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有表现力的东西,每天我们都会面对相同的人或不同的人,有时我们对他们说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情感的互动,有时我们也会做出反自我的的承诺,这叫利益驱使;有时我们因为说话成为万众捧月的一颗明星,有时我们也会因为说话错失良机,甚至成为万众憎恶的对象。
电影《临终千言》以独特幽默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处处需要语言去协助完成的人生,当生命会因为你每说一个字而加速耗竭之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不是言语堆砌的长城,而是经过你生命里的那些人——他们是你最亲至骨血的父母、爱人和孩子,是跟你一起拥抱梦想的朋友,是匆匆闪过你记忆的陌生人。
这些人拼出了你生命的魔方,每一块单独的色彩都能组合成你记忆里最美的故事,是他们成就了你最精彩的人生。
爱就一个字,但想要更感性的表达它,可能需要无数句美丽的语言烘托出爱的伟大、爱的永恒、爱的承诺、爱的一切。
主人公因为说话受限而让妻子对他加深了误会和不解,带着孩子离家出走,当他对大师抱怨不能向爱人说出爱时,大师反问他“你现在还在用说去表达对他们(妻子和儿子)的爱吗?
”这已经让我们领悟到影片的真正思想。
从这次交谈后,主人公开始改变,因为丢失了工作让他紧张的生活恢复了平静,他有更多的时间去聆听身边的人,并在最合适的时间用最简单的词向身边的人表达,他对停车服务生以“You are great”做为鼓励,给妈咪说“I love you”做为对母亲的答谢,给妻子和孩子说“You, Me, Forever”做为永恒的承诺,对很多人说出“Thank you”做为生活的感恩,直到在父亲墓碑前说出“I forgive you”后,倒下,终结了过去的那个他的生命。
一场雨过后,仿佛是身心的一次洗礼,身旁的手机不断的再响......做为电影文化,积极推进人性的一面是永恒的话题,所以主人公的重生让我们对自己失去的、错过的、后悔的过去有了重来的希望,当跳动的生命再次闯入进躯体时,我们学会了珍惜。
看到开头猜到结尾电影的典范——临终千言。
喜剧效果做到没有效果的典型——临终千言。
靠着制服诱惑加了数分的电影——临终千言。
当我听到本班唯一的男生看到制服诱惑那段稍稍抬头发表一句:“哇,这是猫女吗?
”这句话时,我是彻底无语。
淡定地看完了我早就猜到的结局。
其实也不是不搞笑,其实也是有人笑的上气不接下气。
秘书的表演是在是太过了,杰克一句话没说就把自己的老底一件一件地供出来了。
而且杰克完全有条件有里有像自己的妻子解释清楚。
为了剧情而剧情的电影容易落入俗套。
那个神一样的祈祷地点和那个神一样的大家也没能说出什么道理来,没能成功地为主题升华。
搞得那个菩提树像个道具一样,与什么白杨树啊梧桐树啊没什么两样。
外国人想拍出亚洲地区的神秘感,想诠释出哪怕一点的禅意都很困难,不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显得如此惨白无力。
但是好歹也算是拍出来了一些东西,亚洲人更倾向于自己内心的理解:我心里有触动,我好像懂了,但是我说不出来。
大致就是这样的心理活动。
就跟做菜一样,加盐少许,糖适量。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导演想要表现的不就是内心脱离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多关注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么,不就是一个字——爱么,但是电影最后的爱竟然变成了所谓的施舍!
杰克和老婆之间的爱需要一栋更加温暖的房子,杰克与业余作家之间的爱需要一张几百万的支票,杰克和卖咖啡的小哥之间的爱需要一张甲壳虫白金唱片,杰克和秘书之间的爱需要一个新的地位和办公室。
有了房子,支票,地位和健康的身体,才成就了这部喜剧片,没有了支票房子地位和健康,是不是就是悲剧片了?
其实这些大家都懂,只不过不愿去想更不愿去相信罢了。
电影么,不就是激励激励已在生活中绝望挣扎的人,骗骗大家这片波涛汹涌的大海其实就是一方游泳池。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只有几个小时,过完就失去所有,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说完一千个字后失去所有,这个时间你现在是不是还在办公大楼中,敲着键盘,你是不是还在ktv中展示着你的歌喉,你是不是还在饭桌上和不认识的人把酒言欢,这是每个人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生活的状态,工作的状态,如果你有时间我希望你能看一下这部电影《临终千言》,看到这部电影,不是为了让你们改变现在,不是为了让你们丢掉什么,凡是都有结束的那一刻,忙忙碌碌一天,一天,又一天,再一天,没关系,不要忘了在闲暇之余看看世间幸福
前不久闲来无事翻出来电脑里留存许久的一部电影,重新翻看倒是与当时的感受有所不同了。
电影的名字叫《A Thousand Words》,中文译名《临终千言》。
如果去搜索这部电影以及相关介绍,会发现大家对其评价并不高,甚至还有比较苛刻的语言评其一无是处。
如果你是资深的影评人或者对电影的剧情要求极高的话,建议你还是不要去看了,免得失望。
如果只是闲来无事图个消遣,那不妨一看。
记得自己之前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并没有特别大的感受,也只是觉得平平无奇,看过一遍也就有个印象而已。
此次翻出来再看,也许是经历得多了,看到最后竟觉得有些感动。
故事的情节比较老套,艾迪·墨菲饰演了一个习惯于用花言巧语伪装自己的心虚与欺骗的文学著作出版人Jack,说话不带任何转机几乎已经成了他为人处事甚至工作上的作风,他对周围人都很苛刻,虽然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却又对他无可奈何。
机缘巧合下,Jack认识了新世纪的印度宗教领袖辛加博士。
某一天,杰克家的后花园里凭空长出了一棵神奇的菩提树,树上正好挂着1000片绿莹莹的树叶。
一开始还不以为然的杰克很快就惊恐地发现他每说出一个字,就会从菩提树上掉落一片树叶,一旦叶子全部掉光,就意味着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为了活下去,Jack只能停止说话的日子,靠手势来交流。
由于不能开口说话,期间发生了很多笑话。
Jack试图做些好些阻止树叶的掉落,可是一切都是徒劳无功,自己深爱的人也理他而去。
酒醉的某一天晚上,Jack疯狂的说话直至树上仅剩最后的17片树叶,意识到自己可能死去的Jack决定要把最后的话送给自己身边的人。
后来他去了敬老院看望了失忆的的母亲,母亲把Jack当成了他的父亲,对他说她有多么深爱着Jack,可是Jack总是很生气并憎恨着他的父亲。
最后Jack来到父亲的墓地,回想着过去,说出了最后三个字,原谅你。
看完整部电影,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现在的生活紧张忙碌,我是不是走得太快却不记得去关心周遭在乎我的人。
所以看到之前的笑料笑不出来,却在最后Jack去看望母亲的那幕觉得暖心。
下面奉上我比较喜欢的话和大家分享。
1. Quite your mind until there are no thoughts, then you can see your true nature. 沉淀净化你的心,然后你能看到心灵的本质。
2. If you can hear me, what you are listening to is not the sound of my voice. IT is the sound of my inner voice, the one inside my head. 如果你能听到我,并不是我的声音,而是我内心的声音。
3. I can always count on Jack. 我可以依赖Jack.4. Life if not worth living without family.没有家人便失去生活的价值。
整日如连珠炮式嘚吧不停的话痨男主,突然发现自己只剩一千个单词可说,由院落中飞来横树的树叶为计数,当一千句用完树叶掉光,也就是男主毙命之时。
OMG,有没有搞错,公司项目策划需要向客户展示,家中感情危机需要向妻子解释,各种逗哏抬杠都不能尽情释放,这可如何是好。
无论如何,保命要紧,紧闭嘴巴睁大眼睛,开始手舞足蹈的各种猴急动作。
最要命的是,四处寻找解救药方才是当务之急。
此片是艾迪·墨菲近几年来,除去《怪物史瑞克》以外,难得值得一看的电影。
尽管表演有点过火,桥段不尽如人意,内涵有点烂俗,但艾迪·墨菲那张盛气凌人的面部表演还是很值得被大家尽情欣赏一番。
也许这不能让嗜好各种重口味的观影群体完全尽兴,至少可以让我们观赏到被禁言后的沉默会产生何种别样的效果,片刻思考一下很多身边事物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废话来解决,只需我们默默的坐在一边静静倾听,极大释怀爱心进行心灵的沟通。
如果你恰好是那个整日说不停的家伙,那正好可以静下来聆听一下,身边的人们都在说什么。
没准会让你瞬间成为知心人士,一举扭转以往世俗肤浅的厌人象形。
别人认识的是你的映像,你认识的那个人是个误会!
在这个花花世界里,包装花哨才能大卖,说一堆美话才能热销。
例如本人刚毕业在国际4a广告公司进行实习800rmb,拿着名头去了另一家公司3k,后一年6k,再往后1年1w,3年短跑我没少给自己包装没打少过嘴炮,能力有 也赶不上嘴上功夫!
时刻保持正念,喜怒哀乐发于心而止于语!
认真倾听观看感受着身边路过的每一个小宇宙,独立个体中存在的故事……够你hi一辈子!
从来没有写过长影评,从来只是看别人在首页上的评论。
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善于表达自己,阅读太多,自己的看法太少。
就像看完微博还要看下面的评论,并期望能在评论中找到和自己不谋而合的想法。
从影片中的场景布置、演员阵容以及简陋的电脑特技来看,就知道这不会是那种制作精良的成功商业大片。
但是我还是被轻易地感动了,Jack坐在他的母亲对面被当作Raymond的时候,听着母亲叙述那幕,让我流泪了。
或许,这是我希望看到的所以才容易被感动。
影片并不精致,结尾部分的剧情变化与人物的转变有点不协调,可能是因为本片是喜剧的缘故,总要大起大落,最后happy ending,各种严肃变成了各种喜庆。
《临终千言》是我从尼泊尔旅游归来后看的第一部我认为可以一提的电影。
在北京歌华有线的免费点播中《临》被归为喜剧,Starring则是艾迪·墨菲。
说实话,之前几乎没怎么看过墨菲的电影,对其的印象总也摆脱不了“无厘头”和喜剧的影障,但在我看来墨菲在选择剧本和诠释角色时已经跨越了“为了包袱而包袱”的传统“无厘头”表现框架甚至展现出了人性的光环。
《临》在剧情架构上没有突破传统喜剧(此处为对比正剧和悲剧的参照物)“大团圆”结局形式,甚至电影开始不久稍有观影经验的人就能预测出剧情走向和结局。
既然形式毫无新意又是什么让人有所感触?
电影的主题:重拾人性之灵。
影片开始时墨菲扮演的图书业经纪人咄咄逼人而又成功得让人标榜。
当然这种表现并非架空现实,在当今社会进步的浮华下几乎每一个进取者都急于表达见解而毫无耐心倾听。
现代人取得的一个个所谓业绩和进步,特别涉及到社会关系时,可以说是在强调某些核心价值时丢弃或忽略了其他同样珍贵之物!
譬如我们追求个人完满和自由同时还依稀拥有的为完整家庭生活而做出的无言付出。
面对心灵港湾尚且如此,面对众人时也难怪图书经纪人在不计手段与心灵大师达成出版协议后眼中开始闪现出对人类渺小的不屑。
影片中墨菲让助理为其购置王冠、权杖和宝座的,我甚至一度认为导演会用特效让墨菲头顶光环。
事业上登抵顶峰,所有出版商对即将付梓的心灵圣经光辉前景都趋之若鹜,不计成本开始了竞价。
此时,图书经纪人的得意似乎也算理所当然。
即使辉煌如日之中天,也难免夜的冷清。
抛弃灵魂的成功,终会让人对其质疑。
刹那间一棵菩提树从图书经纪人家中拔地而起,而最奇特的是当墨菲口吐莲花时树叶也随之飘落。
因此这也是一部落俗的关于奇迹的影片。
面对突如其来的“神迹”,甚至连最理性的人也会在落叶与生命活力之间建立某些超自然的关联。
当菩提树上仅剩下一千片树叶时,图书经纪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闭嘴了,也因此影片进入了高潮。
往日甚至不容人以置喙现今却只能一言不发,剧烈落差带来的不止是心理上的不适,在丧失的语言能力仿佛也带走了家人的信任和社会地位。
现代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多数,仿佛只会通过外在之物表达即便是最为真挚和亲密的情感,不是吗?
相较于所谓黄金时代的精神世界,黑铁时代的物质生活或许庸俗而惰怠,但文明之路从来没有退路可言。
古语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我看来有其不实之处:即将概然性等同于必然性。
图书经纪人在经历了惜字如金、自暴自弃并几乎在最后一刻竟又能参悟入道,可谓又是一个奇迹。
对于影片导演而言并无需太过在意于统计学上的合理性,更为关键的是观众心灵中的意愿。
因此当菩提树仅剩寥寥几片树叶时,图书经纪人被逼仄进人生绝境处开始盘坐树下时观众已有结果……苏格拉底在告示众人时有言:“认识你自己!
”当人能够平静地认识自身时对世界的重新认知和改造也就开始了。
救赎,不仅限于生命,更是为了灵魂。
图书经纪人终于当下所有身份和面具寄予他人幸福,并最终在父亲墓碑前用最后的语言说出“我原谅你”,影片其实就已在意义上结束了。
当然,导演要给观众一个交代:经纪人在风雨雷电中呼喊着倒下,随着菩提树抽条叶满枝头而涅槃重生。
人,要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或许是影片导演质问每名观众的问题。
那么,你的选择是什么?
2013年8月16日近于午夜
该片讲述了一个自视清高的代理商杰克,被印度信徒辛加博士惩罚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杰克·迈克考尔。
如果你能听到我说话,那你听到的并不是我用嘴说的话,而是我发自肺腑的心声。
我想跟你讲话,但是我办不到。
因为只要我一说话,我就会死。
”当他开口说话,树上的叶子就会掉落下来。
说一句话就掉一片叶子,叶子掉光,树死人亡。
杰克·迈克考尔先生是一个事业成功的大经纪人,能言善道,但是经常出言不逊,谎话连篇。
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样的话都能说出口。
一日,他的诳语得罪了辛加博士——一位神秘的宗教领袖,为了惩罚杰克,他召唤来了一颗菩提树。
他告诉杰克,菩提树上有一千片叶子,杰克每说一个单词,就会有一片树叶凋落,当树叶掉光之时,就是杰克的死亡之日。
看着树上的叶子随着他的开口说话一片片掉落,他说得越多,掉落的叶子越多。
他惶恐着急地想要寻求解决的方法,但都无济于事。
当仅剩几片叶子时,他开始接纳自己终将死亡的结局,保持平静,真正地为身边的人去做一些事情,去聆听被自己忽视的人感受,找回久违的爱和宽容,最终走上了自我救赎了之路。
01接纳自己,是与生命和解最好的方式为了减少树上的叶子掉落的数量,他无奈地闭上了咄咄逼人的嘴巴,通过比划手势、用面部表情、发出奇怪的声音来表达。
然而这给他带来了诸多不便,他无法买到自己想要的咖啡,无法告诉盲人正确的通行情况,无法与客户交谈,无法与妻子交流感情……最终,他丢了工作,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生活变得一团糟。
他垂头丧气地找到辛加博士,然而辛加博士说:“sorry,我能为你做的,只有祈祷和同情。
”他苦苦等待了三天,希望能够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却听到“答案就是,根本没有答案,没有人了解这种树。
”他气急败坏,愤怒地扯着博士的衣领叫喊道:“你根本没有把我和这颗该死的树放在心上!”“你需要自己找出真相,那很简单,你只要保持心平气和。
”“不只是嘴上的无言,更是内心的平静,才能看见事物的真相。
”“你还得接受这种可能性,那就是树叶总有一天会掉光……”博士轻松地微笑着,留下了一个透明的玻璃雪球便离开了。
然而,此时,博士的忠告,他一句也听不进去。
他喝着酒,醉醺醺地回到家,对着树破口大骂,把酒瓶砸向树干。
又回到房间里,开启音乐,伴随着乐声又唱又跳。
助理看到树上的叶子正无可逆转地掉落,他才意识到杰克不是在放松,而是在放纵自己。
于是,他拼命地想要捂住他的嘴,两个人扭打在一起。
最终助理把他打晕了,并用胶布封住了他的嘴巴,才阻止了他失去理智的“自杀”行为。
第二天醒来,他看到了掉落了一地的叶子,树叶掉到只剩最后一根小枝干。
树上的叶子不多了,他能说的话也不多了,他的生命也即将流逝。
他拿出胶布封住了自己的口,静静地坐到了树下,心平气和地翻看博士留下的书,闭着眼睛冥想,似乎找到了答案。
既然生命不可逆转,那就心平气和地接纳。
其实,有时候,着急愤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当内心平静下来了,接纳生命的缺憾,才能看清真相,才能看到希望。
接纳自己,接纳不可逆转的结局,是与生命和解最好的方式。
02好好爱家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们是一个家。
生活,如果没有家庭就会变得毫无意思。
”妈妈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
他望着妈妈,眼睛噙着泪,静静地聆听。
这天是妈妈的生日,平静下来的杰克决定去养老院看望妈妈,但是健忘的妈妈一直把他当成了丈夫雷蒙德。
妈妈兴奋地招呼他坐下,对他说,我把所有的东西搬过来了,但有些时候,我感到孤独。
然后,继续絮絮叨叨地说,“我一直指望杰克经常来,他送我鲜花,扶着我到外面散步,我是多么为他骄傲……他是我活下去的理由。
”他静静地听着妈妈的唠叨,她多么希望他的儿子能多陪陪他,能陪她庆祝生日,能陪她一起散步,哪怕是陪她说说话……
可是,他太忙了,一刻不停地周旋在工作、客户之间,忽视了家庭,忽略身边爱他的妈妈和妻子,忽视了照顾和陪伴孩子。
当妻子把哇哇大哭的孩子抱给他照顾时,他却说“我不知道如何处理‘哇啊’”。
当妻子想要换一个“更像家”的房子时,他却完全听不进去妻子的建议,自以为是
直到无法与妻子进行正常交流,他指手画脚,而妻子完全不知所云。
妻子又伤心又生气地说:“我们似乎忘记了如何交流,我甚至不知道你是否还爱我?
”最后,妻子望地带着孩子离开他了,他回到空荡荡的家,心里满是失落。
辛加博士问他:“你妻子知道你爱她吗?
”“我一直跟她那么说!
”“你不能展示给她,你有多爱她吗?
”他找到了妻子住的地方,握着妻子的手,摸着孩子的头,在妻子的额头上深深的吻了,他深情地望着妻子说:“我,你,我们,永恒。
”妻子愣住了,停止和他争吵,静静地望着他。
我们每天都会说很多话,和朋友、和同事、和客户谈天说地,可是和家人说得越来越少。
也许是没有兴致和家人说,也许是觉得和他们说了也不懂。
可是,当有一天,心中有很多千言万语,却再也没有机会说了的时候,你可能会懊悔,为什么当初不好好地表达爱。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好好地爱他们。
03生命是一场修行最后一根小枝干还剩下寥寥可数的几片绿叶,他不再愤怒,不再抓狂,也不再恐惧,他决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帮助身边的人,用行动去表达爱。
就像博士告诉他的,“平心静气地展示给他们看,你有多爱他们。
”他来到咖啡店买咖啡的时候,把一张珍藏的甲壳虫的唱片送给了咖啡店的店员,店员欣喜若狂。
他给每天为他停车的服务车送了一张支票,告诉他,已经认真地阅读了他的书,并签售了1万美元的版权。
服务生激动的拥抱他:“我爱你,兄弟。
”他来到蛋糕店,品尝刚出炉的蛋糕,对老板说了声谢谢。
他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看着游客在拍照,小孩在争吵,情侣在拥吻,一对老夫妻在海边看海……他坐在长椅上,看着沙滩上光着脚丫奔跑、玩耍的人们,荡秋千的小孩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他静静地看着他们,脑海里不时浮现起咿呀学语的孩子和含情陌陌看着他的妻子。
原来真正地帮到别人,是如此快乐的一件事!
原来生活是如此的静谧和美好!
只是他未曾停下忙碌的脚步去感受和倾听。
最后,他来到了一片墓地,跪在父亲的坟墓前,对着墓碑说到:“我原谅你”。
这时,最后三片叶子从树上飘落,杰克也突然倒在碑前,坠地不起。
不过电影最后还是给我们一个圆满的结局,一阵电闪雷鸣的暴风雨过后,那棵树重新长满了绿叶,杰克也获得了重生。
他说:“这才是真正的我,那个虚假的我已经死去了。
”也许成长是痛苦,挖掘自我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他,才找回了真实的自我,活得平静又坦然。
他把妻子带到一座房子面前,那是她心仪已久的房子,妻子又惊讶又惊喜。
明媚的阳光下,青葱的树底下,一家三口在花园中追逐,周围的一切欣欣向荣,充满着活力。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白白地走一遭的,是来经历一场生命的修行。
在真与假、善与恶、爱与恨的较量中,我们真正应该放入生命的行囊的是,善良、真诚和爱。
卸下伪装,放下怨念,学会宽恕,我们才能在这场漫长的修行中找回自我。
《临终千言》用一棵菩提树的拔地而起象征男主的生命力,拉开正幕,非常魔幻现实。
那么我们东方人的思维很容易把树看做一种心灵力量的象征。
树,即象征着我们传统文化里的“性命”中的“性”。
比如说本性啊习性啊或者说元气啊魂魄啊七情六欲啊。
这应该是一种传统东方那种感触式的思维方式,不能真的归纳出是什么,“性”就是一种感觉,你你我我他他都可以感受的到。
(在西方NEW AGE那里,大概叫做“本源”?
)我们本身更善于使用这种感性的思维方式。
西方人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唯有当理性的思维沉默时,才能产生这种特别的知觉。
这要用一种直接的方式去体验,完全不经过概念性的提炼。
所以有必要用一种直观的落木纷纷的画面感来帮助其关闭理性思维去感触其中。
这就是为什么导演选了一棵起初葱翠的菩提树。
那从我们传统中国思维来说,这棵树(不管是不是菩提)也一样有深意。
木在五行的说法是:木曰曲直。
它同样是一种象征符号。
树苗是直线,长出来的叶子是曲线。
木神是春神,名字叫勾芒。
那“木”这种符号在中医里对应的是肝脏。
(没学中医以前我以为肝是木头做的,囧)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脏主调气,这种气,就是指人的情志了。
谈到情志会觉得bingo跑题跑回来了都对得上了……撇开剧情不说,如果这样一棵树,最后所有的树叶都掉光了,人会怎么样哪?
会死对不对。
这种死,应该指“性命”中“性”的死去,而“命”不会死。
再说一下,“命”是什么命这个字, 是没有经过简化的。
(个人经验,“解”字时一般要从繁体字解)命拆开看,就是口令。
如果只有“命”的活着是怎么样的呢。
他会整天的活在这样那样的口令里。
他不会再知道自己的本源本性想要怎么样了,他每天都会活在一种“我应该”里面,当没有达到这种“我应该”时,他会不断的感觉到羞愧,继续伤害本源。
直到伤无可伤。
这时候,命令的是谁呢?
他不是你,活着说不是你的本源,他是你的“我执”。
这种人,可能作为人很成功,很光鲜亮丽,非常精英,家国之栋梁。
可是问他,上次真正开心是什么时候。
上次吃到非常好吃的东西是什么。
他可能已经回答不上来了。
不会大悲大喜,不会特别情绪化,也不太容易被伤害到。
咦,怎么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不好……但是,这个人,他失去一种感觉,他不晓得自己要的幸福人生是什么。
他不再做出选择,只是不停的活在“我应该”里面。
哀莫大于心死,心空了,肉体却死也死不掉。
中医上说的足厥阴肝经病,比少阴病要严重,却反而不容易死,不容易肉体上的死。
这可能是一种,很荒芜的感受。
做着应该做的事,忙忙碌碌,却发现内心永远无法平静。
永远隐隐的不对劲。
我们就算没有陷入那种没“性”的状态,也常常会忽然回味过来,觉得自己太浮躁。
感叹一会儿还会摸出手机平板,刷着不知道在讲什么的社交软件,麻木,不知道为什么。
这个时候,我想,我们的树叶肯定在潇潇落下吧。
怎么去救那株菩提树呢?
电影里提示的是:平静下来,处理一些情感关系。
我们并不是说,肉体的(物质的)生活不重要,并不是非要否定我们大众的价值顺位,而是说,要把对心灵的肯定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每当我们做选择的时候,我们要问问自己,我是麻木的按照“我执”要求的“我应该”怎么做来做呢还是我内心深处真的要这样去做?
问自己的心,很重要。
心,君主之官。
如果有什么可以“命”自己的话,让自己的心来,好不好,不要让我执来一次次麻木的抉择。
把自己内心真正的快乐,去置换掉现在所看重的“他人的认可”。
所以有的时候,人得很自私的活着。
我去年看黑塞的《悉达多》时,挺不明白,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有什么好看,有什么好听的呢。
当时的我,很焦虑,每天都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或许是工作上或许是家庭上或许是学习上。
当我痛下决心改变这些生活方式时,我自己也改变了。
可能因为我敢去fuck them all。
可能因为我真的害怕我的树死掉、我的河不再流淌。
这倒有点像佛家说的互参:)电影的结尾,男主小助手最后变成了之前压制他的可恶的老板的样子。
人啊,有的时候,不是你不想变成什么样就不会成什么样,环境非常非常重要。
千万不要指望心灵救赎可以百分百有效。
还不错的一电影,小清新。
立意不错,看开头就能知道结尾的剧情,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第一步就是先看看叶子掉光到底会怎样,看来我不太惜命= =
Clark Duke好可愛啊~!在道場、在樹旁、在奔跑等,有幾個場景色調非常贊~!
just having an interesting concept is not enough for making a good story
典型美式励志电影和神秘宗教的结合。#20120712
经历过死 才知道生
2012-08-09 想看,2012-10-12看过。自我重新审识的过程
把一个多有创意的故事拍得只能在想要消磨时间的时候看看...
一样的老套
2012.08.08 台风天看这部,真是boring & stupid。
设定很有趣但是拍得太鸡汤了
前四分之三都是过分夸张的表演,以及无甚意义的内容。停留到最后,这部片才稍微有了那么点东西,才开始思考家庭、生活的核心、诸如此类...总之,能直面一些问题也总还是好的。比有些人一生就这样麻痹地为自己“制造”来的强
看好的电影会有点被击中要害的感觉,但是这部连挠痒痒都不算。
沉默是金。艾迪莫菲的脸部表情:)
12-06-30-syd
Eddie Murphy口条也太强了吧!佩服哇!剧情不错,很生活,很值得思考。
加航净放些没意思的电影给你练听力,早知还不如重温freaky Friday好了
前半生都在懊悔说那么无用,做那么多无益的。后半生开始明白,要的不过是一个家庭。爱恨情仇放一边,管他山高水远。
片子到后面还是有小感动到我,EDDIE真是太强了,演技搞笑出神入化啊,尤其是静心那段唱词,真是太搞了,故事有点意思,但换汤不换药,终究还是发觉内心深处的自己,教你重新做人,好好品位下还是有些体会的!
有点俗套,表演应该更夸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