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帆喜欢时不时戴耳机。
还有他的名言“ktv都是流行音乐,我不喜欢” 镜头划过最无聊的大学课堂,上课睡觉。
韩子健在排练室和女朋友你先来我先来,镜头有点拍快了啊。
接到路星河的假消息时开心的唱起了《18 and life》。
他的铃声好像还是首金属。
做了很多垃圾的事儿,最后看到路星河演出时,无奈又羡慕地呼吸了一下。
路星河是个很有思想很讨厌形式的人,却选择了假唱。
这件事在某一层面上来并没有什么感觉。
路星河教乐器的时候都指导了技术,除了弹贝斯的黄山啊。
路星河是真有钱。
架子鼓吉他加起来上万,被砸了也不去找赔。
师大江大啥学校啊这么多摇滚迷,连耿耿这样的小清新也能比金属礼。
五个人推车过马路的镜头致敬了披头士。
还有白帆穿的 迪伦的T恤。
排练室贴满了乐队海报。
吴可和路星河的镜头美极了。
电影倒不如说是从路星河出发来写故事,人物也的确做了调整,也算是更为丰满。
特别是对于我这样又喜欢摇滚又无所事事的堕落大学生,简直深有共鸣。
当然也有很多漏洞,比如三个月能从零练成四首原创歌,两个小时就搭成台子化妆换服装。
大家的结局都和最初想的不一样。
所以再见,那个永远的路星河。
大学生路星河在乐队担任主唱,想在演出时对喜欢的女孩表白,不料在演出前被乐队开除,他临时找来了不会乐器的四个人想要完成表演。
经历了重重困难,他们收获了友谊、重新认识了自我,有了别样的青春体悟。
一场演出贯穿了剧情的始终,算是有线索有条理的,以及对各种问题麻烦的应变能力和处理方式非常棒,对我来说,还是很有启示的,那就是遇到各种麻烦各种问题,貌似已经是绝路了,但只要加上“我们必须演出”“我必须要完成”就一定会绝地反击,绝路逢生,达成目标。
再见了,路星河。
《最好的我们》里 就看了路星河的部分 他就像星星一样 一直在那里亮着光 你不开心了一转身一抬头就能看到他 所以一边刷牙一边看《再见路星河》 非常普通的青春剧 就快要普通地结尾了 画面里 大学里演出散场后在剧场外弹唱的他们 来到了“毕业以后”好像都跟当时在卡车上说的不一样 眼里满是迷茫孤寂 少了少年时的神采飞扬 人生啊 怎么会沿着你想象的走下去呢 但无论生活怎么变迁 我们永远是最好的朋友 永远记得我们在一起的样子
吴可真是神通广大的女孩子 什么都能为路星河办到 很喜欢白帆这时候别有意味地对路星河说的“我觉得吴可 挺好的”
为了音乐为了朋友
我真希望多年后路星河转个身 能看见那个一直为他亮一盏灯的女孩紧跟着无尽头的队伍幻听到快被忘掉的旋律暂停 回放 我们笑容 眼泪 得意 羞涩 我们曾在麦田自由地游戏有个甜头就会很开心奔跑啊 透明的孩子们笑容 眼泪 得意 羞涩 我们人海之中 喧哗至上 我们
蹭最好的我们的热度。
明知烂片而看之,可谓是执着了。
而且我居然咬着牙没快进的看完了,我这好奇心果然是很重。
不为了剧情,我在乎这些?!!
剧情来讲吧,耿耿可有可无,可是多了些耿耿余淮的故事,大概电影也可以少铺垫那么多故事了吧。
其实啊,所有点进来的人都是因为世界欠他们知道路星河。
明知不会在一起,却希望他们在一起,如此而已。
所以才打开了电影的播放键。
反倒是没有刻画他对耿耿的喜欢,没有着墨,甚至可以说是一笔带过了。
为了一个喜欢的女孩的舍友的票去开一场音乐会,未免牵强了,若是为了表白倒是不为过。
耿耿倒是习以为常了。
所以说,消耗了最好的我们里面的人物好感。
所以,我不喜欢,而且反感。
你到底有多喜欢她,放女孩问出这个问题时,路星河的答案很美,可是很牵强。
要了耿耿的手机号,想要多了解一下他。
大概这是一个女孩子最纯粹的爱情了吧。
他还帮路星河说情,该是多大的难过和在乎啊。
依旧青春校园剧的套路,乐队的梦想和重重阻挠,无新意。
倒是情怀、故事讲的还不如缝纫机乐队,每个人的理由都好牵强啊,而且无情感逻辑。
结尾还是有点泪目的,最后我们什么都没有改变,并没有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现实残酷在此吧。
或者,成为了想成为的人,身边却没了原来的那个人。
轻叹一声。
再见。
吴可。
还是把自己变为有能力的人,可以在危难时叫到车,可以有自由不去考研,可以一个人撑起世界。
就酱吧,不想写了,心累。
我听到了《难忘今宵》,居然是这部片子给我最深的印象。
谭松韵是来打酱油的,王栎鑫原来也是快男出身,如今都成人夫了,当然,张杰也都是人爸了。
说回这片子本身吧,没有故事,剧情乱七八糟,青春、梦想、爱情,什么都想扯,但就像它的音乐一样不知所云。
没看过《最好的我们》,我是当一部全新的电影来看的,但这真不是电影!
这就是一场无病呻吟,像极了那些年我看过的校园DV。
成都之后谁人还识董小姐?
又有谁知道《最美的时候遇见你》里的那个青涩的谭松韵?
怀念当初无人知晓的谭松韵,自私地不想人知道她,可惜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路星河,名字就像童话。
我没有看过最好的我们,不懂耿耿于怀。
我很羡慕路,他可以坚持自己的喜欢很久很久,当自己最好的姐们儿偷偷暗恋他,他也会及时点醒她,他是傻,真的傻,他将最好的自己完全奉献给了他认为最美好的事物,耿耿,音乐,绘画。
电影最后他们的喧哗至上乐队演出时,穿插了未来的他们,文双双没有和黄山成双成对,白帆还是一个厨艺,路星河办了画展,吴可也是眼神寂寥,有过神采飞扬的青春时刻,生活的平淡总是让人孤独,就像绚烂的烟花慢慢绕成了指间弥漫的寂寞烟圈。
人啊,还是要热闹一点,和朋友一起热血才好玩啊。
路星河是《最好的我们》里面活得最洒脱的一个人,在剧里他是富二代,有钱有才但是没人理解没人疼爱。
大人忙着赚钱,老师忙着上课,同学忙着学习,没有几个人真正地了解他。
他在家长的眼里是不学无术,在老师的眼里是吊儿郎当,在同学的眼里是任性十足。
路星河喜欢单纯善良的耿耿,无奈耿耿心有所属,他一等就是十年,不改初衷。
十年里,路星河求婚56次,耿耿遇到任何事情他都能陪在她身边。
如果不是最后耿耿偶遇到余淮,我相信两个同样痴情的一定会在一起。
终于是属于路星河的电影,不用耿耿于怀了,很现实的一部影片反而让很多人觉得毫无新意,情节混乱,有多少人的大学生活是真的按部就班呢?
大学生活就是处于忙忙碌碌之中,完成一项工作,又来一项,甚至几项工作一起完成,做实验,写实验报告,考试,比赛,球赛,各种活动交织,忙的晕头转向却又乐在其中,路星河是让我们羡慕的一种人,韩子健百般刁难,老师百般设限,都没有击倒他。
我们都想成为乐观,有主意的路星河,现实中的我们有多少时候能够不抛弃,不放弃,多数时候也就知难而退了吧。
虽然说又用了乐队这个比较俗的素材,好像没玩过乐队就没有过青春一样,乐队成为了一个具象化的青春符号,这点确实比较缺乏想象力,美式电影中,橄榄球成为了一个符号,青春校园剧里有,拯救大兵瑞恩这种影片中也有,难道中国校园就没有能用的了吗?
反思自己的大学生活,那真是与课堂为伍,泡图书馆,打游戏是生活的主流,好像拍成电影,也没什么可看的,这很不路星河。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就是我给这部网剧四星的理由,挺好的,还可以更好。
那时的你,是最好的你。
那时的我,却不是最好的我。
所以耿耿余淮,真正在一起是多年以后。
愿每个人都能不辜负青春,在自己的舞台上闪闪发光。
前段时间看了太多经典电影,所以今天想换一个轻松的电影看看。
随意打开了爱奇艺,搜了一下青春片,然后看到了这部《再见路星河》。
《最好的我们》大结局,耿耿最终选择了余淮,而那个一直陪伴着她的男孩路星河骄傲退场。
我很喜欢路星河这个角色,他率性洒脱、有才华,在高中时期他活出了很多人想要成为却无法成为的样子。
电视剧里着重表现的高中时期的他、他与她,对于大学的他们并没有作太多的描述,而这部电影算是补上了那段空白吧。
进入师大油画系的路星河加入了一个摇滚乐队,希望在乐队到江大演出的时候继续向那个他喜欢很多年、表白过很多次的女孩表明心迹,即使他清楚的知道那个女孩心里装着的一直是另外一个男孩,而他也不可能取代那个人的位置。
像很多电影都会有的狗血套路一样,同一个摇滚乐队的成员联合起来开除了路星河乐队主唱的位置,而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路星河的解决方法是组一个乐队假唱。
就这样,学校食堂的厨子白帆、超市西施文双双、师大马云黄山和执着于考研的吴可、骄傲的路星河成立了临时乐队。
但假唱的事情被当场揭穿,路星河也因此受到了全校警告的处分。
人者,无非是其不幸之总和而已。
你以为有朝一日不会感到厌倦,可是到那时,时间又变成你的不幸了。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假唱风波结束后,路星河五人决定正式成立乐队,并将乐队命名为“喧哗至上”,和音浪乐队竞争参加社团展演,这一次是真正为自己而唱,为音乐而唱。
但过程并不顺利,因为师大的校规规定“本校在籍学生方可参加社团”,文双双和白帆都不具备参加演出的资格。
但在五人的努力下,校长最终同意喧哗至上乐队可以破例参加这次社团展演。
看起来一切都还算顺利的时候,喧哗至上乐队的全部乐器被毁,尽管他们已经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合适的乐器,最终却因为没有参加彩排被取消竞演资格。
看到这,我就知道路星河不会放弃的,他绝对会开一场只属于自己乐队的演唱会。
也确实如何,场地简陋又怎样,乐器被毁又如何,他们依然光彩夺目。
因为青春正好,所以敢拼、赢得起也输得起。
我一直认为青春是可以试错的,但试错的目的在于寻找正确的道路。
这恐怕是我们人生中做一件事情成本最低的时候,所以在那段青春里记得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目前的青春片,最让人诟病的是它展示的根本不是大多数人青春里的样子。
而这部《再见路星河》让我感到的是真实的青春,那些人就是我们身边的人。
在青春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楚。
没有人是完美的,没有人不曾后悔过。
白帆之所以成为厨子,是因为十五岁那年母亲去世而父亲认为学费高昂;文双双之所以在高考前通宵打游戏,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在高考面前已经输了;吴可之所以在大三选择了考研,是因为“毕业即是失业”的对踏入社会的担忧;而路星河每个寒暑假都不曾回家的原因是他的父母已经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大学期间疯狂创业、努力赚钱的黄山心中也有自己痛。
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幸福都是相似的,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不幸。
前往展演舞台的路上,他们五个人坐在货车上,谈论未来,谈论自己。
最后的他们有的如愿以偿,有的烟消云散。
但当他们回想起那段日子,就会觉得青春无悔。
在《再见路星河》中出现了一个喜欢路星河的女生——吴可,但最终无可奈何耿耿星河。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执念,都有那个念念不忘的人。
有时候你清楚的知道那个人不会属于你,却还是忍不住以一种飞蛾扑火的姿态扑向那个人。
心之所向,不离不弃。
在爱情里有一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选择哪一个?
有的人选择前者,有的人选择后者。
一次和朋友闲聊,正好聊到这个话题。
追逐一个你爱的人很累,却心甘情愿。
接受一个爱你的人,看似容易,心里却忍不住对那个人产生愧疚,折磨自己。
不得不说,你爱的人能够爱你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如果你的青春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男孩或者这样一个女孩,请珍惜ta。
未来的几年里你们会经历许多东西,这些事情可能会消磨掉你们最初的感觉。
但怀着初心前进吧,一切都会好的。
青春不悔,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舞台上闪闪发光。
阳光午后的我和我们
无可奈何
喧哗至上
路星河,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一个坚守原则的人,一个敢于担当的人。
青春一身热血,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乐队,就是为了那一个人————耿耿。
自由,敢为梦想去努力,拼搏,想尽办法战胜困难。
我佩服他。
为爱的人整整坚守10年,56次的表白,不忘初心。
这样一个男人!不奋斗,不疯狂哪里叫青春。
路星河,我佩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