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袋袋一起看的这部甄子丹的新作《一个人的武林》,我俩也是丹哥的影迷,一路看着丹哥的功夫片走来的……在现在这个时代,拍出一部像样的功夫片确实很难,早期的一些功夫明星,特别是邵氏动作片的明星现在一点都不吃香了,就像剧中那些曾经的武林高手全部融入社会,开店的开店,打工的打工……现在的功夫片也就那几个动作明星苦苦支撑着,确实不容易,找不到一个好导演一个好剧本空有一身功夫却难拍出一部像样的功夫片!
扯得远了,再回看这部电影,宝宝的戏份大过丹哥了,有武术功底的宝宝在剧中扮演一个武痴,不仅性格扭曲,连表情都扭曲了,发现宝宝特别适合演这种坏人形象,前段时间贾樟柯的根据是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天注定》里,宝宝就扮演了一个杀人犯,原型就是法外狂徒周克华,也是蛮拼的……剧中的动作戏都是有功夫底子的演员拍摄的,这比现在某些偶像拍的花拳绣腿的真实多了……剧情上面比较单薄,说是动作悬疑片,可是呢一点都不悬疑,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一开始就告诉观众了,观众没有什么好猜测的,唯一的期待就是宝宝和丹哥的最终一战,好在最终一战也是蛮过瘾的,虽然不能和《导火线》《杀破狼》里的最终一战比,,也比《特殊身份》《冰封侠》的最终一战强不要太多!
再说丹哥,近几年的作品都没能超越05年的《杀破狼》和07年的《导火线》,想想丹哥也51岁,还能再拍几年啊……电影的最后致敬了很多老牌动作明星,愿长江后浪推前浪,新一代的动作明星撑起这个不太好撑的电影武林!
“功夫,是杀人技。
”《一个人的武林》算得上近年最精彩的动作片,不计功本地汇聚了豪华的幕后班底,许多在片中一闪而过的路人角色,都是昔日功夫片黄金时代里大名鼎鼎的台前幕后人员。
虽然岁月带走了他们利落身手,却无改他们对功夫片的满腔热爱。
遗憾陈德森对功夫片的热诚未能如麦浚龙那般纯粹,《一个人的武林》为了迎合内地审查,硬插了一个和电影氛围明显不合的“正能量”结局,如果能和《僵尸》一样放弃大陆市场,相信《一个人的武林》能够拍得更好。
片名“一个人的武林”官方释义是怎么样我不知道,但于我个人而言就是“快死剩一个人的武林”,是的,港产动作片真的快死剩甄子丹一个人了。
功夫片严重的青黄不接,这是什么情怀也无法掩盖的事实。
之前《冰封侠》抬出了甄子丹+王宝强这对匪夷所思的功夫搭档,虽然搞砸了,但也让大众领教了宝强哥的硬桥硬马,跟甄子丹平分秋色,竟然毫不露怯。
查了资料,原来宝强哥也是少年习武,童子功扎实,难怪刀枪剑棍腾空劈叉玩得有模有样。
本来指望《一个人的武林》连口碑也翻过来,毕竟导演陈德森手下出过《紫雨风暴》这样成色顶级的港片和《十月围城》这样口碑不俗的合拍大制作。
然而看完了,却只让我恨不得重看了一遍《冰封侠》。
这两年,熟悉港片的影迷逐渐达成共识:想从甄子丹电影里找艺术品质,就像从迈克•贝电影找深度一样荒唐。
这位宇宙最能打的大叔,作品文戏稳稳徘徊在零分附近,武戏水准也是起伏有致。
去看他的电影,犹如参加公司年会抽奖,失望透顶大有可能,拿个小奖或许有料,想拿大奖门都没有。
如此一来形成恶性循环,反正观众期待值低,更无须用心编用心拍,只要动作交货就行。
有甄功夫挂帅,难道连爽一把都做不到吗?
遗憾的是,年过五旬的甄子丹,从去年开始,对于不动脑子爽一把这样的录像厅追求,也渐渐力不从心。
往往是前戏各种吊胃口,真上阵了三两下搞定,那点high的时间,还不够奥特曼亮个红灯呢。
我理想中的甄氏动作片,应该走邵氏老片的路线,二话不说动手先,“你这杀人凶手!
”,双方哼哼哈哈……十分钟后,“我没有杀你兄弟,是大刀门王五干的!
”,“错怪你了兄弟,我找他报仇去!
”——这个节奏才合适。
而《一个人的武林》剧本,完全暴露了甄氏动作片的软肋。
100分钟的片长,加起来武斗不到20分钟,剩下80分钟,无非是重复一些空中楼阁的破案信息,没有半丝感染力的感情戏,所有人都像在梦游,说台词仿佛念课本,而台词本身还不如课文耐人寻味。
为了照顾那些被致敬的幕后大佬出场,故事被扯得支离破碎,比如非要来一场毫无必要的记者招待会。
另外我实在弄不懂,不在致敬之列的方中信,其角色存在作用为何。
老甄的表演也刷新了新纪录,比《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还没有层次感,在神秘高人、深情好男人、孤胆复仇侠和逗比二傻子之间跳来跳去,演技无非两套:眉头紧蹙一副饿极要吃人的凶相;要么就是三板斧,傻笑,装憨,再说几句没头没脑的,如此不断循环,他若像洪金宝《龙的心》一样,改变戏路演一个傻子,或许能勇夺金像奖。
更糟糕的是,这片子还套了个悬疑的壳,带观众跟着一群蠢警察兜圈子。
功夫片里有一类过关斩将,警匪片里也有一类连环凶杀,把两个异中存同的亚类型缠成一股,构思不能不说有新意。
然而编导的创新到此为止,完全缺乏纵深发展的推力。
所谓连环凶杀的动机,稍微有经验的观众看过预告片都能猜出来,正片不到20分钟也差不多拨云见日了,叫人直着急,那群警界精英怎么就是想不通,就这智商,去国产恐怖片里都能让假鬼玩死了。
在《冰封侠》,一本正经的老甄被糗事不断的王宝强抢了许多风头,于是他无论如何不肯给后者给这个机会,两人这回都是苦大仇深到底。
然而王宝强的喜感岂是区区剧本可以压制的,带点乡土口音撂狠话就非常好笑,挤眉弄眼暴戾恣睢到完全失去本真面目的表情,更是逗人发噱。
最搞笑的是,为了弥补身高不足,给他安排了一个跛脚的特征,可以名正言顺穿增高鞋,而且演员本身没残疾,穿上了反而“跛足”,正好也方便诠释角色,这么一举两得的妙招,越想越叫人莞尔。
当然老甄不是一点喜剧细胞也没有,两人举着长竹竿在车水马龙的公路上啪啪啪过招,足够封个年度最佳喜剧场景和最佳喜剧搭档的称号。
拳怕少壮,比老甄年轻21岁的王宝强,在这里进一步展露出年龄的优势。
正面对决之前,已经斩下三个半高手,干翻了一票警察,跳了大楼也飚了游艇,功德圆满;再看甄子丹,只调戏了几个囚犯,跟警察玩了几招擒拿夺枪,就算终场赢了,也是占了以逸待劳的便宜,一点没给人正义胜邪恶的心理愉悦。
再算上王宝强闪回那几下子练武,更是老甄难望项背。
单论终场决斗,王宝强也胜出好几筹,身姿矫健,腿法华丽,柔韧极佳,炫耀了蝎子踢,也示范了撑杆跳,被扼住咽喉弓身那个动作,如果没有威亚辅助,他的腰肌力量简直令人惊叹,我那些常泡健身房的朋友,很少能做出这么一个完美而强有力的腰弓。
而甄子丹的招式处处假大空,摆着各种起手式,连招牌的后踢也让王宝强代劳了,打到后来这个传统武术练习者索性用了几招MMA来充数。
看完这片,只让我坚定了一个念头,现实里开打,老甄不到一分钟就要被宝强KO。
其实剧本完全可以反过来,王宝强演个憨厚一根筋的小武痴,年少轻狂铸成大错蹲监狱;甄子丹演走火入魔的老武痴,心魔障目,一心想干死这个后生,反而在决斗中让后生领悟到天下第一的虚无,消除了戾气。
这样不但双方演技有的发挥,还不会出现正派明明身手不济却力压反派的自相矛盾。
功夫是杀人技,当初见这话出现在预告片末尾,很是震撼。
电影里反反复复的说,反而叫人哭笑不得。
用20年前《精武英雄》船越正夫的一句话就能噎死他:要杀人,最好的办法是手枪。
讽刺的是,王宝强最后还真是命丧枪口了。
而搞翻老甄的竟然是卡车而非拳头。
到了两人面对面躺在地上的时候,我已经肠子都悔青了,越发怀念起《冰封侠》里那两个明朝人,还有青马大桥上那场爆了很多汽车的决战,那里的功夫还有点杀人技的感觉,这里完全是逗比技。
(文/方聿南)
故事情节的推进有很多难以圆说的缺陷。
加上武林这么一个略显老套的话题,真是好像有太多难以言说的不合时宜。
但它是一个很纯粹的港产武打动作片(我用了武打动作片来形容,是不是太老套),单看片中的那么多段的动作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白冰的哪一段真是漂亮,动作,镜头,音效真是赞,几段打戏真是很过瘾“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什么年代了,如果不是武痴,怎么还会有这样的人呢” 。
那些人们到底是为什么或大隐或小隐,说到底还是不合时宜,他们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一切终究还是几发子弹解决的。
而不合时宜的只是那些人吗?
终究还是免不了说港片,我不喜欢说隐喻,可终究觉得片子貌似有着很多的难以言说的东西。
合拍片现在的成败得失,人们自然有自己的答案。
可香港电影终究只能往前走。
片子我打8.5分,只为了那几段真心精彩的动作和貌似已经被贬义化的情怀。
有一句话终究还是没憋住,打一星你懂个屁!
先拳后腿次擒拿,兵器内家五合一,一句门派口口相传的口诀居然是一个杀人凶手犯案的顺序。
接二连三死去的武术家令香港警方倍感压力,为了破案,重案组陆玄心不得不与三年前因误杀入狱的原警队教官夏侯武合作,给他一次假释机会,协助自己破案,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真凶封于修死在了陆玄心的枪下,案件终结,夏侯武也得以如愿以偿,返回佛山与自己的师妹单英走到一起。
一部简简单单的香港动作片,却有着不一般的含义,因为这部电影是对那些为香港动作片在台前幕后奉献一生的人的一次致敬。
香港动作片自武侠剧开始,乃至后期的都市武打应该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多少少年因为一部《少林寺》萌生了学武的想法?
又有几多明星成名于动作电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火爆一时的动作片在香港越发难寻,曾经的辉煌不复存在,一如武侠一般,闪亮过后是无休止的沉寂。
在当今这样一个浮躁而喧哗的时代,小清新、悬疑剧、魔幻风大行其道,曾经的侠义好似被遗忘一般,直至《一个人的武林》的出现,才让人猛然醒悟,原来,香港动作片依然存在。
电影中的反派封于修天生残疾,双腿一长一短,本不可能成为一代强者,但是,十数年如一日的苦修代替了天分,港澳拳王麦荣恩、北腿王谭敬尧、擒拿第一人王哲、兵器王洪叶悉数死在他手中,对他人狠的人必然对自己更狠,海盐搓脸,吊打沙袋,用生命练功的封于修也取得了自己满意的成果。
每次出手前用老旧复读机播放的《出五关》好像象征着封于修和关公一般,过五关斩六将,终成正果。
夏侯武因一次错手杀人导致身陷囹圄,三年牢狱之灾让他渐渐成熟,曾经冲冠一怒的合一门掌门不再存在。
往日为了天下第一而相当激进,三年让他清醒,曾经十分同意封于修的“功夫是杀人技”,如今只愿安分生活。
功夫应该是用来匡扶济世的,不该是恃强凌弱,滥杀无辜。
这也是香港动作片一贯宣传的观点,行侠仗义,除恶扶善。
最后一把枪结束了封于修短暂而又精彩的一生,在多数人评价搞笑的同时,我更感觉到一丝深深的悲哀,再好的功夫也抵不过枪,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不得不承认的尴尬事实,也许,这就是武侠不再被人看好的一个原因吧,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改变了人们,一招一式的武打被猛烈刺激的枪战所取代,这是武侠的悲哀,也是动作片的悲哀。
一部《一个人的武林》唤醒的是国人对于曾经那个时代的留恋,不知不觉,曾经的动作明星一个个老去,但是那个时代的烙印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武林不会永远只是一个人的武林。
十一月一号,一个普通的日子,起的又有些晚了,像平常的周末一样,一觉醒来就已经十点多了,昨天说好了,倩姐要给我补课,可我还是食言了,在这里很是对不起倩姐。
昨夜里,我都在干了些什么,似乎也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看着某些事,恍惚间,时间就已经那样晚了。
早上的天还是那么的凉,风雨中,总有种冬天的感觉,但又少了些什么。
沿着熟悉的路,那条走过太多次的路,一样的戴着耳机,听着熟悉的音乐,不一样的心情。
也许是看淡了,所以总有种豁然的感觉,心情是放松的,好久没有那样的感觉了,至少前些天里,我还在苦苦地挣扎。
那熟悉的小餐馆,那熟悉的人,那熟悉的饭的味道,似乎我们之间已经结下了缘分,坐在同样的位置,想着以前的事,如此讽刺,我只能微笑。
路上,下起了雨,很小很小的,如果你不去注意,你可能都不会发现,可能还以为这只是空气里的小水滴,空气是湿冷的,每一次呼吸,你都能感到那直达心底的凉。
戴上帽子,裹着外套,走过,或是路过,或是经过。
只是为了那《一个人的武林》,或是重走那一个人的世界。
这部电影我期盼了很长的时间,当然,首先是因为陈德森,毕竟自己实在是太喜欢他的作品了,当年的各大颁奖典礼上,一部《十月围城》横扫各种奖项,那不是巧合,至少在我看完武林之前,我是那么认为的。
当年的十月把我看哭了,如今的武林把我看失望了,我不明白,两部作品,几年的时间,差距竟是那么的大,我甚至都怀疑这部武林是不是陈可辛导的,毕竟和当年那部《武侠》有太多的相似的地方。
剧情上真的没有太多可以吸引人的地方,甚至有很多的情节说不过去,不管怎样,这样的一个故事,能把他从头到位说的还算清楚,也算不错了。
如果,你是冲着陈德森来看这部电影,我劝你就免了吧,毕竟,从这部电影里,我没有看到陈德森太多的影子。
说完剧情、导演,再说说演员吧,甄子丹就不说了,演技还是那个老样子,估计很多来看的也就是冲着他的打斗戏了,说实话,这次的动作设计真的是超过以往甄子丹所有的作品了,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这次的动作戏,那就是“精彩”了。
但很遗憾的是甄子丹只有两处动作戏,刚开始监狱的打斗,最后和宝宝的决斗,这两处打斗都很精彩,但相比宝宝的打斗那就差点了,宝宝以前和甄子丹合作过,由于那部电影实在是太烂,我也就不点名了,所以我没有去看,所以不知道宝宝在那部电影里的动作戏怎样,但是,这部武林,让我重新认识了宝宝,重头打到尾,每一处都是那么的精彩。
那一身打扮也是很精彩的,胡子邋遢的,像极了现在的我,从这部电影里,我真的看到了很不一样的宝宝。
北腿、锁喉、兵器,还有和甄子丹公路上的决斗,真的是很精彩,我从来没有想象过宝宝竟是这样的能打,而且每一拳每一脚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看来,以后中国的动作片绝对会有宝宝的一片天地了。
但是,个人感觉,除了动作,在这部电影里,宝宝的表现就真的没有太多的吸引人的地方了,尤其是演技,可能是对他《泰囧》印象太深了吧,话语里,我总是想笑,尤其是宝宝抱着花的时候,那一笑,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宝宝抱着那盆仙人球的场景了。
其他人,那些打酱油的,从头苦着脸的,一见面就煽情的,我就不多说了,你们自己去看吧。
还有,一个人的武林,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我是冲着名字去的。
对于我,一个人的世界,这三年来,我写了很多,只为了angel这一个读者,一星期前,我经历了人生感情上的最大的挫折,那一度让我忘掉自己,好在,我慢慢地找回了自己,一个人的世界,我想,总能从一个人的武林里找到更多曾经的自己。
一个人的世界,那是我一个人的世界,为了忘掉那些伤心事,我曾决定不再写《一个人的世界》,但我后来明白了,如果我就此停笔,那我就真的是没有看开,人生如此,生活还得继续,不能为了一个女生而就此堕落自己吧,所以,那天,我决定了,一个人的世界,我还要继续写下去,不管那些故事怎样,发生的或是没有发生的,那都无所谓了。
一个人的武林,谁的武林?
不是夏侯武的,也不是封于修的,更不是陈德森的,也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那是谁的,那不属于任何人。
武林本来就不存在,那存在的只是每个人心中的功夫梦或是武侠梦,一个人的武林,只是一个人的武林。
看到很多的人都给打了一颗星,我还是有点不太理解,我给打了四颗星,那有点高了,三颗星的话,我感觉又有点低了。
一颗给曾经的陈德森,一颗给那些台前幕后的功夫动作者,一颗给一个人的武林,一颗给自己那渐渐淡去的武林梦。
从电影院里出来,外面地上已经湿了,看来,刚才下过了一场雨,我没有遇上。
影片评分偏低,很大原因是俩主角之前接连拍烂片,credit短时间内消耗过大,然后观众就不买账咯。
先挑几处硬伤。
堂前燕这个说法很扯 ,有清一朝,已有武举人,武状元。
我家乡就出过一位武探花,所谓朝廷举办的比武就是瞎扯的。
当然,这个不重要,动作片嘛,故事大概过得去就好了。
这处,就是硬伤了。
五合一的说法,呵呵,从来没听说过。
先拳后脚次擒拿,兵器内功五合一。
哈哈哈哈,虽然知道有几门的祖师、大家文化程度不高,但这水准的口诀也太打油了。
而且还是错的。
先拳后脚。
大概可以说是有,也可以说没有。
说它没有,是拳脚自是一体,现在流传的成熟拳种,别说是拳脚伤人,就是胸、肩、胯也有专门的打法。
说它有,是真有这么一句武林俗语,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
教会了拳,可以自卫绰绰有余,足对得起那份学费。
至于教不教步法(打法)嘛,也可能教的人自己就不会(大多数情况),也可能钱没给够(杨露禅前两次去陈家沟),也可能徒弟秉性乖张逞强(李振番的步法是自学的,师父没教过)。
至于擒拿嘛,就没什么意思了。
一般来说,擒拿并不太实用,有俗语说,巧拿不如拙打;又有一力降十会之说。
擒拿多是占绝对优势时实用,比如对方是个空有力气的外行,又比如人数打人少,公差拿贼时。
兵器内功五合一,这句就比较纯扯淡了。
武功虽然多是在拳脚上下力气,可真正的用出还在兵器上。
影片中宝强和樊少皇都是用剑,其实现在形制的中国剑并不是武器,而是教具,齐眉棍其实也是。
神奇的内功呢?其实多数门派是指内息,调节呼吸,在发力时如何,在受打时如何。
接着挑硬伤,就是杨采妮和主角第一次见面,主角所说的六合论。
其实是形意拳的拳决,太极、八卦两门也有类似的说法,就不提了。
可是两位主角,明明打的是外家,练的也是外家,这里弄个内家拳的拳决,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差不多该睡了,简单再说一处硬伤。
影片最后,约92分钟处,监狱里众人对主角行抱拳礼。
完全是莫名其妙啊。
首先这组人的手型全错了,抱拳礼是左掌包右拳,绝不能反过来。
其次,明明就是写杂鱼配角嘛,之前的打斗就是一帮流氓群殴,这会怎么就成了知礼行礼的呢?
片子还成,缺点新意。
这部电影其实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出彩之处,在故事悬疑性的设定上面显得略微的单薄,但是整体的故事发展和电影的定位来说这些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他只是怀念曾经的动作片时代。
记得上一次看纯动作片还是看印尼的《突袭》不过那个电影看得是打击感没有什么内涵,而且看得除了爽以外并没有美感,这部电影不光透露出了如今动作电影江河日下的实施,同时也是对曾经动作电影的怀念,成龙老了,洪金宝老了,元彪老了,元奎老了,元秋老了,曾经的曾经那个黄金的港片时代已经一起不复返。
看着这部电影我想起前年的《僵尸》都是致敬的电影致敬曾经的经典同时给人一种回光返照的感觉,不过以后到底怎么样这部电影所寄托的和所期望的还是很让人值得去想想。
这部电影的表现出中国人一种传统而简单的家国情怀让故事有了几分人情味,而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电影中的两个人主人公代表着当下动作片的两种出路,一个是执迷不悟的坚持自己,但是会越来越小众,不再可能走向主流,另一个是走向平常融合到其他的电影中,变成其他电影的一种元素,满满的失去自己的特色,不过电影给出的答案似乎选择了后者,看到这个答案真的有点悲哀。
这部电影是王宝强和甄子丹的2014年度第二次合作和冰封比起来这部电影表现的真是好太多了,一个少林寺的出身的一个是武术传统世家,相对于成龙和甄子丹两个真戏子之间的动作表演这部电影更是拳拳入肉刀刀见血,真的精彩之极,而且电影的音乐配合也推进电影发展让我刚好的融入电影之中。
有人吐槽王宝强不适合演这个角色不过我觉得这个角色真的太适合他了,虽让王宝强一直演傻角,这个角色也是如此,不过不是以前的那种傻的可爱,这部电影是傻到比人不能理解甚至有些疯癫,肯定点说就是一个武痴,而且王宝强演的也是很到位,虽然没有太对文戏不过真的突出人物特色,甚是喜欢。
一句话说感受:甄子丹和王宝强最棒的合作,期待这样的动作片以后还会有。
既分高下,也决生死20141208观影《一个人的武林》,打分4/5分一个人的武林和笑傲武林,果然是两种意思。
一种是执著,一种是放下。
从剧本角度来说,好像也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以“先拳后腿次擒拿,方进兵器”这个的顺序放入到hk这种滚滚红尘的资本主义国家只是有点牵强。
导演陈德森的剧情套路不是很懂,没有看过。
动作导演是甄子丹,感觉这次的动作比《叶问》那部视觉效果更佳,但演员的表情有时处理得过于夸张。
不管是戏路,拳,腿,擒拿,兵器,还是公路上那种打斗,还是甄子丹的本戏,他还是短打很给力,好像在天台上那种情况,气势上就输了。
但甄子丹的演戏水平还是差不多,估计也没多少人看他的表情和眼神表达出来的东西,都看他动作了。
王宝强而言,演技感觉有进步啊,除了演阿呆之外,还能演偏执狂。
而一些表情和气势也颇有到位。
白冰长得真不错,但我没看过他的电影和电视剧,还有广告,不知道会不会和张敏一样,但愿她能找到更好剧本表达自己。
后面有致敬武林前辈那种,除了成龙那个我看了熟悉之外(小时候看过),然后更多的动作导演或动作指导,都是不认识的,因为那时候也不会看这个,特意去看也比较少。
元彬和刘家良也算听过。
现在电影也有这样的风气了,就是在一些不重要的角色上,邀请了一些幕后的人员出演,有时甚至是本色出演。
就想到了老罗的天生骄傲的司机了,呵呵。
都花时间看过这部电影了,就花时间随便写点什么吧。
根据影片中的物品和情节,直接说我的建议。
·为什么要叫“封于修”这样一个类似古人的名字?
·“堂前燕”的寓意是什么,封的身世,功夫传承和清朝时的武状元有关系吗?
·封怎样结识女友的,女友为什么给他念拳谱之类的口诀?
·封的师傅是谁,又是怎样习得几位拳脚大师的功夫的,而且青出于蓝?
·封为什么从河北到广东到香港?
·如果说是“武痴”,为什么痴,和他的幼年青少年成长有何关系?
·为何要帮要比武的对手写灵牌,为何用仿古信纸写信给夏侯武?
·夏侯武以前和几位大师都交过手,然后被认为当事第一?
·所以开的武馆吸引门生众多?
·又为何要到香港去当警察教官?
·夏的师傅又是怎样的角色?
夏和师妹到底什么关系?
又亲近又疏远的…·封于修是怎么找到那些已经退隐的武林高手的?
而不被拒绝,不被报警?
·封先天残疾,又为何苦练武术?
·“既分高下,也决生死”这句话是封自己想的,还是以前有人说过?
·夏侯武到底在监狱和封于修怎么联系上的,夏对封的感情是怎样的?
·封为什么要模仿夏?
夏以前打败很多人咯?
可又要杀死是为什么?
·夏回到武馆后,到底和师妹怎么介绍封的,想怎样保护师妹,去山东?
·可是,想搞笑却很不搞笑的,女警官把师妹带到香港,夏可以拒绝啊。
·师妹在封的家里,拿人家骨灰干嘛,她自认为武功比那几个高手还厉害,竟然单挑,故意找死?
不知道是不是想让内容丰富一点,才故意这样设置,却又一个没说清楚,剧情的发展和介绍也没讲清楚。
修改建议:影片开始设置悬念的方法,情节理顺些,后面要给出合理的解释。
如果本片的主题就是“打”,可以在叙述中介绍下各种功夫的优点,杀伤力和修炼难点在哪里,然后真的打的时候,像我这样看不懂打斗的人才会欣赏啊。
可以把“堂前燕”作为引线,去解释封是怎么找到那几个高手单挑的。
比如说,其实,自古以来,习武之人必须谨遵门训,早晚单独修炼不弃,这样封才会单独找到,并决斗。
值得一提的是,侯说3年没练武了,一下子因为师妹半死,就突然比一个一直训练并实战的人厉害?
扯淡呢?
跟足球似的,不坚持训练备战,一下子去踢比赛,体力都跟不上,更别谈技巧。
可以在讲述激烈的打斗间隙,引出封于修的名字来源,师承何门,叙述下封的身世,和女友的认识和相恋过程,很舒缓的节奏,也可以让王宝强不是只是一脸凶相,人物的形象丰富起来。
为了让影片的武林风格更合理,而不至于可笑,可以像《刺客联盟》那样,写一个自古以来就秘密存在的组织,所以现代人并不熟悉,合理性会提高很多。
最后封走向魔道,要让人又爱又可惜的样子……英雄惜英雄的感觉。
电影的主题要正能量一些,那些有自己信仰,为梦想勇敢走下去的人,令人感动……可以用当下社会的拜金和物欲做对比,渲染衬托…还有就是电影配乐了,多关键了,宏大也好,温情也好,紧张也好…可以有吧?
暂时这些,好累的感觉……
人生这么短你不会再看到邹文怀去姜大卫的摊子叫外卖了,而且你这样的片尾给人看我怎能不顶。。。片子本身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更何况作为动作片也是合格的
反派的动机太奇怪了,不过王宝强的造型居然有点帅。
甄子丹就是个傻逼
结局什么鬼……王宝强被拳打太阳穴都不死,甄子丹打成那样又被大卡车撞还能三个月痊愈,强行HE简直拉低水准。给三星是因为这片的武打动作设计是我近年看的功夫片里最好看最精彩的。
王宝强可能功夫是实在,但他这卖相有点…本来红起来是靠演技,这会儿演技不讲了讲武技,那就没啥看头了。加上角色本身就一根筋二缺,武术是杀人技这点在他口里吐出来简直是中二X无限…甄子丹在偶看来是正常发挥无功无过的,于是还有点苦劳。结束前的一段打斗挺好。
悬疑度不够,勉强看完。
Kungfu Mystery#意外地感觉还不错#
不错的功夫片,希望能回归传统,以前的功夫片不也不注重剧情嘛,主要还是看武打啊,又不是剧情片。
我想说功夫片还是刺激好。为什么那些说什么看到王宝强就怎么怎么的?就一星了?自己逼格挺高嘛,,
宝强声音有点出戏😂
3星半 其实故事的概念蛮好玩的,创意上有些李小龙的味道(影片也尤其致敬了《唐山大兄》),陈德森在“围城”后进步不少,不仅注重起了镜头,视听效果的搭配也讲究起来了,足够凌厉的剪辑确实能规避很多问题,因而这也是甄子丹近年打得很过瘾的一部,白冰姐姐也蛮不错,就商业片而言,也差不多是这样了
虽然对国产电影没抱多大希望,但看完之后,我只想说,剧情有没有那么烂好么?而且动作戏也相当精彩,王宝强的表现很意外,格外加一星。打一星的我真想说你们看了么?没看过就在这儿瞎BB,对人不对电影,我特么的真是醉了。只是整成3D完全没必要,太坑钱了,成都这边电影院排片好少,一天就三四场!!!
打的好过瘾呀,嘤嘤嘤,武戏满分文戏忽略不计。演职员打打怀旧牌,又差点在电影院哭咯。我姜老师斩鸭子给鸭子特写不给手特写差评咯!!!王宝强和甄子丹最后的大决斗真是爽到直接想在电影院唱歌🎤!!!!!
编剧食屎啦,真就24k大魔王,一点人性高光都没有给宝宝强体现,纯纯欣赏打戏了。
不痛不痒的剧情~不合时宜的打斗。。。不太喜欢
真的没发现宝强还可以这样刷,真的是要玩坏的节奏啊…不过很赞
武功再高也顶不住子弹太快,打得再好也架不住情节太孬。
甄哥的电影,武戏还是这么带劲,过瘾!PS:劣徒封于修就这么挂了,是时候该老衲出场了。6.3
有形无神的空架子武打片!龇牙咧嘴加太监腔就变坏人了,王宝强一定觉得自己还萌萌哒~
结尾的致敬倒更像是一种缅怀,缅怀那已被黑框框起来的香港电影。武痴如傻根,任你内外兼修,天下第一,也难挡madam的几颗冷弹,想来有些反讽,又有些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