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 /r/dark和discord里面参与一些讨论,也做一些剧情回复, 偶尔路过豆瓣也想贡献一些中文解答。
想根据豆瓣上现有评论里关于Dark编剧的逻辑性发表一些意见。
主要写给对剧情已经了然,但是还想进一步认识Dark背后的科学依据朋友们。
名字是在没有时间翻译过来,大家尽量参考官方翻译和这里已经帖出来的线图。
Dark全三季以本季收尾,前两季全局没有展开,虽然我们有大量的讨论,但是基本上全灌水了,没有什么实质价值,但是第三季全剧贯穿,成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我们更对一二季的种种铺垫不得不佩服。
现在再要谈Dark不能只是理顺每一线的程度了,大家总会搞清楚线的,现在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很多人还是觉得按某种布局理的话还是有很多漏洞,所以我们一定要从编剧依靠的科学资料开始看起,这样理解的主要的科学理论以后,Dark就自动对号入座了。
一切从知识点开始,看懂Dark我们需要注意的知识点如下: Grandfather Paradox即祖父悖论,即穿越片里最常用的编剧手段,即我穿越到过去消灭我祖父,则其子我父不复存在,也就没有我的存在。
但是如果我不存在,就不存在我穿越到过去,则我祖父建在,于是我也存在,可以再次穿越重复。
Dark的剧情是建立在防止这个悖论发生的原则上的,所以每一个循环和事件都避免了这个悖论,但实际上编剧是用了一个另外的科学依据来构成Dark的故事,见下。
Bootstrap Paradox(鞋带悖论), 另外一种循环重复,针对物质与信息,比如我把欢乐颂带到1821年放给没完成第九交响的贝多芬,他随后用在他的音乐里,直到若干年后我熟悉这个曲子后重复穿越带给贝多芬。
这里提一下,Dark里面在谈论钟表店老板时间机器的时候曾经提到这个悖论,所以是编剧想观众消化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这个悖论是因果循环里的一个例子。
Causal Loop(因果循环)是Dark全剧运用的理论,但是跟我们已经见过的各个科幻片比起来剧情上运用了更多更严谨的包装。
因果循环里包括鞋带悖论和命运悖论(Predestination Paradox),鞋带悖论的话除了时间机器Dark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笔记本,怀表,项链等等也是用这个悖论进行循环。
Dark里面的家族人物链则遵守命运悖论,Dark里用的命运悖论是用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定论武装起来了的,见下面,命运悖论是在人物在做时间旅行的前提下回到过去试图改正一件事情的发生,但是回到过去以后却造成那件事情的发生。
Dark里面基本上全是这个循环,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
Closed Timelike Curve或叫CTC, 即封闭类时曲线。
哥德尔1949年用负宇宙常数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做一个解,在国内好像叫哥德尔时空,也理论上证明了封闭类时曲线的存在,时间旅行的科学性就是来自这个CTC, 大家不用去深度了解CTC的来源,广义相对论的其他解里后来还有虫洞的可能性,虫洞理论上也允许改变空间和时间来做穿越的可能性。
我们这里要提到CTC是因为物理上认为如果可以穿越时间,就会有类似祖父悖论的矛盾出现,CTC理论的出现之后又有人在这个基础上对封闭曲线的性质做了进一步的推理更加完善了它的科学性,见下面的自治性原则。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十年在很多高端科幻片里时间旅行里出现的祖父悖论都是用平行世界解释的,即我回到的过去其实是一个平行世界,我在此世界里消灭我祖父只影响这个平行世界里的未来,而不影响我本身世界的未来。
这些和Dark是不同点,虽然Dark里也用了平行世界,但是跟我们已了解的平行世界有点不一样,继续见下面。
Novikov self-consistency principle即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来了,这个是重点知识点,Dark科学性的基础,全都来自这个。
1980年俄罗斯理论物理学家诺维科夫在研究了CTC以后想对各个时间悖论有一个交代,于是就奉献了这个原则。
其实他的内容非常简单,即,如果有任何可以改变过去的事件发生,那,这个对过去有影响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则为0。
他进一步解释说,如果上面提到的CTC存在,则我们现有的物理定律一定会是造就这个时间线上所有历史事件的重要前提(简单的说就是每一个微小的因果,比如关门,都是在遵循物理的基础上发生的事件),他称这些事件有“自治性”. 所以如果在这个封闭时间曲线上假设我们可以从一个时间点到另外一个时间点,那这些有自治性的事件则是无法被改变的。
诺维科夫所提到的自治性,是把任何事件发生时的因果关系从物理的角度去链接,即自由意志与反向物理定律的互换,比如因为自由意志我想到去开门,结果我把门打开了,但是这个本来是来自我自己的自由意志的结果也可以说成是我们的物理定律允许门在被某种力量,速度,引力的控制下从关变到开。
这样的话他认为每个因果事件都是一串连起来的物理事件,所以从过去的某个时间点发生至现在某个时间点的某一事件,不仅是因果推进的产物,更是物理推进的产物。
如果一个穿越到过去的人想改变这一事件,那他则是想要改变这个因果/物理链里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我们的物理可以允许CTC和时间旅行的话,时间旅行者的行为也要遵循我们已知的物理定律,所以任何改变都越过了物理允许的范围,是不能实现的。
诺维科夫还甚至猜测,如果CTC里时间旅行可以成功,那穿越的过程中会我们的世界有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局域物理来约束互抵这种时间上的穿越,从而保证自治性。
Dark里面很多次出现了这种好像看起来很行不通的场面,2季Noah想杀Adam无法开枪,但是她妹妹就一枪就把他解决,3季Jonas想上吊,然后用枪自杀,最后枪也是卡住,这都是完全依据诺维科夫的原则产生的新物理约束,来控制对因果/物理循环的改变。
这之后还有最后一个对CTC和自治原则的推测,那就是自由意志和时间旅行是互相矛盾的,CTC里产生的因果循环是有自治性的,自由意志无法改变其中任何一步,物理不允许。
第三季里出现最多的一句叔本华名言“Der Mensch kann tun was er will; er kann aber nicht wollen was er will”,即人可以做他想做的,但不能意志他所意志的,这句话就是寓意Dark里的一切都是遵循由自治性原则保护的因果循环。
Dark出现的自由意志这个字眼,和Cosmic Censorship(宇宙审查)都是对这个Dark这个中心思想的一些提示.Schrödinger's cat (薛定谔的猫),Quantum Superposition (量子态叠加), Quantum Entanglement(量子纠结),这三个术语都是现代科学论证多平行世界的存在的时候常用的理论。
在Dark里面虽然一开始我们就有平行世界的猜疑,到第二季收尾的时候好像更明显,甚至到三季第七集编剧一定要演出薛定谔的猫这个实验,很多人都觉得用平行世界来理解三个世界是最容易的,但是其实薛定谔的猫在Dark里只是为了用来解释世界末日那天所谓的切换点(也叫漏洞)的原理. 因为这个切换点是编剧完完全全掰出来的一个剧情,没有建立在封闭曲线已有的特性上。
Claudia第三季后来解释在切换点这一天,也就是世界末日6月27号那天,随着核电站事故的发生,因果循环会暂停,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对两个的世界的循环的进行调整,剧中世界2Martha一次被Adam指示进屋带走Jonas,一次则是被世界2中年Bartosz带走没进屋,则jonas躲进地窖最后变成陌生人stranger都是这一霎那向不同方向发生的进展。
在这里martha2进屋与不进屋成了两个叠加的状态,或者两个平行的现实,Jonas是猫,这两个现实之后继续发展,但是一样是被吸收到因果循环里面,一起推动全局的循环(当然最后一集这里又加了一重叠状态)。
薛定谔的猫讲的是在不观察的情况下盒子里的猫处于死与生的状态,这正符合量子力学里状态叠加的现象,然后在这个重叠的状态里,盒子里的猫,毒药和测试器开关还有放射性物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纠缠的关系,也叫量子纠结。
没有观察它们就是因果关系的纠缠,一旦盒子打开,则它们的关系也随之瓦解。
由于宇宙万物无时无刻都在状态叠加,这些无限的状态也可以被看成是不同的平行世界。
知识点就这么多,这样就可以解释一下Dark里争议比较高的几个疑点了。
1. 1号2号世界关系。
1986年6月21日钟表店老板的时间机器启动并失败,失败的机器创造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根据Dark全三季的演绎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世界,世界1和世界2,是两个连在一起的CTC,这两个CTC上的事件在因果循环(causal loop)的概念下无限循环,CTC不可能从其曲线里中任何一个点生成,也就是Dark里说的“开始就是结束”或者说没开始也没结束,所以这个时间机器剧情完美的交代了了两个世界从无到有的开始,也同时完全符合CTC只可以一次全部存在不可能从某点生成的概念,和现代科学挂上钩,保持严谨。
这种一霎那形成也说明世界1世界2从有的时候就已经因果循环了,虽然说故事里人物与事物在无限循环的冥冥中增加了很多不同的小循环,包括人物(家族)间的循环和事物(比如小说,手镯,怀表,时间机器,项链,日记,手枪)间的循环,但是最终还是依据诺维科夫法则,不论是adam的组织施加的反作用力,还是martha2组织的引导都按部就班的推进循环。
悲观一点的说, jonas-stranger-adam, martha-eva这两个家族随着CTC一起生成的产物,或者其他被卷进去的人,在这个封闭循环里是没自由意志可谈的,所有行为按照因果而循环。
2.Claudia是怎么成功的Claudia是名副其实的"矩阵故障"Glitch in the Matrix, 在每一轮的循环里她的目的主要都是救她女儿,在每一轮循环里她都是被世界2里的Claudia指点,参加老martha-eva延续循环的光的阵营,但是她每一轮循环都被一 句从上一轮循环的她传下来的话困扰,就是”If everything goes right, Regina will live,"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女儿是可以活下来的。
就是这句话让每一轮循环里的Claudia对她的世界起好奇之心,尤其证实了她女儿在世界1,2里都没活下去的结果后,她从跟随eva到对eva怀疑,到杀死自己的二号,每一个循环里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推动她一点点的搞清楚这个循环里的一切,从切换点的秘密,到查明jonas-martha家族成员间的循环,到最终搞 清楚‘原’世界的存在和6月21号时间机器的失败,到利用切换点的漏洞制造另外一个自己最终成功到达面对Adam那一刻。
一个牵强的地方就是在因果循环里,我们很难说可不可以出现像Claudia这样的人物,但是Claudia后来告知Adam这循环已经进行了无数次了,这样的话Dark的编剧把Claudia的行为以及她最后一次的成功归类为一个及其微小的可能性,算不算勉强就要看观众怎么看了。
有一点可以确定,由于Claudia是Dark里唯一受到高等教育的旅行者,而其他人都是年纪轻轻半路辍学,进入循环里光顾着研究自己的命运更没时间补习知识 ,Claudia成功似乎也跟她受教育的程度有一定关系,所以好好学习还是很重要的。
3. Jonas和Martha是如何还原“原”世界的2053年9月24日Adam完成一切后却没求得一死,Claudia出现跟他第一次说明真正的 “游戏规则”, Adam穿越到2020-06-27世界1末日,利用切换点再一次制造了一个新的现实状态,在这个状态里他又一次出现在jonas和死了的martha的屋子里,并传授了jonas新的救世方案。
Jonas随后穿越到世界2的世界末日2019-11-07,在世界1老magnus老franziska带走世界2Martha之前把世界2Martha抢走。
两人来到1986-06-21,躲在洞里直到在“原”世界里钟表店老板的“时间机器”在洞上面的地窖被打开,打开的霎那爱因斯坦罗森桥出现,里面原世界和世界1,2连接,jonas和martha在桥里面再用时间球机器穿越到原世界的1974-08-08阻止钟表店老板的儿子出车祸被杀。
一切结束,jonas martha的两个世界从来没有存在过。
第三季最后一集的最后部分,Jonas和Martha穿越到origin world去阻止车祸的时候,在origin world被摧毁、新的两个病态世界诞生之间曾短暂的陷入了时间的虚无之中,此时两人各自看到了对方的小时候,并被小时候的对方通过衣柜/地下室而看到。
在两个人成功阻止钟表匠儿子儿媳的车祸发生之后两人的交流中,我们知道当时的Martha是记得小时候透过衣柜看到过Jonas的,我当时看到这里感到心惊肉跳,按下暂停键,因为Martha记得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件事情在以前的cycle里也发生了,在现在的Martha小时候就已经发生过!
证明他们还是没有打破cycle! 然而剧情无视了这一点,按照这是第一次发生的逻辑继续演下去,让他们消失了,成功摧毁打破cycle摧毁新的两个世界。
看过第一季,后来没追,春节当影院平替,三季补全。
如果这叫神剧,那也是神棍的神,神经错乱的神——前期挖的坑根本填不上,或者干脆不填,另挖新坑,后两季全靠抄几段哲学宗教的格言警句故弄玄虚,用来掩饰无法自圆其说的混乱剧情,。
剧中所有角色都一副苦大仇深脸,像没头苍蝇般走来走去穿来穿去,复读机一样重复说着看似高深的废话,时不时来段MV,演着言情韩剧台剧里的为爱痴狂狗血戏码。
其中一个主要角色乌里希,仿佛咆哮教主马景涛的亲生师兄弟,偷情那天儿子失踪,穿越回过去疯子似的横冲直撞,被关在精神病院三十年,他老婆穿越回去找他,被自个妈砸死了,情人穿越回去找他,却跟别人生了个女儿,而他情人老公就是他失踪的儿子……这不是科幻是玄幻,与现实物理哲学宗教没有任何关系,自己随便设定瞎编答案不解释。
最后的结局与《迷失》类似,相当于意外做的一场梦,主要角色都是梦中人,梦醒了啥事都没了。
就只能当乐子看。
作者:花二刀德剧《暗黑》在2020年6月27日,也就是剧中的“世界末日”当天如期更新了第三季。
前两季33年一个周期的时间穿梭可能已经把一部分观众搞晕了,这一季又新增了平行世界的设定。
两个世界,两组时间旅人,更是错综复杂。
好在德式严谨一如既往,故事九转千回,却仍然能够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事实上,看完全集再回过头看。
很多剧情在之前的两季就早已的通过“符号学”给过映射,可谓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最典型的当属在剧中无处不见的“莫比乌斯环”。
这一图形出现在第一季那本物理学书上,第三季B世界的“温登洞穴中的任意门”以及“地板”上。
莫比乌斯环是由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发现的一种图形。
它的大概形态就是把一张纸条扭转180°,两头粘和起来。
假设一只小虫沿着纸条攀爬,那么它的行走路径将不必跨过任何一条边缘。
这个图形是完整的,这就意味着想要打破既有的循环就需要找到粘合的交叉点。
这也是整个第三季时间旅行者穿梭于两个世界,不同年代要解决的核心矛盾。
在这里,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
时空旅行者穿越与A世界与B世界,他们知道他们的目的地,但观众想要分辨两个世界则需要视觉信号。
如果你仔细观察,两个世界在影像表达上是镜像的,沙发摆放的位置,树歪的方向,以及脸上的伤疤都如此。
另一个容易忽视的重要暗示,是第一季就出现的红线,也就是“阿里阿德涅之线”(Ariadnefaden)。
这一典故源于希腊神话,在俗语中有有解决问题的方法,线索的寓意。
还记得玛塔演的话剧吗?
她演的就是阿里阿德涅之线的故事。
传说中,克里特岛上的迷宫里,有一只牛头人身的怪兽,专门吃少男少女。
英雄忒休斯预进入迷宫屠杀怪兽。
迷恋他的少女阿里阿德涅赠他红线,助他在迷宫中识别道路,不至于走失。
这一暗示指向明显。
两个世界,发现异常的源头都是儿童走失。
而错综复杂的时间线,人物关系犹如迷宫。
前二季中一直比较背景板的玛塔,其实始终是牵引事件发生的阿里阿德涅之线。
亚当办公室中出现的这张画名为The Fall of the Damned,作者是尼德兰画家鲁本斯,现收藏于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
画中展现的是大天使米迦勒将反抗上帝的天使们打入地狱的故事。
画面下方,生有黑色有翅膀的怪物正在吞噬罪人。
这里的罪人指的是触犯了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的人。
关于这张画,有一段有趣的历史。
它曾在1959年遭遇过硫酸袭击。
罪犯是一位自称物理学家的怪人,他由于撰写的著作未能顺利出版而精神失常。
剧中钟表匠坦浩斯的设定参考了这位罪犯。
事实上,在剧中,正是坦浩斯的时光机研究计划造成了这场“终极德国骨科”式错乱。
而“时间旅行者”乔纳斯与玛莎(亚当与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代都是错乱的产物,是需要被纠正,本不应该存在的“存在”。
在一张官方海报中,乔纳斯与玛莎被合成到画中。
请注意他们所在的位置。
老年的乔纳斯(亚当)被毁容了,这正是在暗示1959年发生的“泼硫酸”事件。
因为他所在的位置被泼到了,玛莎(夏娃)却没有。
与之对应,夏娃的办公室中也悬挂了名画。
是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画家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a Cranacha)的作品《亚当和夏娃》。
后期制作调皮地将字母“V”放置到了夏娃的私处。
“V”这个字母有着特殊的含义,从第一季的海报就可以看出些端倪。
海报中明显出现了正“V”与倒“V”的组合。
也就是“圆规”与“直角尺”,这是共济会的标志。
共济会又叫做“自由石匠协会”,是一个在中世纪以建造教堂为契机成立起来的组织。
它的标志“圆规与直角尺”代表了在那个愚昧的时代唯一能合法存在的科技。
剧中也出现了建造教堂的画面。
与此同时,这两个测量器具所构成的图形类“生殖器”有着强烈的“交合”与“孕育”的暗示。
比起“亚当与夏娃”,中国观众更为熟悉的应该是马王堆墓室壁画中的“伏羲与女娲”。
他们手中拿的就是圆规(规)与直角尺(矩),无规矩不成方圆。
而这个规矩就是“交尾”与“交合”,就是阴阳调和,字面意义上的“造人”。
所以说,有关亚当与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代的剧情走向。
其实第一季的时候就已经透露给你啦!
剧中重要的定情信物,圣克里斯托弗背耶稣过河银币挂坠,这是一种传统护身符,常用于护卫旅行者。
在圣传故事中,克里斯托弗背圣婴过河,圣婴在到达对岸后对他说“你刚才背负的,不仅整个宇宙,连创造宇宙的主宰,也背在你肩上了。
”每一位时间旅行者都背负着沉重的使命,都是大循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大多认为自己可以救世,但事实上,大部分时候,这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剧中的设定,每当世界末日降临,都会出现几秒钟的停顿。
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类似于米开朗基罗的名作《创世纪》的画面,暗示世界末日也是一个新世界的开启。
关键人物诺亚的纹身图样来自翠玉录(Emerald tablet,也叫做透特的石板),是源自亚特兰蒂斯以及古埃及的神秘宝典,被认为是西方炼金术的源头。
翠玉录共分十三章,其中有三章提到了时间以及空间,但是极少有人能破译它。
如果你仔细对比翠玉录和诺亚的纹身,你会发现,纹身在整个画面的下方多出了一个三角形的图样,这个图案叫做凯尔特三角。
这个三角在凯尔特文化中含义复杂,可能代表三相女神,生命,死亡,重生。
也可能是众神之王奥丁。
当然,这是一个连贯图形也有循环往复的含义。
在基督教中,它被认为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象征。
在剧中它也被刻在山洞的石门上,代表了33年一个周期,以及2019、1986、1953三个年份的关联。
你当然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其它。
比如,剧中克劳蒂亚解释的“这个世界并非只有黑与白,它是三维的。
”所以在A世界和B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原世界。
贯穿三季的黄色雨衣,在A世界一直是乔纳斯(亚当)穿着。
而在B世界,则是玛莎(夏娃)穿着。
这件衣服的颜色与装着核废料的桶颜色一致。
而在设定中,正是桶中储存的上帝因子导致两个世界的毁灭。
从2017年开始,整三季,我们跟随着这件黄色小雨衣经历了无数次的世界末日,生死离别。
其实解决一切的关键始终都在于选择。
只是要做出这个选择并不容易。
如剧中的夏娃所说:“我们思考的错误之处是,我们都相信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一个自我。
与其它无数个自我为邻。
而事实上我们都是一个无限整体中的一小部分。
”
我们做出任何选择都不只是关乎自己,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出于利益,出于私欲,或是对亲人的依恋。
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在“选择”之后永不后悔。
可以说,我们跟随着《暗黑》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烧脑游戏,也同时见证了人性的挣扎。
是耶非耶,都随着错乱的纠正划归尘土。
这一切,正契合剧中出现的叔本华的名言: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却无法决定自己想要什么。
Claudia的支撑动力真的很勉强。
为了Regina能够活下去???
要知道Regina是所有主要人物里最接近寿终正寝、一生几乎没有被时间旅行影响的人物。
A世界里的她在癌症后期才知道有时间旅行这件事,并且最终死于Claudia自己指使的Tronte的手上。
B世界里Regina直接因癌症而亡,她的一生应该连时间旅行都没听说过。
在她死了三个月后几个青少年发现Mads尸体后众人才逐渐发现时间旅行的秘密。
Regina基本死于癌症,Claudia却一定要耗尽一生(应该说耗尽n生)、经历无数循环穿梭两个世界、不惜弑父(想叫救护车却为了““Regina可以活着”而眼见Egon死去),就为了源世界里的素未谋面的Regina?
这真的值得吗?
不同世界里的人物到底是什么关系和什么感情,从Martha和Jonas就可以看明白了,基本上就是陌生人(需要重新相识重新建立感情)。
毁灭掉现有的AB世界,难道不是等于立即杀死你所爱的、你真正的女儿Regina?
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但远远没到“神”剧的水平,我觉得第一季可以打4星,第二季3星,最后一季就只有2星水平了,平均的综合评分3星差不多。
这部剧的优点已经被讨论过很多,烧脑啦,故事复杂啦,物理概念啦,哲学思辨啦......我都是认同的,但是优点多不意味着没有缺点,我觉得它的缺点也不少而且很明显。
1.既“ 不硬”又“不软” 不硬:虽然情节依托了大量的物理、哲学理论,但也只是借用这些概念而已,绝不是硬核科幻作品,是一部概念先行的软科幻。
像是时间穿越到底如何实现,几代穿越设备的技术更迭,所谓“上帝粒子”究竟是什么?
这些跟科学相关的内容都不是这部剧的核心议题。
不软:既然是软科幻,那就不能仅仅止步于提出概念了,而应该借由科幻的概念进行人文表达。
比如借用星际旅行上演家庭伦理大戏;借由赛博世界进行人性拷问”何为人类“;或者借由外星怪物探讨人类起源与宗教。。。。。。
太多软科幻的优秀作品,这部剧并不是没有表达,而是表达了太多太多, 既要说爱因斯坦又要说海森宝,除了说黑格尔,还要加尼采、海德格尔、叔本华甚至庄子,除了讲哲学还要讲神学。。。。
说那么多的后果就是什么都没能说清楚,什么都没说透彻,我的观感像是读了一本好词好句摘抄本,或者是读了一本类似《苏菲的世界》这样的启蒙读物,光介绍而不深究。
讲得多,不一定就讲得好,特别是当它的表达满出来而牺牲了观看性、叙事效率和娱乐性,那就是它的明显缺点了。
看第一季的时候感觉导演是想谈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想探讨”核能“这个高悬的达摩克莉斯之剑,第一季一个很震撼的镜头就是用手电筒照出一整面墙的明黄色核废料桶,明黄色在整部剧中也很重要,还有时刻冒烟的烟囱,一直下雨的环境,台词中提到的酸雨,空中大量掉落的鸟儿......在这一切的铺垫了之后,导演却在后面两季弱化了这个主题,可能因为篇幅的关系,因为剧本的复杂度,一切叙事都变成解释说明,牺牲了很多本来想要有的表达。
剧里谈到了很多哲学理论,因为理论太多靠故事演绎不足以把这些都讲出来,于是导演就用了大量的人物台词来讲述,特别是第三季,大概因为时间不够了,不管剧情设置里的当下情形多么紧迫,人物开口第一句话还是叔本华...(真的是无语)但其实这部作品探讨的核心母题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是” 我们已知的只是沧海一粟,我们未知的却是汪洋大海 ” 表现人类的无知渺小,那这个母体只是反复被说出来而已,情节上并不成立,最后克劳蒂亚不还是全知全能了,洞悉了一切,解决了一切。
如果结局改成:众人拼命争夺完整的时间手册,以为获得它就全知全能,但最后打开一扇门从里面瞬间倾泻而出成千上万的手册,每一本都不同,才真正体会到“我们的只是沧海一粟的无力感”。
所以光靠台词或旁白在那里故作深沉是没有用的,影视作品是要靠故事情节,靠影像表达来征服观众的。
2. 既不“微”又不“宏” 剧集是聚焦在一个小镇,第一季可以看出导演是想着力在微观表达上的,每个人物都是丰满的,虽然有时空穿越的科幻概念,但核心是个体的悲欢命运, 是家庭,是爱情。
按这个走向应该是非常高级的,时空穿越连起了三代人,不同的悲欢命运,时代变迁,人物成长,家庭的意义,还有爱情亲情。。。
可以非常有力量,有时代性有人文表达,角色塑造饱满的作品。
可惜导演非要来爱因斯坦、海森堡、黑格尔....非要世界末日,平行世界,一下子变得宏大了,跨越历史,跨越空间和时间,拯救世界,这些宏大命题下,原本的人物就一下子扁平了,正如剧里自己吐槽的”每个人都是棋子"无论来一个谁说一句就信,来一个图纸就照做。
第一季中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 Franziska ,聪明又带着叛逆,很独立,有目标,想终有一日离开小镇。
但到了第二、三季竟然就成了卖弄肉体讨好男观众的角色了,除了床戏裸戏就没其它角色成长了,令人失望。
还有很多条人物线都没有填坑,变性人小姐和她的哥哥到底有什么故事?
黑尔格家庭到底出了什么变故,小时候那么爱他的爸爸几乎抛弃他?
等等,剧集到了第二季可以说是完全改了方向,为了迎合烧脑科幻,把一切框架结构都设计得更复杂,但里面的灵与肉是缺乏的,变成了一道数学题,观众只想着要怎么解开它,而不再是一部可以感动人心的艺术作品了。
真的要选择宏大叙事,这个剧天生的设定就不适合,要探讨历史变迁,平行世界,世界毁灭,人类末日,光聚焦这四个家庭,停留在这个小镇,再复杂也是无法做到真正宏大的。
3. 既要“人”又要“神” 就像我前面说的,第一季落实在小镇人物上还算合理,说出了 "时间就是上帝“ 之后一切就变得神神叨叨。
既要有仪式感、神话感,又要有严丝合缝得时间线和符合逻辑的人物动机,这很难实现,显然导演也没有做到。
为了符合神性,一定要有亚当夏娃,一定要由亚当和夏娃才能改变世界,于是全知全能的克罗地亚自己不能拯救世界,必须说服男女主去拦车头(还必须是年青版的)。
知道有时间穿越机之后,竟然没人想说穿越回小孩家人失踪的前几天看看能不能阻止灾祸,而是一个个静静等待变成棋子人...完全牺牲了人物动机的合理性。
这部剧的野心过大,混乱的故事开局,在后续没有试图解开理顺它,而是越来越乱,堆叠的东西越来越多,最终在最后一季终于放弃了叙事,也放弃了镜头表达,用一个个不断重复的面部特写和慢镜头,加上科技感配乐,非常勉强地完成了整个故事。
以至于演员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演什么,只能用琼瑶式的一秒掉泪技法,反复重复着 “震惊”“瞪大眼睛”“眼眶含泪”“泪滴滑落” ,这一套空洞的表演模式。
中年诺亚中年诺亚19211-8 拍摄西蒙多组织的照片6-21和年轻的自己对话6-23见到从2053年穿越回来的约拿A,带他去见亚当6-27质问亚当并打算杀掉亚当,但被妹妹艾格尼丝杀害195311-11小黑格尔失踪,以牧师身份去贝恩德·多普勒家,安慰他的妻子多丽丝·多普勒,按照多丽丝所言,小黑格尔恐怕并不是贝恩德亲生儿子19546-23从1987年穿越回来,在妹妹口中得知笔记本最后几页在老年克劳蒂亚手里,晚上用枪杀死老年克劳蒂亚,取得笔记本最后几页198611-7到医院探望回到1986年的米凯尔11-11与中年黑格尔在地下仓库里测试时间机器(椅子)11-12让中年黑格尔绑架约拿A,并把约拿A放在地下仓库里19876-22在温登洞穴外,告诉逃课的米凯尔绝对不要走进洞穴6-23在地下室用小黑格尔做实验,201911-5找到巴尔托斯,在车里与其交谈11-6在伊丽莎白回家路上找到她,让她把怀表带给夏绿蒂11-712与巴尔托斯碰面,告诉自己和老克劳蒂亚分属两个阵营20206-21用短信通知巴尔托斯,晚上要带他进行穿越6-25到H.G.坦浩斯的店里找到夏绿蒂,并告诉她自己是他的父亲
中年诺亚与年轻诺亚 年轻诺亚19216-21与胸部纹有赫密士的《翠绿石板》的中年男子挖隧道,因男子失去信仰杀了他,同天见到2053年穿越回来的约拿6-27穿越去了2020年6月27日20206-27将玛莎的信转交给中年约拿,然后去地下仓库和彼得、克劳蒂亚、蕾吉娜与伊丽莎白一起避难
观看此剧的心情be like:第一阶段:惊喜,赞叹。
第二阶段:不对劲,我似乎对我的智商没有正确的认知。
第三阶段:有点莫名的不爽感,幻视恶趣味的作者在对我做鬼脸。
第四阶段:毁灭吧!
赶紧的!
最后:终于结束了,麻木。
但还有某处没搞清楚,回退一下吧…哦原来如此…等等,这里还有一处之前讲了吗?
再回退一下吧…(重复N次)…后遗症:去找个《一口气看完XX》的视频看看自己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此剧虽然在逻辑闭环方面做得非常严谨,但作为一部从第一季到第三季跨越了多年的剧集,伏笔谜语埋得太多、太久、太琐碎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时间跳跃也是,用一两个是神来之笔,用太多反而有种为炫技而不顾观众死活的傲慢与癫狂感。
就像第一次明白米凯尔和父亲麦克的关系时;当第一次看到不同年龄形态的约拿、克劳迪娅等角色跨越时空同框时;当一本未来的书籍被带到还没写出它的作者手上时…那种不知起点与终点却又完美闭环的宿命感让人赞叹。
但三季里这些概念没完没了地在各个角色身上越来越复杂化、重复化与丧心病狂的裂变,看到最后那种疲惫感让原本应有的感动化作了大松一口气的解脱感。
编剧与导演站在上帝视角,当然可以从第一集开始就埋伏笔,我也赞美这种严谨与格局。
但用太多反而过犹不及:作为观众,是不可能在这么多年时间里把每一个细微的逻辑伏笔都记得一清二楚的(事实上连一口气看完三季都不一定能做到),必须在短时间内再去看第二遍才有可能搞清楚。
对此有疑问的朋友不妨回想一下:看此剧时那种恍然大悟感,到底更多来自观看的过程中,还是来自最后仍抱有疑惑、回头去翻看的过程中。
我相信有不少人甚至回头还去看了网上的那些“一口气看完XX神作”之类的视频来形成思维闭环。
其实也说明这作品用来搞研究、钻逻辑的话是个很好的论文范本,但其实不是个健康的剧集节奏。
因此,我会感觉到作者在罕见强大的同时,又有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恶趣味”。
并不是指宿命轮回中的那些伦理问题,而是在升级世界观的过程中逐渐变态。
猫和黄油吐司的问题:定义猫永远四脚落地,黄油吐司永远黄油面落地,那把吐司黄油面朝上绑在猫上,抛入空中,就制成了永动机。
同理,定义一个想死的Jonas没有到该死的时候绝对会活下去,那么为了他活下去天地就为他开道,那肯定有办法把这个Jonas制成永动机。
不说别的,"最终兵器Jonas"可以让核弹哑火!
多么滑稽可笑的设定,这种倒行逆施的一厢情愿的永动机逻辑都成立了还装什么科幻。
其实从第二世界的设定一抛出来,这个剧已经画风突变。
历史上整少了一个大活人33年,竟然后面出生的人都还基本原样生下来了!
就一个哑巴变成了另一个哑巴?
那试问哑巴算什么?
凭什么哑巴trait就一定会被某个人继承?
这和身高,肤色,乃至智商,甚至头皮上的毛囊数,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凭什么Franziska和另一个世界的自己没有差别,除了获得了Elizabeth的哑巴trait?
凭什么没有获得她同等数量的头发?
凭什么获得了她的任何trait??
作为一个所谓科幻的电影,逻辑呢?!
这不是自娱自乐编着玩的吗!
毫无疑问,如果33年前历史上凭空消失了一个人,那么33年后,不,甚至3年后,世界出生的婴儿完全都不是同一批精卵的结合!
更何况,凭什么Mikkel穿不穿越就能分一个世界出来,所有其他无穷尽的平行宇宙都没有机会?
敢情在编剧脑海里宇宙的基本单位是人,而且还是人格,剧情设定才那么好生拉硬凑地编!
好不容易第三季熬下来,结果只是见证了编剧越来越放飞自我内心的rainbows and unicorns,越发地暴露出其“因果律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幼稚唯心主义,太狗血了吧,纯属浪费时间。
拿出四个字“蝴蝶效应”,本剧可以不用存在了。
还“everything must happen exactly the way they did”,呵,想得美,出发点就是错的。
编剧连今天自己多放一个屁少放一个屁对于明年世界的影响他都无法预测,竟然妄言因果是给他一眼望到底的!
关于全剧走向只存在两种合理可能性,要不然无论做什么,历史都绝不会发生一丝改变,一个原子一个夸克都无丝毫改变,一切原本如此发生,一切必将如此发生,一切“尽在宇宙的掌握之中”,人的自由意志只是幻觉,则本剧没有结局。
要不然无论做什么都会导致翻天覆地的变化,都绝不可能完美再现历史,渺小的人类以自身意志徒搏宇宙之无常,必将迷失于无穷的因果之中,则本剧没有开端。
且不提强行设定为核心却彻底沦为工具人的“the unknown”等等人设bug,且不提那所谓“god particle”是如何受地球引力捕获却又自行保持悬浮等无数技术bug,这已经是赤裸裸的伪科幻, 是对因果律的蔑视。
我不知道是编剧写到第二季结尾就黔驴技穷进而开始胡扯八道了,还是从一开始就是这等水平的某个毫无科学素养又自以为是的文科生凑巧挖了前十几集尚且能唬住人的坑,但时间旅行不是这么玩的,我说编剧:You still don't know how to play the game。
从第二季结尾开始,这剧不仅用了大量幼稚肤浅的想当然与一厢情愿去填前面挖的坑,而且连新挖的坑都不再讲求体面。
在编剧笔下的这个宇宙里,拿猫和黄油吐司确实是可以制成永动机的。
10天时间,二刷Dark全剧。
真是神剧,让我差点脑死,太累太累,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小本本写了好多页纸,边看边对名字。
最后可能也只是看懂皮毛。
选角绝了,老中青演员神韵极似,脸盲症的我看也没有问题。
支支线剧情,Doris这个角色,我狠狠地共情了。
心中刺痛,又是失眠夜,就来写几个字。
时间:1953年11月10日-1954年6月26日
S1E8,生于1910的Agnes,当时43岁,来租Doris二楼的房间。
初见寒暄。
平时估计很少见人的宅宅Doris,隔着屏幕都可以感受到她的社恐。
当天,Doris介绍丈夫Egon给Agnes认识。
Agnes一颦一笑都是目的性极强的挑逗,第一次看到这里,我以为Agnes要对Egon下手。
哪知道,是我瞎。
当天,出租的房间内,一起铺床单。
一本正经地摸人手。
留下Doris一脸懵。
S1E9,送衣服。
衣服呢,自然要试穿。
这次是咄咄逼人地勾引
Agnes很会说话😏
送衣服
一言不和,目露凶光。
很多肢体接触
更是直接把下巴垛在人肩膀上。
最后Doris顶不住,逃走了。
S1E10,支线剧情嘛,所以中间省略了一个2小时电影。
直接快进到小酌这里。
两人关系明显不同。
下一幕就是在灯忽明忽暗的之时,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Wenn wir heute sterben, dann nur zusammen."
手指蛮好看哒。
S2E3,浪漫时刻。
第二季看到这里,😳😳😳
欢愉
两情相悦
一对小情人刚刚开心完,就被Doris的女儿Claudia撞门而入。
三个人都傻了。
故作镇定,笑!
还是Agnes有办法,塞钱,“你去买糖吃”。
这么大的孩子了,居然还是买糖这一招。。。
Doris紧张
Agnes送上定心丸:“家家都有秘密。
”
出门前这一幕演得很好,每天送爱人出门就是这种感觉了。
离开的时候,有一个吻,全剧唯一的吻是goodbye kiss。
这嘴!
太会说话了!
Agnes走后,Doris直接滑着瘫坐在地上,窃窃地傻笑。
这恍然大悟的人生呀,之前几十年可能白活了。
每天的陪伴,温馨的亲密,不论精神上还是肉体上,这一刻,什么都溶化在欢愉中,幸福值直接拉满,“das paradies”,这浪漫的感觉,她到了天堂。
从此,人生不再平淡。
然后,把Doris丢家里。
这个谜一样的大美人Agnes,耍酷,耍帅,跑出去搞“特务活动”啦。
”人不可以选择家庭,放弃血统代表释放自我。
” 大道理一套一套的。
她和Doris的女儿Claudia的对话, “我妈妈是爱你的,你知道吧?
如果你愿意,她会让你很幸福的。
”
和Claudia拥抱中眼泛泪光。
我就猜到她和Doris要完。
哎。。。
一个心事重重,一个傻乎乎地开心。
谁知道,这竟是两人最后一次同框。
杀人诛心!!!
7个半月之后,Agnes没有留下一句话,一走了之。
消失后三个月,Doris各种猜测,在Agnes遗留下来的物品中寻找蛛丝马迹。
Doris发疯地寻找,寻人启事,去警察局。。。
去教堂。。。
还被质问在意的是不是那个女人Agnes
同时,Agnes呢?
这无情无爱的人,太伟大啦,穿上高级装备“拯救宇宙”去了!
失意的Doris,空洞的眼中完全无光。
呆坐在楼梯上。
但她再不要活在谎言里。
她要离婚。
无须多讲,心意已决!
我不想这样生活。
人的心意是无法解释的。
心里怎么想就会怎么做。
最后一幕,夜晚,Doris拿起Agnes的衣服,埋头。
哎。。。
无疾而终。
此处暴风哭泣。
剧情到此,嘎然而止。
Agnes,为什么不留下来继续爱?
什么救赎,世界和平,真的那么重要吗?
一起拥有余生的快乐不好吗?
难道是痴情不足以突破障碍吗?
既然能在黑暗的世界中选择拥抱,为什么没有携手共闯的勇气呢?
就算世界末日,牵手度过不好吗?
拿出点魄力来面对生死不行吗?!
压抑住自己的情绪,先理性来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的血缘关系。
首先,血脉相连!
妈妈这边:Agnes的妈妈Silja是Egon和Hannah的孩子,所以Doris是她爷爷的老婆。
这个没什么,再看爸爸这边,厉害了,爸爸Bartosz是Regina的儿子,Claudia的孙子,Doris的曾孙。
所以Doris又是她的曾曾祖母。
比起剧中各种怪诞,妈妈生女儿,女儿生下妈妈,互为母女,杀死另一个自己,妈妈杀女儿,女儿杀爸爸,妹妹杀哥哥,大人想要杀孩子。。。
所以她两这点血缘关系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
作为支线剧情,篇幅真的非常非常少,简直是争分夺秒,两个人同框时间全部加起来只有八分钟而已。
在这个悲伤的故事中,操控的爱和纯洁的爱,完全不对等。
Doris,一个单纯被动的人,她深思熟虑踏出那一步之后,一身勇敢,爱得非常坚定,没有回头。
虽然是露水姻缘,无名份的浪漫,但Doris纯真,没有欺骗,纯纯都是爱。
只可惜,先撩拨她的人却爱得比她少,最后永不得见。
傻傻的她,伤得深重。
而Agnes是顶着“正义”头衔的坏人。
比他哥哥Noah更坏,冷酷无情。
弑兄断爱,好狠,好讨厌!
万事皆因她而起,从初见第一天就不断 “步步为营”地引诱Doris,操控着整段关系,最后却不辞而别。
始乱终弃!
杀人诛心!!!
第三季,全剧的剧情来说,结尾一点都不暗黑,但是卻让人失望透顶。
编剧不做人!
追到最后,Agnes的成长背景和裂唇的瓜葛,始终都是迷。
我一直期待Agnes和Doris可以有个好结局。
但第三季她们甚至再没有同框。
剧情只有缘尽,破灭,留下无休止的悲伤。
"Wenn wir heute sterben, dann nur zusammen." “如果我们今天死,那就死在一起。
”可惜,剧情並沒有这样发展,这段台词不属于Agnes和Doris。
全剧结局,随着歌曲《What a wonderful world》,两个Dark世界的人物慢慢消失,打破了我所有的念想。
最后,在真实世界,Agnes竟然从来没有存在过。。。
没有存在过!
啊!!!
我虽然讨厌她,但是无限地难过。。。
好像在原本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如果是这样,我就希望,真实世界中的Doris离开Winden小镇,得到属于她的爱,不要再有遗憾。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一直在循环Asaf Avidan的《The Labyrinth》,已然深深地沉浸在剧情的迷宫之中。
我被奴役了,是越想逃却越陷越深的感觉。
I was haunted by the wistful face of Doris. She was so in love, so longing. That hurts. I could not sleep at night. So damn unhealthily obsessed. HELP!
开始亦是结束,结束亦是开始。
这剧除了给五星以外,还改变了我的认知。
第一季还是很认真在看的,第二季抱着一丝猎奇,第三季当看到他们马不停蹄一次次穿越,而结果众所周知且毫无改善时,疲了,真的疲了。很佩服编剧的煞费苦心,原谅我脑子不够用。最后两集终于柳暗花明,不过似乎已经漫长到我都要忘记为什么一开始我要追这部剧了。
结尾真的不是俩人突然出现才导致的车祸吗hhh还是没解释前两季循环的起因啊,套娃即填坑。虽然错综复杂很严谨可还是有为了烧脑而烧脑的嫌疑。看下来就是复杂的乱伦,和惯用的平行世界加时间旅行
来来回回就那几句话,缩成两集比较好
每个人都在穿来穿去穿来穿去,互相找来找去找来找去,他们也不上班、也不上学、也不吃饭、也不洗澡,就阴沉沉地出现在彼此身后,开始长篇大论地讲啊讲讲啊讲……什么未解之谜我都不想知道了,你们随便吧。
我家領導看過,不是我
感觉最大的败笔在于少年Jonas和Martha的选角,两人都是面瘫+抽搐式演技,彼此也不来电,作为核心的亚当夏娃之爱完全不令人信服,于是剧的核心逻辑就不怎么成立了。
9.0 白驹过隙之后,世界旦夕之间,无限的旅途最终寻得改变的方式,循环的时空被打破,生命的不幸被纠正,跨越百年的爱恨情仇终获解放,没有重复,也没有毁灭,即使世间再无彼此的存在。“你我即是天生一对,千万别再相信别的了”一切一切的尽头,是爱情,是亚当与夏娃,是jonas与martha。
拍得跟流水账一样,有什么意义吗?可能直接看剧本都比看这有意思。还有,双峰拍得跟梦一样,这电视剧有一点梦的感觉吗?///2020.10.7:说实话剧本很不错,最后也很感人,值得回看,不过每个人见面先沉默个十来秒再说话、开场白必是开始就是结束结束就是开始,一切都是互相连接的车轱辘话、一直在低谷tic tac的老头……这些细节真是恼人,导演憨批,鸡腿全给编剧///2020.10.23:冷静下来还是只能给两星
人人都是西西弗斯,徒劳无功,永不停歇。每个人在莫比乌斯环形状的时间线中永生,获得了俄狄浦斯式的悲剧。
看完三季回来评价,编剧就硬扯完全没逻辑 看这剧特别像自己被庞氏骗局骗了。编剧把局越做越大,最后完美的没法自恰
拜托这种剧以后拍完了一起放出来好吧!都快忘了谁是谁了,剧情对不上了,还怎么看啊?看的太累了!!!
第三季就這樣不交代啊,直接新創啊!都是上床惹的禍!
晕😷我觉得我能把第三季看完完全是舍不得沉没成本...
绕到最后竟然绕出了《走进科学》的感觉……
臭老头献祭两个世界的人终于改变了自己家人的命运,而且一切既发生了又没发生……
看到中间想弃了,怎么怎么就啪上了,剧情展开得有些重复。不过最后确实把故事圆上了,所以造时光机还是有用的,会有工具人不堪其扰于是来帮你完成愿望
真好看啊!当时看完第一季觉得第一季已经很宏大很悲情了,没想到越往后越宏大。第一季只有mikkel的穿越悲剧,现在又加入了jonas,matha,challotte,Elisabeth,katarina,hanna,egon,noah等等,每个人都是悲情的命运。最后故事都说圆了,附加德国哲学思想集合,真是太棒了。另外我十年没用了的半吊子德语还是听懂了一点对白的,又勾起了我学德语的兴趣。
合上了 但是看得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