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今年才看的,距首播差不多已经15年了。
看了四季,最喜欢的男性角色Thomas Culpepper,和前两季的Sir Thomas More,女性角色为Lady Marry,小玫瑰也演得很好,但是人设不喜欢。
因为历史剧,我作为一个不太了解英格兰这段历史的外国人,不予置评。
只觉得讲了一个喜怒无常皇帝的淫荡杀妻史,而且能拍出四季也着实令我惊讶。
我只惊讶于剧中人物的信仰,信仰可以超越生死。
最后,妆造是一流的,摄影、运镜这些都可以,给个四星,以表纪念。
写在前面吧,事实上亨利八世死后,都铎王朝的好戏才刚刚开场,然而受限于时代背景、受众的文化程度以及剧组的追求和预期,将此系列的重点放在了亨利八世和他的女人们身上,就如同大陆层出不穷的套壳宫廷戏上。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开始,相信如果世界依旧和平,将来还是会有对那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解读更深刻的剧本出现。
这一季亨利一生最后的两个有名份的女人打包出场。
首先不知道什么原因,纵横亨利八世时代的重要人物,诺福克公爵在s2安妮博林被斩后就不见了,既然这样,你还不如改编成全家被斩不是更人尽其用?
诺福克公爵不仅活的好好的,更是在1533年从萨福克手里夺回了军务伯爵的职位。
凯瑟琳是安妮博林的表妹,诺福克公爵的侄女,她进宫就是诺福克的安排,时任克里维斯的安妮的侍女。
熟悉吧?
他显然是对亨利八世专吃窝边草,侍女终结者的尿性知根知底。
所以这个安排显然是为了家族振兴下的一步远棋,但他也没想到这收获来的如此之大之快。
估计原先最多也就是让青春貌美狐媚的凯瑟琳·霍华德作为情妇,用肉身在巩固家族在朝中的利益罢了。
而之前估计拍了太多亨利八世睡宫女点戏,剧组怕观众无聊,让s3那个cos特拉法尔加的莫名角色去妓院发掘了凯瑟琳·霍华德。
而这一季,这个独眼角色又莫名其妙的不见了,估计是关系户吧。
这一季算是对克里维斯的安妮拨乱反正了。
上一季我就说编剧居然把亨利八世对她的极端厌恶诉诸纸上昭告天下,是不打算见面了吗?
这一季就当没发生过,而且温柔以待,而且还安排了场没必要的床戏。
凯瑟琳封后之后的剧情基本遵循历史,无功无过。
最后一任王后凯瑟琳·帕尔,据说是在亨利女儿家认识的。
照剧情来说显然不可能,这两位信仰不同,是不太可能有什么私交的。
然而凯瑟琳·帕尔的母亲做过亨利八世第一任阿拉贡的凯瑟琳的侍女。
缘分呐,亨利。
亨利死后,凯瑟琳·帕尔如愿的嫁给了托马斯西摩,剧中有所体现。
之后生下一女,几天后死于产褥热。
和珍西摩一样。
亨利八世的6位皇后的结局:1个抑郁而终,1个和平分手,2个被斩,2个死于产褥热。
亨利八世既不是高产也不算低产的国王,3个子女,其中一个嫡子,算是过的去了,然而三个子女按照继承法先后继承王位,而不是靠什么血腥的宫廷政变,这个“奇迹”算的上空前绝后了。
亨利八世的一生教科书般的展示了一个集权者如何为了一己之私,在一群下好者的协助下,永远的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基因和走向。
但这既不是他的初衷,结果也不是他能想象。
伊丽莎白奠定了大英称霸全球三百年基业的起点,而被称为“童贞女王”的她,心里恐怕永远笼罩着她父亲对她母亲所作所为不可磨灭的阴影。
5任小妻子行刑前最后一句台词:"life is beautiful." But for her, that's the end of it, for her. What a cruel scene. 英国人很爱反讽(irony),此处用的尤佳。
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那么也没有理由make an exception for "life".Kathrine 不是什么坏人, 私生女,长在那个像妓院一样的地方,周围都是大嘴仕女,傻瓜前情人那样的人。
Mary嫌弃她放荡不稳重,可是她就是没教养啊,有人生没人教养不是她的罪,而是她的不幸。
嫁给年老、体胖、瘸腿的H8时她17岁,青春期叛逆女孩不懂害怕。
就算有了安博林前车之鉴,仗着H8宠溺,仕女撺掇,少年追求犯下大错。
很多时候致我们于死地的不是无知,而是无畏。
托马斯莫尔是个正直的理想主义者,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宗教主张烧死几十人面不改色,他有他的两面性。
托马斯克伦威尔是经验老到的政治家,在平定北方叛乱中他残忍果毅,他也光明正大的贪污,然而对于H8是绝对忠诚。
安博林不过是另一个政治牺牲品。
他们的下场都这么悲惨,命歹不要赖社会啊。
Life is beautiful, life is cruel. 骚气的法王一定会说:C' est la vie.###############################################################################剧情设计很精巧,比如5任事发的时候先是承认被追求(傻姑娘虚荣心)否认发生关系,接着被旧情人、仕女逐步揭露,到最后必死无疑时的舞、行刑前说自己更希望作为情人的妻子而死(这个是史料吧)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不提性场景、演员颜值(小乔美人么么哒)也是佳作。
平均分给低了。
###############################################################################本来看这个剧是想看亨亨超的,结果看到第四集发现自己活捉了一只美人小乔嚯!
英俊帅气的人这么多,让人心疼的只有你一个。
拜托小乔不要酗酒不要吸烟不要啃指甲,祝福你每天都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
############################################吐槽一句亨亨超有点面瘫。。。
感觉相比之下小乔演技很有爆发力,而且在H8(克)死了简西莫之后声线被控制的很有苍老的感觉,演员确实很用心。
小乔在访谈里说他演H8那段时期平时生活中也会不自觉的act like him, 那你以后接一些快乐的角色演好吗?
联动都铎王朝三部曲(狼厅提堂还有一本没出)有空看了写评价和梗概。
第一部看完后最近才拾起二三四,终于看完了。
亨利八世真的也算是一代伟人了吧,在各个方面。
第一任老婆是娶的嫂子阿拉贡的凯瑟琳,因为和凯瑟琳始终没有生出一个继承人(男孩)加上后来爱上了博林家的二女儿安,起了废后的心思,就以这段婚姻不合法为由,希望征得罗马教会的同意。
然而教皇反对,这也算是亨八开使宗教改革,脱离罗马教廷的导火索之一吧。
第一部结束,凯瑟琳在郊外的荒凉别庄里黯然离世。
第二位传奇王后是安·博林,亨八对她一见钟情,但安很懂得驭男术,总是对亨八若即若离,吊得亨八对她死心塌地,第二部开始成功上位,但由于她未能生出亨八的儿子,加上她会是不是插手亨八的政事,导致亨八慢慢地对她心生不满。
最后以安和哥哥乔治乱伦和与宫廷画师等男人淫乱后宫为由斩首示众。
关于安的淫乱是否属实,第四部最后一集她幻像说从没做过。
第三位王后是简·西摩。
她是一位端庄温婉的女性,很给人好感,给亨八生了后来的爱德华六世,但生完儿子后就因为产后褥死了,最后亨八和她合葬,可以看出她的地位。
第四位王后安妮是个炮灰,小国的小公主,但亨八嫌弃她长得不好看,所以碰都没碰她就找机会废了她。
也是因为这件事办得不好,导致托马斯·克伦威尔被亨八心生罅隙,最后处死。
但这位安妮最后被亨八以姐妹相称,她温婉的性格使得亨八慢慢的把她那儿当作是散心的好去处。
第五位王后凯瑟琳·霍华德完全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她的年轻肆意取悦了渐渐沧桑的亨八,但在嫁给亨八之前的丰富的情史和嫁给亨八后与国王近侍卡尔佩珀通奸使得亨八勃然大怒,最后也落得个斩首的下场。
最后一位王后也是凯瑟琳(欧洲人取名真是匮乏),是一位富有的寡妇,对前几位王后留下来的孩子也挺好。
但她与亨八信仰不同,所以时常有争吵,没被斩首真的是幸运。
亨八的竹马查尔斯,第一代萨福克公爵。
第一季不喜欢他,跟亨八的妹妹玛丽乱搞结婚被亨八贬到乡下,但最后还是毫发无伤地回到了宫廷,亨八身边的女人一个接一个在换,但查尔斯一直是亨八的左膀右臂,后面几季中的查尔斯真的是有血有肉,让人很有好感。
最后死之前,亨八说“我 亨利八世 英格兰苏格兰法国国王 命令你 不准生病”真的是戳。
他大概是陪伴亨八最久的人了吧。
亨利八世,一开始觉得他蛮傻的,狂妄任性,就是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君王,但看到最后,看他对着自己的画像回忆一生,真的是很唏嘘。
他也是在位期间,为了英国的发展,做了很多事情了。
也是个枭雄。
这部戏真的,场景很真实,很有中世纪欧洲的感觉,不管是服饰还是建筑,很还原。
演员也演技超棒,一季一季看下去,代入感极强。
The Tudors第三季我只看了几集,没看到the love of Henry's life的Jane Seymore怎么死去的。
今天看到Katherine Howard被斩首,突然很有感触。
这个年轻的女孩死前突然鼓起了勇气,公然挑战了Henry的权威。
她说:I die as a queen. but i would rather die as xxx‘s wife.(xxx指她的情夫,懒得查怎么拼了= =)她最后的一句话是:Life is very beautiful.生活确实很美好,但是已经不属于她了。
突然很同情这个一出场我就不喜欢的女孩,她的造作、她的任性、她的狂妄都被这句话抵消了。
生活很美好,特别是对这样一个年轻的女孩子。
因为年轻,她可以肆无忌惮,但是生命却戛然而止。
她不像前几位皇后,或者受到人民的拥戴,或者得到过Henry最深的爱,或者能和Henry成为好朋友。
她被人轻视,因为她无知。
她得到Henry的欢心,但是短暂的爱恋却无法让她满足,因此她选择了爱自己的人。
她没有错,只是太年轻,太单纯,太执着。
这样的一个不安分的生命被囚禁在宫廷,最后只能是悲剧。
她写给情人的信中说:想到不能常伴你左右,我悲痛欲绝。
也许这才是她的真爱,尽管里面充满了阴谋和不堪。
因为有这份爱,她死前才能勇敢坦荡。
对于亨利八世,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在喜欢英剧跟英国历史的人脑海里,这些当然是经常出现的历史人物。
这部剧名字叫都铎王朝,不如叫亨利八世的一生比较贴切。
毕竟都铎王朝的开始是亨利七世,终结是伊丽莎白一世。
然而亨利八世对都铎王朝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这部剧是Showtime的力作。
大胆, 出位,香艳。
这是噱头,但也能反应各种情感吧。
把色情的外衣除去,只有政治跟欲望。
亨利八世爱这些女人的,即使送两个上了断头台,即使迫不及待的要处死曾经同床共枕的妻子们只为了候补的下一任,前提是在得到前。
亨利八世为什么爱这些女人,出于欲望。
第一个老婆是西班牙公主,为了使自己名不正言不顺的王位被普罗大众承认,但生不出儿子,毕竟他家有皇位要继承的,但由于第一个老婆有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撑腰,小命是保住了,但婚姻被认为无效,因为弟娶兄妻(欲加之罪嘛)。
第二个老婆是伯爵的女儿,但因为有法国的社交圈,所以拉拢了法国,但还是生不出儿子,用跟自己亲哥哥乱伦的罪名砍了她(还是欲加之罪)。
第三个老婆是个平民,好在还有美貌跟温顺,想生儿子的亨利已经疯狂,这个老婆给他生了个儿子,但生儿子后就死了。
第四个老婆是德国公爵出生,也不知道是女方嫌弃男方有恶臭还是男方嫌弃女方长得丑,没给她安一个罪名,毕竟这位德国公主自称还没圆房(也有可能公主为了自保而已。
总之这回可以名正言顺的休掉了,且对方有德国撑腰)。
第五个老婆是年轻的侯爵女儿,也曾喜欢到自称humble,但是生不出儿子,背后又因为跟别人偷情而上断头台(偷情是有,归根结底是因为子嗣单薄且无权无势),最后一个是个嫁过四次的女人(所以嫁妆丰厚,连国王都要考虑女方嫁妆,更何况平头老百姓),老亨利原本也想搞她一下,实际上是吓的了她一下,最后死在她前面。
这难道不是一部政治剧?
就是政治力量的较量,浓缩在一部皇家香艳史里了。
你想看香艳,有,各种裸露。
你想看政治和宗教斗争,有。
跟法国关系不好了,反映到亨利的家里,就是砍了第二个老婆的脑袋。
跟西班牙交恶了,就赶紧拉拢法国。
你以为亨利是因为爱安娜博林才推翻天主教么?
No,作为国王,他最重视的是自己的王权,脱离天主教的束缚不过是政治上的需要,而这一切又由于安娜博林而变得更加理所当然。
你以为他不杀第四个老婆是因为善良?
No,守财奴一号的亨利才不会白白让嫁妆流失,左不过是因为不想跟巴伐利亚交恶。
能做到王位并发扬光大你得有俩优点,一是爱权,二是爱钱。
亨利八世做的很好。
换一个人来做王位,少一样都会反过来被整死。
所以这部剧是反应人性的。
我并不认为是亨利太残忍。
站在他的地位,任何人都会这么干。
事实上,他在英国历史上不失为一个有功的君主。
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是太懦弱的,行为上都不会有太大出入。
任何事情,任何历史行为,都大不过人性去。
PS:亨利埋怨老婆们生不出儿子,可事实也许是他自己的精子太弱,Y染色体游不过X染色体罢了。
Catherine得势后,对知道她混乱过去的Joan和老情人不但没有赶尽杀绝,反而在宫廷里在身边给他们安排职务,实在缺心眼地令人发指。
如果没有苟且不轨之事也罢,偏生自己又不那么清白无辜,没有洗刷过去重新做人,显然这么做是一条自取灭亡之路啊,看得我都被她的单纯和念旧所感动了。。。
这让我想到了第一季的白金汉公爵,又是一缺心眼。
对国王不满全放在脸上,有点谋反的意图唯恐别人不知道,对着三个不相干的人讲他的弑君计划,其中就有老狐狸样的博林。
就这样的缺心眼还能行谋逆之事吗,难怪还没咋地就被抓了砍头。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里的衣带诏事件,董承等人在汉献帝授意下谋除曹,行事可谓极密,比老白的程度高明百十倍。
然而也免不了被更狡猾的曹操发现,诛三族。
很悲惨。
这样的事还不止一件。
我不知道这是个人原因,还是英国国民普遍如此,抑或是编剧编的简单,白金汉公爵的小小伎俩显得智商情商非常低下。
相比而言,我们中国人当真有耍阴谋玩手段心肠狠手条辣的传统。
当年的女皇JQ呼风唤雨的时代,曾经在上海与她接触过,了解她过去的人无一不倒霉。
她是睚眦必报的典范,利用WG整倒多少人。
想到这位女皇,我深深为Catherine的稚嫩和她即将遭受的悲惨命运感到怜悯。
心狠手辣是生存之道,妇人之仁只能自取灭亡。。。
当然啦,这部剧里有两个人的心术是可以和中国人拼一拼的,一个是亨利八世,一个是萨福克公爵。
亨八的虚伪,残忍,在镇压北方约克郡叛乱的事件中表现地淋漓尽致,有人主的手腕(想到了二十年前敏感数字事件)。
萨福克公爵是厚黑学的高手,这点毋庸置疑。
第四季刚出了四集,还没有看到一半,非常期待它的情节发展。
据说会有玛丽和伊丽莎白的对决。
这才像话。
父慈子孝,兄友弟悌从来不会出现在帝王家,这是到目前为止让我觉得比较假的地方。
都铎王朝,回忆凯瑟琳霍华德《都铎王朝》让我认识英国,认识一个伟大的君主和他的帝国。
亨利八世,伟大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父亲。
他一生拥立六位皇后,交媾无数情妇,诞下无数私生子,一生盼望皇后为他诞下儿子,继临帝位,却只有简·西摩(第三位皇后)产下一子,而皇后因产褥热而死。
这个男人,这一生拥有无数传奇,却在婚姻上有太多伤痛。
先后以通奸罪处死两位皇后,任第一任皇后在孤苦无助中离世,唯有第三位皇后因病而亡,铭刻了他一生所有的爱。
他这样忏悔道:请求上帝,不要将我的皇后带走,不要将我儿子的母亲带走。
说罢,手触额头,啜泣无声。
帝位,也会在生死抉择中无所适从,或许他可以掌握所有人的命运,唯独他自己和他爱的人。
简,西摩是贤良的爱人。
他用爱和宽容,接受亨利的情妇,临终前嘱托她:我走后,请带我照顾国王。
有人说,女人或许什么都可以和别人分享,唯独自己的爱人。
亨利梦想着怀抱期盼已久的儿子,却迟迟不能在手术前做下“保住皇后还是保住儿子”的抉择。
但是,在我脑海里凝固的背影不是她,而是凯瑟琳·霍华德,亨利八世的第五位皇后。
美丽的17岁的女人。
或许,不该称她做女人,但她确实温婉动人。
她的死是因为她太年轻了,太容易爱上别人。
亨利毕竟老了,他大腿上由于年轻时打猎受伤,而留下的脓包时常会崩裂。
这严重影响了他正常的生活。
尽管他试图去满足,但他终不能满足一个17岁少女,只能赏赐给她所有让她高兴的东西。
她渐渐疏远了他,和国王的男仆卡尔佩博夜夜偷欢。
如果说,当初卡尔只是觊觎她的美色,而冒着生命危险和她在一起的话,她对卡尔萌生了强烈的、少女般的渴望。
她用拙劣的笔迹给卡尔书信,每一句话都积满了相思般的焦灼和热望。
她渴望和他在一起,每时每刻地在一起。
事实上,他们真的每晚都在一起。
或许命运只会眷顾一个人一次,她婚前的男友德勒姆来到宫中求她谋一个职位,成为了她的门童,这却引来了匿名人的来信,亨利知道了她以前荒淫的历史,命重臣彻查到底。
凯瑟琳的年轻终究害了她。
德勒姆被酷刑折磨吐露了一切,甚至卡尔也暴露了。
卡尔被处以斩首、德勒姆被绞刑后,五马分尸。
这便是一个君王报复的手段。
凯瑟琳被没收了所有的财产,孤零零地蜷缩在阴暗的城堡里。
她的容颜不再是往昔那可人的娇美,她苍白的面容、黑陷的双眸、憔悴的面庞和弱小的身躯,映出一片晚景的凄凉。
亨利没有念在旧日的鱼水之欢、云雨之情,处决了这位年仅18岁的皇后。
在最后的日子里,在她交代了所有的事情后,她似乎不再那样地悲伤了。
窗外照进来的阳光暖暖的,一地灰尘在阳光中舞蹈,往日华美的宫殿、舒美的温床已一去不复返。
她轻盈地跳起舞,依旧穿着她那件纯白的长裙,她轻盈地跳着,好像是昨天那样。
她想起,没进宫之前,德勒姆和她曾以夫妻相称,他外出,去集市上为她买来鲜花,她为他织衣服;她想起,卡尔曾深情凝望她的眼神,她愿意为卡尔付出一切的热盼。
这一切,恰如往昔,在她的轻歌曼舞中,散落。
让人心碎,像揉碎的花瓣,飘零满地。
她终究被送进了伦敦塔,那里滋生着几世纪前的阴魂、徒增悲伤。
她看见卡尔和德勒姆的头颅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再也忍不住了。
她往昔的爱情,早已化作虚无,似乎什么也都没发生过。
临刑前的夜晚,牧师问她:你有什么最后的忏悔吗。
她说:我很少和上帝交流,或许,他甚至记不起我的名字。
转念,她说:牧师,你能把刑具借给我么,我想看看头是怎样放的。
她裸露着身体,把细弱的脖颈轻轻放在刑堆上,闭上了眼睛。
她就要追随爱人走了,抑或,她还有对人间的留念。
终于,她梳起了长发,临了断头台。
她最后的话,便是对爱和自由的追求,Today, I die a queen, but I die the wife of Colepepper(卡尔). Life, is very beautiful.她终究死于年轻,死于她稍纵即逝、却又美丽的爱情。
她和她的爱情让我心碎。
她终于成了帝王和封建统治的牺牲者。
忆凯瑟琳,霍华德
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我把一共四季的《都铎王朝》完完整整看完了。
这是继《老友记》和《波士顿法律》之后,我第三次为电视剧写剧评。
鄙人文笔有限,请各位看官拍砖。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先要澄清一个概念。
我们必须把演员、剧中人物、历史人物三者区分开来。
本文要讨论的主要是剧中人物,但会附带说一些主要演员和“花边新闻”。
我对亨利八世Henry VIII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有六个老婆(不同于韦小宝),但全都没有好结果:第一位被迫离婚(宣布无效),第四位德国新教公主协议离婚(也是宣布无效),第三位因病去世,最后一位因他去世而幸免于难,其余两位则被他处死。
有一句方便的记忆口诀描述亨利的妻子们:“离婚砍头死、离婚砍头活”("divorced, beheaded, died, divorced, beheaded, survived"),还有说法是“亨利八世,结婚六次,一死一活,两离婚,两砍头。
”(King Henry the Eighth, to six wives he was wedded: One died, one survived, two divorced, two beheaded,或者简化为 Two beheaded, one died, two divorced, one survived.) 但其实,亨利八世在英国实施了宗教改革,促成了皇家海军的建立,并大力发展艺术,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君王。
当然很多观众会说宗教改革是为了满足亨利八世与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离婚以便迎娶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Anne Boleyn,但从实质上看,变革是在英格兰民族主义和反教权主义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实现的,并和亨利八世的对法战争和西欧的国际格局变化都有一定的联系。
他受拒于罗马皇帝,因此1534年与更正教合作并共同通过“最高治权法案”(Act of Supremacy)宣布创立英国国教(Anglican church),又称圣公会,与罗马旧教的教义仪式并无二致,只是英国王代替罗马教皇成为政教权威。
正如剧中人物托马斯•克伦威尔Thomas Cromwell所说:“在他内心深处,他始终是真正的天主教徒。
除了一点,就是他不想让教皇或路德或者任何其他人骑到他脖子上罢了。
”(In his heart, he has always been a true catholic. Except for one thing that he would have neither pope, nor Luther, nor any other man set above him.) 可悲的是,亨利八世绞尽脑汁想要延续的都铎王朝的梦想破灭了: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王位传给她表侄女的儿子、苏格兰王室的继承人詹姆士一世,都铎王朝从此终结。
P.S.饰演亨利八世的乔纳森•莱斯•梅耶斯Jonathan Rhys Meyers英气逼人、魅力四射,是金球奖最佳男演员,蒙特卡洛电视节影帝。
再说说我们的圣徒--托马斯•穆尔Thomas More。
以前我只是从历史书上知道他是《乌托邦》的作者,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看完前两季之后,托马斯爵士于我是一位高风亮节的知识分子,是口才出众的律师,是卫道士,是殉道者,是敢说真话、有良心的大法官,又是忠于亨利八世的国会下院议长。
因反对英王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的他在与托马斯•克伦威尔对峙时说了如下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话:“我对国王无比忠心。
不会出口对他不利,不会图谋对他不利,而且我希望人人幸福。
如果有人存如此良好的信念而仍不足以使其存活,我也不想苟且偷生了。
”(I am the king’s loyal subject. I say no harm, I think no harm, but I wish everybody good. And if this be not enough to keep a man alive, in good faith, I long not to live.) 网友花鸟风月院写道:“大学时一位曾在美国当法官的老教授,为了诠释暴政和恶法之下人的遭遇,放过一部《A Man for All Seasons》,是60年代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之一,主人公就是托马斯-摩尔。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yNzY2OTQw.html【1967年第3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伟大的摩尔爵士,人格上几乎是无可挑剔的高贵、善良、清廉,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程度的宽容(他一再强调自己并不谴责那些违心地、或是毫不在乎地宣誓遵从恶法的人们),但是他对于自己心中的‘异徒’毫不宽容,手段残忍不亚于克伦威尔(还记得那个被处以火刑的新教教士吧),这与他的人道主义主张充满矛盾。
然而,笔者认为,摩尔还是稍胜于克伦威尔一筹,不仅由于他的那本《乌托邦》,更是由于他‘有为有弗为’的原则性,以及那种视死如归的坦然气概。
这样的人,即使与之为敌,也令人感到荣幸,因为他是值得尊敬的对手。
” 紧接着,让我们谈谈另一位托马斯爵士--托马斯•克伦威尔Thomas Cromwell爵士。
作为新晋贵族的克伦威尔(P.S.那个护国主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正是此公的great-great nephew),其对英国的主要贡献主要有推动了英国民族主权国家的建立,促进政府制度改革并奠定了英国近代政治的基础。
然而剧集却对这些贡献轻描淡写乃至一笔带过,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有点过于谨慎的克伦威尔。
这是编剧的误读,我希望将来会有一部影视作品为其“拨乱反正”。
要说的最后一位人物是安妮•博林Anne Boleyn。
[引用]“安妮有着一双充满着诱惑力的黑眼睛,一张清秀而媚惑的脸蛋,秀挺的鼻子显示着这个女人的坚强和任性,性格中的倨傲和自信使得她总是用一种不屑和鄙夷的眼光看别人,当然不包括她的丈夫——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
安妮肯定有着让男人为之倾倒的非凡魅力,她能让亨利八世不惜和罗马教廷翻脸、不惜在臣民面前扮演一个负心汉的角色,铁了心要迎娶她。
如果说女人的美貌是芳华绝代的根本,那么她的睿智和聪慧应该是能让男人彻底迷恋并为之倾倒的毒药。
安妮就是这么样的女人,一个集中了美丽和智慧的千年尤物。
”[引用] 安妮•博林做了大约3 年半的英格兰王后,她给历史留下的最重要也许不是她自己的故事,而是她的女儿——伊丽莎白女王,这个与母亲一样美丽倔强的女人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
在她当政的 45年期间,英国的经济繁荣昌盛,文学璀灿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
除了安妮在剧中剧外的生活,我更想谈一谈其扮演者--Natalie Dormer。
极具张力的表演才华、一流的说台词能力、美丽、聪慧,一个女演员所梦想的一切Natalie都有,只需再多一些历练,等着她的是无尽的名誉和财富,就像真正的Queen Anne一样。
当然,不要步她后尘就好。
除此之外,还有托马斯•沃尔西Thomas Wolsey(英国的政治家和红衣主教,英王亨利八世的大法官和主理国务的大臣),查尔斯•布兰登Charles Brandon(亨利八世的好友及妹夫,第一任索福克公爵),以及诸多君主、王后、朝臣、牧师、平民、罪犯。
不得不说的是剧中大量的香艳镜头,虽然比不得《斯巴达克斯》来得尺度大,但《都铎王朝》的床戏是高质量的,有时是含蓄而有时又是奔放的,但大多是为了推动剧情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收视率的。
总的来说,《都铎王朝》是一部极为成功的宫廷剧、历史剧。
只有短短38集,但每一集都拍得像电影一样精致,值得你每天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细细品味。
2010.08.08
纵观全剧,有意着墨宫廷之香艳野史(HBO的限制级特色),然则细细想来,这位君王一生以来所心心念念的,只有国家社稷,祖宗江山。
皇后更迭是为了延续血脉,宗教改革是为了摆脱教皇的控制,又避免染上路德教所带来的混乱动荡,从修道院收集来的财富充实了国库,为后来的征战,海军的发展奠定基础。
皇后一号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始终置教皇的认可为最高真理,背后的是西班牙势力的不断渗透;皇后二号以及其所扶植的克伦威尔代表了新教势力,但北方的叛乱证明了全面新教化会带来动荡。
重要的是,这两位皇后都未能诞下健康的皇子,正如亨利所说,也许他自己被上帝所诅咒。
皇后三号,简西摩是如此的完美,她善良纯洁,又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正是在她的努力下,玛丽和伊丽莎白才得以回归。
可惜完美的事物往往刹那湮灭,她用自己的死去换来了皇子的降生。
皇后四号,可以说是唯一一个荡妇,但也是真性情的女子,皇宫对于一个年轻女孩来说还是太过危机四伏,正是西摩家族对于权力的欲望让她的有迹可循变为水落石出,最后落得一死。
皇后五号,同样充满智慧,甚至超越任何一人,作为新教徒却懂得宗教宽容,面对主教的迫害居然能反将一军,她的心胸和能力都值得这个王座。
也正是她和简影响伊丽莎白的成长最深,使她没有成为第二个血腥玛丽。
阿……亨利一生与太多女人打过交道,但他难道是为了肉欲?
非也。
全然是国家的稳定和强大。
在西班牙强盛时与法国结盟,在法国嚣张时与西班牙联合,外交内政,日日夜夜,是为了王朝的发展,都铎亨利,明君不过如此。
嘘 冗长的美剧 。。。 临终前的亨利是孤独且寂寞的 最终选择了和简合葬也证明了简的确是他的挚爱 如果说之前的几季一直都让我觉得处于跑题状态的话 这一季的后半段才有了点样子 至于宗教改革的问题 还要补补课 p.s.发现一直都错读了greenwich这个单词 汗颜
HBO出品?话说凯瑟琳这姑娘人见人爱啊。不过人家是真的通奸罪被推上断头台的,ANN是被冤枉的。各种历史剧不能弃啊。但是到了后面频繁换老婆也没啥看头了。。。香艳历史剧没了漂亮女主还有看头么?!
第三四季过于倾向亨利的情感生活..
2012.2.6
结尾的白马很美好
戰爭場面太為無力
完结了,致敬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男性君王。
最后一集三位王后相继出现是个亮点,H8众多老婆和情妇里面小安抢尽了风头,但是第四季看下来之后反而最喜欢凯瑟琳帕尔,伊丽莎白决然的离去,血腥玛丽嘶吼着要重回天主教,无一不是在细节中重现历史,感谢修太木这四季给咱上的历史课。
最后一季剧本不知道在干什么。看在小乔的表演出神入化的份上就不一星了。忘记自己的长处沉迷自我感动,看来是很多剧都有的毛病啊。前几季都有新皇后和支持者与旧皇后的支持者的勾心斗角,这一季有Howard皇后的亲戚,但是这个角色又老又丑又没有演技也没有好剧本叫人看什么?这个剧的长处是娱乐化宫廷艳史,这一季H8年老,床戏担当变成了小皇后和侍从,小皇后演得挺好的,侍从不够帅,然后情节写得太差了。看了维基百科上的介绍,感觉这个皇后实际上的故事比剧中的有趣。亨超的角色终于演化成一个他擅长演的状态了,但我还是看得不耐烦。最后都是1.2-1.5倍速观看的。最后一位皇后演技也很堪忧,她一念台词我就起鸡皮疙瘩。这一季本来可以好好讲讲新教和天主教两派在变幻莫测的H8周围怎么互相争斗的,结果没有一个人的故事写好了
“当人的一生,与这深不可量的时代相较,终究也只是白驹过隙。如同一只云雀,冬日里飞过大厅,片刻的安抚过后,便就此消失,重回虚无。即便如此,人生如此短暂,生前事后,都无从知晓。”
终于over了,有点烂尾……不过还好,小攻变渣攻的故事真是百拍不厌的题材啊。砍了那么多CP,终于亨利8还是查尔斯的啊,唯一的善始善终算是积德了,哈哈~~~
我觉得演Lady Mary的那个演员很美演得很好,我喜欢
亨利与王后们的鬼魂对话,挺让人唏嘘的。外交内政什么的都拍得无聊。
终于结束了。折腾,折腾别人折腾自己。受不了闪回。战线拉得太长,要重温第一季
拍個續集吧!繼續拍他的兒女們
看了Six之后对各位被描述成“手段上位”的女子都充满了敬重。
感慨,感慨时间
结局内牛满面~
看哭了
亨利八世死前的幻觉很让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