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英剧《马普尔小姐探案集第1季》。
片名Agatha Christie's Marple Season 1 (2004),别名马普尔小姐。
简·马普尔小姐(Jane Marple)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一名女性侦探,也是侦探小说届为数不多的女性侦探之一。
大侦探赫尔克里·波洛是阿婆创造的最著名侦探,马普尔小姐则是阿婆创作的第二著名侦探。
马普尔小姐住在英国的圣玛丽米德村,终身未嫁,喜欢多管闲事,人们便给她起了一个“老猫”的绰号。
马普尔小姐日常爱好是打扫庭院、打毛线,喜欢闲唠嗑和观察周围人,还协助警方侦破了许多疑难案件,大家对她很是佩服。
马普尔小姐的观念很贴近生活,认为所有的这些案件都源自生活,她用生活的角度观察案件,从蛛丝马迹中找出线索。
这有点儿返璞归真的味道,犯罪本身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也都是在生活中蓄谋已久或临时起意激情犯罪,所以用生活的角度都可以找到破解之道。
马普尔小姐擅长的就是通过观察细节,找出这些悬疑案件背后的驱动力。
你可以把马普尔小姐当做是一个善于观察、逻辑清晰、头脑聪明的闲人马大姐。
推出过英剧《大侦探波洛》的英国ITV电视台,在2004年的时候将马普尔小姐探案故事搬上荧幕。
《马普尔小姐探案集》篇幅不长,一共拍摄了六季,比起13季的《大侦探波洛》来说要短得多。
前三季由杰拉尔丁·麦克伊万(Geraldine McEwan)担任主角。
马普尔小姐首次登场是在《寓所谜案》中,大约在65岁左右,从此她留给世人的印象就是一名老太太形象。
而她的早年生活则鲜为人知。
在本季第2集《寓所谜案》中,稍微提了一下马普尔小姐早年生活,她年轻的时候也为爱奋不顾身,和一位有妇之夫产生感情。
这段经历也构成她对爱情深刻理解的一个元素。
《马普尔小姐探案集》中选取的都是长篇小说,每一集一个案子,时长90分钟左右,可以当做一部电影来看。
在阿婆反转再反转的套路,马普尔小姐让案件多了一分地气。
在家长里短中,老太太就能帮你把案件给破了。
喜欢推理小说的观众和想要补完阿婆作品的书迷不要错过。
S01E01 藏书室女尸之谜 The Body in the Library短评:戈辛顿宅邸书房内凭空出现了一具离奇女尸,浓妆艳抹年轻漂亮的金发女郎惨死在老乡绅家中。
啪的一下,原本不大的小村子里风言风语传得很快啊。
马普尔小姐应邀参与调查,试图还老乡绅个清白。
案件围绕遇害时间和不在场证明大做文章,加入了金钱和爱情元素做干扰,紧接着又出现另一具女尸,案件变得复杂起来。
读者需要在诸多干扰元素中找出真相。
阿婆布下重重迷雾,巨额遗产可以让人铤而走险,盲目的爱情更是让人奋不顾身。
最后一刻真相大白的时候,你肯定会一拍大腿,感慨一声还能这么玩。
S01E02 寓所谜案 The Murder at the Vicarage短评:普罗瑟罗上校脾气暴躁人缘很差,可以说人见人厌、人见人烦。
某天普罗瑟罗上校突然被人射杀,小村子不大,他结怨的人又多,人人都有嫌疑。
这一部是阿婆常见套路,反转再反转。
一开始先抛出一个答案,随即进行否定,紧接着又抛出另一个答案,再次进行否定,一条一条线索慢慢捋下去,直到最后真相水落石出。
这次围绕在普罗瑟罗上校周围几个最亲密的人嫌疑最大。
普罗瑟罗上校的妻子几乎公开了婚外情,和小村子上的画家打得火热,普罗瑟罗上校的女儿一心要脱离父亲控制,行事也是十分乖张,小村上的牧师被普罗瑟罗上校喷的狗血淋头,自然也是心怀不满……马普尔小姐加入这场群戏后,静静观察,得出了最终结论。
在本集中,马普尔小姐一直珍藏的男军人照片有了答案。
马普尔小姐年轻的时候爱上了一位军官,也是一名有妇之夫。
正在两人如漆似胶的时候,军官应征出战,在绞肉机一样的一战中,军官死在战场。
军官战死沙场的勋章在原配夫人那里,马普尔小姐只能留下一张泛黄的照片聊以慰藉。
这也是她一直单身的原因。
S01E03 命案目睹记 4.50 from Paddington短评:两列火车并行的几秒钟,埃尔斯佩思老太太看到了一起谋杀。
埃尔斯佩思老太太随即报案,可警察找来找去也找不到任何命案发生过的证据,更没有尸体,报案不了了之。
很较真的埃尔斯佩思老太太找来老闺蜜马普尔小姐,要她协助侦破这起死不见尸的命案。
毕竟老太太一副热心肠,看到违法犯罪活动立马举报,尽到了热心公民义务,反观接待的警察一付嬉皮笑脸的样子,看着就让人来气。
马普尔小姐十分相信闺蜜,不仅倾心倾力地提供帮助,还找来帮手。
请来自己的侄女做卧底,混入最可能藏匿尸体的地方,开始搜查证据。
不得不说,两位老太太举着放大镜,在地图上一顿摸索,排查出的地点还真的很准。
侄女儿冒着生命危险做卧底后,还真的找出了很多线索。
随后就进入阿婆擅长的扑朔迷离阶段,大量线索一起涌进来,想要在其中找出真凶,还得看马普尔小姐的细致推理。
S01E04 谋杀启事 A Murder Is Announced短评:小村子里的生活平静且无聊,男女老少喜欢在茶余饭后看报纸打发时间,甚至要把报纸上的每条小广告都看一遍,才能满足消遣欲望。
报纸上刊登了一条谋杀犯罪的告示,小村子上的人仿佛看到了一场现场秀预告,全部挤到告示地点等着犯罪活动发生。
谋杀案果然如期发生,紧随着命案而来的还有马普尔小姐。
马普尔小姐来到小村子里走亲访友,正巧遇到了这起十分大胆的谋杀启事。
马普尔小姐指点警察,找出其中的矛盾点,捋清了一些线索。
在警察开展背景调查的同时,马普尔小姐发挥唠嗑优势,摸清了小村子里的人际关系。
就这样,她形成了一个大胆推理。
比起前几集的情杀,这一集总算进入谋财害命环节。
巨额财富的诱惑力依旧可以让人豁出性命进行犯罪勾当,一个人为了维系数十年的谎言,下狠手清除各个可能揭穿她的人……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哈利·波特陪伴了我们十年,终于折断了接骨木魔杖,和我们说再见了。
我看哈利·波特电影的理由,还有一个小小的私人乐趣,那就是欣赏英国老戏骨们的精湛演技。
邓布利多、斯内普、麦格教授这些黄金配角,还有很多霍格沃茨一闪而过的人们,大都曾经在英剧里露脸。
相比“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里的闪闪发光,出现在英国电视剧里的他们,更有一种日常的朴实。
就像粤语方言区的观众看到TVB老戏骨,别提多亲切了。
马普尔小姐是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人物。
一位生活在英国乡村的老太太,终身未婚,却有着喜欢破案的小嗜好。
她总能通过闲聊,探听到不少男性侦探都会忽略的小细节。
而她也总能通过对人性的分析,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马普尔小姐探案集》是典型的“乡间别墅派”。
这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所开创的: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几个有特定关系的人中间之一。
至今拍了五季,曾经在央视播出,因此俘获了不少观众。
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总能保持水准。
和很多观众一样,我也比较喜欢前三季,扮演马普尔小姐的是Geraldine McEwan,瘦小而机灵,一双眼睛里闪烁着乡村女侦探的聪明,像极了那个爱打听小道消息、爱多管点闲事的老太太。
马普尔的爱好有很多,园艺、织毛衣。
命案发生后,她常常捏着一个毛线团跑来跑去,一边织毛衣,一边问东问西。
虽然故事未必离奇,有时还略显拖沓啰嗦,然而人性的善良、邪恶、温存、冰冷,却是这个剧集最吸引人的地方。
马普尔小姐终身未婚,但她却常常点醒年轻人,让他们直视萌动的爱意。
而她也喝着下午茶,慈爱地看着有情人终成眷属。
英剧向来有治愈功能,每当我困乏无力、黯然神伤,只消在DVD机里放上一片《马普尔小姐探案集》、《波洛探案集》,妥帖、安稳的怀旧安全感就会慢慢涌过来。
在马普尔小姐生活的乡间,凶杀案总在发生,但罪犯总会被绳之以法,正义总会战胜邪恶,邻里总会互相帮助。
当马普尔指出凶手时,凶手总会乖乖承认。
在坐个动车就会被撞上、郭美美能公然扯谎的今天,《马普尔小姐探案集》多么能给人一种遥远的安全感,一种遥远的抚慰。
作为英国推理小说届的两座高山,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风格截然不同。
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是崇尚理性,技术硬核的代表。
智商超群,坚毅果敢。
不仅精通化学、药理学,还精通格斗术、易容术和枪械使用,在小说中除了推理桥段,追踪、搏斗、卧底是常有的事。
可以说能文能武,是侦探和特工的结合体。
故事侧重于福尔摩斯如何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推理抽丝剥茧地还原事件的全貌,物证分析是其中的大头。
而阿加莎笔下的侦探,不管是留着小胡子的波洛,还是满头银发的马普尔小姐都是老人的形象。
饱经沧桑后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力是他们锐利的武器。
阿加莎的作品社会观察的气息更为浓厚,擅长刻画群像。
一件案子的出场人物基本5-6个起步,且他们通常具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破案的重点在于如何从不起眼的细节和不经意的对话中捕捉到关键信息,将看似孤立分散的线索串联在一起。
而这中间对人物关系和作案动机的分析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比如《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十二刀,《无人生还》中法官这个敏感的身份。
与阿加莎笔下的另一名傲慢高调的大侦探波洛不同,马普尔小姐属于平平无奇型的隐藏王者。
絮絮叨叨,人畜无害的外表常常令人放松警惕,毕竟和善的老奶奶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但马普尔小姐扮猪吃老虎的本领却不容小觑。
当警官被嫌疑人拒之门外,马普尔小姐已经伪装成慈善募捐人进入房子拉起了家常;以案件波及者阿姨、姑妈的身份介入调查是常规操作,打毛线唠嗑,串门喝茶的功夫已经将对方的虚实探得差不多;而刚开始对她多少有些排斥的警官最终都不知不觉开始寻求她的帮助和建议。
最后说一个小发现,波洛和马普尔小姐的共同特点除了年纪大,聪明,还有听力好。
两位虽然都是老人,但听力绝佳。
在《尼罗河上的惨案》里波洛偷听不经意间听到了许多重要情报。
而在《马普尔小姐探案》中,哈哈哈哈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侦探,眼花一点没关系但耳一定要聪啊朋友们(不是)。
我觉得那个上校是坏人,特别讨厌,死了活该。
凶手实际上做的是件大快人心的事啊!
如果让那个法国老头杀了上校,那么大家都很圆满了。
马普尔小姐揭露出来了。
当他们被送上绞架的时候,她不觉得事自己在谋杀吗?
还是杀了两个好不容易才再相见的爱人。
当然如果她不揭露他们, 谋杀也会谋杀他们未来的快乐。
但是相比死,这样的惩罚才正当。
真讨厌那个老上校!
第一集藏书房女尸之谜:两个女的把案件搞那么复杂,还害了一个无辜的女童子军就为了制造在场时间证明混淆视听,即便是被害人也不是非杀不可,就为了前公公看上了舞女把五万镑遗产留给她而已……第二集寓所谜案:回到了马普尔小姐的圣玛丽米得镇,好美的小镇,竟然敢在马小姐对面犯案……第三集命案目睹记:好美的女管家……第四集谋杀启事:虽然大部分作品都看过了原著,但还是记不得结局……
英国小老太太破案剧。
和喜居大城市的哈秋泼肉老爷不同,没有能干的管家、身手矫捷的助手兼保镖、也没有英武呆萌的警督基友,小巧可人的马普尔小姐常年乐颠颠的独自一人穿梭于英国大大小小的村落,协助保守的村民们和呆笨的乡警们成功破获一起起错综复杂的杀人案。
她常常一边织着毛衣,一边扶扶老花镜慢悠悠、滴水不漏滴将犯罪细节娓娓道来。
眼里看到的明明是美丽田园风的人物景致,心里却常因人心的邪恶&极其细微的蛛丝马迹,吓得半夜醒来睡不着。
2012年第一次看藏书室的女尸,曾吓得我一年不敢涂红指甲。。。
越怕越看,越看越怕,乐此不疲,沉迷于英式本格推理不能自拔~
心情不好,可以看此剧无聊,可以看此剧温暖的阳光午后,可以看此剧阴冷的无所事事的屋内,可以看此剧老太太太可耐可耐了爱她爱她
总体来说这部最后的推理比较乏味。。。
不够细致惊险且显得简单。
在死第二个人的时候我就知道谁是凶手了。
最后在火车上还来一次认凶显然是多余的,完全可以把所有有关人员的照片给目击太太看不就省大事了。
如果本片改名叫露西的选择,我也觉得不为过。。。
给个三星是因为毕竟是阿婆的经典作品,很多后来的侦探剧电影动画,差不多都是这个模子。
一个富贵之家,多子多女,其实都有各自的问题,纠葛恩怨,为了庞大的遗产,为了女人争风吃醋,每个人都在说谎。
如果我老了,也想戴一顶俏皮的帽子,穿粉色的小裙子,拎精致的小皮包;如果我老了,也想有机敏的口齿,清醒的脑袋瓜,就算坐在躺椅上织毛衣,也能勾勒出最新式的花样;如果我老了,也想晒到最温暖的太阳,喝到最贴心的闺蜜下午茶;如果我老了,也想拥有这波澜不惊又妙趣横生的马普尔小姐的一生:独居,独身,独立,却一点也不孤单。
01 - The Body in the Library.人物关系和名字好多好乱@_@,看来最近脑力真的不行;
“Because when you're in love, you think you are invincible. It blinds you... and you don't seem to care."02 - The Murder at the Vicarage.Rachael Striling 的戏份太少了哭唧唧,作为她的脑残粉分分钟要昏古去;
马普尔小姐睡前会亲吻一下他的照片;在门前闻到法国香烟的烟屁股时会回想起他;把照片藏起来是因为她是小三;因为经历过离别和抉择,所以能看出来凶手的破绽;"Easier for you, then. Jane. He was dead. You didn't have to choos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她在离别的时候就已做了抉择。
03 - 4.50 From Paddington.凶手易猜。
04 - A Murder Is Announced.Keeley Hawes打了个小酱油。
凶手易猜。
Geraldine McKeown 是所有扮演过Maple小姐的演员中最符合我心中形象的了。但第一集最后杀人动机真心理解无能,又不是受害人向老头告密,为了几万英镑冒着儿子成孤儿的风险杀害两个女孩子,太夸张了。这一季演员们看起来都更像是生活在当下,和波罗系列不像是一个时代的事。
耳不聋,眼不花,具有侦探头脑的可爱老太太~
几年前看过留爪
说真的,如果希望享受推理的乐趣,这剧可以放弃了。。。。太强掉戏剧和故事性了,完全享受不到纯粹理性推理的快乐。
人物和原著差别太大了吧,不及原著有魅力和特色,故事也改了。
对于原著很多细节的改编使其失色不少
。。。一集都没看进去。
完全是在当听力材料使用……或者是吃饭时候的背景音乐之类的……虽然确实很漂亮而且有一些可爱的熟面孔=w=
感觉不怎么样。
精明又可爱的小老太太破案剧
她们有勇气同性相恋,难道却没有勇气白手起家共创未来吗?那个老女人侦探说爱能让人相信自己无所不能,那么若杀人都不怕,怎会怕去吃苦?杀人动机太荒谬!
每集的模式有点类似啊。。。
这位老柯南很可爱
第一集就棒打鸯鸯 生气
果断弃
寓工作于生活,寓生活于工作的小老太。
这片如果叫"闲人马大姐"好像也挺合适的。。。服装风景真美,一点不逊唐顿
这种“明明有凶案发生可是没有任何证据能显示凶案发生过”的模式我很爱。
感觉有点松散。最后两个女人之间有点匪夷所思的爱情出人意料。
Marple, Marple, Marple… 編劇,編劇,編劇……舞會這段服飾背景可圈可點。小不列顛裡的塞巴斯蒂安你出來幹神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