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此片不像上面瓣友评得这么差,起码邬君梅的出演还是值得一看的。
尽管俗套,但剧情的安排与朱美丽的一些西方式生活感言,还是有一些可听之处的,对于人类贪婪的追悔还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而且通过孙红雷弗罗伊德式的沉醉来衬托朱美丽的深邃也还是一个经典的套路嘛!
不知邬君梅在此片的设计中起了多大作用,但我想此片放到10年前可能还算得上一部好片子,但现在我们是太见多识广了,世界十大禁片都已经摆到堂而皇之地摆到地摊上了,中国人的审美水平和反腐蚀觉悟已经是大大提高了!
所以再用外国亲戚之类的典故已经不灵光了,因此该片唯一的收获就是看邬君梅的表演了,起码我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
但是强烈鄙视孙红雷在此片中的出演,求求你了孙老兄,《征服》的确是把俺征服了,不过那个造型不能天天使啊,再使的话你可就真成了不懂人类的兽医了!
每个人都有他的理由,也许一万个人就会有一万种不同的理由,理由,它是支持我们行动的内心砝码。
然而在对与错的概念里,正确的只有一种,其它的不论它出于什么理由,都是错的。
我无意想要解释清楚“情理”与“法理”的区别,但是即便我们真的错了,支持它的初衷也远比结局要耐人寻味很多。
“我只是想要生活过的更好一些;我只是因为太爱他了;我只是……”人们常常讲这样的说辞归咎于“借口”,借口自然指的是为了推脱一定的责任而故意夸大的某种理由,但是如果一个人他清醒的明白自己将为这样的借口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那么借口也只是理由。
我不想探讨这部电影情节中可能存在的某些破绽或者不合理之处,因为我也有自己的理由。
我曾经写过一个不那么引人注目的文章,内容是根据一个朋友口述给我的亲身经历改编的,虽有很多人为的修饰和想象,但是故事是真实的,女主角也是一个死刑犯。
写作的时候我试图将自己设想为就是“她”的影子,且脑袋里是没有理由与借口的明显区分,只需要感受,感受起初的美好和美好毁灭后的绝望,又是什么样的一股力量把人吸进去,直到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当中,之后就是不得不面对的结局。
律师需要的是唯一公正的理性判断,可是文艺作品不同,它可以与每个人共情,哪怕他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毕竟我们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这样一部电影相信很多人很难用“好”或者“差”来界定它的成绩,而这样大众的评价又何尝不像“理由”和“借口”一样冰冷淡漠呢。
有点像本能里的莎朗斯通哈。
看报纸说,她不能接受影院一天只卖几百块钱的票房,忍不住去签售。
可我看,我这样的电影爱好者都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电影杂七杂八的情节安排,更别说一般的观众了。
所以啊,这个电影只能算是小众电影,真要大张旗鼓的在影院里放,只有讨骂的份。
看完这个电影,一直不相信这是中国的电影,因为好久没有看到过中国的电影人会这样子认认真真的拍一部片子。
后来看了职员表,才知道,导演是个老外。
一点也不出所料。
一直以来对国产电影的期待很高,如你所知,自然,失望也不小。
感觉第五代导演的水平就停留在了《霸王别姬》,此后便直线下滑,当然,如果你说那是另一班套路我也不反对,只是我会很小心的说,我不是很喜欢。
当然,我喜不喜欢无关乎还会不会有这样的电影,也无关乎票房的高高在上。
所以,我才惊讶于红美丽,一个故事把它讲完了不是很难,但是能讲的让人看明白,很不容易。
PS:个人比较欣赏 邬君梅的演技,可以说是这个片子很大的一个亮点,深沉和美丽能够如此完美的融合在一起,wonderful:》
值得看的地方:监狱里犯人邬君梅与律师孙红雷的对手戏女人能把男人问疯了牢外的人能爱上牢里的人,有点《沉默的羔羊》里的感觉;葛优的出场再次出[笑果]临死了还逗大家一乐;阿B钟镇涛,最近跟倒霉的中年男人扯不清关系了先是《头文字D》里有一个捣蛋孩子,这回又是一位早早不幸离世的丈夫。
不得不说邬君梅的身材保养的还不错,猛一出场戴一大墨镜,又是红色旗袍,扎眼,杀手来了这个照型不太好看,没有后面的绿色套装好看,监狱里的那个造型是最耐看的。
故事是有些悬疑的风格,还是讲人。
得到了现代化,失去了人性。
音乐,一直有二胡在耳边,与片子气氛比较贴近。
瑞吉红塔酒店,大堂咖啡厅;浦东高层建筑工地;地铁2号线;火车站(片中说西站)和绿皮车厢;大红色旗袍;大墨镜;光头耳洞西装讲英文男;某高档俱乐部,还有“It's beautiful, the Bund!”"Yes, she is."“你英文那么好!
”“我爷爷教我的”监狱里大家都穿短袖,两位帅哥西装笔挺,肯定很热很热就是冲着葛优去的“冯先生!
”“说了多少次了,叫哥哥。
”
当初任媒体怎么宣传,我始终都没怎么在意《上海红美丽》这部片子,直到某一天翻看报纸影评版,看见上面赫然用“上海的红白蓝三部曲之红版”这么嚣张霸道的评价做为标题,足见其内容质量可见一斑。
我完全是被这句话蒙蔽而丧失的警惕性,都没提前去豆瓣打探风声,怀揣着对“上海红白蓝三部曲”的无限憧憬,白白糟蹋了我的银子之后,这部电影无情的践踏了“法国原版红白蓝”这面旗帜和观众们对它的最为单纯期许。
又是一部香蕉片——白人导演的中国故事,总跳不出“黄种人演员糖衣包裹下的西式生活和美国社会精神”这个畸形框架。
这片子拥有一干让你心动的老戏骨葛优、孙红雷、邬君梅、理查德,片中对白的确很好笑,内容也配得上“文艺片”这纠结名号而赋予的别扭情节,但这绝对不是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故事,中国人不那样说话、中国人不那样思考、中国人不那样报复。
如果不是那帮老戏骨在撑戏,那么这部电影就完全没有拍摄的必要了。
中国红、旗袍、二胡……你们以为把这些元素单纯的堆积在一起就等于中国风么?
NO!
我告诉你,如果导演们学不会量体裁衣,如果导演们拿着二胡当小提琴用,那么把这些单纯的堆在一起就等于凭空堆成了垃圾堆。
这部片子和法国人在越南拍的中国女同性恋故事《植物园》一样畸形,文革、激进、中医学、药材……这些很chinese的元素居然生生被演绎成了一部极具越南风情的欧美伦理故事片。
都是造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博:http://blog.5d.cn/vip/shiichi/200705/399388.html
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在感情的支配下一错再错。
她是软弱的,与老谋深算的丈夫的合伙人比;她又是无比坚强的,当她想到被害的丈夫与年幼的儿子的时候。
被人利用杀了人以后,朱美丽已然成为阶下囚,在与律师的谈话中,我们知道了她的故事,进而我们为自己感到庆幸,因为原来我们身边不远处,就是悬崖。
邬君梅与片中演对手戏老外的对白叫人听起来很舒服,措辞发音都不象几天突击学英文学出来的那么叫人听着发笑。
片中对这二人感情的刻画也颇有讲究,尤片尾真相大白时精彩。
三个主要演员,邬君梅、孙红雷以及那个老外都是好演员,要不是他们表演功夫好,这样的本子,得多么垃圾。
晚上在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并且看完后见到了男女主人公.开始可能觉得片子有些乱,但不得不说主题还是非常鲜明的,并且片子的色彩极其台词的设计我都非常中意,在见面会上,邬君梅比片子里看着更漂亮,并且相当活泼,是位有内涵有才能的女人.名字红美丽与朱美丽同意,当她说朱是红的意思时我恍然大悟.并且她也说红其实不光代表中国的传统颜色,而且代表这欲望,名利,是的,人总是为得到这些失去应有的生活,然后在欲望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后一无所有.她希望通过这写人性的接露来对生活做些警醒,很必要的事情,在当今社会.观众提问她都很耐心的解答,奥斯卡更是风趣幽默,今天晚上很开心,只是后悔没有问她些问题,不过静静的看着也不失乐趣.
上海——中国现代都市红——中国的颜色美丽——中国女人符号化的标题,中国在外国人眼中就这么几个标签。
一部越南风格的美国伦理片。
充盈着浓浓的跨国界、跨文化、混搭的腔调。邬君梅真的很美,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女人,但是又不做作夸张。
邬君梅漂亮得低调。剧情单薄了些
这片要是和红白蓝有半点瓜葛,估计红白蓝都气死了。。。。。
假而做作且缺乏张力,演员表现一般。★★★H00182
非常的烂。
2023年1月14日
邬君梅
你就编吧
还不错
不喜欢那件旗袍的剪裁,邬君梅果然很女人。
红美丽...
费解。原来葛大爷和邬君梅在<桃花运>前就已经合作过了。。。2
不好看,看不懂.也难怪票房不好啦~
一看就被吸引了
真难
节奏很慢,但质感不错。虽然故事设置在上海,但叙事方式是西式的。
完全美式电影,可惜可那些牛X的演员
邬君梅邬君梅!
这种组合很少不杯具的,发现Richard Burgi还真是把一种类型演通了
it's not love,is gui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