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蒂

Mandy,狂屠绝路(港),曼迪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安德丽娅·赖斯伯勒,莱纳斯·罗彻,奈德·丹内利,欧文·弗热瑞,理查德·布雷克,比尔·杜克,兰恩·皮雷,克莱蒙·马霍内,亚历克西斯·朱蒙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比利时,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8

《曼蒂》剧照

曼蒂 剧照 NO.1曼蒂 剧照 NO.2曼蒂 剧照 NO.3曼蒂 剧照 NO.4曼蒂 剧照 NO.5曼蒂 剧照 NO.6曼蒂 剧照 NO.13曼蒂 剧照 NO.14曼蒂 剧照 NO.15曼蒂 剧照 NO.16曼蒂 剧照 NO.17曼蒂 剧照 NO.18曼蒂 剧照 NO.19曼蒂 剧照 NO.20

《曼蒂》剧情介绍

曼蒂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影片故事发生在1983年,樵夫雷德·米勒(尼古拉斯·凯奇 饰)与老婆曼蒂(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 饰)居住在深山林里的一栋木屋。老婆曼蒂被一个价值观扭曲的宗教组织“新黎明之子”(The Children of the New Dawn)看上。该组织的领头杰瑞马雅(莱纳斯·罗彻 饰)欲收纳曼蒂入会未果,就在雷德面前活活把曼蒂烧死。雷德一度精神错乱,最终踏上复仇之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地狱少女二笼恋爱与友情之间Special捅马蜂窝的女孩黄花铺橘子郡男孩第三季鬼灭之刃游郭篇天真与闪电盗浪淘沙精灵宝可梦超级愿望亲爱的克拉拉古着商店之天启大爆炸结城友奈是勇者啾噜!星光都市反恐特警组第五季长白·灵蛇传厨房第五季雪暴1814漫长的季节美丽背后绝杀慕尼黑监狱学警时尚先锋香奈儿闹鬼校园亲爱的药王大人布偶寻踪钢琴之森浦岛坂田船的日常金科长亚当变奏曲勇者无敌

《曼蒂》长篇影评

 1 ) 凯奇翻身之作?你小看这部电影了

对于cult片狂热爱好者来说,这就是让我们等了好久的神作啊!!!

最近,一部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惊悚片,打着“翻身之作”的旗号刷爆了大家的首页——按照各位的说法,大概就是“接了十年烂片啦,终于秀了把演技”。

被黑了这么多年,可算是翻身了?

的确,新片[曼蒂]中,我们的老朋友凯奇大大,演技相当夺目:

不说静若处子也算是动如……疯兔不好意思,光看剧照也看不出来个啥。

但是[曼蒂]远不止于此——这倒是光看剧照就能看出来的。

歇斯底里的表演、奇异的灯光选择,再加上片中“邪教”主题的设定,[曼蒂]仿佛处处都在嚎叫着:快看我们多反主流!

瞅一眼就知道是独立小清新本来在看之前吧,我还以为这是个和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母亲!

]如出一辙的电影;话说[母亲!

]可是给我留下了不小的阴影——胆小如鸡的本人绝不敢看恐怖片,[母亲!

]的“悬疑惊悚”tag看起来也不是那么狠嘛?

就这样被骗了被骗了,宗教恐怖根本就是最钻心剜骨的类型吧……看懂了寓意的情况下简直不寒而栗。

而[曼蒂],其实在宗教概念上笔墨并不重;但在风格上,比[母亲!

]乃至大多数邪典电影都要来得大胆。

心情如图↑看[母亲!

]的全程,我大概瑟瑟发抖了一下午罢辽;但看[曼蒂]的时候,我几乎从头到尾,都兴奋得想跟着主角们上蹿下跳(嗯?

):对于本cult片狂热爱好者来说,这就是让我们等了好久的神作啊!!!

视听方面的每一个元素,都以激烈的姿态刺激着观众的感官,肉眼可见的疯魔感。

嘻嘻,叔叔给你们看个大宝贝呀借用豆瓣网友短评中的话来说,我可能是见证了一部cult经典的诞生。

是的,这部电影,从第一秒到最后一秒,处处都充斥着复古邪典风的气息。

你想要的狂躁,你想要的恶寒,全都有。

快放下你对这个世界现有的一切认知,跟我走进一个全新的宇宙瞧瞧。

①放轻松,你还没嗑大狂欢,真正意义上的——从第一秒就开始了。

从片头的厂牌logo走过场起,背景乐就抢了戏——越来越重的电子音效变得嘈杂,不同音阶交替出现,有些刺耳不安,又有些赛博朋克。

然后正片出现了:

一段特别后现代的引用片中并没有明确讲,那么这个引用究竟出自哪里?

允许我先卖个关子,留到下文细讲。

说实话,我看[曼蒂]之前,其实对这些噱头兴趣寥寥,结果刚点进来五秒钟,就整个人都精神了。

你们有没有过,某次看电影,刚看了开头就有预感,隐约窥见了一部神作?

[曼蒂]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像是低配版的“疯狂的麦克斯”系列

复古的红字,让我想起[洛基恐怖秀]的血字要说cult片的教科书风格,就不可能不讨论始祖级别的[洛基恐怖秀]——片头过了之后,[曼蒂]最开始的一段也较为沉静,暂时看不出什么趋向疯狂的端倪;经由一个转折点后,画风大变。

[洛基恐怖秀]中,是开启了一场泼满色彩的科幻歌舞盛宴;而[曼蒂]中,以极端的打光方式预示悲剧和精神折磨的到来,在怀旧的胶片下营造出了后现代感。

不少镜头大概就是朝着恐怖片方向拍的吧……吓制造惊悚诡异气氛,猩红色的打光是最好用的——效果惊人,也够本真。

意图也很简单,就是要让你觉着瘆得慌。

每个人的表演,也都在配合着这种愈演愈烈的疯狂感:女主角的眼神似乎永远是空洞的,灵魂深不见底;而男主角雷德呢,则经历了颠覆性的转变;

我要放大招了!!!

电影的前一个小时,男主角的戏份还没有反派多,出现的时候也都是闷兮兮的表情(面瘫什么的,人凯奇还是挺擅长的……)。

然而中间亲眼看见曼蒂被邪教徒烧死后,男主角火力全开,我们看到凯奇有如久违的恶灵骑士加身——愤怒是最直接的情绪,这大概是片中最邪也最不邪的一点。

复仇的根源非常简单咱们在无数剧本中当然都能看到复仇的故事——但[曼蒂]中,这样一个直率的动机,在凯奇爆发的演技和电影迷乱氛围的加成下,显得尤为吊诡又悲壮。

他听着友人讲武器的故事讲了好久,开头也是这样听曼蒂讲故事的;乍一听根本不着边际的故事,对应上片中的杀戮之后,啧……毛骨悚然。

机车上的鬼魅……人形的怪物,带刺的机甲,血腥的复仇之路上,硬金属感的迷离科幻元素在躁动。

还穿插了几段动画动画无疑是隐喻的最高形式之一——包括我们小时候看过的不少动画、[魔方大厦]什么的,都是经典的邪典作品,只不过……当年看不出来罢了。

看出来还不得吓死。

(没看出来超现实主义都不明觉厉吓得不轻好吗!

)怪诞与哲学,交给动画准没错。

反派的存在更是一大亮点要不是电影后半程交回到了男主角雷德手上……嗯,全片最精彩的片段之一,可能就是反派试图说服曼蒂入教——嘶吼着自己定下的所谓教义,在瘫倒不起的一众教徒里裸身前行;他要教徒们将肉体和灵魂献给自己,要为其牺牲不在话下,他无法接受曼蒂的嗤笑和拒绝,他随意释放着杀戮欲,展示着自己的性癖——然而在即将被男主角雷德杀死之时,他甚至愿意放下他叫嚣了俩小时的尊严为男主角跪下口——好了你算什么自称的“救世主”,一个嗜血的自恋狂罢了。

全片最后一个镜头复仇之后的雷德开着车离去,仿佛在副驾驶看到了曼蒂;曼蒂大概是去了天堂,而雷德的驱车的小径却仍是一片地狱景象——看上去像是被烈焰燃烧着的天空,与张牙舞爪的山岩;接着,这个被无休止惩罚着的世界,骤然消失在了颤抖的胶片颗粒里。

②别紧张,跟他们嗨嘛中文网络的评价和外网出现差距,这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儿;但是[曼蒂]在Metascore上拿到了八十多分的好成绩,口碑也是爆棚,却在豆瓣上一路跌破了六分,且还有下降的趋势。

这个差距,好像有点大啊。

既然都在夸凯奇“翻身”的演技,那你们到底为什么这么抠咧???

究其原因呢?

不管是因为口味的偏差、观众的喜好,还是对风格的接受程度,不知道你们都吃没吃,反正我是吃了——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有些电影,要留给时间来证明。

谁知道呢,说不定[曼蒂]真的就会在未来成为一部cult电影教科书——当年的[活死人之夜]、[橡皮头]等(甚至连[银翼杀手]系列的风波都能算上),不也经历过票房惨败么。

希望你们对这个片,也能有“真香”的一天。

比如……对吧。

(好像没什么可比性……)对了,刚才卖的关子还记得吧?

上文中提到的片头引用那段话,你绝对猜不到是哪儿来的:“When I die, bury me deep, lay two speakers at my feet, wrap some headphones on my head and rock and roll me when I’m dead.”2005年4月20日,一名叫道格拉斯·罗伯茨的杀人犯在得克萨斯州被枪决,监狱方面摘录了他受刑前的临终遗言。

电影中没有引用的是,这几句后面还接着一句话:I’ll see you in heaven someday. (我们以后天堂见。

)

显然,这也是对电影中为曼蒂复仇后男主角的意愿所以从一开始,结局就已经在我们面前。

这个充满令人不安的美丽和怪诞的非凡世界,全都来自导演帕诺斯·科斯马图斯的想象力。

科斯马图斯相当擅长吸引并锁定观众的视线——不只是他敏锐的构图感知和片中引人入胜的氛围,还有犀利的视觉效果;这在他的处女作、恐怖片[迷幻黑彩虹]中就有体现:

[迷幻黑彩虹]官方剧照[曼蒂]中关于丧失的主题,是激发男主角雷德报仇行为的动机,这也要由大量的痛苦和失落感支撑——“复仇”这一类型看似十分精简,故事也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展开,在光怪陆离的迷幻色彩中,往深了看,是这部电影中绝望到令人心痛的时刻,产生了真正的冲击力。

Cult电影中,基本上总也少不了“邪恶”这一元素,还有充满史诗感的人物肖像,但其中伤痛和亲密的瞬间也同样令人着迷。

被歪曲的教义,现代感的电锯与摩托遇上野蛮人般的行径,雷德与曼蒂共处时的静谧,这一切的碰撞和对比,将电影的重点引向尼古拉斯·凯奇的角色构建。

雷德准备报仇大牌明星,极有限的制作成本和时间,让拍摄过程显得随处都很粗糙,但对于[曼蒂]想要营造的效果,这反而可以成为一种机智的转化——甚至包括演员在拍摄后半段动作场景时受的伤,都可以全面为电影服务。

在预算不足的情况下,遵循“没有表现出来的,有时比表现出来了的更重要”是导演的重要法则,正因如此,才有了片中大量的隐喻和诡异的氛围。

其实本来,导演想提供给尼古拉斯·凯奇反派的角色,还专门为他准备了戏份,但最终还是决定让他饰演了主角;

感觉也……不是不可以按导演的话说,他更能给角色那种“分裂的摇滚明星”气质;而凯奇本人,更是从自己第三次婚姻的失败中汲取情感,投射到角色身上。

抽象而朦胧的体验,后现代的手法和超现实的风格,虚幻的外象和情感的联系,纯粹而模糊的沮丧和愤怒表达,[曼蒂]带给我们的,是一场疯狂的幻想之旅,似画廊又似处刑场;你可以说这是凯奇的翻身之作,这一次,老哥确实表现卓绝,颇有“雪耻”的意思;但这部电影远不止于此——[曼蒂]既狂野又私人,这种赤裸裸的兴奋和心碎感交融,还有经典cult电影的哲学和气氛,堵在你嗓子眼儿里的一腔烂事儿,都可以从这儿泄愤。

-文:Yorkshire Viking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2 ) 以虚假的神之名,行真实的罪恶

2018.11.11看了一遍捋一下剧情。

女主虽然看着像个嬉皮士,实际上是个富有才华,性格有些自闭的画家。

读书的时候用一张美元大钞做书签,可以看出这个家庭并不缺钱(不是)。。

很多人说主角开挂杀人不现实。

但实际为毒品影响。

例如他去找黑人拿十字弓的时候,对方告诉他毒贩子为了整那群机车党,做了一批毒,从此以后机车党就不正常了。

后来主角和他们正面刚的时候就体现出这群人的残暴并且力大无穷。

凯奇先智取杰瑞米的手下,然后舔了一口特制毒品后才是去杀的机车党,不上buff打不过。

影片开头前十分钟是以不嗑药的正常人视角去拍的,短短几分钟却把男女主角的相爱刻画的很深入,基调怎么看都是阳光明媚岁月静好,俨然一部略带忧郁的文艺片。

但从曼蒂在公路偶遇邪教头目开始,红色画面介入,也预示血腥的到来。

此时就是反派视角,车里的邪教教头杰瑞米磕了药,看什么都是猩红的,这一幕和凯奇最后开着车,天空出现的木星金星的魔幻画面是对应的,因为这时凯奇也被药效影响,也表达他和反派一样堕入猩红地狱了。

杰瑞米和机车党的隐喻关系是这样的:杰瑞米自称神,而他有驾驭魔鬼(机车反派)的能力。

实际上是靠供给毒品来达到驾驭的目的。

而主角类似于康斯坦丁。

这是一部批判邪教的电影。

邪教无一离开虐杀滥交和毒品。

这部片让我觉得新颖的是对于嗑药产生的幻觉的刻画。

人看起来都正常,但通过画面的转换会发现这些邪教分子之所以越来越走火入魔,第一是嗑药带给他们的感官刺激,第二就像头戴VR整天沉溺在虚拟游戏世界的人一样,他们是舍不得离开那种虚幻的。

以虚假的神为名,行真实的罪恶。

凯奇最后在车里看到曼蒂的幻影,似乎也在暗示主角会继续嗑药,毕竟他收回放在副驾驶座的视线后,望向前方的表情太过坚决。

并且那个制毒小作坊的男人并没有死。

对我来说 这部片特别好。

简单明了,不墨迹。

 3 ) 其实就是一复仇电影……

我还是简单地吐槽下几点1.台词慢吞吞地说,莫名其妙的长镜头,稀奇古怪的幻境?

是不是当观众傻,以为这种高深莫测的东西就能认为是一部好电影?

2.那几个骑摩托的到底是人是鬼?

说话一副恐怖的口气 是鬼吧?

还骑摩托?

还打手枪?

还看av?

死了还飙血?

3.整部电影都特么的装神弄鬼 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 说的台词都是一副高深莫测的装b样,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根本不能联系到一起(这就是和大卫林奇的区别)4.看前面的幻境 以为是心理片,看到女的被烧死 才知道是复仇片…那么我就搞不懂了,前面一群乱七八糟的东西对电影主题有啥子作用?

铺垫?

渲染?

不好意思真心感觉前半部分烂渣了 估计是想模仿大卫林奇的作品吧,从坏人那里,莫名其妙的什么上帝啊……又有点向宗教片靠 ,可是最后坏人又向男主求饶?

什么狗屁宗教信仰啊?

5.所以整部电影就是一部复仇片 其他玩意莫名其妙地加上去装b 以为高深莫测 观众看不懂 再搞得虚幻点就能成为一部好电影?

拜托 不是所有人都是打5星跟风的傻子

 4 ) 对凯奇翻身不要抱有幻想了

勇闯夺命岛,空中监狱那时候的凯奇才是所有影迷心里的凯奇。

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十分老套,为妻子复仇,反派就那几个坐那里等着,等着凯奇过去一个一个的爆头。

60分钟能讲明白的事,偏偏要讲110分钟。

这和我前天看的亡命驾驶一个套路,有话不好好说,整体节奏拖沓的不行。

有的影评说凯奇要靠这部片子翻身,我看他靠这部片子巩固了烂片王的地位。

 5 ) 住家饭吃得多了偶尔点个外卖,倒是滋味无穷呢

一般为了避免踩雷,挑片子我都不会挑豆瓣评分这么低的来看,但这部确实让人非常意外,以至于看完以后兴奋得不行,都大半夜了我还是决定写下影评,记录下此刻的亢奋心情。

撰写此文豆瓣才5.4,IMDB才6.6可见国内外观众对这种“意识流”的拍摄手法亦或是CULT片并不买账。

看前也了解过相关介绍,据说是有过嗑药经历的人可以get到导演的意思。

我一个正儿八经的人,不曾嗑过药,但是也感受了神奇的快感!

这片子剧情很简单:一帮玩邪教的小崽子杀了男主老婆,男主走上复仇之路杀光了这群乌合之众。

开头剧情平平淡淡,甚至有点寡然无味,营造出男主女主小日子的其乐融融,为后面男主后续一系列的复仇行动做铺垫。

这个铺垫节奏确实太漫长,很容易会观众失去耐心的(扣分,但是问题不大),亮度很低画面很暗也很压抑,倒是有点挺符合灾难来临前压抑的空气,但是到了夜晚糊的看不清就差评了,比如夜晚男女主相拥而眠时我都没看出来画面在放什么,直到我调高了亮度重看了一遍(扣分,但是问题也不大)。

加之诡异的配乐虽然听上去很平静但是又让人很不踏实,总感觉让人呼吸不畅,或是情绪都被原力悬浮在半空中(大雾)无法动弹又很想挣脱,相信很多人在这一段就已经直打瞌睡甚至失去了看下去的欲望。

同样诡异的画面渲染,让整部片子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诡异、猩红的滤镜中,其实留心观察其实可以发现,画面一旦不是现实正常的颜色,变得诡异和猩红的时候,这是一个信息点,告诉你这个时候就是男主/女主嗑药了/致幻了。

感到可惜的是虽然我能理解这种表达,但是我不曾有过致幻/嗑药的经历,我只能将我所经历过的最接近嗑药/致幻的体验代入其中:梦境+醉酒。

没有实际经验只能像这样单方面地去想象、去代入,所以也无法产生最深的共鸣,但只要你尝试去代入了,多多少少能够体会得到那种迷幻、朦胧、脑神经麻痹的快感。

所以这些让人抓狂的甚至嗤之以鼻的、浸淫在高饱和度猩红色的片段对我来说倒是很新鲜的体验。

某天邪教老大在路上看到了女主,觉得女主就是“神选之人”,而后念念不忘并密谋着将其收入麾下。

邪教帮一大帮子人,在目标熟睡中行动,男女主双双被俘。

醒来被打下一针后女主开始有点恍惚,步履阑珊还需要人搀扶。

邪教头子趁着药劲开始了他的洗脑,吟诗放歌(还是自己创作的,歌颂自己是救世主之类的)宽衣解带,全裸姿态展露自己的“杀器”,正以为一波操作以后女主会皈依教派,结果女主放声狂笑停不下来。

这个邪教头子本来就很狂躁又有点神经质,内心还极其敏感,女主不停狂笑他不停喊闭嘴,几个重复镜头下来气氛顿时变得癫狂。

遭到嘲笑后邪教头子自尊心受到极大创伤,但是对着镜子一番自我暗示之后居然光速重建了自信(???

),决定“不能成为我的东西那就毁灭吧”。

女主被拖到男主面前活活烧死,此时镜头给到了几个同伙。

看着燃烧的女主,有的兴奋、有的不安,都被男主看在眼里。

后面大家也知道了,兴奋的那些人都被男主一个个亲手杀死了。

死法各不相同,还特别的cult:1.贴身缠斗,关键时刻美工刀割喉,血溅了一脸;2.紧身肉搏,徒手拧断脖子;3.斧头和短刀互拼,最后一斧剁头;4.目标太弱鸡,直接飞斧开脑瓜瓢;5.长短电锯互拼;6.徒手捏碎邪教头子的头颅。

最后一把火点了邪教的老窝,全片结束。

有人说不知道这片子表达了什么,但是我看过后却特解气。

能够接受大概是因为我看过那么几部cult,大体差不多,简单的剧情,B-R级的血腥暴力画面,定位就是视觉爽片吧。

本片前期漫长的渲染,还不是为了激起你对邪教帮的仇恨,跟着男主复仇体会手刃仇家的快感,当然这种臆想脑high一下就算了,现实还是不能做呢 评论区两级分化还挺明显,喜欢的就说神作,不喜欢的直接“1星烂片看不懂” 。

只能说cult本来就小众,像曼蒂这种乖张的拍摄手法、非主流的声画渲染,纯粹是导演个人口味的东西,无法取悦大众这是必然的,因为这片子本来就不是商业片啊。

这种限制级的作品注定也不能入我天朝的主流,毕竟人口基数大了,思想很难控制得住的,想想看一个人心理一旦出现了一点小毛病,开始沉迷于这种暴力和血腥,在上无任何管制,在下获取渠道又便捷,天天看这些,暴力残忍的幻想不断在脑中强化深刻,又没有及时疏导,以后还不得扭曲啊,就好像暴力的游戏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屡现报端,确实需要一些措施来对这种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东西进行管制,至于这个管制程度如何把控就不是我们操心的事了。

我倒是觉得,基于大天朝基本国情的原因,影视作品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我们自家的作品哪一部不是中规中矩,宣扬绝对正面的内涵,就算进口片在类型上确实不会有太多选择。

这种突破常规的作品,大家接触的少甚至是接触不到,而且题材本来也小众化,口味本来就清淡,突然来一发变态辣,我想大多数人也不能接受。

但是,百花争鸣不正是一个行业兴旺之所在么?

说这是一部烂片,我倒是觉得这片子倒是比大部分国产烂片要来的好太多。

 6 ) 迷幻的暴力美学

个人觉得暴力美学只是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无需去过度解读,简单粗暴,看得爽就好了。

个人觉得这部影片在暴力美学中加入了迷幻的色调和宗教的色彩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片中对那几只怪物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和隐晦和中间穿插的动画会让人看得“一头雾水”,这反而增加了迷幻的调性。

个人觉得让尼古拉斯来拍是一个不二人选了。

 7 ) 凯奇依靠这片翻身?别闹了!

这片看了30分钟,要不是凯奇那张许久不见且略显发福的苦瓜脸,我真会觉得,是我下错了电影。

俗话怎么说来着?

“一定是我打开方式不对。

”没想到这部《曼蒂》是这样一部片子。

一句话,不推荐大众看这部电影。

不推荐不推荐不推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虽然个人对本片评价不错,但属于意外收获。

我是个B级片粉丝,尤其是7、80年代那些亚文化的邪典片很痴迷,这部《曼蒂》是这样一部风格的作品,其实其实比较符合我的重口味,但我深知这种风格和内容的玩意儿,普通影迷是接受不了的,谁看谁知道。

这并不是在diss大众审美,因为《曼蒂》就是一个粉丝向的东西,其中所表现的内容来自于一些产生于特定时间、形式和风格有着强烈标签化的作品。

只有这些作品的粉丝,或者曾经接触过这类电影的观众,观赏本片才会有代入感、有feel。

否则,就这片前半部分那腾云驾雾的氛围,慢的要死的节奏,不被喷死才怪呢!

但之所以很多朋友去围观这部电影,主要还是在于围绕该片这个关于“尼古拉斯·凯奇凭借此片咸鱼翻身”的噱头。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昔日“批片之王”凯奇兄,关于他“狂接烂片为了还钱”想必诸位早有耳闻,其中版本好几种,这里就不再赘述。

但最重要的是,这位在近5年内拍了一大坨烂片,昔日奥斯卡影帝、性格男星、动作明星堕落到如今地步,这是事实。

而之所以出现“凯奇翻身”的说法,主要在于《曼蒂》迄今为止超高的口碑。。。

仅限海外。。。

该片最早见于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狂收好评,烂番茄评价一度100%。

如今电影已经在北美小范围公映(9月14日),各大网站的评分也趋于稳定,来让我们看一下。

烂番茄。

来自各大媒体和影评人,新鲜度95%,且爆米花指数也有80%。

MTC,如图,比起媒体评价的81分,用户评价也有7.6

比起专业电影网站,更加大众化的IMDB有7.4分,注意打分者仅有2000多人(上述均为截止发稿数据)。

以上数据和打分人数说明一个现象,这片还是小范围流传。

再来看我们的豆瓣网,不及格。

我想随着打分人数的增多,这个分数还会更低。

问题出在哪里?

回溯近几日围绕这部电影的话题,大众还是被带偏了节奏。

昔日影帝、如今的堕落之王,好不容易有了一部“能打”的片子,加上凯奇叔在内地的影响力(没办法,从VCD时代开始,他的作品流传太广了),让大众自然关注起这部口碑很高的电影。

再加上一些网络营销号的煽风点火,想必之前大肆鼓吹“凯奇依靠这片翻身、逆袭”的段子手们,80%都没看过这片。

结果间接拉升了《曼蒂》的在大众群体中的热度,包括我也是这样。

早就知道这片口碑爆了,一直想见识一下。

估计很多朋友围观了本片的“真容”之后,都跟我一样是懵逼的。

因为我们都抱着看《极速特攻》的态度来看关注本片,结果发现满不是这么回事,自然会有“落差感”,爬得越高跌的越惨嘛!

但为什么这样一部大众不喜欢的电影,获得这么高的口碑呢?

其实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

这片在哪儿爆棚的?

第35届圣丹斯国际电影节,这个电影节是传说中的“独立电影节”,无论是获奖还是参加展映的电影,都是非常小众的片子。

来让我们看下今年都哪些电影获奖了。

这些电影,别说看过,大部分都没听说过。

而且我的观点相信也有一定代表性,这些片子不出意外是不会碰的。

因为我们都知道,很多都是非主流艺术片,不是大众的菜,也别跟着裹乱了。

而《曼蒂》恰恰是从这样的电影节里走出来的,可想而知,之前我们方向就被带偏了。

这种复古情绪很重的风格化的作品,包括其中的蒙太奇效果运用,容易被学院派接受,就像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的《亡命驾驶》,是西方黑色电影的风格的写照;还有乔治·米勒《疯狂的麦克斯4》,是大开大合B级片的风格的极致化复刻。

所以不难理解《曼蒂》在专业人士眼中高水准了,再加上西方邪典电影的粉丝群体,很显然,这一次学院派又一次的跟大众站在了对立面上。

而且,不得不考虑,西方这些邪典电影,在东方培养起来的粉丝,远不如西方粉丝群体壮大,所以在我们这边,这类电影就更小众了。

话又说回来,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是纯属意外,因为我本身就是这类邪典作品的粉丝,在一个本不属于我心属范围内的领域,发现了一部我偏爱的作品,这叫歪打正着。

导演绝对是个B级片电影粉丝,因为《曼蒂》这部电影,可以看做是一部致敬类作品,容纳了太多特定电影的风格和模式,简单的复仇故事,阴郁,老套,迷幻,真诚。

可惜影片成了自身空虚的囚徒,用情绪和借来的大胆的暴力风格取代了感情。

说白了,导演想得太多,各种致敬,昔日邪典电影一箩筐的一把抓,风格多样,反而没有了自己的风格,这是本片的缺点。

比如前半段光影效果下如嗑药般的迷幻色彩,曾经常见于各种亚文化电影中,70、80年代尤为流行,这种风格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大卫·林奇的恐怖片《妖夜慌踪》,当然展开一点,关于梦境那段,勾连起《穆赫兰道》也是没有问题。

(《妖夜慌踪》剧照)而片中涉及到的邪教部分,尤其是女主角曼蒂被抓后,在邪教头子情节的摄影和风格,熟悉恐怖电影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这是典型的意大利铅黄电影风格(Giallo Film),那种怪异的表情特写和氛围,比如马里奥·巴瓦的《黑色安息日》就是这样(各位抱歉,Giallo片小弟看得不是很多)。

而且跟开场30分钟迷幻感是有差异感的,这就是该片风格杂糅之处。

铅黄电影(Giallo Film)。

因为这些影片的素材大都来自那些铅黄色封面的犯罪小说。

虽然情节模式都差不多,但铅黄电影却成为意大利最具邪典意味的影片类型。

首先,它们很功能化:血腥、色情、露点场面一个都不能少;其次,它们非常残暴,对死亡过程有着详尽写实描绘的癖好,而且大多具有SM倾向,尤其喜欢虐待女性洁白丰满的肉体;最后,铅黄电影从不雷同,有注重血腥效应的,也有注重悬疑气氛的,各有各的风格。

(《阴风阵阵》剧照)达里奥·阿金图使铅黄电影享有世界声誉的大师。

他的《阴风阵阵》最有代表性(今年有翻拍哦),虽然是恐怖片,但无论视觉和听觉风格都很先锋。

画面大量使用色彩鲜艳、反差强烈的几何图形,造成浓厚的巴洛克风格,而哥特味道十足的电声配乐,以及诡异灵动的灯光,更强化了妖艳的气氛。

以至于比起这些,美女们惨遭开膛破肚的视觉冲击力,倒在其次。

更明显的在于后半段,如果说前半段沉闷,后半段复仇开始则爽爆。

后半段血浆飞舞的风格,属于西方剥削电影中的Splatter类型。

splatter是喷血的意思,基本概括了该类电影的形式,四处可见血浆的喷洒,脑浆迸裂,内脏和断肢满天飞。

Splatter指的是专门为了突出血腥刺激而拍的电影。

1963年的《血的盛宴》血浆电影的鼻祖,是让Splatter正式独立为一个亚类型,随后的《恶魔假发屋》和《血腥魔术师》等片都是典型的代表作。

由于无须严谨的故事情节与镜头切换等低成本原因,Splatter的血腥残酷场面大有泛滥之势。

比如在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的食人族系列伪纪录片,日本的《豚鼠》系列,没有很血腥,只有更血腥,越是血腥越是能引来观众。

(《天使丧尸王》剧照)Splatter电影对后世恐怖片的影响很大,比如《群尸玩过界》和《鬼玩人》这些著名电影其中都有Splatter元素在里面,而且Splatter电影与另一个亚类型slasher电影(杀人狂虐杀类)结合的越来越紧密,比如《电锯惊魂》这些杀人狂电影。

而昆汀也是非常喜欢这类电影,在《杀死比尔》中的百人斩大战,要是放在其他电影里估计纯粹为追求美观和大场面,可昆汀却利用了Splatter元素,结果变成了血腥盛宴。

参照如上示例,这类电影带有强烈感官刺激的splatter风格下和欲扬先抑的故事模式,后半段除了爽快之外,更有对昔日B级片的模仿。

比如凯奇大叔那个角色说自己住在自水晶湖,这个地址,是《十三号星期五》里杰森的老家,后半段凯奇走得就是杰森路线,拿着大片刀砍人,临近结尾大战的电锯PK,走得又是《德州电锯杀人狂》的风格。

还有那些嗑药的邪教徒,如肉体苦行僧的设定,明明就是黑暗艺术家克里夫·巴克最擅长的,无论是电影《猛鬼追魂》还是手办《扭曲的灵魂》,太典型了。

(《扭曲的灵魂》之吊瓶)除了上述这些,我还看到了澳洲恐怖电影《恶魔客栈》(Inn of the Damned 1975)、韦斯·克莱文的巫毒电影《蛇与彩虹》,山姆·雷米的《鬼玩人》,乃至新世纪库斯·邓斯坦《夜魔》《藏品》的影子。

《藏品》但综合表现之下,本片还是Splatter电影与slasher电影融合下的产物,代表80年代盛极一时的杀人狂类邪典电影,对美国中西部内陆地区(比如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这些),印第安人原住地的文明与荒蛮,神圣与邪风之间的对立描写上,也很有代表性。

但这样以来,该片各种致敬和模仿,风格杂糅,反而没有了自己的风格。

举个例子,昆汀《杀死比尔》之所以经典,不单单是其中融入了B级片、Splatter电影、香港邵氏片、西部片等大量致敬元素,更因为该片有着自己主体“昆汀式”风格,上述元素只是噱头而已。

但这部《曼蒂》却喧宾夺主,这些致敬的风格和元素大荟萃,反而没了自己的风格,这就是该片最大的问题。

喜欢归喜欢,有问题还是要指出。

综上,归纳一下,《曼蒂》只是小众粉丝的狂欢,却是一部会让很多观众失望的作品,本体还是一部“艺术片”。

但是,一些观众,其中不乏一些之前带节奏的营销号,反过来说电影“评分口碑不靠谱”,甚至有“烂番茄刷分、收买影评人”的说法。

各位,你要说迪士尼漫威电影,存在公关行为的话,或许有人信。

尼玛这么一个独立电影,要啥没啥,收买个屁啊。

喷归喷,觉得不好看可以骂街,但别乱扣帽子。

最后,尼古拉斯·凯奇能否评价此片翻身?

不可能!

终究还是小众独立电影,你可以说他有翻身的苗头了,但还差着远呢!

本来人家就演个小众cult,结果在国内就莫名其妙的成了翻身之作,引得这么多人关注,本身是不对的。

但什么时候等他用一部主流电影,类似里维斯《极速追杀》那种,叫好叫座重回观众视线,那时候才叫翻身呢!

首发于公号:电影文酷dreamcrowflim

 8 ) LSD25

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都是LSD惹的祸

 9 ) 不推荐,这都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b级片。

节奏一点也不明快,前面铺陈要一个小时?

复仇也不令人爽快,整部影片暗的受不了,超级费眼。

而且反派一个个像弱智。

皮衣套装黑没有van的给力。

也不能说一无是处,凯奇的演技还是可以的,被杀妻之后的悲愤表现的很到位,但是这个电影从哪个角度上来说都不能算好电影,就算是血浆b级片他也让你感觉很不爽,相比同级别大佬,伸冤人,极速刺杀,怒火攻心,这些都是复仇片,跟他们一比 简直就是弟弟。

 10 ) 你们都是托儿

拉倒吧,凯奇肯定中邪了,从地狱火摩托车开始就一直是这些妖魔鬼怪的片子,有几部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凯奇已挂,都别来装懂艺术懂欣赏了,这个片就是个坑。

黑咕隆咚的,还把黑死摇滚风加进来。

快进看的,就是遇到邪教最后和邪教教主杀了的剧情。

看了一个个五星评价满怀希望的去看,结果呢。

恐怖片我还是喜欢 黑暗侵袭、迷雾、隔山有眼这几个印象比较深的

《曼蒂》短评

看的我头疼!

9分钟前
  • 饮歌
  • 较差

一个为了惩戒恶而最终成为恶之本身的故事,恶没有死,只是吞噬了一个新的人。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你。当你被仇恨吞噬了双眼,那么世界就也只剩下血色。

13分钟前
  • L.C.
  • 推荐

其实我并不喜欢这部片,非常不喜欢。但是,客观来说,电影确实好。第一反应,这个导演嗑了药;第二反应,这个导演后门被人开了;再琢磨琢磨,肯定是进过邪教。调动一切资源,把一种情绪和情感宣泄到极致,又不放飞自我的,有几人做得到?

18分钟前
  • 胧月夜
  • 推荐

凯奇公关团队挖漫威的吧?每出一部都是翻身作,翻来翻去的不如多吃点屎。

19分钟前
  • 宅拾叁
  • 很差

两星半。风格太强烈了反而盖过了片子本身的逻辑连贯性,爽一爽就好

22分钟前
  • 明天就现充
  • 还行

剧情很简单,可这片子怎么就像全程嗑了药?魔幻现实主义吗?尼古拉斯凯奇挑片子的眼光真是差意思。

27分钟前
  • 四处游荡的Lily
  • 还行

Nicolas Cage又可笑又可怕的表情和情绪,让观影的我一直合不上下巴。电锯大战真的是太棒!前一般是缓慢美丽的艺术装逼片,后一半是依然缓慢的血浆片。一部有Style的B级片,美的非常俗气。With Ross @ Syndicated BK Late Nite

32分钟前
  • MaxZ 等等等等
  • 还行

十年磨一剑,烂番茄鲜度百分之百。彻底让尼古拉斯凯奇拜托了烂片王称号……演技爆炸的作品!这是一部血腥动作片,故事设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尼古拉斯·凯奇在片中出演一位生猛的大叔,因为他的挚爱被某宗教组织屠杀,一度精神错乱,陷入迷茫之中。

37分钟前
  • 牛忙风子尹
  • 力荐

我是没关PS4么?!这要是非民粹时代的雷锋恩就会被骂死。

40分钟前
  • Nightwing
  • 还行

Kenzo宣传片

41分钟前
  • Speedy Panini
  • 还行

没有被爽到

42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还行

恶灵骑士都敢惹?

45分钟前
  • 米格米格
  • 还行

先打个五星,凯叔一定要顺利翻身啊!!

48分钟前
  • 是三文鱼阿
  • 力荐

氛围烘托得很好啊 还有B级片的蜜汁笑点

51分钟前
  • 麦子麦子酱
  • 推荐

恶的味道,血浆的味道,无能为力的味道,大胆的影像实验与华丽的剧场性了无禁忌,恐怖到了炫惑的地步,令人难以逼视而又叹为观止。

53分钟前
  • 小天猴大眼萌
  • 推荐

导演这货必成大器。

55分钟前
  • 小武
  • 推荐

卧槽这是在用邪教的方式拍邪教电影啊,怪力乱神到飞起!泛滥的红色素和血浆,一本正经的复几把仇,凯奇蜀黍吓skr人啊~~~~~~~~

5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邪教/复仇类题材也能拍成如此cult又装逼的大作,极度风格化舞台剧化的打光布景实在有些过犹不及,前半段磨磨唧唧不知所云,后半段凯奇叔变身超级英雄连对手都没有也是无聊得紧,纯粹成了毫无逻辑可言的无脑爽片,当然血浆指数还是能够勉强满足恶趣味需求的。(54)

57分钟前
  • yihan1010
  • 较差

长时间盯着画面看会很辛苦,因为色彩比较刺眼。但形式手法很美味(虽然也没有很新鲜),是部形式大于内容的片子,而且是部正统的B级片(就是从内核到表现到内容都是纯正的B级),而且还带点粘湖糊黑乎乎脏兮兮朋克风SM歌特感(很复杂吧,上次看朋克X歌特风格的片子还是高地人系列呢)。开始以为苦大愁深反邪教,结果反也是反的,但这是美漫爽片式反杀……有很多意识流风格的描绘(吸毒啦,幻觉啦这样),讲真,宗教仪式尤其邪教和巫术迷信的,都离不了毒品啦致幻剂啦,催眠啦和洗脑,本片也有这方面描绘,不算多。女主不漂亮,但适合拍恐怖片(所以为毛不是部恐怖片……),在邪教教主试图洗脑诱J 她的时候因为被她取笑了而杀死她(渣男的弱小自尊真难捉摸)……后面电锯大战那里不好意思,偶从头噗到脚了~。没有期待才有惊喜。

59分钟前
  • 胡桃园咔嚓女王代表老柴咔了你
  • 推荐

emmmmm 三星都有点儿多呀,画面超级美,剧情不太懂宗教那挂,但是有一丝丝搞笑是怎么回事儿呢?手没停,一直在截图,实在画面好看,美术棒呆了。影片全程音乐几乎没有停过,听得有点儿烦躁。凯奇大叔表演的很好,可是也没什么台词,怎么就成了翻身之作了呢?反正外媒说翻身就翻身吧,说不定从此以后凯奇就能接到好片子了也不一定。主要是还清债了,可以安心演戏啦哈哈

1小时前
  • 希区柯克小迷妹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