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n这类不求剧情但求爽快的动作戏,能够生拉硬拽拍到第三部也的确不易。
其中功劳,自然要归于硬汉典范的连姆尼森大叔无疑。
已逾耳顺之年的连姆尼森在系列收山之作中再度为保护家人披挂上马,宝刀不老,斩妖除魔。
Taken前两部的剧情走向基本一致:男主Bryan的家人(女儿\前妻)被绑,作为前特工的男主再一路按图索骥大杀四方地从小兵砍到boss。
高密度剪辑拼接的动作场面,稳准狠的搏击设计,无不将电影的畅快淋漓的观感和推至极致。
而管他队友还是黑帮,小兵还是大佬,法律还是道德,只要敢挡在主角和家人之间通通给我死开的这种摧枯拉朽,更是为观众提供了快意恩仇的情绪出口。
父亲与丈夫厚重如山的情感,充满男性荷尔蒙的攻击力,再加以连姆尼森深沉内敛的英国绅士魅力,这些要素的糅合塑造了近乎完美的现代侠客。
这种大火烹制浓厚调味的烤肉吃第一块自然酣畅无比,第二块虽仍口味尚佳但多少会有些犯腻,第三块如果还是同样的做法估计也难以下口了。
但毕竟是同样的食材和厨师,该保持的风格也必须保持,所以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几乎形成惯例的元素。
追逐镜头照例是令人眩晕的快节奏的手持式高频摆动,Bryan家人照例作为靶子,父女之间照例要有些小问题,主角照例头顶七彩紫金琉璃主角光环刀枪不入。
当然,作为Bryan对手的各路小兵照例要藐视主角不知死活地上去送经验,然后再像阿Q一样被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
既然是名为Taken的命题作文,发挥难免受限。
而为了加入新鲜感,这一部却断不可继续沿袭前两部的老路。
女儿被抓过一次,老婆被绑过一次,这一次总不会让女儿搞出个baby供人绑架吧,太残酷了。
而要是女婿被绑票,Bryan高兴都来不及,哪里会去救。
编剧思前想后终于把毒手伸向了主角——这一次下手最狠,旧情复燃的前妻性命被taken了,主角的清白也被taken了。
于是遭人陷害的Bryan开始亡命天涯,不但要避免被警察抓住,而且要查清事实真相,报仇雪恨。
咦,这个桥段是不是有点滥?
稍安勿躁。
为了给Bryan闯关之旅增加难度,自然要搭配一个对手戏,于是集控制狂&强迫症&好吃客于一身的警长Dotzler手捏霹雳橡皮圈闪亮登场。
咦,这个设定也很既视感?
当然还有反派,领头的马兰科夫心狠手辣又是特种兵出身,小弟里面还有宁死不屈的硬汉......话说怎么又是俄罗斯黑帮?
因为受到难度增加和岁月侵蚀的影响,Bryan这次的闯关之旅没有之前那么一帆风顺,最后的boss战居然被强火力完全压制。
在此处,影片再度引入创新点——本部中反派获得了其他动作片中boss拖泥带水的技能。
面对着跌倒在地手无寸铁的Bryan大叔,手持步枪的boss一时抽筋决定要用肉搏方式进行处决,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抖S的通病,但奈何男主有100%肉搏反杀的设定,即便是战斗民族的黑道精英也一样要给跪的。
熟悉前两部的观众应该了解,除了对战的boss之外,还需要一个幕后的主使需要主角临终关怀一下的,如第一部的富豪和第二部的阿尔巴尼亚老头子。
这个角色最终交给了主角前妻的丈夫。
等一下,这个人和第一部的明显不是一个人啊,Bryan你前妻到底又结了几次婚。
之后才发现角色名其实都是Stuart,应该只是演员换了而已。
总之,影片又安排了一个不痛不痒的逆转,让小美女再得到一次被taken的机会。
显然主角女儿已经习惯了这种待遇,在额外的一场飞车戏后,最终和老爸默契配合一击搞定继父。
不太一样的是,这次好歹主角忍住了没有去完成最后一击,毕竟在本土主场作战,还是要给警方一点面子。
于是真汉子发出了死亡铭刻的诅咒,被吓尿的继父只好惶惶不可终日地度过牢狱生涯。
影片在最后自然不会忘记要点出本系列主人公最强大的技能——豁免一切法律制裁。
尸横遍野最终全身而退,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张传票,毕竟主角上面有人。
在巴黎:Bryan一路杀杀杀,最后坐飞机回家,法国政府表示感谢您指出我们工作中的漏洞,美法友谊万古长青啊哈哈;在伊斯坦布尔,Bryan一路杀杀杀,然后坐飞机回家,土耳其政府表示我们根本不知道此事,美国老大哥不好惹啊哈哈。
这一集回到了洛杉矶,面对精干的洛杉矶警方,被陷害的Bryan大叔居然开始跑路......喂,大叔,你的白宫内线何在?
在大叔和小伙伴们合力将幕后黑手缉拿归案后,涉嫌拒捕、暴力袭警、冒充公务人员、武装威胁警察、血洗俄罗斯帮、并在公路上引发重大交通事故导致无辜人员伤亡的Bryan及同伙,居然又一次开开心心地脱罪了,连之前铁面耿直的警长也戴上营业用笑容恭送Bryan出门。
即便是藐视法庭也要坐几天班房意思意思的好么。
看来大叔的靠山之前只是刚巧出门度假而已,Bryan同志您受委屈了,您造成的损失由国家和人民来偿还其实影片中人物表演都挺不错,主角一家子自不必说,Forest饰演的警长Dotzler人物亮点十分突出,换成Dougray Scott的Stuart看上去似乎更有城府,连几个警察也各有萌点。
动作设计和镜头语言也都保持了水准,作为动作大片基本素质还是可以的。
遗憾的是,本作对戏剧冲突复杂度的刻意追求,却使得剧情上出现了诸多问题。
系列首部作品之所以大受好评,除去流畅痛快的打斗和主角势不可挡的劲头,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剧情的简洁。
在好莱坞同类型电影中,陷害逃亡逆转早都让大家看到吐,而本片把这些元素毫无特色地安插进来,复杂的设置背后却没有一个合理的逻辑,反略嫌弄巧成拙。
如果细究人物动机和行为逻辑,总会觉得大部分人物病得不轻。
继父导演谋杀嫁祸一出戏,居然很老套地给妻子买了高额的人身保险;费尽心思让Bryan和黑帮火并的计划,只要略出纰漏就无法实行,毕竟这货又不能料事如神,不然绝对想不出要挟持主角女儿一起跑路的无脑策略。
俄罗斯帮再次被黑,特种兵出身的老大除了发狠就是发傻,作为讨债的一方,明明安排一起看上去意外的事故杀人拿钱就可以拍屁股走人,却非要听信一个欠钱的人忽悠来设计一个拙劣的谋杀现场坑害主角,之后还要派人追杀,这是讨债不是天下第一武道会啊喂。
然而本届飓风营救甜甜圈杯最佳参与奖最终还是花落洛城警方,龙套们尽职尽责地酱油,然而早就看穿了一切的警长Dotzler即便一开始就凭借吃货的本能洞察了主角的无辜,还偏偏置Bryan留下的暗示以及现场线索于不顾开始穷追猛打。
难道不是只要调查一下甜甜圈店的监控,Bryan的行踪与假报警电话在时间上的冲突不就足以作为不在场证明了么。
所以片尾处Dotzler一脸谄笑地跟Bryan说“我一开始就觉得不是你干的”之时,不禁十分佩服Bryan的涵养之好,居然没有一巴掌抽过去。
总之,没有各方势力一同降低智商的通力合作,也就不会有这样一部电影了,这可能正是艺术与命运的必然罢......Bryan大叔就是在这种前有追兵后有堵截,警察匪徒异体同心的合围之下完成复仇保护家人的。
在深处困顿时,Bryan第一忧心的仍然是女儿的心情与安危。
不得不令人深深感慨父爱绵厚。
从第一部千里寻女,到本作中飞车拦机,之间一直贯穿于Bryan心中的只有女儿,这是他生命中最高的优先级。
抛去眼花缭乱的格斗和计谋,电影至少还是不忘初心地保留了这一最为纯粹质朴的内核。
纵有外挂在身,当我们又一次次地看到那具魁梧的身形在闪转腾挪间的一丝迟缓和殊死搏斗后的些许疲惫时,也不得不意识到,这架驰骋疆场的战车也已经不可避免的被岁月侵蚀。
毋庸置疑,对家人的爱永远是Bryan奋勇前进的燃料,能够平静地守护女儿一家可能是这位父亲最好归宿。
对于连姆尼森,这位逐渐老去的硬汉也许会逐步淡出动作片,但至少Bryan这位特工父亲的形象已经成为经典,并永远和他本人的名字一起被提及。
影片三星,另外一星献给连姆尼森。
老实说,观看飓风营救3的过程并不让人愉快,与第一部的水准相比,第三部已经全面退化到上世纪90年代,套路陈旧到我都不愿意复述剧情,这个系列本不适合被拍成系列,因为第一部的诸多亮点并没有延续性,属于玩一次就不能再用的梗。
而编剧们显然也明白这一点,于是后两部只能往平庸的方向发展。
第一部大获成功,口碑票房双丰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选择了连姆尼森大叔来当男一号,因为1,连姆大叔年纪足够大,在好莱坞一帮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个十来岁的男明星里,要挑一个出来演一个接近的成年女孩的父亲,岁数必然要足够。
2.大叔演技了得,第一部里几场救女心切的戏份看的格外虐心,这种靠着微表情就能传达千言万语的本事,没点火候真不行。
3.大叔身体条件好,193的大个子,加上年轻时打拳击的经历,动作戏剪得凌厉一些,看起来也像模像样。
然而这些优点面临续集的企划时似乎都成了缺点,父女情深的戏码用一次可以,用多了观众就腻了,这就直接造成了主题的大打折扣,女儿不被绑了,或是被绑出经验了,观众都想吐槽了,怎么办?
而连姆大叔的年纪似乎成了更大的问题。
第一部里非常动人的一点就是连姆大叔凭着自己不小的年纪,拖着不再年轻的身体去拼去跑,就算自己都快要跑不动打不动了,还是不能放弃。
而这个系列要出续集,自然不能再在这一点上做文章了,试想敌人更强力了,男主角却更衰弱,那剧情怎么继续?
于是第一部里追不上机场小哥的大叔在第三部里步子一迈愣是把矫健的年轻警察甩在后面,尽管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连姆大叔在三部曲里跑的是越来越慢,打斗戏越来越简单。
而这样,还想把男主角塑造成一个龙傲天式的角色,那么除了把片子往90年代B级片的路子上靠,当真没有别的办法了。
终于,我们这些观众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系列被玩坏,这很难说是编剧的错,也不能说是电影公司的错,至于演员更没错,要怪,只能怪这片子真的不能出续集吧。
我只想说去影院看这部片真的是浪费我的时间和金钱!!
首先,剧情有硬伤!!!
一个前中情局探员面对杀人现场,居然会徒手捡起地上的凶器,在凶器上留下自己的指纹,他是猪么?!!!
这种常识错误,现在普通人 都不会犯,他还是前中情局的探员!!!
然后,这部片根本没必要弄3D!!!
整部片没有3D的感觉,唯一的感觉就是在追捕的时候镜头快速切换的时候,3D眼镜带得我头昏眼花,直想吐!!!
再次,那个剧中的打斗动作真的是一个动作一个停顿,然我都怀疑电影卡壳了。。。。
太烂的片了。。。
飓风三部曲真心赞,第一部救女儿,第二部女儿救老爸,第三部为前妻复仇,而海报打的是终极反击,为爱绝杀,不知道第三部是不是最终章了,但个人觉得也差不多了,虽然第三部还是留下一点点线索,但如果票房好。
不排除这个资本主义国家会拍第四部的可能, 不过第三部让我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仿佛看到当年美剧越狱的感觉,迈克和马宏之间的对决,当然电影里是父亲与探长的对决,不过这部影片稍微神化了男主,变身无敌小强,按正常套路,他都死好几次的,结果都安然无事,这是不足的地方,不过换句话说,对于你喜欢的角色,你不正喜欢你喜欢的角色就是这样子?
一口气看完了3部,只有第一部最刺激,剧情最紧凑,第二部勉强紧凑,第三部太慢了,差点看睡着了。
第一部,就是纯粹的爽片,别管杀多个人,能救女儿就很棒了,拿上枪,就是神。
第二部,女儿反转救爹也是意想不到,女儿回国后,可能这辈子都不想出国了吧。
第三部,太拖沓了,妈妈死掉了,没啥意思,剧情毫无悬念
当年看飓风营救1时,就被连姆大叔饰演的慈祥的父亲和英勇的斗士所折服,这部电影和其第二部就是我强力推荐的。
现在来到了第三部,据说这一部是硬加上去的,还有中国投资,连姆大叔也十分排斥继续出演,想也知道,反反复复绑架自己的家人的剧情,谁受的了,所以本片终于不玩绑架的戏码,上来就把爱人给杀了还嫁祸给大叔,于是大叔上演着被追和反杀的戏码。
不得不说,剧情的确有很多硬凹的部分。
阿尔巴尼亚老头一家全被大叔干翻了,自己也作死了。
剧情编无可编,正好这几年和老毛子关系不好,于是大反派变成了俄罗斯人。
但会牵连到大叔一家也是莫名的悲剧(第一部虽然也是意外,但好歹是普遍性犯罪),前妻老公自己作死,还玩花样,意图害死所有人自己独吞,生生把动作片搞成了悬疑片,但悬疑氛围偏偏有没有,于是就莫名其妙的毛子被大叔一个个打翻在地。
必须要吐槽的是,这伙人的老大长相上倒是高加索型的,看着也变态冷酷,但作为俄国特种部队成员,是不是太瘦弱了点,不一定要健身的肌肉男形象,最起码精壮点也行呀,最后穿浴袍开枪看着他全身又瘦又没肌肉,实在很想质疑他的实际战斗力。
还要说的是,主人公的对手表面上是俄国黑帮,但影片大部分大叔都是在和正宗的美国警察斗争,而且斗争的很白目,开始明显的栽赃,也没有很多技术含量,为什么大叔不能和警察好好沟通,万一不行再想办法越狱嘛?
黑人警察老大心理明明心理有数还非要追着大叔不放,于是撞毁无数辆车,还烧了一栋楼,不沟通害死人呀。
一度我以为警察内部都内鬼或者大boss是警察,最后也然并卵。
结局时,大叔竟然和警察握个手就走了!
反抗执法,交通肇事,私自用刑,杀人(即便是罪犯)。
就算观众无所谓,警察也不能吧,这还是在法制希望国吗,而且前两部好歹是外国,可以解释大叔会跑掉最后回去。
真实的坏蛋,是妻子的前夫,这种鹬蚌相争的戏码居然被他精湛的演技骗过去了!
最后即将被杀时,大叔看着警车马上要到,居然威胁了几句就打昏了,这点我记得和第一部时,在电话里威胁绑架他女儿的人,已经截然不同了。
剧情上虽然有硬伤,但重点这是一部动作枪战片,连姆大叔毕竟岁月不饶人。
动作也不如以前利索,而且影片用了大量剪切镜头,估计很多动作不好用,或者用了替身,但精彩程度有所下降。
据说要拍第四部,我认为还是放弃吧,下次绑架女儿还是外孙(女)?。
据说有中国版孙红雷出演,我倒想给人贩子们来一个一锅端解解气。
不知道广电放不放。
《飓风营救3》,Liam Neeson扮演的前任特工在此片中继续老当益壮。
继第一集救了自己的女儿,第二集救了自己的前妻,这一集中他需要拯救自己,因为他被人陷害谋杀了自己的妻子。
应该说,像这样的轻逻辑重动作的电影,到这里也应该终结了,因为大家已经开始厌倦了。
此片的前半部多了冗长的对话和无关紧要的情节,因此连动作戏都变得弱化了。
不过在主题上却有些自我反省的意味,因为根据此片的情节,正因为主角一味冲冲冲,杀杀杀,而导致险些上了对手的借刀杀人之计。
从第一部到第三部,老连姆尼森过关斩将,杀了无数的人,一路披荆斩棘的救女儿,保证了女儿的生命安全。
然后呢,处处监视着女儿,生日送玩具,教她学车,查她男友的底细,结果呢,最后不还是交到了另外一个男人手里?
看来,男人最终都会失去自己的女儿,就看你是怎么看待,是高兴的转接放手,看他以后的幸福生活,还是舍不得放手?
、哎,无论怎么的拼杀,不还是孤身一人,哎,对父亲来说,女儿幸福就好。
七年前我们看科比,是看美妙的步伐,飘逸的扣篮,和刺激的绝杀,而七年以后,除了那标志的后转身后仰跳投依旧画美不看以外,剩下的就只有情怀了。
36岁的科比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22岁的影子。
一如略显佝偻的米尔斯大叔,已然斑白的额头,却还要忍受着失去心爱之人的痛苦,这对他是何种的折磨。
虽雄心不灭,而身手已不那么矫健,无法像在巴黎那样单挑整个犯罪团伙,荧幕前的我只能感叹时光的无情,人总要年华老去,人也总要面对离别,还好这次有女儿的信任和老家伙们的无私帮助。
当浑身伤痕的大叔在机场对他说出当年那句影史经典时,那是何等豪气,是的,我知道你认识许多人,可能只要几年就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但是,你永远逃不脱我,我的那些在长期生与死的对抗中学到的技能,会让你寝食难安,i'm gonna fine you ,and i'm gonna kill you!别再讨论剧情是否合理,打斗是否炫酷,我看的只有辛德勒的无私奉献,金教授的赤子之心,“汉尼拔”的勇猛果干,和米尔斯大叔永不放弃。
老兵不死 只会慢慢凋零。
恐怖分子:和连姆尼森有关系的我们统统都要绑架。
连姆尼森:你说的条件我们都答应,把吕克贝松还给我们!
伟大的胡渣男,跑酷电影领袖、德国黑、警察黑、中国黑、优秀的导演、史上最有名的烂编剧——吕克贝松,自2009年开始一系列编剧电影开始陆续上映。
除了亲自导演的《超体》之外,如《三日刺杀》或者《飓风营救》的作品大多惨不忍睹,原先眼神忧郁的法国胡须男最终也变成了一个毛茸茸的死胖子。
不可否认,吕克贝松在他的那个时代是登顶的导演,无论是清新的不能再清新的《碧海蓝天》还是商业的不能再商业的《第五元素》。
这个胡子拉碴的法国人把文艺的商业的历史的传统的历史的文化的都折腾了个遍。
把他09年开始的片子拉出来看看,既有像昆汀作品的《巴黎谍影》也有《飓风营救》或者是《玩命速递》这种专题商业片。
14年算是吕克贝松在编剧位置上怒刷存在感的年份,在早早成名后,胡渣男也在制片上不断的炒冷饭,烂如渣的《的士速递美国版》以及《新版暴力13区》等等作品。
在我以为《三日刺杀》是其编剧最烂之作的时候,《飓风营救3》横空出世,刷新了《三日刺杀》中吕克贝松编剧烂的极限。
话说,如果你好好的做自己的导演,或者就干脆的做自己的编剧,两样管好一件就可以,但是却偏偏“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如果是像徐老怪一样身兼导演和监制也就罢了。
但是身为一个主业为导演的编剧,就不要在电影中加入太多吕克贝松式的“清新浪漫”动作戏的好不好。
远的不说,就《飓风营救3》来说,浪漫的没死几个人,所有的角色都油光水滑,原本以为是女主的男主前妻,不到几分钟速领便当,女儿找了个欧洲审美下的美国人。
反派坏到出水,连姆尼森就是一副“我就是连姆尼森,我就是任性”,以接近60的年纪在小道上颠儿颠儿慢跑。
剧情一水《亡命天涯》哈里森福特看了之后都能笑道:“哈哈这些老子演过“的感觉。
搏斗镜头切得七零八落,一秒四切的节奏不知道是照顾连姆尼森的年纪还是后期剪切时手抖剪坏乱拼起来的。
男主就算抢车也不忘和车主唠家常,这点和《三日刺杀》里面的凯文科斯特纳如出一辙。
其实作为吕克贝松来说,这种早已在文艺、清新、商业三方面都成功,在世界、故乡早就功成名就的人物来说,跑到编剧的位置上继续展示自己脑中的世界也未尝不可,但是请稍微敬业一点,如沃卓斯基姐弟俩骇客帝国成名之后仍然能祭出《云图》如此号称烧脑的“大作”,尽管今年仍然有类似《木星上行》如此烂作出来骗票房,但仍然能看得出来他们俩还在尽可能的折腾。
反观吕克贝松,除了《超体》自编自导之外,其余影片的风格真心让人不敢恭维,或许他觉得。。。
(Je suis Luc Besson, je m'en fous)我是吕克贝松我任性所以如果想拍出体现自己剧本好的电影,就请您还是老老实实的自己上阵自己挑选演员吧,千万别再让凯文科斯特纳这种狗型男人念着猫型男人的台词在电影里拍pose了。
前有吕克贝松起劲的折腾,后有让 雅克 阿诺让人不省心,2014年对法国导演真是个不一样的年份。
看完123好想看布莱恩的前传,
好无聊的片子
片头做得好惊艳!比2好在有更多伯恩的味道而不是一味打打杀杀救女儿/老婆。结尾小反转虽然并不高明但很讨喜。看在年过六十的连姆大叔还在玩命打,以及系列中这命途多舛的家庭(女儿被绑、老婆被绑、老婆被杀…我要哭了)的份上也得给好评啊。。。
黔驴技穷之际,继父这人终于必须得背个锅了
比起前两部,这第三部真的差了不少,虽然还是那些人物,还是吕克贝松做的编剧,但是剧情没有那么出人意料,影片开始没多久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连姆尼森也老了,有些动作做不了了。
冚家铲
去日本看的最失望的一个大片。
只算能看。没有拯救的紧迫感是硬伤,而且从来不考虑collateral damage是价值观扭曲。导演太爱航拍了吧,而且最后追飞机boss战什么的标准环节都设计乏力,敷衍了事。
惯性观看
编剧、演员、表演和导演都充满疲惫,越看越没劲,拜托别再续了。
感谢标题党《救参96小时》留住我,接着看到主角,熟人啊,顺利看下去。之后每次进广告都要想想怎么读,“救shen”、“救can”还是“救cen”?意思懂,96小时的探案逃跑,打警察,打黑帮,打前妻的老公。。。。。。打得爽,画面有点暗,扣一星
剧情很没新意... 可能真是警匪片看太多了... 几张老脸也是太没感觉了。3星吃爆米花吧。
坐在前排看的,镜头晃得头大,剧情弱,显得警察很蠢
也不知道好不好...总希望主角被干掉算了,于是成了一部反类型的超级悲剧片,影片逼格瞬间上升,说不定还能得个奖。
如果说2差的话,那这部是真的救了2,这一部已经跟taken没关系了,变成了fugitive那部了,除了,nb警察变成了大聪明只会玩橡皮筋,三方势力deadlock,变成了单方面碾压,追车打戏都whatever,还有这部保时捷给了多少赞助啊,超跑那种脆皮还敢撞飞机还自己没事。。。emmmm。可能唯一喜欢的就是那个依旧没有moral restrictions的使用水刑了,结尾嘛,这不打死起码开枪把手脚打断啊,这能让人家在监狱舒服?哎,人变了啊,好基友人被枪打了,女儿被劫,ex老婆被害,这不折磨折磨再交给条子,我不是很认同。
开始鬼混,不好好拍了是不是
典型爆米花片,老爹果然已经打不动了镜头那个晃啊~不过老爹的发型永远一丝不苟外套永远光鲜亮丽就算从炮火里走出来都不用挥衣袖的~结尾的保时捷广告帅得一逼~事实证明没有主角光环的角色还是表装逼耍帅赶紧开枪啊不然果断便当~
一部不如一部的感觉,但连姆尼森真是太拼了。
Emmm相比第一二部确实不太行,第一部救女儿,第二部救老婆,这一部算是在拯救自己,少了很多前两部有的侦查手段的展现,多给了一点剧情上的反转(但就是说不太过去)和与主角相对峙的警察视角(没拍出新意)。
啰嗦,下一部该救外孙女了吧 —— 别问为什么不是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