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除了第七集覺得案件有點無聊hhh其他都覺得挺好看。
第五集少年犯罪那個真的很有意義了。
很多人說劇情有點弱,的確某些程度上來說,刑事案件的話偏破案又不是特別破案;法政劇又不是特別法證。
但是又有什麼所謂呢,總的來說看起來流暢,能吸引我看下去就行了。
期待最後兩集的走向~再湊一下字-。
-為啥還差那麼多呢。
上一季斗检察官,这一季斗法官,案子比第一季做得好,更具有现实意义,虽然这一季没有元气的奈奈,但是文乃也非常可爱,并且这个角色也给全剧增加了新的法官视角,让一桩刑事案件的判定得以从律师、检察官和法官的三种视角来呈现。
两季中有很多案件的被判决人被判处有罪是因为证据矛盾的忽视,定罪证据不充分甚至是捏造证据,为了快速结案而采取各种手段,不注重事实只注重效率,这是对程序正义的漠视,之前看过罗翔老师的刑法悖论十讲,其中一讲有提到过程序主义的重要性:程序往往比实体承载了更多的刑事正义,我们是有限的,人类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寻找一个绝对完美的正义,所以刑事司法必然是一个有缺陷的正义,但是通过程序性的规则,我们可以接受一个有缺陷的正义。
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为了追求实体正义,那也许会在某个个案中实现正义,但却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因为每一个无辜的公民,都可能成为刑罚惩罚的对象,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正是为何一定要禁止刑讯逼供,尽管七成以上的刑讯逼供不会导致冤假错案,反而会使得案件得以高效、及时、迅速地推进,对刑讯逼供的禁止不是主要因为它会导致冤假错案,而是因为刑讯逼供在程序上是不正义的。
手段代表着正在形成中的正义和正在实现中的理想,人无法通过不正义的手段去实现正义的目标。
因为手段是种子,而目的是树。
——马丁·路德·金有毒的种子,永远长不出正义的大树。
在第五集这样具有原型的案件中,为了严惩引起舆论的青少年犯罪案,法官不惜为了完成任务或是提高个人名誉而动用各种手段来达到判刑的目的,将关乎人命的审判变成名利场的角逐竞争,而除去越过程序的手段,这一案更是能看到偏见如何扭曲了事实,乖巧出身良好的女高中生和不良街头的小混混,你内心的天平真的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偏移吗?
一般的人,是没办法轻易就做出决定人一生这种重大的判决的,觉得自己能够公正判断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你已经麻痹了。
为什么被起诉就是99.9%的判刑率?
当被判决人戴着手铐站在面前,所有人看到嫌疑人都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律师一看到检察官起诉就放弃无罪辩护,法官盲信检察官的调查文书,内心潜意识地认为如果无罪被判决人就不会站在法庭上被起诉。
检察官说最终判决的人是法官,法官说会根据检察官提供的证据做出判决,而我们律师有时也会优先委托人的利益打一些小算盘,谁都不打算对被判决的人的人生负责。
审判,到底是为了谁存在的?
在这之上,律师、检察官和法官三方都有自己的打算,却没有人对被判决的人的人生负责,自认为已经掌握了真相和正义,无疑是傲慢又麻痹的,至此毁掉的又岂止是被判决人一个人的一生。
还有很多非常现实的遗憾,在深山父亲的案件中,深山父亲在上诉时就去世,二十六年后翻案却时效已过,真正的犯罪者也已经死亡,没有任何形式能还给深山父亲一个公道。
川上法官曾经也是也有自己的坚持,最终落得是名为荣升实则贬职的下场,现实扭曲了他心里的天平,把曾经弑龙的勇士变成恶龙。
往往这些才是我们的99.9%,令人失语的现实。
但也希望我们的内心能永远拥有那0.1%,坚持信念,相信希望。
“我找到隐藏在那0.1%中的真相了。
” 随着男主角深山律师的这句话,预示着几乎已被判定有罪的案件出现反转机会。
每当男主角按住耳朵深思熟虑,说出这句话时,我都为之感慨、欣慰与释然。
不同于《胜利即是正义》全方位的演绎律师职业,这部电视剧将镜头对准刑事案件辩护律师追求真相的过程,故事精彩、情节紧凑、逻辑清晰,案情细节和反转设置的恰当好处以及不时出现冷笑话(不懂日语的观众应该听不懂)的情绪调剂,让观众的思维跟着主角一起发现真相,同时抛出价本剧的值观和问题,既能使观众获得查明真相的快乐也能引起足够反思。
“在日本的刑事案件审理中,有罪率高达99.9%,一旦被起诉,几乎都会判定为有罪。
” 整整两季电视剧通过男主角深山律师秉持追求刑事案件的全部真相,相信总有0.1%的真相未被发现的信念,与他的同事们,一起为一个又一个几乎被判定有罪的但其实无罪的犯罪嫌疑人寻找真相,为他们摆脱被冤枉的囹圄之灾,同时在剧中展现男主角为其父在26年前被判决为杀人犯的冤案寻找真相期望还原清白的故事。
从中反映出日本刑事司法制度的种种问题,警察并非对每个刑事案件都客观、全面的收集证据,检察官为了加快办案效率以及增加有罪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过分相信书面调查材料,几乎不亲自调查可疑情况,甚至不惜隐瞒、筛选证据,更改诉讼请求以保证胜诉,法官为提高审结率,充分相信检察官提供的证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不加质疑的根据书面起诉材料进行判决,而这一切的问题都来源于日本刑事诉讼中一旦犯罪嫌疑人被提起公诉,就会按照既定的程序,也就是剧中尾崎律师所说的“上了轨道”,作出有罪判决的不成文规矩。
“最终审判的不是我们,而是法官,如果我们错了,法官会作出判断。
”大友检察官这番话,不得不令人深思。
检察官是国家赋予追究罪犯刑事责任的人,代表国家收集证据并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自然不容许犯错,更不能做有失体面的事。
法官作为代表国家的公正判决犯罪嫌疑人罪与无罪的人,当然会优先充分考虑检察官提供的证据,而且对于法官而言,判决的根本也在于提交庭审的证据,如果证据本身就有问题,法官也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而法官的判决则更是难以被质疑。
辩护律师则是在检方提供的证据中寻找疑点或者找到其他足以推翻检方证据的证据,如果二者都找不到,犯罪嫌疑人无疑会被定罪。
正如辞去法官成为律师的尾崎律师所说,如今站在律师的立场,换个角度看庭审,无疑检方在法庭上拥有绝对的优势,而辩护方则处于弱势地位。
如果说第一季仅仅是为与检察官的博弈,第二季则是更多的展示了法官在判决中的重要作用,描绘了刑事审判中的法官和检察官为片面维护“司法权威”以及自己仕途而联手完成有罪判决的情形,更加深入的展现了刑事审判中可能存在的有失偏颇。
若法官、检察官、律师的三角形地位被打破,必然会伤害嫌疑人的利益。
“检察官会说最终审判的是法官,法官会说根据检察官提供的证据作出判决,律师有时也会有先委托人的利益打小算盘,谁都不打算对被判决的人的人生负责。
” 犯罪嫌疑人对于法官、检察官、律师意味着什么,他们是仅仅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和客户,至于他们的人生也许只有他们自己负责吧,这是我们普遍的想法。
然而整整两季电视剧却提出一个更令人深思的话题,作为司法工作者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不仅需要对法律负责,还要为即将被判决的人的人生负责。
本剧并非要展示法官、检察官、律师谁做的更好,这种简单而肤浅的判断,而是让我们明白刑事诉讼是会让人失去自由甚至生命的诉讼,一个人一旦被判处有罪,本人会被剥夺自由甚至生命,其家人会被他人冠以罪犯家人的骂名,如若被冤枉定罪,那这份本不该存在的痛苦将会永远跟随他们一辈子,不该有的伤害将永远不可愈合。
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思考和看待整个事件,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正如男主角深山律师深知家人被冤枉定罪后给他带来的无法弥补的痛苦,所以他成为刑辩律师,像一个不知艰险、不惧强敌的猛兽,毫无动摇的追求唯一的真相,为了挖掘那0.1%的可能义无反顾,但仅凭男主角一行人的努力并非就能创造奇迹,因为刑事诉讼是一个整体,法官、检察官、律师分别扮演了缺一不可的重要角色,如若没有与深山律师持有相同理念,尽心履职,维护公平正义的丸川检察官和山内法官,是不可能找到那0.1%的真相,然而正因为他俩成为体制内打破现状、冲破束缚的人,遭到了不公平的排挤,这也正是本剧要表现的另一个被称之为“在体制内身不由己”的难题。
从表面上看,这部电视剧演绎了律师对抗检察官、法官,对抗强大国家公权力的故事,会让人产生一种当权者只为自己的业绩或仕途不顾嫌疑人生死的错觉,内里却是在引导人们明白司法工作者不仅要尽职尽责,追求真相与公平正义,还需要更多的站在对方角度,全面、公正、客观的看待问题,如此的判断才会更加公正客观,同时,思考司法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所以我们不要只是执着于判断这部剧是在褒奖律师还是揭露司法体制的阴暗面,而是像深山律师问川上法官“司法是为了谁而存在的?
”一样探究司法的意义和目的。
最后,有一点不得不说,两季电视剧凸显了很多律师与检察官、法官之间的矛盾以及检察官、法官在行使职权中的问题,而且整部剧中被推翻的案件,要么是证人作伪证,要么是真凶刻意陷害当事人,并非是检察官、法官在诬陷某人,本剧只是借此矛盾阐述司法中的问题,引发人们思考,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误解法官、检察官这两个神圣的职业。
这部剧完全就是冲着润润去看的,润润的呆萌小律师人设真的深得我心。
剧情是看得下去也挺有意思但不能细想不然真的有挺多的bug,另外第二季的女主真的是无感,全志的存在感可以说不如个路人,总是一脸生无可恋无欲无求的表情。
另外,我想吐槽一下,日本这种抨击国家权威的剧竟然还可以播出来,放在中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吧,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比如刚开始 说车速必须120以上 才能及时赶到办公室那里 如果时速120以上 就会被电子眼拍到不是只要在电子眼那降速 没电子眼的路段时速再提上去就行了嘛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e
作为润担来说当然是无条件给5星的哈哈哈。
那再抛开润担的角度来看,分数也是4星到5星之间。
相比于第一季来说,第二季无疑是进步了许多。
首先是很多人在第一季诟病的一点:三九作为一部律政剧,庭审戏份太少,只剩下破案了。
但是第二季中,庭审戏份增加了很多,而且除胜诉外,也有败诉记录。
可以感受得到编剧更加用心了。
其次就是延续第一季的人设。
影视作品中,除了剧情,也就是讲好一个故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人物了。
从第一季开始,以斑目事务所的三个律师为主,事务所的其他律师为辅,各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鲜明以及“清奇”之感也无疑十分吸睛。
然后还是想提一下剪辑、运镜以及配乐。
以这样一些奇特甚至说是“怪异”的人物构成的剧本,没有一个风格清奇的剪辑与配乐的组合,可能也会让这部剧缺少点色彩吧 中间许多快切,以及特写正反打很有意思,那种矛盾对立感被这些不太“舒适”的镜头引出,导演和摄像还是挺有考量的。
最后还是想把一二季合起来说一说。
看第一季的时候,能感觉得到编剧是想透过这部电视剧表达些什么,或者就是想讽刺一下日本的司法制度。
但是又感觉是隔靴搔痒,或者说是浅尝辄止,有一种不是很明朗的感觉,可能因为第一季重点批判对象在于检察机关吧,所以公检法中只谈一个,力度多少还是有些不够。
但是结合第二季来看的话,问题就很突出了,不仅加大了法院几位高层的戏份,还交代了许多法院与检察院相互勾结的事实,这样一来,即使没有刺痛要害,也已经入木三分了。
不过嘛,即使这样已经十分优秀了,但是有几处还是想简单吐个槽。
首先就是,虽然这一季剧本比上一季扎实了不少,但是毕竟这种与破案相关的内容,已经套路化了,比如很多时候小律师的灵感来源,单纯是靠身边人或事儿的无意提醒,看到这里的时候多少会有些审美疲劳…0.0 其次就是,吐槽法院尤其那几个法官次数太多了,尤其是笑福亭鹤瓶桑,眼镜不知道被水雾糊了多少次。
虽说注重细节是好事,但是这样儿的细节放置得多了,也多少会有些小反感吧…0.0 但是!!
但是!!
小律师还是很优秀的!!
虽然不提倡收视就是一切,但是有时候,数据摆在那儿,还是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扶额) 顺便奶一口三九本季最后一话的收视!
再期待一下我担还能接到一个很棒的角色!
2018.3.16
时隔两年,松本润主演的人气剧集《99.9%刑事专业律师》终于推出了续集。
依旧是熟悉的配方,松本润×香川照之,老鲜肉配大叔,戏中戏的男主角努力准备司法考试的废柴男,腹黑的老板,以及一心为家的配角律师。
依旧是熟悉的味道,重现犯罪现场的戏中戏,每集来客串的摔跤手(这季还加上了漫画家),破案前关键的做饭,以及最后万年不变的保留节目冷笑话。
还是单元剧的模式,律师团队通过努力解决各种棘手的案件,每集的套路没变多少,但是架不住观众就是吃这一套。
DoctorX的律师版,长寿什么的,就是人设和套路看不腻这部剧,肯定还会有第三季。
看剧的时候,小民常常会出戏到DoctorX里面去,龙傲天又个性的主角,一群找补的绿叶,固定的套路,一路看下来流畅爽快的剧情。
就是律师版的DoctorX嘛。
内容什么的都放在一边,我们要看的,不就是小律师讲冷笑话,小律师做菜么?
话又说回来,日剧中最不缺的就是套路单元剧了,然而为啥就小律师,大门成了爆款呢?
首先,自然是核心人物的出彩。
松本润,米仓凉子和小律师,大门神之契合,互相成就。
而且两部剧的主角设定都是果断爽快的性格,没有迷茫,没有别扭,没有纠结,就是干,然后干成,吊打对手,不废话,不墨迹。
尤其是在经过了第一季的主角的悲惨过往之后,到了第二季,这种直来直去的欢脱的主角魅力更是无比的闪耀。
说到底,无论哪国电视剧,大部分观众看剧,不就是图个乐呵么。
悲惨过往,苦大仇深的主角,当然也能出爆款,然而大多是意外之喜。
收视率爆款的踏实路子,还得是这种简单,爽快,无脑强大的主角人设。
之于这样的人设,自然情节更不能玩深沉,推理的一定要加娱乐性,紧扣“爽快”二字。
深度什么的就算了,每一集又要给主角装逼,又要给配角玩梗,案子根本讲不了几分钟,大致能说明白,就不错了。
所以这一季的案子,回想起来,没啥印象,也没啥深度。
小民倒是觉得这是明智之举,毕竟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剧,口碑和收视总会站一样。
啥都想要的剧,往往啥都毁誉参半。
最后,还有一点是爽剧很重要的,就是主角的胜利/碾压感。
日剧单元剧里,几乎最后都是主角胜利,可是有些胜利,一点实感都没有,看了甚至心堵得慌,主角神情寂寥,一脸便秘,观众看着也跟着难受,也是便秘。
而有些胜利,则看着是一身畅快。
如同憋了一泡翔一下子释放出来的感觉,“排出毒素,一身轻松”,电视上的主角春风得意神情畅快,观众也在心中连连高潮。
这个,或许才是每年量产的单元剧和畅销的长寿剧集的关键差别。
一家之言。
预设立场:真相至上和反体制真相至上,是贯穿《99.9》两季的立场。
说起这个立场,不禁想到了另一部立场截然相反的热剧《Legal High》。
李狗嗨里,第一季第一集就是一个杀人案,然而即便到了最后,凶手是谁也没有确切答案。
这部剧的立场如同他的中文名一样,“胜者即是正义”。
两种立场都可以出爆款剧,充分证明了只要你把故事讲圆讲好玩,观众就爱看,才不管你立场如何。
但是《99.9》的立场,虽然更能迎合大众的口味,但是选材上其实更加刻意。
因为每一个案子都是寻找0.1%,每个案子的凶手都是被冤枉的。
但是如果有这么一个案子,小律师查来查去,发现真凶就是自己的当事人,他会怎么办呢?
想想其实挺好玩的,但是这么想其实有抬杠嫌疑,毕竟这部剧本来重点就不在最后的庭审环节,那只是给主角一个解释案情加装逼的舞台罢了。
所以吐槽这部剧律政方面的同学也都有点跑偏了,人家根本意不在此好不好。
另一个立场,就是反体制。
这部剧里,就是怼法官。
不禁又想到了DoctorX,一天到晚的“白色巨塔崩坏”。
这个立场自然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在里面的可以意淫一把出口鸟气,不在里面的也可以意淫一把出口鸟气。
只不过上一季是检察官,这一季是法官,都怼的差不多了,下一季怼哪里?
应该是杞人忧天吧,就一个大学医院,大门医生都能怼5季。
大不了再翻来覆去的怼呗。
◾从来都觉得自己是迷之审美,网上一片骂木村文乃我居然觉得她很萌……黑脸也很萌好不好,就是衣服太丑了;◾同时还觉得那个胖胖的女配长得也不错;◾这一季客串的有桂正和,然后我还有看《电影少女》;◾除了最后一集,小律师每集都有的堵耳朵的动作没有了,好像确实有点尴尬;◾总觉得第四集有问题,剪辑特别的快,看着特别晕;◾《第三度嫌疑人》下面有个评论,99.9律师的sp……◾第三季不是出不出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出的问题。
两季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官僚体系和商业社会的权力利益博弈才是刑事案件在不利条件下翻盘的主要原因。
如果所长不是要去竞选律师协会的官职,是不会高薪挖人加调拨精兵强将去做不赚钱的刑事辩护事务。
如果佐田没有“赢和输都可以挣钱”把律所的利益设计进案件里,没有媒体炒作提高律所的公众影响力,是不会长期允许深山做多此一举、耗费人力的调查的。
如果不是关键案件里的检察官和法官想要借机扳倒上司借机上位,这些要案就会继续冤假错案。
剩下来的靠啥。
检察官良心发现私下递情报,真正的凶手证词和行动上出纰漏情绪崩溃自爆。
除去上述,深山大翔律师基本翻不了几个案子。
所以说看上去讲的是“真相只有一个”,其实是翻盘还是得靠运作能力。
两季完整看下来,讲的是律所所长、民事主管律师、法院大法官这三个人怎么靠一个耿直boy从刑事案件赚钱以及上位的故事。
(同期的非正常死亡,有相似的调查取证和法庭辩论情节,在社会性上弱于99.9,但是在情感张力上更好,主线完成度更高,所以确实比99.9更好看)
从法律角度出发的个人观点,未必正确,欢迎指正。
=一、日本刑事诉讼中的定罪率为何高达99.9%?
日本的刑事诉讼制度被称为“精密司法”(松尾浩也语),其最显著特征就在于极高的定罪率,刑事判决的无罪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经接近0.1%的程度。
[1]极高定罪率并非是法院严格审理结果,而是由于检察官在提取公诉时做到周密的调查取证,严格选择确实有罪的案件。
日本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起诉便宜主义,即检察官在受理警察移交的案件并进行调查之后,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向法庭提起诉讼。
同时,日本也采取相当严格的起诉标准,要求提起公诉必须具备确实的理由怀疑被告人犯罪,即具有高度的犯罪嫌疑时才能提起诉讼。
因此,为审慎起诉和追求定罪的准确率,对于证据不足或情节较轻的案件,检察官通常选择不起诉——换言之,检察官提起公诉的,往往都是检方认为证据充足且情节严重的案件。
此外,日本发展了诉因变更制度,允许检察官在公诉事实同一的界限内适当变更诉因,这使得检察官在诉讼程序中更加灵活,在起诉不当时也能及时调整和纠错。
(诉因是指检察官根据侦查收集到的证据,以公诉事实的形式提出的主张,即检察官在法庭上将要用证据证明的事实。
)当然这一制度也极有可能被滥用——比如本季第五话中,深山在法庭上证明被告不可能在12月12日犯罪,决定性证据被推翻,检方立刻用诉因变更的方法把案发时间改为12月6日,恰好12月6日被告还没有不在场的证据。
如前所述,检察官选择起诉证据充分的重罪案件,并能在诉讼中灵活调整诉因,这就使得提起公诉的案件很容易被判定为有罪。
另一方面,由于检察官侦查和提起公诉的过程非常严格并且精密,一旦作出错误起诉,就很难被纠正。
检察官想要证明嫌疑人有罪,大概需要证明以下几项内容:有充分证据表明嫌疑人实施了违法行为——证明嫌疑人对此违法行为应当承担责任以本季第七话佐田律师的案件为例:会社社长借设立子公司的名义侵吞了3000万円公司资金(类似我国刑法第271条的职务侵占罪),检方指控佐田律师帮助会社社长侵占公司财产,是职务侵占的帮助犯。
因此检方应当在庭上证明:1.佐田律师确实实施了职务侵占罪的帮助行为2.佐田律师故意实施了这项行为此处检方的主张是佐田律师提议设立子公司并且经手相关事务,事后收到了来自公司账户的300万円报酬,有银行汇款记录、公司职员的证言和佐田的自白(佐田承认了子公司的事)作为证据。
由此可以看出检方的证明逻辑是:设立子公司是侵吞公款的帮助行为——佐田律师实施了这个行为;佐田律师提出并且主导设立子公司,事后收受了报酬——佐田律师事先知道社长想要侵吞公款并给予了帮助,这就构成犯罪的故意。
那么应当如何进行辩护?
第七话中尾崎的辩护策略很简单(也很傻),她不寻找证据直接攻击检方的证明逻辑,却试图证明佐田律师被社长骗了,对侵吞公款并不知情,对实施帮助行为没有犯罪故意。
而唯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证据,是佐田本人的辩解(而且佐田律师还没敢承认自己被骗了)。
检方证明佐田有犯罪故意的证据有两名职员的证言和汇款记录,辩方证明被告没有犯罪故意只有被告本人的辩解,法庭会采信哪方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从这个案例当中可以看出,在辩护过程中,如果不直接攻击和推翻检方的证据,是无法获胜的。
实际上检察官会事先预想到法庭上各种场面,进行全面准备,掌握证据很充足,并且不愿意把证据开示给律师[2],对于律师的各种主张检察官都有相应的证据来应对和反驳。
因此如果律师默认了检方提出的证据,反而想以别的方法来证明无罪,比如提出没有犯罪故意或者正当防卫(第一季某一集佐田律师就提出了正当防卫的辩护策略,这是很民事辩护的思路),这种主张99.9%会被检方的充分证据反驳,因此这种路径是走不通的。
要想赢得无罪判决,必须像深山一样,从充分侦查和搜集证据开始,一步步推翻检方的证据链。
二、刑事辩护律师为何要查案?
——侦查辩护的重要性刑事诉讼以“起诉”为中间点,分为侦查阶段(起诉前)和审判阶段(起诉后),相对应地,刑事辩护委托人的辩护也可分为侦查辩护和审判辩护。
侦查辩护的主要任务是搜集证据,审判阶段中,法庭对侦查的结果进行重新审查并将据此作出判决。
没有侦查阶段的辩护,也就没有审判阶段的辩护。
“对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来说,侦查辩护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3]侦查辩护的历史相当短,直到1946年《宪法》当中才承认侦查阶段的辩护,此前的刑事诉讼法只允许犯罪嫌疑人在起诉后聘请辩护人。
如果辩护人无法进行侦查辩护,那么审判阶段所能展示的证据将完全来源于检方,而检方又只精心挑选能证明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如此检方在证明嫌疑人有罪时将不会受到阻碍,审判阶段的辩护也由此失去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即使法律赋予了辩护人在侦查阶段进行辩护的权利,现实中仍然有大量的辩护律师被检察官开示的证据所束缚,而不积极寻找证据,也很难再接受被告人的辩解。
此外,现实中大部分的法官为了节省时间也会只读检方提交的案卷笔录从而形成心证,此后很难再接受法庭上所展示的证据(这一点在本季中很好地从元法官尾崎的角色中体现)。
《99.9 刑事辩护律师》这部作品,两季以来花费大量笔墨展示辩护律师还原现场、寻找证据的工作,正是要表现被忽视的侦查辩护对于刑事辩护和犯罪嫌疑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批判精密司法之下检察官权力过大与法院过分依赖检方证据等弊端。
从这一层面上,《99.9》是一部具有相当写实性和警示性的实证作品。
此外,《99.9》的表达重点在于,辩护律师进行缜密侦查,从而发现证据来证明被告人无罪,而非通过推理寻找真凶煽动正义感,因此以推理作品或侦探作品的标准来衡量本作是不恰当的。
即使是被广泛诟病太过简单的情节,也是贴合剧本主旨的,本作的重点是“如何侦查”而非推理的过程或案件的结果,以花哨技巧表现主角的推理或是案件的曲折将使得剧情失去重点。
三、辩护律师的职业伦理——深山大翔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本剧中一个被广为争议(或者说被批判)的立意点是主角深山大翔作为律师的价值判断。
例如在第一季中,有罪的被告人谎称自己无罪,而发现真相后深山辞去了为这位当事人辩护的工作,被部分国内观众批评为违背职业道德。
事实上,本作在此处的设计,所体现的是辩护人职业伦理中诚实义务与真实义务冲突时的真实困境。
辩护人负有诚实义务和真实义务。
诚实义务,是指辩护人应当为了被告人的利益和权利全力以赴地进行最好的辩护,并且保守委托人秘密的义务;而真实义务,则是指辩护人不得积极实施歪曲真实(或事实)的行为。
而当被告人的主张与事实相反时,例如被告人犯罪却主张自己无罪(真犯人的无罪辩护)或无罪者出于某些原因主张自己有罪(替身犯人的有罪辩护,这一情形出现在第一季第9话当中),辩护人就陷入了上述两项义务的冲突之中。
辩护人既要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也不能歪曲事实,当陷入两难时,辩护人只能选择劝导被告人,并根据事实进行辩护或者辞去辩护人职务。
此外,深山的一贯主张是发现事实真相,名台词是“事实只有一个”,这一主张看似热血中二,背后所体现的是一种理想的辩护策略,即依据事实进行辩护。
根据事实进行辩护,毫无疑问是最有力的辩护。
而日本的刑事诉讼之所以产生了包含诸多设计的精密司法,其目的也正是在发现事实(实体真实)。
本作通过塑造深山这一角色,表达了对刑事辩护律师职业伦理的精细化阐述。
“关于刑事案件的辩护,辩护人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承担的责任——与犯罪嫌疑人会见、收集证据、对案件进行初步判断、与检察官交锋——这是非常重大的、困难的,而且要求辩护人保持清廉。
只有那些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遵守职业伦理的律师,才能胜任符合律师本色的职务。
”[4]四、本作体现的刑事诉讼程序价值——人权保护本季第二话结尾,佐田律师质问检察官,“谁都不打算对被判决的人的人生负责,审判,究竟是为了谁存在的?
”此处阐述的是在刑事诉讼程序中为何要保护人权的命题。
从笔者亲身经历而言,普法普遍困难,很难向不了解法律的普通人阐明,为什么刑事诉讼程序当中要保护被告人的人权。
更常见的,是刑事审判汹涌过程中的舆情痛斥被告人丧尽天良,痛斥辩护律师“为魔鬼辩护”,痛斥法律漠视被害者的人权。
然而正如本作中所展现的,无论清白与否,每个人都有可能被送上审判席。
刑事诉讼程序的存在意义就在于,保障每一位公民在被起诉时,面对法庭,都平等享有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惟有经历公正审判与严格证明,才能判断其是否犯下罪行。
如今有《99.9》这样的作品,愿意挑战阐释难以理解的法律价值与制度问题,并且以简明易懂、轻快娱乐的方式加以演绎,促进普通人对法律知识与价值的理解,消除隔阂,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1][日]六木佳平:《日本法与日本社会》,刘银良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2][日[松尾浩也:《谈日本司法改革——以建立裁判员制度为中心》,2005年9月。
[3][日]佐藤博史:《刑事辩护的技术与伦理 : 刑事辩护的心境、技巧和体魄》于秀峰,张凌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页。
[4]最决平成五年十月十九日刑集第47卷第8号,第67页。
第二季整容完整,律师+检察官+法官。
佐田律师是前检察官,兼任民事律师。
深山律师是刑事案件的代表。
这一季新来的尾崎律师之前是法官。
稳固的三角形刑事团队成型。
好喜欢日剧的风格,真的是完全不拖沓。
第二集就揭示了深山父亲案件的谜底。
尽管因为现存的法律,被告人死亡,无法再上诉。
但是深山说:“只要知道真相就可以了。
” 事实永远只有一个,但能找到发现事实的只有那么一小部分。
就像世间,能被记住的大能就那么几个,而其他就是组成这个世界运转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虽然不起眼,但是很重要。
如果拧反了一个,就可能造成无法估计的代价。
就如因为警察上司的隐瞒导致深山父亲的冤案等。
你麻木了吗?
这是一开头尾崎和深山的对话。
“觉得自己能够公正判断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你已经麻痹了。
”我真的太爱这句话了。
人为人,就因为人本身就是会被情感牵扯的动物。
当旁听者到被告被绑着绳索上来时,难道就不会先入为主了吗?
很难的。
在公正反面我们强调着理性,事实主导。
但同样感恩自己作为一个情感动物,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感受世界,去感受他人情感的创作。
最后一集真的亮了,这个call back 我给满分。
又是一件冤案。
真的是完美的审判,“大反派”审判长找回自己的初心。
在此之前,必不可少的就是叙述审判长为什么会变成一个视组织纪律为准则的法官。
审判长在年少时也是一个位了给人公正而认真审判,甚至愿意给人再申诉机会的审判长。
但就因为一次再申诉原告被判无罪后。
上级就对他明升暗调。
之后他为了前程,用这句话“鼓励”自己且警示着下属“好好审判”。
所以说,同理,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啊。
在这个案件之中,各方的对峙是最为精彩的,各方关系非常紧张。
媒体界博人眼球的版面,政界人士为了推行政策,向法院和检院施压,需要得到一个“完美”的审判。
重重施压下,人物的形象进一步刻画,体现人物的改变。
开始,开始对峙啦!!
是否在道路上迷失了自己的初衷呢?
一路上位了自己的职称,放弃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呢?
将心比心,在你做出一个会影响他人一生的决定的时候,如果你与那个人关系亲近,你还会不负责任地如此判定吗?
但大部分时候,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很难说。
真的很难说,因为我们有时还是习惯自己一套标准,对他人又是另一套标准。
最稳固的三角形,初衷是互相制衡,而不是有两方互相靠近。
佐田的这一句,对这位法官产生了灵魂震荡的效果(这个镜头效果让人身临其境)。
想到自己当初,最终给下了无罪的判论(事情的表面似乎如此)。
这部片子,将人物对刑事案件一步步重视刻画得非常饱满。
只喜欢从民事案件里捞钱的佐田律师,对于每一个委托人,不再是空洞地委托人的利益优先。
互相包庇,隐瞒证词的大友检察官,也因为事实真相地披露,引咎辞职。
当中有一位不断帮助深山的丸川检察官,刹住车,没有做下违背良心的事情,但是却被边缘化。
前法官尾崎,在一次次案件的洗礼下,意识到不应该简单地因证据条件指向,而随意下定论,甚至不相信自己的亲弟弟;认识到对家人信任的重要,对任何人应该完全了解再下定论。
而最后这位法官,捡回自己的初心,真正地“好好判案子”,但也未可知,毕竟现在他可是大Boss了。
他借由这个案子,致使之前的法官同僚都因为判案过失而与审判长之位失之交臂。
不论如何,如斑目律师所说,他们的抗衡还有很长的距离和时间。
毕竟司法的公正不是一时一刻,只换得一位良心人而可以修正的。
给后面的他们加油!!
太多牵强,无奈这也是一种美好愿望
木村文乃让第二季再降一星。想把什么梗都放进去的结果就是拍出来不伦不类。和隔壁类似题材的UDI一比高下立见。
女主人设刻板到只要她开口我就会跳过的地步
fix字幕组
套路深似海。
一般般
最后一案太感慨了,想到了我国的张玉环。公正离不开每个法律人坚守的理想和初心(突然拔高…但大和田还是最可爱的❤️
可能因为重点更多放在讲律检法三方对立关系和人性上 推理部分相对弱了些 另外镜头切的人晕头转向和各种搞笑梗依然属于日语废的盲区 看的有点累
这种剧还有第二季,已经搞不清楚大家的审美了
编剧和导演该不会觉得没礼貌和性骚扰很有趣吧🤮无需代入,只是隔着屏幕都觉得生理不适了🤮最恶心的角色就是明石了,丑+日常性骚扰+日常故意卖蠢,身体力行“丑人多作怪”,连带着对演员都有恶心滤镜了🤮女主暗淡的肤色再加上苦相的表情自带沉重氛围,想念上一季的元气奈奈😫以及每个案件都有大bug啊,就这还是要送检的案件,有意降智太明显了吧,在“弃剧”和“再看一下吧”之间反复横跳(也不知道自己在坚持个啥…)强忍着生理不适坚持看了6集,弃了👋纯纯的浪费时间(想到这里更气了!)以及剧里的谐音梗真的很无聊又无趣(理解李🥚说谐音梗是低级梗了)这剧就是低级又低俗🤮
御殿场事件属实震碎我三观了……这案子居然到现在都没解决。/ 看完了。剧情完全抓不住我……看得好痛苦。虽然案件情节整体比上一季好了很多,但在线索设计上仍旧很垃圾,以至于内容无趣到我看一集要暂停好几次。把警察塑造的真的太废物太废物了。本身3星,多扣一星给木村文乃,人设本来已经毫无特色了,演的还烂……= =
对那种一直有气无力和强行搞笑型的演技,实在是欣赏不来
看到最后一集忽然觉得没什么意思了,shori我觉得很不错,开心他上剧,松润是可以撑起一部剧,但后面太套路了,尤其重现案件太冗长,香川叔我还是觉得是亮点
あなたは 何のために法廷に立つんですか(比起第一季,鬼畜剪辑和冷笑话都加大的力度,日语梗挺涨姿势,遗憾的是 Nana 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木村文乃形同面瘫,无论悲喜死んだ魚の目をして,配上生まれつきの婊里婊气,存在感有点儿独特
第一部冲着香川叔的大“反派”角色看了下来,到这季变得这么人畜无害,表示看不下去了……
还以为这片只黑检察机关,原来是要黑遍所有霓虹司法机构。而且主角无论如何挣扎终究也只能取得眼前的、暂时性的胜利。无论说多少漂亮话,小小律师个人的理想主义终究无法从根本上撼动腐朽司法制度的根本。剪辑是怎么搞得?镜头切这么快,是怕同一个镜头时长超过三秒观众就会睡着了吗?而且角色们有时太吵了。案子设计得都还行。
脱力,冷笑话。
我喜欢的这两个爱穿蓝色西装的(男)人都爱寻找那唯一的真相(笑
冷笑话太多了 三星半
木村文乃面瘫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