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房间

La stanza del figlio,人间有情天,生命中的最痛,The Son's Room

主演:南尼·莫莱蒂,劳拉·莫兰特,杰丝敏·特丽卡,朱塞佩·桑菲利斯,斯特凡诺·阿伯蒂,斯特凡诺·阿科尔西,托尼·贝尔多瑞利,达里奥·坎塔雷利,Eleonora Danco,Claud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意大利语言:意大利语,拉丁语年份:2001

《儿子的房间》剧照

儿子的房间 剧照 NO.1儿子的房间 剧照 NO.2儿子的房间 剧照 NO.3儿子的房间 剧照 NO.4儿子的房间 剧照 NO.5儿子的房间 剧照 NO.6儿子的房间 剧照 NO.13儿子的房间 剧照 NO.14儿子的房间 剧照 NO.15儿子的房间 剧照 NO.16儿子的房间 剧照 NO.17儿子的房间 剧照 NO.18儿子的房间 剧照 NO.19儿子的房间 剧照 NO.20

《儿子的房间》剧情介绍

儿子的房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伊凡尼(南尼·莫莱蒂 Nanni Moretti 饰)有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儿子安德烈和女儿艾琳更是让这个家庭乐也融融。而伊凡尼身为心理医生,常常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心理病患者,从而更加珍惜目前的生活。然而生活的残酷随之而来,在一个看上去平常的早晨,却传来了一个令这个家庭为之崩溃的消息——儿子在潜水运动中遇上不测,不幸身亡。 伊凡尼一家顿时陷入了一篇黑暗当中,母亲终日以泪洗脸,姐姐艾琳压抑着痛苦照顾悲伤的父母,而父亲,更是因为过度悲痛而不能继续工作。而儿子空空如也的房间,深深刺痛了每个家人的心。 远方寄来一个女孩子的来信,来信成全了家人对儿子的追思,并令到这个家庭重新有了一丝生机。然而逝者如斯,各人内心的伤痛,只有时间能慢慢治疗。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普通人乔遍地狼烟兴风作浪3野探哈莉第二季幻界重生:虚空秘境请叫我英雄旋转少女暗夜骑士我的机器人男友金枝玉叶神探南茜第三季我的下位来宾鼎鼎大名第四季代课老师我的糟糠之妻闯入者催肥新娘数分钟的赞歌上帝保佑美国当我们在一起桃花期筒子楼超人妈妈在等你永禁淘金战神末日重启长江7号:超萌特攻队龙拳小子2白袍之恋丧尸的屁股

《儿子的房间》长篇影评

 1 ) 当心理医生遭遇心理危机

忽然从书橱角落里搜刮出一个不曾看过的dvd碟来,这让我感到欣喜若狂,于是迫不及待地把它放进了光驱中细细观看了一番。

有时候真有点佩服自己买dvd碟片的眼光,我并没有看过多少电影,对很多导演也不甚熟悉,然而凭着直觉,我居然总能找到许多好电影。

我已经忘了自己什么时候收藏了《儿子的房间》这部电影,但是从箱底翻出来的东西竟也让我有不枉此行之感。

不觉得,我颇有点沾沾自喜,哼哼,看来我也真不是吃素的!

言归正传,为什么我会觉得这部电影拍得挺不错呢?

其实我一般不会斩钉截铁地判断电影的好坏,最多只能凭感觉区分自己是否喜欢罢了。

我的朋友水木说得好,有时候触动观众心弦的往往是电影里的某句话,某段旋律,甚至是影片角色的某个动作某缕神态……换句话说只要电影在漫长的播放时间中有一处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我就会说它是部好电影。

《儿子的房间》给我营造的氛围很不错,还有片尾的那首歌曲也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影片的主角是个心理医生,我对主角的这一的身份是充满好奇的。

我总会想,心理医生总是跟那些心理不正常的人打交道,天长日久会不会自己也受病人的影响呢?

一开始我的担忧显得有点多余,男主角的生活健康得很,即使偶尔有些不良的情绪也会被他的热爱运动以及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轻轻化解了。

可是,事情在一个原本不用见病人的星期天起了变化。

他原本说服了已经跟朋友有约的儿子一起去跑步,却突然接到一个病人的电话。

因为怀疑自己得了肺癌,那个病人紧张、沮丧万分,假如得不到心理医生的正确引导,随时有精神分裂的危险。

男主角听到这个消息后犹豫了一下,但是还是放弃了跟儿子一起跑步的计划赶到了病人家里。

病人的情况并没有预期那么严重,他几乎是三言两语就把问题解决了。

当他忙完一切正打算回家跟妻子儿女相聚的时候才知道,儿子跟朋友一起潜水发生了意外,已经告别了这个世界。

从这时开始,我对心理医生所有的担忧就陆续登场了。

男主角完全沉浸在对儿子的思念、自责与绝望中,他在也不能冷静的面对病人的倾诉,取而代之的不是太投入就是因为神思恍惚而显得很冷漠。

这时候的他竟然也沦为了岌岌可危的心理病人……影片最后并没有残忍的毁灭这个可怜的心理医生,儿子隐藏女友安妮的来访挽救了了他。

当他驱车把安妮跟她的新男友送到的法国后,海边初升的旭日,想着安妮的新旅程,仿佛预示着他们的生活也能拥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于是,三人脸上又重新绽放出久违的笑容。

我暗自庆幸导演的手下留情,他让人在感受男主人公丧子之痛以及形形色色心理变态的人之余,用袅袅的余音告诉我们人生的得失其实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无论遭遇什么都不必太过挂怀。

可以说,影片的最后给我们留了一丝如阳光般温暖的慰籍跟希望。

我还惊诧于这部电影在刻画男主角内心的哀痛时所用的手法跟东方的导演的不同。

记得在观看《东京物语》时,小津总是寓情于景,让周围的景物包含人物内心难以言表的哀痛,而这部电影却采用了非常直接的方法面对人物的内心世界。

影片中男主角的神思恍惚暴躁激动捶胸顿足外加自怨自艾处处都指向他中年丧子后内心的巨大伤痛。

这些细节刻画让电影显得简洁而深沉,但我总觉得小津的做法要更含蓄、包容一些。

或许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吧!

 2 ) 儿子的房间

刚失去儿子的心理医生伊凡尼,沉溺在飓大痛苦中,他的病人对他诉说:我的生命从没大事发生,但在这里(心理咨询室)我却感觉到我真正活着。

我终于哭出来了,以前我从没哭过......我情愿这一辈子一直哭。

.后来,伊凡尼决定放弃自己的工作,他无法跨过自身的痛苦深渊,病人无法治愈病人,直到遇见儿子的身前女友,一家人的情绪似乎有了转机,但一切会好起来吗?

如同有了裂缝的器皿,看起来修补得完好如初,可你心里知道,它碎了......

 3 ) 细节和配乐很打动人

慢节奏电影,细节和配乐特别动人。

非常生活化的合理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以至于纯用镜头来讲述,观众依然能够领会每个人的言行、每处导演让人看到的画面。

因为贴近生活,所以格外真实。

为何平凡的故事能够如此动人心弦?

为何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激情四射,也能让人静下心来沉浸在其中长达一个半小时?

我们的文艺创作,最终还是要回到“人”、回到“你我他的生活”上。

这部电影又打开了我某个方向的新天地。

2015.7.24

 4 ) By This River

当整个影片行进到只剩下悠缓的尾声,Giovanni, Paola和Irene站在意法交界的海域,曙光里静静地躺着旷然无际的蓝,生命中的最爱莫如那首无意谓叹的歌,轻飘如是。

By this river,我站在这里,你站在这里,我们站在这里。

是什么如此沉重,从我生命的每一个隙缝里一直沉淀下去,down, down, down。

也许那天他没有痴人一般跑去看那个病人,也许那天他没肯让Andrea独自去潜水,也许......但世间并没有如许多的也许。

无法倒流的时光,如同无法挽回的记忆,在他身上刻下四个字:支离破碎。

那些破碎的痕迹,选择在同一时刻浮现出来。

咖啡杯有树根般的裂痕,几案有着粗糙的起伏,就连心爱的茶壶,那几乎完美的茶壶,也是摔过了再补的。

上帝说,如果事先做好了被强盗哄劫的预备,便是有小偷来,也不用担惊受怕。

但这样的句子多么的空洞无物。

远不如那懵懂的少女细腻的情书来的真实动人。

至少她记得,那一天,Andrea穿着怎样的衣服,怎样地笑,背后是怎样的音乐。

不堤防地,她来了,天真的脸庞里有一种自矜的早熟。

她说想看看Andrea的房间,那个,曾经被Andrea快乐地描述过的房间。

然而她终究是路过,要和楼下静静等候的男孩去旅行。

Paola望着她的神情,仿佛要从这个小小的女孩身上,挤出来有关Andrea的每一粒鲜活的讯息。

但也许女孩已经有了她小小的男友,却不再是Andrea.他独自去游乐场,喧嚣的少年们挂着满足的笑。

夜风吹过他的脖颈,他站在晃荡的铁匣里,每一次的上升和下坠都有一种拽动人心的力度,噤叽不已。

他独自去晨跑,海风里每一步落脚都有着两个人的分量。

Andrea, 他却在哪里?

他独自去儿子最常去的音像店,要给儿子买一份礼物。

店主挑了最好的音乐给他,那首ByThis River. 一切如此遥远亦如此贴近,仿佛是儿子那安静羞涩的灵魂,坐在深不可测的河岸,与他对望。

他无法继续心理医生的工作,因为那个愚蠢的缘起,他不能不深深陷入自责。

他无法从周而复始的悲痛里自拔,他只好对所有病人说再见。

哪怕他令到他们哭,他们怒,他们窘迫,他们期待。

但这些都是别人的事情了,从现在开始要面对自己。

海浪轻涌,从睡梦中苏醒的Irene狠狠地抱怨她的篮球赛。

Giovanni和Paola看住唯一的女儿,不自禁地笑了。

Andrea的缥缈苍茫和Irene的现实坦率,在无涯际的海蓝之上,渐渐交汇为一首喑哑的歌,渐沉,渐沉,落到心底处最靠近天堂的尘埃上。

Nanni Moretti "La Stanza del Figlio" (《儿子的房间〉)

 5 ) 失去他之后,能怎么办?

影片的开端,极有可能影响影片的全部印象。

我承认,我被这部影片的第一段音乐所吸引,于是,完整地看完它,并且保有喜欢的态度。

介绍这部影片之前,我却想说另一个故事。

某个我的远房表姐,她与丈夫共同开设商店,并有两个儿子。

她的第一个儿子曾来我家玩耍,我已经全无印象,据我父母说,那是一个极乖并且容易与人亲近的男孩。

当他读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天,一个人去学校领取新书,走出校门时,被一辆货车撞飞,并且腹部裂开,当场丧命。

当初去现场将男孩尸身拾回的是她的丈夫。

而她一直陷入悲痛中,几天不吃不喝,几个月内只能看着男孩生时的衣服掉眼泪。

几年后,她有了第二个儿子。

如今这个儿子也就读小学,生得健康活泼,时常因为贪吃贪玩等原因被她责骂。

今天她家迁居,将房子买在第二个儿子的小学隔壁。

从家门至校门,不到百步。

我走进她的新家,看到一派热闹景象,许多亲戚聚集。

宽敞的客厅墙壁上悬挂着大幅照片,映照的是如今这一家的三个人。

穿着洁白礼服的三个人,笑得极幸福。

我却呆立许久,想起一个早逝的孩子。

影片中的家庭,也失去了一个儿子。

情节已经因为某些介绍而先被我知道,而事实上,它的情节并不如我最初所设想的那般复杂。

故事的内容,只是一个家庭,因其中一名成员的逝世,变得更加敏感。

父亲喜欢跑步,常常与儿子一同奔跑在路边。

儿子去世后,父亲常常自一些细微的东西回想起从前两人跑步的情形。

他在儿子去世当天因工作而去了别处,也许如果他不去别处,并且在当天邀儿子再跑一次,吃一次冰淇淋,再看一场电影,儿子便不会突然遇难。

他时常这般设想,并且将这些悔思放在心上,去逛潜水用品店,去逛音像店,去对儿子生前的女朋友写信,去游乐场承受巨大的凌空的窒息感,以为只要努力就能够回到过去。

我十分理解这位父亲,因此感同身受,在他拿着儿子拍下的房间的照片掩面的时候,也会觉得眼眶湿润。

失去一个人之后,该如何才能停止悲痛,然后继续生活。

我从很久以前便想知道。

我曾经向一个手机号码不隔断地发短信,直到有一天,那个号码的主人告知我,它曾停机,变为空号,如今已经易了主。

于是,我不再能发短信。

思绪永远停留在它曾告诉我他已离开人世的那封短信上,忘记其他或温暖或悲伤的内容。

活着的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听见。

所以不必吝啬应当说出口的话语。

惟有天人永隔,向天空所说的话都会埋入地底。

这种时候,只能继续生活。

除非你愿承认,你已经被悲痛打垮,再也无法直起腰。

 6 ) 《儿子的房间(La stanza del figlio)》:好痛苦,好难过【第5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2/07/la-stanza-del-figlio54.htmlLa stanza del figlio (2001)本片获得2001年第5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电影讲述一个家庭中儿子去世前后的故事。

在意大利有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心理医生,母亲是上班族,两个孩子分别在学校上学,全家过得其乐融融。

一天,校长找到父亲告诉他,学校怀疑儿子偷了学校的贝壳。

家中所有人都认为不是儿子做的,但父亲还是去了解了一下情况。

这件事结束后,全家人来看儿子的网球比赛之后,儿子与父亲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

事后,儿子告诉母亲,贝壳是他偷的。

儿子只是想开一个玩笑,但贝壳损坏了,所以不敢承认,而且因为与父亲相处很愉快,也就没有告诉父亲此事。

几天后的一个周末,父亲打算与儿子一起去跑步,但因为一个病人的请求,他只好去病人那里。

父亲回来后,知道儿子潜水时淹死了。

儿子的死,使全家人以及朋友们都很悲痛,女儿的生活改变了,父母的生活也改变了。

一段时间内,父亲不能正常工作,而且非常怨恨他那个周末去见的病人。

母亲收信时,偶然发现儿子有一个女朋友。

于是,母亲就想联系她,但父亲却想给女孩写信。

但是给女孩的信父亲总是写不完,母亲就突然给女孩打了电话,告诉了她儿子去世的噩耗。

父亲考虑一番后,决定停止工作,将病人转给了其他医生。

几天后,女孩来到家中,她给父母看了儿子送给她的照片,照片中是儿子的房间。

最后,父母与女儿驾车将女孩与她的朋友送走了,全家人则在海边漫步。

这是一部很简单的电影,影片内容与主题就是一个感慨:好痛苦,好难过!

影片通过儿子的逝世,将一个幸福、普通的家庭中每一个成员对亲人离去的悲伤表现出来,仅此而已。

电影并不没有表达什么复杂的主题,只是展现一幅幅痛苦的景象!

这样一部直白没有内涵的电影竟能获得金棕榈,哎,我想不通!

不知道是不是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们脑残,还是我的理解力不够,这部电影真的称不上优秀。

首先,从电影内容上就不出色。

影片用了很多时间描述儿子偷贝壳的故事,可是这个故事与潜水而死有什么关系?

难道是暗示观众们,儿子是被谋杀的,谋杀者是看见儿子偷贝壳的同学?

电影还用一部分时间来描写心理医生的工作与病人的症状,这同样与儿子的死无关。

病人梦里梦到什么重要吗?

非要一一叙述出来?

其二,电影中除了展示人们的伤心之外,再也没有表现其他。

这一点让我很不解,儿子死了父母与家人当然会伤心,这还用得着一部电影反反复复描述吗?

伤心之外,是不是应该叙述一下家里人的心理状态?

可是本片没有,除了父亲不想工作与女儿打篮球时打架外,影片再也没有其他内容了。

其三,故事中,儿子女朋友的故事同样与主题不符,儿子死了可以伤心,可是有没有女朋友都要同样伤心的,为什么要加入这么一个角色?

总之,影片时间不短,但有价值的内容屈指可数,除了父母与女儿的哭泣以及全家人生活的稍许改变外,电影就根本没有讲到有意义的内容!

]电影拍摄上更为平庸。

无论是结构上、节奏上,还是画面、音乐,或是灯光、色彩,这些方面没有任何突出之处。

此外,影片剪辑还存在些问题,比如某一个段落故事还没讲完,画面突然就转到下一个场景了,一点过渡都没有,这使得剧情联接非常生硬。

总之,这部电影看过之后,很难相信是一部获奖影片,它倒是像一个电影门外汉拍摄的处女作,非常粗糙。

演员方面中规中矩。

全片的所有演员都是非常生活化的演出,并没有太激烈的情绪表达,所以给人看起来这部影片死气沉沉的。

这大概就是编导想要达到的效果吧!

本片女演员有两人,一个是母亲扮演者Laura Morante,一个是女儿扮演者Jasmine Trinca。

在片中,两人都不是很漂亮,哎,这只能怪电影简单的风格。

总结一下。

这是一部剧情与主题简单、拍摄粗糙的平庸电影,获得金棕榈奖大概是评委们抽风了!

截图:儿子的房间.The.Son's[00_17_45][20120715-210542-0]Jasmine TrincaJasmine TrincaLaura MoranteLaura Morante序列:0875儿子的房间.The.Son's.Room.2002.DVDRip.X264.HALFCD-TLF2012-07-15

 7 ) 越真实,越痛彻心扉

不算是影评。

这部片子开头看的很温馨,很舒服,温馨的家庭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主题,但随之而来的变故,让这个温馨的家庭失去了最爱的儿子的时候,说实话,很心痛,尤其是父亲母亲在恍惚中不断思念着自己的儿子而陷入痛苦不能自拔的时候,很揪心。

心里隐隐作痛。

这部电影在风格上,很朴素,是一种真实生活的朴素,并不是拍摄成一种类似纪录片形式的电影,非常贴近日式家庭电影的风格,尤其在配乐上,极尽温柔,但也正是这种温柔不断的拂过巨大的伤口。

如果就像父亲在失去儿子之后去了游乐园肆意放纵,也许痛感还会淡些。

这也是在风格上选取的一种策略,《海边的曼彻斯特》、《海街日记》、《罗塞塔》(虽然有点纪录片的感觉)等电影在风格上非常相似,在传递主题方面,异曲同工。

《海边的曼彻斯特》如果是大打大闹或许就没有了叔叔的痛彻心扉。

这一切都是对比效果,平静之下的波澜要比狂风骇浪更加凶猛可怕。

电影在结束后,我一般都会考虑电影体现的效果是从哪些方面释放的,这也是导演在拍摄的时候要采取的叙事策略。

《儿子的房间》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镜头的运用上,长镜头+缓缓推拉的镜头,让情绪加入佳境,长镜头并不是时间长了就可以称之为长镜头,而是在长镜头下所表现的人物的内心感受,即调度的作用。

这部电影有很多的长镜头,父亲和母亲在长镜头中的表演,有的克制,有的爆发,都是在观众的一直注视下完成的动作, 有种揪心的感觉。

缓慢推拉镜头+柔美的音乐,电影的抒情表达公式。

电影中的一个点我认为设置的很好,就是儿子女朋友的出现。

为人父母,当孩子离世的时候,父母脑海总会导演儿子曾经经历过的一切,当他们知道儿子有女朋友的时候,瞬间抑制不住感情,哭了出来。

这里,也许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的一种深刻的思念吧,当他们知道儿子也曾恋爱过,也有自己不知道的关于儿子的事情,又增添了一份对儿子的了解,泪水是抑制不住的。

脑海中儿子的形象在不断的丰满……但也是痛苦的来源呀。

父亲阻止母亲问他们是不是情侣,也许不重要了,知道儿子恋爱过已经足够了,他曾有过温柔。

最后一家人面对大海,一切都随风而逝都时候,自己也算舒一口气吧。

明知道 这种痛苦是永恒的,永远伴随着你,但现在的笑容,他们应该拥有。

生活还要继续,斯人已逝,自难忘。

 8 ) 简评

和大部分反映家庭问题的电影不同,影片中的家庭并不是父母关系崩溃,子女痛苦,相反是非常幸福的,父母尽职尽责,教育方法开明,关爱子女,彼此关系融洽。

子女听话懂事,家庭关系和睦融洽。

至少一开始是这样的。

电影通过这个家庭日常生活的片段来传达给观众美好的情感。

但是这种美好并没有持续下去,儿子意外的去世给予了这个家庭沉重的打击。

电影中这个家庭先是沉入悲痛之中,接着又试着使生活回到正轨,可是他们的生活却一直笼罩着丧子之痛的阴影,原先美好的生活一点点垮掉,然后变质。

这里电影延续了之前较慢的节奏,并没有强烈的情感爆发(从观看效果而言)之处,将沉痛的心情与压抑的情绪化作琐碎而又细腻的对这个家庭的成员的微小的改变的刻画。

并在反复铺垫渲染下达到了丰满深刻的效果。

在最后,一家人送儿子的“女朋友”和她的男朋友去法国,不再考虑身后的麻烦,这里将前面一直积压的情绪以轻柔的释放,电影的主题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对于一个受伤的家庭来讲,最需要的往往是远方而不是困在牢笼里。

总体而言,与大部分观众印象里情感爆发力强,热情似火的意大利电影不同,儿子的房间是含蓄而隽永的,选取琐碎的生活场景,基本上以平淡和层层叠叠的叙事为主。

这一方面使观众可以深刻感受到儿子去世带来的影响和家庭生活中的牢笼这一存在。

另一方面,电影把升华主题的重头戏全压在后面,这与前面的慢节奏一定程度上是冲突的,破坏了电影的美感,电影最后一家人与生活中的牢笼的和解不可避免地显得无厘头,前面的努力一定程度上付之一炬了,主题于是显得非常模糊。

这是电影客观的缺点。

 9 ) 最好的电影和电影音乐之一!戛纳金棕榈(2001)

曾经的大学放映室里最大的惊喜和最深的感动——来自于生活中最平常和最真切的感动!

如果你相信最真实的美好来自生活中的细腻,千万不要错过!

[转][编辑]评论: “我最爱结尾,电影没有故作姿态和刻意拔高,依旧用一个平实、淡然的松散构图作为结束…………地中海的潮水轻荡,阳光温柔地泻在他们身上,倾听他们的心事,晾晒他们的忧伤。

空白永不会消失,裂痕永远会在,但爱总会执著而温存地从心底泛起;不会有持久的欢乐,也不会有不变的痛苦,创痛被潮水轻轻抹去,沉淀下来的泪与笑都让人深深地怀恋和感动。

就是这样的电影,质朴,宁静;就是这样的生活,执拗的伤痛和浅淡的欢乐,让人流连,驻足,并全情地投入。

《儿子的房间》在技术方面没有特别之处,色彩饱满,光线柔和,基本上是线性叙事,很容易理解,前半部分一些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和细节,徐徐展开了一卷和睦温暖的家庭生活画卷,一家四口夫妻情笃,子女可爱,没有代沟隔膜,生活稳定舒适,似乎有地中海那让人幸福的熏风和阳光从屏幕上溢出来,覆盖在我的身上。

” VeryCD:http://lib.verycd.com/2004/08/01/0000014935.html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0208990/片尾的音乐《down this river》也很有味道,不过至今没能得以收藏,知道的朋友也请回应。

 10 ) 另一种表达

情节简单,意味却悠远。

剧情用三两句话就能讲明白:其乐融融的一个家庭,因为小儿子的意外去世变得沉郁。

爸爸是个心理医生,每天听不同的病人讲述他们的烦恼,自己却因为深深的自责而在病人面前失态。

妈妈和姐姐也陷入了无尽的悲伤。

整个故事的发展和演员的表演都非常的流畅圆润,看不到任何一点刻意的转角。

特别是“爸爸”这个人物的塑造。

儿子去世的那天早晨,曾邀他去跑步,可他因为临时接到病人电话去出诊了。

他陷入了自责,他无数次设想,如果那天他拒绝了病人,而和儿子去跑步,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他变得不可捉摸、急躁,最终决定暂停自己的工作。

影片对“爸爸”的四个病人分别做了简单的交代,到了后来,我觉得“爸爸”自己也变成了病人。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只是这个电影通过“爸爸”的视角去看他们的故事,但在另一个故事里,他们可以是主角,而“爸爸”是配角。

但不管怎么变换,“爸爸”和他们都有自己心里的结。

通过这样奇妙的方式,忧虑感呈发散状四散弥漫。

对于情节极简的电影,真实感和细腻的心里描摹往往是它的生命线。

把自己放入电影里,你发现你会做出和主人公同样的反应。

电影带给人们两种可能:一是去活另一种生活,在短暂的120分钟里经历自己一生都无法经历的事情,有着强烈的戏剧感。

二是去活同一种生活,在这同一种生活里,和电影中的人物进行交流,或许是互相安慰,也可能是在不断争执。

后者的难度会更大些,导演生活总比导演戏剧要来得不易,因为人人都经历过生活,却不是人人都能亲历戏剧。

影片的最后,一家人开始走出阴霾,海滩上,他们各自走着,似乎各自揣着心事,却又面露释然的微笑。

还是要惊呼下这种表述方式,用直指内心的情感力量,去串起一部电影。

没有一个花哨的镜头,照样把我深深打动。

生活即艺术。

01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法国《电影手册》年度十佳第九位。

《儿子的房间》短评

好做作。。。浪费这么好的配乐不是么,我发现我现在对这么感性的片子不感兴趣了,从看日本装嫩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片就够够了,再也不会爱了。。。

3分钟前
  • 阿明2020
  • 较差

2004.4.4 cctv6 1食堂

8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有两种痛苦是科学、理智乃至宗教都难以短时间消弭的——爱情的挫败和死亡的降临。这也是莫莱蒂将主角身份设定为心理医生、以及描写讲道与圣餐式的缘由罢。拍得举重若轻,细腻婉转,实属佳作。不过绝对配不上金棕榈,特别是与同年主竞赛的[穆赫兰道]相比。PS:破碎的碗壶,如往昔般无法弥补。(8.5/10)

1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我承认美国电影看多了,但我也是有耐心的人。21克那样解构的横七竖八的我一样看得津津有味。但这个破玩意看了半个小时都不晓得导演想干什么。看来真是鸡同鸭讲,没法沟通。

17分钟前
  • 拜占庭的蓝调
  • 很差

场景间的连接做得太糟糕,全是生硬地截断后直接跳下一幕。总体质量很粗糙,却想表达一种细腻复杂的情感,不伦不类的,让人看得很莫名很焦躁

20分钟前
  • 十八号木木夕
  • 还行

有的长镜头作用于真实,这里应该是凝聚忧伤气氛。我喜欢这部片子的剪辑,符合生活的零碎特征而自身却不混乱。从儿子的意外到葬礼镜头语言与编排精彩之极;一些非现实的幻想设计不矫揉造作。

24分钟前
  • selly
  • 力荐

节奏缓慢地让人直打瞌睡,但确实是讲了个生活里的故事。我实在不想弄明白到底是为什么,只因丧子之痛教人难过,已够真实。

27分钟前
  • 烏龍茶泡飯
  • 还行

3.5 或许是因为看晚了,情节现在看来有点过于cliché。不过结尾收得很好。

29分钟前
  • BubbleAlien-
  • 还行

失去亲人的治愈过程,正是淡淡的时间抚慰。里面几次崩溃都是通过病人表现的,无论是想继续等待、还是歇斯底里,都真实的反映了父亲复杂心情的其中一面。其实心理医生与病人间何尝不是互相影响,互相反射。慢慢,医生与病人之间界限变得不再清晰。他们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本就是最好的良药

33分钟前
  • 半弦月
  • 还行

太失望了怎么这么无聊

34分钟前
  • Doublebitch
  • 较差

I wonder why we came here.

35分钟前
  • 涵哥吉祥🌈
  • 力荐

7.2 莫莱蒂的电影很通俗化,拍的很细水长流,朴素动人但并不有趣,剧作在随性自然和刻意中间徘徊,也导致我的观感有些割裂,能在2001戛纳捞到金棕榈大概就是因为它的平常吧。

39分钟前
  • KID Y
  • 还行

医者难自医//人在经受一些重大创伤时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很多时候会选择回避 就好像不会去直接接触火或者什么产生疼痛的事物 在这种时刻 等待变成了某种镇痛的冰块//电影整体呈现出一种美妙的忧伤 故事中的人物悲痛但他们也不会完全放弃向前走的机会 就好像活着总会有些希望

42分钟前
  • YiQiao
  • 推荐

看不懂莫莱蒂是幸运的,因为你没经历过家庭的分崩离析。看得懂莫莱蒂同样也是幸运的,因为你会发现世界上还有人能百分之百理解你。电影手册谓之私人影片的普适性。《儿子的房间》里充斥着各种各样如彩照般逼真得无以复加的细节,其间五味,让人无比动容。配乐!配乐!配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44分钟前
  • 圆首的秘书
  • 力荐

结局很温暖,意大利从来不缺帅哥美女。结局有点地方多余了,整体还是一部让人感动的电影

45分钟前
  • 易先先森
  • 推荐

6.5 文本最大限度的贴近生活以至于节奏波澜不惊之感,于细微中见乾坤,拥有破碎生活的我第一遍不能完全进入

46分钟前
  • Michele
  • 还行

第54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50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消失的贝壳,未竟的跑步,自戕的重演,无果的挽回,循环的前奏,空的房间。

53分钟前
  • 不良生
  • 力荐

没有感同身受,只觉过于平淡,而且房间这个意象并没有很大比重,如此命名不知意味如何。

58分钟前
  • 核蛋Klakt
  • 还行

失去亲人的痛苦,如同在口袋里放了一块石头。时间流逝,它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渐渐忘记它的存在。但是有一天,你把手伸进口袋,才发现,原来它一直都在。

1小时前
  • 小艺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