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每一步成长的片子都伴随这主角的聪明伶俐,活波可爱。
但是,总有一部片子不一定,也许你就是14忆人口中的一员,你就是普通到不行,甚至有点平庸,扔到人群里没人会理你,在家里也不一定是最受宠的那个,这样的人千千万,但是从来没有人问问他们过得好不好,是不是有人记得他。
但是小屁孩日记,记得。
记得那些曾经属于童年的不完美,不快乐,那些成长的痕迹变成长大后的完美花朵。
也许剧情上并不显得很紧凑,但是你会感觉那就是生活,你的童年难道不这样吗,偶尔你也会小自私一下,你会期待大家都喜欢你,你会希望你是那个光芒闪闪,牛B哄哄的人中之龙,但是生活不是这样的,那样的生活叫电影。
小屁孩有点小臭屁,有点小自私,有点小高傲,有点小笨,有点小聪明,拥有不错的声音,可惜不能唱男生,拥有不错的头脑,可是总用不到地方,拥有不错的上进心,可惜总是喜欢走牛角尖,拥有最好的朋友,可惜总是不会珍惜,用有点小聪明,可惜总是永不对地方。
这就是小屁孩,面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会喜欢,但是又总是害怕失败,面对错事从来不敢承认,因为自己的那点小面子。
耗在最后他终于勇敢了,纠结了那么长时间,他为了自己的朋友站了出来,学校的莫名的规则是什么,是限制自己快乐的枷锁,是浮云当你看破他,你就是最开心的人。
反过来说说小屁孩的好朋友,看起来笨笨的,偶尔也会坏事,但是他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回想着一步一步的走着,最后,他反而成了小屁孩最羡慕的人,这就是人生,你追求的也许不是能得到的,那些不像你那么期待的人反而更容易得到你要的,你嫉妒也好,你羡慕也好,你都不可回避,这就是人生,这是成长,等你释然的时候,你就发现那些成长的东西才是你真正追求的。
镜花水月,你要的是什么,你在一开始想清楚了吗?
成长之殇,成长之乐。
这都是我们要仔细想一想的东西。
最后,做自己就会拥有快乐,你是不是走近了奶酪的怪圈,你是不敢承认你摸了奶酪,你吃了奶酪,你敢不敢真的吃了奶酪。
每个人都是小屁孩,你现在吃了奶酪了吗?
这可能我们的故事,我们可能也写过这样的日记不再是儿童,却又不算青年我们以为自己懂的很多,只是别人不懂自己的世界罢了我们以为自己着装得当甚至完美我们以为自己说话得体符合身份我们以为自己风趣幽默我们以为自己才华横溢我们以为自己会万众瞩目广受欢迎我们以为自己和那些黏在自己身边的朋友在一起是对他们的施舍和帮助太多太多的以为却不知道事情往往不是以为的这样就是这些以为让自己越推越远...只有当事情变糟,只有当朋友远去只有当一个人孤单的时候才有时间去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错...而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错了都能够被接受被纠正于是我们等待一个机会好在真正的朋友是善良的是"健忘"的那就这样吧,不为出位而假装,就让我们做最真实的自己吧小屁孩就该有小屁孩的样子而那些出名出风头的事情就等到长大了再去做去烦恼吧!!
总的来说这不是个给力的片子,远有《两小无猜》,近有《怦然心动》。
好在编剧另辟了蹊径:真正的主角,是躺在地上的那片奶酪。
而“+一个小胖子”这种模式司空见惯了。
不管是在哪里,都有这样的童年: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却又去模仿别人;找一个伙伴,却不停的教唆着他去和自己的想法一起改变。
现实中,电影中,一直都是这样的画面。
身边就有郝夫利,我就是郝夫利。
相比傻里傻气的儿童片,本片确实提升了一层,至少它能勾起些许回忆。
卖萌的花招从海扁女出现的一刹那就露了怯。
你丫喜欢这片不就为了她?
关于屁孩这个屁我还想说,很多你现在很看重的东西,将来屁都不是。
看完《小屁孩日记》以后我可以做出一个判断:导演不容易。
整部电影可以分成两个章节,就像是两本书,前半段是带有介绍性的,所以你会发现许多精彩的地方及人物性格的突出表现都集中在前半部分,所以很多人前半部分看得开心;后半部分内容基调的突然改变,确实是有些失败,但是小屁孩日记本来就没多少内容,既要介绍基本的故事框架又要有所表现,于是电影被分成两部分。
其实这不就是初中的真实生活吗?
一开始入学,一切都在习惯,对陌生的好奇,之后开始出现意外,电影倒是符合生活。
想想如果电影全片都是前半部分那样的话,真的能看一个半小时吗?
电影很符合生活,在中途来个转场,有些事情不是之前可以伏笔的,而是意外,这即是生活。
很多人都觉得后半部分的Greg不好,不仗义,做错事不道歉。
而我不知为什么相反,却不喜欢后半部分的Rowley。
都说Rowley单纯而毫无功利,可看到最后,我突然不理解了,如果Rowley真的毫无功利,又何必在意吃了诅咒奶酪而被大家歧视呢?
当时看他都快哭了。
既然他那么展现自我,又何须好友撒谎来帮他解围呢?
到底,他身上也背上了一个谎言。
或者,如果不这样,Greg和Rowley就无法和好了吧,也难为剧情了。
难道,Rowley已经变了?
当他拥有了一些东西,如声望、荣誉的时候,他就开始注重起来了。
再来看看Greg,他确实不仗义,贪慕虚荣,但他毕竟是个早熟的孩子,而且他的功利目的始终没有达成。
有时候想想,为什么他总会失败?
真的只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吗?
其实,我认为,原因是Greg终究是与那帮中学生不一样的人。
想想Rowley后来火了,是谁捧红的呢?
是那帮学校里的学生,是那群相信“诅咒奶酪”的愚蠢学生。
其实,Rowley的天真与那帮学生的愚昧有着互通的地方,这就是Greg无法出名的原因。
他太聪明太早熟了。
也许有人觉得他有些虚伪,其实他是把他的真实性格隐隐的藏在举止中,他始终都是表现出真实的自我,只是被掩藏在他虚荣的目的下面。
也正是这份连他也没有察觉的真实,令他怎么努力都出不了名。
还记得当他成为巡逻队员的时候,科林过来找他们搭话的情节吗?
Greg没有理他。
因为Greg与他们太不同。
大家还记得之前Rowley给Greg带来了多少麻烦吗?
但Greg真的有放弃过Rowley吗?
没有,他还是和Rowley在一起,尽管理由很自恋,但他始终没有舍弃那个一直给他惹麻烦的Rowley。
可以说,在一开始如果没有Rowley,Greg也不至于那么惨吧。
这就是Greg的真实,这也是我不喜欢后半段的Rowley的一个原因。
所谓挚友,是即使给你一万个放弃的理由,你始终能找出第一万零一个坚持的理由的人。
更何况,在Rowley没有出名的时候Greg不离不弃,等出名了又把Greg踢掉,这算什么?
就算Greg错得很过分,难道他不知道Greg就只有他一个朋友吗?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其实在开始Greg带坏Rowley的过程中,隐约含有保护Rowley的深意。
也许,他改造Rowley也是希望Rowley不被人欺负。
而Rowley带给他什么呢?
除了一份纯纯的友谊其实什么都没有。
后来Greg无意中害Rowley受伤,更无意中让Rowley成名(Rowley的漫画最早也是出于他的想法)。
这样说吧,Greg总是无意中将Rowley推上高处,而Rowley总是无意中将Greg拽向底部。
可以说,Rowley的好是因为有Greg的坏才能存在的。
因为Greg和Rowley是完全互补的两个存在,因为Greg的坏,Rowley就必须用他全部的好来接纳容忍。
哪怕Rowley稍微有些坏思想,都会和Greg起冲突,Greg的坏必须要Rowley的好才能配合。
所以,在Greg身边,Rowley永远也坏不起来。
恰恰是Greg的坏,才保持了Rowley的好。
所以我喜欢和Greg在一起的Rowley,那时候的Rowley在Greg的坏点子陪衬下,憨得可爱。
最后,Greg保护Rowley的举动真的好帅,他的那段发言就足以说明他的聪明,也注定他不可能在那群愚蠢学生里出名。
后半段我发现,没有了Greg的Rowley感觉在变坏,没有了Rowley的Greg却在变好。
所以我还是更喜欢Greg,因为他是不可能真正变坏的,他的坏只会表现在Rowley面前。
——《小屁孩日记1》 小孩子的世界其实真的很简单啊,格雷格说要换个死党,可他又不忍心丢下傻傻的罗利,就想要帮他改造一番,学着大人有模有样地挑酷酷的衣服,这就是小孩子最纯粹的友谊吧。
great power comes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这句话对一个小孩来说太可爱了。
罗利在电影中他一直表现出很傻情商很低的样子,那是因为他把格雷格当真正的朋友,但是即便是再好的朋友也还是有底线的,他和格雷格绝交的时候说的话三观正到不行!
能看出格雷格还是很伤心的,但他想要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很难的。
整蛊成功幸灾乐祸,格雷格下意识地要把这份喜悦分享给罗利。
最后就是一块小奶酪挽回了这段友谊。
我的个妈妈和校报上最好的朋友哈哈哈。
当你开始成熟了,人生的杯具就开始了,大部分时间你都在装,看到不喜欢的人,你装着微笑,讨厌的上司,你装着顺从。
潮流的东西,明明心里不是很喜欢,但怕人说土便跟着掺和。
想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怕被排挤被当成另类。
不高兴时你敢站在大街上大吼一声吗?
你不敢,因为你知道这样会被当成疯子。
除了不懂事的小孩,谁还敢在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哭就哭想闹就闹。
人长大了,只有羡慕在不懂事的份了。
没看过原著,也不关心,我觉得认真看的话导演拍的很好(也许是原著写的好的原因)幽默搞笑意义也表现出来。
很多让人动容的细节,,一路飞奔着欢快雀跃的跑进自己房间,拿起电话一秒后电话里传来Rowley的声音,突然想起自己还处在和好朋友冷淡的阶段,小Grey赶紧把电话按了。
落寞的神情让人看着心疼。
高兴地事和朋友第一时间跟好朋友分享,都成了习惯了屁孩有点早熟,也许是美国的社会环境就是那样,中国初中的大部分孩子还是和Rowley一样,Grey说Rowley不适合做初中生,其实他自己呢,Rowley叫他放学后一起玩,声音很大然后旁边的人听着开始嘲笑,好像全校只有这两个SB幼稚的在做小孩子做的事情。
Grey觉得丢脸,但是单独在一起时他玩的比谁都带劲。
不难看出Rowley也是有原因的,他有个特别可爱的妈妈,送给他可爱的衣服,教他万圣节时因为便于夜视让他穿的亮闪闪的衣服,舞会上高兴的跳舞“中学以后有高中,高中以后你将面对真实的生活,很多你现在很看重的东西,将来将狗屁不是。
”最后出来的这句话也很有道理。
现在你一心一意追求的,甚至牺牲了很多真正重要的东西转过头来想想也许狗屁都不值一个 笑着笑着就哭了,回头想自己的生活,有没有发现最真的时候才是自己最快乐的时候?有没有和朋友吵架很不习惯没有她只是碍于面子才没有去和好?
不知不觉我们都把真实的自我弄丢了,带着虚伪的面具悲哀的活着,小屁孩,最深的心底记得自己还是那个曾经的小屁孩吧,然后偷偷地心疼自己。
感觉这样的生活就在不久以前,或者说是几个月前,在我的初中生活时,我们也曾面临过主人公和他的朋友之间的这样的事,当我们生气时我们都会抱怨对方是错的,心里觉得尴尬,想和好却又为了面子不愿去说,但是你知道在和好的那一刻是多么令人感动愉悦,我们的心都放开了,我们不再纠结于过去的彼此的错误,我们懂得要互相承担,一起面对,共同面对。
在你拥有一个很棒的朋友的时候,不要埋怨他抢了你的风头,你应该觉得,嘿,拥有如此棒的朋友,这是一件对我多么幸运的事。
我们可以一起坐在餐厅地板上吃饭,可以一起玩扭曲的巫师,可以一起逃过大孩子的追逐,一起在万圣节的晚上去要糖果。
一个人多孤单,两个人多心安。
在罗利大声地说出 这是我吃的cheese时,我们知道他已懂得朋友的意义,不是你抢走了我所应有的,而是我去主动地承担你的。
这样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我们也曾有想要在众人面前显得优秀,让他们对我们有赞许的眼光,我们也想做宠儿,成为班级的焦点,我们钟爱每一次可以表现自己的机会,我们或许会为了失去这样的机会而懊悔难过,可是至少还有一个朋友在自己身边呀。
他教会自己要尊重别人,对别人做了错的事一定要抱有歉意,最重要的是,学会道歉,这是这个世界的守则。
整部片子是怀着愉悦的心情来看的,在罗利表演的时候禁不住小小感动,那些爱自己的人在重要的时候还是给了自己鼓励,他们不像平时那样捉弄自己了,他们还是爱自己的。
始终相信这一点,自己也会去爱他们。
就像罗利的哥哥,他肯定是很爱自己的弟弟的。
每一个细节都可以看到自己学生生活的影子,是我们的缩影,我们的小小羡慕、嫉妒、生气、发怒,与朋友一起的画面,所有,都让我们为之感动。
因为,真的回不去了。
很好的一步电影,自从我看了就成了我最喜欢的电影,而且还看了好多遍。
这部电影主人公的设定是青春期犯了中二病的初中生,人物性格刻画的很到位,内容也很丰富。
而且它讲的就是青春期的成长故事,是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成长电影。
我喜欢这部电影还有一点,就是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性格和我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喜欢上这部电影了。
小p孩真可爱,整部电影就是轻松幼稚的氛围,推荐大家看看,请轻松的不过,片中主角小p孩,确实有不少缺点,而且这样的缺点比较自私、难以让人接受,我个人觉得,小p孩的交际能力有些问题,体内存在50%的自卑感,样貌也一直没发育成型,小脑袋天天盘算的是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说实话,对于一直在班中不出挑的我而言,这点还真有点类似我,虽然我没他那么在意这些排名,但多少也有点影响另外,小p孩愿意和胖子交朋友,从起初的想法上看,我认为,小p孩是因为地位和胖子不分上下,于是自然两人成为了好朋友,胖子则比较不在意外人的看法,对朋友真心相待,而小p孩处处谨慎,免得又闹出笑话,从这点上看,小p孩更像那种一天到晚怨怨自哀,觉得自己有能力却又不得志的人(社会上好多这类人群)……而经历的一些坎坷,小p孩长大了,真诚的待友,已经不把那些排名看那么重了我猜,每个人小时候,尤其是不那么招摇的人,都会经历这些小心思吧,记得曾经我回忆起当初一些自私的小念头,就觉得很丢脸,现在回忆起来,也很感谢这段思想的净化,自己能尊重自己,不过,不得不承认,即使进入了成人社会,依然有那么些小p孩活跃着,脱去了幼稚的外壳,留下了自私的内心
当有一天他突然来和你谈论如何背书包更酷,告诉你该如何穿衣搭配的时候。
小皮孩长大了。
可他真的好丧啊,越是在乎自己的形象越杯具。
反而死党小胖却因为一个小孩才会喜欢的漫画成了全校的大红人。
小胖子也太蔫了,居然骑那种粉色自行车还带花边。
可这电影就是要告诉你即使你是个蔫娃,只要你做自己就能成为大家喜欢的角色。
还有就是要讲卫生,就像那个喜欢玩鼻涕的娃,即使很朴实也没人愿意搭理他。
小皮孩的哥哥虽然老欺负他但感觉也没那么坏,虽然哥哥用各种手段折磨弟弟,我觉得最有威力的还是那个闻闻我的胳肢窝。
最有想象力的是把鞋子放在弟弟房间门口告诉小屁孩他出来就杀了他。
小屁孩又憋着尿。
哎。
电影应该是在讲小屁孩和小胖子哥俩从归于好的一个故事,真正的友谊是敢承担坦诚的而不是嫌弃对方。
不过我到觉得小胖子有时候确实很过分,那大肥衣服,那粉自行车。
地洞!
给他个地洞。。。
sometimes u just need to relax and let things go no matter how old you are
揭示了成长的一面,就是由索取到付出的转变。每个人都有过的童年。
做作又无聊的美国青少年生活。
在美国做个青少年不容易的呀( ⊙ o ⊙ )!小鬼蛮有范儿滴~那个报社女孩也是
纯真,童趣,这正是我最近急需的电影类型
本片根据美国作家杰夫·金尼(Jeff Kinney)的同名畅销儿童系列读物改编。不怎么有趣的儿童片,比前一阵子看过的法国儿童片《小淘气尼古拉》差多了。
讨人厌的小孩
这小孩确实让人讨厌 一点也不真诚。有时候 有的人值得你这么做你就要勇敢的表达出来。 片尾曲词儿不错
我承认我不纯洁,但每当我在电影中看到未成年莫瑞兹那使我怦然心动的表情,这就是我给这部电影五星的唯一原因……
这就是大家的曾经。小演员超级萌!!!!!!!!!!!!!!!!!!!!!!!!!!!!!!!!!!!!!
A little boy with good taste and nice voice.
Tough girl again.
其实开头的一分钟是全片最有意思的片段。之后的剧情就显得过于平庸。好在看到了hit girl,算是不小的惊喜~
哎,这个片的评分竟然只比僵尸肖恩低了零点一分!!!???????
国外儿童片~理解不上去啊
对小P孩类型的儿童电影越来越审美疲劳了
还不错哦,把小朋友努力想要挤进主流社会却迷失自我的那种心态写的很清楚。Rowley这个小朋友长的好像历史系男生里面的那个肥仔啊:)
Zachary Gordon 别长歪呀!!!!
反正小孩犯错都可以用无知,天真来搪塞动机,少时最伤人的就是【纯洁】
小帅哥,,讲话太快听不大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