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深洞

Deep Dark

主演:肖恩·麦克格拉斯,Anne Sorce,Denise Poirier,Tabor Helton,Monica Graves,玛丽·麦克唐纳-刘易斯,约翰·尼尔森,Don Alder,Simos Kalivas,Juliet Prosser,Ithica Tell,David Loftus,Adrienne F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深洞》剧照

深洞 剧照 NO.1深洞 剧照 NO.2深洞 剧照 NO.3深洞 剧照 NO.4深洞 剧照 NO.5深洞 剧照 NO.6深洞 剧照 NO.13深洞 剧照 NO.14深洞 剧照 NO.15深洞 剧照 NO.16深洞 剧照 NO.17深洞 剧照 NO.18深洞 剧照 NO.19深洞 剧照 NO.20

《深洞》长篇影评

 1 ) MIB也穿越了

看来现在穿越是世界性的话题了。

MIB也穿越了,或者说MIB终于穿越了。

很喜欢科幻题材的美国大片,先不说有没有营养,光是这种宏大的场面就已经让我们很震撼了。

黑衣人系列也一直很喜欢,对抗外星人嘛!

况且不管是地球人还是外星人都很喜感,剧情对白都很搞笑。

威尔史密斯在这一部也如愿以偿的当上了男一,而不仅仅是那个毛手毛脚的“新手”。

但无论如何姜还是老的辣,尽管向前穿越了40年,面对还是新手的K,J同样只有当小弟的料。

另外:彩蛋多多是现在美国大片的趋势吗?

 2 ) 2B青年欢乐多

看黑衣人1和2的时候,我还是文艺青年,当J走进MIB总部,看到满大厅的外星人。

那一刻,我如J一样,世界观被强烈的震撼。

此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某某某是不是外星人的幻想中。

如今,再看黑衣人3,关注点却不是这些了。

就像1里面K招J的时候说,如果是为了拯救世界的英雄梦,那么你就别来了。

如今,高科技,外星人,拯救世界已经不能激起我的肾上腺激素了。

能让一个2B青年欢乐的,一定是吐槽和搞基。

J还是一如既往犀利的吐槽,用记忆消除器在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眼前闪一下,然后就看见威尔.史密斯巴拉巴拉说上一堆,最后,正一正脸色,再照一下,编一段严肃的,官方的记忆。

K老了,Z也不在了。

在Z的葬礼上,K一脸严肃的念完两句悼词,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充满着幽默感。

至于O,那个用什么叉叉星语念出来的悼词,我实在无法不把它和神曲忐忑联系在一起。

明知导演是在恶搞,却也笑得稀里哗啦。

彩蛋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力。

似乎从第一部开始,猜测哪个名人会中枪成为外星人就成了一项必备的作业。

如同我天朝的建国大业和建党大业数明星脸一样。

只不过,我没怎么注意。

所以没找到几个。

至于充斥的基情,就更不得不提了。

J和K之间一个眼神的交流,一个表情的互动,一句调侃,无不充满着暧昧,令人无比遐想。

这年头,妹子虽可贵,奈何基情永流传。

本土化的翻译就更令人欢乐了,什么地沟油瘦肉精,一股我天朝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至于时不时来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古诗,更另人捧腹。

看来不只是剧情穿越,台词也穿越了。

只不过,还是有很多遗憾。

这一集,外星人不再可爱了。

前两集里外星人有血有肉,脸上表情生动而丰富,或可怜,或无辜,或贱贱的一脸奸商像,各种卖萌充斥其中。

而如今,那只可爱的叫法兰克的狗也成了J家里墙上的画像。

剩下的只是令人恶心的粘液和触手,以及畸形。

剧情上的是否合理暂且不谈,至少,老拿阿波罗登月作文章也显得想象力贫乏。

我希望看到的,是更震撼的阴谋论。

至少,要不亚于三体的那种,可惜没能看到。

大都会棒球比赛那一段,可以算蝴蝶效应一个比较好的诠释。

可惜,棒球只是导演的个人爱好。

要是改成NBA什么的,估计国内共鸣的观众会更多吧。

至于影片中其他的细节和伏笔,只能算中规中矩,和前两部的精巧,细腻相比,只能说相形见绌。

只不过,就算有上面那些或大或小的不尽人意,也不能阻止一个资深粉丝去电影院看望它的心情。

这种情结,无关剧情,无关画面,无关乎3D不3D,只是像探望一位老朋友,多年以后见一面,喝喝酒,聊聊天,看到对方还是一如既往的2B,彼此会心一笑,这便够了。

拖了两天,写下这点东西。

算是自己对心情的一种整理。

收拾收拾,重新上路。

 3 ) 中国式败笔

隔了十年,《黑衣人》3姗姗来迟。

令中国影迷感到相当有面子的是,这部电影中国大陆与北美地区同步上映,可以第一时间领略黑衣超警的风采,甚至江湖人称“史皇”的好莱坞一线男星,主演威尔•史密斯,也通过视频联线出现在中国的首映式上。

不过,一部典型的好莱坞爆米花,来到中国似乎有点水土不服,多了两处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中国式败笔。

败笔一,翻译过度用力。

网络一代,观看外国影视已经习惯了听原音、看字幕。

好的字幕配上原汁原味的人物对白,可以使我们最大限度欣赏到影视原作的神韵。

但是,《黑衣人》3的字幕翻译,用上了大量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热词,在我看来有点用力过度,严重的违和感带来的不是开怀大笑而是无奈苦笑。

一部借科幻之名行搞笑之事的电影,台词对白极尽无厘头是应有之义。

史皇贵为好莱坞卖座男星,难得的是不耍师不装酷,在《黑衣人》3中嘴贱耍宝、自嘲卖萌,怎么出效果怎么来,毫不介意有损自己一线明星形象。

不过,从他嘴里嘣出(应该是字幕看到)“地沟油”、“坑爹”、“hold住”、“2”这一类风行于中文网络的特色词汇,我看得嘴角抽搐。

耳边倒是有些笑声,但恐怕和电影中人物台词的原有幽默沾不上边,笑点在哪儿中国人都心知肚明。

翻译的好标准历来有争议,外行人耳熟能详的“信、达、雅”三字,在译界也并非是不可动摇的唯一圭臬。

学术争议我们插不上嘴,但对译文感受每个人心中都可以有自己的一杆称。

按我的看法,至少要为原作服务及符合情境。

《黑衣人》3中,把中文网络的热点词汇放到一部美国大片中去,不仅和笑点不搭配,还显得有点喧宾夺主。

当然,刚才也说了,好翻译的标准见仁见智,各人的感觉更是各有不同,或许这种网络字幕组盛行的恶搞译法,正是适合你口味的菜。

败笔二,中餐馆的戏被剪碎。

用在外星人上的特效,相对于《黑衣人》的前两部,其实本片有偷工减料之嫌。

除了反派大BOSS,外星人出现的数量减少许多。

中餐馆黑超特警大战外星生物,是本片的第二个小高潮,也是外星怪物出现最多的一幕戏。

可惜,预告片中女侍吐出长舌的镜头没有了,大战过后必定出现的闪光洗脑笔也消失了。

有确凿的说法,引进审片时,这部分戏被广电总局的剪刀修理过,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镜头连接突兀、叙述支离破碎的小高潮。

缘何要剪掉这些戏?

不可能是因为血腥暴力,那不是《黑衣人》的风格。

可以想到的解释,只能是因为那是中餐馆,广电总局认定部分镜头涉及“辱华”,为免国内观众看了不舒服,所以很“贴心”地剪掉了。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连看场电影都有“家长”照顾你什么可以看,什么不应该看,真不知作何感想。

以现在影迷的见识,如果确是辱华,自当分辨得出来,对影片也会有反感与抗拒。

我们的审查机构自作聪明,把影迷的不满引到自己的身上,这种“我是为你好”的牺牲精神委实让人无语。

是的,翻译如何我们还可以吐槽,对于那把剪刀我们从来都无话可说,不仅仅这部电影,不仅仅关于引进的。

回到《黑衣人》3本身。

一部暑期档开始的预热大片,你会觉得剧情一如既往地单薄,穿越及时空等概念的处理相当草率(当然,时光机改写历史会对时空带来什么影响,严肃的著作也不能解决,对一部娱乐科幻片更无法苛求太多),上个世纪60年代的怀古风非常寡淡。

至于特效,你觉得现在还有什么离奇场面可以唬得住我们的么?

这个系列的笑果为人所津津乐道,本片延续了这一优良传统,但有不少笑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相信我,由于文化的隔膜,你是无法做到与北美观众同步哄笑的。

对以上指责,可用一句话回应:这是爆米花电影,你丫的闭嘴!

 4 ) 小谈一下MIB3里的彩蛋,以及小吐一下槽

这才是真的爆米花大片呢,欢笑不断,只值得在影院看一遍。

既然是看一遍,找出所有彩蛋有点难度,不过我觉得自己观察得还算比较细致吧……1.MIB总部的屏幕上会闪现出他们监控的在地球的外星人。

在MIB2里,迈克尔杰克逊还和Z通过话,MJ拼命想当Agent M什么的……这次天王已经不在了,闪现出的是Lady GaGa (这个毋庸置疑了),后面几个镜头里还有姚明,以及我觉得像是贝克汉姆的半个脑袋(这个没看清)2. 在总部里和J打招呼的那几只虫子,也是1和2里的老朋友了,这次他们在地球有难的时候又拉着箱子要逃跑……3. J在家打电玩,背后是他的床,床上挂着的狗狗照片,就是在1和2里出现的那只各种卖萌抢镜的黑衣狗。

不过看着好像遗像…… 这也难怪,毕竟MIB1离现在已经有15年了…… 那只狗狗恐怕也……4. K的房子。

当我刚刚感叹他家居然这么华丽这么复古的时候,K就按了按钮露出了壁炉后的武器库…… 这武器库就是2里K带着J闯入一个三口之家拿武器的地方。

这次K干脆把这里包下来当自己家了么(其实这样才安全啊),当然也有可能在2之前就是K的家,他失忆以后才给普通人家住的。

5. J回到过去,到嘉年华之前被警察扣住,那段能看到背景是嘉年华的广告牌,中间那张图上画着狗狗,写着“会说话的奇异狗”,是的,那暗示着它就是那只未来的黑衣狗…… (咦,这么说来,它还是活了很久很久的啊)6. K的年龄。

这是个问题。

从2里就没搞清楚……这次J在描述他的时候说他是110或111岁……汗然后他在69年遇到的年轻K说自己是29岁,所以难道K是40年生人?

也就是说他现在72岁了 orz 所以果然还是用了什么外星科技驻颜有术吧喂……——————————————————————————————来说说那只眼睛萌度堪比Frodo的阿什么什么星人。

这个星球的人简直比Timelord一族还要牛!!!

时间领主都要Tardis才能穿越时间和空间,想见证事物还必须亲自过去。

而且平行宇宙是障壁,几乎是不可能过去的……这个小生物只要能在同一个位置,就可以见证所有的时间线!

而且能看到所有的平行宇宙!

这也太牛了!!!!

但……有这样不知怎么就如此牛X的外星生物设定,就能完美解决各种时间悖论问题。

这片的时间线几乎找不出Bug。

魔法特你敢不敢好好跟人家学着点!!!!!!!!

——————————————————————————————在几乎所有科幻片和动作片都搅基的年代,MIB系列也不甘落后……毕竟,相伴15年的日子绝对不寻常。

“我只有你”“你一定很爱他”什么的,说起来都自然极啦而且K和J因为这次的事情,已经从一开始就有了羁绊……再加上这么多年经历这么多事情…… 他们这是真爱啊……不信你看年轻的K提到和O有可能的时候,J那落寞而又希望他幸福的小表情…… 啧啧——————————————————————————————最后要骂的就是翻译!

看电影前就看到吐槽说这次翻译又扯淡了……进影院看果然如此……中影你妹!!!!!

译制片场(无论是哪家)你妹!!!!!

敢不敢按“英语”来翻译?

敢不敢不自己发挥重新写一遍原创剧本??

那都是什么玩意啊????

什么天长日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显摆你读过几句唐诗???

Hold住你妹!!!!!!!

伤不起你妹!!!!!!

这次的字幕里,十句能有七句是完全驴唇不对马嘴的!!!!

和复联一样夸张!!!!!!!!

光听英文和光看字幕的话,基本上你看的是两部完全不同的电影!!!!

尼玛今年的所有译制片估计都是这个翻译水平了!!!!

虽然我们大概都能听懂,但我是真心希望这些好片子能让普通观影的观众也完全明白那些或精妙或有趣或吐槽的台词啊!

而不是现在这样,看了某个渣随便写的几句和硬盘原文无关的东西就以为自己真看过了这部电影……(不过其实我也没办法……唉……)(P.S.说到复联,在刷了那么多遍以后,我已经无法在MIB中直视蓝色外星武器和莱克斯勒大厦了orzzzzzzz)

 5 ) 为什么傅惟慈老先生会把brandy翻译成啤酒?

前些时候很凑巧,又和老婆在电影院看了一遍《黑衣人3》,老婆呼呼呼睡得正酣,安迪•沃霍尔的笑话我还是一头雾水。

不同的是,因为这个帖子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453869/,我格外留意了一些地方。

既然人家那么严肃,我也得沐猴衣冠一下。

因此,正文之前,先厘清一些问题,也算是为后来的讨论建立一个框架。

不然你在嵩山放大力金刚掌,我在东北啃大骨头,这就满拧了。

第一,从翻译角度来讲,没有什么不能讨论。

翻译风格是否得当,翻译是否存在错误,没有任何一个译者有权豁免豁免。

就算你是李文俊,就算你是张玉书,就算你是多么牛逼的学者,常凯申、孟托斯、昆仑,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余地。

这是翻译的基本伦理,跟工作是否辛苦,是否需要大众体谅完全没有关系。

《黑衣人3》的翻译,也不例外。

我个人并不喜欢这个作品的翻译风格,也认为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是在我看来,捉虫贴对于这部电影翻译的指着过于偏颇。

因此,本评论目的在于指出捉虫贴的若干不妥当之处,捉虫译者们过于专注文本翻译的正误,忽略了电影台词翻译的特殊之处。

套句偷懒,而居高临下的话,这叫做“以点带面”。

第二、我只在电影院看过两遍《黑衣人3》,下文所举的例子也只是凭借对捉虫贴的印象,第二遍观看时刻意留意。

而且身在电影院,显然不可能按下暂停,掏出捉虫贴一一对照。

仅仅如此,就写出了这篇针对捉虫贴的批评,这显然对原贴极其不公。

这里,必须向捉虫贴的作者们致以歉意。

第三、我本人与《黑衣人3》的翻译素不相识,谈不上枪手或者打抱不平一说。

我也间或做点翻译补贴家用,到现在六级没过(这点倒是不如人家),英语听说一塌糊涂,高中以来英文语文绝少及格,当然算不得什么人物。

所列感想也仅是个人经验观点,这也是必须声明的。

第一,电影台词念白节奏“7'20”左右 K:I worked for Z for over 40 years, and in all that time, he never invited me to diner 影片字幕:在我与Z共事的四十年中他一心工作 从未请我吃饭 *意见:原文中没有“他一心工作”之意”我没有做过配音翻译。

但是,英译汉翻译有个小技巧,就是把写下来的中文念出声来。

我们只要看看译言翻译训练营的“翻译PK”就知道了,如果只翻译一句话,各种奇淫巧技,译文都能飞起来。

但是在大段文本翻译过程中,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就是,由于翻译状态疲惫,大脑逐渐麻木,经常会写出一些自己觉得非常正确,但是中文并不通顺的句子。

这时候,大声读出来就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

声音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字的脉络。

毛姆在《随性而至》中也说过,散文其实是用耳朵写出来的,中英文都是如此。

电影中,这个句子的后半段,画面切到J探员面前,并不存在对口型的问题。

如果光从文本来看,“他一心工作”的确属于原文之外的东西。

但是原文“, and in all that time,”这样的部分,其实起到的是语气调节作用。

这样的语言节奏更加符合K的口气,译者加入“他一心工作”显然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

如果你不相信,读读“在我与Z共事的四十年中,他一心工作,从未请我吃饭”,和“在我与Z共事的四十年中,他从未请我吃饭,”就有数了,后者的节奏欠口气。

当然,要说完全忠于原文的意思,不画蛇添足行不行,这应该也是可以斟酌的。

但是,我相信,译者对于台词的处理,还有很多是出于类似语言节奏的考虑。

第二,傲慢“I'll meet you on the street 一会楼顶见 [一会儿在街上碰头] 【不过他们确实是在楼顶上见面然后从楼上一起掉到街上去的】”我最早看到这个捉虫贴的时候,在这个位置心里就觉得有点不对劲。

重看的时候特别注意了一下,发现他们说完话之后的的确确在楼顶上再次见面。

回头再看这个捉虫贴的时候,作者也加入了黑括号里面的字体。

听说电影在中餐馆的部分被剪了很多内容。

我没有看过美国版本,无从判断这个问题。

但是,至少对于中文配音版而言,此处的翻译完全能够说通。

我不太相信某个翻译会为了尊重文本的正确,而非要在观众心里留下个疙瘩。

那么,我的问题就来了,你得傲慢到什么地步,才会觉得一个官方翻译分不清“屋顶”和“街头”?

我自己的翻译也曾被人家挑过刺,我也作为校对判断过客户对译者的挑剔是否合理。

一般来说,翻译被挑刺,往往是译者的确存在问题。

但是,也有将近一半的情况是客户无事生非。

我们大部分人没什么机会翻译经典巨著,翻译的往往是平庸之作。

译者面对糟烂的原文捉襟见肘,左缝右补,译文水平往往超过原文。

然而没有几个客户能够看到译者在这背后的种种付出,往往以挑出几个错以显得自己卓而不群。

在我曾经校对的一个稿件中,客户甚至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标出来质问译者的翻译。

林语堂说过,翻译的最小单位应该是句子。

一个词一个词对应翻译,我倒想看看这样的中文能有多高明。

好吧,请再考虑一下,你得傲慢到什么地步,才会觉得一个官方翻译分不清“屋顶”和“街头”?

第三,风格,还是对错行文至此,由于间隔太久,当初对这个帖子的一些想法已经对不上号了。

好吧,如果我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配音翻译显然在文本正误之外有更重要的权衡,比如语气节奏、比如口型”,那我就想请各位判断了,这样的例子到底是风格的问题,还是对错的问题?

Boris:“Rather hot in here, mind if I open a window?” 影片字幕:穿这么多很热吧 让我帮你们开窗凉快下 *意见:人家说的明明是“这里挺热吧”,没说守卫穿太多啊 5'10"左右 J:it gets up there and bounce around the satellites... and "bang!" 影片字幕:无数信号发送到太空击落了这个大家伙 砰 *意见:没把“satellites”这个词给翻出来 J:so turn your damn cell phone off, now you're gonna drop off the cliff tonight 'cause your GPS don't work 影片字幕:现在GPS卫星都没了 你们晚上开车都会掉沟里 *意见:少翻/翻错了三个意思:1、关上你们的手机;2、cliff不是沟,是悬崖;3、“GPS没用了”而非“GPS卫星没了”(所以原来上一句的卫星在这呢)我不认为这是一个有答案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愿意去想一想,这就是比单纯指责翻译错误要迈进一大步。

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这些无名小卒,其实都是互联网上手握利器杀气腾腾的刺客。

聚光灯下的人,先天处于各种长枪短炮的靶心。

快意之处,我们点击键盘鼠标肆意汪洋,“韩寒你就是抄袭”、“药家鑫你就是富二代”、“《黑衣人3》的翻译就是傻逼”,实在是酣畅淋漓,不会有人计较事情的真相,也不会有人为自己的狂热或者错误付出代价,但所有这一切确确实实会给某个具体的人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我们手握如此权柄,理应有所克制。

傅惟慈老先生翻译的《长眠不醒》(The Big Sleep),马洛首次拜会将军,将军提到他的女婿陪着他“drinking brandy by the quart”,傅老先生翻译成“一升一升地喝着啤酒”(新星出版社,2008)。

对于这个错误,我一直很着迷,这个句子里面还有夸脱quart这个单位,老先生都能把夸脱换算成升,为什么要把brandy翻译成啤酒?

第一种可能,我手里的英文版和老先生翻译的版本有差异。

为了省十美元,英文版我是从爱问下的,没有从kindle购买,不知道正版这个地方到底是白兰地还是啤酒。

第二种可能,老先生觉得爱尔兰人不喝啤酒太不像话,就算喝威士忌也不能喝白兰地!

第三种可能,老先生觉得一升一升喝白兰地纯属自决于人民••••••这个错误让我玩味不已。

经常拿出来琢磨不休。

其实我知道,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傅老先生翻译错了。

只是这个答案并不能帮助我们自己有所进益。

 6 ) 我觉得这戏才是大秀恩爱啊连妇联的强力CP都比不上……

加班完去看《黑衣人III》减压,果然不失所望:桥段不新,聪明的是避开反正说不圆的时间旅行bug,采取装傻的方式不多浪费笔墨,只用精巧小细节取胜(安迪沃霍尔梗和模特儿梗太嘲了)。

Pussycat Dolls的Nicole在一开头打了个酱油,重口味辣妹的戏蛮好的。

Josh Brolin演技真好啊!

但是中文字幕能做得更扯蛋些吗?

好多笑料(比如J说自己的女友是史泰龙,名字跟她很配,因为"she's Greek")都自作聪明翻译成中文火爆网络语,还显摆了几句唐诗,算你们读过书来!

破坏气氛。

总的来说值得去影院看一次,2D也足够了。

不要太纠结于穿越的逻辑,因为文科生如我都看得出好几个bug,比如那个很弱的时空错位的解释,比如无法说通的类似海因莱茵的活跳尸的桥段,比如用五维空间生物偷懒解释时间线的桥段,又比如最后决战时在穿越中的穿越——明明俩人一起穿,却只有回到过去的J能预测对手的下一步行动,老鲍勃仿佛跟没穿越过一样,这个细节做得还不如周星驰的《月光宝盒》。

最后那条早就有伏笔的亲情线也很感人,更不要提整部戏就是J和K的老夫老夫恩爱史。

”(这样拼老命去救他)你一定很爱他。

““在未来你有女友吗?

”“我只有你。

”官方发起狠来,同人是不可能超越的啊亲。

 7 ) 威尔·史密斯“折磨”《黑衣人3》全纪录

很难想象,威尔·史密斯离开大银幕已经有四年了。

如果在google中打上威尔·史密斯的名字,你会发现,这位喜欢在电影里拯救世界,一人可以担起一亿美元票房的“新鲜王子”,在离开大银幕的四年里最能让人提起兴致的相关信息竟是:在老婆偷情现场大哭,和同性恋男友密会,以及因各种原因死亡。

不过尽管如此,当年号称“别人吃饭时我在工作,别人睡觉时我还在工作”的劳模巨星绝对不是吃素的,2012年,威尔·史密斯对媒体说:“当明星就像练肌肉,你稍一松弛,它们就走了,所以还是要练起来!

”于是,现在,他带着《黑衣人3》又回来秀肌肉了。

专注构建明星家庭 无心回归大银幕 关于威尔·史密斯,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比如说他生于富庶家庭,在天主教学校读书,住在犹太人地区,却和穆斯林小孩厮混;比如说他从小热衷组团唱RAP,却又偏偏学习很好,在教育局工作的母亲推荐他拿奖学金念麻绳理工,他却说自己从不想上大学;再比如说他靠在《独立日》中扮演“救世英雄”爆红后,成了“拯救世界”专业户,角色类型雷同,却能靠一个人的魅力担起上亿美元的票房;他自认才华欠奉,唯有靠勤奋来补,所以12小时之内他分别出现在英国的曼彻斯特,伯明翰和伦敦走三次红毯;他并没有什么苦逼的发家史和心酸奋斗路,但在影迷心中,他最称的上那四个字——“我是传奇”。

2008年,39岁的威尔·史密斯因身体欠佳而宣布开始“治疗性休假”,曾号称:“其他人睡觉时我就工作;其他人吃饭时我又在开工;人家同伴侣亲热时,我还是在干活!

”的好莱坞第一劳模,离开了大银幕,回归了家庭。

没有他消息的日子里,有网友盛传他在新西兰猝死,也有人信誓旦旦称他在忙着和男朋友约会,媒体甚至身临其境的描述说:“威尔·史密斯将老婆和情夫捉奸在床,当场留下热泪。

”而事实上,威尔史密斯没有做任何离谱的事,他只是从台前钻到幕后,处心积虑的研究起了制片人行业,和熟悉又陌生的好莱坞娱乐圈。

当他再度出现在媒体面前时,“潜水”的目的令人一目了然,一手儿子一手女儿搂着老婆亮相的他,明摆着就是回家经营“家族产业”去了。

如今威尔·史密斯拥有了全明星的一家,儿子在和他一起主演了《当幸福来敲门》后一炮走红,他又为儿子量身打造了和成龙一起主演的《功夫梦》;女儿进军歌唱界不但大获认可,还成了街拍摄影师和时尚研究部门追捧的对象,比Ladygaga还有想象力的发型,令媒体趋之若鹜,现在已经开始有时尚机构专门为这位星二代研究发型了;老婆在婚后组建了自己的重金属乐队,更从2009年开始主演了TV series保留美剧《守护伊人》;同时,威尔·史密斯还和老婆一起建立以帮助城市内部青年与家庭解决问题为主题的慈善机构“威尔与贾达史密斯家庭基金会”。

全明星家庭的发展之路,全靠威尔·史密斯一人悉心安排,因此,当《黑衣人3》的拍摄计划找上门来的时候,威尔甚至根本没有要回归大银幕的意思。

2009年4月1日,在Showest电影工业博览会上,索尼全球发行总裁宣布了2011年的新片计划,其中包括了1997年诞生的经典科幻系列《黑衣人》的第三集。

媒体猜测,索尼公司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因为传闻纽约政府为对电影行业减免30%税收的好政策将在2010年结束,为了搭上减税的最后顺风车,索尼匆匆将各种计划中的电影项目提前;而另一目的,则是希望已经四年没有新作的威尔·史密斯能够借《黑衣人3》回归大银幕,趁着低税收再创一次大辉煌。

然而威尔史·密斯对是否回归《黑衣人3》却报以了相当谨慎的态度。

要知道《黑衣人》的第一集曾经在科幻电影史上写下过非常光辉的一页,不但创造了高达6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更留下了无数让科幻粉们至今仍念念不忘的段子,而《黑衣人2》虽然口碑平平,在10年前却也算是难得的科幻佳作,因此,当索尼将2000万美元的出山支票摆在威尔·史密斯面前时,他除了放不下一家老小,更担心这部迟到了10年的续集万一不成功会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然而索尼公司对威尔·史密斯的复出充满信心,自2009年4月拍摄计划公布之后,他们给了威尔·史密斯整整一年的时间来考虑是否要回归。

在这期间,他们召回了包括导演巴里·索南菲尔德和监制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内的全部原班人马,邀请《热带惊雷》的伊坦·柯亨创作了《黑衣人3》的剧本,还签下了K探员和青年K探员的扮演者汤米·李·琼斯和乔什·布洛林。

然而威尔·史密斯却仍然踌躇不前,无奈之下,索尼动员斯皮尔伯格去游说他:“回来演《黑衣人3》对你有好处,你不能再歇着了,再说这还是我监制的。

”,威尔·史密斯的老婆也受托给威尔吹起了枕边风,她说:“《黑衣人3》的穿越题材太令人着迷了!

你去试试吧。

”千呼万唤,终于威尔·史密斯迈出了休养四年来的第一步,他回归了。

与导演片方意见不合 致《黑衣人3》三易编剧五改剧本 与威尔·史密斯回归出演相伴的另一个消息则是,他还要同时担任影片的制片人。

据说,《黑衣人3》那个关于穿越的点子最早其实是威尔·史密斯在10年前拍摄《黑衣人2》的时候想出来,导演巴里·索南菲尔德曾在采访中透露:“当时,我们正在对《黑衣人2》进行后期制作,某个凌晨,威尔·史密斯突然打电话说‘嘿!

导演,我想到第三部《黑衣人》的故事了,可以让J穿越到过去来营救K,这样就可以随便拍什么场景,还能介绍更多关于K的身世’。

我当时并没拿这件事当回事,你知道威尔他经常突发奇想,我对他说不如多花点时间,好好搞个剧本吧。

”谁知,这次对话后,一晃就是10年过去。

最终导演还是采纳了当年威尔·史密斯的点子,决定拍一部“穿越戏”!

而这个点子的采纳,也直接催生了威尔·史密斯想要成为《黑衣人3》制片人的想法。

在好莱坞,一个有理想的演员,总是会在成名之后对制片人岗位跃跃欲试,但事实证明,此举多没什么好结果。

因为一旦男主演兼任了制片人,导演就成了一只花瓶,男主角的个人主义会变得无法遏制,汤姆·克鲁斯和他的《碟中谍》系列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威尔·史密斯虽然在此之前已成功监制了《当幸福来敲门》《功夫梦》等多部影片,但魔咒还是没能幸免的发生在了《黑衣人3》的身上。

当威尔·史密斯以故事创意的提出者、男1号、制片人的三重身份出现时,他理所当然的为自己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虽说起来无可厚非,却直接导致了《黑衣人3》剧本创作的停滞不前和拍摄周期的令人崩溃的无限延长。

威尔·史密斯入组后,首先表达了自己对剧本的不满,他认为伊坦·柯亨创作的剧本中,对穿越回1969年的方式处理的非常不精彩,而此时伊坦·柯亨的剧本已经通过了索尼公司的审核,并准备在2010年9月开拍《黑衣人3》。

无奈,在威尔·史密斯的强烈抗议下,2010年6月,索尼公司请来了《蜘蛛侠》和《世界大战》的编剧大卫·凯普来专门修改伊坦·柯亨的剧本,并且着重对“穿越”的部分作出处理。

2010年10月,媒体爆出了影片导演、投资方和威尔·史密斯三方不和导致《黑衣人3》无法开机的新闻,此时距离影片原定的开机日期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11月,媒体再度爆料,《猫鼠游戏》、《幸福终点站》的编剧杰夫·内桑森被急招进组,对大卫·凯普的剧本二稿进行再次修改,与此同时剧组再也等不及《黑衣人3》的剧本完全创作完毕,悄无声息的在纽约开了机,此举令《黑衣人3》成了史上第一部没有完整剧本就开拍的"亿元投资大片",而最罪魁祸首就是威尔·史密斯。

2010年12月,刚刚开机一个月的剧组宣布停拍,理由是第一部分已经在圣诞节前拍摄完毕,第二部分将在2011年2月开拍,然而媒体显然并不接受这种说法,剧组三易编剧的举动,无法不让人怀疑是剧本又出了问题。

威尔·史密斯在这期间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自己对剧本的干涉问题,而是表示自己不希望《黑衣人》10年后的这部续集草草了事,希望能找到最精彩的创意呈现给大家。

而导演巴里·索南菲尔德则在采访中反驳了媒体的猜测,称剧本只是在细枝末节上存在一些漏洞需要修改,和威尔·史密斯不和的传闻也纯属无稽之谈。

2011年的2月,《黑衣人3》原定的复拍日子到了,媒体却等来了剧本第一稿的作者伊坦·柯亨被召回修改杰夫·内桑森修改后的第三稿的新闻。

3月,《黑衣人3》剧组再度传来消息,称伊坦·柯亨对剧本修改后,仍不能让主创人员满意,因此剧组又把第二稿的作者大卫·凯普找了回来进行第五次修改。

到此为止,《黑衣人3》的剧本问题已经演化成了一场闹剧,随着影片的投资从1.5亿追加到了2.6亿,几乎社会各界都在等着看这部没有剧本就开拍的索尼大片的笑话。

有消息称,事实上剧本早已得到了索尼方面和导演的认可,唯一的阻力就是威尔·史密斯对编剧们提出的关于穿越时空的每个想法都不能满意,而他的制片人身份恰恰另他有了对剧本施加影响的权利。

剧本的拖延,导致数百万美元的损失,原本汤米·李·琼斯与乔什·布洛林为拍摄《黑衣人3》而腾出的档期也变得没有任何保证,此时,只有威尔·史密斯一人毫无压力,沉寂的4年,令他的日程表不再密密麻麻,他有大把时间可以等剧本改到百分百让自己满意。

此时,媒体爆料称一位影片的关键角色表示:“任何涉及时间旅行题材的电影都很难办,你不能奢望它完全行的通,没有漏洞,它会花费比你以为的要多的时间。

”字里行间都充满着对威尔·史密斯因为个人意见影响应影片拍摄进程的不满。

3月15日,影片中MIB老大Z探员的扮演者亚力克·鲍德温因档期问题宣布退出《黑衣人3》,他说:“我实在不能等了,汤姆·克鲁斯的《摇滚年代》还等着我呢,反正我扮演的也不是什么重要角色。

”《黑衣人3》因剧本拖延而造成的损失因此而变得更加惨重。

直到《黑衣人3》首映前夕,一直忙着为剧本事件辩护的导演巴里·索南菲尔德才终于在媒体的逼问下承认,《黑衣人3》在2010年11月开拍的时候,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剧本,他说:“如果《黑衣人3》成功了,那说明边写剧本边拍戏的方法是可行的,这次的尝试是不成功,便成仁。

”尽管后来,他极力向媒体表示“《黑衣人3》的剧本问题虽然导致影片杀青延期了三个多月,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制作完成的影片还是很棒。

”但仍难以掩饰威尔·史密斯因为自己对剧本的个人意见,而拖累全剧组的事实。

巨星作派惹怒市民 《黑衣人3》剧组怨声载道 如今,尽管归来的威尔·史密斯仍然是不折不扣的好莱坞巨星,但事实上在“潜水”四年里,名声和势力下滑的事实还是无法逃避。

《黑衣人3》还未开拍的时候,就已在融资阶段陷入了困境,尽管威尔·史密斯有着“一人担起一亿美元票房”的名声在外,却仍然并没人因为威尔·史密斯的存在而痛痛快快的砸钱。

好莱坞是个认钱不认人的地方,如今,连媒体都不再像往常一样忙着抱威尔·史密斯的佛脚了。

2011年,3月28日,《黑衣人3》在停拍了三个月后终于再度开机,很快,更令人哗然的事发生了。

5月12日《纽约邮报》头版头条,大幅刊登了关于威尔·史密斯在拍摄《黑衣人3》期间,将自己长达14米的保姆车停在曼哈顿街区,导致市民对此怨声载道的报道。

“巨星的个人习惯让电影摄制组好像来自地狱的魔鬼。

”《纽约邮报》对威尔·史密斯的巨星做派做出如此评价。

据报道威尔的保姆车比一辆城市巴士还要长,除了需要容纳包括保镖和助理在内的超过12名威尔·史密斯认为“不得不雇佣”的人员之外,还要配有自己的健身房,休息室,和大银幕电影放映室。

“威尔·史密斯畸形的大家伙让曼哈顿街头充斥着废气,现在威尔·史密斯真实演绎了什么叫我是传奇!

”据报道,这个巨型保姆车的租金高达每周9000元,而停放车辆要花费的曼哈顿街道占用费每月高达25000美元,“《黑衣人3》选择在这里拍摄原本是因为这里有针对电影的税收减免政策,但是现在看来,他们并没有省下多少钱。

”以为内部工作人员透露道。

5月13日,纽约市长办公室迫于舆论的压力,勒令片方将这辆巨型保姆车拖走,威尔·史密斯不得不将它转移到了附近的私人停车场。

除了令人发指的巨星作派之外,威尔·史密斯《黑衣人3》的剧组中一贯的随意指手画脚习惯也令工作人员感到焦虑。

一位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有一场威尔·史密斯扮演的J探员与汤米·李·琼斯扮演的K探员通电话的戏份,琼斯先完成了自己的表演,接下来轮到威尔拍,谁知威尔竟然突发奇想的为影片的布景提出了自认为更好的创意,于是所有布景不得不拆了按照威尔·史密斯的意思重新搭建。

在拍摄的时候,威尔又临场发挥的说了与剧本不符的台词,这台词和汤米·李·琼斯的台词一点都对不上,威尔却觉得自己的台词很精彩,他拒绝重拍,于是我们只好重新搭建了汤米·李·琼斯的布景,让琼斯重新演一遍!

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了,他总是这样。

”人岁数大了总是免不了自以为是,如今已经43岁的威尔·史密斯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有着无数光环和丰富的阅历,他周围的人都在尽力的满足着他各种充满个人主义的要求,尽管有时候他们会抱怨,却依然要照办。

据说,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威尔·史密斯要还要相继拍摄《独立日2》、《我,机器人2》、《绝地战警2》、《全民超人汉考克2》和《我是传奇前传》等各种续集影片,当威尔·史密斯对《独立日2》喊出了高达5000万美元的天价片酬后,《独立日2》的片方已经做好准备在没有威尔·史密斯加盟的情况下开拍了,而其它的各种“2”组,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文/宋小卡)更多内容看这里 http://ent.163.com/special/moviestories224/

 8 ) 迄今为止最糟糕的一部《Men in Black》

之前听朋友说,这部片不怎么好看。

看了之后,发现果然没有前2部好。

1.笑点比1、2部少。

之前两部的虫子外星人、会说话的狗狗、还有K与J之间的拌嘴,笑点颇多,但这部3真的没挖到什么笑点。

2.桥段老土。

先不说穿越是不是很老土,反正这次“坏人回到过去找到自己并杀掉好人,接着好人回到过去打败坏人”的桥段很有历史。

早在十几年前,我看一部美国动画片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个桥段了,而这十几年间这个桥段应该也不止用了那么一两次吧?

反正我是觉得超没新意。

3.恶心程度没有减少。

虫族是我觉得最恶心的一个物种了,而MIB仿佛对虫子情有独钟,很多外星人都有虫子的影子,例如触角吖之类,那些粘液吖什么的都有增无减,那家外星餐馆的菜式让我觉得很反胃……餐馆里面那条外星鱼也超恶心……4.泪点苍白。

看到最后,那个很刻意制造的泪点,真的一点都不觉得伤感……只有很刻意的感觉。

5.结尾没有第1、2部的有意思。

第1部的最后,是一个镜头拉到宇宙,原来地球所在的整个宇宙,都只是另一群外星人手中的小球;第2部的最后,K带J来到一个门前面,然后踢开了门,发现原来人类世界只是储物柜的其中一格,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

这两部的结尾,都表达人类认为是全部的“宇宙”、“世界”,其实比我们认为的小很多,人类只是很渺小很渺小的一个物种。

这两部结尾所表达的意思有点雷同,如果第三部的结尾再搞一次这样可能会让观众觉得没有新意,不过把这样结尾作为《MIB》系列的一个传统也没什么不好。

但,第三部连这样的结尾都没有出现。

总的来说,这是《MIB》系列最糟糕的一部,看这部电影,还不及重温前两部来得有意思

 9 ) 相关影讯

一句话评论作为好友,乔什·布洛林完美地诠释并致敬了一位年轻版的汤米·李·琼斯,他所做到的远远不止是对于动作、表情和语气的模仿。

——《娱乐周刊》影片的结局同时做到了温情、欢乐和风趣等等特点,将包括丧父、悔恨和种族和谐等因素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纽约时报》本片足以抹去第二部给我们留下的虽然已经模糊但却并不愉快的回忆。

——《好莱坞记者报》影片真诚简单的情节、怪异的外星人、大胆的悬念和在结尾时为J和K所带来的一股全新的情感刻画,还是值得享受的。

——《芝加哥太阳报》影片的特效带来了一些可乐的效果,史密斯和布洛林之间出人意料的化学反应让本片成为了一部值得一看的夏季消遣。

——《滚石》幕后制作  经典科幻系列10年首登内地  《黑衣人》系列是好莱坞黑人影星威尔·史密斯演员生涯的代表作之一,1997和2002年推出的《黑衣人》前两集在全球共计收获了超过10亿美元票房,也让威尔·史密斯与汤米·李·琼斯饰演的J、K这对黑超探员组合成为了科幻影史的经典形象之一。

  遗憾的是,《黑衣人1、2》却因为种种原因,当年无缘内地银幕与观众见面.《黑衣人3》将有望为这套科幻经典系列首开先河,让影迷们一圆10年期待,在大银幕见证“黑衣人”的风采。

  十年磨一剑  2002年,当威尔·史密斯还在和导演巴里·索南菲尔德拍摄《黑衣人2》的时候,索南菲尔德就在和史密斯商量《黑衣人3》的剧情。

当时,索南菲尔德希望第三集影片能有一个穿越的故事,J回到过去,拯救K的同时也发现了K的秘密。

可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的想法却拖了十年才成为现实。

索南菲尔德说:“这个电影项目,变成了一个缓慢而巨大的工程。

不过索性的是,我们在有生之年看到了它的完成。

”  2009年的愚人节,索尼宣布了这部电影的拍摄计划,也找来了编剧撰写影片的剧本。

而那个时候,威尔·史密斯和汤米·李·琼斯都没有决定要回到剧组,再次扮演这个已经有十几年历史的角色。

而与此同时,影片剧本的撰写进程也并不顺利,一个穿越的故事,并不容易“杜撰”。

加之前两集电影里的那种古怪的幽默和奇奇怪怪的剧情,要在风格上保持高度一致,并不简单。

于是,在伊坦·柯亨撰写的剧本的基础之上,索尼又找来了大卫·凯普修改剧本。

对于剧本,凯普说:“为了能在风格和故事上与前两集《黑衣人》保持一致,我们在剧本上花了大量的时间。

因为续集电影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前作如出一辙,如果颠覆和改动过于夸张,那还不如直接就去拍摄一部新的电影。

《黑衣人》受的这么多人这么多年的追捧,是有原因的,所以我们不会冒失地改变太多的元素和风格。

”  接近十年的筹拍,耗费掉了索南菲尔德大量的精力。

而且,在这十年里,银幕上生长出了各种各样的超级英雄和各种各样的科幻巨片。

面对着这些后生的挑战,开创了《黑衣人》系列的索南菲尔德说:“《黑衣人》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独特的幽默元素,所以那些漫画改编而来的电影、其他的科幻片等等并不和这部电影相冲突。

说到底,《黑衣人》还是银幕上最为奇特的讲述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电影之一。

”  穿越和老面孔  《黑衣人3》有个穿越的故事,关于这种剧情设置,索南菲尔德说:“我最喜欢的电影一直是《回到未来》,看了足足有20多遍。

我和威尔商量,看看是不是能在影片中安排一个穿越的故事。

当时,我们都认为,回到过去,发现K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其实是最好的一种安排。

后来我们分开来,过了8年,才搞出来剧本。

首先,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在《黑衣人3》的剧本里,时光旅行、外星人入侵、动作、喜剧、科幻和阴谋论都有了,而且剧本还有很强的娱乐性,这是一个很标准的好莱坞剧本。

其实,威尔和汤米也都很喜欢这个剧本。

”  在影片中扮演J和K的还是威尔·史密斯和汤米·李·琼斯这一对老搭档。

其实,这两位回到剧组,也是经历了重重考验的。

首先是史密斯,在拍摄完《七磅》之后,史密斯许久没有新片。

虽说他的工作表上有那部搞了三年还没有一点动静的《航程》,但他还是进入了半隐退的状态。

而汤米·李·琼斯则因为年龄问题,而不是太想再次出演科幻动作片。

索南菲尔德说:“这两位演员应该算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如果没有他们的出演,那么影片要想获得当年的成功,难度极大。

而且,这是一部续集,又不是全新的三部曲,所以我们还是费了点力气,说服他们回到了剧组。

于是我们便重新聚首,准备开拍《黑衣人3》。

”在影片中扮演年轻版K的是乔什·布洛林,对于他的表现,索南菲尔德说:“布洛林是一个很敬业的演员,他很会去揣摩汤米的表演,并在其中找到一种特点,并且在自己的表演中把这种特点加入到其中。

所以,他的年轻版K极有汤米的神韵和特色。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片场恍惚地认为年轻时候的K就是这个样子。

”花絮·这是2008年的《七磅》三年半后,威尔·史密斯主演的第一部电影。

这个跨度也创下了他1993年入行以来最长的"停工期"。

·在影片中,J穿越到43年前去找年轻的K。

而在影片中扮演年轻的K的乔什·布洛林只比扮演老年版K的汤米·李·琼斯年轻21岁5个月。

·这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监制的第二部第3集的续集电影。

前一部是《变形金刚3》。

·《黑衣人2》在当时和《蜘蛛侠》同年上映。

后来《黑衣人》一直停摆,但是《蜘蛛侠》却在这几年内拍摄了三部曲。

而2012年,《黑衣人3》又要和《神奇蜘蛛侠》同台竞技了。

·影片的化妆师里克·贝克在片中扮演了一个头骨爆裂在外的外星人。

·威尔·史密斯的私人化妆师朱迪·默多克(Judy Murdock)也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有着阿凡达一般蓝色皮肤的外星人。

·为了配合影片上映,Activision将在影片上映前三天,也就是5月22日发布一款以K和J之外的角色为主角的黑衣人游戏:《黑衣人:外星人危机》(Alien Crisis)·迈克尔·贝曾经是本片的导演候选人。

·大卫·凯普原本是要执笔《黑衣人2》的剧本的,但却未能成行,后来他撰写了《蜘蛛侠》的剧本。

直到《黑衣人3》才完成愿望。

·莎拉·拜伦·科恩原本有意在影片中扮演鲍里斯。

·杰玛·阿特登原本要在影片中扮演探员O,但是因为档期冲突,未能成行

 10 ) 《黑衣人3》 时间、逻辑与命运

昨晚,和两朋友一起看的《黑衣人3》,看完后,我觉得这是黑衣人系列最好的一部,而朋友意见恰和我相反,一个喜欢1,一个喜欢2。

以前一直没看过黑衣人系列,在那位喜欢1的朋友强烈推荐下,前天晚上把1和2一口气看完,由于朋友把我的胃口吊得太高,看完后我觉得1和2很一般,为此还在QQ上和朋友争论了半天,其实,仔细想想,争论了什么的都没多少意义,不同的人看片的出发点不一样,喜欢的东西不一样,结论自然也不一样,而黑衣人1拍摄于1997年,以我今天的眼观去苛求,当然无法满足。

我觉得这是我这一年多来看的电影里最好的一部,上一部是《盗梦空间》 。

看网上有的很多网友评价这片子逻辑混乱,个人觉得这片子逻辑很好,当然,漏洞肯定有,但我认为没那么多。

一、电影的时间线。

首先,这部片子的时间线肯定是多维度的,但由于电影本身叙事方式的限制,只能以单维度呈现,但影片对不同维度均做了隐示。

首先要确认的是这一个理论:人物穿越时间线维度,从而引起了时间线度的动荡,产生了不同的维度,进而导致不同的结局。

第一个引起时间线动荡的人,是鲍里斯,他成功穿越到40年前,杀死了K,这就是为什么K坐在家里的沙发上,消失了。

结果呢,J第二天醒来,发现K死了,死于40年前,紧接着,外星人开始入侵,没有A网,地球面临毁灭,而J,却清晰的记得K和他之间的一切,万般无奈之下,J决定穿越去找K。

说道这里,第一时间维度就出来了。

这个维度就是鲍里斯穿越到40年前,杀死了K,否定了K之前所做的一切,(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然后鲍里斯带着外星人入侵地球,J为了阻止这一切,开始穿越,这个维度持续到的节点是J的穿越。

那么问题就出来了,既然K死亡了,那么K就不会招J进入MIB,就不应该有1和2的剧情,J都不是MIB了,剧情还如何发展。

这就要提到另一个理论,时间线的自动修正性,就是时间线会尽可能维持与原本时间线一样的特性,换句话说也就是人的根本命运不可改变,虽然轨迹有可能会偏离,但会时间线会尽量维持统一。

而J,命运决定他必然要成为MIB。

随着剧情的发展,J找到电器店的胖子,拿到时光机,准备穿越。

从J和胖子的对话中,透露出了很多信息,证明了上述的理论:1、J问胖子,为什么其他人都没有了K的记忆,只有自己有?

胖子回答,因为你本来就在现场!

换句话说,就是J,命中注定,会有一次穿越,去找年轻的K,才能维持正常的时间线维度,而鲍里斯的穿越,打乱了这个维度,在鲍里斯穿越打乱的这个维度,同样有穿越为了维持这个维度的J在现场,所以J作为当事人,才会保存有K存在的记忆。

2、胖子警告J,不要和年青的K有接触,不然会打乱时间线。

而之后的剧情发展,穿越的J和年青的K亲密合作,成功干掉了小鲍里斯和老鲍里斯(穿越的)……由此,我们可以猜想第二时间维度,这个时间维度具体表现就是1和2的所有剧情,到3的开头,鲍里斯被关进监狱,一直到鲍里斯穿越,然后K消失,而维持这个维度的条件,必须有J的一次穿越,而且穿越的J和年青的K不能有接触,J间接的帮助年青的K打败了鲍里斯,把鲍里斯和那个小虫子分开,削弱了鲍里斯的力量,成功将其关进监狱。

(J在这个维度穿越的原因可能是当年的鲍里斯太过强悍,年轻的K和当年的科技力量不能独自搞定,得有穿越的J帮助,或者其他什么原因)但这个维度,因为鲍里斯的穿越而被彻底否定,所以我们看到了第一个维度的情况。

第三维度,就是电影呈现的J穿越后的种种剧情,到最后,J成功干掉了穿越的鲍里斯(也可以说命运决定鲍里斯必然死在J手里),并帮助年青的K杀死了小鲍里斯,同时明白了自己的身世,然后回到了自己的时代。

因为鲍里斯40年前已死,自然就没了月球监狱,K也还在世,J的穿越成功否定了鲍里斯的穿越,最大程度上维护的原有的时间维度,但这个维度并非第二个,因为鲍里斯不存在了。

二、命运时间线决定了人物的命运和责任鲍里斯,鲍里斯必然死在J的手里,如果鲍里斯不穿越,那么鲍里斯应该在第二维度里被J杀死,虽然现在鲍里斯还是死在了J的手里,但是却是在40年前。

这肯定会对现有时间维度产生印象,受这个影响最大的,肯定是K。

K的命运,必然是死亡。

在第一维度里,K被穿越的鲍里斯杀死于40年前,虽然J的穿越否定了鲍里斯,救回了K,但是,K的命运,必然因为鲍里斯联系在一起。

电影的最后,格里芬看到,一颗流星撞向地球,因为K没有给小费,而当K返回餐馆给了小费后,流星撞到了一颗地球卫星,形成了无数碎片。

我认为,这个结尾,预示了K必然死于一个外星人之手,这应该是下一部电影的剧情了。

J,注定要成为一名MIB,注定要和K基情四射,从J的父亲答应加入MIB开始。

三、我认为电影存在的几个漏洞和疑问:1、J找到胖子要求穿越,胖子笔记本上有鲍里斯穿越的记录,这个是逻辑上的一大漏洞。

有人说为什么鲍里斯穿越后却没杀胖子,留了活口,这不符合人物设定。

其实我认为鲍里斯并没有留活口,肯定把胖子杀了,但是鲍里斯的穿越,杀死了K,否定了第二时间维度而造成了第一时间维度,在第一时间维度里,鲍里斯根本就没被关进监狱,因而胖子当然是活着的,真正的漏洞是笔记本,笔记本上不应该有鲍里斯的穿越记录。

这里编剧疏忽了,应该通过J的推断来确定J鲍里斯穿越的时间节点,而不是笔记本。

2、J从火箭发射架抱着老鲍里斯跳下的时候,来了一次时光倒流,我就看的有点纳闷了。

这里我用了时光倒流,而不是穿越,从效果上看,时光倒流和穿越应该是不一样的,这个应该怎么定义。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穿越是在某个时间节点强行切入,所以,穿越者能在切入的时间节点看到过去的自己(新老鲍里斯),而时光倒流仅仅是顺应时间流的回溯,(J时光倒流后,身体上的刺消失,但保留了鲍里斯发射刺的方向的记忆)。

这样解释似乎能说通,但我总觉得太过牵强,而且影片中J用同一个道具实现了两种状态,似乎也说不通,期待达人解释。

3、关于那个格里芬,我看的有点迷糊。

看情况格里芬是个地道的时空穿梭者,他本身就有这种能力,但第二维度里格里芬并没有出现,这么重要的人物,不应该缺席。

最后,还想讨论两个问题1、格里芬让J的父亲看到了什么?

是什么能使一个高级军官让两个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进入国家军事禁地?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格里芬让J的父亲看到了眼前的J正是自己的儿子,当然K和J的目的了什么的肯定也有,但要获得信任,我认为这一点最重要。

也许,他还看到了自己的死亡吧。

2、影片的翻译,看论坛里有的朋友说听英文和看中文翻译这是两部不同的电影,我朋友也在抱怨这个翻译让影片丧失了原本美式幽默的魅力。

本人E文实在太烂,全篇都是看字幕过来的,以上情节的理解和推理,也完全基于这个中文翻译。

虽然本人水平无法确认这种本土化是否准确,但就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这种本土化的翻译,这就好比但相对于蝌蝌啃蜡,我当然更喜欢可口可乐。

我也非常希望有高手能做个原版的中文字幕,也许在原版里面,影片的逻辑会更加清晰。

《深洞》短评

很一般,令人失望。

3分钟前
  • 劳而获
  • 还行

哥真的看不懂

8分钟前
  • 214x276
  • 较差

挺恶心,但是还听想看,挺喜欢。哈哈

10分钟前
  • 后青春期的诗
  • 推荐

在电影院看的3D,效果不怎么样,虽然比较喜欢will smith,但我确实对喜剧没喜感。

15分钟前
  • Xzavier
  • 较差

难的是自圆其说。

17分钟前
  • Hello Monster
  • 推荐

看的时候笑爆了 翻译好有爱 外加依旧喜欢李琼斯爷爷~

18分钟前
  • Cindy
  • 推荐

作为不严肃科幻电影的代表,MIB中穿越的bug无需太过在意;反倒是六七十年代是美国近代史的华彩乐章:越战冷战嬉皮士性解放登月等都是极佳的素材;可惜本片只在形上做足文章,却在神上浅尝辄止,颇为遗憾;值得肯定的是结局对J身世的交待,这桥段通俗但温情;另外布洛林的选角真棒,二人组化学反应依旧

2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尽管故事有点老套,但喜剧效果不错。

27分钟前
  • 木木
  • 还行

我只能说的是,此片娱乐性质还真不如前两部了。而且少了以往的诙谐了。另外,此片有BUG。其它多说无益。

32分钟前
  • 困惑の浪漫
  • 还行

趁人少咱捞一笔就走!

36分钟前
  • 迷死脱毛
  • 较差

是3d版的吧 普通版的好假噢。

40分钟前
  • TOPHERKONG。
  • 很差

外星人都好恶心啊!

45分钟前
  • 易小兮
  • 还行

超级超级一般。。。。。。没有评论。。。。无感。。。。。

49分钟前
  • ppclaire
  • 还行

补补前两集

51分钟前
  • dengdengdeng
  • 还行

妈呀好难看!

53分钟前
  • 图灵莉莎
  • 较差

不错,也讲了穿越。喜欢

57分钟前
  • 唯一认识
  • 推荐

真心不搞笑,也不科幻

1小时前
  • HP 不浪也不潮
  • 较差

威尔史密斯怎么也不显老呢

1小时前
  • 小胖子
  • 还行

是我喜欢的类型~

1小时前
  • momo
  • 推荐

翻译实在是哎,我真是不知道说啥了

1小时前
  • witch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