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杯咖啡下肚之后,我和老公还是在上半片未放完的时候,困得东倒西歪了。
这就是典型的美国片子,帅哥,美女,而且是贩毒头子的女人,一拍即合;警察,匪徒,天上地下;最后的英雄救美,依依惜别……在对好莱坞片子逐渐倒了胃口之后,越来越难以忍受用这种片子来浪费时间了。
我只是觉得最后英雄美女分手的霎那,巩俐眼中流露的心痛,让我稍微有所安慰。
好吧好吧你们都在骂,我就小夸一下之所以用这个题目,是因为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睡着了,在电影院里面哦,或者,正确地说,是电影的前半部分非常无聊,我始终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可是不能否认的是,电影进入后半段后开始变得比较刺激了,这次Michael Mann 把枪战拍出了水平,Miami Vice 中的摄影非常有特点,镜头跟随人物的方式非常自然,有时抖动很厉害,就像你是在收看关于警方行动的现场直播而不是在看电影。
尤其是最后的枪战中,长镜头的运用,血溅在镜头上而镜头依然在搜索着拍摄对象,还有枪械的声音、子弹打在车身上的咚咚声,镜头和音效让你感觉你就是那个藏身于车后在躲避子弹的人,很过瘾。
再说说这部电影的节奏,前面说了,节奏控制简直……大失水准阿,和巩俐的缠绵尤其催眠,我的天啊,你说说这一段爱情需要用15分钟来说吗?
粗俗点说,不就是睡了又睡吗?
而且巩俐和柯林法瑞尔的激情一点都没有让我找到感觉,不但没有给片子加分,赚取观众的关心与同情,还使整部影片冗长而拖沓。
最后说说巩俐,好像全片没有笑过一下,皮肤显得好黑,不符合亚洲人对亚洲人的审美,当然也许符合老美喜欢“Tan”的心理,演技基本发挥正常,最后一点表演得很好,看的是中文版,所以没有能够“考察”她的英语,总算是老鸟了,这次演得还是可以,不过估计没有想到,名导+双明星的阵容,片子却拍得很一般。
最后说一下,我不觉得此片是烂片,此片起码还是有闪光的地方,我们要宽容一点,毕竟,那首歌还是挺好听的嘛,风暴中的Miami有几个场景还是拍摄得相当养眼,还有拍摄技术确实一流。
欢迎光临我的BLOG:闲话:http://spencersnote.blogspot.com/正经:http://spencersong.blogspot.com/
杰米•福克斯是我非常喜欢的黑人演员,于是能让他充分表演的电影,我肯定就不会方案了。
个人对柯林•法瑞尔感觉一般,倒是很喜欢40岁左右的巩俐,确实有果实熟透了般的性感。
整部片子里渲染暴力、豪华、邪恶以及性感的部分都做的很充分,只是部分色彩和衔接,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有点想走艺术法儿,其实一路商业到底,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巩俐最出名的作品还是属于张艺谋导演的那种农村女性,隐忍的同时具有不可小觑的内在激情或爆发力。
她身上拥有的东方传统特质,是属于中式深宅般的内敛与沉静,可以坐成一副画,却并非开放式的中西合璧,让人觉得妩媚至骨。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巩俐(可卡因版)。
巩姐真是驻颜有术啊,杜拉拉升职器式的扮相,精炼、年轻又风骚,足可以冒充章子怡妹妹。
Michael Mann的才气是消失了么。
借刀杀人的精彩和盗火线的经典都不复存在了,是演员挑选的有问题么?
真不敢相信这么普通的一部电影居然会是Michael Mann拍出来的。
十天前去看了《迈阿密风云》,结果没觉得怎样,以至一直忘记写上一笔。
电影内容挺俗套,没什么好说。
主要是冲巩俐去的,因为一向佩服她的演技。
可是这一次巩俐的角色并没有如我期待的那样出彩,戏份不重,人物也没什么挑战,窃以为,找巩俐出演有点大材小用了,其实找个稍微懂得演戏但绝对吸引眼球的花瓶就行。
不知为什么,巩俐在这部戏中常常显得很憔悴,以至有时候露出了明显的老相,令我不由自主感到悲哀。
总以为,女人不可能永远保有美丽,但应该越来越有韵味;女人不怕皱纹与年老,但一定不能够显露憔悴。
也许巩俐在影片中的形象是导演与化妆师有意而为之的,终究西方人的审美观与东方人不同。
顺便说一句,与巩俐配戏的第一男主角确实挺帅,很养眼。
内容太烂了,分了两次才看完,也算是打发了寂寂长夜吧。
可以说能评为我看过的第二不吸引人的欧美片(第一是今年看的一部叫星尘的电影,呕。。。
),不过结尾auto rock一响,我觉得好听到差点掉泪,心中暗涌澎湃,心想:如果自己是个男人,根本无法和巩俐姐姐这样的东方女子告别吧。。。。
太喜欢这结尾了。
哈哈。
沒有看過電視版, 聽聞都幾經典的一部罪案劇情片。
"一定要型", 我覺得是這電影的標誌。
鞏利也真的幾美, 在劇中的位置也處於有點"花瓶", 但這也意料之內的了, 因為從海報也可得知, 男主角才是最最重要的。
故事, 一般, 有點浮, 如"想飲古巴特飲, 就即去夏灣拿"。
最型的, 我覺得是Jamie Foxx。
這部戲最緊要型。
如果只看豆瓣上5.6的评分,一定会以为这是一部烂片。
我想问题可能出在打分的人多是在2006年看的内地影院版后,给出了不及格的评价。
我没看过当年的引进版,我是在家看的2016年导演剪辑版,全长140分钟,蓝光画质。
以我看的这个版本而言,引用豆友的话“这是一部杰作”。
迈克尔曼是个极具个人风格的导演,虽然在商业上起起伏伏,但他的主要作品都深得我心,包括《惊爆内幕》、《阿里》、《最后的莫希干人》等,更不要说影迷心中的经典《盗火线》、《借刀杀人》等。
迈克尔曼早年靠电视剧集《迈阿密风云》起家,这次重拾旧题材,动用1亿多成本,无非是想再次博得商业的巨大成功。
事实上这部片子商业成绩并不理想,但今天回头来看这部电影导演是下了大气力来拍的,从演员、剧本、场景、道具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艺术追求,成品确是也出类拔萃,不失为一部都市警匪片的经典。
影片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头一个阶段直到两名卧底为毒贩完成第一次交易,可以说剧情扣人心悬,尤其是身为卧底随时可能被残杀的紧张感十分强烈。
导演延用了从《借刀杀人》以来的DV拍摄手法,加重了纪录的风格,强化了写实的气氛,让观众体会到身临其境的压迫感。
第二个阶段以法瑞尔与巩利的感情戏为主。
虽然有香艳的情欲戏,但更象是两个人在肃杀的环境下苟延喘息的宣泄。
两人的关系为本已分明的正邪较量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第三个阶段以第二次交易为主,双方在尔虞我诈中走向最后的对决,迈克尔曼擅长的枪击战再次把真枪实弹、刀刀见肉的现实效果搬上了银幕。
训练有素的枪战技巧,交叉掩护的战法操作,让观众有如亲临现场感受枪林弹雨。
影片的结尾让人感觉这只是阶段的胜利,九死一生的主人公并没有放下戒备,生命的威胁并未完结。
《迈阿密风云》延续了《盗火线》的主题理念:善恶边界模糊、正邪两方交叉。
几个主要角色形象丰满,人性立体。
也许这就是导演要表达的宗旨吧,人都是环境下的产物,无所谓好坏,只是生存的需要。
因而我更愿意把这部电影看成是《盗火线》的姊妹篇,无论是风格、题材、主题都有许多相通之处。
在当今众多的警匪题材电影中,迈克尔曼的作品确实独具魅力,段位较高。
尤其是动作设计、场面调度、实战模拟等方面都是大家风范,仅以影片开头的一场摩托艇比赛为例,航拍、跟拍交替,主观、客观视角轮换,大场面、大调度,几个境头下来如宏的气势扑面而来。
只可惜,由于票房不高,这之后的迈克尔曼再难有如此大手笔来施展拳脚了。
不知道迈克尔看到现在充斥好莱坞的彼得博格这样的作品,作何感想。
这部片子还有一个让人标记的点是巩利的参演。
当初国内引进时曾以巩利的香艳戏为噱头,结果国人看的是删减版不仅大呼上当;再有也许国人看不惯巩利扮演一个南美毒枭的情妇吧,总觉得象是一个菲佣把自己漂白了,所以观后一致的口诛笔伐。
我想这也是此片评分不高的原因。
评心而论,巩利演的很出色,作为一个内地演员挑战完全陌生环境下的特殊身份人物,还要说带口音的英语,难度可想而知。
总体来说,巩利完成了导演的要求,对不安心理下爱恨纠缠的拿捏十分到位。
只是在情欲戏上感觉还是有点紧,放不开,这是内地演员的通病,毕竟成长环境不一样。
如果导演在拍摄时多加一些裸体可能会更自然些,不过迈克尔曼也不是拍床戏的行家,这一点在影片中有让人出戏的地方。
我想这部戏是让巩利成长升华的一部戏,因为有了这次好莱坞大制作的锤炼,巩利更加提升自己在镜头前的自信,所谓“巩皇”正是从这部片中老大女人的气场走出来的。
不过看了导演剪辑版还是应该明确,这部片子的主角是海报中的两名卧底,巩利的出现只是加重较量的不确定性。
引进版的问题也出在这里,让感情戏有了喧宾夺主的效果,会让观众对影片的整体把握有所迷失。
镜头恶难看 故事恶无趣 jq戏恶狗血 偏偏还恶长- -||
巩俐卖肉才换来一部烂片
一场枪战打十几分钟,不断切每个人的开枪镜头,真牛逼
3.5。即便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仍是一部标准化的迈克尔曼电影。沉着稳重不做作地渲染气氛,不故弄玄虚的设置悬疑,“点到为止”的平衡感,对引擎和机械深度着迷的运动感,以及神经绷紧的时刻突然穿插的风景镜头,这些都是现在好莱坞电影早已消失的手艺与遗产。
還好啦。音樂特棒。
片头听到Numb觉得很惊喜,但是整部电影真的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还长达2小时-_-#
闷闷的片子,情节也没什么看点。本以为最后还能上演个黑社会大佬报仇,鱼死网破之类的桥段,没想到皆大欢喜地结束了。无聊。巩俐大婶也完全没有可圈可点之处。
我都不知道,巩丽阿姨凑什么热闹
居然忘了Mark这部哈哈。整部片子的色调极美,人物大特写为很多段落增添了不少宁静忧愁的意味。算是被低估的非典型的新黑色电影,男主身为警察却只想着谈恋爱,巩俐也很少宣传这部影片,但她的表演真的超迷人
剧情温吞,表演僵硬,巩俐阿姨的出现和口音减掉2星。。。。
长了点,情感戏还行
要单单是无聊我也不会给两星,问题在于它不但无聊,还爆长。。。。
没意思
怎么回事,怎么感觉科林法瑞尔看巩俐的眼神里充满了真心的爱慕啊,这个眼神配合上他的小胡子看起来太呆了哈哈哈哈。
有很好的主演,可是没有什么吸引的内容
5.0/10分。2024.05.27,初看,导演剪辑版GBR英版蓝光。这剧情,不应该叫“迈阿密风云”,而应该叫“迈阿密风流”。。。应该请琼瑶大妈来润笔一下。。。巩俐居然演了这么个烂角色,而且演技也烂,都放不开,我都看到她和科林·法瑞尔演对手戏笑的时候,那个嘴角明显的缩回去又被她强行扯回去,假笑。。。镜头也是手持式的吧,画面那粗糙的颗粒感,晃动个不停,你以为你是在拍谍影重重吗。。。导演迈克尔·曼廉颇老矣。
色调暗到阴郁,夜戏更是让我回忆起权游最后一季那黑漆麻糊的感觉。配乐和画面不搭调,尤其是最后夜晚大战巩俐出场那一段。巩俐戏份不多,床戏不少,打酱油的角色。
小孩演大叔,大街扮靓妞。哎
新海岸,新风景。大胆的黑色,让人物成为负形,而头顶总有光,飓风蠢蠢欲动,接近《新世界》的超验性。选歌精准,尤其是片尾Mogwai的Auto Rock。
【东方有线】十四年前第一次看时感觉太平淡,给了三星。十四年后再看,果断改成五星。有些电影的好处真的是要经过岁月沉淀后才体会得出。巩俐在迈克尔·曼的镜头下美丽、精干又从骨子里透出几分哀愁。两个男主角强悍而帅气。影片写实的叙事风格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缉毒卧底警察这行的危险。科林·法瑞尔扮演的卧底警察最终放走了女毒贩,没有犹豫,没有挣扎,再正义的主旋律也无法完全压制爱情的力量与意志的自由。联想起22年底那部因包含主角爱上毒枭的情节而被封杀的缉毒题材小说,只能说我朝还处于前现代甚至更退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啊!(20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