实,因为操练兵马使需要时间,不可能一两个月之内训练出来的将士就能攻城略地,也不可能刚组建的军队就一心为主而战,就算是诸葛孔明在世也不行,何况是他李渊。
当然李渊并州经营日久,民心还是有的,招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李渊真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拿下长安,只怕各路反王必定像武王灭纣之后那样都望风而降了。
谁还敢跟这么一个角色打呀。
打必定是死路一条的。
所以唯一可能的情况只能是李渊在谋反之前就已经有强大军队了。
第四:是给李建成的评价。
本剧中个人觉得李建成是本剧中相对真实的角色。
历史上的李建成肯定是有勇有谋的厉害角色,要不然魏征这样的名臣也不可能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可惜下半部编导把他又毁了。
李建成是继隋炀帝之后的又一历史受试者,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胜了,自然会丑化这个皇位继承人。
拿一件事来说吧,秦叔宝是李世民的家臣吧,但实际上他并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据说把秦叔宝摆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末就是这个原因,说明他是中立的。
为什么会中立,自然在他看来李建成也是有能力当皇帝的。
第五:说说整剧的评价吧。
要是对这些人做一一点评,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也没有办法评价完,因为这里头值得说一说的人太多了。
有个弟兄说本剧是三国+水浒+后宫。
我觉得很有点道理,这很形象的说明了本剧的三条主线中的两条。
三线是指以下三条:1.李世民和如意的爱情;2.隋朝的后宫斗;3.以秦琼为主的瓦岗英雄路。
下面是我对整部剧评价的具体内容:其一:通观全剧,我实在不知道编剧要说得是什么,要传达给我们什么精神内涵。
我也实在不知道脑残的编剧到底懂不懂什么叫英雄。
整部剧里头英雄戏被后宫戏冲的是莫名其妙,如果只看几集的话,还以为是隋朝版的美人心计呢!
所以我觉得编剧好好看看黄海冰版的隋唐英雄传是怎么演的。
那演出来的才是真英雄,让我感动掉了多少眼泪。
虽然旧版的也有爱情,但丝毫不减英雄霸气。
这样的塑造的英雄才叫侠骨柔情,才叫义薄云天,才叫大义凌然。
也罢!
淡定,因为现在翻拍的电视剧就是五个字“一部不如一部”。
其二:为了尽可能的搬出更多的成名人物,编剧更是脑残到了极点。
也许编剧是想还原一个真实的隋唐英雄演义,可是编剧对各色的人物研究又不够透彻,一会是要尊重历史,一会又是要尊重通俗演义。
可能大家都知道秦二哥,徐三哥,程老四是谁?
但是老大是谁,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老大就是大名鼎鼎的魏征。
但是本剧中魏征完全是个酱油加酱油。
出谋划策有徐老三,而魏征却成了西魏的挂名宰相。
再拿李靖说说,编剧想把他弄成世外高人,结果能李靖是成了高人,功勋却减到不能再少的地步,还把他的红颜知己红拂女整的莫名其妙,一开始还打赢了宇文成都。
而实际上李靖是在唐王朝建立之后,才功成身退的。
当然后来做了薛丁山的师傅,这是后话。
可笑,非常可笑。
这样弄的整部剧不伦不类,英雄剧?
不是!
偶像剧?
不是!
宫廷戏?
也不是。
乱七八糟,一团乌烟瘴气。
正史和通俗本来就相矛盾,如果你没有天纵奇才罗贯中一样的头脑,就别逞一时之能编出这部烂片,好不好,你会误人子弟的。
如果你好好编一部英雄戏,不要太多后宫枝节,以你的才能,完全可以编出一部超越旧版隋唐的好剧。
又何必背此骂名呢?
其三:通篇对人物的评价都不够稳定。
最典型的就是隋炀帝,刚开始的一部分你完全没有感觉到杨广的罪恶,甚至还用太子的欢淫酒色来烘托出杨广的大望所归。
可是废太子的时候又突然体现了杨广的大奸大恶,到了五十五集以后又开始说杨广的好。
有两件事可以烘托出来,一是杨广宁愿失天下,也要给民工发钱,说明他是多么有才能的人。
二是下江南,江南百姓无不称颂隋炀帝开闸运河,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被抓的时候还有大群江都的老百姓愿意为他去死。
这么说来岂不是说隋炀帝才是民心所向。
那隋炀帝有怎么能王国呢?
虽然隋炀帝自比项羽,不肯过江东,貌似解释的通。
其实不然,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因为无言面对江东父老,江东子弟跟着他死伤无数,不愿意江东父老再为他而死去更多才自刎乌江的。
而杨广不同,江南百姓称颂杨广,有厚重的群众基础,完全可以坐拥江南,甚至重夺长安,就算不行,也可以一方割据然后励精图治,再图中原。
这个道理杨广不是昏庸之人,不会不懂,可惜编剧不懂。
再典型案例是宇文成都,我至今不知道这一版的宇文成都,到底是什么人。
李元霸的师傅告诉他,不可以杀用镗的人,还说用镗的人会辅佐李世民,而用镗的人就是宇文成都,李世民也说宇文成都与其父亲不一样,是好人。
这个从成都私放伍云召和比武故意让李元霸可以得到佐证。
可是结果呢,虽然通篇不是什么坏人,可也不是什么好人,甚至还和李世民一样优柔寡断。
就先到这里吧!
上次看还是很多年前高中的时候,那时只星星点点的看到了三十多集,到现在记忆还很深刻,看到了李家险些被当做三个西瓜砍了那里。
当时就觉得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电视剧。
尤其最吸引我的是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对人物的转变的刻画。
夺皇权前后李家的每一个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
是什么力量让亲密无间的三兄弟自相残杀,让仁德慈爱的窦皇后成为宫斗专家?
程咬金为何禅让王位?
李世民对如意的用情之深既让我动容,又让我不得不好奇未来的背叛。
这个寒假带着对这些问题的好奇,又对一百多集的电视剧重刷了一遍,与高中时的我又有了不同的见解。
现在已经不再关注李世民如意的男女之情(可能看破红尘了?
)。
最让我难过的是罗成之死,死前的凄惨、大义凛然,死后拿出柳月刀的时候还是没能控制我的眼泪。
其次是全剧最惨的单雄信之死,结义兄弟四分五裂。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隋朝与唐初的很多相似之处——老二用残忍的手段顶替老大的太子,皇上与前朝妃子的情感纠葛,被亲戚被退禅让皇位……看了隋唐英雄,既有三国演义的影子,又有水浒传的影子。
全剧最喜欢的角色没有之一——程咬金。
给严肃的历史剧增添了几分喜剧色彩,人物刻画更加有血有肉。
尽量屡屡被捕,但总是靠自己的巧嘴逢凶化吉。
不过结局的玄武门事变改的很不满意,彻底背离了史实。
一直特别期待看到李世民的转变,然而结局却没有给我答案,生硬的把李世民洗的白白的。
李建成的自杀也很突然。
另外一个离了大谱的剧情就是窦皇后服毒陷害自己儿子,看的我很无语。
不过看在窦皇后自尽给皇上阻止了一次危机的份上,就原谅它了。
原本因为听说这剧特烂,就没打算看,正巧最近电脑坏了,电视上没什么好看的剧,又在放随让英雄,就看了两集,但是就这两集气的我胃疼!
我看的那两集正好讲得是罗成和月娥之间的爱情故事,月娥恨罗成杀了他哥,于是抓了程咬金和王伯当和其他几位将领,逼罗成现身。
这些人可都是罗成结拜的兄弟啊,兄弟被抓,罗成怎么做的,居然一丝反应皆无?
后来听到兄弟被杀,伤心伤感丝毫没有,他妈的连点感伤都没有,我说,你就算看到秋天叶子落也该有点感伤吧?
何况是你的兄弟死了?
你还在哪里愧疚,躺着,装病,好歹给点反应吧?
请问你们当初义结兄弟的情分呢?
同生共死的誓言呢?
难道只有儿女私情是情,兄弟情,朋友义就全然不顾了?
请问这样的罗成哪里还有半分英雄的样子?
哪里还是那个重情重义的四十六弟?
对兄弟见死不救是为不义,对君主的大业不加辅助是为不忠,罔顾父母给的性命,是为不孝,这等不忠不孝不义之徒,居然敢自称是罗成????????
单不说程咬金被两个小喽啰一个麻布口袋一装,一点反抗都没有就被抓了这种粗制滥造的细节问题,整部剧的立论三观就有问题这部剧是典型的玛丽苏恶心剧,他将儿女情长凌驾于兄弟父母,国家苍生之上,将本就小的个人情感放大到超越所有一切的地步,如果人类只剩下爱情而没有了兄弟姐妹,父母亲人,国家百姓,忠君爱国,那么人类算什么?
记得当初看复仇的时候也有这一恼怒复仇第一季有一集,丹尼尔爱艾米丽,爱的愿意为艾米丽认下杀人的罪名,于是就有人叫嚣,有这样一个深情地男人,艾米丽居然还不放下仇恨!
请问怎么放下!
杀父灭门之仇,毁掉艾米丽父亲的荣誉,她前半生的幸福,这样的深仇大恨,仅仅因为一个仇人的儿子对你有爱,而对毫无半分愧疚,没有丝毫悔改之心的仇人圣母般的包容,那么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本人这次发言,纯属四十六弟被侮辱,气着了,想到哪里说道哪里,没有条理的发泄怒火,如有碍各位慧眼,请多包涵
哈哈大家一起吐槽来好欢乐啊话说我还蛮喜欢看这部被称为“瞎拍”的电视剧的,大晚上的跟我爸这个看过原版隋唐演义的小说迷看得不亦乐乎你看这么长一百多集,集合了历史剧宫斗剧战争片爱情剧其中也不乏程咬金的搞笑元素大杂烩多有营养哎呦那个痴情的小美女如意叫的多甜世民哥哥上来就是一大大的拥抱,那个世民哥哥更是一如花美少年,小女子眼光果然不错隋炀帝被彻底美化了有木有,人家不是昏君了有木有,人家爱妻爱女友爱人臣有木有人家兵临城下了还微服私访有木有人家这辈子就是为了运河而生的有木有人家高瞻远瞩早就预言李世民能成大业有木有话说那个秦琼为毛眼里总是饱含着泪水捏。。。
为毛那个年代打仗只是主将跑去厮打一番,打不过就跑后面的小兵都干嘛使得。。。
最后一集李渊干嘛去了,,太上皇了么,玄武门事变后李渊没死他儿子是怎么当皇上的、还有李渊怎么就顿悟了,他不是恨死李世民了么,那个晓庆阿姨最后的那番大义凛然的说辞,,怎么越看越搞笑呢还有还有小罗成好萌啊程咬金和花大脚是剧中亮点啊·虽然在我印象中,程咬金不是这个样子的,,噗。
尉迟恭的肚腩,,,好啦好啦这个是我寒假回家看的第一部剧,芒果剧狗血是狗血了点儿还是能看下去的,比什么小儿难养离婚婆婆什么的据好看多了。
真心难看!
分数这么低的吗 记得我初一看的蛮起劲的啊 我挺喜欢看的 喜欢程咬金啊
毛英雄,隋唐妹子传还差不多
一几年的电视剧总能勾起我的回忆,时隔这么多年,突然想起了一首歌,不记得歌名只记得一句“赢尽了天下 输了她”,搜索后记起了是张卫健唱的真英雄,听着主题曲真英雄,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无忧无虑,每晚和姥姥姥爷守在电视机前看那么两三集,每集播完放广告的时候姥姥或姥爷就会去厨房忙一会,开始了我就去厨房喊他们回来看,全放完就该去睡觉了,现在家里有了更大的电视机,却没有人看了。
余少群出去,真碍眼。
隋唐英雄传的小说里人物年纪是很混乱,而且不明说的但多少还是有迹可循。这部剧就厉害了,把所有人物无论年纪大小都放在一个平面上明明秦琼比李世明大了接近二十岁,剧里看起来是同一代人,宇文成都跟李世民也仿佛是同一代人。最关键是程咬金竟然是主角,还能在开头就跑到潞州找单雄信,着实有点扯淡了。不过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前提是你不能把它当做隋唐演义的故事。
bgm好热血
很烂的电视剧,没啥新意。
救命,我还看过这一部剧,当时和我妈都被雷得不行
其实剧情还可以,但制作太粗糙了。
不想说什么了
我竟然看完了。。。
哇塞,评分好低啊,当年我老喜欢这些江湖英雄了。感觉很有趣。
我就是喜欢!童年记忆!渲染力十足
青黄不接。一盘散沙。
余少群太弱了,张卫健很搞笑。
刘晓庆一个主角
怎么评价这么低。。我觉得比隋唐演义好看呀~余少群帅呆了!我承认,我就是喜欢奶油小生~~
只看了张卫健部分,还不错。其他的没看不予评价。
因为早上起来电视机里只有这个可以看我就看了几集,名字换成隋宫艳情史什么的更符合一些,刘奶奶的萧后和人鱼小姐的张丽华虽然很雷但是看习惯了就好,最后挣扎着听一下Dicky的ed。ps,本来撑死只能打两颗星的,但是宇文成都真的是太帅太有范儿了,于是再加一颗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