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生活
Doubles vies,纯属虚构(港),非·虚构情事(台),非虚构,Non Fiction
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主演:吉约姆·卡内,朱丽叶·比诺什,樊尚·马凯涅,克丽丝塔·特瑞特,诺拉·哈姆扎维,帕斯卡尔·格雷戈里,西格丽·博阿茨兹,安托万·赖纳茨,奥拉利亚·佩蒂特,让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8
简介:雷纳德(让-吕克·文森特 Jean-Luc Vincent 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而阿兰(吉约姆·卡内 Guillaume Canet 饰)则是一直负责雷纳德的作品出版和销售的编辑。虽然两人表面上看来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但实际上,这两个男人之间的气氛非常的紧张,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 某日,雷纳德完成了自..详细 >
Mediocre
一场伪文青真商人的座谈会——大部分的篇幅用作讨论数位化电子有声书的大行其道,传统书籍由于性价比被驱逐的势不可挡,其次穿插讨论爹味政客的真性情和伪说辞,讨论婚外情的心照不宣和坦诚相待,讨论真影迷的执着和假粉丝的蒙混。现实世界在影视文学作品中鱼目混珠,旁观者永远只能雾里看花,人们并不可靠,只有大数据才最了解一个人。
阿萨亚斯的对白呀,偷情都那么正当了。
没什么好说的。
张曼玉前夫竟然是个影评人,怪不得夹带这么多私货。整体观感不错,确实是几乎抛去电影本体的话痨片,仔细听全片只有最后有配乐,像是在看小说,但很精彩,台词写的很棒,探讨情感生活和信息时代,能感受出二者相互映射,每个角色的立场转变也很巧妙,反映出了矛盾与混乱到最后又归于秩序,当然也反应了法国的出轨文化博大精深,评价低的大概是没看出剧本里的东西。贴近现实又不失趣味,让比诺什联系比诺什这个梗和《十二罗汉》里的茱莉亚罗伯茨那个有异曲同工之妙。PS:比诺什和于阿姨这种法国女演员的自然不做作的表演风格,是我永远的最爱。
双面、分裂,就知识分子状态,你法最想得开、经验老到,有时很羡慕他们可以活得如此自洽轻盈。传统/革新,权威/动乱,忠诚/出轨,公共道义/个人私德,虚构/非虚构。伯格曼《冬日之光》讲一位牧师的信仰破灭却仍在空荡教堂里歌颂上帝。-牧师就是你吗?-不,“教堂”也还不至于空荡。问题在于人为理念而活,却被理念所控。-我觉得人可以质疑理念,它会演化,人甚至想超越它。-不,我不是在讲会变化的而是讲不变的,我们提出的想法有可能历久弥新,即使有所怀疑或教堂空掉。我不是牧师,这只是一种意象,有时要义无反顾信仰某种信念。-你要在座谈会上讲这些?-不,我要讲他们想听的,讲数字化成了出版界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将成为唯一一环。-随你怎么想。【凡事都会变,人必须选择改变“一切”,“一切”才能维持不变。“一切”是什么,我和你又怎会一样
长文本与他们枯燥的生活还有我现在的焦虑这100分钟简直是对我的霸凌
【VIFF-Cent】三星半。纸质书电子书的关系和片中感情的关系很有意思的相互对照。援引和引例非常巧妙的从抖机灵变成了知识分子(可能阶级狭隘的)的辨讨。演员自己的梗的确很搞笑。但这个体量和只表达不深入的态度对阿萨亚斯真的难度不大,不功不过但也轻轻松松。最重要的是,还是要看书呀!从这个角度看,影评出家笔杆子的导演拍这个真是水到渠成
阿萨亚斯话痨起来还真挺伍迪艾伦的,轻松有趣的知识分子出轨小品,演员整体都很不错。围绕斯威夫特式用自己情史创作的作家,从出版业面对电子化的问题聊到很当代的网络世界,编辑信息发广播段子手都算写作,碎片化的接收让人家博客推特的阅读量都比你写的书要高,社交应用的普及令一些极端言论汇聚把一件事情彻底看透没意思,而生活中呢人与人之间还需要伪装。现在是个孤芳自赏的时代,所以就更要随心所欲,结尾也正好很讽刺的说明了这点。要为情夫配音有声小说的比诺什阿姨为什么不联系下哈内克老师给说说《白丝带》到底是讲得什么呀。#北影节2019#资料馆。
年度十佳。对白和节奏的同步。议题大多数时候只有局部表意作用,更多用于不断扰动人物状态。摄影机精准地捕捉到了细微处人物神情和语调的变化,对知识分子的嘲弄恰如其分。马凯涅是这个时代最被忽视的演员之一,而阿萨亚斯可能是这个时代最被低估的作者。
Olivier 的剧本依旧如此顺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爱情不仅给事业增加灵感,还能让婚姻更长久以及使周围 “好友” 更融洽。电子书对传统纸质书的冲击话题只是电影的外层皮毛。
持续对话,正反打或人物不断走动跟随运镜,共享思辨过程,流畅又流俗,拍得这么好看没几人了。网络科技,文化工业等所有议题连同私生活一道双面成立,对立统一,结尾生子不也是呼吁“改变是为了保持不变”,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作文啊。
法国知识分子叨逼叨,莫名喜感。
我很肤浅,感觉是不是购买了(废都)的改编权?
对传统书与电子书的市场分析毫无新意,行业内不同情侣之间的进退到好玩。最后半小时如坐针毡…
名导新作,法国中产知识分子偷情图鉴,聊的内容还挺逗。认识了一朵新法兰西玫瑰,美得惊艳。
2019-06-30 竟然有几分伍迪艾伦味,但只有形,没有意,叙事更是无法聚焦,离讽刺也有点远。十分不中意那胡须满嘴头发缺乏的情史自传作家。
6.0/10.0。法国电影中知识分子对话的信息密度一直冠绝世界,男女混乱关系下穿插着关于建构和解构、模糊和清晰的讨论。依靠台词建立起来的镜头语言,使得片子的气质更接近cliché的电视剧,只有结尾处方才嗅得一丝属于l’image的气息。
朱丽叶·比诺什这个冷笑话
以数字化时代为背景的小品,有点无趣。然后结尾就皆大欢喜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