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这是我看过以美国华人为背景的最好看的电影之一,还喜欢《喜福会》,但两剧风格不同题材不同所以不能相提并论。
好看是因为导演的细腻和演员的表演。
作为首次执导影片的Alice伍来说,这部电影体现出了她,作为一个华人女性,同时也是一个gay,从平常人的角度,拍出了这么一部幽默又不乏温情的处女作所体现出的功力。
而扮演Wil的Michelle Krusiec更凭此片获得了05年香港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这部影片还参加了圣丹斯电影节,足以显示影片的不俗。
故事发生在Flushing,这个最近在美国崛起的华人新移民的主要社区。
两个性格迥异的美籍华人女les: 害羞又被动的外科医生Wil,热情而主动的芭蕾舞演员Vivian,在一次年轻人都不屑参加的华人社区舞会上不期而遇。
从她们互相注视的眼神就知道以后肯定会有发展了。
导演对于色彩的运用很顶真,糖果贩卖机的绿色背景,Vivian家的黄色金色装饰,就连Vivian演出剧院前的马路导演都特别要求用水冲洗一遍来显示出她需要的那种效果。
其实从导演配音版我才得以知道,那台糖果贩卖机是她剧组人员跑了很多地方才买到的旧货,从糖果售价就看出了:50cents,现在哪里还有糖果卖这么便宜。
Vivian跟Wil约会的小细节也让人觉得很温暖:小便条,贴心的热狗。
全片始终不失幽默:Wil摔倒的那个场景、Vivian去Wil家拜访时的饭桌暗斗,陈冲第一次看porn,都让我捧腹。
幽默是智慧的表现,可见导演是个聪明人。
由于是独立电影,导演没有充足的资金,从她的自述中得知,陈冲看的porn其实是她的剧组人员和他妻子配音的。
影片里的配乐都是导演喜欢的歌,但她们买不起版权,所以尽量就让别人帮忙翻唱。
影片开头的大桥也是导演所喜欢的。
总之,点点滴滴都透露出导演对这城市和影片的热爱。
两条矛盾的主线:女儿压抑着的同性恋情+母亲不清不白怀孕所导致的家庭和社会舆论,使得观众总是揪着心,并且希望看看究竟谁是孩子的父亲。
为了不让自己的妈妈一直住在家里干涉自己的生活,也让外公放心,Wil开始set up dates for妈。
而Wil和Vivian看似平静而美好的拍拖其实也隐藏着一个很大的问题:Wil对这种关系的羞耻之心使得她们始终没有出柜,一直如地下情人般偷偷摸摸---这样子的关系是不会长久的。
终于,两个矛盾爆发了,但让我们屏气凝神,看看结果会是怎样。
这部影片也是导演献给自己母亲的一封信,希望她看过之后能够明白她的一番苦心。
就如Wil在片中对她妈妈陈冲所说的那句:妈,我爱你;我也是,gay。
《面子》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很多,浓浓的家庭味儿,首尾呼应的剧情和台词,女儿同性恋和母亲忘年恋一明一暗两条线的设置。
看过很多遍,越看越有意思。
最近观影让我颇为印象深刻的是Vivian。
同志占总人口的5%,女同对半分也就2.5%,在这个绝大多数都是异性恋的地球,异性恋找到真爱的几率都寥寥无几,更别提2.5%遇到2.5%并且还是真爱的概率有多大。
对于那些仍心怀真爱理想,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爱情的蕾丝边们,Vivian这样的姑娘大概就是梦想情人了吧。
在性生活中,Vivian是受,是被动的一方,但在这段关系中,Vivian一直都是主动争取的那一方。
Will和Vivian在华人聚会上对上眼,是Vivian在Will购物时用呻吟声给出暗示,是Vivian用信封和零钱留下信息要Will去看她的演出,也是Vivian在演出结束后聊天时说出那句“Then I kissed you on the nose”,对于爱情,Vivian的示意足够明显吧。
接下来的发展,是Vivian教Will不受伤摔倒时打算亲热Will,并且Will刚去Vivian家时那幅画着两个姑娘的画也很有意思。
Vivian生日,她们关系陷入僵局,Will通宵过夜的经历看似Will争取实际是Vivian主动给的。
以及Vivian后来要出国发展,都是Vivian主动争取Will的挽留。
但Vivian也是个聪明的姑娘,就像那句俗到骨子里的“如果我们之间的距离有一百步,我会先走九十九步,然后等你走那最后一步”一样,机场Will欠Vivian的吻,也必须等到Will在聚会时的主动奉上才肯复合。
所以,妹子们,遇到Vivian这样的梦想情人就嫁了吧。
在全球电影院暂未营业的日子里,寥寥几部新片,冷清得少有波澜。
在上半年最受关注的高分电影中,酷儿青春片《真心半解》一定拥有姓名。
没有同性电影常见的悲剧式的浪漫,却在典型的美国校园青春叙事中,碰撞出了关于爱、友情、性取向、少数族裔、家庭关系的火花。
《真心半解》的广受好评,要归功于它的导演和编剧,伍思薇(Alice Wu)。
作为一个华裔女导演,16年电影生涯中,她仅仅拍摄了两部长片。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另一部,曾经一鸣惊人的处女作——面子导演: 伍思薇编剧:伍思薇主演:杨雅慧 / 陈冲 / 陈凌 / 王进 /杨明燊上映日期: 2004-09-12 (多伦多电影节)片长:91分钟 / 96分钟(美国)
豆瓣评分8.7,当之无愧的同性佳作。
甚至在高赞短评中,还有人发出疑问——
无论是《真心半解》,还是《面子》,背后都蕴含着导演伍思薇的个人经历。
伍思薇成为电影导演,有点误打误撞的意思。
1998年,她从斯坦福大学电脑学专业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微软找到了很好的工作。
但她更希望成为一名作家,开始写小说,灵感来自她对女性同志亲身经验,以及她的母亲到了中年时的烦恼。
这也是《面子》核心框架的雏形。
导演伍思薇偶然参加西雅图大学一个电影剧本创作班期间,她用三个晚上,写出了《面子》的剧本初稿,并且打定心思亲自执导。
为了执导电影,她辞去了在微软的高薪工作,并给自己定下了5年内取得成功的计划。
2003年秋,她得到了Overbrook Entertainment的投资,《面子》也在美国纽约布碌仑和法拉盛成功开拍。
《面子》上映12周年,主创在加州ClexaCon重聚《面子》的核心冲突,围绕着一对生活在美国的华裔母女。
年轻的女儿小薇(杨雅慧 饰)是一个干练的外科医生,微佝偻着背,梳单马尾,喜欢中性风的随便穿着。
而小薇四十八岁的母亲(陈冲 饰)在纽约华人社区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一直守寡,活得体面而寂寞。
日常爱好是将女儿拉扯去各种相亲交谊会,让她约见不同的华裔青年。
但小薇是一个女性同志,为了母亲和周围人的面子,她每次都勉强应付。
直到一次交谊会上,她遇到了一位美丽高挑的纽约芭蕾舞团演员薇薇安。
人群中一次偶然的目光交错,却完成了一次对彼此的确认。
小薇害羞而被动,对于自己的同志身份,她选择讳莫如深。
而薇薇安热情奔放,鼓励小薇敞开心扉,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来一往,二人的关系渐渐亲密,但小薇的心里始终有一道坎。
她愿意与薇薇安做彼此的地下情人,但走在街上,她仍然畏惧外界的眼光,害怕自己被看作“异类”。
当薇薇安向她索吻时,前一秒还在嘴角含笑,后一秒仿佛下意识地松开了紧握的手。
除了小薇压抑着的同性恋情,《面子》中还有另一条主线——那就是陈冲饰演的母亲,不清不白地意外怀孕。
她的父亲奉着“家丑不可外扬”的行事原则,将她扫地出门,只得搬来与小薇同住。
小薇得知后大为惊讶,但母亲始终不愿说出,孩子的父亲姓甚名谁。
为了帮助母亲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小薇开始帮母亲物色相亲对象,也碰撞出了各种喜剧情节。
43岁的陈冲,在《面子》中展现了精湛的演技,贡献了几场自然无痕的表演,传递了一个中国式母亲的细微情绪。
怀孕后躲到女儿家,不敢面对家人与爱情的仓皇无措。
当薇薇安以朋友的身份到小薇家做客,问到她肚子里的孩子时,心头一颤却又顾左右而言他。
听到薇薇安给女儿的电话留言,确认了二人不同寻常的关系。
表面上不动声色地看肥皂剧,内心却已经五味杂陈。
《面子》并不是一部单纯的同性影片。
同性恋身份的女儿,中年意外怀孕的母亲。
她们共同面对的,是一个古板循旧的中国式家庭、以及一个虚荣而喧哗的华人社会。
处处有人在身后嚼舌根,聊别人的家长里短,以此为每日最大的谈资。
一面,是长辈以权威的名义进行施压;另一面,是他人闲碎的眼光和话语。
夹在二者之间的每一个个人,都面临着“面子”的问题。
陈冲饰演的母亲,在29年前因父命难违,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
29年后,她又为了维护父亲的面子重蹈覆辙,将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再次嫁出去。
幸福仿佛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为了面子而活。
而小薇作为同性恋群体,更是将自己活在在他人的目光下。
当薇薇安要去巴黎的那天,小薇去机场做最后的挽留。
分别的最后一刻,薇薇安忽然说,吻我,除非在这里当着所有人的面吻我。
但小薇迟疑了几秒,还是像被钉在了地面上一样,没有勇敢地迎上前去。
一对母女,表面上如此迥异,却遵循了相似的行为逻辑——逃避直面的情感,逃避内心的真实。
说不出一句发自内心的“爱”或“不爱”,更多时候口不对心。
小薇先一步选择了坦诚——“妈,我爱你,我也是,gay。
” “怎么可以一口气说这两件事,一边说你爱我,一边这样伤我的心?
”是无奈的叹息,却又终于达成了对彼此的真诚。
走出面子的围城,虽然艰难而刺痛,但终于可以卸下沉重的盔甲,活得更加轻松。
小薇终于明白,自己的妈妈不能再错过这辈子真正的爱情。
而母亲也终于在自己的婚礼上认识到,不能再让“面子”的悲剧周而复始。
于是有了这段精彩的对白,或许是“爱”这个字眼最为密集的时刻:“她不爱他!
”“她爱他!
”“你不爱我!
”“我不爱你!
”“她爱的是他!
”“不,不是我!
”“是我!
”孩子的父亲终于站了出来。
一个29岁的年轻帅哥,背后是一段秘而不宣的忘年恋情。
从婚礼上逃出来的时候,是一个压抑着的情感释放的时刻。
母亲开始畅想从来没有想过的未来,也鼓励小薇勇敢地追求自己所爱。
《面子》给了我们一个中式结局,卸下面子,皆大欢喜。
因为家庭,两人对爱缄默、畏缩,但两人又因为爱,勇敢、果断。
母亲卸下来身上的盔甲,不再强迫自己与不爱的人结婚,大胆地去追求那份真情。
女儿小薇在联谊会上也与薇薇安重逢,并鼓起勇气在人群中亲吻。
但真实的华人社会,又怎可以如此简单地将情感一笔带过,云淡风轻呢?
中国人的长辈,背负着社会认同与舆论压力,要求自己的子女在普世价值标准下成功,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以维系表面看上去的幸福。
中国人的子女,则背负着亲情压力和道德准则。
大多数人选择放弃和缄默,彼此无法沟通的结果,只能是无法真正的理解和贴近。
亲人的爱,却变成了负担和压力的最大来源。
这是爱面子的中国人无法逃避的问题。
《面子》当年在台湾上映时,海报上这样有一句话——“有时候,要丢一辈子的脸,才能换来一生的幸福。
”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直面旁人侧视的目光,发自内心地说一声:“去他们的!
”
*本文作者:豆奶
第一次看saving face的时候是6年前的寒假。
我收拾行李准备去上海,继续大一的第二学期,是一个温书的辛苦学期。
当时妈妈和这套戏里的陈冲梳一样的发型,浓密的黑发盘起来,一样的脸型一样的笑容,她们长得很像很像,连埋怨的声音,不耐烦的神情,有心事的沉默都是一模一样,我因此特地去查了查陈冲的背景,想知道她是不是妈妈失散多年的姐妹。。
我惊讶这一连串情节拍得轻松自然,感动于里面的音乐和灯光,欢喜这样的故事也有大团圆结局,回到学校愉快地推荐给可以推荐的人看。
6年后再看一次,看得很细,听懂了一些台词的弦外之意。
我仍然在收拾行李准备去上海,继续工作,只是一个月后要启程去更远的北欧。。
于是此时我对Vivian去巴黎那场戏有了感同身受: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achieve her greatness,professional valuation.她纠结是因为她有了新的期待,而且她一去是四年。
相对来说我要好很多,我期待的没有发生,也已经可以放下。
而且我只是一年,现在也是best timing。
但和她一样,我也会担心事情不如想象顺利。
昨天出门在外和父亲有了争执,他一如既往急躁又固执,讲话带骨。
我们一天之内转10次车,包括大巴中巴的士甚至摩托车和轮渡。
因他不开车又不肯等下一班正常的车。。
更糟的是他急急地一个人走在前面很快很快我根本赶不上,叫都不停。。
昨晚11点我从风大的渡船下来真的冻死了气死了,回到家我发很大脾气,给妈妈说之所以一直不肯回来就是因为不愿意和这样的父亲一起生活。
我想这可能是我每次回家都要有一次的旧情节。
然后妈妈就小声问:那我呢?
你也不想见到我吗?。。。
现在妈妈也和戏里的陈冲梳一样的发型,只是白发渐渐明显;一样的脸型一样的笑容,只是多了明显的细纹和眼袋。。
她们仍然很像,但6年时间留下的痕迹一对比就变得很明显,但其实她也还不到50岁。
这么多年我一直不在身边,我想她大概有很多白发长出来的原因是因为记挂我在外是不是过得好吧。
我很难受。
我羡慕Vivian自由率性敢作敢当。
真想知有几个“老中”能真的这样的有guts?
并且能有一个真能support你任何所谓losing face选择的Chinese family.以至finally能鼓励到Wil斩钉截铁地说:"Vivian Shing, I am asking you, to dance with me."。。。
给力。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大概只是想表达:这套戏鼓励我们去过自己的生活,勇敢去爱。
但我再看一遍,却想起更多作为一个传统中国独生子女应该承担的一份家庭责任。
如果没有2012,那6年以后,我不知将身在何处,有怎样的感情怎样的生活,不知能不能懂得了happy family的意思。
这套戏彼时再看一遍,不知又将有怎样的感触。
留在这做个记号吧,2011年2月。
《面子》是我最最最最最最喜欢的同志电影。
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看一遍的电影,时间间隔大概是我再一次对爱情失去希望的时候。
🌈每次看完电影,入睡前我都希望梦到变成小v钻进薇薇安热火的被窝。
🙈
羞羞
两个女孩儿零距离接触时会说的话也许是最淫荡的情话
被窝里是我我喜欢小v也喜欢薇薇安,小v又聪明又萌怂(下方会贴出萌怂的证据)。
薇薇安热情似火又美丽撩人。
伍导对小v的刻画是理想中的我,一张干净的面皮,一份很有前途很有存在感的职业-自信,向家人出柜并最终获得支持-坦然,虽然不善言辞却又可爱至极-萌怂,关键是能吸引薇薇安这样有魅力的女孩儿-人生之光。
小v的萌怂证据链。
薇薇安家的假摔教学是电影里我最喜欢的片段,也是最巧妙的的环节。
薇薇安真的太会撩了,小v的表现我不知道该说你太机智还是大怂包。
真的可爱至极。
我想这会是两人相恋片段中最美好的回忆。
僵住了
好紧张
秒怂
wtfbirthday kiss,这么简单的要求你都满足不了,滚开换我来。
🤪
怂+2-铁网救了你害怕见女友朋友的你,看到别人送的🌸的你。
有些委屈又有些挫败。
怂+3,好在你机智的肉偿了妈妈欺负你女朋友了,你就光知道扒饭啊,眼睛瞪那么大有什么用,可爱☺。
怂+4关键时刻又怂了,你都赶到了你到底怕什么啊。
换我来+2
怂+5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再次遭到打击的你。
😁
怂+10086小v虽然怂,但是因为她好看啊,所以是萌怂。
魅惑的薇薇安。
很喜欢这种幽默的小情景
带妈妈去孕检
我左大腿根有个硬块
会不会是癌症啊以及蹩脚的中文台词吃点好的,人生观都能改变少吃点包心菜,吃一肚子气净放屁以及这种走心的艰难的对话v:妈,我爱你,我也是……gay妈:你怎么可以一下子说这两件事,一面说你爱我一面又这样伤我的心。
happy ending
题记:三代人在纽约社区的轻喜剧里我们你够体会到中西文化的交融和差异――――卡夫卡·陆KavkaLu[img]http://202.108.15.241/boardfile/movie/20061/20060101020946.jpg[/img]小薇的妈妈是陈冲演的,我们年代的美人竟然已是半百的妇人,岁月是奇怪的东西,在深处,青春不老!
《面子》是讲述在美国华裔的故事,作为导演的电影处女作选择轻喜剧是明智的,文化的冲突和代沟往往是戏剧最好的矛盾点。
我依旧记得《北京故事A Great Wall》(1986版,导演: 王正方 )里的台词,现在真的应验了这句话,不是美国都是同性恋,而是海外华裔都是同性恋,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描写海外中国人的电影总是和同性恋有关,这是一个似乎有些老套的故事,亚裔社区的隔阂,中国父辈 “卫道者”的形象,太极拳、京戏和算命成为他们一代的标志。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他们思维模式的变化,导演给了观众一个理解别人的方式,最后三代在怪异的组合里大团圆时,我们感动于他们彼此的宽容和尊重。
这部电影有趣的场景是怀孕的小薇妈妈高太太和小薇去诊所别人误会的场景陈冲演的很到位,不露声色的微笑里有着一丝尴尬,这是典型的中国式面子的场景。
同性题材,特别是华裔的比较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然而,有些性招摇的镜头不用其实也无妨,华人社会的抑制对于欧洲人而言就是注视点,就像《蝴蝶君》里的抑制和李安在此道的熟练运用,肉不能吸引西方,吸引他们的永远是东方人迷一样的含蓄。
导演在处理她们慢跑的戏就比较含蓄,或许是我想得邪门,她们此热狗的场景有着某种的暗示吧,爱情,是两个人事情,在日将宽松的环境里我们明白它和缘分有关和性别无关。
高妈妈相亲充满了喜剧的效果,在婚姻问题上中国人是最图谋实际的,婚姻的开放度和自由度是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息息相关的,这点上恩格斯早就说过。
导演不知何处觅来一般有趣的男人,演得个个出彩。
导演伍思薇化了5年筹备这样的本子也借鉴了不少电影,高妈妈找郎君的整个段落是台湾电影《征婚启事》的翻版,高妈妈婚礼被女儿喊停是对《简·爱》的致敬,而成为落跑新娘的段落也有着《毕业生》的影子,虽然借鉴的地方很多,不过导演还是有着自己的想法,有几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守寡的高妈妈可谓年老心态不老,对于女儿是同志的事实从惊愕到接受并鼓励女儿去追求真实反映着中国母亲对于独生女的宠爱。
不过,维微安和小薇在机场通道里的戏有些戏剧化,为了面子主题的高潮导演故意让她们分别了三个月,在如旧的社区舞会上,两个女孩终于大胆迈出了第一步。
小薇和维微安在高妈妈家吃饭的戏导演处理得很好,高妈妈旁敲侧击对维微安的话和小薇的紧张,陈冲演出了一个母亲的敏感和心情的矛盾,华人毕竟是很难接受自己子女是同性恋这个事实。
而且,华人社会的中年妇女是喜欢家长里短的,而这些人性特征都被导演敏锐捕捉到了。
特别是高妈妈怀孕之后社区妇女的闲言碎语,这些为小薇在同性情感面前的犹豫找到了合理的解释,至于,那封揭示高妈妈秘密的来信有些突兀,逃婚和高老爷子最终的接受是导演的安排,不过作为喜剧电影合理的夸张还是可以理解的。
电影真实叙说着三代人之间的差异以及内心快乐,前后呼应的两场舞会表明着社区的渐变过程,舞会浓缩着一个社区的人际关系,在美国上两代华人的圈子就是相对封闭,只有小薇的一代她们才真正融进美国社会。
我非常欣赏演主角小薇的演员杨雅慧(Michelle Krusiec),这个出生台湾,从小美国长大的女孩,有着中国女孩含蓄、收敛的气质,她将欲言又止的窘迫和压抑自己情感的焦虑演得非常到位。
导演自己的表白索这是一部体现人性的电影,她属于整个世界。
作为中国观众,从纽约一个华裔家庭三代人的故事里我们能得到许多启示,比如教育方式和达观的人生态度。
这样的影片真正起到了寓教寓乐的作用。
【附录:影片资料】《面子Saving Face》2005年美国导演:伍思薇Alice Wu主演:陈冲、杨雅慧(Michelle Krusiec)片长:91分钟奖项: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个人评价:艺术性4,欣赏性6(让人开心的电影)2006年1月1日 星期日 上午02时15分 云间 寒鸦精舍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约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Wil和Vivian的电光火石发生得没有任何顾虑,两个人对自己倒是非常了解,暧昧逐渐发酵成情欲。
1⃣️ Vivian教Wil跌倒,镜头给了V的背影,舒展如春日里的杨柳软绵绵倒下去,如果倒在谁怀里怕是任谁都招架不住。
Wil不是个好学生,僵硬地现在原地双手环抱不敢动,V绕指柔地解开她的手,一步步靠近——Wil倒了。
地毯上的亲吻水到渠成。
2⃣️ 唯一的激情戏光游离在两具美丽的肉体上,让人心旌荡漾的情欲紧紧包裹住两个人,发丝、乳房、腰肢……然后,V的电话留言响了。
W突然停住,问V是不是告诉了妈妈两人的关系,V半开玩笑说妈妈以为她们在聊拉丁文。
平时的W突然化身极具主导权的攻,一下咬住V的乳房(啊!
死了!
)然后丢下一句挑衅的话,盖上被子向V的下面进攻。
陶醉在V的笑声里……3⃣️事后烟镜头从点烟的V给到两人。
不得不赞一句,难怪两人感情如胶似漆,事后还知道聊天,多学着点。
V缓缓说,选择去不去巴黎的时间只剩最后5天。
W虚弱地回应,那是个很好的机会……各怀心事,就是这样了。
然而还是V给出了提示。
4⃣️“Kiss me.”W惊慌失措左右环顾,V猫一样的眼里淌出极度失望。
后者已决然离去,前者还在喃喃自语。
5⃣️三个月后锁定V的W,眼神里,全是戏!
我无法形容那种惊讶、喜悦、忧伤、不舍,充满浓烈痴迷的,感情。
每次都会怀疑拉片主角们真的不会假戏真做吗🙂
其實,只要自己願意,無論在人生的什麼階段都可以獲得重新開始的機會。
這部電影是寫給母親的一封“情書”,想對母親說,無論何時開始自己的初戀都不會太遲。
———伍思薇 这是一部两年前的电影,既是导演伍思薇放弃微软高薪职位,耗费6年苦心拍摄的电影处女作,也是她献给自己母亲的一封情书。
“我不是前卫电影人,实际上我要的是悄然颠覆”--入围金马奖应该足以实现伍思薇对自我创作的期待。
要面子还是不要面子?
对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问题。
为此,中国人做事向来忍字当头,奉“家丑不可外扬”为行事原则。
出了事就瞒,瞒不了就躲,躲不了就逃,真逃不了要撕开脸皮了,也寻思着控制传播范围,能不张扬就不张扬,而真的到人所共知的地步,也就只好颜面扫地,夹着尾巴过日子。
运气好的,事隔多日,自然平息,运气不好的,也就时不时要在唾沫池子里游次泳。
这就是一个凡事都要讲面子的国家。
这甚至是一个将面子和幸福划上等号的国家。
每个人都在维护面子,维护那份面子上的幸福。
《Saving Face》,这真是一部有意思的电影。
28岁的漂亮女医生wil开始要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一连串问题:48岁的寡妇老娘未婚先孕,因为不愿意说出父亲是谁而被古板严肃的外公扫地出门;老娘不喜欢她的黑人邻居;发现自己爱上同性的舞者vivian,无法面对忙于为她张罗终身大事的老娘。
这是一个美国的华人社会,也是在异国文化背景下传统观念更为凸现的生活环境。
wil退缩了,或者说她不知道退一步和进一步,哪一个选择才能更接近幸福。
于是,她决定帮老娘物色夫婿,而面对深爱着的vivian,始终有所保留。
可是,生活不是停滞不前的,也不是顺应理想的。
当她终于鼓足勇气对她老妈说:“mum,i love you.i am a gay",她被拒绝了。
之后,她遭遇分手,vivian也要在为院长父亲长面子的期许下远赴巴黎的芭蕾舞舞台,她伤心离开。
wil始终在意周遭人的眼光,无意间丢失了更为重要的东西。
而在老娘的婚礼上,wil终于明白自己的妈妈不能再错过这辈子真正的爱情。
于是有了那段异常精彩的对话:“她不爱他”“她爱他”“你不爱我”“我不爱你”“她爱的是他”“不,不是我”“是我!
”--孩子的父亲,竟然是老余的儿子,一个29岁的年轻帅哥。
一瞬间,所有的固有观念被颠覆了。
曝露在众人眼光里的,究竟是一场撕破脸皮的闹剧还是一个选择自我人生的机会?
要面子?
还是要幸福?
这是一个问题。
电影的结局完满的一塌糊涂。
wil在家族聚会上稳步走向vivian,她终于可以做到在众人面前吻她。
老妈和帅哥甜蜜的让人妒嫉,而外公似乎也已经放下压力,坦然接受了所有的一切。
真是让人感动得完美,我爱这样的完美结局,也相信生活本该就是完美收场。
伍思薇说电影的情节不是自传,但其中的感情却是真实来自于她和母亲间的情感联系。
她的母亲并非陈冲饰演的母亲那样受传统文化庇护,然而,同样的,身为同志的伍思薇向其母亲出柜也经历了很多的心力路程。
如今的坦然面对必然也是双方不吝付出的结果吧。
陈冲演的很好。
比起当年的诸多成名作品,这部影片中韵味十足的母亲更让我印象深刻。
看似孩子气却勇气十足。
和wil之间是母女也更像是朋友的感情充满温馨。
用木讷的语调将诙谐的台词演绎的别有风味。
而wil的扮演者楊雅慧Michelle Krusiec和vivian地扮演者陳淩Lynn Chen实在是让人惊艳的出场。
表演自然,没有过分修饰的痕迹。
她们毫无疑问的为影片加分不少。
“我现在做回了自己”伍思薇说,怡然自在地坐在那里,如她所陈述一般。
“我以前曾告诉自己,要成为这样的人,要成为那样的人,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成为我期望的那样。
现实是,做电影这件事会搞得你精疲力竭,耗尽你每一分力气,剩下来的你根本无心考虑要成为什么了,除了乖乖做自己。
然后你忽然醒悟,这事没什么大不了。
” 是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人生和幸福面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I love u mum,I'm a gay全在这句话里了,如果你可以读懂它,那么你的心就会变得更宽阔。
面子一向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事情,孩子学习不好了家长觉得没面子,老公赚钱不多了老婆觉得没面子,父母不够新潮了孩子觉得没面子,甚至主人权利不够大做保姆的都觉得没面子。
面子这个东西,不过是一层感觉,真的这么重要吗?
我不是想沉重地探讨国人的性格特点等等,其实我就是想写一个简单的小影评,写写刚看完的这部《Saving Face》,中文名字就叫做《面子》。
一个在美国的三代家庭,祖父母是传统的中国人,最讲面子,母亲四十几岁,丧偶,却突然被发现怀了孕,女儿是年轻有为的漂亮医生,是女同。
多么复杂的一个家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苦衷,却又为了面子,无法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于是,母亲死活不肯说腹中孩子的爸爸是谁,宁可听从老父与女儿的劝告,与一个又一个的中年男子相亲,还差点再次出嫁;女儿不敢把自己是同性恋的事情告诉妈妈,与女友过着躲躲藏藏的生活……有了面子,没了快乐。
面子真的那么重要吗?
让别人看着觉得你过得很好比你自己的切实感受更重要吗?
抛开他人的看法做自己就那么难吗?
电影看了大半,我都忍不住要对这母女说,快点公开了,何苦折腾大家也折腾自己呢?
结局还是美好的结局,母亲的爱人出乎意料,女儿也终于大大方方与女友在一起,老父没了面子,却看到家里充满温馨微笑,没什么比这更好了吧。
如果哪一天我们身边的人也都能放得下这个说不清多厚的面子,该有多好。
这部影片好看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好的演员。
母亲是陈冲扮演的,虽年纪已大却依然明艳动人,演技更是自然无痕;女儿的扮演者是Michelle Krusiec(杨雅慧),很出色的华裔演员,在影片里那种干练、独立、有气质的帅气形象很让人喜欢;女友的扮演者Lynn Chen(陈凌)也很适合这个角色,把女同的心思把握得恰到好处。
其他的套用网上的一句影评:“连八婆都那么典型!
”关于女同的电影看得不多,今天才觉得她们的不易,最难在于如何过正常人都有的生活,如何在众人的舆论中活得快乐。
最最后,希望我这个死爱面子的小狮子也能有一天扔掉tmd面子
剧本从李安处获得了很多灵感。结局看似是圆满的,其实仔细看来“接纳”似乎更多来源于妥协。咦?你也是不伦恋哦?好巧,我也是,我们互相接纳吧!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人们对爱情的态度与自由这件事关系不大。 @2016-08-01 23:15:03
外公是个传统的老顽固,母亲和比自己小一半的人有了孩子,女儿又是个拉拉,在那个保守的华人圈子里,这一家子的面子真算是“丢尽了”。
有点不知道怎么表达我看到后半部分童话般结局时的暴哭,我心中最有圣诞精神的电影诞生了。。
陈冲的演技很好,只不过我不是很喜欢这个题材.
又刷了一遍,机场分别戏很能感同身受,距离和时间不是问题,是感觉的问题。是我太胆小,不敢放眼看世界,我还没有争取过就弃甲而逃了。我还没有学会爱别人,怎么祈祷别人坚定地选择我呢
07暑假 蕾羽家
都不知道该怎么打分,想法是好的,但没拍对味道,不是很娴熟,尤其这对蕾丝演员好像永远不在状况。话说这片子我还真不敢给我长辈看,虽然很想推荐= =
最喜欢的一部姬片了,也不止是一部姬片。吃顿好的,人生观都能改变。
每次听中文台词都很尬。糟糕的节奏,糟糕的语气。感情戏也很不流畅,难有代入感。老外眼里的中国人形象总是那么刻板,里面的服装造型太一般了。
我為什麼才看 那個年代簡簡單單的妝容真美
可能在2004年还有一些时代意义,但放到今天来看真·乏善可陈。配角演技好似大型车祸现场;陈冲的线还有一些看头,两位女孩儿的皆大欢喜结局未免太天真了些…今天的法拉盛应该大不一样了吧
真的是部好电影啊,女女的情感也渲染得很到位,画面又美。
颜值太重要了
太假太天真
不合时宜的味道不该模仿李安的
挺好看的~
一般
好平淡的剧情起伏,简直能够猜到结局是什么.逃婚的那一段特别狗血,表达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抛弃枷锁去追求自由与幸福,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的冲击,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中国的背景下拍会更有趣一些
FUCK THEM!!!
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