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郑真,梓时瑞
主演:程雅昭,颜安,夏依丹,雷思雨,王晓,崔可法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3
简介:凌珂星人乔然(颜安 饰)来到地球执行任务,有目的般融入地球女生夏茗琪(程雅昭 饰)的生活,保护并鼓励她重拾舞蹈梦想。夏茗琪沦陷在乔然的温柔里,却逐渐发现乔然不能被人记住的怪异现象,以及她似乎也曾经无数次忘记过他……详细 >
厘药果
细腻深情,心碎不已
黑白、同性、艾滋、伤感、简单。
电影中美国八十年代的同性生存环境正如现在的中国,隐忍、爆发、崩溃的过程熟悉又陌生,对这一群体几乎是一击必中的情感冲击效果,一点遗憾是电影的年代感太弱了。
我們還是不要再消費未來了 我們連1985都配不上
无家可归
一个小切口,一刀就见血了,后慌忙地缠上绷带,伤口看不见,没有说,却人尽皆知,痛彻心扉。一切都如此细腻而有力,推拉摇镜再加上胶片过于美好。这哪里是1985年,这也是当下。
黑白长镜头强力输出忧郁,亲情流于一朝一夕最简单的细节,交代后事也可以让人由生暖意。
坦诚,和解,告别,黑白颗粒沉淀情绪,东方隐忍配合禁忌。黑白光影摇晃很美,毕竟无论何种疾病,爱都是无辜的。
悲伤装满了整个电影
用黑白的色调和很生活的方式关注同性恋和艾滋病。
1985年的圣诞前夕,他见证着好友的离去,在不断的葬礼中渐渐麻木了悲伤,只得空旷的地里放声哭泣;像圣诞老人一样,为家人尽可能准备所有的礼物,因为那或许是最后的付出;担心弟弟的“披萨脸”所以录下音频,切菜时的误伤所以要丢掉所有触摸的东西。在黑白画面之间,“艾”的话题被放在了最轻,“爱”变得最大。所展开的是Adrian所有的牵挂付出,和对生命的珍惜。轻柔的旋律和回晃的灯光,在年底献上最后一次温柔的重击。
1985年他因为艾滋病晚期最后一次回到他的家乡,为他的父母弟弟花光全部积蓄准备了一份精美的圣诞礼物,瞒着父母说自己过得很好升职加薪,见了最好的朋友,说了许多最后对亲人朋友的话,最后伤心的离开家乡在他乡孤独的等待着死亡。1985年电影名字并没有什么宏大的历史背景,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年,有人离开,有人得到救赎。
有时候自己也会觉得,是否我和任何人之间的距离,都不可能比和父亲的更远?但这种感觉的存在,常是因为我们想走得更近,这种更近,也许在我们放弃这念头之后才有可能达
3.5 镜头语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平静的故事下却很有力量感 以及真实感
全片黑白滤镜下,显得更压抑了。
感情充沛得让人潸然落泪。和“只是世界尽头”可以放在一起解读:同样是艾滋绝症与家人诀别,多兰用爱恨激烈
最后一次告别,也需要如此小心翼翼。
陈俊彦电影真是不忍看!一直觉得陈俊彦的电影应该称作“电影小品”,因为它短小简单的就像一幕场景般,但是我喜欢、非常喜欢他的三部作品:从《ciao》、《pit shop》到这一部;他的电影故事也简单,对白、摄影和场景都淡淡的,无声无息,但是却后续力汹涌,pit shop中的嚼口香糖和最后一幕,真是于无声处起惊雷;这部电影一开始不理解为什么是黑白,渐次发现和故事有关:1985年在纽约生活多年的同志儿子会德克萨斯老家过圣诞节,在此之前,他的伴侣和众多朋友因艾滋病去世,自己也感染病毒,但在家里却什么都不能说;80年代的纽约,死亡穿着黑衣服骑在白马上,走在同志街区,带走那些风华正茂的少年……另,德克萨斯家庭真和东方家庭很像啊!
很喜欢哥哥送给弟弟的录音磁带那些话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厘药果
细腻深情,心碎不已
黑白、同性、艾滋、伤感、简单。
电影中美国八十年代的同性生存环境正如现在的中国,隐忍、爆发、崩溃的过程熟悉又陌生,对这一群体几乎是一击必中的情感冲击效果,一点遗憾是电影的年代感太弱了。
我們還是不要再消費未來了 我們連1985都配不上
无家可归
一个小切口,一刀就见血了,后慌忙地缠上绷带,伤口看不见,没有说,却人尽皆知,痛彻心扉。一切都如此细腻而有力,推拉摇镜再加上胶片过于美好。这哪里是1985年,这也是当下。
黑白长镜头强力输出忧郁,亲情流于一朝一夕最简单的细节,交代后事也可以让人由生暖意。
坦诚,和解,告别,黑白颗粒沉淀情绪,东方隐忍配合禁忌。黑白光影摇晃很美,毕竟无论何种疾病,爱都是无辜的。
悲伤装满了整个电影
用黑白的色调和很生活的方式关注同性恋和艾滋病。
1985年的圣诞前夕,他见证着好友的离去,在不断的葬礼中渐渐麻木了悲伤,只得空旷的地里放声哭泣;像圣诞老人一样,为家人尽可能准备所有的礼物,因为那或许是最后的付出;担心弟弟的“披萨脸”所以录下音频,切菜时的误伤所以要丢掉所有触摸的东西。在黑白画面之间,“艾”的话题被放在了最轻,“爱”变得最大。所展开的是Adrian所有的牵挂付出,和对生命的珍惜。轻柔的旋律和回晃的灯光,在年底献上最后一次温柔的重击。
1985年他因为艾滋病晚期最后一次回到他的家乡,为他的父母弟弟花光全部积蓄准备了一份精美的圣诞礼物,瞒着父母说自己过得很好升职加薪,见了最好的朋友,说了许多最后对亲人朋友的话,最后伤心的离开家乡在他乡孤独的等待着死亡。1985年电影名字并没有什么宏大的历史背景,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年,有人离开,有人得到救赎。
有时候自己也会觉得,是否我和任何人之间的距离,都不可能比和父亲的更远?但这种感觉的存在,常是因为我们想走得更近,这种更近,也许在我们放弃这念头之后才有可能达
3.5 镜头语言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平静的故事下却很有力量感 以及真实感
全片黑白滤镜下,显得更压抑了。
感情充沛得让人潸然落泪。和“只是世界尽头”可以放在一起解读:同样是艾滋绝症与家人诀别,多兰用爱恨激烈
最后一次告别,也需要如此小心翼翼。
陈俊彦电影真是不忍看!一直觉得陈俊彦的电影应该称作“电影小品”,因为它短小简单的就像一幕场景般,但是我喜欢、非常喜欢他的三部作品:从《ciao》、《pit shop》到这一部;他的电影故事也简单,对白、摄影和场景都淡淡的,无声无息,但是却后续力汹涌,pit shop中的嚼口香糖和最后一幕,真是于无声处起惊雷;这部电影一开始不理解为什么是黑白,渐次发现和故事有关:1985年在纽约生活多年的同志儿子会德克萨斯老家过圣诞节,在此之前,他的伴侣和众多朋友因艾滋病去世,自己也感染病毒,但在家里却什么都不能说;80年代的纽约,死亡穿着黑衣服骑在白马上,走在同志街区,带走那些风华正茂的少年……另,德克萨斯家庭真和东方家庭很像啊!
很喜欢哥哥送给弟弟的录音磁带那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