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说实话,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奥的道理,祖孙几个和老友们在普罗旺斯的一段假期而已。
但我仍然喜欢它,因为我看到了生活。
老爷子在里面说,巴黎的人们看不到时间的流逝,他们白天起床夜晚睡觉;而在普罗旺斯,晨光蔚蓝,中午烈日炎炎,夜晚阿尔卑斯山的曲线,从中我能看到时间的流逝。
时常有这种感觉,一天似乎太快,有时候好像什么都没做,就从白天到了黑夜。
起床、出门、回家、睡觉,这就是一天了,剩下的时间都在做着抱怨的事。
偶尔到了假期,一觉醒来,打开电脑,然后天就黑了。
等到睡觉前回想一下,似乎是刚起来怎得就又睡下了,一天究竟是怎么过去的?
总觉得时间太快不够用,真的是时间太少,还是你太大意?
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在看到老爷子在那一片橄榄树林里忙活的时候,我似乎知道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了。
我以为的生活是,在农田里劳作,在小溪边饮水,在大海上漂流,在瀑布下呼吼,在田野中奔跑,在悬崖旁静思,在天空外翱翔,在老树底小睡。
生活,是和大自然在一起的时候,呼吸对着呼吸,紧紧依偎,毛孔贴着毛孔,亲密无间。
突然觉得,在那样一个地方,拥有着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小小事业,不用忙着朝九晚十,每天为自己辛劳,为自己放假,去做没做过的新鲜事,用自己赚的钱,游走不同的地方,这种老年人养老的生活,也许才是真正的生活,真是悲哀。
难道只有到年华老去才能重遇青春的梦想吗?
用埋葬青春的代价换年老后的丰足,还是,用年老后的苍白乏味换青春时的狂欢?
这永远是个无法抉择的难题,至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图片1>2015.08.07作者/苏小阳Pami最近感冒了,今天下午躺在床上,脑袋昏昏沉沉的。
还有22天,大一的第一个暑假就结束了。
可是夜晚入睡时窗外的蝉声还在不断提醒着我,这里的夏天,还很长。
湖南似乎向来是只有冬夏,没有春秋的。
这大半个个暑假过得算充实,也算无聊。
上午学画画,下午学游泳,偶尔偷懒翘课,偶尔看书写字,和高中好友说好的相聚,也大都只停在QQ的聊天记录里。
不得不承认,我们都远了。
有的被学校安排去实习;有的去了父母工作的城市过暑假;有的高中本就是从更小的乡镇来读书的,所以暑假回家若来聚也要好几小时的车程;更多的人,在打暑假工。
记得那时候年少轻狂的我们,都幻想着自己的大学会多么地豪情万丈,放浪不羁。
我们幻想着四处的旅行,去见不同的人去看不同的风景;我们彼此约定,大学后要常常相聚常常联系;我们以为大学的课很少,所以可以随便逃课;大学有帅气的学长美丽的学姐有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等着我,可以甩掉校服穿各种好看的衣服,可以不用顾忌爸妈的脸色学化妆学护肤做指甲烫头发,可以逃脱父母的管束学着自己理财……总之,高三的暑假,那真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夏天。
《普罗旺斯的夏天》这部电影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美丽得不像话的梦。
影片讲述了居住在法国南部乡村的老人保罗,在一个暑假突然迎来了三个不速之客——来自巴黎的外孙女和外孙们,保罗与女儿间多年的失和及和孩子们思想上的分歧让他们之间的相处充满了矛盾,青春里的叛逆与保罗强硬的教育方式不断碰撞,在最后却流露出不一样的温情。
不知不觉中,保罗和孙子间的感情日益浓厚,成就了保罗生命中最快乐的一个夏天。
最初我对普罗旺斯的印象,是无尽的紫色薰衣草花田,是《又见一帘幽梦》里紫菱骑单车穿过普罗旺斯宛转的街道用向日葵向每一个人问好,是在街头总有恋人热情地拥吻……如果说我最初印象里的普罗旺斯是华丽而典雅的,那么《普罗旺斯的夏天》中的普罗旺斯则是亲切而温暖的,大片的阳光洒在嫩绿却干燥的草地上,橄榄树随风而动,小镇的人们白天劳作,夜晚欢歌。
这里上演着最朴实的亲情、爱情与友谊,在夏天的金色阳光里闪闪发亮。
<图片2><图片3>影片开头便是小西奥(保罗的小外孙,金头发,蓝眼睛,特别可爱,可惜不会说话)在火车上睡觉的画面,温暖的阳光落在他的脸上,在窗外闪亮与黯淡交替变化的光影中,小西奥醒来又睡去,伴随着《The sound of silence》的音乐声,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又和谐。
直到镜头切换到车窗内,外婆与哥哥姐姐不断张合的嘴唇和眼神里透露出的愠怒与不屑,这宁静才被打破。
哥哥(阿德里安)姐姐(蕾雅)显然被外婆带去普罗旺斯的乡下过暑假充满了不满,他们认为自己可以独自待在巴黎,而不应该去一个没有任何娱乐场所的穷乡僻壤,而且那里他们从未谋面的外公还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到来。
果然,外公保罗在车站接站时看到自己的外孙和外孙女们时并不太高兴,一把抢过了外婆手中的行李袋便走在了他们前面,一句话也没有说。
<图片4>紧接着便是伴随着轻快且略带嬉皮的《In the summertime》的音乐声,远景里保罗的红色面包车穿过阳光照耀的金色草地,道路两旁的树木或高或低地摇摆着,远处的山峰连绵,小车绕过山道,开进乡间小路,车内窗外闪过的绿色树影夹杂着阳光的闪耀,尽管车内的人儿表情不太妙,整个场景似乎都染上了淡淡的金色,像极了儿时夏天的午后,阳光温暖,而微风正好。
我简直爱死这样的景色了。
然而一到保罗家,他和孙子孙女们就开始产生言语上的冲突,保罗不满女儿17年未联系自己而如今随便挑个时间就把小孩们送来并且之前一字未提,阿德里安和蕾雅则不满且讶异于这里居然没有任何娱乐场所,通讯条件也极差,还有保罗落后的生活方式——他居然不用手机而且不看电视!
并且从保罗的言行看起来真是没有一点欢迎他们的样子。
在之后的相处中,保罗不满蕾雅钉得到处都是的耳钉以及包着头巾像本•拉登一样的打扮,不明白阿德里安为何总用大把的时间抱着电脑上网,讨厌孙子孙女们过于懒散的作息,而蕾雅和阿德里安则认为他是生活方式落后的“土包子”,尤其讨厌保罗一直要求他们按自己的规则行事并不断强调“这是在我家”。
<图片6>一天,蕾雅偶然发现外婆房间的地图上用红线和红色的图钉标记着她和外公年轻时旅行的足迹。
“希腊-伊斯坦布尔-德黑兰-白沙瓦-孟买-果阿,你们是怎么去的?
搭顺风车么?
”蕾雅惊讶地问道。
“不是,骑胜利号啊,我是说骑摩托车。
”外婆笑着回答,还拿出了他们年轻时和一群朋友一起四处旅行的老照片,让孩子们惊喜极了!
没想到外公外婆竟然有“骑着摩托和朋友四处旅行”这么酷的青春!
<图片7>于是,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孩子们坐成一排翻看着木桌上外公外婆年轻时公路旅行的老照片,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外公年轻时喜欢过约翰•列侬,而外婆有张照片则打扮得像贾尼斯•乔普林(美国六十年代著名摇滚女歌手),还有外婆曾和朋友们在郊外的路边拦车,在少林寺和尚家做客,去过印度的泰姬陵……直到外婆催促他们该吃午饭了。
<图片8>而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和保罗年轻时一起骑摩托车旅行的朋友们不期而至,给了他和外婆一个巨大的surprise,尽管他们都已不再年轻,却依旧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图片10><图片11>于是,夏天,傍晚,蝉鸣,一群老友坐在老树下,诉说着彼此各自分开后的生活,一起唱年轻时爱唱的老歌。
直到夜色渐晚,他们弹着吉他,喝着小酒,聊最初的相识,聊当初的荒唐,聊后来的分别,聊逝去的青春,聊淡薄的忧伤。
这是无论分开多久,再回望,也能触及的拥抱。
这样的友情,是无论身在何方,心中仍有共同的方向,是聊着聊着就能唱起共同的歌,笑着笑着也不顾忌谈起曾经的伤。
这是《普罗旺斯的夏天》教给我的友谊——真正的朋友,是我可以拒绝你递给我的烟,是你能谈及我过往的伤,是我能感受到你的失落而及时唱起一首温柔的歌,是就算不在身边,也在心上。
在一次外出的市集中,蕾雅结识了披萨小子提亚哥,阿德里安则对小镇里的熟女玛佳丽一见钟情。
青春里的爱情在这个夏天金色的空气里悄悄发酵。
然而,一切似乎并没有那么顺利。
<图片12><图片13>在奔牛节上,披萨小子提亚哥骑着白马向蕾雅抛媚眼,在之后的古典音乐舞会上,他邀请她跳舞并热吻表白,甜蜜的爱情在蕾雅心中滋长,提亚哥的出现是如此地意外,他的热情萌激发着她对爱情的向往。
他带她爬上这个城市最高的山丘,指给她看大片的埃加利埃丘陵,说自己和伙计们曾骑白马绕过丘陵,就像所有热恋中的少年对爱人的炫耀;他和她嬉闹,让她尝试抽烟,与她接吻,给她拥抱,他会和她拍搞怪的自拍,给她戒指和承诺,说甜蜜的情话。
提亚哥满足了蕾雅关于爱情所有美好的幻想,他带给她一个全新的世界。
尽管保罗一直阻挠她和提亚哥的交往,她却一直不以为意。
而阿德里安对玛佳丽则一直是单恋状态,他习惯用和别的女孩的嬉闹来掩饰对玛佳丽的爱意。
我曾听过一句话:“真爱在男生身上的表现是胆怯,而在女生身上的表现是大胆。
”这也许是对阿德里安状态最好的解释。
他只会故意去找玛佳丽买很多的冰淇淋,在熙攘的人群里偷瞄玛佳丽的身影,在玛佳丽和别的男人亲昵周旋时暗自生气,却从来不敢主动提及自己丝毫的爱意,尽管情场高手玛佳丽早已看穿了他的心。
直到阿德里安偶然看到提亚哥和玛佳丽的亲昵拥抱,让蕾雅和阿德里安都十分低落和恼火。
蕾雅开始不接阿德里安的电话,也不回他的短讯,却会默默看着曾经的照片流眼泪。
阿德里安也开始渐渐刻意疏远玛佳丽。
直到在一次斗牛表演上,提亚哥作为表演者故意跳上观众席,为蕾雅戴上他的手环。
表演结束后又向她解释了玛佳丽只是自己的姐姐。
于是,在一次酒会上,提亚哥再次邀请了蕾雅,并把她介绍给自己的朋友,然而,蕾雅在舞会上暴露的穿着和作风再次惹怒了保罗,他在与蕾雅的争执中一时激动打了蕾雅一巴掌并将提亚哥推倒在地,气得蕾雅拉着提亚哥直接离开了酒会 ,并打电话给外婆说:“我和提亚哥在一起,过几天再回去”“是他,我确定他是对的人。
”也许在荷尔蒙泛滥的青春里,陷入爱情的少女是不需要思考的,她只知道,是他,就对了。
而提亚哥确暗中让蕾雅服下了迷幻药。
事实上,提亚哥是靠卖咖啡因、迷幻药、安非他命等一切能让人嗨的东西为生的,保罗知道之后利用阿德里安提供的定位系统,毅然骑上当初的摩托车去找蕾雅。
穿着牛仔衣,带着长枪,当他看到提亚哥并用枪指着他吼说:“骑上你的摩托滚蛋,别让我再见到你!
”时,真的酷毙了!
尽管此时他的身体状态已经并不太好。
蕾雅醒来后,便失去了提亚哥的消息。
她失落,惆怅,并表示再也不要相信爱情了。
<图片14>而保罗告诉蕾雅:“爱情之路有时就是蜿蜒曲折,对你对我都是一样,就是这样才要相信爱情。
生活比我们想得还要曲折离奇。
”而在小西奥的世界里,一切就单纯多了。
也许对他来说,这只是一次去乡下的普通假期,他不会说话,也不能听见,所以他并没有过多地感受到外公与哥哥姐姐之间的矛盾,他只在外公来接他们一把抢走行李袋时本能地躲在了外婆的怀里,小眼神里全是不解,却没有丝毫怨气。
一来到外公家,小西奥就受到了戈雅(保罗家的一条狗)的欢迎,虽然小家伙对狗显得有些害怕,等姐姐吃午饭的时候,他用手语告诉哥哥“这里的蜘蛛好大”,随后看到午餐是牛肉炖茄子煲时挥动着小手撇着嘴表示不愿意吃,因为他最近知道了肉是宰杀动物得来的,当保罗向他解释杀掉的牛是“有着很大很大的角,并用大角欺负小牛犊的凶牛”并为他盛牛肉时,西奥睁着大大的蓝色眼睛听完他的解释,再看着盘子里的牛肉犹豫了一小会儿,便开始吃了,虽然还是有那么点小小的不情愿。
而蕾雅是本地化素食主义者,同时也是一名环保主义者,所以她不吃牛肉,只吃蔬菜切片,而且一定要是当地产的蔬菜,阿德里安则不习惯牛肉骨头里的大蒜,他们的第一次午餐不欢而散,而小西奥并没有太多察觉,只是提起了午睡时会给自己讲故事听的爸爸。
第二天,当保罗在喂鸡时发现小西奥在偷偷地看着他,保罗把他叫到身边,给他看母鸡下的蛋,小西奥显得惊喜极了;保罗还给西奥看自己养的小兔子,小西奥不禁紧张又温柔地抚摸着这个可爱的小生命;接着,保罗带着西奥给果园浇水,西奥采来了一篮杏子,保罗告诉他“吃完杏子后不能马上喝水,不然会坏肚子,会吐的”。
这时果园外响起了汽车鸣喇叭的声音,原来是外婆要带哥哥姐姐去小镇上看奔牛节,问西奥要不要一起去。
而西奥则牵起了保罗的手,示意自己想和外公在一起。
<图片15><图片16>这是整部电影第一个让我温暖到心里的瞬间,当西奥牵起保罗手的那一刻,保罗先是楞了一下,然后马上告诉西奥:“等我们收拾完花园,我带你去看,好么?
”说着说着,表情从僵硬变到微笑,而当小西奥笑着点头表示同意时,保罗的笑容更大了,他对外婆说:“你去吧!
”从那声音里我听到了欢喜和骄傲,和女儿失和多年,不善表达的保罗已经太久没有感受到来自于孩子的依恋了。
在这个夏天的最后,保罗和孩子们的感情已经越来越深。
当阿德里安邀请保罗去巴黎看他时,他说:“在巴黎的人都说‘这个城市太棒了,我都看不到时间是怎么过去的’,但我看得到时间变幻,我看得到时间是如何流逝的,早上,晨光微蓝;大中午,夜晚的阿尔卑斯山,天空如丝绸一般。
在巴黎,早上吃饭,晚上睡觉,什么都看不到,我管这叫被愚弄的生活。
”<图片17>写到这里的时候,其实已经是2015年9月3号,我把《普罗旺斯的夏天》这部电影已经看了又看,每看一次,都有一种新的感悟,每看一次,都能感受一种新的深刻。
里面的很多台词都揭示着生活中质朴而深刻的道理。
其中最深刻的,我觉得是在保罗知道自己精心养护了20年的橄榄树出的油获得了2013黄金橄榄油的奖牌后,他在庆祝的酒会上说了一句谚语:“你在某件事上成功了,就会有人反对你,有些是想要和你做成相同的事的人,有些人想做的事和你相反,还有一类,尤其是那些什么都不做的人。
” 电影的最后,保罗送三个孩子回家,和自己的女儿相见,此时的他们,也都放下了自己身上的铠甲,终于对自己最亲的人展开了微笑。
这个夏天,感谢遇见《普罗旺斯的夏天》。
昨晚看完了,好喜欢这种阳光明媚、悠闲自在的夏季假日!!
我也想荡秋千、吃冰激凌、去看一场刺激的斗牛比赛、穿飘逸的舒适的长裙、帮着种种蔬果、参加夏日夜晚的舞会!!
我对外公说的一段话印象很深,“巴黎 人们都说那里宏伟壮观、时光飞逝,我不想要时光飞逝,我想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看到黎明的淡蓝色光,在中午 太阳就在我们的身边 像是皮耶的天鹅绒,在巴黎 你天天就起床睡觉 什么都看不到,我把那个叫坐牢”。
对我来说,最好的暑假就是放松大脑、感受真正的烟火气、拥抱自然,可以坐在池塘边扔石子、可以去集市上凑凑热闹、可以在大树下喝点冰饮料聊闲天。
对我来说不需要都市生活里多么丰富的娱乐方式,或者多么热闹的夜生活。
听到风声和虫鸣就容易想起小时候,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我都知道以后可能不会有这么长期的悠闲自在的幸福时光,不能说因此而更加珍惜时光了,但我至少意识到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我很庆幸!
外孙女放下头发之后我才发现她五官好漂亮,我注意到她的身材并不是现在我们这流行的白瘦型,我实实在在感觉到唐朝为什么以丰腴为美,皮肤状态好、气色好、精神力足还常带笑意、身材也很匀称,给人非常舒服自在和幸福的感觉!
肉少有肉少的美,肉多也有肉多的美!!!
但是这部影片里在青少年早恋发生性关系这件事上处理方式令我挺意外的,意料之外地平和阳光,过去了就过去了的感觉。
在国内,我想 可能焦急、懊悔、自责、内疚、纠纷、见不得人这种情绪会浓重很多、延续很久,这段影片中插曲,可能都能拍成一部电影,主题可能就是让大家关注青少年性教育之类的。
果然还是文化有差异。
这部电影我看了两次吧。
第一次是在阳光明媚的中午,窗子外面是出梅后难得的阳光,大片大片快和屏幕内暖融融的世界融为一体。
没有打开声音——家人在午睡,抱着枕头昏昏沉沉的看了一遍。
幸好它的情节并不是很烧脑,不知不觉的就在恍惚中留下了舒舒服服的印象。
说来惭愧,当时的我只记得有白云在蓝天上飘,有阳光透过橄榄树叶子温柔的洒在人身上,清新明亮的调色和背景音乐,还有很多很多美好的东西。
三个孩子的手慢慢伸进外公的掌心——是一个发生在田园的假期故事啊,我想。
互相救赎之后的转变,最后大家都过上了美好的新生活。
后来的后来我才发现,印象这种东西,和自己当时的处境太有关系了。
隔了一段时间,我又认认真真地看了一次,发现了很多曾经没有注意过的东西。
难怪弹幕上有人说,这是部好电影,只是看到的人没有相应的智商去领悟。
我一开始觉得情节是松散的,因为当时我所认为的主线是爷孙关系,是叛逆少年重回正途的治愈故事。
在又一次的体味中,我才认识到这里并没有所谓的主角——因为它只是完整的呈现了一段生活。
包括亲情、友情,还有爱情,还有生活观念、责任,等等等等。
更多的东西可能要等第三次去发现了。
好的东西值得更多的反复。
当我看见外公外婆的老友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仅凭一个社交账号就不远万里来探望时,当我看见他们围坐在夜晚,谈着彼此共同的过往和互相错过的岁月,唱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歌时,柔和的月光在他们身上吻上树的影子,好像他们仍是从前浪漫、自由的年轻人。
其实现在前面的形容词也没变,只是那颗心用了一具年老的躯壳来装。
我突然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感到深深的担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有流行的一句话——大概是——愿多年之后我还能提着老酒,唤你一声老友。
现代人追求的长情在这个在都市人眼中毫不起眼的小镇实现了,而联系这帮老朋友的不是两个年轻人在来到这个家就迫不及待寻找的网络信号,我想,那大概是友谊吧。
在他们眼里外公是一个独来独往的怪人吧。
突然明白了父母总挂在嘴边上说的那句“我们也是从你这个年纪过来的。
”都是曾经年轻过。
虽然岁月磨平了他的棱角,浪迹天涯的朋友们回来的时候,他的胸口还是倏地变得滚烫。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
我没有看见大片大片的紫色薰衣草,但我看见了生活。
豆瓣推荐的时候下面标注的是“喜欢《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的人也喜欢”,看完发现还真没说错。
两部电影都很特别,都有一个固执的老头和一条无际的公路。
只是公路一边是北欧寒冷的温情,另一边有南法热闹的平静。
人真的很奇怪,会为了十万八千里之外,甚至隔着一层荧幕的故事而情不自禁。
也许音乐和电影真的是全人类共通的语言。
电影描绘的生活的太美,普罗旺斯的阳光太明媚,透过镜头好几次晃到我流眼泪。
法国人的浪漫被浓缩在这两个月斑斓的夏日假期里,慵懒又生机蓬勃。
生活悠哉,欲望不必遮掩。
“全世界最美的城市”巴黎也变成了小镇青年口中“二十公里外”的流动停车场,语气半是向往半是傲慢。
巴黎人有不夜的派对和球赛,可他们永远学不来普罗旺斯乡巴佬们的潇洒肆意。
街角冰淇淋店的有个风情万种的老板娘,披萨店的男青年却又是迷人的马背骑士;看起来古板的外公和温柔的外婆原来曾经是朋克青年,周末的露天舞会最适合搭讪和接吻。
这里的夏天和姑娘的裙子一样,鲜活得让人眼花缭乱。
什么都可以,什么都可能。
如果一定要归类,它可以是一部田园电影,也可以是一部公路电影。
最爱那一群骑车机车的酷老头老太,载着风尘与岁月轰轰而来,在阔别已久的老友庭院里喝酒听蝉鸣。
白发戴项链的朋克老头说他娶了吉他,不完美的旋律和大家荒腔走板的合唱,还有酒杯相撞的清脆声响,一起讲着几十年前那些疯狂放肆的青春故事。
旁边有青春期的孙子和孙女兴致勃勃,还有躺在凉椅上昏昏睡去的小孩。
听这些花白着头发的人唱起forever young,我才觉得这世界上真的有人能永远年轻,能永远热泪盈眶。
保罗说他不可能去巴黎。
在普罗旺斯有白天和夜晚,而在那里只有起床和睡觉。
我觉得大部分自诩有见识的”我们“都活在这种被愚弄的时间里,看不见阳光,也找不见星星。
被太多太多没意义却又好像不得不做的事情积压着,潇洒地生活看起来很容易,却又变得最难。
人需要放空,需要从工作家庭和责任里抽离,哪怕就几个小时,去感受也许永远无法做到的“无拘无束”,去浪费时间,也感受时间。
女孩很美,男孩很帅,小孩很可爱,老人家很酷。
这是场短暂的邂逅,也是个悠长的夏日。
普罗旺斯的夏天 (2014)8.32014 / 法国 / 剧情 喜剧 家庭 / 罗丝·博斯 / 让·雷诺 安娜·加列娜
开头这一首the sound of silence把我带入了一个寂静安宁的生活世界里,有无数的话在你耳旁轻轻诉说,温柔而静谧。
因为父母离婚,所以和外婆来到了外祖父家,但这里不是繁华热闹的巴黎,而更像是偏僻的小村庄,乡村而遥远。
但在这里,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情绪。
到自己年老的时候,是否还会有这样一群朋友,围在一起做着年轻时的事,是否还能有着当年的激情,去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我不知道,看到这一幕,确实挺泪目的,每个人都有故事,但是大家在一起唯有那些快乐和开心,不管在哪里,我们都会再见面。
最后,父女两就这样站着,交谈着,似乎将那些年错过的时光,未曾说出口的话都讲尽了,彼此之间的隔阂也消散殆尽。
这一个夏天,从不愉快到最终的难舍,是因为爱一直都在,我们在慢慢理解爱,珍惜爱。
法国家庭电影拍摄的总能给人温情,温暧的阳光,甜美性感的法国美女,不加修饰的普罗旺斯美景,不用看剧情让人醉了。
像让雷诺那样有丰富故事的老头太难得了,看看老人家年轻时干过的事,年轻的后辈不得不被折服。
让雷诺真的老太多了。
看欧洲的乡村生活太人向往,不光乡村里总有美女,大家生活的很快乐。
喜欢欧洲电影在演员服饰上用色的水平,简简单单看上去就很舒服,总略带三份的性感。
在从巴黎回国的飞机上看了这个电影,算是一种特殊的契机。
在欧洲生活过的人,会更了解这部电影所传达的意境:法国南部的温情惬意,对比巴黎都市的快节奏。
然而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的却是另一层含义,一个关于生活在别处的命题。
生活在哪?
请记得生活永远在别处。
电影里的未成年少男少女跟着外婆从巴黎大都市来到普罗旺斯,他们一开始不会知道这种被巴黎人视为农村的地方,会让他们的暑假不一样。
女孩不知道自己会经历初恋,男孩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一个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里玛莲娜一样的女子。
他们以为自己曾经居住的巴黎,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要什么有什么。
同样的,外公以为自己不会原谅长期不跟自己联系,跟自己不喜欢的男人私奔的女儿,以为人生最大的成就感,就是来自自己种植的获得金奖的橄榄油。
生活是在别处的。
不在这里。
这里是哪里?
就是你现在呆的地方。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是最近流行的一句话,让想辞职的人心痒痒。
抛掉人对固有环境的倦怠情绪,和人对外界不曾接触过的环境的好奇心,我们之所以想要走出去,是想过上一种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生活,遇见曾经并不可能遇到的人。
人对他人的好奇是最强烈的,因为透过别人能看到一种不一样的生活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在旅途中,我往往不愿意做过多攻略,却更想跟当地人多交流,从他们口中知道他们眼中的这个地方是什么样子,再对比我自己眼中对这个地方的感觉,这个过程是很有趣的,因为碰到的不同的人,让自己觉得这个地方鲜活了起来。
人永远不会满足。
知道了一些,就想要知道更多。
看到了一处风景,就想要看的更多。
爱上了一个人,就拼命想要得到。
有时也许只有在”别处“,才会激发出人的动力,因为这里只有自己,这里没有人认得你,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让人有想去探索的欲望。
然而”别处“终究会成为”这里“,人不会停下脚步,去感受,去探索,去碰壁,去受伤,去反思,然后再去往下一个别处。
也许生命的过程,本就如此。
影片一开始是小男孩的美颜特写,很可爱,让我印象深刻,没想到看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开头这段特写。
这的确是部外国特色很浓厚的亲情/青春片了,电影中人与人之间的热情亲密,以及时不时全员参与的载歌载舞,让我虽然不会尬,但没法感同身受。
不仅是文化习俗的不同导致我没有共情感,而且它的情感表达也不够。
比如外公的老朋友来的那一段,为了让孩子们体谅外公的难处,表现手法太刻意了,你没法说服自己这是自然流露的。
整个电影给我的感受就是,每个该有的点都有,矛盾产生和矛盾解决都有了,故事算完整,但是却没法感动到我,尽管它可能设置了好几个这种情节。
情感表达以及表演太刻意,显得有一点生硬,很难打动人。
电影讲述的是居住在法国南部乡村的老人保罗,在一个暑假突然迎来了三个不速之客——来自巴黎的外孙女和外孙。
认知的分歧加上与女儿多年的失和让保罗与三个年轻人难以顺利相处。
祖孙几个你来我往地过招,外婆不停从中调和。
疏远的关系和生活习惯的碰撞在亲情中慢慢磨合,保罗用他的方式,倔强地、艰难地守护着他的孙辈、他的家庭以及他的家乡,最终获得了亲情的破冰和孩子们的爱戴。
故事发生在夏天,外婆在没有告诉保罗的情况下带着三个正在放暑假的小朋友从巴黎来到普罗旺斯,而保罗因为十七年前女儿不辞而别追寻爱情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与三个小朋友的第一次见面也十分不愉快,就这样,两代人的夏天之旅也悄然开始了。
大外孙和孙女从来到住所就开始吐槽模式,时有时无的WiFi信号、狭窄的居住空间、吃不惯的伙食等等……脾气暴躁的外公和大外孙、孙女互相看不顺眼。
唯独不会说话的小外孙西奥最能让保罗感觉到温暖和治愈。
和哥哥姐姐不同,他对普罗旺斯乡村里的一切充满新奇,他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用最纯粹的童真和最原初的美好感受无声的世界。
所以,小西奥和保罗最先开始建立起友谊。
保罗对大外孙阿德里安天天对着电脑也颇有微词,两人对彼此的生活方式互相不顺眼,甚至在餐桌上因为吵架而不欢而散。
后来,保罗带着阿德里安来到了他心爱的橄榄园,在和他一起劳作的同时,保罗也让他释怀了对母亲及家庭的看法。
和外公关系有所缓解的阿德里安背地里帮保罗偷偷注册了一个facebook,因为这个社交账号,外公外婆得以和多年未见的老友再次重聚,一起回忆当年的青春热血。
随着接触的慢慢增多,爷孙俩从矛盾重重的陌生人,成为了知心的好朋友。
保罗和外孙女蕾雅的和解则是充满了一丝惊险,毕竟保罗亲手搅黄了蕾雅与当地披萨小伙的两次亲密接触,在一次聚会上保罗与披萨小哥发生争执后,还动手打了蕾雅一巴掌,而蕾雅便要求披萨小哥带自己逃离没有保罗的地方。
叛逆的蕾雅不听保罗的劝阻,玩起了失联。
当保罗的老友们告诉他孙女的男朋友表面上是个卖披萨的老板,暗地里做的却是贩卖毒品、迷药之类的勾当,保罗骑上了许久没骑的摩托车,背上了长枪,前去营救孙女。
救回来后的蕾雅在认清她爱的那个男人的真面目后,也与保罗和解了。
祖孙几个人的关系破冰,让保罗的这个夏天变得温暖而有意义。
也就在这个夏天,他最钟爱的橄榄油在当地的比赛中获得了金奖。
还是在这个夏天,影片的结尾,保罗在车站见到阔别17年之久的女儿后,也终于放下了多年的成见,和女儿和好如初
主题比较俗套,但是片子实在太可爱,太迷人了,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一定会爱上它。老嬉皮们夜色下弹吉他唱歌那一段简直是我30年后的梦想生活
好的生活。
天,开头半小时真的好恶心,怎么每个人都不尊重对方,在外面买东西,这个大儿子一顿输出,呕
法国乡村真是美好,片中的小男孩西奥真是可爱爆了!
一直对阳光、南部、盛夏这样的片子没有抵抗力。这部电影完全符合我口味。音乐的选择还蛮出乎我意料的。主要讲亲情,不过同时也说明曾经的嬉皮士摇滚青年即便老了其实骨子里也还是很热血。让雷诺终于摆脱了他在我心目中的机器猫形象了。Michel Druker友情出演。
评分8.4虚高,比是枝裕和差多了,1.5倍速。聚焦大城市和小乡村的差异,普罗旺斯的生活也很精彩。外公和三个外孙的心逐渐拉进。小孩们觉得老人很落伍,其实自己玩的是老炮们玩剩下的。
让雷诺已经到了演爷爷的年纪了啊。真嬉皮士。一群身老心未老的老头老太们午夜唱歌的场景还是很美的。
看不懂,本来以为跟“海蒂和爷爷”一类的。完全看不懂。
年轻的时候如果没有追逐过、放肆过、奔跑过,年老的时候拿什么故事讲给小辈们听呢?
这情节也太无聊了…关系转变也好突兀
故事结构框架是老套的家庭关系自我救赎,这里的主错人是让雷诺饰演的保罗,和类似的故事一样他以前也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好人,自从哥哥意外逝世后终日饮酒性情大变以致女儿出走。三个小孩的到来使事情发生了变化,保罗也慢慢找回了亲人间才有的亲密和信任。普罗旺斯的风景真的很美,电影音乐大赞
温吞的故事还有普罗旺斯这个温吞的乡村,很喜欢这里的外公
我不僵硬,也不傻
可能有部分网站翻译垃圾的原因,剧情实在是很敷衍。亲情和解戏码来得一个比一个莫名和突兀。倒是法国小镇生活和普罗旺斯的风景很让人神往。
孤僻老汉过招鬼马外孙。
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 看得我整个人都要文艺禽年了
相比巴黎,普罗旺斯一直是我更想去的法国城市,浪漫得纯粹。乡村生活总有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由感,一帧帧风景美如画,自给自足无束缚,热情奔放的音乐和民风带动起来,慢节奏的享受不过如此。代际关系和解也自然融入其中,于温馨氛围中消散,总之很美好,尤其是喝着啤酒就着披头士的歌,太向往了。“我想看着日子一天天流逝”,做时间的主人,过舒服的生活。
发生在夏天的温情的家庭片,是我此刻需要的。
情节乏味无聊,搀和某个地域的风情并叙述一个三代人和解的手法真是看得狗狗的,尤其再配上让·雷诺那张毁灭想象的老脸。。。
除了风景啥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