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的高低在于观者重体验还是重内涵。
对于一种动画中罕有出现的叙事方法,做为一种尝试并且很“出色的讲述了”整个“并不是很有意思”的故事。
就个人观点来说,对于这种本身带着奇幻传奇色彩的故事,配以叙事方式所营造的悬疑感,有一种非常吸引人读下去的特质。
加之非常优秀的背景音乐与镜头,给人以出色的带入感。
故事在不同时间线与剧情的穿插之下,使人不得不提起精神全神贯注的去关注每一个情节,在杂乱的线索中仔细推敲,最后完全融入作品的世界观中。
所以在幽默与血腥,杀戮与怪诞,并不深刻的人物描写,形形色色的怪人与动机不明的行为下,作品本身却并不显突兀。
虚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种欺诈,作品的认可度也无非在于手段的高低,就算现实中的很多事情一经推敲也会变得毫无意义。
所以从一个只想体验剧情与享受故事角度的观众来说,这部作品是良心,优秀且成功的。
人生重在体验,观影亦在于观感。
美食并没有内涵,而品味者自能体会其中美妙。
真吓人 《永生之酒》告诉我们:以后别让陌生人摸头,摸头不仅是长不高,连命都会被吸走。
看过《无头骑士异闻录》的可以试试。
这可能是比较另类的一部番吧,虽然和《无头》是同一个作者,但傲娇、恋爱、校园、魔法、异世界、奇怪的美少女、挂B、神器(有神器,但当每个主角都用了神器就等于根本没有神器)等平常的日漫元素都没有,故事是在一个舞台主线上进行反复的插叙、闪回,或者通过同一个场景、事物连接不同人的视角,以达到补充叙事的目的。
这样讲好绕,就是“乱序”。
这是一些电影喜欢用的手法,而这部番作者坦言就是借鉴了一个著名西方导演的方法,《疯狂的石头》也是(10年前在重庆拍的,很好看)世界观设置在20世纪,没有什么架空元素,只多了一个“永生之酒”登场人物众多,但按照事件与性格人物并不难记,BGM只用古典乐和爵士乐,所以给人一种:我TM看的是日漫?
的感觉因为是乱序,所以刚开始看让人捉摸不清,但和大多数慢热番一样,后面所有的线索指向了一个终点,可以给人以一种憋了好久终于拉出来的通透。
这种惊艳的作品真的不多了= =只要以后不是满屏幕的京紫、异世界、剑与魔法,我谢谢老天爷。
叙述角度之所以在角色间转换,好像并不是为了展现转换本身。
虽然每一集都基本有一个主要人物,但是集内转换也不断。
我觉得这些转换不仅仅是炫技,炫技没有太大意义;而且在一开始,因为不停的转换,我根本没怎么看明白,如果光是玩结构,这么搞也太多余了。
另外,因为角色间的转换搞得不大彻底,所以“换个人换个故事”也不像是主题。
转换应该相当具有功能性。
三条平行的主线,即三个故事,主线(极其概括)如果按照时序整理,就应该是这样:一、1711年,恶魔赐予一船炼金术师永生之酒,第一批不死者诞生,发生了吞噬和骚乱。
二、1930年,Szilard炼成永生之酒,成品外泄,第二批不死者(Firo一帮,Luck一帮,怪盗夫妇,Dallas)诞生。
其中,Firo等人同第一批不死者中的Maiza合作,吞噬了Szilard;Dallas则展开一条亲情线。
不死者的产生到此中断。
对于帮派,只有大概的区分和介绍。
三、1931年,帮派混战;这里家族和家族的对抗就有详细的描写了,1931也是人物最多的一部分。
1.Firo和Luck摆脱Gustavo,加上Ennis,会聚于火车站——Firo的同伴Maiza要接Czeslaw,Luck要接Vino,Ennis要接怪盗夫妇。
2.Czeslaw要吞噬Maiza。
Vino受雇于Luck顺便见Firo。
怪盗夫妇来投奔Ennis。
第一批不死者中的Huey的黑衣追随者,打算威胁政府释放Huye。
白衣Ladd(另一个家族Russo,不是很重要),勒索政府顺便杀人。
Jacuzzi为首的不良少年帮经打听,要来火车上偷炸药。
这群人上了同一辆火车,混战不已。
最后结果,Vino干掉了白衣,Jacuzzi干掉了黑衣。
3.剩下的人下车,各找各妈。
后续不表,主要是Dallas的亲情线,和Vino的爱情线(?
)。
叙述角度是非常不稳定的。
一开始,我以为会跟洛基恐怖秀一样,副社长作为局外人,贯穿全线,但是没有。
叙述角度的确是逐个在角色中间转换,但是角色太多,每个人的经历非常单薄,大多数转换就是镜头切换,顾得上这边就顾不上那边。
如果目的真的是“换一个人物就能重新讲出一个故事”,才弄成这样,好像不太对。
上帝视角才会这么拍吧。
我是这么怀疑,还有待进一步整理剧情佐证。
我也不认为这是唯一一种讲故事的办法(假设这个故事,原本只打算像“情报一样被复原”)。
如果这个故事就按照时序讲,也是可以讲全整个故事的。
不过我自己想象了一下,应该就不怎么好看了,三条线高潮迭起,但是顺着来意思不大,可能看到一半,就会觉得审美疲劳。
我认为,打乱时序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这种疲劳。
我自己的感觉是,时序怎么被打乱,好像没按什么逻辑,没按什么结构。
但是每到高潮,一定会被掐断;或者掐断接另一条线的高潮。
利用资源,断一断再来,就很带感了。
采用如此破碎的叙事结构的原因,就在于此。
我觉得,这和tv的一集常常在高潮或者悬念产生时结束,道理是一样的。
但是在一开始使用这种办法,并不是为了如此取悦观众;开头的破碎造成了迷惑,这样后来抖包袱的时候,快感会更强。
当然这也是怀疑……还来不及整理情节,如果整理出来,有出入,这篇马上就删。
欢迎指正。
前两天跟某人推荐了《Baccano!》后某人居然真的去看了(感动啊),看完表示不解为什么我会喜欢这部动画。
于是我认真了(这里请自行想象本人认真的脸),决定总结下。
然后我发现可以喜欢的点实在太多了,(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平衡性强,制作精良,人设美型又不过分华丽,声优阵容强大等等)所以还是小结一下算了。
(总结和小结的区别并不是这样的啊喂)鉴于小说台版太贵内地版太粗糙日版看不懂等原因,以下讨论只限于动画。
No sex, no death!(大误)第一次得知没有性爱描写,也没有死人算是优点,是从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
里面出现了这样的评价:“鼠的小说有两个优点。
一是没有性场面,二是一个人也没死。
本来人是要死的,也要同女的睡觉,十有八九。
”大概是想说,如果要拿走刺激感官的部分,必须是对作品本身有相当的自信吧。
话虽如此,倒也不妨碍村上本人的小说性爱满屏,死人如割草。
(并没有)回到《Baccano!》,先说说那纯爱的CP们吧(死了半火车的人这件事情打算罔顾到什么时候)。
以下排名纯属各人喜好(由浅入深),跟姓名笔划无关。
笨蛋情侣Issac和Miria。
出场次数很多,但从来没有单独出镜,一直忠实而夫唱妇随的担任着搞笑艺人的角色。
动画里面对他们的恋情虽无赘述,但多年来都没对彼此那套吐槽厌烦,仅就这点已经很值得尊敬了。
(反正身为观众的我已经有少许不耐烦了)纽扣情缘的黑帮干部Firo和人造人Ennis。
非常波澜不惊的俩人,很相配的气质。
Firo对永生的态度貌似就是,没觉得有什么区别。
Ennis则是不动声色的背叛并杀死了她的创造者(奸角,死不足惜)。
Firo捡到Ennis的纽扣后开始寻找这个神秘的黑衣女子,接着当然就是老套的“你就是当时的。。。
”情节。
BTW,另一个喜欢这部动画的理由,里面都是传统的男追女。
嘛,虽然我是新时代女性,但更是大懒人一个吖。
杀人狂Ladd和他的未婚妻Lua。
最爱杀死觉得自己身处安全之境的人的狂人Ladd,和他号称一定只能由他杀死而其实他可以为她而死的未婚妻Lua。
证据是他为她跳下火车,废了一条手臂。
另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情节,Ladd带Lua去见他叔叔时,Lua艰难的打招呼“那个,你好”,Ladd发表了类似“这样就算打起精神了?
还真是羞涩啊,正好跟我的热情互补”的评论,有点自家黑的意思。
铁路追踪者Vino(原列车员)和教团灵魂人物的女儿Chane。
存有着稍微(何止)扭曲的正义而自认为宇宙重心的唯心者,Vino,虐杀着所有他不批准的行为者,拯救着无辜和良好的民众,平衡着他的世界的善与恶(顺便吓唬着乘霸王车的无票乘客)。
Vino在车顶的一番剖白,“无法想象我死后的世界,应该是会逐渐消失吧,因为我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其实大家都这么想过吧。
当时的我们多么幸福。
对Vino的喜爱,除了对强者的崇拜,不如说是对曾经任性的自己的宠溺。
另一方面,对父亲无限忠诚,为保守其父不死之秘密而自愿失声(这个情节设定只是为了达成无口属性吧)的孤僻女,Chane,不知自我为何物,身为父亲的试验品,她的价值由父亲决定。
为了取悦家人,而自我牺牲的事情想必谁都做过一件两件吧。
对Chane的喜爱,同样带有对自己的赞许和或许有一点儿的惺惺相惜。
无论从哪里看都是绝配的俩人,而且又是难得的(哪里难得了)一见钟情。
Vino见Chane第一面便感叹道“不错的女人啊”。
果然长得好看就是好啊,没准在哪还能捞回一条命。
胆怯的不良少年团首领Jacuzzi和同团体爆炸女Nice。
我正式宣布Jacuzzi是我最爱的角色,没有之一。
本来这种太过接近普通人的人设不会太讨喜,(何况这爱哭的孩子感觉比普通人还要弱一点),这次却大翻本了。
以下为我的记忆点:1.发现强大的黑白红三方开始各自屠车时,虽然怕得想逃走,他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但是,如果我们逃走的话,大家……我们几个把黑衣人,还有铁路追踪者赶跑吧”这样的话。
虽然剧中渲染他一人一天抢了卢梭家族18家店,但我们都知道对于职业杀手的某人和某人和某人来说,他真的不强。
2.以为要与Vino对战前对Nice说的类似遗言的话“我之前那么爱哭,已经把我们两个人的份都哭完了,所以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事情,你都不要哭”3.当Nice做实验炸伤了自己的脸和眼睛后,他在脸上刻了大大的剑的刺青,这样别人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他的脸上了。
虽然身为盗贼最不利的就是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剧中好几次出现他的画像,并且他常被称为,脸上有剑的刺青的男孩。
4.和Nice各自执行任务前亲了Nice,队友调侃道,“真是亲热啊大姐”,Nice羞道“刚才那个,是第一次”交往十年了啊!
什么叫纯爱啊!
你们见识了吧!
总之我是拜倒了。
好了,现在到了No death的部分了,不过由于现在已经深夜了我已经不想写了(别想圆不下去就逃走)好吧。
其实真的没死什么人啊,死的都是路人啊,都说不出名字的啊,或者是奸角匪类啊。
我唯二记得死的不是路人也不是坏人的角色就是老列车员和Maiza的弟弟。
老列车员因为说了禁句“我要退休了”所以不死不行啊大家都懂的。
Maiza的弟弟得知了永生之酒的一半秘密所以必须被奸角吸收掉来获得秘密啊,不然奸角永远都无法发展,无法酿成新的永生之酒,大家也就没有酒喝了嘛。
死人都不是为了虐观众的,这样算很厚道了。
想想之前看的《魔法少女小圆》《冰与火之歌》《斯巴达克斯》甚至是最近的《海贼王》,我已经很感恩了。
好了我去睡了,大家晚安
唔,虽然驴速超慢,还是把这十三集拖着看完了。
第一集第二集存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故事太碎,开头就预料到会有不同的叙事手法,不算多么高明,打散重装而已,及至看过原著,发现每一部时间上接续人物间相关着墨有浓淡,虽然精彩,但要真的百分百忠于原著拍出来,那这片子非坏掉不可。
所以有些事初而懵懂,继而疑惑,毫无选择,只能如此。
不失为窠臼中的快乐。
基本上原著的前三本,就涵盖了这十三集。
人物众多,个性鲜明,很是热闹。
披着血腥暗黑外皮的温暖故事,坏人消失,不同程度的好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幸福,强者依旧强,弱者在成长,这样的故事,要不分支成大开大合戏剧式表演的人物们,想不出该多单薄。
其实伏笔多多,炼金术士船上的那集,无疑是后来出场的众多俊男美女取之不尽的后备军团。
那一对雌雄大盗叽叽喳喳全场乱转,固然穿起了多数情节,却在过度与适度的边缘找平衡,就像第一集那个情报boss与小loli,长篇大论几乎没把我吓跑,而到了最后一集,尘埃落定草草收尾,像时间重来,别扭的不自然。
要从中寻找解密的乐趣,这一部其实非常的不专业,但环环相扣作为点缀,又让人追的头晕眼花。
虽然不似原著,一时紧张得喘不过气一时温暖到会心微笑(大概我是文字控),但到底是正太一抓一大把,阴暗型男多多,时而灰暗时而明快的节奏感,极慰帖的配乐,看起来尽兴而欢乐。
很合适的op,那个人声版本也不错,真的有夜行车悠长与困倦感的ed,都很增色。
不计较改编的超过原著还是折损原著,非常多元素的调和,算是成功的。
永生的代价是什么?
记得《灵魂摆渡》里讲了一个永生的故事:民国时期,妓女A是当时鼎鼎大名的一代名妓,对男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B是当时革命党在本省的会计,负责保管革命党的革命资金。
在一次偶然的相遇后B对A情根深种,不可自拔,于是动用革命资金为A赎身,并且买了栋大宅子过着幸福的生活。
A,B两人为了能够永远在一起,向神秘人购买了据说能够长生不老的太岁。
可是长生不老是有代价的,每个人服下太岁之后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服下之前谁也不知道是什么。
两人同时服下太岁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B变成了A,成为了和A一模一样的女人,他将以这种形式长生不老;A变成了需要不停地吸取他人阳寿的怪物,一天不吸就会容貌溃烂,奇丑无比。
A为了不让B看到自己丑陋的样子离开了B,开始了流浪吸取他人阳寿的生活。
是不是很讽刺,两人为了永远在一起选择永生,可是永生的代价是不能在一起。
这样的永生,不老不死,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惩罚吧,惩罚两人的贪婪,让两人在绝望的没有尽头的时间里独自舔噬伤口。
《永生之酒》也是在讲永生,可是似乎并没有讲永生的代价。
虽然人性的贪婪造成了很多的杀戮,但这并不只有永生才会如此,任何巨额的利益都会造成掠夺和杀戮。
本剧更关注的是永生之后对生活的影响:Maiza由于是唯一一个知道永生之酒配置方法的人,遭到了Szilard的不懈追杀,弟弟和很多人都惨遭毒手;Szilard为了得到永生之酒的秘密,在追杀Maiza的同时,自己开始研制永生之酒的秘方,并且制造了很多人造人为其卖命;Czeslaw Meyer和哥哥同时喝下永生之酒后,哥哥开始对他实施各种酷刑,以此测试永生的极限。
Meyer不得已吞噬掉哥哥后,开始不信任他人,并且开始吞噬其他不死之人。
因为在他眼里,你若不吞噬其他不死之人,早晚会被他们吞噬。
每个人的生活都因为永生变得面目全非。
可是看完之后还是会觉得这是个温馨的故事,可能二次元才真的是“站在宇宙的中心呼唤爱”吧。
Elmer掉进大海都快被淹死了,对恶魔许下的愿望竟然是让恶魔一直陪在Maiza身边以补偿他失去弟弟的痛苦,直到Maiza重新露出笑容。
Isaac和Miria两个笨蛋夫妻怪盗,每天都笑眯眯的没有一点烦恼,做出来的事情虽然滑稽但动机都是爱。
两人单纯善良到对谁都不惮以最大的善意去揣测,让心灵几乎干枯的Czeslaw Meyer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情,让人造人Ennis开始背叛自己的“父亲”。
可以说,这两个人才是本片最大的亮点,也是本片最温馨感人的地方。
难能可贵的是,两人意识到自己永生不会衰老之后,第一反应竟然是“我们每天都会重生,每天都是我们的生日,啊,太美好了”,多么乐观的两人啊。
看了本片才知道,沉迷二次元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单纯善良的好青年。
推荐哦
整部动画里有四个主要的故事,分别发生在不同时间地点:17XX年船上,1930年都市,1931年列车,1932年都市导演把后面3个故事的悬疑部分放在开头(黑帮仇杀、列车灾难,不死的人类)吸引观众,然后层层抽丝剥茧。
随着复杂人物关系和谜团的解开,把故事最黑暗的部分放在中间靠后展示(列车上的怪物、杀人狂、少女被绑架、黑帮庆典上意外的枪杀,尤其是17XX年船上的灰暗故事用了整整一集来揭开谜底)。
最后则是从黑暗的部分出现转机,一路狂奔到大团圆部分(朋友团聚,坏人死去,各人的愿望达成,黑帮庆典)的叙述,让观众在感到不可思议的过程中情感也好像过山车一样,从黑暗的山洞一下子来到了山峰最高处。
这种叙述方式的要点在于叙述者必须对整个故事熟烂于胸,一般是先写出大纲,甚至完整的故事。
然后叙述者在平直的时间线上做手脚,把故事本身变成很多线头的迷局。
在吸引了观看者的情绪的同时,也对观看者的情绪产生直接作用(比如这个动画,观众何时会紧张、悲伤、高兴,都被牢牢掌握在叙事者手中)。
不知道这种手法在动画上有没有先例,在小说上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写作方法了,我知道的有《呼啸山庄》(双线叙述,把最黑暗的部分放在开头,把希望放在最后),杜拉斯的《情人》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这两部小说属于单线剧情的打乱叙述)。
电影里《Memento》和《The Prestige》(均为双线)对这种技巧的使用也已经炉火纯青。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看看。
-哦,对了,差点忘了,动画里还有一部《凉宫春日的忧郁》,算是单线式的打乱叙述罢。
听配乐就明了了啊,是像星际牛仔,混沌武士一样的番啊。
不过更那两部比还是有挺大差别的,至少那两部有个小结尾。
艾萨克和米莉亚永生了真好啊。
这吃掉方式也太简单了啊,确实很容易寄了啊。
哈哈,最后也没给恶魔什么的来个设定或补充,只能给哥们来杯Baccano的image了啊。
“总之这个故事从何时开始到何时才能完结呢?
嗯,真是个难题呢,k'a'lulu'~。
难道说你还在寻找这个故事的男主角吗?
k'a'lulu-,你应该从元素中解放出来,把故事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这个元素扔掉。
故事本身就没开始也没结束,有的只是人与人连接的羁绊,永恒和拓展之意。
故事永远不会有完结,K'a'lu'lu'~。
那么,为什么故事无法完结呢?
你说为什么呢?
XXX传达让人觉得故事有可能还会继续的可能性。
三分。
这个问题的答案留下来会比较好。
为了你好,我简单的说吧。
因为快乐。
你会不会想这只老鼠现在会在哪里做什么,会不会想从此以后会有怎样的经历,想象一下吧kalulu,趁现在。
正是如此!
kalulu~”
没看过原作小说,但就动画本身而言,叙述的故事着实非常无趣。
按时间顺序梳理一下了故事主干,发现这确实就是讲了几个没什么意思的故事第一个故事:十八世纪的一条船上,一群炼金术师召唤出了恶魔,这群人喝下了永生之酒,成了不死之人,然后一个欲望强烈者意图获得永生之酒的制作方法(为了炮制更多的不死者?
然后......吞噬......?
呵呵哒),吞噬了几个不死者,被制服,末了逃脱。
——这个故事还算有点意思,带了几分神秘色彩和几分猎奇元素,还算吸引人,但是同样是炼金术师这样的题材,钢炼则讲述了一个意义分明、人物丰满、条理清晰、逻辑圆满、丝丝入扣、引人入胜的故事,还是编故事的能力棋差一招。
第二个故事:十九世纪的列车杀人事件。
嗯,看上去是三方乱斗,哦,也许是四方,Vino 算一方的话。
第一方是绑架议员妻女的团伙,意图通过胁迫列车人质威胁议员释放一个人(原谅我故事里面大部分人物名字都不记得,因为实在过于混乱)。
第二方,白衣人团体,又名变态杀人狂团体(我自己起的,他们确实就是为了杀而杀),意味不明。
第三方,保护者团体,保护列车人质,与另外两方对抗。
第四方。
Vino,列车员,保护列车,屠戮为乱者。
这么梳理下来,第一方姑且理解为通常意义的绑架犯,第三方是永恒的保护弱者的正义一方,第三方就完全是莫名其妙,加进来纯粹为了搅乱故事节奏,增加阅读难度,且目的不明,意味不明。
唯一有点特色和亮点的也许只有列车员这一方,“扭曲的正义”还算是比较值得一叙的内容。
——整个事件其实按正常时间线看下来非常简单,并没有什么很有价值的故事内容和意义。
另外还有一些零散的故事发生在列车事件前后不久:之前,永生之酒事件,傻瓜夫妻意外获得永生之酒,众人分食,成为不死者,同时干掉了大boss?
皆大欢喜?
maybe。
然后还有黑帮乱斗事件,萝莉找哥哥事件,这些事件都不痛不痒,其实发生在什么时候都没什么关系,所以我也不记得是在列车事件之前还是之后了,但这重要吗?
更甚,这两件事发没发生对故事主体有影响吗?
如果说这是为了塑造人物,那么在这两事件里,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吗?
抱歉我没有看到。
所以谁来告诉我这几个故事串联起来究竟要讲什么?
是要揭示什么社会黑暗?
反映什么人性弱点?
人性抗争?
也许有人说作者就是想讲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可惜也并无意思可言。
故事本身不痛不痒,连起来看也不觉得有什么深意。
一个好的故事要有一个深入人心的主旨,起码在这个作品里我没有看到,“永生之酒”也许让人印象深刻,但这只是一个关键词或者说是主题对象,况且在片中,永生之酒可以说只是一个附加属性,也没有探讨“永生”的话题或者人性在追求“永生之酒”所反映的复杂面(驳杂的人物中貌似只有召唤恶魔的那个人和大BOSS表现出了对这个物件多面性的追求)。
也许就是题目所说的只是讲一场乱斗,那确实还真是“乱”(叙事混乱)和“斗”(各种打斗画面)。
个人觉得,这个作品过于偏重玩弄叙述手法,频繁的改变时间线并没有起到丰富故事多面性的作用,只能增加理解难度,(倒是起到了故弄玄虚,拔高B格的作用)。
加之故事本身并不出彩,可以说平平无奇,为了故弄玄虚而故弄玄虚,人物塑造失败,每个人都想着墨,但每个人都很单薄,且有刻意追求猎奇的意味,并无真实感,加之动画没有主旨,也起不到推动和烘托主旨的作用,唯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只有傻瓜夫妻(比较逗)和vino(身手太逆天?
maybe)。
综上,我觉得这个作品,确实叙述手法可以给人有趣和新奇之感,但故事平淡,主旨不明,人物杂乱,说实在话,这种实验性的叙事尝试是非常加好感的,但众评8分是封顶了的,如果个人打分最多6分,但豆瓣上却高达9分,着实不能理解,只能说明作者故弄玄虚的本事的确高强,平淡的故事本质被花式叙事手法给悄然隐藏,从而博得阵阵掌声。
而众人看故事也不论本质,被花拳绣腿唬的团团转。
虽然一开始并没有看简介,但是流畅的动作,跳跃的音乐,以及有趣的剪辑方式和情节,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虽然第一集里并没有交代很多,雾刹刹的一大片信息迎面扑来,多主角的故事主线,跳跃的时间轴,但是仍不能阻止我们喜爱这部动画。
事实上,看到后面时,才能了解第一集得重要性,许多关键的情节,都已经为您铺垫好了。
当然也包括动画完结也还没有解开的几个不明画面,以及许多的附笔。
剧透一下,事实上,这些其实是小说的第六集的内容了......所以,握紧拳头,坚信第二部肯定会来临的!!
无法说最喜欢哪个人物,因为每个人都很有趣,菲洛、麦萨、冈多尔三兄弟,VINO,还有到处播撒幸福的傻瓜夫妇,看到最后,就连杀人狂拉德也变得可爱多了~~偶尔疯狂一下也不错哦~笑观众好像拼图一样,将所有的情节拼凑起来,真的是很新颖的方式呢,但是监督的功力之强使我们不会感到混乱,原小说其实是按照时间轴来叙述的,但是多主角的动画完美的表现了原作的真谛,人设和音乐恰到好处,超赞!!
看不下去……
无法欣赏
從煉金術士開始爛,我更被結局雷到了…………………………
慢热。
多时间线多人物视角展开的群像故事,动画背景粗糙导致时间线交叉的时候容易看得云里雾里,7话揭秘开始的时候依然交叉线真是令人讨厌。二周目看了英文版,好太多
叙事手法比较有意思= =为什么我喜欢铁路追踪者呢 我觉得好帅。。。别真人千万别。。。。
不是我的菜,感觉没有什么新意,平行叙述不同时代的同一个故事,可以看到很多其他作品的影子。暴力美学和日本文化中的悲美挺符合,但是故事很容易看出是个东方人在说西方的故事。可能国外呆太久,觉得很多地方不是很搭配。主题和细节处理都是细腻的东方手法,人物和设置框架确是西方,不过很多脱离了真实的虚构,still,感觉不协调。
三集即弃。非线性叙事的电影也看过不少,依然接受不了这部混乱不堪。评论里简直就是尬吹重灾区,不过看到很多人说实际上故事既无聊又无趣,那我也弃得安心了。
拆碎了讲的杀来杀去比不拆的还无聊,每个声优都恶心得如此队形整齐也真是罕见啊罕见,唬人的也许是音乐?
剧情派,不过为嘛看得这么累?(大概是不好记的名字太多了的缘故……什么这个家族那个家族达拉斯XXX……)终于明白笨蛋夫妇是怎么穿越到无头骑士中去的了……满脸血的铁路追踪者好帅呃呃呃…… - w -好想看更多的铁路追踪者~~~❤
让人没有耐性看完。。。不知道要说什么
癫狂的故事,无谓的杀戮。把时间颠来倒去的讲述手法,在我看来主要是掩饰了剧情和人物本身的空洞,或许还有炫技、自我欣赏的成分。被高分骗进来,浪费了时间,接受了负能量,得不偿失。
绘画水准是有的
很精彩,环环紧扣!
剧情、剪辑、画面、人物都很赞,值得看很多遍的片子,大爱葡萄酒><
闷声装大B
到了后期形式已经超过了内容,和无头类似的玩脱的感觉,不愧是同一作者他好像只会写这一类了
各种看不懂
我好讨厌以西方为舞台,人物也都是西方人的日本文学作品。
故弄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