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幸运神与衰神

幸运神与衰神

主演:徐志辉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年份:2017

《幸运神与衰神》剧照

幸运神与衰神 剧照 NO.1幸运神与衰神 剧照 NO.2幸运神与衰神 剧照 NO.3幸运神与衰神 剧照 NO.4幸运神与衰神 剧照 NO.5幸运神与衰神 剧照 NO.6幸运神与衰神 剧照 NO.13幸运神与衰神 剧照 NO.14幸运神与衰神 剧照 NO.15幸运神与衰神 剧照 NO.16幸运神与衰神 剧照 NO.17幸运神与衰神 剧照 NO.18幸运神与衰神 剧照 NO.19幸运神与衰神 剧照 NO.20

《幸运神与衰神》剧情介绍

幸运神与衰神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许多和杜鹃,是一对从小在乡下长大的青梅竹马。因为杜鹃随父母远去上海,两个小伙伴相约在树下埋下各自心愿,20年后再见。而两个人的人生,却因为这两个心愿变得大不相同。 杜鹃离去的那一刻,许多从小相依为命的奶奶不幸离世,许多从此孤苦无依,又连走衰运,上厕所找不到纸还是小事,吃饭买单找不到钱包也时常发生,他去过的大厦,自习室,商场都会因为他的到来莫名停电,就算乖乖宅在家里哪儿都不去,也会被电脑触电。公共交通更不用说,坐上公交就会出车祸,坐上出租车,汽车就启动不起来。但是即使这样他仍然努力地活着,作为建筑设计师,一直努力做设计将设计投稿,却回回没有下落。 而世界另一个角落的杜鹃却一路好运连连,上名校,进入世界百强公司,平步青云做到设计总监,刮彩票回回中奖,年中奖次次不落,家中的中奖得来的礼品堆积成山。许多的衰,让他身边没有一个朋友,老板也视他为蝼蚁,给他下了最...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感谢您的服役我放纵情欲的夜晚超越猫老大惹鬼回路2:轮回再侵破晓徂徕山生活像阳光一样灿烂死侍与金刚狼暴走神探告诉我关于黑海的事驾驶我的车无限斯特拉托斯2:世界清洗篇与妻书锅炉工东京出租车锁匠同路人行尸走肉:死亡之城第二季你是我的光芒解放·终局营救祝福的钟声断林镇谜案第六季武林有侠气之白叶苍苍墙壁之间重回1993之纵横人生侠客行大江东去汉尼拔第三季小龙虾游山庄最食人间烟火色

《幸运神与衰神》长篇影评

 1 ) 阿辛正传时间线和历史事件15条

正如电影《阿甘正传》侧写了美国近代史一样,这部翻拍作品也包含了不少印度历史事件和人物,

阿甘正传8.4[美] 温斯顿·葛鲁姆 温斯顿·格鲁姆 / 2002 / 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天才通过白嫖渠道看完《阿辛正传》这部影片,没什么水准作影评或鉴赏的,纯属闲的外加几分个人爱好,整理出影片时间线和相关历史事件及人物,就当作观影佐料给大家伙儿劈一波吧:

阿辛正传 (2022)7.02022 / 印度 / 剧情 喜剧 爱情 / 阿德瓦·香登 / 阿米尔·汗 卡琳娜·卡普尔1.阿辛出生 祖父出征 1971年第三次印巴冲突,因克什米尔分治爆发的边界问题冲突,直至1976年印巴恢复邦交才画上句号。

其中其实也不乏与兔子部队的摩拳擦掌和被慈祥的“关爱照顾”,而本片中未涉及。

2.阿辛适应矫治护具 1977年3月全国紧急状态解除,这是由英迪拉·甘地牵头的通过政治手段铲除异己的一次全国性紧急状态,印度“铁娘子”手段可谓不一般。

3.阿辛首次求婚鲁帕 1983年6月 印度板球队夺冠 ,板球可以说是印度国球运动了,而印度板球队作为英联邦运动会万年老二 首次翻身夺冠,起码印度观众不用“日内瓦 退钱!

”,这份荣耀不亚于我国足再闯世界杯小组赛了。

4.阿辛首次探亲 1984年6月 在阿姆利则发生的蓝星行动 金庙事件,此处仍是二番登台的英迪拉·甘地 推行的强硬措施施政 致使尚武派“锡克教教众”对其执政不满也进一步断送(物理上)了自己的执政生涯。

5.阿辛教跳舞 1984年尚在大学时期的文艺青年沙鲁克·汗还未正式出道,此处联动客串年轻版自己的天王真是好新好青涩,此处还原了阿甘中现象级偶像“猫王”埃尔维斯的舞步,其中曲目是1975年阿米塔·巴强主演电影《Sholay》译作“怒焰骄阳”插曲【Mehbooba】律动很复古很宝莱坞可谓时代记忆,一代人的青春标签了。

怒焰骄阳 (1975)7.31975 / 印度 / 喜剧 动作 爱情 惊悚 歌舞 冒险 / Ramesh Sippy / Dharmendra, Sanjeev Kumar, Hema Malini6.阿辛德里探亲 去广场合个影都能见证历史,1984年10月 时任总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们应该是赞成因果论的吧,由此牵扯出印度全境反锡克教大冲突,阿辛妈妈一招巷遁削发求生术的场景,点题印度宗教矛盾下求生百态现实残酷的一面。

7.阿辛德里求学 1989年夏季,关联人物:拉尔·克里希那·阿德瓦尼 印度人民党领袖,在赢得大选席位后庆祝游行。

8.阿辛首次停课 1990年8月 印度曼德尔委员会曼德尔计划激起高低种姓冲突矛盾升级,映射出当时社会动荡不仅因为政治、宗教、还有种姓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当前印度反复重演着。

9.阿辛“疟疾”停训 1992年12月 印度北方邦圣城阿约迪亚的巴布里清真寺毁寺运动及后继1993年春发生孟买暴动事件等。

这段历史事件发生都有史可考,阿辛罢训也有据可依,本段喜剧效果拉满,但是我没怎么笑,莫名其妙。

10.阿辛巡山参战 关联事件1999年5月卡吉尔印巴冲突 结果印方惨胜结束战争,战后双方仍然是剑拔弩张。

11.阿辛荣誉授勋 即1999年卡吉尔战争大量伤亡赢得战争后的一次总结表彰仪式,关联人物印度总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 执政期间 核实验 外交等方面颇有建树。

12.阿辛办厂赚钱 家庭作坊到大企业集团,印度鲁帕集团现实中确有该企业,男士内衣领行业龙头且首屈一指,另外投资的奶制品公司指向印度奶业巨头阿牟尔乳业,即阿南德牛奶联合会有限公司(Anand Milk UnionLimited),致敬阿甘原片中无心插柳投资卖“水果”的科技公司。

13.阿辛伙伴穆罕默德顿悟 关联事件2008孟买酒店恐怖袭击事件,该事件改编电影也有巴方工具人顿悟的场景,阿甘原片仅有越战背景映射战后社会百态,此处却借阿辛的乌龙救援牵出两国本是同根源本可以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现实矛盾,这种夙愿多部印度影片都有涉及(评论区留言可作后继观赏目录)。

14.鲁帕送鞋 印度Walkaroo品牌鞋是印度国民品牌,如同我国鸿星尔克 片中还原阿甘Nike Cortez 致敬同时把自己代言的品牌推向影迷群众,阿米尔汗夹带私货有木有。

15.阿辛跑印度 印度国境南北向及东西向虽不及米国或我大中国,但是他仍然跑出了4年7个月2周3天比阿甘的3年2个月14天又6个小时多了不少,咱就是说怀疑阿三开挂了吧。

关联人物1号:新闻中的安纳·哈扎尔,印度社会活动家,印度反腐运动倡导人2011年4月进行绝食抗议活动,通过决心终使《印度反腐法案》促成。

关联人物2号:海报上的纳伦德拉·莫迪 众所周知的“莫铁钳““印度懂王”于2014年5月赢得大选成为第14任印度总理至今。

作为翻拍电影作品已然很用心了,因为对《阿甘正传》电影的热爱,本片中对不少情节处理抱有期待和幻想,没有过度改编让我倍感欣慰,同时也没有令人失望的处理,本着个人喜好历史更喜爱电影的初衷,为了舒畅地观影体验,整理出以上关联的历史事件和内容,不足或有误之处望广大网友指正补充。

 2 ) 一般

看的出来阿米尔汗已经努力的改编了,但是这个故事本来就是深深植根于美国历史的,强行对应,多少有些别扭,首先是时间线延后和缩短,美国是巨变40年,印度是宗教和边境战乱了30年。

比如棒球变成短跑、巧克力改成炸脆球有点怪怪的;有些情节也只能删除,比如男主妈妈和女主的一些大尺度隐藏情节都删除了,估计是怕观众受不了吧;乒乓外交没了,但是有几秒钟主角手上拿了只熊猫玩具,可能是暗示去了中国吧;阿甘在广场上穿过人群找女主,也算是名场面了,也没了;阿辛经历的历史事件也变少了。

说一个比较难看出的情节,1:41:06处电视里放的是震惊世界的孟买酒店事件的新闻。

改的不错的地方是救的人改成了敌人,多了一份印巴历史的微妙。

原来的阿甘给一个个人讲,变成阿辛在火车上给很多人讲故事,周围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倒是挺印度的。

最妙的是猫王改成沙鲁克汗,沙王自黑,笑死。

另外,本片很多地方用了特效美颜表现阿辛和女主的不同年龄段,沙鲁克汗出现的这几秒也用了特效(沙王之前的电影《脑残粉》里对这种技术就已经用的很娴熟了)。

阿米尔汗的表演感觉一般,还不如之前《我的个神啊》,而且我觉得和造型也有一定关系,阿甘的造型看着比较憨,阿辛就蛮正常的。

电影比较争议的是因为宗教问题,阿米尔汗是穆斯林演的是锡克教徒。

 3 ) 当你经历过人生历练后,要回到单纯是非常困难的事。

1994年,由湯姆漢克(Tom Hanks)所主演的電影《阿甘正傳》(Forrest Gump),相信至今依然都是許多觀眾心中最完美的電影之一,故事講述一位純真傻氣卻心地善良、有著驚人的運動天賦的阿甘,在人生衝擊下跑遍整個美國的歷程,更定義了20世紀下半葉歷史事件的里程碑。

由於出色的演技、紮實的劇本、流暢的敘事和充滿深意的生命哲理,當年《阿甘正傳》無論在商業和口碑評價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全球票房高達6.77億美金,在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還抱回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視覺特效、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剪輯等大獎。

如今,相同故事、相似劇情,完全是印度版本《阿甘正傳》的《拉辛正傳》(Laal Singh Chaddha)即將上映,本片由「印度的良心」阿米爾罕(Aamir Khan)主演,描述拉辛的成長過程,以及他在印度歷史的大時代洪流下,所遭遇的驟變,但他依然能用最純真的初衷,勇敢的活下去。

幾乎可以說,《拉辛正傳》是一部劇情跌宕起伏、感人肺腑的史詩級電影,導演也以全新的視角,重新敘述了榮獲多項奧斯卡獎肯定金獎名片《阿甘正傳》的故事。

故事描述頭腦簡單、心地善良的拉辛,一心一意只想為他所愛的人帶來幸福,並且以他這個看似微不足道卻堅定不移的人生使命為出發點,帶領觀眾見證了崎嶇坎坷、動盪不安的印度近代史。

湯姆漢克之於阿米爾罕,絕對是這系列電影能如此成功的關鍵之一,這兩位演員的偉大程度基本上都代表了整個國家的精神象徵。

看他們的演出是種幸福,能欣賞他們出神入化的演技更是感動,在那舉手投足的細節中,彷彿角色都活出了特別的風采,特別是社會上最微不足道小人物,也有綻放光芒的機會。

在影史上,翻拍的作品本身就不容易,除了要取得授權外,還得在基於原著的精神上所有發揮和延伸,但《拉辛正傳》就在這點上做的非常完美,你我除了能透過阿米爾罕的視野,重新感受整個故事的精髓,他還用一種堅毅、質樸、永不放棄的決心,傳遞無限的希望和想像。

《拉辛正傳》就像台時光機,透過阿米爾罕的腳步,一步步引領觀眾重溫印度歷史,更穿梭於印度各個重要景點,彷彿壯遊般引人入勝。

阿米爾罕分享,為了這個角色,他非常努力的在前期的準備功夫上,像是他必須提前蓄個大鬍子,還得設身處地的感受拉辛的心理,回到那個純真的心境中。

「我現在57歲,但是我拍攝的角色,卻是從18歲開始成長,進入角色的思想是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這樣才能讓觀眾看到拉辛在不同年齡階段的過程,但最難的是,當你經歷過這麼多人生歷練後,要重新獲得那種純真是非常困難的,這是我面臨最大的挑戰。

」因此在電影裡,他的角色從18歲一直演到50幾歲,多虧強大的特效,讓阿米爾罕在年齡的外表表現上有著非常出色的面孔,「雖然我看起來絕對不像18歲,好在技術團隊在減齡方面做得非常傑出,最難的是我要為年輕的心態做好準備。

」他補充,人會在一生中學到很多的東西,但不會一直保持純真,後來他把這個角色投射在自己兒子身上,用直覺的方式來扮演拉辛。

畢竟,飾演拉辛這個角色,對任何演員來說都是一大挑戰,除了年齡之外,還必須以極少的台詞表現出拉辛內心的各種情緒。

拉辛從小到大經歷了許多艱辛的苦難與歡樂,內心有各種不同的感受交織,但是他卻很少說話。

對印度影壇國寶級演員阿米爾罕來說,飾演這個角色是他從影以來最艱鉅的其中一個挑戰,他也為了這個角色,從爭取版權、擔任監製開始,就和角色一起共存。

阿米爾罕表示,身為演員,《阿甘正傳》這部作品從各個角度都非常令他著迷,因為他非常喜歡故事主人翁那種善良和非常強大的真摯。

「我們常在電影裡面,看到超級英雄可以以一檔百,他們見到不公不義的事情總會挺身而出。

」「對拉辛來說,他也是個英雄,不過他的力量是純真,但他從不把這個當成自己的力量,這就是一個善良的本質;當你遇到一個無辜的人時,我們常常會想幫助他,不讓他躊躇不前,讓別人也有不凡的力量,我在拉辛身上看到這種樂於助人的本質,希望印度的人民也能感受到這個感動。

」事實上,對阿米爾罕來說,《拉辛正傳》完全可以說是他的愛的結晶──他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才終於把這部電影搬上大銀幕,更花了十年的時間才取得拍攝印度版《阿甘正傳》的授權,這也足以證明他除了帶著百分之百的敬意,重新詮釋這個故事、並向這部經典名片致敬以外,也矢志要將這個故事帶向更精彩的全新方向。

而有別於傳統印度電影基本上都不可或缺的歌舞、演唱橋段,《拉辛正傳》則完全捨棄了這一點,目的是為了忠於原本的電影基礎,更在合理的劇本安排上,迸發更多想像。

阿米爾罕還分享了自己對拉辛的看法,「他是純真的、不抱怨,並且知道如何將過去都拋在腦後,如果有人說他的壞話,他會保持沉默,即便心情不好,他也會繼續生活,因為這是媽媽教他的道理。

」他表示,「關於和母親的連結,我和拉辛的看法一直是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可以和這部電影這麼有共鳴,因為母親,我在生活中學到了很多人生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阿甘正傳》在劇情上,非常巧妙地將主人翁阿甘虛構的人生故事,和20世紀美國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交織在一起,比如說越戰以及水門案。

而《拉辛正傳》中,拉辛的人生則是和印度20世紀近代史發生的重大事件巧妙地交織在一起,包括印度女總理英迪拉甘地於1984年遇刺身亡以及1999年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武裝衝突卡吉爾戰爭。

此外,《拉辛正傳》中也有和原作電影稍微不同的改變和故事設定,比如說將阿甘最有名的人生比喻──「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將嚐到哪種口味」,改成印度最受歡迎的街頭小吃酥炸球──「人生就像酥炸球,雖然會讓你吃飽,但你永遠不會感到滿足。

」酥炸球是一種圓形的酥炸餅,中間塞滿了美味的內餡,食用的時候會再倒進一些風味獨特的香料水,是一種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共食的街頭小吃。

雖然《拉辛正傳》描述了一個平凡人物的人生故事,但是他的人生旅程卻是非同凡響,這部電影也以史詩般的格局刻劃他的人生。

拉辛的人生旅程帶他走遍印度各地,從德里到孟買到南印度喀拉拉邦和更多地方。

這部電影在印度各地超過100處外景地點取景拍攝。

「老實說,我們能夠獲准在一些外景地點進行拍攝工作讓我有點驚訝。

」導演阿德瓦香登說,「我們就像是要求要去月球實地取景拍攝,事先就假設這種事絕對不可能發生,所以我也只希望能夠在一半的外景地點拍攝就已經很滿足了,最後能夠在我們要求的每一個外景地點取景拍攝真的是夢想成真。

」《拉辛正傳》是一部你絕對不能錯過的作品,無論你是阿米爾罕的影迷或《阿甘正傳》的忠實觀眾,都一定要徹底感受這部電影背後扣人心弦的溫暖。

 4 ) 主要剧情1:1翻拍,就是看看细节的印度化改编

美国《阿甘正传》&印度《阿辛正传》...翻拍嘛,主要剧情当然1:1,就是看细节的印度化改编...美国阿甘的人生像一盒巧克力,印度阿辛的人生像一盒炸脆球。

美国阿甘在公交车站给几个人讲故事,印度阿辛在火车上给很多人讲故事。

美国阿甘出生在二战结束后不久,印度阿辛出生在1970年代。

美国阿甘妈妈通过性贿赂才让阿甘上了正常小学,印度阿辛妈妈一番话就感动了校长。

这个改编挺合理的,印度阿辛家庭条件跟美国阿甘差不多,但放到印度,相对就高了,阿辛妈妈不需要做出那么大的牺牲。

美国阿甘小时候因为戴腿箍给猫王提供了灵感,印度阿辛是给沙鲁克·汗。

美国阿甘中学参加橄榄球赛,印度阿辛就是赛跑。

美国阿甘cue到了非常多的真实历史事件,印度阿辛没那么多,主要就是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遇刺身亡和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

美国阿甘并没有太多宗教元素,印度阿辛很多,并且跟剧情和主题高度相关。

这个在印度还引发了一些争议,阿米尔·汗是穆斯林,而他饰演的阿辛是锡克教。

美国阿甘女朋友珍妮的信息量很大,反战/性解放/毒品/嬉皮士运动...印度阿辛女朋友鲁帕简单很多,就是在娱乐圈的艰难打拼。

美国阿甘参加了越战,印度阿辛是1999年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卡吉战争。

美国阿甘的战友巴布祖传捕虾,阿甘退役后就去捕虾。

印度阿辛的战友巴拉祖传做内衣,阿辛退役后就去做内衣。

美国阿甘在服役后期参加了乒乓球队,印度阿辛是跑步队。

美国阿甘在战争中救出的丹中尉失去了双腿,印度阿辛救出的默罕默德大哥也失去了双腿。

角色设定改编较大,默罕默德大哥是巴基斯坦人,阿辛的敌人。

同样是反战,印度阿辛主要是从反对宗教冲突引发仇恨的角度。

印度版嘛,倒是没跳舞,加了好几首歌,都很符合剧情,也都很好听。

通过阿甘跑遍全国,展示了多处印度的风景名胜和壮美山川。

 5 ) 阿米尔汗追寻的印度意义

《三傻大闹宝莱坞 》《地球上的星星》《外星醉汉PK地球神》,这些热门电影让我们认识了阿米尔汗这个印度传奇演员,这一次他带来了印度版的《阿甘正传》欢迎来到本期的迷失放映室,这一次我们来聊一聊阿米尔汗的《阿辛正传》《阿辛正传》无法成为《阿甘正传》,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性追捧。

除了先来后到的原因之余,阿辛所经历的印度往事,相较于阿甘所经历的那些美国往事,未被全世界范围内的观众所熟知,难以产生共鸣。

《阿甘正传》当年如此风靡,能够打败了《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夺下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除了与这两部影片同样优质之外,《阿甘正传》代表了好莱坞富豪故事向平民故事的转变,代表的是普通人也能共同参与美国历史的美国梦。

《阿辛正传》无法造就的印度梦,究其原因,不仅是国际形势还是印度特色——印度特有的种姓制度。

别的不说,即使在电影当中,低种姓演员也无法出演高种姓的角色。

阶级的难以跨越,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无法跨越,注定了印度梦仅属于少部分人。

主演阿米尔汗,曾在访谈里深刻剖析过印度存在的社会问题,对于种姓制度的不公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然而《阿辛正传》瞄准的不是种姓制度的不公,而是印度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宗教。

这也是整部电影之于《阿甘正传》最特殊,也是最有意义的存在。

在翻拍时,《阿辛正传》除了完整复刻了《阿甘正传》的结构以及画面,在细节上的改编更符合印度特色外,最为重要的是某些印度大事件的加入。

也就是阿辛母亲对阿辛说的“疟疾”。

1984年,阿辛跟随母亲前往阿姆利则探亲,阿甘生命中的“疟疾”首次出现。

6月份阿姆利者爆发金庙事件——针对以宾德兰瓦勒为首的锡克教原教旨主义势力在80年代发动的多次暴力事件,二次登台的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推行强硬措施,出动武装部队攻打了锡克教的圣地金庙,并且击杀了宾德兰瓦勒。

阿辛母亲交代阿辛别出门,外面有“疟疾”。

同年(1984年)10月 时任总理的英迪拉·甘地在官邸被她的锡克教贴身护卫刺杀,之后的四天时间里,印度教复仇者在德里对锡克教众进行血腥报复。

锡克家庭的地址清单被公布,并有谣言称锡克人正企图秘密推翻国家,有组织的暴力事件在城市中肆虐。

阿辛的发髻正是锡克教的标志。

卷入风波中的阿辛母子,不得己削发求生。

这就是“疟疾”时出门的代价。

1990年8月7日,照顾印度贫弱阶层(低种姓)的曼德尔计划实施,引起了全国性的大辩论和种姓间的大冲突,阿辛首次停课。

阿辛母亲交代正在读大学的阿辛别出门,外面有“疟疾”。

1992年12月 印度北方邦圣城阿约迪亚的巴布里清真寺争端升级,印度教众认定巴布里清真寺所在地是印度教大神罗摩的出生地,认为该清真寺是推倒罗摩庙后建成的。

12月6日,约20万印度教徒聚集在该清真寺前,进行了有组织的毁寺行动。

1993年3月12日,印度孟买连续发生13起有组织的连环爆炸共造成257人死亡,713人受伤,该事件被普遍认为,与毁寺行动有关。

阿辛妈妈再次来电,“疟疾”来了别出门。

1999年卡吉尔印巴冲突,阿辛巡山并参战,并救回了巴方的敌人穆罕默德。

印巴因克什米尔地区争端的冲出不断,此次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

阿辛救回的穆罕默德代替了丹中尉的角色,在与阿辛合伙生意成功后。

在电视上看到了2008年的孟买酒店事件,顿悟了自己就是电视里杀红眼的恐怖分子,被宗教洗脑的悲剧。

想了解这个事件,可以看下《孟买酒店》,也是相当不错的一部电影。

当穆罕默德问及阿辛,为何没有任何祭祀与祷告的活动。

阿辛说,妈妈对他说,宗教是外面闹“疟疾”的罪魁祸首。

宗教活动,并不是代表了落后与腐朽,甚至也不跟迷信画等号。

然而面对印度的大环境,《阿辛正传》是阿米尔汗在《外星醉汉PK地球神》后,对印度宗教问题的再一次抗议。

说阿米尔汗是一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演员一点都不过分,印度刘德华名不虚传。

一部电影能改变什么吗?

我想不可能。

但只要能够引发多一个人思考,那一切都将变得有意义。

前阵子有个救鱼的视频上了热搜,#20多人自费开车送万斤搁浅鱼到赣江#,大赞他们这才是真正的放生之余,有网友发出了小学课本里的内容。

一个小朋友往海里扔着被冲上岸搁浅的鱼。

路过的人问他,冲上岸的鱼那么多哪里救得完,你这么做谁在乎呢?

小朋友边捡鱼扔鱼,嘴里不停地说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

一人的出生,成长,到死亡,都与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息息相关。

我们每个人都如电影中的那片羽毛般,并不是推动了历史发展,只是被时代的浪潮推动着前进罢了。

每每到了这种时刻,总能想起某位爷爷说过的那句话,「一个人的命运,既要依靠个人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感谢看完这部影片的你,如果你觉得还不错,欢迎分享出去给更多人看到,这对我将会有很大帮助,在此谢过。

瓦是有鱼君瓦们下部电影见

 6 ) 打败仗的意义

(原载于虹膜公众号)如果说翻拍影史经典注定是打一场败仗,那么,翻拍国内外都高居口碑榜单前列的《阿甘正传》,这败仗简直就是灾难级别。

在先入为主的挑剔比对下,照搬,会被说成「毫无意义」,翻新,会被说成「不得要领」。

可即便预知吃力不讨好,阿米尔·汗还是要拍《阿辛正传》。

那话又得说回来,这电影若非由他操刀,恐怕一线期待也留不住。

不仅因为在印度,甚或亚洲,这位国宝影人有跟汤姆·汉克斯齐平的影响力,而且因为他自《三傻大闹宝莱坞》后声名鹊起的这些年,愈发精通在电影中透显超乎娱乐层面的意义。

所以后冷战时代的好莱坞童话文本,被他推移到当下印度,还是会让人好奇,究竟能有什么新火花,而这火花,是否依然「可以燎原」。

事实上,《阿辛正传》仍旧实现了「阿米尔·汗化」。

虽然难免磕磕绊绊,但是最终不只在于移植,更在于输出,而这里,有跟风评不相关甚至负相关的重要作用。

先说移植。

《阿辛正传》在翻拍上,起码有八成内容是跟《阿甘正传》重叠的。

电影一开始,同款白色羽毛的出现,宣示故事的复制,马上要拐入主角通过对陌生人的倾诉,来串起一生传奇的叙述模式。

男主角阿辛,必然是跟阿甘一样,智商75,但是心善,实诚,专情,运动天赋过人,哪怕沧海桑田了,他也还是他。

女主角茹帕,也必然是跟珍妮一样,童年不幸迫使她在半生颠沛中,麻醉自我,迎向幼时渴望的名利,最终认不出自己,也不想认出自己。

定量与恒量之间的爱恋,就在始终不平衡的状态中写遍辛酸。

阿辛和茹帕的走向,就仍旧是童话对现实的一种同化。

也就是说,苦痛乃至苦难,都在阿辛恒久童真的审视、接纳中,实现了一定的粉饰。

但微妙的地方是,这种粉饰并不如常地令人讨厌。

男主相对较低的智商,谢绝了所谓「正常」的判断和较真。

他越是默默接纳、疗愈那些大于个人的困苦,越是让人被这一个个消化动作所刺痛。

于是这粉饰就有点声东击西、先抑后扬的意思,它在反差背后,实质上是悲鸣的,是批判的。

《阿辛正传》保留了这种回甘的痕迹,而且在时下的本土化上,做出了颇为用心的处理。

最为直接的观感,就是故事模式与人物设定,很顺滑地嵌入印度风土。

阿甘是坐在美国小镇开阔、干净的车站长椅上,与一两个在场的听众诉说的,此间真正抱有兴致的人,寥寥无几。

阿辛则是在绿皮火车上,周遭挤满乘客,没过多久,这自发的故事会就有了满满当当的听众,摇头晃脑地进行互动。

民众习惯,带着衣食住行的细腻区别,迅速构成电影里绝无仅有的本地风情。

而这必然不能缺少歌舞片段的点缀。

排比的MV形式,相似场景在叠加,而人物情绪在递进,特别是一些秘而不宣的情感,唱词就是宣言,动作就是畅想。

这种传情达意的幽微方式不太被国外接受,但不影响它作为印度电影的重要叙事特色。

种种浓郁的印度风情,又在百地实拍与考究摄影中,被阿辛长跑四年所经过的极致美景,推升到更具审美普适性的层面。

月光中的喜马拉雅山,日落下的科摩林角,天海一色的拉达克,满天星辉的塔尔沙漠,恢弘壮丽地把个人境遇,嵌套,甚或是擢升到更广大的层次上。

从翻拍角度来看,《阿辛正传》对《阿甘正传》的移植,是大致成功的。

只是对电影,尤其是对阿米尔·汗电影来说,这一部分的价值,显然还不够。

事实上,包括IMDb、豆瓣等重要网站在内的许多差评,一再责骂这部电影太过忠于原作,丝毫没有拍摄的必要。

在这里需要先行放下品质优劣的争论,而来厘清一个问题,那就是《阿辛正传》固然有拍给世界看的胆量,但它更重要的对象,还是印度本土观众,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未必有国外电影的基本储备。

《阿甘正传》 阿米尔·汗的创作,并不是单纯要把一部经典推介过去,更紧迫的,是要通过这个能与当下印度困境勾连的文本,传达自身观念。

那么,时隔近三十年再现《阿甘正传》,显然不能止步于照本宣科,《阿辛正传》所做出的剧本取舍,格外值得细味。

不难发现,此中有一些「退步」存在。

第一,《阿辛正传》也嵌入了印度历史,从1971年阿辛出生时的印巴冲突,一直到2018年茹帕去世时的孟买酒店恐怖袭击,都有兼顾。

但毕竟印度历史之于世界局势的关联性与影响力,远没有美国历史大,这相对微缩的局面,对本国是奏效的,但确实很难再有打捞全球集体回忆的规格。

不过充斥的敌对、屠杀与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显示出历史的惊人一致,这层讽刺,是不需要熟悉印度过往也能做出的判断。

第二,历史跨度是与女主生卒密切相关的,珍妮是1945年至1982年,茹帕是1971年到2018年,后者死于四十七岁,多活了十年,虽然历史观照的范围扩大了,但从青年到中年的转变,多少减弱了命运捉弄的悲剧性。

第三,性元素被大幅隐去。

住院时,阿辛的尿布严实厚大得有了卡通的模样,而阿甘则多少有所暴露,更不用说他在浴室中会大摇大摆地走出来,甚至会在电视直播中,脱下裤子给大家看伤,后者显然更接近于不失天真的成人叙事,更荒唐也更神妙些。

女性角色的身体暴露,在印度版本中更是全方位杜绝。

大学阶段,珍妮曾在保护自己的英雄阿甘面前脱下衣服,这一举动,一半讨好,一半挑衅,不仅衔接上西方六十年代开启的性解放,还能回溯到童年时父亲反复性侵造成的巨大阴影,迅速增强批判力度。

而让茹帕童年痛苦不堪的经历,是基于常见的贫穷以及家暴,因此她渴望成为有钱人,以为就此能够摆脱生活中的绝对悲剧,直到未来疲惫地摊在面前,她才意识到金钱根本填补不了心中的空洞,唯独阿辛始终单纯地以为,自己提供了财富与爱,就能让对方斩断过往噩梦。

不像珍妮,因为更为攸关的惨痛童年,导致成长之后更为混沌的麻木感知,推动观众美好愿景的一夜坍塌。

茹帕设定上的单线条,使得人物少了层次感与感染力,于是《阿辛正传》也更是阿辛单打独斗的个人史。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小时候被校方以智力问题拒绝入学时,阿辛的母亲是提出帮做家务的建议,以此感化校长,但阿甘的母亲则是跟校长做成了性交易。

从底层白人女性的出卖身体到中层小康女性的出卖劳力,底层与女性的双重抗诉,显然大大削弱。

《阿甘正传》 这样当然更符合印度大众电影的规矩。

换句话说,退步,放在让本地观众更能接受故事的层面,可以说得过去,哪怕必然招致国外大众影迷的苛责。

这或许能看到,阿米尔·汗对主旨的把控,有他的侧重在。

那侧重要提到翻拍版本最好的地方——对宗教的冒犯性。

阿米尔·汗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这不光是因为五十多岁的他通过电脑技术复原,还能接续《三傻大闹宝莱坞》扮演大学生的表演神话,诠释毫无违和感的年轻人,更重要的是,他在多部电影以及非虚构节目里,一再毫无避忌地针砭印度社会的多种问题,以求获得现实的改变。

这种精神延续到了《阿辛正传》,除却带过《阿甘正传》的女性解放——比如为拍半裸照的茹帕正名——便是放大宗教冲突下的包容与理解,而这与《阿甘正传》通过军中密友的肤色来调和种族关系的侧重点大为不同。

阿甘在战场上拯救了本国中尉,阿辛却在印巴矛盾升级的时候,扛回了巴基斯坦的敌军,并在日后相处中,以真心实意感化了对方,让对方选择回国教育民众,放下偏见乃至仇恨。

再者,阿米尔·汗是穆斯林,但在电影中却扮演了锡克教徒,细致还原包头巾的全过程,更是有意的展览。

民族与宗教多年的隔阂、矛盾,都在共时地呈现,但电影想要抵达的,是对这些冲突的化解,至少要以象征着纯粹、人性与某种绝对真理的阿辛,来勾画一个融通和美的图景。

但很显然,国别斗争与极端宗教仇恨都不会一夜之间抹平,就像是阿辛母亲常提的疟疾那般,顽固、痛苦而又危险。

相关人士在评分网站上源源不断的恶意一星,以及对这部电影的公开抵制,都更显出阿米尔·汗翻拍的价值,反正关于宗教问题,八年前的《我的个神啊》就有辛辣的深入探讨。

《我的个神啊》 而他想要改写印度困境的决心,一如当年《芭萨提的颜色》的热血所示。

日后性别、暴力、教育等等多层次、强力度的种种问题探讨,不断被电影强势带出,引起广泛讨论,主持节目《真相访谈》更是让他在英雄路上越走越远。

此时此刻回看片中经典话语,不是人生如巧克力,不知下一块是什么,而是人生如炸脆球,饱了也还渴望更多。

从以不变应万变,转向珍惜眼前人,恰恰代表后者更侧重于情感融通,无论是亲情、爱情,抑或是不同信仰或种族。

整体上,情感上,特别是电影创作上,《阿辛正传》肯定无法超越《阿甘正传》。

但未必只是输少算赢,它对于印度,对于现下,能有更大的刺激与疗愈,那价值,早就不需要向影史或影坛索取了。

 7 ) 《阿辛正传》又一部温暖人心、感动到落泪的良心电影

翻拍自豆瓣高分电影《阿甘正传》,由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饰演主人拉里,全篇按照时间线可以分为5各部分。

第一部分:拉里读小学阶段拉里的双腿不能正常走路,被同学们看不起,但是因为有妈妈和鲁帕的陪伴,她们的善良温暖了年幼的拉里,让他感到很快乐,有一天被同学们欺负,拉里不得不逃跑,在逃跑的过程中甩掉了腿上的辅助支架,越跑越快。

第2部分:拉里读大学阶段

他成为同学们口中的怪胎,一次被校外混混欺负,追赶的过程中无意闯入了正在训练的短跑队,被教练发现,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也拥有了很多朋友,并获得多次冠军。

最后顺利毕业,但也不得不跟鲁帕分开。

第3部分:拉里参军阶段

拉里传承祖辈的意志进入军队,认识了好战友——巴拉,他们无话不说,巴拉还教会了拉里设计和制作内衣,还准备退役后一起创业做内衣,但再一次战斗中,巴拉不幸牺牲了,拉里因为英勇变现被表彰,也因为负伤选择了退役。

第4部分:拉里创业阶段

拉里在战斗中救下了一位敌军小头目——穆罕默德,在他们多次的相处中,穆罕默德被拉里的单纯的善良所感动,并在听到拉里的创业计划时,答应他如果需要,他回来帮助拉里。

拉里的创业很不顺利,库存挤压严重,他向穆罕默德求助,在共同的努力下,打造了著名的鲁帕集团,事业蒸蒸日上,但拉里心里一直在想着鲁帕,希望可以跟鲁帕在一起。

第5部分:拉里的婚姻阶段

鲁帕因为误入歧途,被黑道大佬利用,当决心求死时,因为想到了善良的拉里,她放弃了,并回到拉里的身边。

但警察因为她牵扯到了黑道大佬对她进行逮捕。

鲁帕走的悄无声息,拉里茫然不知所措,不停的奔跑,看似毫无目的,但他一直在跑,跑了全国各地,跑步感化了很多的人,人们说他知道了生活的真理,也被媒体争相报道。

鲁帕被牵扯的案子有了进展,黑道大佬落网,媒体对此进行报道,拉里找到了她,这一次重逢,他们再也不分开,而且拥有了自己的孩子。

不过,鲁帕感染重病,已经无力回天,拉里跟她举行婚礼,一直配鲁帕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全片完。

影片中,虽然母亲的角色不多,但是她教会了拉里善良,而拉里的善良感化了他遇见的每一个人,善良与善良之间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既成就了拉里,也成就了自己。

时间最强的力量就是善良,善良可以抚平创伤,可以温暖人心,可以照进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愿我们保持善良,做一瓣高分电影《阿甘正传》,由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饰演主人拉里,全篇按照时间线可以分为5各部分。

第一部分:拉里读小学阶段拉里的双腿不能正常走路,被同学们看不起,但是因为有妈妈和鲁帕的陪伴,她们的善良温暖了年幼的拉里,让他感到很快乐,有一天被同学们欺负,拉里不得不逃跑,在逃跑的过程中甩掉了腿上的辅助支架,越跑越快。

第2部分:拉里读大学阶段他成为同学们口中的怪胎,一次被校外混混欺负,追赶的过程中无意闯入了正在训练的短跑队,被教练发现,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也拥有了很多朋友,并获得多次冠军。

最后顺利毕业,但也不得不跟鲁帕分开。

第3部分:拉里参军阶段拉里传承祖辈的意志进入军队,认识了好战友——巴拉,他们无话不说,巴拉还教会了拉里设计和制作内衣,还准备退役后一起创业做内衣,但再一次战斗中,巴拉不幸牺牲了,拉里因为英勇变现被表彰,也因为负伤选择了退役。

第4部分:拉里创业阶段拉里在战斗中救下了一位敌军小头目——穆罕默德,在他们多次的相处中,穆罕默德被拉里的单纯的善良所感动,并在听到拉里的创业计划时,答应他如果需要,他回来帮助拉里。

拉里的创业很不顺利,库存挤压严重,他向穆罕默德求助,在共同的努力下,打造了著名的鲁帕集团,事业蒸蒸日上,但拉里心里一直在想着鲁帕,希望可以跟鲁帕在一起。

第5部分:拉里的婚姻阶段鲁帕因为误入歧途,被黑道大佬利用,当决心求死时,因为想到了善良的拉里,她放弃了,并回到拉里的身边。

但警察因为她牵扯到了黑道大佬对她进行逮捕。

鲁帕走的悄无声息,拉里茫然不知所措,不停的奔跑,看似毫无目的,但他一直在跑,跑了全国各地,跑步感化了很多的人,人们说他知道了生活的真理,也被媒体争相报道。

鲁帕被牵扯的案子有了进展,黑道大佬落网,媒体对此进行报道,拉里找到了她,这一次重逢,他们再也不分开,而且拥有了自己的孩子。

不过,鲁帕感染重病,已经无力回天,拉里跟她举行婚礼,一直配鲁帕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全片完。

影片中,虽然母亲的角色不多,但是她教会了拉里善良,而拉里的善良感化了他遇见的每一个人,善良与善良之间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既成就了拉里,也成就了自己。

时间最强的力量就是善良,善良可以抚平创伤,可以温暖人心,可以照进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愿我们保持善良,做一个温暖的人。

 8 ) 依旧是印度良心

趁着难得的周末看完了阿米尔汗主演的《阿辛正传》,作为好莱坞电影《阿甘正传》的翻拍作品,印度本土化做得还算比较成功,其中加入了很多阿米尔汗的思想元素,对政治和宗教的结构,对战争的谴责,对家庭暴力的鞭挞。

我一直以来也都认为,政治和宗教使人割裂,两者本质上都是少数掌权阶层为了个人私欲对绝大多数普通民众进行的洗脑式煽动,比如在政治上今日“一寸山河一寸血”永远不要忘记大屠杀,明日又要“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宗教上这个可以帮你改运势,那个可以保平安,算来算去不过是让一些可怜虫心甘情愿的多交钱罢了。

但与之相对的是,文化和艺术则让人相通,两者本质上都是将潜藏于人心底共通的情感外化表现出来,所以无论肤色黑白,语言各异,甚至地域相隔万里,各个地方都会有诗歌,音乐,绘画,舞蹈等等,在这些领域里,人们才不会因为国籍相互憎恨,不会因为种族彼此敌视,不会因为信仰而流血千里,而这才应该是整个世界原本该有的样子。

 9 ) 米叔我愛你!!!

果然優秀的電影即使一句台詞都聽不懂也可以很好的觀賞下去,鏡頭語言!

鏡頭語言!

鏡頭語言!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這聽著印地語一邊看著荷蘭語字幕嘗試解碼成德語簡直了🙈 我總是忘了自己是荷蘭語然後就開始往印地語解碼🙈 開頭的沙魯克汗真的是笑死我了😂 這次三傻中的姐姐也來了,憑啥妹妹還是演女主,姐姐就變成演媽媽了🙈 但是卡琳娜真的好美唉... 日常的宗教元素,之前看過《已婚的女人》已經補充好背景知識了哈哈哈👌 真的很羨慕其他國家的作品可以把現實的歷史/城市作為背景融入劇情,這才叫文化輸出呢 巴基斯坦軍造型看起來像民間的反抗軍,我說怎麼裝備那麼充沛呢🙈 不過場景感覺還是有點小。

這部真的是我感覺最帶入的戰爭場面了。

原來上戰場是真的要殺人的。

切身體會所以有一個正義的旗幟的重要性,這樣殺人就沒有什麼要考慮的了。

主角把巴軍的軍官也救下來了,笑暈😂 黑科技穿插史時的片段就一個授勳,有點可惜了2333 不記得原版是如何portray的,但這部主角展現了很多自閉症的特徵。

貝雷帽和婚禮的錫克頭巾真是帥慘了,啊啊啊怎麼可以讓一個大帥哥穿著制服筆挺地演傻子啊啊啊啊,還老演,不對啊以前都演嚴肅的/花心的帥哥角色欸,這就是傳說中的越老越有童心嘛😂 雖然是有加一些特效的,但是米叔真的好嫩的讓人只會想喊哥😚 制服+超級大長腿,絕美的比例讓人完全看不出來比女主還矮😆 擼鬍子瞬間跳戲印度暴徒啊有木有!

😂 吻戲太少差評哼 露肌肉有啥用哼,請停止勾引我😽 跑步治腿病可太強了🙈 全程挺多笑點的,但是我看懂的不多😂 結尾好氣為什麼女主還是給寫死了啊啊啊女主全程也太慘了🥲 米叔最後的哭戲啊啊啊啊突然我他媽就淚崩了啊,雖然完全不知道他說了啥,但是真的超想在電影院放聲大哭的嚶嚶嚶,旁邊的人也抹眼淚了。

好好好好的演技,神仙就是說😢😢😢 全程的演繹都非常自然,不會像很多人一樣,只是在裝一個怪異的人,是真實可信的portray😢 神仙😭 有提拉達克,感覺不會在國內上映欸,畢竟現在尤其敏感。

片尾的製作人名單,叔和嫂並列,唉,好感人 啊啊啊啊我真的好想再看啊啊啊啊啊😭😭😭 治癒我的所有,現充什麼的不適合我,如果可以的話我會選擇一整天沉浸在電影的世界,可惜沒有這麼多電影可以讓我做到😭 真的好久好久沒看到這樣真正的電影了😭

 10 ) 生活就像炸脆球——《阿辛正传》

视频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AMPMYGAcxMzPkZg_pmKlNA

今天聊聊印度电影《阿辛正传》。

片名Laal Singh Chaddha / Lal Singh Chadda(2022),别名阿甘正传(印度版) / 拉辛正传(台) / 打死不离喇星梦(港)。

《阿辛正传》是宝莱坞官方翻拍的汤姆·汉克斯著名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 ,1994)。

本片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亚拉巴马州转移到七十年代的印度旁遮普邦,讲述智力不高阿辛的故事,整个过程充满爱与纯真。

阿甘换成阿辛,美国换成印度。

影片忠实地还原了《阿甘正传》中的叙事方式,并进行了印度本土化改编。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在这里变成了“生活就像一盒炸脆球”,甚至很多场景都是像素级复刻。

阿米尔·汗、卡琳娜·卡普尔和莫娜·辛格在《三傻大闹宝莱坞》(3 Idiots ,2009)后重聚。

本片是阿米尔·汗与卡琳娜·卡普尔继《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和《觅迹寻踪》(Talaash ,2012)之后的第三部合作。

莫娜·辛格在《三傻大闹宝莱坞》是卡瑞娜的姐姐,设定成比阿米尔汗的角色略大。

在《阿辛正传》中,她扮演了阿米尔·汗的母亲。

而在现实生活中,莫娜·辛格是1981年出生的,比1965年出生的阿米尔·汗年轻得多。

电影《阿辛正传》主要吃了制作进度慢的大亏。

1994年,导演昆丹·沙阿(Kundan Shah)就计划非官方翻拍《阿甘正传》,并签订阿尼尔·卡普尔担任主角。

阿尼尔·卡普尔后来因未知原因退出了该项目。

昆丹·沙阿后来又签下了沙鲁克·汗,但影片一直没有宣布制作。

后来包括阿米尔·汗在内的制作团队花了 8 年时间,才从《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那里,获得了制作这部印地语翻拍版的许可。

期间,阿米尔·汗甚至找过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请他帮着向罗伯特·泽米吉斯说和说和。

《阿辛正传》在全球大约100个不同地点取景拍摄,包括印度和土耳其,展现了广阔的山脉、沙漠、海洋、城市和地标的美妙景色。

本片原定于 2020 年 12 月 25 日上映,但由于疫情影响而推迟……

然后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阿辛正传》电影上映前,就有印度网友开始抵制。

印度人抵制的理由很简单,他们觉得本片在宣传甘地主义和印度教,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同时还涉及了一些印度社会的敏感话题,比如反教派主义、比如对印度历史事件和政治现状观点的不同等等。

但是要知道,印度可是著名的网络五常之一。

网友的声音大、刷分能力强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大多数的声音。

相反,只要观众看过影片就会知道,影片中涉及宗教、社会问题十分符合当前社会无神论的理念,反而是应当得到支持的地方。

大家观影的时候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

不要迷信某个评分网站,尤其不要低估印度网友在IMDB上的刷分能力。

《阿辛正传》的主要情节背景发生在1980年代,讲述了一个平凡男人在不断追求爱情和理想的路程中,经历了种种生活的风雨,却依然坚信爱可以战胜一切的感人故事。

《阿甘正传》的经典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在这里变成了“人生就像炸脆球,即便肚子吃饱了,你的心却渴望得到更多。

”每颗巧克力都有不同的口味和惊喜,类似于生命中的各种经历和挑战,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但是这也增加了生命的趣味性和意义。

炸脆球的人生则表明,人的生活即使在物质上已经得到了满足,但内心却会有更多的渴望和追求,包括对自我认知、精神层面以及与其他人建立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追求。

阿辛的一生都在勇敢地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同时又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

阿辛轻松带领观众跨越印度近代史上的各个重大事件,大家纷纷化身历史事件亲历者。

从锡克教刺杀甘地的骚乱开始,一场接一场的大事件历历在目。

此外还有他教授沙鲁克·汗舞姿的有趣小插曲。

本片的优点也是继承《阿甘正传》的优点。

影片充满热情和真诚,拥有治愈、感人的氛围,观影过程令人感到治愈和温暖。

阿辛不在公园长椅上,而是在拥挤的火车车厢里讲述自己的故事。

阿米尔·汗成功塑造了一个坚韧乐观的形象,表现令人信服,尽管他的大眼睛偶尔会让人感觉他在扮猪吃虎,总体还过得去。

缺点也是上面所说的,吃了时间的大亏。

同样的特效放在二十多年前,那就是可以获奖的精妙设计,但放到现在在看,就会给人偷懒的感觉,成为被人批评攻击的点。

影片无法在尊重原片和震撼视觉效果之间做到平衡取舍,会有点儿里外不是人的感觉。

总体而言,《阿辛正传》成功地将阿甘精神印度本土化,在画面极为相似的前提下,摆脱了单纯模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充满印度特色的艺术风格。

影片中呈现出对于爱、家庭、友情等价值观的思考和探讨,无论是从主题还是实际表现细节上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一部值得观看的佳作。

生活就像炸脆球,印度本土化经典。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幸运神与衰神》短评

不比阿甘正传差,如果有中国版会是什么样子的…

4分钟前
  • JSzpdjChen
  • 推荐

翻拍一个好故事,不会错的,简单就好

7分钟前
  • 通叔
  • 推荐

再一比一还原,也没有《阿甘正传》的韵味;再本土化改编,也达不到《阿甘正传》的高度。

9分钟前
  • 鹅城五保户
  • 还行

“我本以为这个国家都是敌人,却找到一位朋友。”翻拍的没啥违和感,阿米尔汗状态也太好了吧。

11分钟前
  • Eros
  • 推荐

抄都抄不好~

12分钟前
  • 喵与刀
  • 较差

跟原版差远了,演的没有汤姆汉克斯好,故事编排也没有原版好,失去颠荡起伏,失去了艰辛

15分钟前
  • 九月仁
  • 还行

很有印度风格的一次翻拍。

19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推荐

阿米尔汗是怎么演完《摔跤吧爸爸》又演阿甘的?这年龄成谜啊。还有,本片印度本土化的比较成功,一股咖喱味,但是毫无亮点

23分钟前
  • 崔大发
  • 还行

只能说及格的改编吧,有些地方有点用力过猛了。还有一点是大家对你印度的历史是真不太熟啊。

28分钟前
  • Chuck0924
  • 还行

阿米尔汗永远在批判他们国的宗教。哈哈。故事可看性比较弱,可能还是因为翻拍,老版本太经典了的关系

32分钟前
  • 神秘的二百五
  • 还行

虽然翻拍的基本一模一样,但本土化做的还行,有被感动到…

36分钟前
  • 看電影的人
  • 推荐

它绝不比阿甘差

37分钟前
  • 阳光灿烂的夏天
  • 力荐

阿米尔汗是个好演员 但可塑性还是远不如汤姆汉克斯 傻子的傻劲没演出来 其他的……翻拍意义不明 就是不如把阿甘再看一遍 原有的框架和故事也没什么改动 我还以为会加点歌舞 但好像也没有 那翻拍是为了什么呢

38分钟前
  • Warren
  • 较差

若没有阿甘的珠玉在前,这绝对是一部还不错的电影。这部片的遭遇就类似于港片迷看「无间道风云」的感受,生搬硬套、风格诡异。阿米尔汗还是强的,只要他还不算太老,印度版的阿甘就不可能让别人来演。前2个小时在水准之上,女主患绝症去世的戏码放到今时今日可以说要多尴尬有多尴尬。翻拍28年前的经典,不是依葫芦画瓢就行,创作意识得与时俱进。

42分钟前
  • 卫斯理
  • 还行

看过《阿甘正传》后,根本没必要看的片子。1 原片的梗挪到印度有些生硬,比如那个猫王学跳舞的;2 有些情节的改动,反倒比原片更弱,比如原片的女主的父亲更糟糕,更邪恶;3 原片中阿甘很呆,很安静,有一种坚毅的感觉,这里基本就是一傻子……整体看,不咋地。

46分钟前
  • ogre
  • 还行

演员年龄在那里 演青少年太违和了 而且这个翻拍可以说是汤药都不换就换了个碗 阿米尔汗最难看的电影

50分钟前
  • 九日空
  • 较差

只能说汤姆汉克斯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加上三傻里面聪明的形象很难摆脱(PS女主就是三傻里面的女主),很难不会去比较两个版本,不过看的过程还是很治愈,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故事,而且导演也尽量去融入印度国情去改编了。

54分钟前
  • 麦田牧羊人
  • 还行

印度版阿甘,电影大概只值7分。主要是所有情节都是移植的,看的时候感觉已经100%剧透过了,就觉得非常没有滋味儿。

57分钟前
  • jenny0898
  • 还行

真的看不懂,翻拍经典,如果只是这种复刻的拍法,有什么意义?阿甘正传是从那盒巧克力开始"妈妈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吃到嘴里的是什么",围绕"去尝试未知",再加上阿甘无所畏惧的坚持和不放弃,成就了一次又一次"正常人"来看完全不可能的成功。包裹在故事里面的也是一个"美国梦"的cliche。但这个印度版的"完美复刻",意义何在?难道有什么"印度梦"去打底?阿辛的每一次成功看起来更像是傻人有傻福。阿米尔汗是印度国宝级的演员,以前的电影确实深入人心,但不得不说这出电影,跟原版汤姆汉克斯的比较,真的天差地别。阿甘虽然智力低,但汤姆汉克斯的表演给人的外在感觉是迟钝,而不是阿辛那样有点"弱智",所以阿甘后面的每次成功都是可以理解的,阿辛纯粹是命好了……

1小时前
  • 声嘶力竭
  • 还行

本土化改得不错。

1小时前
  • Nemoo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