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剧透虽然主要人物都是kurt想象出来的,但是kurt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已经进了医院,不和外界接触,所以他不能想象出一些太细节的事情。
也就是说,虽然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假的,但是发生的事情和对话大部分都是真的,而且是对kurt影响非常深的事情。
可惜这些对话和事情,在kurt的想象中都非常混乱,被安排在了不同人物不同时期第一次命案1. 妈妈是爸爸干掉的(右侧击打,刚好是门的位置)2. 爸爸猥亵kurt(露营中,想象中的sara的好友讲的笑话可能是事情经过),并且妈妈发现了踪迹并与父亲有过争吵(想象中的继母分别与父亲和想象中的sara的争吵的两段对白),这也是爸爸决定干掉妈妈的原因3. 妹妹sara可能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妹妹报警的时候说爸爸是警察,不在家应该是爸爸教妹妹说的(想象中sara的男友结局时的旁白是:我知道他是你哥哥,可是和你没有关系)而且小姑娘报警的录音太冷静第二次命案1. kurt画画,画出了门后还有别人的真相,不过目前医院的医生不能理解。
转院后有可能发现kurt心中的洞,在医院爸爸没法进去和kurt接触,也就是只有转院的时候才有可能杀掉kurt2. kurt转院是被注射了镇定剂,并且有2名保安。
怀疑两个保安可能转院当天晚上决定出去玩或者怎么样,反正没有太在意kurt转院的事情(想象中的sara和姐妹在厕所抽烟商量晚上玩的对话)后面非常乱,我看了几遍都没有特别明白。
我理解的是:3. 不算kurt,这次死了2个人。
4. 还在医院,爸爸就干掉了保安1(这个时候保安2可能不在场,kurt可能还在镇定剂作用期间,kurt看到的场面可能是与想象中的sara男朋友死亡场景相同),保安2gary不知是看到了逃跑的背影还是什么原因去追爸爸(最开始gary拿着手电筒在医院附近树林1里找人,这时穿保安服的还是gary本人),可惜能力不足被爸爸打晕了5. 应该是打晕了gary之后,爸爸给kurt换上了gary的衣服(爸爸的车上),然后开警车带走晕了的gary和没什么反抗能力的kurt。
因为kurt希望能有人救他们,所以想象出了发现被打晕的gary的司机,可惜并没有,司机也在想象中死了6. 爸爸开车,gary醒了,跳车逃跑了(想象中司机救了gary或者kurt之后,gary摸车门上的按钮的场景,<个人觉得kurt应该没有能力知道怎么开车门>),跑到那个类似加油站的小屋报警(不知道打911的是gary还是kurt),可惜没有接通爸爸就追来了,用刀捅死了gary。
kurt可能跟了过去,又目睹了爸爸杀人的场景(所以很多想象中的人死亡方式都是被反复插捅),后再树林2中逃跑7. kurt可能去马路上向路过车辆求救未果,被爸爸枪击死亡(试图保护想象中的继母的donny也是被枪击死亡)遗憾的是,没有人揭露父亲的阴暗面,大家看到的都是“kurt到哪就有人死”“没有看见其他人”,kurt感到非常困惑,明明是那个魔鬼在为非作歹,为什么周围的人告诉自己全都是自己做的?
也因此,kurt丢失了自我
超爱看悬疑电影,但是没写过什么影评,因为自己的智商也是有限,好些个电影,如穆赫兰道、致命ID等,自己看完了还要借助大神们的影评才能理解透。
但是,可能这部电影没有那么经典?
没见到什么大神的帖子,目前网上流传的一些个解析影评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故小弟在这里稍微修正一下,如有分析错的,我只能说:那很正常!
哈哈哈哈!
首先来一个客观真理,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很多地方,其实是没有什么争论的必要的,因为电影里面本身就没有交代的很清楚,这些地方就是要观众去yy的。
然后,进入正题。
电影内容如下:1.父亲Baker有恋童癖,摧残自己的儿子Kurt2.妹妹Sara生日那天,Baker日常摧残自己儿子,并将妻子杀害,然后又嫁祸给自己儿子,身心俱损的Kurt被误认为是弑母的凶手,精神受到重创并被关进了精神院3.N年后,关押Kurt的精神病院的守卫被袭击,Kurt出逃,路边摔倒,撞了脑袋,躺路边开始YY4.父亲Baker开车赶到,一枪将儿子Kurt崩死5.父亲Baker开车回家,他已经再婚,并且和新妻子又生了一个小男孩,这个小男孩是新的被猥亵者那么故事就到此结束了,很圆满的结尾,最后的父亲Baker,姐姐Sara,新妻子,小儿子,一家四口生活的非常幸福美满现在,撕逼开始!
1.关于是Kurt弑母还是Baker弑妻?
这个问题真的觉得没什么好撕的了,想想也是Baker弑妻好吧,电影总要有点儿内涵吧,总要反应点儿什么社会现象吧,总要引起人们的什么共识吧。
无非就是抨击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被猥亵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么。。。
呼吁社会关爱儿童身心健康哇。。。
难不成想表达一个精分的孩子给家里带来的灾难有多么的恐怖么。。。
有没有搞错。。。
而且啊,片头的录像带交代的也很清楚,妻子叫Kurt是honey,但是叫袭击她的人是叫的sweety。
2.妻子为什么被杀?
也就是Baker为什么弑妻?
有人说Baker有暴力倾向,这个我觉得不一定噢。
Baker是个恋童癖,这个很明显,但是影片中可没有任何地方显示Baker是有暴力倾向的。
关于杀人动机,很简单,看影片结尾处,以上帝视角拍摄的屋内剧情,妻子进屋之后发现了Kurt的精神萎靡,然后她问了:Kurt,what‘s wrong?
(Kurt,你怎么了?
)这时Kurt站起身来去抱他的妈妈,如果Baker此时不出来,那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就是,Kurt会把Baker猥亵他的事情讲出来!
所以,Baker一不做二不休,然后你懂的3.影片哪里是真实的,哪里是Kurt YY的?
这样说吧,真实的地方很少,开头的录像,以及随后警察来家里把Kurt抓走那段是真实的;Kurt在精神病院里小时候那段是真实的;Kurt躺在大马路上回忆起的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是真实的(一定要躺着回忆的,他在自己家里站着回忆的那些是YY的,就是姐姐Sara道出他的真实身份后,他回忆起沿途杀人的杀人狂正是他自己,这段回忆是他YY出来的)再就是马路边Baker一枪崩死他是真实的,结尾处Baker开车回家上楼探望自己的小儿子是真实的。
其余部分,全是YY。
至于如何区分的真实世界和YY世界呢,看这个世界里面的人,只要挂在精神病院墙上的照片里面的人出场了,那么这个世界就是Kurt YY的。
所以,关于影片开篇Kurt要转院接受治疗的事情,这个是Kurt YY出来的,因为Baker回家之后和继母说起了要给Kurt转院的事情,继母这个人就是Kurt YY的,现实世界的继母不是她。
所以,转院这件事,纯属YY。
当然也不排除这件事确实发生了,然后Kurt借着YY,把这件事转移到了自己的YY世界里,但是,在电影里所描述的转院的事情,确实是YY的。
连带着开篇Baker到医院去探望长大后的Kurt,还和医生讨论给他转院的事情,都是YY的。
4.关于人格之战在Sara道出了Kurt的真实身份后,Kurt便开始了和自己另一个人格的正面对决,这里就可以借鉴搏击俱乐部了,一个精分,自己和自己打架,自己抽自己大耳光纸开始是面具人格占了上风;然后Sara打开了音乐盒,唤起了Kurt的记忆,Kurt占了上风;然后Sara说了:I know what happened,面具人格可是Kurt他心中的老爹幻化出来的啊,你都know了what happened了,那我肯定出来弄死你啊;但是Kurt为了保护姐姐,在内心世界里一剪子把面具人格给捅了,哇哈哈哈哈当然自己也晕倒了;这时姐姐Sara往出走,此时在Sara背后站起来要杀她的,其实是面具人格(因为Kurt是精分这件事已经被拆穿,所以在旁人眼里,已经看不到面具男了),然后父亲Baker一枪把他崩了,这时崩死的其实是面具人格(Kurt内心里那一剪刀没捅死他),大家应该也发现了,Kurt在吃了Baker第一枪之后,冷漠的脸上忽然有了表情,然后还叫了一句Daddy,这代表面具男被崩了,Kurt回来了,然后Baker开了第二枪,第二枪打的才是真Kurt。
至于为什么面具男忽然出现在车里,如何穿墙进的Kurt家,如何这个如何那个,为什么杀人的时候走的那么慢,本来就是个YY的世界,他面具男忽然飞天上来一个火遁豪火球也不稀奇。。。
5,剩下的就是一些影片交代的很模糊的地地方了(1)影片开篇小Sara报警的时候,听她打911时候说的话有没有觉得很奇怪?
“Sara,你daddy在家吗?
” 我们的小Sara的回答是“不在家”“家里还有其他人吗?
” 我们的小Sara的回答是“我老哥Kurt,he was bad today”(这句听的不是很清楚,有点儿吞音了,我没听错吧)小姐姐你是故意想卖了你老哥是么开篇那盘录像带,后来赶到的警察在Kurt家播放了,所以,这盘录像带是会作为重要证物的,所以Baker在杀了手持DV(还是啥高大上的录像的东东)的妻子后,是一定会检查一下录像的,看那个大录像盘,貌似只能用电视机和DVD播放吧(sorry,对这种老式录像设备真的不了解,没玩过。。。
)电视机在客厅,Sara在客厅的沙发上睡觉,Sara你真的不知道你老爹在家吗?
总之,再加上Sara打电话时候说的那些奇怪的话,给我的感觉只有一个,Sara在说谎,而且感觉非常像是Baker在Sara旁边盯着她打的这通电话。。。
(2)警卫到底是谁打伤的?
在最后的回忆里,一个女医生的声音说的是:he must attack the guards。
没说kill,也可见干掉两个警卫这种事是他YY的。
网上有人说是Baker干掉的警卫,然后诱导Kurt跑出来的,因为牢底坐穿的Kurt应该没实力杀两个警卫。
而个人倾向于Kurt袭击了警卫,至于打没打死,不知道,打了几个人,不知道,可以知道的是他确实搞了一套警卫的衣服穿但是这些真的不重要。
他怎么打的警卫,怎么搞到的衣服,为什么打警卫,一个精分的思维是我们这些凡人所能洞察的么。。。
导演可能也是没分析出来所以才没正面去描写吧。。。
包括Kurt躺在大马路上回忆自己摔下来的时候,都刻意避开了究竟是他自己摔下来的,还是他老爹推他下来的。
有网友说是他老爹推他下去的,因为他爬起来之后,说了一句:you did this to me?
意思是:你居然把我给推下来了???!!!
可是Kurt的YY大概始于他掉下来之后脑袋撞了一下,而非始于他吃了他老爹一枪,所以,当他爬起来的时候,也大概记起了他老爹对他做过的好事,所以这个this,指的应该是他爹猥亵他又嫁祸他这件事,而不是说他老爹推他了(3)霸王硬上弓上文也提到了,精分的思维,我等凡夫俗子无法揣测,但是YY的戏这么多,还是强势揣测一下吧,就借鉴穆赫兰道的思维,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a.Kurt的YY其实应该是follow他内心的,他Daddy跟他说,这(猥亵他)是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小秘密噢所以Kurt在精神病院的桌子后面的洞很隐秘,Baker调查出这个洞的存在之前,居然还把屋子里另外两个人给赶走了。。。
所以即使是在Kurt的YY世界,这个洞最后也还只是Baker一个人发现了。
他的内心很纠结,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别人,但是又极其渴望别人知道这件事,因为在Kurt的YY世界里,他的妹妹Sara,是知道事情的真相的b.Kurt内心深处是很爱自己的家人的,他最后躺大马路上,依旧会回忆起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玩耍的画面;而且他在YY世界里,被人从马路边救起之后,人家要送他去医院,而他却说想要回家,潜意识里的第一反应是保护自己的家人c.隐隐的感觉,他的内心深处,是恨,或者说是嫉妒Sara的,因为父亲Baker一直猥亵他,所以他心里可能觉得不平衡,看他的YY世界里,父亲对Sara是千依百顺,就连女儿晚上要去小树林里啪啪啪,父亲都如此纵容,继母也说父亲Baker太过于娇惯Sara了d.想不起来了,有没有人补充的,打字打得好累啊。。。
有没有人来吐槽的,哪里分析的不对,指点一下,第一次写影评,小心脏还是比较激动的
如果是kurt乘转院的时候杀了两个警卫逃出来,假设他从树林中摔下也是因为自己臆想中的人,那他父亲为什么恰好能看到他?
而且还说一切都结束了,有准备地杀掉他?
没有恰好的话,kurt的臆想不就可能成为现实?
个人认为是一切是kurt父亲操作的(如果pat用警察佩戴的枪杀了kurt,能否查看子弹确认凶手?
)
烧脑?
这种完全靠强行把反转灌进你的脑子的影片很烧脑吗?
需要你进行一丝一毫的思考吗?
这已经是吃完消化好再拉出来再反刍个七八遍然后直接静脉注射到你体内了!
有《致命ID》这样优秀的人格分裂片在前还能拍出这么垃圾的影片,而豆瓣一个个号称阅片无数的人却给这种电影两颗星以上,难以理解,难以置信。
每过个几分钟就要闪回到病房里的男孩,反复强调这一切是他幻想出来,有毛病吧?
真怕观众get不到你的意思,你可以拍的直来直去一点,没必要一直闪回。
而且既然都是kurt的幻想世界了,为什么不能把剧情搞得更离奇点或者更靠谱点?
整个一画虎不成反类犬!
一个超自然杀人狂,在这个有警察的世界观内杀人无数如无人之境?
你这不是个tm男主幻想出来的东西吗?
就tm不能再合理点或者再离奇一点吗?
这脑瘫的幻觉占据了整个影片的99%,真是又臭又长,无聊至极,以至于我开了三倍速看都火冒三丈。
还没明白的人,我来言简意赅下。
很简单,片中真实死亡的人我罗列下:母亲,两个警卫,kurt,然后,没了。
是的,没了,为什么?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片中不断回溯的棒球队合照,镜头一直有交代,那是kurt在病房里一直盯着看的海报,10多年来他一直在看,因为人格缺失,他不断的把这些人意象化,这个意象的过程最后在他临死前一一显露了出来,而且有了很切实的身份,但毫无疑问,这些人他根本不认识,全是他幻想的,也就是死亡幻想。
说到死亡幻想,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杰克吉伦哈尔出演的《唐尼达克》(国内译为死亡幻觉)这部电影,其中死前幻想这一点,和这部电影如出一辙,不过《唐尼达克》要好看得多,为什么?
这里就不赘述了,你们去看了就知道了。
两个警卫是Kurt杀死的,也是真正的现实,父亲在最开始回家路上的时候,就碰到了kurt,此时他动了杀人灭口的想法,然后也这么做了,故事就是这么简单,期间的小丑造型,各种逃路追杀,巴拉巴拉,都是kurt死前通过棒球队合照里的人来幻想出来的,不过他在幻想中把自己的人格强加在其中一个警卫gary身上,也是因为他杀死了gary后穿上了他的衣服,至于为什么他要把gary的人格强加到自己身上,导演没有说明,但也不重要,强加了才能为整个幻想过程的叙事确立好角色,也才能有所谓的第一个反转(然而其实一点也不反转,片中只要gary在的场合,不是电话信号不好就是灯一闪一闪的,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杀死了kurt之后,父亲继续开车回家,女儿还是那个女儿(谁告诉了你长大后的女儿到底是样子了吗?
没有吧,之前那个?
你先入为主了伙计,所以有人说“续了一屋子人”真是让我笑掉大牙了,更可笑的是,还一堆人点赞),但妻子已经有了第二任,又有了个小男孩,并不能确定这个小男孩是随继母过来的,还是说是这个父亲和继母的亲生儿子,亦或都不是,认领的?
这些都不重要了,唯一确定的是,噩梦还将继续。
对了,《唐尼达克》有第二部,片名是唐尼达克妹妹的名字,国内还是译为死亡幻觉2,当然,没第一部好看。
很喜欢导演的镜头节奏,开场欢乐的派对,科特欺负妹妹,并且用棒球棒愤恨的打挂树上的挂件。
妈妈去找科特时,也采用Dv手法,也就有了镜头的局限性,增强了观众的猜测心里,因为未知领域超多了。
只看到镜头跟随妈妈被棒球棒打死这场简直设计得太帅气。
让我们开始联想之前科特这个熊孩子,并且镜头给妈妈脸一下下被打到变形,这个感官刺激以后,到单独给手一下下被打得微小挣扎和血喷溅在白色床单上的这种处理手法,真的比一直看打脸死亡的过程刚让人感觉到凶手是凶残变态。
反正这个镜头我给五分,爽爆了。
还有一个是在树林里车上,两女孩点烟,火机的亮光突然车窗出现人脸,我吓一激灵。
但转而却不是变态杀人狂,而且他们两个的男朋友故意逗乐。
导演镜头运用得真的拿捏人心,有节奏,有感情,会说故事,有陷阱又有提示,我太喜欢了。
当得知科特打伤警卫员跑了以后,第一次出现制度警察被杀人狂追赶,就预想到是凯特的人格分裂,之前导演有所交代,所以看的还听清楚明白。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科特穿的是警服追他的是带面具的两个人格设定。
这就让我想起凯特的爸爸是个警察,而妈妈被打死的时候,最开始妈妈和凯特说过,是叫孩子甜心,被打以后模糊说出口的是亲爱的。
这就让我怀疑,凯特之所以变疯去精神病院是因为看到自己的父亲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初步猜测,随后警察局打电话给凯特老爸,老爸作为警察去检查科特在精神病医院的房间,里面的画作,有眼睛的,血腥的,一个精神病人的画作是他思想的传达。
老爸在床铺低发现了一个地洞,爬进去看,墙上写着爹地的英文,这第一个镜头给得我心里一阵酸楚。
地洞一个孩子内心深处最深的秘密,在哪里他才敢说真话,就能肯定是他爸杀死的他妈。
加上墙上一副一个警察在前面,后面一个恶魔的画,凯特的内心映射,一个人前的警察父亲人后的杀人恶魔。
凯特受他老爸的影响特别大,所以才分裂出了两个人格,一直被变态杀人狂魔追杀的自己。
好几处精彩反转。
单刀直入先说感受,影片立意非常新颖,就是拍摄手法一般,叙事有点太过于磨磨唧唧,以至于很容易看到一半把人耐心磨没,坚持到最后的人才会恍然大悟,然后绕回去看片头被自己遗落的细节。
片中有两处震撼我的一个是开头妹妹报警电话说她哥哥叫Kurt,此时字幕打出了编剧的名字正是Kurt,这位Kurt只有这一部作品,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部根据真实经历改编的作品。
第二处是Kurt濒死之际看见久违的恶魔的脸——也就是自己亲爹,和生日会猥亵自己的脸重合那一幕。
先说剧情:Kurt的父亲是一名小镇警察,和母亲还有一个妹妹住在一起;父亲经常猥亵自己的儿子kurt并威胁他不要说出去,Kurt已经因此情绪低落,在妹妹五岁的生日上他积压的压力发泄在妹妹身上,他回到房间后父亲再次性侵了他,然后母亲去他的房间跟他谈话,就在Kurt即将告诉母亲他被父亲性侵这个秘密时,躲在门后的父亲怕事情败露冲出来用球棒杀了母亲,并且一如既往威胁儿子闭嘴并栽赃给了他,kurt被送进精神病院,本身因为受到性侵加上被栽赃所以kurt的精神分裂日益严重。
十年后kurt的医生提议将他转院去条件更好的大医院,去条件更好的医院意味着kurt有可能会有被治愈的机会,父亲的所作所为也可能会败露,所以父亲的压力很大,但恰巧此时kurt袭击了守卫并穿上守卫的衣服逃出了精神病院,父亲接到任务一边寻找他一边打算趁机杀他灭口;他找到了Kurt并枪杀了他,在濒死之际Kurt的脑海中幻想出了一出他在跟自己分裂出来的人格以及一直以来最恐惧的心魔——也就是他的父亲的化身作斗争的场面,所有出场人物都是由他一直在精神病院看到的一张陌生的大合照里的人物扮演。
最后父亲以正当击毙逃犯为由成功脱身,也掩盖了所有的真相,回到家中和真正的女儿,第二任妻子和新的儿子团聚,然而新的儿子在被子里恐慌的神情暗示着父亲的暴行仍在继续。
剧情很多人已经做过解读,认为这是一个很绝望的结局,真相将永远会被掩盖;我认为只有一个值得推敲的细节就是仍旧有最后一个证人,那就是妹妹sarah,当然前提是她还能想起来的话。
最显著的证据是报警电话居然是妹妹打的。
按照录像显示Kurt扔蛋糕是下午两点,然后父亲性侵完母亲前去沟通是下午五点,也许客人都走光了,妹妹在电话里说家里没有别人,接线员问爸爸在不在妹妹回答“他是个警察”,直到接线员又问一遍“你爸爸在不在”,她才说“不在”,这里暗示她爸爸很有可能在家,并且第二遍按照父亲的指示才说不在家,制造不在场证明.并且妹妹电话里说kurt was bad today,这个指向性非常的明确了,按照录像和Kurt本人回忆妹妹并没有当场看见父亲杀人,但是为什么她打电话还指名道姓说自己的哥哥Kurt今天表现很糟?
毫无疑问这就是父亲杀人后把妹妹带到母亲尸体旁,给她洗脑说你看这就是你哥哥干的,快报警,然后在一旁指导着她拨打的报警电话。
然后就是Kurt幻想的情节里有妹妹对Kurt说“其实我知道你发生了什么,我知道真相”。
如果妹妹不知情,Kurt一个弥留之际的人幻想的内容并没有加入这个情节的必要,这暗示着Kurt认为妹妹知道他父亲才是凶手——也就是他看见父亲拉着妹妹去指认自己了。
至于妹妹为什么后面没有说出来,我个人认为一方面当时妹妹当时很小,甚至她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打电话报警的时候还情绪很平静很茫然;而且她并没有当场看见父亲杀人,案发现场只有Kurt母亲和父亲三个人,是妹妹先看见母亲的尸体,然后再被父亲洗脑然后教她去报警。
五岁的记忆很薄弱,所以她很容易就被洗脑,潜意识里就变成是哥哥干的,日后随着时间流逝记忆也会模糊,也想不起来细情了。
再一个,Kurt小时候对妹妹有着一定程度的恨意,他在妹妹的生日抢她礼物,拿蛋糕扔她,这些不仅仅是因为他太熊,结合他后面潜意识的幻想反映出来,父亲对妹妹特别纵容,就连继母都抱怨,而且妹妹还知道真相,我认为这暗示着在幼小的Kurt眼里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放过了妹妹甚至很宠爱她,但是却虐待自己,所以对她抱有恨意,导致他故意欺负她,而妹妹也不明白为什么哥哥对自己这么mean,她并不喜欢kurk,反而父亲对自己却很温柔很宠,所以她自然而然的更会相信“好人”父亲的话,再说,一个五岁的孩子从有意识起跟哥哥相处才多久,哥哥还老欺负自己,她又能对哥哥有什么印象呢。
也不是没有可能妹妹有一天在某种催眠的帮助之下能回忆起当时父亲是如何带她看到现场,并且如何教她打电话的,也许到那时父亲的新儿子作为受害者站出来指认自己的父亲,妹妹这思尚存的记忆被唤醒,就能帮上忙。
当然,悲观主义者会认为这个希望太小,不过导演浓墨重彩给妹妹这么多戏份,我想也代表了他本人的希望。
背景:父亲杀了母亲,男孩背锅进了精神病院1.因为他爹,男孩分裂出小丑人格,在转院时杀了一个保安逃跑了,另一个保安追出门也被杀了,然后换上保安衣服就以为自己是保安了,拿个电筒在树林找小丑,最后摔在路边,磕到了头,有人开车路过没看见他就开走了(事实上是他爹在开车,还给他了几发子弹,因为他会丢失这种记忆,所以一开始不知道他爹给他子弹头了),然后精神病院的照片在脑子里浮现开始做梦了2.在他最开始的梦境里,他被一个男的救上车,他自己也说了“我觉得,我快死了”事实上他就已经躺着路边快死了3.后面梦里人格斗争捅了小丑(自己),老爹又补枪,以前老爹杀🐴的记忆浮现了。
4.可能因为生命马上到尽头了,脑子好使点了吧,他爹在马路边枪杀他的记忆浮现并夹杂着救援人员的说话声“没有脉搏了”“没有心跳了”这种话(这里能证明之前都是做梦)最后他爹开车回家,除了他爹其他人的形象和之前完全不一样(毕竟他爹让他记忆犹新所以记得清楚吧,也足以证明之前都是幻想或者说做梦),二楼还有个小男孩,老头子又用那种猥琐眼神看得小男孩瑟瑟发抖。
如果说这男的分裂成小丑杀人不是做梦,而是把其他人看成精神病院那张照片的样子,那后边那段医务人员在路边抢救他的画面根本就没必要出现了
《旧日噩梦》算是我近期看到过的一部好电影了,个人认为大部分逻辑自洽且有代入感和可观性强的就是好电影。
观看指数⭐⭐⭐⭐⭐恐怖的音乐和闪动的画面感让我直接质疑我找的是悬疑片还是恐怖片,一个人看终究还是需要一点胆量的!
过程中因为画面的恐怖以及血腥,暂时停止观看,但最终还是忍不住把它看完了,再三思考,还是决定为它写出我的第一篇影评。
以下涉及剧透!!!
介意勿看!
1、个人认为大致剧情:幼时被父亲性侵和栽赃陷害的科特因为转院机会,以及自己转化分裂的恶魔人格影响,杀死两名保安后,准备换上保安的衣服回家保护家人,结果被臆想的恶魔人格推入丛林,不慎跌下。
昏迷过程中幻想自己与恶魔人格搏斗的一系列场景,最后在处心积虑赶来的父亲的枪下成为一抹亡魂(此中幻想在前,现实在后)2、幻想前于现实的推测点:从他于草丛中坠落苏醒后,所有遇到的人都是他病房外粘贴的同一张照片上的志愿者们的面孔,可以合理推测这些均为他臆想的事情。
在精神病院住了十来年的科特我认为他是具有这种臆想能力的,虽然有人质疑,他十几年都住在精神病院,怎么就知道露营以及各种真实的社会活动? 经过百度查阅,1904年已经有人在杂志上发表露营相关的文章了,即便没有电视或者学校教育,我认为精神病院应该会有杂志以及护士的聊天等等都会有这样外界的小窗口,所以也没有到了完全与外界封闭的状况,他对外面的认知也不至于完全就跟个小孩子一样……故而我觉得这些臆想是可以存在的。
还有人可能还质疑,如果说他本身遇到的人都是幻想,那么那些与他间接相关的事情:例如警长的搜索等等一系列也都是臆想吗?我认为全部是臆想,这就好像是做梦一样,当你自己怀疑这是个梦的时候,你的梦境反而会把焦点从你身上移开,这个时候,你好像像个旁观者(上帝视角)一样,看着你的理性思维填充这个逻辑,然后再次沉溺于其中。
2、弑母本身并不存在的推测点: 这个别人的解析已经很透彻了,包括击打力度以及方向以及科特在臆想中最后的回忆都完全可以印证这一点。
甚至科特幻想的这些人他都是友好保护以及对待的(包括他沉浸在自己是盖瑞的假性人格中),故而他本人格一定是个善良温和的人。
这一点也可以说明在被父亲性侵后,他一定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导致易怒暴躁的表象来保护其实内在脆弱的他自己。
时间已经过去太久,导致他都不太记得当初到底真实的事实是什么样了,但是他心里一定反复叩问自己: 是不是自己做的? 最终他在回忆里终于回想自己被侵犯和陷害的一生。
故而才与现实中的父亲刚打了个照面,他便立即悲愤的质问: 爸爸,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不过迎来他的也是一个蓄谋已久的谋杀而已。
3、至于科特被定罪的合理性的推测: 虽然有一点漏洞,但是我认为现实中是可能存在的,警官系统出现的漏洞,其奇特的立案以及定案,在哪个地区也都存在(你们可以自己搜搜看那些案子),我们把剧中的侦探太过神话了……依据现实里的事实来看,才能觉得这个电影的细思极恐……4、关于电影本身: 电影的最终,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电影开篇的另外一点现实的东西,禽兽警长真正的生活,他的女儿以及第二任妻子……以及那个瑟瑟发抖的男孩……希望这部影片,能够给予我们警醒: 艺术来源于生活,假使我们的生活从未经历过这样的风雨,也希望我们不要高高在上的嘲笑别人的人生像个悲剧!
多一个人愿意以公正的言论认真的对待事情本身,也会让这些身体上已经遭受过莫大悲伤的人们愿意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
从而使悲剧的发生越来越遥远……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七号影库(Theater7)剧情无聊,叙事没有逻辑,演技拙略,节奏糟糕,可它依然值得一看。
评分:6.60丨影库榜:195剧 情 简 介柯特从小就患有精神病,在妹妹莎拉5岁生日当天,他用球棒打死了自己的母亲,极为残忍。
就这样,他被关进了精神病院,一晃十多年过去,却依然没说一句话。
柯特的父亲帕特是一名警察,在柯特出事后,他一直闷闷不乐。
虽然娶了新的妻子,却从未真正开心过,因为柯特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结。
这天晚上,莎拉到外面玩,精神病院突然传来消息,柯特失踪了。
看守他的警卫一个死亡,另一个叫盖瑞的也不知去向。
警方赶到现场后,初步分析是柯特杀死一名警卫外逃,盖瑞在追踪他。
帕特非常担心,因为他害怕柯特会回家,做出一些伤害家人的事情。
于是他安排一个警员回家看着,自己给莎拉打电话。
可是不知为什么,莎拉一直没有接。
没过多久,精神病院附近的公路上又发现一起交通事故。
司机当场死亡,可奇怪的是,他似乎在撞车前就已经被钝器所伤致死。
怪事一件接一件的发生,一个护林员也被发现死在屋外。
而所有的凶案都指向一个人:柯特。
稍晚时,派去家里的警员给帕特打电话,他声称莎拉和朋友被柯特追杀,正好被盖瑞救下。
几个人现在都回到家中,暂时很安全。
受到消息后,帕特暂时把提着的心放下。
可是没想到的是,在精神病院附近搜寻的警察竟然发现了盖瑞的尸体……影 片 浅 析这部片子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用“烂片中的瑰宝”来形容丝毫不过分,在看完之后,它让我感受到全片100分钟的煎熬并没有白费。
如果可以分段打分,我会给影片的开头打8分,中间打2分,结尾打9分,也就是说抛去开头和结尾,影片的过程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但是不看却不行。
其实“烂片”的定义很广泛,对我来说,无聊的剧情,不合逻辑的叙事,拙略的演技,糟糕的节奏把控,以及过多与剧情无关的情节,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即可称之为烂片,这部电影则基本符合。
比如影片充斥着太多无聊又没意义的情节,比如盖瑞晕倒后被路过的司机救下那一段戏,演司机的那位老兄演技着实尴尬,且这段戏我认为完全没有意义,就好像是为了结尾凑个全家福硬套上去的,我甚至都不知道他在被杀之前一直在害怕什么,点个烟都要犹豫5分钟,可笑之极。
再比如莎拉和朋友在野外Happy那一段戏,同样的无聊透顶,硬加上去的激情戏反而会让影片的格调顿时下降,没有美感,更不会让人血脉喷张。
所以说影片的过程中为了营造氛围而设计的情节是非常失败的,生搬硬套,可有可无。
但是作为“瑰宝”,该片自然有可取之处,且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比如影片的开头,导演通过一段家庭录像式的拍摄方法引入剧情,非常真实,代入感极强,且那一段情节极为血腥,或许会让承受力弱的人很不适应,但正是这一段出色的设定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
然后自然是结尾了,相信没被剧透过的朋友会为结尾的反转感到震惊,至少当时我看完后是非常意外的,整个故事也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这里要夸一夸编剧,首尾两段情节设计非常精妙,且影片过程中也在多处做了铺垫和暗示,只是这些铺垫略显简单和反复了。
事实证明,烂片的制作也可以在编剧精心操作之下加分很多,像这部电影IMDB标记人数只有4位数,豆瓣条目大多都是英文,本应不为人所知。
但是因为它给人带来的深刻印象让更多人在看完后会推荐给他人,而如今该片豆瓣标记已经超过1万,也算没有那么冷门了,所以作为一部给我带来惊喜的悬疑片,我认为它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有的电影你看着很精彩,可是看完之后索然无趣;有的电影你看着很无聊,可是看完之后让你虎躯一震。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七号影库(Theater7)专注分享最值得一看的悬疑片作者:小九 审核:小七
只要你有一定的阅片量,这样的结局反转,其实很小儿科,也很好猜。
最让人惊悚的莫过于人心呀!
事实证明7分的恐怖片不如6分的好看,演技差、剧情故弄玄虚
也许编剧不错,但是真心没看进去。
只猜到第一层,尼玛后面的反转简直逆天了,还有这么多闪回真是闪瞎双眼。。。
套了个老套青春恐怖片的外衣,让一切都觉得是在按部就班的杀时间后,最后几分钟让人不由自主的骂了句“我擦”。是的,世界永远比你想的要再黑一点。这片大概算另一种叙述性诡计吧,只是骗局都是观众自己写的。暗黑结局总是让人难受,好像吞了只蟑螂。
好的悬疑电影要做到让人觉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又猜不透结局,一般是两个办法,一是像《惊魂记》《小岛惊魂》那样用高超的叙事来掩护真相,二是像《恐怖游轮》那样先让你自以为猜到了结局,最后再抖出真相。此片走的是后者,但是在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的方面做的很拉,因为大部分剧情居然都tm是男主臆想出来的,而真正的幕后boss也没有做到推动剧情的作用,而让这个剧情发展很牵强……套用《小岛惊魂》的那个影评的话来讲,好的悬疑片看到结局是&#34;哇塞原来是这样!&#34;,这片看到结局是&#34;卧槽怎么是这样?&#34;
不知道多少人坚持到最后十分钟,我在这之前都是快进着看的——手法老旧, 剧情漏洞,表演差劲。所有这些给前面打五分,最后的几次反转加1.5分,大概就六点七八分的样子。
2024.5.16,没有引人入胜的剧情
俩年轻女演员的演技实在是让人捉急。
仅仅保留开头和结尾的话这个片很不错,可是中间有很多很大篇大篇没有必要的东西
#家有变态#系列...制作有点粗糙但气氛很足紧张兮兮的。不过为啥会在精神病院走廊的墙上挂普通人的合照?
第一个反转猜到了,第二个反转确实出乎意料,还不错
《致命ID》+《搏击俱乐部》+《生死停留》+《月光光心慌慌》+《非常嫌疑犯》,剧情多重反转,结局意想不到,几乎将所谓“烧脑片”的经典套路都拿来了,不过前面有点冗长无聊,精华在最后十分钟……
金发妹纸出来的时候我发现这个电影我看过 但是几乎没有情节印象。。两个小时 我觉得蛮无聊的 往上的资源也都十分模糊 还不如九几年的电影 不太好看 反转可以
两星给爆头特效和结尾临死臆想的梗
精神分裂系杀人狂能把恐怖紧张感拍到这个程度还不落窠臼真挺难得。比michael myers系列要好看一万倍。虽然最后的反转再反转有点在预料之中,不过一些镜头还是恐怖效果拉满。
前一个半小时太烂,结局有点意思。
这部的出众在于,[剧透]当猜到了《致命ID》般的剧情而暗自窃喜时,就在结尾《生死停留》的揭晓时刻到来时,这二者使得交织在一起而出现的最后父亲开门和小男孩醒着躺被子里的画面冲击力巨大,不寒而栗!!!
这个叙事结构和手法看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