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追这部剧是因为吴秀波,最早看他的电视剧是一部谍战片,里面吴大叔演的刘新杰真的太好了,演技没的说,看了好几遍。
(好像跑偏了)这里面的人设马向阳在现实生活中真真的太少了,为老百姓造福,和老百姓一起发家致富也就只能在电视剧里看看了。
追剧的过程中对于2叔真的是恨的牙根痒痒,就在想怎么会有这么讨厌的人啊,自私自利、搬弄是非,涨着他那一丢丢的势可着劲的欺负人;然而他这种人在现实中一抓一大把。
里面最搞笑的就是小叔了,有时候感觉傻里傻气的,他为人正直,善良,应了那句傻人有傻福吧 。
总体来说这部电视剧值得观看!
真的很喜欢这部电视剧,除了仓促匆忙的开头和草草了事的结尾,故事中间接二连三的阴差阳错,各种明争暗斗,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深深的酝酿成一部既温暖人心又让人揪心的作品。
先从老祖奶说起吧,这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再大的事情总是泰然自若,有理有礼有节,心里的那杆秤公正、明亮,不袒护不包庇,这也许就是人生历练的力量吧。
接下来再说说二叔,这也是我十分十分喜欢的角色,虽然他总是跟我们的男一号对着干,但是设身处地为他想想,他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守护自己的家族,虽然有些封建,但也算是勇于担当的汉子,因为受过骗,他害怕土地再次流转,因为知道农村没有发展前景,他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儿子进城,电视里还无厘头的讽刺了二叔一番,“跟着你哥进城,每年还能挣个3万6。
”,在我看来,二叔没错,谁知道马向阳会不会自己干完一年就拍拍屁股走了,谁知道马向阳这么个奇葩还把大棚盖起来了、把支前煎饼公司城里了,相比于生活,太假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二叔这样的人,真就成就不了一个家,只可惜这个人物太写实。
马向阳、周冰、小叔、李云芳、于院长等,我都很喜欢,各有特色。
……好了,扯了这么多没用的,最后来说说我对这部电视剧的整体感受吧。
纵观整部电视剧,我看出了一点中国建设发展历程的味道,看出了一点我党一心带领中国致富的味道。
马向阳刚到村的时候,大家对于他更多的是质疑和不信任。
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村民们总是向马向阳施加各种压力,只要马向阳有一点疏忽,老爷子们就拿着板凳做到小学校门口去了,各种黑锅总是马向阳来背,本来是好意,结果却带来大家的不理解,当然,这里面不能排除那个无能的村两委负责人和自作聪明的大智慧会计在中间捣鬼,最后让村民直接认为是马书记在刷小聪明。
当马向阳最后拿出自己的家底来建设大槐树的时候,群众里还有人提出异议,总是各种不满足。
读到这里,想必大家知道我说得是什么意思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
中国梦的实现又是什么?
在这些大政策的指导下,我们到底是做玉龙、齐槐那样埋头苦干与马书记共进退呢?
还是做老乔叔和二叔那样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斤斤计较没完没了,表面上自己赚了而实际上大大减缓大槐树村的发展速度呢?
还是做无能的村两委负责人和自作聪明的梁会计,不作为就算了,拿着马向阳做出的成绩耀武扬威、仗势欺人呢?
我相信大家心里也都有杆秤,我也相信,大家心里也都有个大槐树村。
本是冲着吴秀波去看的,槐树村的生活反应了部分农村的原貌,不论是二叔还是云芳或是咋咋呼呼的玉娇,都演绎的很到位。
其中,最不喜欢的人物应该是周冰和齐旺财,个人觉得齐旺财这个人物不仅没本事没才干,更是小肚鸡肠,虽然二叔比较看重个人利益什么的,但是相比来说更适合做村书记。
周冰这个人物虽然追求梦想没有错,但是明显有些偏执,或许与她的身世背景有一定的关系。
但其中最让我大跌眼镜,改变看法的还是梁守业,用大智若愚这个词形容他不一定太贴切,不过最后还是很喜欢他的可爱
2017年12月24日,时隔两年半,我有拾起这部心心念念未完成的剧。
这是一部被遗忘在角落的好剧,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
PS:山影出品梁会计腰间的手机套盒“你总是把自己认为好的对的东西强加在别人身上而不管别人的感受,你说往东就往东,你说往西就往西,你这种方式让我很窒息”以下借鉴一些好的文案:1.吃支前煎饼,让老区人民早日富起来。
2.“你说这树有啥好看的”,“树是不稀奇,但是马书记说的那些话让它值钱了:‘吃煎饼一个圆满,抱大槐树一个圆满,这两样往一起一加,就是个双福,吉利!
’谁不图个吉利,所以人就来了,而且一天比一天多,旅游发展起来了。
马书记这水平,我是服了,跟着他干,大槐树村肯定富!
”“这煎饼现在畅销,不等于一直畅销,咱得现在趁它火的时候赚足了钱,这之后咱要干点什么事儿就有本钱了”连雨天,山水大,开人字形沟,又搭个简易大棚,才掏出个坟窝子青,阳阳要想在村里立足,必须有二叔这地头蛇支持,又必须有齐旺财这样的手下追随给39集土地流转这段疯狂打电话!
“我没有,但我想有(能让全村人竖起大拇指的事)”“这就叫乡里乡亲”法律的事我不管,我是他奶奶,我来教育他“瞎包”马书记我没有觉得对不起你,我反倒觉得没有我你成不了现在这样一个男人2018/1/14夜
这部剧可以当宫斗剧或权谋局来看。
如果说乡村爱情是中国的权力的游戏,那么本剧就是中国的纸牌屋。
山野村夫的政治智慧和斗争手段不亚于在椭圆办公室里的精英。
区别只在于,由于所处的位置和环境的限制,使他们无法看到更宏大的图景。
剧中所有的矛盾,根源上都是为了争夺有限资源而造成的内卷。
而马向阳做为外来人,动用自己的头脑和社会关系,为这个贫困村注入了新的资源,盘活已有的资源,最后使村子走向一个正面循环的向上通道,脱贫致富。
不管是人还是组织,还是得向外探索,才能保持活力,持续进步。
现在新冷战的铁幕缓缓落下,这个小破球也在内卷。
唯一的希望就是开启大航天时代。
希望人类早日可以殖民火星,向着更远处去开拓。
好多朋友都说《马向阳下乡记》不错,出于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一贯不感冒,就一直都没有兴趣看看。
最近,在电视台的播放中断断续续看了些片断,不由得迷上了这部电视剧,抽空一口气看守了全部40集。
先不说剧情怎样、不说演员的表演怎样,就说现在对待一部电视剧,已经很少有可以这么认真的了。
以前常听说,演员演戏都要体验生活,这样电视拍出来才能真实、才能打动人。
现在的各类型电视剧,空有一副架子,要么空有几个甚至十几个颜值颇高的师哥靓妹,要么是靠着绯闻和炒作上位和各路“明星”,至于这个剧有多少能够说服人,制作方和导演都不在乎,仿佛只要有话题,不论多烂的东西都有观众买帐。
《马向阳下乡记》没有走这个套路,里面特别有名的演员不是太多,可能除了吴秀波,很多人观众都不太熟悉,可是这个剧让我看到了什么叫演员体验生活,什么叫对观众负责。
开始时,我以为里面的很多演员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都有干农活的经验,可后来才知道不是。
每一个主要演员都让我找到了自己那些农村亲戚、朋友的影子,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且不说剧情和人物,就冲这份认真,我们就该点一万个赞。
现在中国的电影电视市场充斥着各种浮躁和矫揉造作,请大家能像这个电视剧一样,认真做一件事,努力做好一件事,而不是把观众当成傻子,以为即使扔出的是一坨shit,也有人为你喝彩叫好。
央视一套上映的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热播后,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我颇为认可,该剧涉及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所表现的农村现状、农村生活、农民心理、农村发展等问题都比较贴切。
最初看该剧是冲着主演吴秀波去的,觉得这哥们演戏还可以,所以就一直看下去,看着看着被里面真实贴切而不失幽默的农村生活所吸引,仿佛演得就是我所认知的农村的人和事,对剧里的情节感同身受,因而更多了一份不一样的感触,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马向阳下乡记》这部剧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最好一部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不像以住农村剧太悲情太说教,宣传色彩太浓,太主题了。
(像赵本山的乡村系列我一集都没完整看过,没什么想看的冲动,总觉得就那么几个演员家长里短的逗乐,格调不高,无新意无活力)。
该剧中马向阳作为一个从市商务局抽调的下乡干部,一个开着越野车、爱户外运动、新潮时尚的主角,有别于以往刻画的农村村官好像就是朴素、无私奉献、只会工作无生活情趣的道德楷模。
他新潮时尚、眼界开阔、有思想有头脑有口才、敢想敢做但又考虑实际情况,面对接踵而至的问题不抱怨,讲方法,能直接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先搁置,先把其它问题解决了,用马向阳的话说,先把气理顺了,难啃的骨头自然而然就化解了。
比如:马向阳刚到村里解决二叔刘世荣占寡妇丁秋香两陇地的事、本想上任就立马解决,舍命喝酒,结果碰得一鼻子灰,但他没有灰心,有耐心有信心,其实他后面还有机会可以直接去让旺财带领镇土地所的人去重新丈量,给刘世荣一个下马威,找回自己的面子,可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理顺人的心气,让他自己最后主动交出占的地,让刘世荣心服口服,又树立了自己威信与地位,让村里的人彻底信任他这个村官,整个村子人心齐、泰山移,以后任何困难都不怕。
还比如解决李云芳拆小卖部的事,直面做工作解决不了,就侧面解决,另开一个超市;和该村首富刘玉彬争夺大槐树这样的事,则直接表现出一个正常人的反映,就像他说的:我此刻就是马向阳,不是村书记,就是三个字“看不惯”,带领村民成功保卫了村魂大槐树。
像这种例子举不胜举,总之,解决问题讲方法,而不是动不动拿上级压下级、找镇上、市里甚至派出所,农村解决问题首先就得把握就一个字“理”。
该剧涉及农村现状,空心村、老人、寡妇、留守儿童、如何留住人才、村文化设施、农村民主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办超市、农家乐,办煎饼公司、搞旅游开发、搞土地流转,蔬菜大棚等。
农村的发展需要有能力的带头人、年青人,同时也需要国家的支持,剧中如果没有国家领导干部下乡的政策、商务局、市领导的支持、配套农研院的支持,我想马向阳的工作也很难开展的如此顺利。
农村的各种问题要解决,需要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去脚踏实地的解决,任重道远,但我想信随着国家的富强,农村的各种问题会逐步好转,逐步解决。
说说该剧主要人物,剧中人物冲突、心理刻画的很到位。
马向阳新潮时尚、睿智有能力、不具困难,与来大槐树村搞技术支持的农研院博士周冰是工作搭挡,但结局有可能会成恋人;二叔刘世荣德高望重但又有点小私心;祖奶以前是支前模范,妇救会会长,有一手烙煎饼好手艺,有一个惹事的小孙子花小宝,后来与寡妇丁秋香好上了。
村干部齐旺财搞土地流转被骗未找到骗子一直不敢回村,与二叔刘世荣争夺村主任成了死对头,他老婆李云芳开一个小卖部,在村里妇女中有一定号召力,后任煎饼公司经理,小姑子齐槐与二叔刘世荣儿子刘玉龙搞对象,随马向阳回村搞大棚蔬菜,因两家不对付,两人谈朋友家庭阻力很大但最终喜结连理。
村会计梁守业工作兢兢业业,怕且爱老婆,有幽默感,有私心但也有原则,老婆咋咋呼呼的,最初招人烦,但最终也不那么讨厌。
剧中从开始占地风波、土地流转被骗、修路拆房、村主任与二叔刘世荣恩怨纠葛,开煎饼公司、保卫大槐树、土地流转之争等等矛盾冲突中不断发展,情节紧凑,跌宕起伏。
刻画的第一书记、村主任形象、会计形象、村霸、小村民等形象生动贴切,表现出农民即想富但又着重眼前利益的矛盾心理。
再说现实中的农村,像剧中表现的大槐树村这样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槐树、山青水秀同时又有历史底蕴的村落已经不多了,剧中的大槐树不就是人造的么,原来的农村确实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家族长者来维系乡村社会秩序,现在随着大量年青人进城打工,各种原有风俗习惯也慢慢改变,依靠道德体系家族长者维系的农村社会也逐步瓦解,随之而来的思想多元与开放。
但现实中农村怕是比剧中表现的更为复杂,人与人之间关系更难处理,就说剧中人与人之间矛盾与纠葛可以沟通解决,打打闹闹又不断化解,好像人与人之间不怎么记仇,现实中农村人有矛盾心里有结怨时最缺乏沟通与理解,不易化解,也缺少那么一个有沟通能力、能主动化解矛盾的村主任。
再说农村土地流转的事,这个我倒是有亲身经历,我们村有一个如剧中刘玉彬式的先富起来的人物,也回乡搞土地流转,与剧中不同的是,他流转成功,将村里一百多亩土地以30万价格承包50年,村里每个人分到了1500元,我无意评价这是好是坏,但我觉得应该会有更好的结果。
为此我作为一个从村里走出来的局外人,因说了为村民争取更多利益的话而得罪了他,可惜我无法像剧中马向阳一样,为村民争取合理的利益,再说村民每个个体也不愿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村里更缺一个一心为村民着想,敢于力争的村主任,农村的民主发展更是任重道远,这就是现实与剧中的差别,令人唏嘘。
总之,《马向阳下乡记》是部好剧,题材现实新颖,贴近生活,主演吴秀波有足够号召力,各配角演绎的角色也淋漓尽致,天时、地利、人和想不火一阵都难,值得大家一看!
很好的农村题材,剧情不错,人物刻画丰满,吴秀波演的不错,梁会计两口子演得好,二叔的村霸也表演深厚,几个小孩子也选的不错。
女主角演技太一般,应该换一个更好的演员比如侗丽娅这一类的演员,减分。
其他演员都有不错的演出。
就是有些理想主义。
是我看过最好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值得一看,不错的国产电视剧。
我想写一个比以前要更长一点的,因为我也说不出什么专业上的话来,所以我从来不会从技术上来说事。
我看到了马向阳分方便面换点子的那一集,这个真是很可笑,从这一点来看马向阳的能力只能是一般,要我给他评分,就给个6分吧。
但我确实很喜欢这个角色,因为他很真,其实有时能力还是次要的,“真诚”在我看来真的更重要。
我想说的有几个关键词,「真诚」算一个,不过顺序也许会乱的。
在方便面这件事上二叔又“发威”了一把,不得不说,二叔是个有手段的人,但他那些能力能算什么呢,照样在城里被骗(怎么说的好像城里都是骗子似的……),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能被骗呢?
我觉得这个背景的设定特别的好,二叔在眼界上是有他的局限性的,他的那些手段如果算作是种能力的话同样也是受局限的。
与于书记的那场谈话,在他看来是天上掉下来的好机会,在很多村民眼里也是那样的,即使马向阳这边的人也会认为二叔与于书记的交谈是会对马向阳不利的谈话,但我看到这点时我就在想,如果这是个现实中的事 那绝对不会是件对马向阳不利的事,因为一个没有眼力的人是不可能做到书记那个位子的,我想在二叔面前,即使二叔全说坏话,真有能力的人是能准确的听出话里的真相的。
后面看完了剧情也完全如果想象的那样,我觉得编剧还真是不错的。
「能力」算第二个关键词的话,这个话题其实是不好说的,其实我也无法说清楚,要让我给马向阳支招吗?
如果考别人可以的话,那干什么都容易了,当然了,马向阳不是完美的人才会有精彩的电视剧的存在。
如果是个完美的人呢,当然也可以成剧,那就成了传记了。
这 让我想起了王守仁,想起了知行合一。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也不是由阴谋阳谋组成的,但这个世界还是有他的道理存在的,有规律的,出了问题也会是有最好的解决办法的。
怎么来解决,这就是一个人「能力」 的体现。
当然,别说做好了,就是了解一下,这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很费脑的。
假设成了,这算大智慧,有大智慧就有小智慧。
这剧里就有很多,就是那些“点子”,有时甚至是一句话,一个表情。
例如我刚看过去的,林小曼去周冰的房间,假装肚子疼然后说了一句话。
这也是我看中马向阳的地方,我看那些“小智慧”真的很累,「真诚」,不做作比较起来真是让人很舒服。
只要人真诚了,即使做一些欺骗的事也不让人难受(例如藏垃圾的事)。
说点题外话,我自己的事,我到目前为止,在事业上还是很失败的人,同朋友聊天也会说起来,很多人也给我提这样那样的意见,我也会自我剖析一下,(当然很多我也是没脸说出口的)不过有一点我说过几次,我说我可能是一个比较适合做学术技术的人(当然学业不精),我这么说就是我感觉这些东西是单纯的,是「真诚」的,用真诚这个词是因为这些东西根本无法施展他们的“小智慧”,当然这么形容还是不很合适的,真诚这个词毕竟是用来形容人的,有选择才是令人珍贵的。
很多东西我其实看的特别真,有时候我也不是不能,我只是不想而已。
当然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好像是很难成为前面我提到的有「能力」的人了。
不过,我想插一句我只是说成不了王守仁一样的人物,想提拔我的人可千万别对我丧失了信心啊!!
(我怎么感觉我前途堪忧啊)我本来好像有好多点要说的,不过写到这里有点断片,反正此剧还没完,再想起来再说吧。
很不错的一个剧,我以前评价一个剧有两个歪点:1.如果你记住的是角色名而不是演员名,那这个剧应该是个不错的剧。
2.如果你会对其中的情节有了一些思考,即使会有一些不合理,那么此剧对自己也是有意义的。
结尾大槐树开花了,真美啊!
最后二叔跟马向阳说,我一点都不觉得对不起你,没有我就没有今天的你。
好像还有那么点道理,最开始的马向阳自由散漫,是可以为了玩儿八年不升职的商务科长,到了大槐树村,齐村长不在,村子里的大事小情逼着他背起担子,解决问题,当他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他就越放不下,越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就越有感情。
村里人最开始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分帮结派,李云芳为首的外姓媳妇一派,刘世荣为首的刘姓家族一派,展开各种矛盾。
土地流转村民被骗,村长之位结下的仇,秋香的2亩地,修路拆房,盖大棚做富硒地实验,挖大槐树,投资富硒地,马书记解决一件事,之后村民感激,然后出新的问题,村民又变脸,我觉得这剧没必要出第二部,出了续就跟乡爱后续一样了,其实这部就有点乡爱的影子,刘世荣就是谢广坤,既是阻碍也能推进剧情,推动主角进步,展现主角人格魅力。
多少有点理想主义,一次次的自己掏钱补贴村里,抵押房子,还有结局跟二叔的和解理由,很生硬。
生硬到我不觉得感动,有那么点尬,林小曼这个人也是够不靠谱,或者是她把马当备胎了。
爱情线看得挺憋屈的,本来也不太喜欢周冰,总是添乱又总是啥也不去了解就责怪马向阳,但是最后一集她跟马在大槐树下的一幕又很温馨,林小曼离开了,舅舅也走了,身边终于有一个能温暖他陪伴他的人了。
院长真的很让人窒息,而且有私心,大槐树村的地是最合适的,他为了自己想做出业绩非要用上林村的地,对周冰所谓的爱也是自以为是,根本不是发自内心的关心理解,很讨厌。
梁会计的小眼睛好可爱,笑起来弯弯的好萌,秋香最后有花小宝的保护,也不再那么压抑自己了,这俩人就是一对反义词,但在一起又是那么和谐。
一部温暖人心的片子,有一些衬托主角的剧情尬了,各种乡亲的夸夸听到后面也麻木了,但还好,总体来说值得一看。
无聊弱智
怎么说呢,这个类型的影片其实挺多的,可能个人意愿问题,不太喜欢这种类型的影片吧,但是剧的质量还是有的。
瞟过,忘了……
hhh gaosiao
从此再也不看吴秀波,真的太假,太圣母婊,什么鬼。是为了迎合谁?有种恶心的感觉,好像吃了一口屎,真的看不下去
小马书记
陪老公看的,他俨然成了吴秀波的脑残粉,每天坐等零点网上更新,于是我便伴着这剧的背景音入睡。
还不错,里面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都涉及到了
陪公公婆婆看,算是好媳妇吧
这也叫好片,你们哪个村又这样的书记?
不好看
题材不错,但是演得确实糟糕。故事倒还算将就,但是核心矛盾被弱化和美化了,yy得一派春光。
主旋律片演到这水平就没什么可以指责的了。秀波、二叔、会计和几个女人演的都相当不错,本子也不错。
还行,人物典型,指代明确,就是后半段二叔怂的转变有点硬,被骗的钱要回来的方式还是依靠皇权开明,没新意。乐呵乐呵也有能渣么渣么滋味儿。
#心~影# 陪老妈走一趟广州,动车解闷!接地气的乡土剧还不错
大叔剃了标志胡子还是那个大叔吗
倒数第二集的马向阳的关于土地流转的想法挺好,我认为这是最大的亮点!
看过几集
已阅
低劣的人物形象,完全不合情理的剧情推进,对一个偏僻穷困的村庄内在的黑暗面描写的极度失真,但好在叙事风格和立意上有那么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