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广东湛江的一条新闻在微博上引起热议,女大学生小刘遭遇飞车抢劫,之后她打电话给自己被劫去的手机,劫匪没有接听,却发来短信“我把毕业证放到哪哪哪,你去拿,我不想影响你的前途,请原谅一个没家的人”。
网友纷纷对此唏嘘,有的感叹盗亦有道,有的埋怨这个把人逼疯的社会,有的想象着事件背后又一个青年失足沦落的故事。
作为劫匪当然不可原谅,但这个故事让我们领略到,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段悲伤的故事,即便他有着很不光彩、不可告人的身份和外表。
现实中一个劫匪套上人性光环,电影里也有颇为类似情形。
《晚秋》的两位主人公身份也十分特殊,他们都是这个社会边缘人中的边缘人。
汤唯是把牢底坐穿的杀人犯,玄彬是被富婆包养的性服务者,他还落得被人追杀亡命天涯。
玄彬更是大大突破了以往的形象,从以前偶像剧里的贵公子到身份“低贱”的“鸭子”,希望由偶像派向实力派的跨越,勇气决心非常明显。
汤唯虽是回家奔丧,但兄弟姐妹、昔日的恋人都只是模糊的背景,只是加深了她内心的刺痛、与世界的隔膜,只有偶遇的路人玄彬才和她同是天涯沦落人。
他们已经失去了一切,只剩下彼此可以互相慰藉。
这两人半斤八两,谁的境遇谁都不比谁好。
就在这样的身份设定下,导演开始慢慢透露主人公的前史。
观众于是看到,不是所有的杀人犯都十恶不赦,不是所有的卖淫者都只贩卖色情。
他们只是被命运玩弄的可怜虫,他们有着比平常人更多的悲伤和无奈,在人性上却并不低贱。
《晚秋》一直在舒缓中慢慢推进,有几个段落设计新颖别具匠心。
印象最深一个是汤唯和玄彬在游乐场碰碰车里的情景,他们模仿着外面一对分手的恋人对话,既为外头的恋人代言,又让观众了解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过往经历和处境。
接着外面的恋人翩翩起舞,不知道是现实还是想像中的场景,烘托出如梦似幻、纠结而又唯美的情绪。
另一个场景是汤唯用中文向玄彬道出自己的痛苦往事,而一旁不懂中文的玄彬只回答“好”和“坏”。
这是他们情感交流的独特方式,不必通过懂得对方的语言。
《晚秋》中男女主角之间发生的,是一段压抑的、没有前途的末世之恋,结尾汤唯一个人坐在咖啡馆里默默地等待,门开了,门关了,结束的字幕出现了。
只有观众知道,她等待的人不会出现。
他们的恋情,就像片中西雅图惨淡的天空,终究没法点亮任何人的命运和前途。
电影没有好莱坞的大团圆结局,甚至没有给人留下希望,艺术到决绝。
自从8月初看到汤唯和玄彬的新片要来TIFF参展的新闻之后,我几乎是每天上官网刷新看是安排在哪天,好不和志愿者的工作冲突。
领工作服的那天,第一时间拿到官方手册,立马改日期,并用第一张志愿者 REWARD VOUCHER火速换了首映的票。
其实吧,本来是想换第二场的,结果过了个长周末就卖完了(估计是土狼屯的南韩人民居多,都要看小玄子),只能换晚上10点多的第一场。
事实证明,塞翁失马,来了头大象。
首场有导演亲自现身解答问题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好了,扯了那么多前因,得抓紧时间赶紧写。
现在是凌晨3点,两个半小时前电影才结束,我在回来的TTC上硬撑着没打盹,满脑子是要回来写影评,我是有多么热血啊请问?
好吧,我只是以防万一,怕豆瓣上《晚秋》的剧透第一炮被人抢去...瞄了一眼,已经有个更猴急的家伙发了简短评论了!
以下是严重剧透,我这个号称“所有剧透都去死吧”的人虚荣心作怪,己所不欲这次要施于人了。
受不了的看官可以直接跳过分割线这一趴。
——————————————————————我是传说中的死剧透——————————————————汤唯由于失手杀死争执中的丈夫而入狱。
七年之后,家里传来噩耗,母亲去世,家里的大哥把她保释出来三天参加葬礼。
在回西雅图的长途汽车上,碰上钱包被偷(值得怀疑)并在跑路过程中的玄彬,其借亚裔身份向她借钱买票并押下一手表以套近乎,然汤小姐并不受用。
回到家后,兄弟姐妹们异乎寻常的客气以及为遗产的分割而起的争执,与初恋情人的偶遇都让汤唯无所适从。
转天,百无聊赖的汤唯在商店购物中似乎找到了回到自由社会的感觉,重新打扮让自己从里到外焕然一新,却在一通监狱打过来的监督电话之后被打回现实。
沮丧之际再次和玄彬相遇,由于过不了自己那一关,ONS失败,“高级应召牛郎”玄彬同学决定陪着汤小姐晃一天。
两人在此过程中彼此熟悉,道别的时候玄彬被顾客一通电话叫走回来之后汤唯已消失。
转天,玄彬出现在汤唯母亲葬礼上,并在家属答礼宴上与汤唯初恋大打出手,汤唯借机发泄自己深埋多年的委屈。
到了回监狱的日子了,玄彬陪汤唯返程,却在休息站被前顾客先生寻仇,继而被拘捕。
两年后,汤唯出狱,等待似乎有了结果......——————————————————————剧透也是技术活的分割线————————————————首先,要把"细节后"这个称号颁给恬退隐忍、厚积薄发以及苦尽甘来的汤唯小姐,浑身都是戏,简直了。
在长途汽车上被玄彬借钱时一脸生人勿近却又不忍推脱的挣扎;缺席家庭生活多年的不适以及与无心理准备地与曾经的最爱相遇时的失望;在服装店里,耳洞由于长期不用而堵塞,拼命扎上耳环的不甘;穿上礼服时转圈的飞扬神采,紧接而来不好意思的小心翼翼;听到监狱电话铃声响起手忙脚乱的不堪,被狱警规章式冷漠打击下的失落;在模仿情侣路人对话时的明显压抑很久的大笑;面对母亲遗体,倾诉委屈的变形撒娇;压抑已久,冲突之时找到出口,胸中苦闷一泄而出的崩溃痛哭......再次让人情不自禁又联想起她的经历。
听说最近已经解封了,公布的主旋律影片角色定妆照里,那抹薄薄的嘴唇抿上仍然带有一股倔强的味道,有一种客串般的邪气。
此外,无论是这部《晚秋》的英文,还是《月满轩尼诗》里的粤语,地道得让人惊叹她的努力。
衷心地祝福她从此顺遂。
接着颁发最佳臭美奖——当之无愧地给玄彬同学。
他的皮肤好得惊人,绝对经得起近景微距。
相比之下,汤唯同学的法令纹未免也太重了些...角色的玩世不恭表现得很到位,但可能有汤唯在,我的观影重心完全倾斜,所以也没太多好说的。
好吧,我承认,洗澡出来那几个镜头还是让我分神了一下....六块肌什么的,最容易让人流口水了...然后是最给力配角奖——家人及初恋!
前者背景表演出色,后者长相得分,立威廉和王力宏混合体。
结局其实是开放式的,在三个亚洲同学提问过后,最后一个问题时,想法比较直接的洋人忍不住了,非要问个究竟。
留着中分头、充满宅男气息的金泰勇导演笑呵呵地给了一个很文艺的回答:男主角出不出现不是必须的,其实再次有了等待的心情才是最重要的呢。
是啊,等不到最在乎的人的回应,他能给的只是当事情没有发生过,自私到以为什么都能保持不变;等不到亲人的关心,他们所在乎的只是兄妹的字母含义;等不到自己给自己一个盼头,连事情的意义都懒得赋予。
有什么能大过对于未来的期许呢?
等过这个秋,也许我们之间也会有也许吧。
P.S.豆瓣上的片名翻译有误,致使我刚开始的时候在官网上找不到这部片,应该是LATE AUTUMN才对。
有文艺宅男签名票为证,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626700584/好吧,我承认我在炫耀,嘿嘿
《晚秋》不是跌宕起伏干脆利落的犯罪片,也不是情意绵绵结局圆满的温情片。
这两个小时所叙说的是一个发生在短短三天之内的故事,发生在一对连爱都没有说出口的男女之间。
他们命运的轨迹像两条相交线,命运只留给他们短短三天的交集。
她是在监狱中生活了七年的囚犯,他是游玩花丛的浪子。
他们说着不一样的语言,只能用英文来做中介语。
哪怕她说出最撕心裂肺的回忆,他也只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做出回应。
七十二个小时的时间,虽然能够让她呼吸到一点新鲜空气,却无法改变她生活悲凉的色调。
七年前,她的青梅竹马恋人在关键时候抛下了她,而她却心甘情愿为他销毁证据,为他顶下罪名,自己独自锒铛入狱。
出狱后,她对这个告别了七年的世界不知所措,又对周围的熙熙攘攘无动于衷,以至于当勋一次次来搭讪,她也只是冷漠地回应。
他给她电话号码,她转身就扔进垃圾箱。
他给她手表当做抵押,她连扬眉都不屑。
记得安娜有一次在街上逛着,忽然走进一家店买了一身新衣。
因为在监狱中太久没有戴过耳环,耳洞已经长合了。
但她还是坚持着,用力而缓慢地把耳坠戴上去。
她的表情是隐忍的痛苦,仿佛只有在这样刺痛感的噬咬之下,才能重新唤醒自己对美的感知。
可是在接了一个监狱打来的检测电话之后,她马上又把新买的衣服全部丢弃在公共厕所。
被爱人抛弃的记忆依然痛入骨髓,氧气稀薄的监狱生活也让她连微笑都艰难。
警方定时打来的电话提醒了她,这三天的自由不过是昙花一现。
也许,她宁愿自己的心不要醒过来,因为以前已经痛得太彻底。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即使给自己的心城筑起重重高墙,也抵挡不住爱情在一刹那之间的温柔入侵。
即使用理智说服自己千万遍,也无法阻止感情的飞蛾扑火。
他带她参观西雅图,所有人都在欢呼,唯有她从头到尾都是默然。
他们在废弃的游乐场偶遇一对陌生恋人,他们一起对口型想台词,给那对恋人创造了缠绵悱恻的情节。
在温情的音乐声中,他牵着她的手一路狂奔。
——我多想这样拉着你一路狂奔,把所有的过去甩在身后。
全世界只有我们两个人,还有我们的影子。
他给她一个夜晚的童话,让她相信这世界还有美好。
可是喧嚣的人声又一次把他们拉回了现实。
这是幽灵市场的参观,一切都是幻象罢了。
安娜是什么时候动心的呢?
我想应该是在勋留她一个人在旅店里的时候。
她一个人回到房间,看着白天被撞坏的台灯和撞出一个洞的墙壁。
她试着也去撞墙壁,想体会他当时是有多么痛。
——多希望我是你,便可与你同在。
这,不就是爱一个人最典型的心情吗?
电影中的很多细节都需要在观影之后慢慢回忆,这样缓慢的浸染带来的却是最深的感动。
比如说,影片结束了我才反应过来,勋在知道自己被冤枉的时候其实心里想的不是玉子,而是安娜。
他抓紧最后的时间找到她,给她一个漫长的拥吻。
明明知道自己即将身陷囹圄,生死不明,他还是承诺在那个车站等她。
他给出一个无法兑现的承诺,其实只是为了给她出狱的动力和希望。
他深知自己只是她人生的一个车站,却希望她的人生能在光线明亮的地方继续。
那一次吻别,他心中感受到的应该是重逢遥遥无期的凄凉吧?
而她荒芜已久的心,却在这深深一吻中重新萌生出对爱情的希望。
她去买咖啡,也不忘给他多买一份。
可是她一个人拿着两杯热咖啡,却再也找不到他的踪影。
她四处张望,跌跌撞撞,咖啡泼了一路。
回想去西雅图的路上,在这里停车时,她一个人喝一杯热饮,他笑着过来跟她搭话。
而此时,天地茫茫,他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只有泼了一地的咖啡,证明他曾经在她生命中出现过。
电影结束之后,仔细回忆后我才发现,整部电影里男女主角之间从来都是不言情的。
他们从来没有直截了当地把爱说出口,也许是因为语言障碍,也许是因为相识太匆匆留下太多来不及说出口的话,也许更多是因为他们双方都知道这段末日之恋没有明天。
可是没有对白又如何?
爱情本就应该是两个人私享的秘密。
人生那么长,期许一个相濡以沫,执手终生的伴侣,也许太不切实际了吧?
但是安娜和勋之间短暂的相恋,又何尝不是让人留恋难忘的人生风景?
他们其实经历着相似的人生轨迹,都被冠上了本不应当承受的罪名,成了一生都卸不下的桎梏。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是否正是这样一份冥冥之中的惺惺相惜,让他们在短暂的交会中触摸到了彼此灵魂中的最痛处?
哪怕他只是她的车站,但至少遇见他之后,她有勇气有期待驶向远方的下一站。
哪怕他留下的只是一个未竟的承诺,却成了她最后两年牢狱生活的最大期盼。
我想,缘分真是一点也没有出差错,至少在这七十二个小时,他曾向她迈步,她曾为他驻足。
除去那部根据整个高丽民族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改编的《春香传》,《晚秋》可能算是韩国电影史上被翻拍次数最多、影响力也最大的电影蓝本之一了。
早在1966年,导演李满熙就拍出了《晚秋》一片,影片讲述了一个女犯人在服刑期间被短期假释,在火车上邂逅了一位被警察追捕的男犯人,二人情愫渐生却最终未成眷属的悲伤爱情故事。
李满熙版的《晚秋》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的韩国还处在严酷的朴正熙独裁统治时期,但李满熙似乎有着超越时代的艺术敏感,他用充满东亚美学的诗意电影语言打造出了温婉、唯美、摄人心魄的《晚秋》,此片后来一直被韩国电影人奉为“神品”,可惜现在胶片已经找不到了,后人无缘得见。
《晚秋》的成功很快影响到了近邻日本,1972年,斋藤耕一导演了《约束》一片,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日本,片名也已改变,但整个剧情其实还是跟《晚秋》如出一辙,还是讲述了一个女犯人在假释途中跟一个陌生男子的邂逅和情愫暗生,所以,这部日版的《约束》其实才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版本的《晚秋》。
不过,对于自己的电影遗产,争强好胜的韩国电影人自然不会拱手让给外人,三年后,金绮泳就承接日版片名,拍摄了《肉体的约束》一片,不过金绮泳有着“韩国cult片教父”的称号,在《肉体的约束》里安排了一些暴力、激情描写,虽然在剧情上还是延续了《晚秋》的脉络,但在美学风格上不同于李满熙和斋藤耕一的相对冷峻和内敛。
1981年,韩国导演金洙容回归到李满熙原作的路数上,从片名到剧情和影像风格都结结实实的翻拍了一版《晚秋》,应当说,这个版本的《晚秋》是上述几部翻拍作品中艺术水准最高的一部,也是金洙容导演生涯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有趣的是,前面三部韩版“晚秋”的编剧都是金志轩,但在不同导演的导筒下,影片却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意味,看来,在韩国的电影创作体系中,还是“导演中心制”在起作用。
2011年,新锐韩国导演金泰勇自编自导,再次翻拍了韩国电影史上的这部“神作”。
据说,金泰勇是在看完金洙容的版本后,才萌发了翻拍的念头。
相较前作,金泰勇版的《晚秋》是一部颇具国际色彩的“大手笔”,影片主创是韩国人,但女主角却是来自中国的汤唯,故事发生地也移到了美国西雅图,唯一不变的,还是李满熙所奠定的剧情走向和美学风格。
金泰勇版的《晚秋》完全颠覆了好莱坞的叙事方式,用一种颇似实验艺术片的形式来营造影像,甚至还插入了带有幻想性质的现代舞段落,全无商业片的套路。
不过本片在国内上映后,却取得了令人啧舌的票房佳绩——汤唯的“文艺”气质在《晚秋》中崭露无疑,有效的传达了影片的旨趣,对影片在国内的票房成功功不可没。
不过拍恐怖片出身的金泰勇其实深谙观众心理,在新版《晚秋》看似“文艺”的温情面纱下,掩盖着通奸、杀人、出轨、卖淫、黑帮等一众挑动观众感官的刺激元素,所以,此片表面是一个克制的爱情故事,内里却是不折不扣的重口味。
看来,李满熙、金洙容只是个幌子,金泰勇真正偷师的,恐怕还是金绮泳。
(刊载于《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4月23日第13期)
《晚秋》是金泰勇执导的一部电影,由汤唯、玄彬主演,根据李满熙导演1966年的同名电影改编而成,影片以美国西雅图为背景,讲述两名男女在异国他乡的爱情故事。
这部影片细细品来有几处场景是为汤唯量身打造。
比如娱乐效果最强的游乐场“配音”片段,不但可以让汤唯展现出色的英文,并且对于一贯沉郁的她而言,这是难得强悍的时刻。
至于在车站与勋讲述自身经历一段,其切换到华语模式后随即游刃有余,台词功底可谓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等到众人葬礼后见面,玄彬引发爆笑的“叉子”桥段,突如其来的大哭成为了最歇斯底里的宣泄。
那个时候,隐忍的王佳芝,曾经在轩尼诗道相亲的傻丫头和云南腾冲的村妇化为一人,那便是漂洋过海来爱你的安娜。
她遇到了不该遇到的人,却好在没有错过应该遇到的人。
泪水滂沱,闻者动情。
金泰勇版的《晚秋》完全颠覆了好莱坞的叙事方式,用一种颇似实验艺术片的形式来营造影像,甚至插入了带有幻想性质的现代舞段落,全无商业片的套路。
该片在国内上映后,取得了令人咋舌的票房佳绩——汤唯的“文艺”气质在《晚秋》中展露无疑,有效传达了影片的旨趣,对票房功不可没。
有些人即便不锋芒毕露,但你总会被某个不经意的姿态所触动,忽而发现原来可以这般低调气场出镜。
应该是年初看过汤小姐的那组大片,出自James Jiang之手,每一张都充满极浓郁的电影画面感,一直认为汤小姐是个有故事的主儿,而越有故事的人反而越单纯。
的确并不矛盾。
一直都比较喜欢看文艺片的,安安静静的,适合以全身心放松的姿态蜷在椅子里看的那种文艺片。
已经很久没有以这样的状态看电影了,可能是过得太忙碌了,总是静不下心来的缘故。
有时候,我会很怀念当时看宫崎骏电影、看《花与爱丽丝》、看《东京日和》时的那种感觉,感觉出情感细腻的流露,什么都可以慢慢来,用5秒的时间,或者10秒的时间看电影里人物静静地发呆,跟着他一起放空。
有那么多电影,能够找到对自己喜好的很不容易的呀。
没有错过《晚秋》,这真不错。
能看上这部电影,还是公司的福利,不然我是不会特地去电影院看的。
以前是认同同学的观点的,说去电影院的话是为了看动作片之类,因为它不可替代的音响、或者大屏幕、高清特效,看文艺片的话,显得没那么必要,放在电脑上看也差不了多少。
然后看了《晚秋》,我就不再认同了。
就好像在图书馆一个人学习会效率更高一样,在电影院看电影,对我来说,是给我一个时间,一个空间,专心致志地只看电影,不去管别的事情,于是,就更能专注于电影。
我觉得,看电影是一种沟通方式。
跟面对面的沟通不同的是,电影是制作方先以电影的形式,表达了他的所想;而观众,是通过看电影,了解制作方的所想。
不一定要有共鸣才是好的沟通,如果通过看电影,能了解不同于自己的所想,那也是很好的。
在看《晚秋》之前,我大致知道它讲的是一个72小时恋爱的故事,我就觉得很好奇,真的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展出爱情吗?
于是我在看的时候,特别注重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
就发现,他们的感情发展,全靠了玄彬的主动。
那么玄彬为什么就会对汤唯这么有好感,这么想要接近她呢?
汤唯不搭理他,他却主动一再搭讪。
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剧情需要,电影里,爱情就可以这么简单,你不用投以温柔、投以微笑、投以附和,只要以你原来的样子,也会有人喜欢你的。
但后来电影给了解释。
在丧礼后的豆腐饭上,玄彬说:“人是很奇怪的,有的人非常的奇怪。
但是奇怪的人,在我看来,总是很好的。
我自己就特别喜欢奇怪的人。
”这番话冷到了王晶夫妇,却让我觉得好喜欢。
电影里,汤唯的不苟言笑是有点怪怪的,可以看做很奇怪吧。
我想,可以做到这么酷,是因为无所顾忌吧。
只有三天时间,会和谁有什么瓜葛呢?
会期望和谁有什么发展呢?
既然这样,就随着自己喜欢的作吧,爱笑就笑,爱不笑,就不笑。
或许就是这点不世故,让玄彬喜欢上了汤唯。
写到这里,有好多情节都回想起来了,觉得有好多可以说。
电影里,有两处情节看得我哭了。
第一处是汤唯独自一人去教堂妈妈的遗体旁边,用活泼的口气讲话给妈妈听。
那种活泼的口气,让我觉得她原来是这么的不开心。
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对一切都冷漠的样子。
只有在妈妈面前,她才会不设防地显出自己活泼的样子,但是,这个人却已经死去了,那她以后,在谁面前才可以活泼得起来呢?
第二处是在豆腐饭上汤唯痛哭的时候,这是挤压了多年的委屈、哀怨爆发的时刻,真苦的。
电影有讽刺汤唯的家人,还有王晶夫妇。
其实也没有可以的讽刺,因为我觉得表现得很现实,没有夸张。
汤唯刚回家时,亲戚们都过来说了几句问候的话,然后统统散开了,很形式的,但是在生活中,又很常见。
我们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遇到这样的情形,需要出于礼貌,见面问候,没有其他更多的内容,表达的只是尊重对方的存在,虽然令人觉得尴尬,但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然后是汤唯的哥哥姐姐为了妈妈遗产的事情的争论。
姐姐讲话的口气,显出很有教养的样子,理直气壮,振振有词的样子。
那么老练、那么世故的,那么正常的。
是这样子的吧,可能如果汤唯没有进监狱,正常地结婚生子,工作赚钱,也会变成这个样子的。
也不能怪罪什么。
唯一我觉得讽刺的,是王晶。
他看上去像个好人,很温柔,很有涵养的样子。
确实是的吧。
但是他却有一个好大的缺点,懦弱。
他的懦弱在于没有回去现场,没有说明真相,为了保全自己的幸福家庭回避汤唯。
这样看来,他还是很自私的。
最让人感到讽刺的是,他摆出一副善良的道德圣人的样子,对玄彬说:“你不要伤害安娜,她的生活已经有太多的黑暗了,经不起伤害了。
”怪不得玄彬会生气地上前直接揍他,太虚伪,太自欺欺人了。
真让人感到心寒。
或许他是不幸运的,恰好遇到了反映他性格弱点的事情,不然,他就可以很光明地、很坦然地过一生了。
还有汤唯在超市向玄彬倾诉的情节。
汤唯用中文讲述自己的经历。
为什么要用中文呢?
是倾诉,但是却不需要对方理解,只需要让对方知道是在倾诉。
是不想让别人了解自己太多,用不一样的眼光看自己吗?
但是却真的需要说出来?
我不懂。
有一个很妙的情节,我觉得好新颖,好浪漫。
汤唯和玄彬为一对情侣配音的那一段。
我觉得是好聪明的方法,通过配音来表现汤唯和玄彬的内心,体现他们所拥有的丰富情感,虽然不表现在平时的言语之中。
最为温馨的是在回去的客车上,画外音再度重复玄彬的自我介绍:“你好,我叫勋……”那么诚挚的自我介绍,显示出能够相互认识的珍贵。
结尾是有点遗憾,汤唯独自一人等玄彬的出现。
但是我觉得,这样的结束或许是好的。
这样,就可以把美好的记忆保存了。
如果真的在一起,或许感情会因为生活而变质。
这一段72小时的爱情,发生在72小时之内,是抛开各种社会关系,全部过去和未来的,纯粹的,当时、当地的两颗心之间的故事,就像鸭子客车上司机所说的,发生在鸭子客车上的事,只留在鸭子客车上。
导演金泰勇拍的节奏缓慢,有一些明线和暗线,安娜与勋的感情还是看不太懂,有点模模糊糊,最后为什么就动情了呢?
片中隐藏着不少伏笔,安娜的丈夫应该是那个人所杀,餐桌上,安娜情绪失控其实就是点名了杀人犯是谁。
两人重新坐上长途车时,可能观众以为要结局了,结果来了逆转,给人心里上的压力,安娜的男友与她有相似的命运,最后也没能反击,他已经预见到等待他的不是监狱而是死亡。
最后的长吻,是两个人生与死的告别,情人的灵魂是沟通的,最后安娜也感觉到了勋的告别,就是永别了。
电影虽然节奏缓慢,但叙事还可以,汤唯的演技值得表扬,有层次。
如果不是很喜欢汤唯和玄彬的颜的人儿们。
还是不推荐看这样的闷片了。
以上。
剧情真的很闷。
天气在西雅图这样美丽的城市却拍得那么肃杀。
片名叫晚秋。
但瞅着是寒冬的模样。
玄彬顶着一头愤怒的头发,在长途大巴上向陌生的女子借三十美元。
两个人相遇。
这是开始。
安娜在里面大部份时间都穿着宽宽旧旧的风衣,面容憔悴。
唯一一次是在第二天的时候,一个人逛街买了一件名贵的披肩。
还用力的把耳环扎向可能已经长肉的耳洞里。
她明显吃疼。
但依然摸索着把长长的勾子扎进肉里。
最后涂着鲜艳的口红的她摇曳着站在风里,想看看城市的色彩时。
那个监狱里的电话把她打回了原形。
她想起了,她只有短短七十二小时的自由。
而她,应该是无罪的。
那个本该带她走的情夫。
那个本该在凶案现场一力承担的男人。
没有出现。
反而在她回家后,发现他成家了,有小孩了。
他还讷讷的说,这些年发生了太多事。
七年了。
安娜淡淡的回了一句:可是我这里什么都没有发生。
她看了一眼这个依然让自己心动的男人。
他若无其事,他没有说对不起。
他没问她过得好不好。
他极力想摆脱旧事的影子。
这让安娜生气,又悲哀。
却无能为力。
所以当第二次遇见玄彬时。
她直接问他,要去宾馆吗?
在那破旧的小房间里,安娜艰难的脱着他的上衣扣子。
仿佛要下什么决心一样。
她依然和初遇时那样,头发凌乱。
毫无神采。
其实整个片子看下来,我都不明白,最后玄彬为何会爱上她。
这种莫名其妙就纠缠上,并且最后还有惊心的一吻的爱情让我看得很光火。
是因为安娜那天夜里用中文跟他倾诉心事么。
玄彬不会听中文,也只会回答二个字,好,坏。
于是,他凭借着对面女人的声调来回答。
她说出来的事儿是好,还是坏。
看这一段时,总会让人会心一笑。
进而大笑。
安娜却是一直隐忍着的。
她当年爱的那么执着,那么深,是一个可以为爱生为爱死的女人。
想必当年的她在别人眼中,是一朵美丽娇艳又落落大方的中国玫瑰七年过去后,却变得沉默而刻意和人保持距离。
可是她依然不说,不说自己的委屈和冤枉。
甚至她的那一些怨恨和怒气都没有地方发泄。
她也不准备发泄。
她只是低眉顺眼的听从命运给她安排。
不管是她哥要卖了母亲留给她们几兄妹那房子。
还是她爱的人她得不到,最后嫁给他人。
抑或是,最后她被背上弑夫的罪名。
我以为她就会这样顺着命运的洪流这样飘完全剧。
但最终,玄彬给了她一根稻草。
一个理由。
一个很荒谬的理由。
当她过来阻止了二个男人的撕打。
她质问玄彬,你为什么要这样!
玄彬说,他用了我的叉子!
他居然用了我叉子,却不道歉。。
这么可笑而荒诞的借口,安娜却回身问身后那个男人【你为什么要用他的叉子,你干嘛要用他的叉子!
那是他的,他的,不是你的!!!
】大声质问过后,是蹲在地上的没头没脑的崩溃痛哭。
然后,她终于才听到了那个男人说的那一句对不起。
真的对不起。
虽然当年他没有出来承担,事后他的逃离,都已经不是这一句轻飘飘的对不起所给挽回和弥补的了。
可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你做错了事情,却可以视而不见。
为什么可以明明是应该真心抱歉的时候,你却一副与自已无关的模样?
为什么这些跑来捣乱自己人生的人都是一个样子。
把别人的人生弄得乱七八糟,然后挥一挥衣袖,就这么洒脱离开了呢。
不是你的叉子,你为什么要乱用?
不是你想要的人,不是你能负的起责任,你为什么要掺一脚 ?
事隔多年,你为什么不觉得对我抱歉 ,你为什么不道歉!!
其实这一句对不起。。。
对我的人生而言已经太迟了,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但,你要知道,就算只是你用错了的叉子,也有指责的权利。
看完电影,我始终对安娜弑夫这件事耿耿于怀,总觉得不是这样的。
最后我发现了几个疑点1.电影开头,伤痕累累的安娜跑回住所,看着丈夫的尸体,然后把他手里的纸条吞进肚子里,静静地等待警察的到来。
2.在幽灵市场,安娜用中文向勋诉说自己的故事,她说到,她和旧情人王晶的事被多疑的丈夫发现,然后丈夫打她,把她打晕。
试问,被打晕的人怎么杀人?
3.安娜回家,和旧情人王晶相遇,王晶说,“其实我当时想跑回去的”。
这说明,事发的时候他也在场!
4.葬礼上,勋对王晶大打出手,请问这种无由的愤怒又是来源于哪里?
5.安娜在葬礼上哭着,不停地对王晶说,“你为什么不道歉啊!
”。
暗示着王晶毁了安娜的生活却没有应有的歉意和补偿综上,我推理,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王晶和安娜在住所幽会,不巧安娜丈夫回来发现,大怒,暴打安娜,王晶于是失手杀死安娜丈夫。
安娜被打晕过去,醒来后发现丈夫死了,惊恐不已,发疯似的跑到大街上。
但是安娜忽然想到王晶可能会被牵连,于是安娜又回到家里,吞下足以证明王晶和这件事有牵连的纸条。
这就是影片的开头。
而在影片结尾,玄彬饰演的勋被卷入到一桩谋杀抢劫案中,作为头号嫌疑犯被定罪,送进监狱。
但是安娜和玄彬其实都是被冤枉的,这是对主题的暗合:两个背着命运十字架的爱人相遇,但是最终仍然要熬受着等待的煎熬和诅咒。
推理结束,谢谢捧场!
一个能读懂女人心的男妓才会被个富婆爱到放弃一切和他私奔。
各种尿点,睡点,吃点,屎点,玩点
現代舞最美
果断给一星,因为哥实在看不出什么特别,一直看一直为浪费金钱浪费时间而纠结。大烂片~无语
矫揉造作,不知所云。
配乐满分。。汤唯满分。。玄彬满分~~!!
好安静的一部片~~适合少数人堆在一起看的片~~
画面绝美,看片尾字幕竟然是REDONE拍摄。两位主演个人魅力加分太多,“叉子”一段是电影里很少见的真实生活化的台词构思。结尾的长镜头开放结局令人心碎。若能删去如跳舞那段过于童话的段落,精简节奏并给两次杀人事件更多精细线索,五星无疑
片里我最感触最大的是,她买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化了一个美丽的妆,她仿佛又像从前那么漂亮了,她似乎以为可以开始新生活了,她差点忘记她只是在假释,却被狱中打来的那个电话打碎了梦,她四处翻电话生怕错过那个电话的情节。原来新的生活,真的只是不切实际的期盼。
精彩在于一瞬间
汤唯的模板是吴倩莲,上限是张曼玉
谢谢你,走过我身旁。
完全不入戏的汤唯,在戏里发了一个半小时的呆,然后就结束了。画面不错~很美~
挺寒酸的。
懂的人自然懂
看了这部才懂斋藤耕一的《约束》为何会被奉为经典,对比气度和格局,大师与普通导演的距离立竿见影。另外,汤唯虽美,又怎及岸惠子深邃真切、有血有肉。
因为这个电影爱上了这个素颜也十分有气质的女人,用心的表演打动了我
3.5 叉子段 和 结尾 很好~ 但 男主角 出事段 实在是 多余…
泪止不住啊。人生就是如此,一切会突然拥有,又会突然消失。太惨了。。。
要不是玄彬露出结实的上身 我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