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以后有几点让人疑惑。
第一就是暗杀三兄弟,是雷诺、夏奇、奥雷黑帮三兄弟。
还是雷诺、夏奇、第八人。
这里我比较偏向雷诺、夏奇、奥雷。
因为从常理来说,更让人能接受的是三兄弟打天下,然后分天下。
但是矛盾点在于,如果打天下的三兄弟最后自相残杀。
更富有戏剧性。
第二,这三兄弟到底分别对应着哪个?
主角不用说就是分头开枪那个。
但是第二和第三我看着就容易矛盾……年轻时,剩下的两人分别是:二号头发茂密,喊着“就是教皇也要杀掉,我们曾歃血为盟。
”一边不忘填装书本到背包里防弹。
三号发际线很高,唯唯诺诺最后也握手“我们到死都是朋友。
”这里我就很矛盾,第一种,夏奇是二号。
矛盾点为夏奇现在秃了,而当时头发茂密。
难道不应该是三号,才符合秃顶的人设么?
(狗头)但是台词上“教皇也要杀!
”这种霸气确实有点像反骨仔。
符合他背叛人设。
第二种,奥雷是二号。
理由为他小时候就知道往书包里装书防弹,所以长大了时时刻刻穿着防弹衣。
台词“我们曾歃血为盟”,很符合他在杀自己手下时,一直强调的背叛。
而且他没秃,头发是三人里最茂密的(狗头)那矛盾就来了。
矛盾一、假设夏奇是二号,那么看来他脱发很厉害,年轻时还是最茂密的。
老了反而第一个秃(滑稽)。
而且在结尾时,雷诺质问“我们曾歃血为盟”,夏奇反驳说“我说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
”这是三号的台词啊!
同理,假设奥雷是二号,也有合理之处,那就是虽然他没秃,但是他现在也是平头。
三号也是平头。
会不会就是单纯的脱发没有恶化。
只不过夏奇比较惨。
那么防弹衣和背书包就不能结合到一起了。
而且电影中明显感觉到夏奇是怕奥雷的(眼镜男说夏奇利用奥雷,如果奥雷知道了那夏奇就完了)。
所以奥雷更符合杀伐果断的二号,夏奇是犹犹豫豫的三号。
而且还有一条细节指向夏奇就是二号。
因为二号说“教皇也要杀”时,有点结巴了。
而夏奇本人能说会道,但是在毒品仓库发怒时,也结巴了一下。
而且有些台词里的发音很奇怪(有几个发音像放屁一样)。
这又指向夏奇是二号。
所以前后矛盾,当然有可能是翻译的锅。
或者说是我不懂法语,也许法语里有些发音就是会双唇剧烈震动容易听着像破音一样的放屁声。
有些断句就是会像结巴。
所以这里要么导演背锅、要么翻译背锅、要么我不懂法语背锅。
总之镜头很美。
视听语言也很赞。
有些东西表达出来了。
但不代表这部影片特别出色。
首先是有三个歃血为盟的朋友。
一个是Boss,一个是雷诺,一个是“第八个人”。
场景一:三个年轻人约好要杀掉当时的“教父”。
值得回味的细节是,Boss一开始就表现出的犀利和嗜血,而“第八个人”表现出来的则是优柔寡断和怕事,雷诺呢,我觉得他是为了伊恩报仇。
(伊恩:和雷诺在监狱里的画面里出现过,具体是什么关系不很清楚,据伊恩的一句话“你总是让我担心受怕的”应该足以推断,他们关系比较亲密,伊恩让雷诺永远不要回到监狱,意思是让他不要踏入黑社会,并且说,战争永远不会停止,直到血流成河。
雷诺在伊恩死之前也的确是在修车没有开始黑社会生涯,当他听到伊恩被人谋杀后,他脑海中浮现了伊恩的脸,决定要为伊恩报仇,接着便是场景一。
)所以,由此推断一下,Boss是个冷血怪物,哪怕是杀教皇,他都无畏。
他的目的是要能出人头地。
而雷诺,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珍爱朋友和家人。
最后“第八个人”就是一个辅助角色,就好像堂吉诃德的商丘一样,闯荡江湖的亡命之徒身边总是有这样一个仆人,勇气不足,衷心可见,成不了大器,却什么事情都有他的份。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雷诺是个重情义的人,所以他会成为老大,但是他不是真的就是一个冷血杀手,杀人不眨眼,且在最后他已经不想再干黑道了,还决定要重新分配黑社会势力。
他“宁愿卖球拍也不愿意卖毒品”“3年间成功的重新分配了马赛的黑社会势力”等等……这些举动让Boss很是恼火,他想做毒品买卖因为“觉得大有赚头”,但是Boss“非常怕你(雷诺),甚至一个人都不敢出门”,他想做毒品生意,怕雷诺知道,于是决定杀掉雷诺。
场景二:手下纷纷力劝雷诺杀掉Boss的走狗,但是雷诺不同意,他也不想报仇,他说“这样整个城市会变成战场”,而且,他答应过走狗只要他说真话就放他走。
雷诺信守承诺,放走了Boss,才有了被枪击的一幕,雷诺信守承诺,放走了Boss的一条走狗,才有了自己手下被活活分尸的一幕。
自己手下被分尸,雷诺决定为手下报仇。
值得回味的细节是,Boss以及Boss的手下,对待敌人无比残忍,对待自己人也是一点人性都没有,随意滥杀。
但是雷诺却一直把Boss当朋友,还想认Boss的儿子做干儿子,到最后了还问Boss为什么要杀他,问他记不记得曾经发誓要做一辈子的朋友。
对待手下,不像是手下,更像是朋友,他说要放人,手下有意见,他居然跟手下讲道理,老大说:我有我的原则,难道你就没有自己坚守的原则吗?
其实我窃以为这一点很可笑,老大就是老大,老大要决定个什么,用得着这么苦口婆心讲道理来么?
恩,可能这就是雷诺能当上老大的原因吧。
以德服人。
最后就是,我写这篇评论的原因,我有朋友说,“第八个人”是幕后指使,而雷诺最后还是选择原谅了他,这个说法我不是很同意。
再有,很多人一再质疑22枪还没有打死雷诺,觉得这个是编剧的漏洞,并一再强调,编剧是在侮辱观众智商,这个说法我也不同意。
第一,前面已经分析过了,“第八个人”是一个没有决定权的人,他就是个商丘,第二,如果他是幕后指使,他就应该是最想雷诺死的人,那他就不会开空枪。
(电影里面交代过,他故意开空枪不打雷诺)所以我觉得说“第八个人”是幕后指使的说法,不太合理。
这个故事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真实故事中,主角就是身中22枪奇迹生还,最后开始复仇。
这个事情,是很神奇,但它就是事实,已经发生,与编剧漏洞并无关系。
我还没有弄明白这部电影意义何在,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就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不知道是让雷诺的影响,还是对《这个杀手不太冷》的深刻印象,总之,第一眼我就看出了这是一部典型的法国电影。
让雷诺的出演是我看着部电影的理由,另外,我想知道相同类型的编剧在不同的国度到底会是怎样的不同。
影片中男主角的饰演者让雷诺仍旧延续了他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杀手形象——一个不太冷的杀手。
总之,在他那里,颠覆了所有人对杀手的印象,不再是惨无人道,杀人不眨眼的形象,更多的是道义和情感。
我不知道法国女人如何评价让雷诺,但至少在我看来,他真的很男人,话不多担忧深邃的眼神,没有韩国帅哥俊俏的脸蛋,但就算是白了的胡子依旧那么有魅力,这就是让雷诺,一个不太冷的杀手。
用世界影视博览的评述来说:让雷诺对于法兰西电影,就如同咖啡对于法兰西文化。
故事的结局,无疑是圆满的,也只有在法国会发生这样的结局吧,至少在中国影片中好警察永远不会徇私舞弊,永远都是秉公执法,这是最让人受不了的。
影片最后的一幕诠释了人性的致命弱点,亲情永远是我们最重要的决定。
“《不朽》对于我,既是一部大电影,也是一个小结,作为演员和男人的小结。
我扪心自问,在这样的年纪,我在法国电影的背景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这样说也许有些自大,但既然这电影的名字叫《不朽》,它应该意味着什么吧!
这个人物,他揣着手枪,同时满怀的幽默,内心却又在流血。
我觉得我有这个人物的所有侧面。
理查·贝里,在他眼里,他也有这所有的侧面。
”——让·雷诺如是说
最近看了一部法国神片《不朽》,很是“震撼”!
头三十分钟影片彻底的吸引了我,不论是画面、剪接还是演员细腻演绎都在聚焦我的眼仁!
从中我居然领悟到港产黑帮片的意境(港产黑帮片在我的电影欣赏体系中是黑帮片的世界先进水平),正当我满怀信心的准备畅快淋漓的享受两个小时的视听盛宴,时间却吞噬了一切,就如能量守衡之永动机一般梦也随之破碎,荒诞的情节赤裸裸的涌现到我眼前,如果你还想说这是法国人天性浪漫,那么你看见让·雷诺在林间驾驭摩托飞驰还大呼过瘾,我只能认为你很是脑残!
那段摩托戏彻底毁掉了原本港味的大哥形象!
一身车服的让·雷诺吸引我的总是那个标志的啤酒肚,他的典雅,他的深沉全部荡然无存!
当年那个杀手如今已经迟暮到了今天这个嘻皮士。
当然最惊艳的当属本片的剧情逻辑,它如鲇鱼风暴一般强力摧毁了我的大脑方向舵,所有的逻辑思维都处于质疑与反思!
那一刻是如此的惊心动魄,在那一刻为防止大脑全面当机我果断的选择了快进!
快进一直都是我看电影最大得忌讳,我个人认为快进是对电影制作人的最大侮辱,是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不道德行为,但当你面临生命的抉择,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去敬畏生命!
那一晚我彻底的悟懂了物质决定意识!
就这样我运用了1·5倍的快进加零思考看完了这部正义黑帮与邪恶黑帮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似乎所有的有良知的黑帮都会去完成上天赐予他们神圣的使命消灭贩毒者)。
老套的情节我实在不想去评判或许《不朽》是在像科波拉致敬!
当字幕拉起音乐想起那一刻我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不朽》或许败在了剧情,败在那《不朽》或许败在了剧情,败在那不伦不类的商业气息上,其实天性浪漫法国人并不适合严密的逻辑思维,其实法国人的爱情片、喜剧片、纪录片已经登峰造极了,高雅的法国人为何还要去趟商业片这潭浑水!
商业片就让好莱坞那帮蓝领去做吧,法国人永远是艺术家,艺术家是不会去思维的就如他们存在一样!
不怎么适应此类有血有枪还有手术室的电影,当中得停下来缓好几次才敢继续看下去。
不过Jean Reno演杀手还是一样的酷,当然作为主角的他永远都是个不怎么冷的杀手。
剧情其实还是比较老套啦,典型的黑帮片,警察么是作为陪衬的。
我相信,大多数中国观众认识让•雷诺都是从《这个杀手不太冷》开始的。
他在片中饰演的那位身怀绝技,杀人不眨眼,单纯、孤独,坐着睡觉,只喝牛奶,最终为了一个小女孩失去生命的杀手里昂,给太多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也因此,让•雷诺成为了为数不多让国人铭记的法国演员。
此后,我们陆续看到过他很多影片,《暗流》、《绿芥刑警》、《粉红豹》、《豺狼帝国》、《你丫闭嘴》等等,除了警匪、犯罪类影片外,他还曾尝试出演过不同类型的喜剧。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那位抱着植物行走天涯的杀手里昂,已经太过于深入人心,这个扬名国际的硬汉起点,使得让•雷诺其他角色都相形见绌。
走了一段不算成功的喜剧路线之后,2010年,让•雷诺出演了这部被大众视为回归的作品——《不朽》(又名《夺命22颗子弹》)。
片中,他饰演曾为黑手党成员的查理•马太。
原本退出江湖,享受普通人生活的查理,突然在一个异常平和的日子遭到蒙面歹徒的袭击,而身重22颗子弹的他,竟然奇迹般存活下来。
这场杀戮背后,究竟埋藏了怎样的恩怨,查理又是如何去面对和处理的,故事的结局怎样,一切是不是可以又回到宁静?
如果说《这个杀手不太冷》给观众留下了深深的遗憾,那么,《不朽》则让人感到复仇的畅快淋漓。
然而,不得不承认,人们虽然渴望看到大好结局,但实际上,悲剧,永远比一切完美结局更让人难以忘怀。
影片改编自法国作家Franz-Olivier Giesbert200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
故事取材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发生的一场暴徒火拼。
故事的主角雅克•恩贝儿是马赛流氓帮的最后一位教父级人物。
1977年,已退隐山林的雅克遭遇了一次欲置他于死地的谋杀,幕后主使是他的死对头塔尼•赞巴。
医生在雅克身体里发现了22颗子弹,而他却奇迹般地得以生还。
影片剪辑非常巧妙,背景音乐恰到好处,无论是画面还是音乐,都衬托出宁静安详的幸福与暴风骤雨般突袭而来的血腥暴力形成的鲜明的对比。
让•雷诺回归侠骨柔情的杀手本色,冷峻、冷静却不冷漠,心怀仁慈,重情重义。
他让人再次相信,有些男人的魅力并不随岁月流逝而递减半分。
实际上,《不朽》在情节上并没有过多新意,亮点有两个,一个是出色的剪辑,一个是让•雷诺的回归。
相信对于喜欢这位法国“杀手”的观众来说,至少不会让你感到失望。
也许是我自己加入了个人感情吧。
让雷诺躺在手术室的时候,我就想起自己的父亲。
果然后面剧情有体现父爱的地方,我看到他挣扎着穿过铁丝网的时候,心都被扯着,相信每一个父亲都曾经为他的孩子多少而挣扎过。
结局不一样的是有的人幸福,有的人感伤罢了。
當時看到是Richard Berry導的電影就馬上去看了。
果然是有Berry的風格,再加上Jean Reno的魅力,這是一部有思考力的電影。
自《这个杀手不太冷》认识了让雷诺,这个大男人——他还有一点小男人的温情。
贯穿全剧的音乐运用的是歌剧,可能导演是想让观众去深刻了解该影片的含义。
并非只是单单描述中了22弹都能死里逃生报仇的真人真事而已,主要是想表达并非说脱离黑社会很难,就没有人能脱离的。
只要你有主人公的精神在——向往自然、平淡生活的理想在,一定能脱离的。
影片的结尾时分,主人公原谅了整个事件的真正幕后挑衅者,因为他深深地了解那种对黑社会大佬、自我认可、想有所作为的心理,因为他也曾是这样的青年。
拍的乱,节奏还慢,真挑战人耐心
一般情况下法国电影都真心坑爹ps:我还傻逼的花了快一个小时来看影评理思路!
故事情节大体上符合kill bill路线:不死,复仇。
其实真不喜欢法国人拍这种黑帮电影
失望
一星献给大叔,仿佛看到那个小男孩
不像是黑社会的老在,倒像是一个独行侠,而且人为地把剧情搞的很复杂!
2011.11.19 DVD
非常给力的叔!宝刀未老啊!演技超群啊!剧情也很好!虽然最后我猜到结局了,但这是说明我聪明!不是剧本过于简单啊!这哥们在我心里从此就跟教父一个级别了!
老觉得剧情哪里别扭着
这是个什么样的鬼片儿哦。开头的枪杀吓人一大跳。中间各种重口,人肉蜂窝。后面又洒了一大滩狗血。为啥8个杀手,22枪,就没一个人想到要爆头或者心脏啊。太诡异了吧。各种重口,无聊,狗血。
“总之,本片不停的在强调‘Family’家庭是至高无上的追求。估计是因为国外离婚率太高,人情太冷漠,所以专门搞出来一部血腥片教育民众。”
同样的坡道 不同的雷诺 廉颇老矣
剧情没看懂,硬汉就别玩剧情了吧
有些细节挺不错(如主角为救儿子穿越一道又一道铁丝墙),但影片节奏和逻辑上的混乱还是使这本来能够动人心弦的复仇之旅终究是差一口气
老套的黑帮片。但是你看看人家让雷诺,就是知道自己该演什么,除了杀手,就是黑帮老大,就这两个最适合他。所以连带片子也因为他加分。
要不是因爲Jean演..根本看不下去.開場就笑死了,挨這麽多槍竟然還能活過來
为了家庭,我愿意改变自己的全部。。。
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看的
老了老了不能像發哥一樣一路瀟灑殺入救自己的小孩也別搞的那麼噁心爬鐵絲網啊....有門不走去鉆網.一點都不給力啊.還悲情個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