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把四集看完,特别喜欢米乔啊!
原著里周周和米乔成为好朋友的重要原因就是米乔是周周内心里大侠梦的具体外露。
周周很想和米乔一样,敢怒敢笑做个大侠可惜人都是由过往经历塑造的,所以周周不能。
整个剧来说改的太多了,原著里高中的戏不是很多。
现在强行加很多,所以能做到不讨厌就很好了。
(PS:看辛锐的出场估计整个初中都掐掉了。
其实好可惜,一部伟大的文学都有人的变化带来的戏剧张力例如《麦克白》。
原著辛锐的前后变化是最大,所以不知道电视剧里怎么表现这一段。
啊啊啊啊啊,还有周周打怪练级的那段也没了!
)总的来说剧情神似而形不似吧。
林洋的温暖自信、周周的苏、凌翔茜顾虑重重、陈桉的灯塔这些都还原的不错,奔奔还要看两集。
蒋川是个败笔,和原著里简直是两个人。
米乔有了很大空间可以挖掘,她和周周互为镜中人,用好了可以事半功倍,用过了可能会抢戏。
由于《你好,旧时光》时间跨度太大,拍成影视剧难度不小。
改动难免有,遗憾肯定不少,原著党也不要太苛责了。
只要人物塑造好能带给我们和小说一样的感动就好。
当然,武文陆绝对会是个高能角色。
二熊小说里的老师都不精彩,这次拍电视剧会给我们新的感受,毕竟拍电视剧人民教师还是不好抹黑的。
这个话题是短评第一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我觉得这个剧里的每个人都很用心。
小细节很打动人。
像这个林杨的ID是林小杨花絮里张新成会为了一个拦余周周的动作的小细节反复练习,会为了一句话读音的重点一遍又一遍的读。
郑彦一的扮演者蒋宜儒也很用心的翻微博找到一个几年前的剧评来询问,并且这个小哥哥是会认真回私信的。
还有导演,会逛豆瓣回大家一些疑问,有一个讨论是询问一个女生唱的什么歌的,导演有给回,没有截图,亏了。
编剧卓越泡沫更让我惊喜不仅回私信还关注我,简直开心到炸
很多的小细节都有大神整理出来,最近的一个我看到的是林杨和蒋川打球有冲突呢段,林杨黑黑脏脏的手。
很多很多的细节和埋的梗以及致敬的各个影片,都为这个剧添彩不少。
打动我的地方,可能是剧里的每一个配角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不是为了剧中主角的存在而存在,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
放一个大糖,期待编剧冷却好的大
其实翻拍电视剧,我一般是拒绝看的,但是当时实在是被刘昊然和谭松韵的预告片萌了一脸,看完最好的我们,我觉得虽然和原著有些差别,但是所有演员演技在线、剧本扎实加上满脸的胶原蛋白,豆瓣八点多的评分还是公平的。
这一次振华另外一部 你好,旧时光 又被翻拍成电视剧,我的内心也是挣扎的,一方面最好的我们确实好看,另一方面,这是我心里最喜欢的一部,最喜欢孤僻独特的余周周和她的‘迷妹’林杨大队长,后来……我看了预告片,预告片里面潘主任一上线那种似剧似真实的感觉就出来了(所以说,预告片拍得好是真的很重要)总体来说,剧本、颜值和演技都差不多在线,国产青春剧真的在一步步的变好,表扬李兰迪的娃娃脸,和张新成的双眼皮还有笑容。
说回正题:青春。
剧中的男生女生们都有张青春肆意的脸蛋,可能有的不那么好看,但是也算是清新可人,校服总是笔直净洁,跑起步来精精神神,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有着青春期的各种烦恼,可是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有自己的想法,也敢于为自己的表现负责任,老师都通情达理,潘主任自带萌点,两个小张老师自带cp光环,你看剧总有种清透自然的感觉。
我大体看了一下评论,大部分都是说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扒拉扒拉,可是扪心自问,真的是这样吗?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同学们每天都邋邋遢遢,校服袖子上脏的远远能看出来发出的黑光,出于我可能会再长个的心理买的大一号的校服松松垮垮,裤子永远拖在鞋子上面,那个时候我们还不懂卷边裤,总把自己往土了打扮。
每天天不亮骑个破自行车往学校里面赶,却总是倒霉被查岗的老师逮到,住宿的同学为了晚上去网吧裹个衣服就敢往垃圾道里钻,被老师逮到了,也只能低着头任打任骂,脸红脖子粗不敢还口,哪里能像林杨似的这么有主见还敢跟教导主任插诨打科。
长得好看点的男生要么招蜂引蝶,左拥右抱不得消停,对谁都笑的淫荡,为中学生暗淡无光的生活提供谈资。
要么一副我最帅你们肯定都爱我但我才不理你们这些low货呢的冷酷装逼风格,哪里有像林杨、余淮这样又好看又低调又有亲和力的同学,放开他们,让我来。
大多数人的个性也并不鲜明,都比较随大流,看到别人怎么样自己也怎么样,像余周周那样有自己的想法,在全班都不举手的情况下自己站起来说要转文科班是不敢的。
那时候我们也怕跟别人不一样,怕被人指指点点,怕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被人嘲笑。
有什么活动也不敢使劲往上顶,即使那个是擅长的,也只能是在别的同学半推半就的情况下才报名。
路见不平也是极少的,像学校这种地方霸凌事件层出不穷,遇到有人被同学欺负,也不过是观望,本着大家都不管和怕被盯上的原则,也只是避而远之,只敢私下讨论。
我们的青春总是有些模糊和浑浊,现在的我们想起来也不过是觉得当年的自己傻傻的,虽然怀念,但是并不喜欢那个无知又普通的自己。
当我看着青春剧的时候,我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他们。
因为他们个性鲜明,敢爱敢恨,做事情有担当,青春里似乎都不留遗憾。
因为我们在当时最美好的时光里也不过是浑浑噩噩,迷茫与恐惧交织着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孩子。
因为我们有太多遗憾,太多想说的话没有说出来。
当年那个被欺负的女同学,你想从四周观看的人群里上前拍一下她的肩膀说不要难过。
那个误会了你而批评你的老师,你想跟他说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你误会我了,应该向我道歉。
那个因为你敏感拒绝的男生,你想跟他说:对不起,我只是没有准备好。
时光不能回转,所以我们从青春剧努力寻找自己的影子,其实真实的我们也都只是那些剧里面的甲乙丙丁。
但是为什么都能引发共鸣呢?
除了一系列刻意设置的类似于查岗、教导主任、红领巾、知识竞赛这样的元素,剩下的也就是因为你的青春虽然惨淡,但是因为主角是自己,所以我们会自动把自己的感觉加强,因为每一个人从自己的视角来看,自己的学生时代都是一部青春剧。
最好的青春片都是从成人的角度想象青春的,因为我们过了这么多年才知道曾经错失过什么,应该做什么,那些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就看青春片弥补好了。
最后,我想说一说凌翔茜,因为刚看剧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校花好像没那么好看呀,后来再仔细想想,当年年级里最漂亮的女生也就是凌翔茜这种类型的,眉眼都好看,体型匀称,打扮也没那么夸张,普通的衣服,喜欢一些小饰品,没有特别夸张的美,这是真实的中学校花。
is13-do�-
阳光的林杨、开朗可爱的余周周、美丽高傲的凌翔茜、一部每个角色我都爱得要命的角色。
五星给了四星、那一颗扣在了摄影和打光上。
第一集观感非常不好、如果不是继续往下看、我可能就会错过这部好剧,前几集的镜头摄影水平非常差,晃晃悠悠的让人头晕、打光更是没精打采蜡黄蜡黄的,再接下来几集内会看见女主满脸的痘印、打光师、摄像师、化妆师都应该扣工资啦。
下面开始说剧情:误以为高冷孤傲的女主、竟然是活泼可爱型的。
误以为死皮赖脸外加脑残的男主原来是个阳光痴情男。
误以为黑化的女二是个心机婊、原来是个学习好的白富美。
一场没有坏人的游戏里、才是我们的青春、才是我们忘也忘不掉,努力想回去的旧时光。
高中毕业,曲终人散,青春不朽。
每一个细微的地方都能勾起大家的无尽回忆,回忆当初的那些人那些事。
你想回去吗?
想回到那段过去的旧时光么?
你会做什么?
毫不羞涩的想了想,回到那段旧时光我想好好学习。
以前年轻时看青春片很讨厌总拿学习好的孩子当主角、明明我们的青春绝大多数人的成绩都在中游,身在那段美好时光的我可能会更在意男生、情窦初开、爱情。
但已长大的我、看完这段她们的旧时光。
如果我回到属于我的旧时光、我应该想好好学习吧。
毕竟、回不去的—旧时光。
最近抽空追了追《你好,旧时光》,和去年很喜欢的《最好的我们》都是同一个原著小说作者,设定在同一个校园同一个时空,发生在隔壁班的故事。
这一部续作没有令人失望,依然不出名的演员们演技都在线,眼角眉梢都有着少年气,纯澈的、冒着傻气的、不安的小情绪都被拿捏的很好,桥段玛丽苏的也没那么厉害,青春的小桥段戏剧化的处理也不刻意,让人忍不住跟着笑成一团。
可以狠狠感觉得出,制作团队应该蛮有爱的,和上一部一样,现场的设置尽力还原那个我们中学时的细节,滤镜和调色都让人觉得青春真是美好的冒泡,隔壁班的老师还是会系数出镜,时不时借助台词提醒下耿耿余淮就在不远处的教室里,就连并不是主角的教导主任都是坚持选用同一个人出演。
忍不住感叹,教导主任的演员选的真好呀,油腻又世故的中年感,那种故意放大的专制强势里透出的喜感和仁爱,完全可以联想到中学时令人又爱又恨的年级主任来。
当然,最喜欢这部剧的,还是它让青春剧不再只是毫无理由的发糖,或是边缘和极端的残酷惨烈,它就是大多数人曾经青春的样子,平淡的上课、发呆、打球,在一堆来不及应付的课业和排名里,偶尔冒出的对隔壁班的谁的一点点心动,看到了一些些的人生真相,离睿智还差的远,但内心的涌动也没那么肤浅。
它用心的出演了,也许今天看来都是不足轻重的,但在那时候的眼里看来都是天大的事情。
它并没有刻意的俯视般的消费青春和借青春宣泄成年人的情绪,它对青春和少年人有了一些懂得了之后的平视的尊重。
我没有看过原著,但去看了看和我同为大学校友的刘同学创作的后记,大概懂了,之所以能够有大概这也是原著作者从开始希望书写的那一种青春。
一直是个好学生的她,之所以没去写那些在别人看似深刻的故事,是因为她觉得“以主人公的年长程度来判断作品深刻与否的想法就够肤浅的了”,而她是真心喜欢写少年人的故事。
这和我有时候会问自己,“为什么一直爱看青春剧”一样,是因为那种旧日美好太让人沉溺,还是一种潜意识里对于现实的隐隐抵抗。
好像也都不是,直到我看到她写下的那段:“记得哈德门烟头曾经说过,她有一次看电影,把字幕里的一句‘星期六比较少车’,错看成‘星期六比较年少’一星期的七天中,星期六的确比较年少。
星期一到星期五要工作,那是属于成年人的责任和焦虑;星期五夜晚的疯狂则带着一种对前五个工作日的报复感,显得如此不纯粹;星期日夜晚充满对下一个工作周的恐慌,这种沉重的前瞻性也不属于少年。
只有星期六。
星期六比较年少,可以尽情睡懒觉,可以把一切推给明天,没有忧虑,也没有愤懑。
我喜欢写星期六的少年。
”好可爱却又精妙的比喻,不是初升的朝阳,而是星期六一样的少年时代。
可能青春剧(当然得是拍的好的)就是这样一个带我回到星期六的存在,而且是被限制的星期六,并没有那么多的自由可言,和今天比可以说是灰头土脸,对自己有一万个质疑,但也和余周周一样,从小时候到长大的路上,幻想过自己是白娘子,是女侠,是希瑞,是小甜甜,但慢慢发现,长大的过程,就是余周周发现自己根本就不是什么女侠的过程。
星期六般的少年,让我想起前后桌的他们和她们,十二、三岁的我们就开始一起住校学习,和未知交手的勇敢心气,今天想起来也是惊人的,那么敞开心怀的去哭去笑去爱去恨,在沉沉的课业里抽空上演了不少可能和大家的青春都很相似的桥段。
所以耿耿余淮也好,余周周林杨也好,在我眼里啊,并没有那么多主角光环,我们懂他们,就像懂得了那时候的自己。
我和我的中学同学们相识已经快二十年了,看到剧里逆光里穿着校服并肩走着的人们,我依旧能够一秒钟想起他们光亮的带着绒毛的脸,闻到千禧年之前那个仲夏旧日教室里,陈年木桌子的独特气息和刚洗过澡的女孩子短发上的香味。
青春啊,真的有那么好么?
很多人都说如果真有时光机,也不想回到那个傻傻的、价值观尚未定型、手里什么砝码都没有的年纪啊。
但在自己的记忆里,那每一天发生的画面,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被拉长的缓慢悠长的长镜头,就是因为那个对这个世界初来乍到的我们啊,用敏感放大了一切悲喜,总有很多的时刻,感觉到整个世界都为自己做了配角。
也许青春反复被拿出来咀嚼,被翻来倒去的检视,也让我们常看常新回味无穷的原因,就是因为,“青春就是哪怕做个配角也是可爱的呀”。
就像《你好,旧时光》里的米乔、蒋川、辛锐,和大部分的我们。
因为青春啊,就是最好的滤镜嘛。
看完大结局重新打分,其实对结局不太满意,但出于对我们小太阳的喜欢还是没忍心打低分。
这个剧好看在他里面的每个人物可能不像偶像剧里的人那么完美,但每个人都个性鲜明,有血有肉,他们好像就是我们或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个人物都有他完整的故事,但我觉得除了林杨周周,凌翔茜和蒋川,其他人的结局可以略微提一下,算是留白吧。
奔奔那条线其实早就可以交代清楚了,编剧不知道为啥又花了将近半集讲了17年动漫社新社长的故事,(我严重怀疑这姑娘是硬插进去的)我觉得挺没必要的。
以致于本来30集的剧最后两集该好好讲讲周周和林杨发生了什么 ,但结果因为前面副线太拖沓,最后男女主结尾像是草草剪了一下。
我还挺好奇彦一最后怎么样了,失望的是剧里没说。
这部剧本来值得五星。
但是我减了两星。
原因后面说。
旧时光的小说没看过,高中的时候一个要好的同学强推,我没看,因为500k以上的小说我都嫌长。
现在想想,当初我要是看了,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有些东西我当时可能就能明白,就能改变,但我没有。
不是说现在不好,只是可能我曾经可以更勇敢。
这部剧打着“全景式青春”的旗号。
它做到了。
里面的每个人物都那么鲜活,那么贴近。
说这是90后的青春,我大致是同意的。
米乔永远留在了她的十八岁。
她很棒。
她珍惜她活着的时光,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追着自己想追的人。
她没有梦想,因为她只是希望自己多活一天。
但她却告诉其他人:“梦想是什么?
梦想不就是没有前提和与顾虑的你最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
”很可惜高中没有人跟我说过这样让我顿悟的话。
奔奔直到很多年后才从米乔的十八岁脱离出来。
他没有幸福的家庭,但他活得很张扬。
他拥有着很多人都向往的义气的朋友的样子,还有一颗温柔得不行的心。
他不想失去米乔,所以原地踏步十几年。
他又太喜欢米乔,所以为她振作。
楚天阔像极了我身边的很多人。
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努力去达到。
他活得没这么纯粹,没这么快乐,偶尔展现出他自私甚至卑鄙的一面。
他只是一个出身贫寒努力想要改变现状的人。
周周说的没错,如果楚天阔做了和林杨周周一样的事,他只会更难受。
因为有的人,就是不能随意地放纵自己。
凌翔茜就是个小公主。
家境优越,成绩优异,长得漂亮,有想法有个性。
却有一个望女成凤心切的母亲,帮她安排好一切的事情。
可她本来就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人,也不是一个乖巧的人。
过度的压抑导致了爆发。
她喜欢过一个不值得的人,但她看清了。
她忽略过围绕在她身边的幸福,但她最后聪明地抓住了。
辛锐,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她失去自我又想找回自我。
每个人的人生里或许都有一个自己想要变成的对象吧。
只因为那个人看上去更优秀更惹人爱。
在你想成为别人之前,先成为你自己吧。
做自己的主角,活出自己的样子,而不是企图成为别人生活里的主角。
林杨,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小太阳。
再没有见过这样温暖的男主。
学霸,暖男,开心果,交际花。
笑起来的时候两个酒窝让人如沐春风。
被潘主任拉去问话的时候,他会承担起所有的责任,让周周放心。
考大学的时候,他会说:“你就是我梦想的一部分。
”他从没说出口一句“周周,我喜欢你。
”但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说着:“周周,我好喜欢你。
”减掉的两星是因为编剧写崩了周周的人设。
十几集陈桉回来的时候,编剧笔下的周周完全就是喜欢陈桉的感觉,林杨仿佛不存在一样。
陈桉一走,和林杨的糖来的猝不及防,过于甜蜜。
29集人设彻底崩塌,“喜欢也分很多种,但我说的喜欢可能不是你想的那种喜欢。
”这里已经脱离原著了……30集编剧并没有圆回来,一句“我曾经也迷茫过,后来我发现其实每一段关系里都包含其他的情感”就带过了,不尴尬吗?
那个为米乔哭,教给辛锐主角游戏,给同父异母的弟弟讲喜马拉雅山的猴子的故事,为凌翔茜弃考,说着“秘密是什么,秘密就是你一直想走却走不出来的迷宫”的周周却给了最好的小太阳最残忍的一面。
烂尾了,无力再吐槽。
每个人都能在旧时光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我也是。
可能我也觉得,那段旧时光里的我才是最精彩的我。
如果你们要看这部剧,想看林杨夫妇的,请只看到28集。
想看全景人物的,请跳过29集的前三分钟以及30集的后15分钟。
这部剧开播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过多的去关注,第一因为我觉得再也没有剧能超过最好的我们,第二因为演员都不是太知名,我超级无敌喜欢刘昊然和谭松韵。
后来,因为前段时间住院,突然想起了这部剧,为了打发时间才去看的。
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感受。
从演技讲,说真的我认为林杨的演技真心比刘昊然好,狂刷好几遍《最》的我发现,刘有些时候用力过猛,有点“装”的感觉。
而林杨给我的感觉,没有丝毫是在演戏,而是他完完全全就是林杨。
看到有网友说张新成是当年第一的成绩考进大学的,他的台词功底很好,这些我不太懂,但是有个小插曲是:2017.8.25那天,因为阿狸展我和老公去石景山游乐园玩,恰巧碰到了这个剧组(后来看到第五集才发现),当时我反复经过男主身边想看看去哪个明星要个签名,可惜当时并不认识啊。。。
在那么嘈杂混乱的环境下,男主一直认真的在看剧本,后来发现这部分戏份并不多,为认真的男主疯狂打call!!
演技上,耿耿和周周还都是很不错的,周周毕竟目前也是高中生,因此更自然些。
从剧情上讲,余淮自始至终没有主动向耿耿表白,一直都是耿耿主动,包括最后的吻,短信。
面对女孩子(梳俩小辫的女孩)的示好,篮球赛上的矿泉水,情侣杯,饼干,余淮都接受了。
可林杨一直都是主动的,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他喜欢余周周,他会因为余周周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面对女孩子的示好,他会礼貌的避开,有了练习册后主动保持距离,主动不和女生共带一副耳机,辛锐说周周的坏话,他会坚决的说她不是那样的人。
而余淮,一直在因为别人说的话而误会耿耿,和她生闷气。
其实女孩子,不担心别的女孩喜欢你,而担心你对喜欢你的女孩的态度。
因此,我更喜欢林杨夫妇的感情。
更喜欢林杨。
我很喜欢谭松韵和刘昊然,曾经他们的感情很好,但现在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毫无交流,很难再看到他们同框。
我也喜欢张新成和李兰迪(觉得李兰迪的无心法师2也不错,就是剧情太屎了),期待他们更好的作品和同框,希望演员们万事胜意,也希望你们我们万事胜意。
没看过小说,只看了剧,群众相的刻画让人深入人心,高一的松弛社团大办到高三的紧张,整体都很有代入感,从班主任武文陆到教导主任小潘,从班上的转学生路人到主角配角的家庭以及青梅竹马CP乱炖,从单独的男女主到多线的矛盾情感重叠,没看过剧的我每集都很期待。
整个就是又悲伤又难过又兴奋又甜死了。
余周周&林杨余周周理科大学霸,可以说很有天赋,上来直接轻轻松松解出了别人不会的题目,难以相信她小时候成绩很差,被老师扣了小红花,也许是后天潜移默化的努力,很喜欢她,给人很大的能量,即使遭遇父母车祸去世那么惨的事情,她没有自闭,没有消极,没有阴暗,她仍然可以比较乐观的生活,甚至还帮助了辛锐,和她说话也很有意思,不是一板一眼,很有个人魅力。
还很羡慕她有一个北大的少年宫哥哥陈安,可以给她一定的人生指导,比如:主角游戏,做自己的主角。
还好她舅舅舅妈挺好的。
林杨,怎么能有人如此温暖,一直跟在女主后面,女主在的地方就有他,也是超级大学霸,情商智商都超级高的那种,他真的是巧舌如簧,人情世故都懂,在学霸的光环以及能说会道,真的是游刃有余,对标同时发现早恋的楚天阔和凌翔倩直接不打自招,甩锅女生,他是直接把小潘说的一愣一愣的,销售也不过如此。
他俩的情感,是青梅竹马畅通无阻,奈何因为推迟了周周一家旅游不幸导致他俩车祸,他俩有了一点芥蒂,从一开始周周的不想面对,林杨持续发力,从通宵刷票到圣诞节绿帽旁边站到大姨妈疼了悉心照料,周周也算渐渐打开心扉,认识到陈安只是心中偶像,林杨开始搞学业,不在跟在他屁股后面以后,他俩开始甜起来了,真的美好,一起在图书馆讨论,现实中肯定不存在林杨这样的人。
凌翔倩&楚天阔&蒋川凌翔倩:父亲常年不在家,经济支柱,母亲负责她的学业,常年打通关系,为她铺路,比较急功近利,希望她一直第一名,做一个乖巧优秀的小孩子,为了她能竞选主席以及班长都花了很大的心血打通关系,甚至最后单独招生报送考试没考,都想走后门补考,不得不说有关系真的好, 不过倩倩这个人很有个性,她不屑于当形象大使,也很正义,很优秀,就是被管的太死,没啥自己的空间,前期一直喜欢楚天阔,甚至因为他的一句话就放弃了竞选主席,真的傻也是天真,为了男人不值得,敢爱敢恨,知道蒋川从小喜欢自己,但是一直明确表示拒绝,表示自己更喜欢楚天阔,在看烟火的时候,楚天阔没能如约而至,和周周没有太多的摩擦,是很好的朋友,喜欢这种,强强闺蜜没有太多矛盾的。
彼此都很尊重,他俩一起拉琴钢琴的画面真美好。
后来在保送考试被诬陷作弊,感受到了蒋川的温暖,最后选择和他在一起了,包括后来工作以后再次遇到楚天阔,都是离不开不提蒋川,很美好。
其实她也可以选择更好的,毕竟她那么好,就是很难找到一个如此爱她的人,没有那个时间成本还有不敢冒那个风险。
楚天阔:家境朴素,兢兢业业的努力为了更好的前途,学业前途第一,或许这就是跨越阶级的困难,所以他在和凌翔倩有关的事情中犹豫不决,又享受那份简单的美好,又不敢去承担这份爱带来的责任,他选择了推脱,看烟花纠结半天再去,被抓到早恋犹豫甩锅了,凌翔倩出事了,他也只能漠不关心。
蒋川:没颜值没实力全靠一颗真心取胜,跟在倩倩后面的痴情守护,现实中很难有这种人。
辛锐&徐志强辛锐:两个同是转校生,徐志强很喜欢捉弄辛锐,辛锐在周周的帮助下,努力学习,努力活出自己,但始终活在周周的阴影之下,后期想争林杨我不能理解,虽然保送了,但是失去了什么。
不太开心,不得不说努力是有用,但是她拼死拼活的努力不如周周的轻松看起来,她妈妈对她非打即骂,英语口语差也不在乎,但是周周那边一切就很轻易,新年礼物啊还有随身听啊。
徐志强:妈妈是早餐的小商贩,后来米乔发现了我一直以为他俩会有故事,并没有,后期去当兵,整改仪态都端正,很神奇。
米乔&奔奔他俩给我感动的,也很有意思,心脏少女和摩托男,最后米乔没了,奔奔一个人带着米乔的心愿去彩虹的尽头。
一起去看陈奕迅演唱会,然后摩托车没油了遇到的好心的爷爷奶奶那里真的很暖心。
豆瓣短评点赞最高的是“抽象而又高级的还原”,旧时光在刚开播的时候,一直被吐槽没有尊重原著,但是我觉得剧版对书的尊重很高级。
书中关键的情节都有保留,最重要的是对人物性格的保留,剧版没有一味的去还原书中的情节,而是根据人物的个性,再造了很多情节,但是这些情节也并没有脱离人物本身,书中没有写到的并不代表不会发生。
而剧版对原书最好的还原就是,和小说一样,让每个配角都很鲜活,剧版的每一个配角都很出彩,都很独立,却又不至于抢戏,这一点和小说很像。
而我想谈谈旧时光里的那些人。
我想先说说潘主任,《旧时光》中的潘主任比《最》中更加出彩,说实话,当初看《最》的时候,非常讨厌潘主任这个角色,觉得他狗腿而势利。
但是在《旧时光》中,潘主任的角色更加饱满了,他和武老师是同学,是好友,也曾有梦想,也曾奋斗过,在社团文化节的发言中,你可以发现,潘主任是爱着学生并为学生自豪的,从一开始,潘主任就想在文化节上表演独唱,但是在最后,他把机会留给了学生,他说这是学生的文化节。
这里的潘主任更加贴合实际,他就像我高中的一些老师,人前严肃,似乎很招人讨厌,但是他们心中也有柔情,关心和关爱着同学们。
潘主任是爱着学生并为学生自豪的,他就像我高中的一些老师,人前 再说说武文陆老师,原著对武文陆并没有过多的描写,我只是隐约记得他是一个黑脸包公,在剧版里,他的戏份更多了,他可以做历史讲坛节目上电视可以说明他知识的渊博。
但是他心中最牵挂的还是学生,他请求潘主任留下两名宏志生,带他们一起学英语,本来,做讲坛节目,或许对他来说是有更好的发展,他可以面对四十万的观众,但是他还是选择放弃,他喜欢的不是讲坛,还是教师,学生坐在讲台下,师生间真正的交流与对话。
他离开电视台时那句“是四十二个”,让人感动,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一个学生。
辛锐和徐志强,这两个角色的改动特别大,辛锐是把初中的戏份都挪到了高中,我想是因为辛锐这个角色本身就很有看点,她的前后转变。
关于徐志强,他基本算是一个新创人物了,但是这个角色也鲜明到让人无法忘记。
先说徐志强,他看似吊儿郎当,但是却很懂事,帮妈妈忙,他也是一个冲动的青年,因为楚天阔说煎饼不干净而打楚天阔,他为了让妈妈放心,去骗妈妈,虽然这种行为不是特别好,但是他也努力上进过,可能他不是个优秀的学生,但他是个好儿子。
他冲动,他痞,或许就是因为心中的一种自卑情结在作祟。
他欺负辛锐,但是我能感觉到,她对辛锐是有好感的,只是他真的很想一个小学生在喜欢的女生面前贱贱的很烦人。
但是他也会在圣诞节送给辛锐一张贺卡。
而辛锐,一个胆怯而努力的女生,她活的唯唯诺诺,很害怕,因为她说,“我和你们不一样。
”和原著一样,辛锐是一个得到很少的人,她很害怕失去吧,她也很努力,明明只是演一个没有露脸的马,没有一句台词,她却记下了所有人的词,她被妈妈关在家里,却也试图反抗翻窗,最后却也于事无补,留下的只是落寞的背影。
当辛锐含着泪念着台词的时候,我忽然不讨厌这个角色,转而之的是同情。
她和余周周最后也会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
我非常期待辛锐的成长,很多人用”黑化“这个词,而我更想用的是成长。
因为辛锐并不是不懂感恩的人,在第一集片头,她就说过,”如果回到十七岁,我想感谢一个女孩儿。
“辛锐并不是一个反派,她是一个自卑的女生,她太想得到。
她羡慕每一个人,可惜的是那种羡慕扭曲了。
明明只是演一个没有露脸的马,没有一句台词,她却记下了所有人的 如果说林杨,蒋川,凌翔茜是《我们仨》,那么蒋川在楚天阔,凌翔茜面前更像”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而我却不能有姓名。
“和原著一样,蒋川喜欢凌翔茜,但是剧版的蒋川并不像我所想的那种憨憨的感觉,相反感觉他是个鬼点子特别多的二逼青少年。
但是蒋川很悲哀,他敢在林杨面前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喜欢凌翔茜可是在凌翔茜面前自己就怂了,他在凌翔茜面前是自卑的,是小心翼翼的,因为他喜欢凌翔茜,他可以容忍凌翔茜的任性,甚至容忍凌翔茜不喜欢他。
他知道贴吧的帖子是凌翔茜发的,凌翔茜不想和他看烟花,他说等楚天阔来了他就走。
蒋川喜欢凌翔茜,虽然喜欢到卑躬屈膝,但是我想兜兜转转,这个二百五最幸福,因为一起度过平安夜的零点会永远在一起。
楚天阔是王子,凌翔茜是公主。
楚天阔是包装的王子,凌翔茜是天生的公主。
楚天阔想成为真正的王子,凌翔茜不想当公主。
凌翔茜这个角色是很贴近现实的,相比原作,剧版减退了一些光芒。
但是那才是凌翔茜,想做自己的凌翔茜,从第一集开始,就觉得凌翔茜是一个压力很大的女孩,因为刚开始,她是活在家长老师的期望之下,以及同学的目光之中的,所以她去偷看余周周的文理分科表,有了关于为什么学文的对话,凌翔茜那句’真的有大侠吗,难道她们就不用高考吗?
‘凌翔茜的心中没有大侠,成才需要高考,这也是我们万千学子所信奉的。
不过那次对话过后,凌翔茜也发生了改变,余周周邀请她参加乐器合奏,母亲不允许,她还是做了。
振华形象大使评选,她说就算选上了我也不愿意,那是他们的意愿,不是我的。
我想从那时候开始,凌翔茜心中就有了自己的大侠吧,那个大侠就叫”做自己“。
楚天阔在外人眼里是万丈光芒的,小说中对于楚天阔也都是的同学们的视角,他内心的故事主要放在番外中。
剧版将番外糅合在正片里,也是很合理的,楚天阔也是那种很无奈的人。
看小说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楚天阔是喜欢凌翔茜的,但是在剧版中,让我看到了,楚天阔对凌翔茜是喜欢的,心累的喜欢。
蒋川喜欢喜欢凌翔茜喜欢的太傻了,而楚天阔属于比较理性的那种。
楚天阔看似优秀,散发着光芒,但是在凌翔茜面前,他是自卑的,他是黯淡的,因为他不是真王子,他害怕凌翔茜看见他华丽外衣下的穷酸无措。
他不是不喜欢凌翔茜,而是他的这份喜欢很无力。
他贫穷,他还是拿着夹在书中的零钱去给凌翔茜买礼物,他买不起那个水晶苹果,但是看见苹果要被人买去了,他还是急切的说出来那句”我要了‘,可惜的是,他怎么奔跑,都赶不上平安夜的零点了。
他怎么奔跑,都赶不上平安夜的零点了剧版中,楚天阔和凌翔茜一开始就注定不会走到一起的,并不是因为平安夜的预兆,而是在图书馆里的对话,他们的三观太不一样了。
楚天阔想做的是别人眼中的自己,而凌翔茜想做心中的自己。
他们的选择截然不同,凌翔茜有资本去任性,而楚天阔却不能够,他和林杨的差距就在他没有林杨得天独厚,他没有多余的资本去挥霍,他只能去选择成为更好。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小时候的詹燕飞是个被赞美和掌声环绕的,詹燕飞是幸运的,小小年纪她就登上了圣坛,但她也是不幸的,成长在她还没来得及准备的时候就将她退下了圣坛。
我很喜欢詹燕飞这个角色,年幼出名的她并没有娇蛮任性,她能够很善良对待身边的人。
即使最后她从圣坛跌落,但是她依然可爱,所以她能够获得泯然众人的幸福。
在番外中,她最后许下一个心愿,“我想当个好老师,当个好妈妈。
”剧版对詹燕飞做到的还原,就在于还原了她的善良与热爱生活。
她对林杨说身边的那些人都没有恶意的时候,让我想到了,番外中,詹燕飞前后两种不同的被对待的态度并没有让詹燕飞堕落消沉,而是许下美好的心愿。
林杨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也依然热爱生活”,詹燕飞就是一个英雄主义的人,她虽泯然众人,但她依旧热爱生活,追求美好。
我并不讨厌周沈然,就像我相信余周周也并不讨厌周沈然一样,余周周说,她一直以为自己活在周沈然一家的阴影,但是事实上,却是周沈然活在周周的阴影里。
周周就是周沈然心里那只喜马拉雅山的猴子。
周沈然对余周周的憎恶都来自于自己的母亲,儿时的他或许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讨厌余周周,只是因为妈妈说她是“野种”?
还是因为妈妈说自己一定要超过她?
周沈然的长这么大只有妈妈 我觉得周沈然其实很悲哀,他看似有一个完整的家,但是实际上,和余周周相比,他只是多了一个叫爸爸的人,妈妈“拔苗助长”“用心良苦”的教育让他乖张,他渴望朋友,但他却没有朋友,他的成长之路似乎只有妈妈,所以他才会说出那句心中的“为什么你们所有人都帮着他?
”
周沈然是嫉妒余周周的,他什么都比不过余周周,可是妈妈是对他最好的人,妈妈希望他胜过余周周,可是到最后,他的筹码却也只剩下了爸爸。
我觉得剧版对周沈然的刻画好在他说了好几次“那是我爸,不是你(她)爸!
”看到这里,我突然很同情周沈然,他对余周周的憎恨不仅来自于母亲,他还害怕被抢走父亲,所以才有一次次宣誓主权的示威。
他终究还是活在妈妈臂膀下的死小孩,没有朋友,活在妈妈仇恨的言语中,他是可悲的。
他是个好孩子,我希望他可以成长为独立的好孩子,忘了喜马拉雅山的猴子,忘了余周周。
走进阳光下去成长吧!
__2018.1.28更: 如果快乐太难,那就祝你平安。
我特别喜欢这一句,余周周和陈桉告别时的赠言。
无论是剧版还是书版,陈桉身上都背负了太多太多。
在书版中,陈桉的母亲嫁给他的父亲是为了钱,后来他的母亲和一个外国人私奔,出车祸死了,我觉得陈桉对父亲只是由小时恐惧变为长大后的恨,或者也可以说,他跟父亲根本没有感情,就像他的父亲对他也没有感情,我清楚的记得书中描写的,父亲没有落下的大手和那句“要不是你和我长得像”。
在剧版中,陈桉的母亲去世,父亲出轨,陈桉对于父亲也只有恨,相反剧版的陈父对陈桉还是有些歉疚的,而陈桉对父亲也不是完全没有感情,所以我觉得剧版的陈桉对家庭的感情更为复杂。
陈桉是个神仙,在余周周的眼中,在外人眼中,在读者眼中。
可是陈桉不过也是一个普通人,“我只是比你大六岁而已”。
观看剧版,很多书粉觉得陈桉不够神仙,但是我觉得剧版的改变是挺合理的,陈桉的神仙形象存在于余周周的视角中,小说也主要以周周的视角去描述,而剧版,用一种上帝视角再去看陈桉,他必然是“泯然众人”了。
以前看书的时候,我很喜欢陈桉这个角色,觉得他洒脱,优秀,可是看完番外和剧版,我才明白,我们都只看见了陈桉光鲜亮丽的外表,不懂他那孤独落寞的心。
我就想起来艺术节排练,楚天阔对凌翔茜说的那段话(太长了我记不得了),也想到大结局陈桉对周周说的那句话“每个人心里都有碰不得的东西”。
大结局的这句话简直就是点睛之笔,整部剧的每一个人,外表和内心都有不一样的地方。
不止是楚天阔,凌翔茜,也有余周周,陈桉。
也正是因为如此,陈桉也不过是大六岁的普通人罢了。
那句“我不过比你大六岁”,我真正看到了陈桉的洒脱,说出了这句话,他终于可以不再是余周周的神仙了,他或许从来不想当神仙,但是他愿意做余周周的神仙。
大家只看见了陈桉之于周周,是神仙,那周周之于陈桉,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
陈桉让余周周看到未来是可以美好的,而在余周周的身上,陈桉也看到了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美好。
在书版中,陈桉的蓝水在那个雪天冻成了冰,就算冻成了冰,他的蓝水也一直是存在的。
如果说周周对陈桉是一种仰慕,喜欢,崇拜。
那么陈桉对周周的感情,个人以为,就像在摩天轮中,大周周看小周周一样,总之,是一种奇怪的感情。
对于陈桉,我也想到了凌翔茜那句,“想要做个普通人,可是做个普通人也很难”。
不再是神仙,做回普通人的陈桉,快乐应该不会太难了。
【2018.10.28更,祝贺李兰迪】 郑彦一,他不是我最喜欢的角色,我最喜欢的角色是余周周,但是他绝对是我觉得最亲近的角色,他很普通,他成绩不好,在原著中,他学习刻苦努力,眼里常常布满血丝,但是他的成绩没有起色,可以说在学习上,他没有余周周,林杨他们那样的天资,他就和我们一样,是普通学校,普通班级里最普通的一个学生,他没有好成绩来吸引老师的注意,他也不会惹是生非来让老师操心,或许他根本没有进入过老师的视线了,仿佛是透明的,存在感很低。
在这一点上,他真的和我很像了,我们都是一个班级里最容易被忽视掉的那一个。
我也和他一样,很喜欢画画,但是他和我又不一样,他比我有勇气的多,最后,他选择了他的理想,东京,真的不远,只要你有勇气。
郑彦一有勇气,如果他当初没有选择自己的喜好理想,他会考一个很普通的大学,念一个自己没有感情的专业,过着没有热情的生活。
大多数的我们,都是郑彦一,心怀梦想,却普通而无力,大多数的我们,又都不是郑彦一,我们没有改变的勇气。
如今我快二十一,读大三了,我很普通,并不优秀,但是我仍旧心怀梦想,我成为不了郑彦一,但是我希望,可以有他一样的勇气。
My huckleberry friends,,你们都很精彩,愿你们万事胜意。
下面配喜欢的截图
非常纯净的青春,在这部剧里,每个人都是主角。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之间那种真诚的友情。这才是我的青春啊,干净,灿烂,充满阳光。想到了自己的旧时光,也是这样,勾起了我很多回忆的一部剧。
期待值太高了终于看完了发现我更喜欢最好的我们最好的我们我喜欢敢爱敢恨的贝塔,一厢情愿就愿赌服输的简单这里面或许我更喜欢有点骄傲有点性格的小公主茜茜吧周周跟林杨的爱情太童话了,年纪大了真的接受不太了这种幼儿园就开始的一见钟情命中注定
天啊张新成小哥哥眼睛里有星辰啊,笑起来也太好看了吧。🌹
女主颜值让我觉得群众的审美终于回归正常了!
看过一点点小说,再看的电视。开始看没什么感觉,是越看越有味道。
男主太像杜淳了……摄影、构图、一些细节很用心,挺怀旧。配角好。喜欢看《最好的我们》各种乱入。
这里面的角色,不管男女都好恶心
说实话女主人设真的好奇怪振华三部曲里我还是更喜欢《最好的我们》
不明白豆瓣怎么了,这样的剧居然这么高分。真是沦落了!
前12集我想给五颗星 越往后面看越觉得这什么玩意儿—————————— 又崩一个 再减一星————29集 好吧又毁了一个书里我超喜欢的片段 编剧真棒
男主演技有点捉急,女主不漂亮,但是有些情节还是很触动我的!
男主的笑很好看
如果余周周要相同类型,我更喜欢张含韵,男主和心里的林阳不一样,凌翔茜也不一样,米桥和楚天阔还算可以
看了8集多 实在是get不到这剧情 男主喜欢的要疯了就算了 他分班非要潜办公室去改,不懂,当然他小时候直接去老师办公室偷偷帮女主拿游戏机,感觉也没责罚,估计是无所谓。。后面他很愧疚女主,我一直以为是什么狗血剧情,但第六集一看,不太懂女主妈妈的死怎么就算男主错了。。一星给林杨,剧情实在看不下去
年轻真好
好看,人物好,质感好,剧情也紧
一起同过窗就是我心中的最佳校园片,其他校园剧都是老套剧。
哈哈哈,阴气重的文科班,连个打球的人都没有。
作为青春校园网络剧,要比很多同类型的剧好——如果它不叫「你好旧时光」,改编得一点都不高级,而是投机取巧;其实看下来完全觉得没必要改原著,换掉了所有人的名字,其实不就是一部套路却讨喜的青春剧么?
今天把剩余的几集看完了,校园部分拍的不错,林杨也很暖,但是结局青梅竹马成了好几对,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大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