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好莱坞翻拍过一部《金牌制作人》,曝光了制片人怎么坑投资人的钱,其实如今在内地影视圈,这样的坑老板骗局每天都在上演。
好莱坞喜欢拍导演演员编剧为主角的题材,每每都是揭黑自黑抹黑,要不就是丧为主题,如《月亮上的男人》等,而且都是冲着奖项去的。
本片在丧与喜之间,丧又丧不到底,喜又笑不出声,所以是失败的。
罗伯特·德尼罗演喜剧,还是《拜见岳父大人》经典。
觉得这部片子烂的人,就是片中觉得片子烂的人最后片中的片子还是按他的意思放了出来,而且还故意让结尾更夸张.再从海报上来看,片里片外都是想让闲人闭嘴,并且教人随大流.不随或没随成,就是BEN的下场.面对没变的结局,在红地毯时亮相的狗会想说什么?我喜欢这风格的电影,BRAVO5星鼓掌!
看完电影才知道,原来制片人是处理这种狗屎问题的西恩.潘就演着西恩.潘,布鲁斯.威利斯就演着布鲁斯.威利斯罗伯特.德尼罗演的可怜的小制片人在电影里努力想控制个性强烈导演、控制得罪不起的投资商、控制臭脾气的大牌明星、控制已经分居的妻子、控制表面很听话的女儿、控制杂志拍合影的位置结果到头来一切都不尽如人意先是在戛纳首映被导演耍、投资商的航班没等他就起飞、又被布鲁斯.威利斯的大胡子涮了一把、自己想要复合的分居妻子忙着寻找新的情人、乖女儿竟然和“把自己脑袋打穿了"的经纪人关系亲密、连原来说好的合影的中心位置也被甩在了照片左上角看着罗伯特.德尼罗那无奈的表情挺有意思还有一群人在那眼巴巴的盼着布鲁斯.威利斯剪掉大胡子也挺搞的
我只能说大众的意见有时候毫无价值,虽然本片在豆瓣的评价才区区6分出头,但对我来说,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这是写实幽默手法的极致表演,是一个如梦幻般迷醉摇晃好莱坞的鬼才式特写。
制片人=项目总监,实际上算是一位大保姆,今天平衡了导演的艺术人格与投资方市场原则之间的冲突;赶明又得对脾气暴躁的大牌明星软硬兼施,以防对方的一意孤行毁掉马上开机的新片;同行红人的突然自杀隐喻着这个浑噩的欲望世界并不如其外表那般光鲜;还有那第一任、第二任前妻的历史纠葛围绕他,彷如挥之不去的噪音;一位父亲难以履行父亲的责任已是遗憾之事,更遗憾的是英雄迟暮对真情渴望却不能如愿(二任妻拿着大笔钱却早已决心、性感后生的献媚也完全只为私利)可悲乎?
非也。
大制片同志的年青年华,难道还能脱得了纸醉金迷、欲望横流的干系?
有因必有果,好在此公心态姣好,经验老道。
只要任何杯具时刻都能真心喊出“生活是美好的”,不也就够了吗?
名利场封面照的座次排位那不过是过眼烟云...此片看进便欲罢不能,不喜欢者几乎可以肯定对好莱坞乃至美国文化无爱无知。
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教会了我从此不再轻易信任豆瓣之流的评分——因为大众的意见有时是毫无价值的。
片子不错。
节奏、对白、穿插很舒服,老面孔都是我喜欢的。
那个女制片不晓得是谁,声音暗哑,之前在《及诺娃》里看到过,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喜欢。
虽然有些喜剧化,导演或者演员有没有可能大牌到电影中的程度,很值得怀疑,但是,那种被各种大小角色夹击的感受,却是通的。
人到中年,真他妈的倒霉,上司欺负也就算了,连他妈下属都要踩上一脚。
要说贴心,是德尼罗遇到倒霉的事情也没撒泼,也没暗淡,也没哭泣。
连感慨都好像很少,或者是没工夫。
电影结束时,机场里德尼罗追不上飞机,狼狈不堪中给老婆打越洋电话,说的是法国好风光。
老婆说,我都嫉妒你。
哦shit,人到中年就只有被这么嫉妒的份。
电影中很多场面非常好耍。
威利的胡子算一个,德尼罗给名利场拍封面也算一个。
一点点的被那个不晓得被多少男人搞过、前几天还低三下四要采访的杂志社婊子挤到最边上去,还要配合做表情,表示仍在名利场里打滚。
德尼罗表情之淡定,不减志得意满时。
咔嚓。
他妈的谁爽谁知道。
有罗伯特·德尼罗、布鲁斯·威利斯还有新鲜出炉的影帝西恩·潘,你一定以为这部电影坏不到哪去,你错了,我也错了。
这是一部小众电影,拍给好莱坞的制片人看的,他们的焦头烂额的生活在我们看来还是天堂。
再中年危机,开的是卡宴,住的是豪宅,还有美女让你潜规则,这样的生活让我们怎么同情你?
最近发现金融危机不仅仅大投行倒了,大明星也倒了,真是找不到好本子还是大明星们已经不想拍那种大众片了,这样烂的剧本犯得着扎堆演吗?
一个制片人的故事,为了工作与生活而烦恼,两任前妻,三个子女,第二任前妻还和同事搞不清,大女儿被经纪人骗。
工作上为了小狗被射死,演员剃不剃胡子而奔走,一大堆芝麻绿豆的事搅在一起,弄的主角晕头转向,也许这就是生活,我们也会时不时问一句What Just Happened?
这部片子被翻译做《颠覆风云》,我不是很喜欢,因为我不认为片子中的任何activity能称得上是颠覆,他至多颠覆了我们对好莱坞制片人过去的看法,还有一般翻译叫做《即将发生》,这个时态仿佛弄错了,更别提片子说的是嘎纳前两周的事情。
找不到一个好的翻译,暂且还是放做what just happened吧。
据说此剧是纪念好莱坞一位特立独行的制片人,不知道是谁,因为仿佛我从来没有关心过任何一部片子的制片人,除非那个人是塔伦蒂诺昆丁,或者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之类的大导演或者名演员。
好像我一直到上了高中才知道制片人是干什么的,而且那时候也停留在制片人就是拉钱拍电影的这一概念当中。
其实至今我也不是特明白这个工作具体的responsibility。
这部戏在我看来,讲的是一部中年危机。
近几年来,我发现有关中年危机的片子很多,从那个american beauty到迷失东京,再到这部片子,这些四十多岁,职场上已经风光无限的男人们,原来各有各难念的经。
本剧的主角Robert De Niro扮演一位大制片人,随着竞争的激烈,他的事业有些江河日下。
他要努力的保住自己的事业,地位,金钱还有家庭,在各样的纷繁事务中挣扎着生活。
人在 20多岁的时候,有活力有冲劲儿,最重要的是懂得谦虚,懂得学习,不怕被奚落被排斥被蔑视,因为可能没有腰缠万贯,可能没有显赫声名,在某个地方做一个小职员,默默无闻的,每天擦桌子扫地给老板泡咖啡,但有的是时间和理想。
20多岁的时候,常常会想,坚持一下,等我30岁40岁就能做到某某的位置,那时候什么都有了。
到了30岁,有了相对稳定的职位,你又要开始谋算怎样才能更上一层,好像有种自己的人生开始步入正轨的感觉。
到了40多岁,五十岁的时候,半生的打拼总算换来了一定的地位和年薪,这时候,孩子也渐渐大了,不用你操太多的心,而你也发现自己仿佛被孩子,被社会甩开了,有更多的新东西新观念,不管你看得惯看不惯,不管在伦理道德上是否站得住脚,一股脑的全都向你袭来。
你没有发言权,只有去接受,看你周围的社会,如果你不向前走,那就是倒退,然而从精力到体力你也不如一个20,30岁的小伙子能拼能冲,你却不能甘心半生心血打造的名声地位毁于一旦。
面对这样的危机,一些人豁出去了,假装重新年轻一把,一些人沉沦了,被淘汰了,最多的人是迷惘了,不知所措了。
这就是中年危机吧。
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你有希望,什么都有了的时候,你有的只是恐惧,恐惧失去。
有时候我宁愿没有得到也不愿陷入深深的恐惧中。
罗伯特德尼诺在这种恐惧中挣扎,尽量的满足每一个人的要求,来做好自己的工作,然而一切都不易。
这里说到制片人的工作,简直是horrible啊。
我以为好莱坞的制片人,都是住大house,周围的美女天天换,对明星喝来喝去,对导演毫不客气,老子给你钱让你拍电影你还废话个什么劲儿,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
看了这位老兄还真是不易,人家好歹也是能参加嘎纳能在名利场上当封面的角儿啊。
导演,演员,投资方,电影公司,每一个都需要你去搞定。
当他们跟你在同一个利益集团的时候还好搞,当大家都分属不同的利益集团的时候,或者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的时候,制片人果然死的很惨。
投资方和电影公司,都盯着票房,我才不管你拍的什么烂片呢,我想要是没有广电总局之类的单位拦着,他们肯定会把A片推进影院,再加上包间一条龙服务,那影版的效果一定惊天地泣鬼神了吧。
作为导演,反正有人给钱拍电影,那就要拍我自己认为是艺术的东东,每一个名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人也不想随便的破坏自己的风格,更何况如果你自不量力破坏了,常常砸了自己的牌子。
从红高粱到黄金甲的故事,充分证明了一个导演应当走自己的那条路这个道理,走别人的路,不小心会被臭鸡蛋和西红柿砸死的。
这部电影中的那个叫做jemmy的导演感觉挺昆丁的那种风格,暴力美学,那只狗被杀的血腥画面甚至让我想起杀死比尔里的那种血液喷溅的场面,导演也挺不易的,还要考虑你的风格观众是否能接受,现在想起来我以前看过一些特别无聊的独立电影,看完了骂导演真是太不厚道了。
演员也不容易,让你瘦就不许胖,让你剃须就不能看到胡茬。
有人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彻底被打到,自杀以求回归天堂,也有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努力维护自己已经有的东西,苟延残喘。
我们都说这社会残酷,现实的残酷,你意气风发的时候,名利场里站在最中间,有朝一日,一着不慎,你发现已经被排在了P的旁边,P是隐喻past吗?
也许未来的某天你再也不会出现在名利场上。
这残酷的社会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呢?
我们的眼光总是盯着那些舞台中心绚烂夺目的人,某一天他们不在中心了,甚至也在台下了,他们就被我们永远的抛弃了,仿佛曾经那些绚烂夺目从未有过。
我们为了一只狗狗的惨死撕心裂肺,却可以看着sean penn被一次次的射杀?
这现实的社会,是拜我们所有人所赐的残酷社会,这里我们又有何抱怨呢?
替狗狗难过,因为他无辜,不会替人类难过,因为是他们自找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学会了 变相的自虐呢?
唉,无论如何,这年头儿,谁都不易。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更宽容一点,对一部电影,一本书,一件衣服,一顿饭。
因为我也是苟延残喘的为了自己已有的东西或者自己还未有的东西奔波忙碌的自作孽者。
第一次在豆瓣上写影评。
一名工科女硕士,内心其实是一个小文青,限于知识贫乏,常常压制自己的一些感想,但看完这部电影,不写一些感觉对不住那两个小时的时光。
还望各位读者不要见笑。
从Ben身上读出了生命中的种种无奈,读出了一个人暮年的不甘。
总有一些人,不那么受时光偏爱;总有那一段日子,一切仿佛都在跟你作对。
以往我们所感知到的,都是熬过去这一段黑暗就会迎来一个艳阳天。
相比于年轻时候所承受的贫穷、质疑、轻视,感觉人生到达顶点之后一切慢慢的颓落显得更加可怕。
时光教会了BEN坚强勇敢的面对这一切。
面对偏执的明星,一声sorry;面对和自己前妻通奸的伙伴,一声OK;被投资商留在机场,”I AM IN PARIS",也许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黑色幽默。
一分压抑一分无奈还有八分对于生命的心疼。
BEN没有怪罪任何一个人,对女儿的关心,对前妻的爱心,对导演和投资商的耐心,也许这就是真正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犹豫,也不要愤慨”。
片子里人谈不上谁对谁错,每个人都忠于生活或忠于理想,假如命运不公,无需怪罪他人、无需怪罪环境,像BEN一样倔强又从容的继续,即便前方没有更好的明天。
(影片开头那场试映就把我给震撼了,随着动作片惯有的那种紧张刺激的音乐,银幕中西恩潘紧紧地拽着一女子的手,逃脱后面匪帮人士的追捕,到这里只是音乐与画面不能完全吻合;那么精彩的在后面,西恩潘面对敌人的枪,丝毫不胆怯,还对敌人说“You think it's me I care about?It's you I worry about.”我们都在被忽悠着,他到底在说些什么,答案揭晓:他是在为一只狗说话,因为匪帮人士要杀的不是西恩潘,而是那只狗!
这个剧情真是可以雷倒一片广大热爱电影的仁人志士,当然最可怜的还是那些爱狗人士,他们会唏嘘不已,会直接关闭不看。
当然当然,这个情节只是试映会里放的电影罢了,并不是这部电影中的情节。
)看到了制片人要去参加影片上映前的试映会,要看那些销售巨头、制片人、电影公司主席的脸色,要他们说好才能上映。
如果其他人说不好可以let it be,但是电影主席说不好就必须点头哈腰进行谈判了,而且任凭你导演和制片人再怎么哭和闹也没用,电影主席只会跟你说“I'll recut it myself.”看到了制片人是多么的忙碌,带着蓝牙耳机谁都可以,但是带着蓝牙耳机一刻不停的联系业务打电话你做得到吗?
看到了制片人要到片场去搞定像布鲁斯威利斯这些演员在片场的横行,而且对方闹腾的只是他的一缕留了半年的胡子。
当然我不是在说Bruce,只是在说这是映射和影射了电影幕后的众多行为。
当然还有制片人在片场间来来又去去的同时还要兼顾很多情人、老婆,要送孩子上学,要送这个要送那个,要安抚一个个老婆,而且还要时刻准备着老婆因为你太忙碌而没有时间和她行房事只能寻找另外一个男人(虽然他们已离婚),这时你还要在工作之余去注意这个,事很多。
制片人还要在劝服演员不行后,先跟老板说,老板说不行,再找演员的经纪人去谈判,好说歹说,把所有利弊全部脱出,当然是有技巧的,或商量、或威胁、或央求,总之制片人就是活在谈判中。
还要抽空去跟老婆搞好关系,而且还是离了婚的,离了婚却还要对方只对自己专一,制片人果然霸道啊!
只有自己错,不准别人错,自己而且已经再婚了!
当然还顺带了一下潜规则:女星要出名?
要演电影?
okay,那就在社交party上找个机会截住制片人,往他西装口袋里塞上你的手机号,然后由他来搞定一切吧。
制片人每天起床时间要固定:7点!
55分35秒看德尼罗这位制片人如何跑步的,手持摄影机摆得多棒,上下一摇一摇的,但德尼罗这个步速实在不敢恭维,一边喊着gotta go gotta go,一边在以比走路还慢的速度向前跑着,让我联想到《谍影重重》中,手持摄影机下马特达蒙的快速奔跑,两者相互关联下,哎,只能苦叹一口气!
制片人还要在见到自己前妻的情人站在自己面前时,只能在自己心里想想把他摁在地下打一顿,而不能付诸于实际行动。
制片人还要在影片口碑不好后被电影主席耍来耍去,骗到飞机场眼睁睁看着飞机离去;还要忍受影片口碑不好,《名利场》类似这种杂志立马变脸,本来在封面照最前方,现在只能最后一个没人会注意的角落里。
这就是制片人——谈判,忍耐,是他们每一天每一分的主题!
---最后奉献两端布鲁斯威利斯的片段:http://www.56.com/u29/v_NDg3NDI4NjY.htmlBruce操着标准的装逼音http://www.56.com/u94/v_NDg3NDMxMDc.html知道什么叫耍大牌么?
没到中年..果然看不懂这种中年危机的东西...无聊死了.
开始很无聊,后来还不错。好莱坞也不好混呀
成年人的悲哀就是整天忙忙碌碌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约定俗成当中,可生活总是会给我们带来些意外的事件和人物,于是才不知所措地问道:What just happened?
对好莱坞世界的讽刺,集合了好几个打酱油的大明星,镜头感很好
没错,导演是想表现出好莱坞制片人乱七八糟、颠三倒四、混乱不堪的生活,但这不代表把电影本身拍得颠三倒四混乱不堪就行吧……
看过了.不知道在拍什么,罗伯特德尼罗也在里面参合什么热闹
一个普通好莱坞制片人的一周。一个千头万绪,瞻前顾后,里外不是人的一周。德尼罗、老布、酱油肖恩潘、暮光女主角。阵容强大,剧情无奈而残酷。
几乎人人都过得很难,坚持自己与妥协,很多人因为放不下太多,所以放弃了理想,are your dream be fucked?
浪费时间
20090328:boring
狠狠的嘲讽,一开头杀狗那段就爆笑了,女高管不晓得是不是影射迪士尼那位,最后连戛纳都得顺带上。这部评分无论是豆瓣还是IMDB都被低估啊。
德尼罗叔叔的电影我没特别原因都不看了,不是因为不好,而是因为太不适合我了……其实情节满丰富的,结尾也不错,虽然不是皆大欢喜……可是男人们吵吵吵的外加讲中年压力真的看得我好困啊……不过,德尼罗的电影里总是有五好萝莉哈哈……这里是暮色女
大导演+群星,好莱坞的那些事。
我觉得还挺好看的呀= =
是谁告诉我这是喜剧的?除了Bruce willis 的刮掉一半的大胡子,就没有笑点啦。这还是出American Beauty式的中年戏。
导演的坚持
中心感觉混电影圈实在不容易啊!
总而言之.我发现我并不欢喜如今身处的这个行业.半边身子逃离的状态.
白瞎了这么多好演员
到最后只是为了看看bruce willis究竟剃没剃胡子。冲着德尼罗才没给两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