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让你写下你最需要的东西,你会写什么?
影片刚开始,展现了时代的进步【又或说是退步】他们的祖父母,有57件东西;他们的父母,有200件;而现在的我们,平均每人有10000件东西,10000件啊!
然而,这些东西,我们真的都需要吗?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洞,我们总想填补这个洞,用钱、或者别人的关心等等,但是,一个人,必须认清自己的不完美,这样才能不被打败,才能和别人一起经营这不完美的生活!
“为什么我要购物?
”“因为购物让你快乐。
”“那不是说明——我本来就不快乐吗?
”其实,真正的快乐,不需要任何物质来满足吧!
当保罗坐在街边和流浪汉感叹:“ 贫穷是一种美德,这世界太恶心了。
” 流浪汉把一个破铁碗砸到了他头上。
不是他说的不对,可是,对于身无分文的流浪汉来讲,这简直是嘲讽。
保罗躺在奶奶腿上,诉说自己的迷茫 —— 你的快乐是这么简单,奶奶,以前你什么都没有,你也快乐。
我们拥有一切,我们饿了有吃的。
没人冲我们开枪,也没人囚禁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快乐。
一开始,以为托尼才是那个更有自制力的人,后来才明白,保罗只是需要指点,他需要一个人,照亮哪怕一点点的路,他就可以自己坚强地走下去。
我曾经以为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但现在发现我们不过是熟悉。
熟悉和朋友,不是一样东西。
保罗对托尼说的这句话,很令人心碎,这是大家都不愿承认的事实,人的一生,会认识无数的人,千千万万个同你擦肩而过,最后只会有一个,伴你走过长长的人生,那么两三个,可以交心。
托尼躺在保罗的妈妈腿上,妈妈说你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了,你的生活中需要一些真实的东西,要我说,妻子,家庭,等有了这些,你就知道你的问题在哪里了。
托尼,不知道,只回答了,也许吧。
苏醒影片快结束时,保罗把托尼摁到泥水里 只想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在嫉妒,是因为不满足不幸福,作出一系列的事情,在追求的路途上,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
明天的倒数,保罗,揭示了,他最后的压轴武器。
我的所有东西:「饮食」燃气管线、炉具、烟机、洗碗池、洗碗精、锅具*6、碗、盆、筷、勺、餐刀、餐叉、冰箱、豆浆机、电饭锅、净水机、绞蒜机、绞肉机、果汁机、冰箱*2、电烤箱、电磁炉。
各种调料*20。
米面粮油*10。
水果蔬菜*10、冷冻食品*20。
「清洁」洗衣机;牙膏*3、电动牙刷*2、牙刷*3;毛巾*5;梳子*5;吹风机;洗衣液*4;衣架*25;香皂*10;盆*4;手套*3;拖把、扫帚、撮子、抹布*5、擦玻璃器*2。
吸尘器。
地垫*2。
电热水器、水管龙头喷头。
马桶、洗手池、浴室柜子、镜子。
垃圾袋、卫生纸、卫生巾。
「睡眠」床、床垫、被套*10、被子*3、枕头*3、睡衣*2。
「服饰数码」内衣*3、背心*2、内裤*3、长袖T恤*2、短袖T恤*6、衬衫*3、裙子*10、毛衣、绒裤、运动裤*3、秋衣秋裤*4、棉裤、棉衣、西裤、呢子大衣、羽绒服、袜子*9、帆布鞋、运动鞋*3、皮鞋皮靴*6、眼镜*3、伞*3、手机*3、平板、电脑*2、电脑外设*n、手环手表*3、移动电源、相机。
支架*3、风扇*2。
电路管线、各类开关、电灯。
「家装&其他」各类壁挂*10、窗帘*6、地板、窗户、瓷砖、橱柜吊柜、桌子*4、书*300+。
各种证件卡片收据*n。
药品*10、体温计、缝线、酒精、碘伏、创可贴、纱布*2。
「交通」自行车。
结论:要想做到100以内,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拎包入住,不自己做饭,而且不经常买书。
估计大多数家庭拥有物品在1000件左右。
保罗:我生命中如此珍贵的4个小时,我的手机应该给我节省时间,而不是从我这偷走时间 托尼:那就把它放下保罗:但是娜娜,为什么我要买那些我不需要的东西娜娜:那是因为购物让你快乐保罗:什么是快乐 娜娜保罗:但如果买东西可以让我感到快乐,这说明了什么呢露西:那是因为你本身并不快乐保罗:完全正确露西:如果你快乐了,你早就不这么做了
记得有一个经典笑话:世界上最薄的4本书①英国菜谱 ②意大利战争英雄 ③美国历史 ④德国笑话所以在提前知道这是一部德国喜剧片的时候,还是怀着一种相当复杂的心情(  ̄(エ) ̄ )但结果并没有让我失望,全片充斥着独有的德式幽默:不夸张,不无厘头,却富有张力与深意,同时也能渐进式地调动观众的情感,引起共鸣;时而会心一笑,时而锁眉深思,时而热泪盈眶……抛开轻松的喜剧元素,本片真正的内核是相当沉重与现实的:对当下世界因为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所产生的矛盾与问题进行了大胆讽刺与抨击。
我们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真正的快乐与幸福、真正的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其实是一个很终极的哲学问题、社会问题。
而我相信这些都不是,也不应该是技术或者社会风尚所带来的,如果一味地沉浸其中,只会被禁锢在量身定制的‘信息茧房’之内,让我们变得随波逐流,易于操控,失去独立思考与辨析的能力。
真正的快乐与幸福是源于本我,内心中最单纯、最质朴的需求,不应该过多的受到物质和外界因素的干扰,活成了别人眼中应该是这样的‘你’。
我们都应该思考,生活是不是应该更简单些,轻松些……-吾之拙见,望众指正-
片头我们所拥有的物品数量,揭示了文章主题。
如果我知道拍摄的精华和核心都只在在半分钟里,我就不费那么多时间去看后面了。
也许因为这两个男人有的娘,也许因为他们的siri理念最终没有升华到整个社会,感觉最后还是回归了友情,也可以说是(基情)。
有点失望。
这个衣橱里的灯光布置还真是浪漫。
女主的经历像《我不是购物狂》,因为是在🇺🇸这样一个发达国家拍摄的断舍离主题的电影,就有点像猪鼻子插大葱——不像。
德国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喜剧电影人这一生中,会有多少属于自己得东西,哪个东西是对你最重要得,人为什么要买那么多没用的东西,购物会使人快乐吗?
好多问题当你看了这部电影,估计都会有理解。
钱并不是万能的,无形的东西更胜于有形的东西。
就好比就算你有车有房,有时也不如一句我看你不顺眼。
——一百样东西 2020/1/21
很好!
超出我的预期!!
值得五星!
关于极简、关于幸福感的真谛。
🔸人类的囤积欲,可能真是自远古时代就遗传的,怕吃不饱,为了生存,需要囤积一切可用之物,工具、食物…但,在战乱年代,能活下来就很满足了,只要有一身衣服、一点食物,其他一切浮华的外物都是不必要的。
在Paul和Tony是一起长大的发小好兄弟,却互相觉得对方的人生才幸福,嫉妒对方。
Tony比较自私,但本性不坏。
在他俩忙着打赌斗气的时候,最好的外婆遭遇意外去世了😭。
有什么事比陪伴家人更重要呢。
“我们一直以为是彼此最好的朋友,其实只不过是我们最熟悉,而朋友和熟悉是两回事。
”我也这样思考过。
不过,好朋友也未必是完美的,争吵过后 还是会想念。
🔸女主Lucia有奢侈品购物瘾,导致巨债缠身、众叛亲离,却很难戒瘾,也很痛苦😭。
幸好最终Tony终于懂得了什么是爱,放下了自己一直伪装的精英形象,承认了自己的不完美,向Paul道了歉,也诚心追回了Lucia。
互相治愈吧,撒花‼️编剧咋不给Paul发个老婆?
🐶🔸“老扎”偷了Paul的创意,想利用可爱的人工智能Nana引导大众消费,幸好Paul留了一手,最后让Nana揭露了消费主义的骗局!
真棒!
Paul真是天才,又善良天真。
🔸笑点也密集。
Paul的老妈和外婆都好酷。
Paul手机的人工智能娜娜会识别他语气 用悄悄话回复他,好有趣。
打给vodafone找人工客服,等待时间预计1300分钟,hh人间真实。
最后结尾让我觉得花了三天每天看一点的坚持是对的。
Anthony和Paul在泥潭里厮打,Pa让An说出自己做错的事情,他说了很多他觉得重要的坏事,唯独没说的是小时候抢女朋友。
而这件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却才是真正扎在Pa心头的针。
An说我不爱那个女孩,我就是为了刺激你!
很时候做很多蠢事,居然目的是为了伤害别人,更甚我有过用伤害自己以期伤害别人的事(前两天跟朋友一起,和曾经相互伤害的人见面。
我刻意不想提令人尴尬的问题,但对方一个劲儿的说过去种种恨不得展开说说。
尤其说到最后报复的时候。
我尴尬的脚趾扣地,很怕说的再细一点,朋友就要知道我以前干过的“蠢事”)兔子和刺猬的故事,兔子后面永远有个追着它的刺猬,看起来兔子聪明厉害,但赢到最后的却是那只刺猬。
龟兔赛跑的寓言,惩罚的是兔子,而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兔子的脆弱。
最后An和喜欢的女孩告白,应该说是第二次告白,说出了自己作为兔子背后的脆弱(都是很细枝末节的细节,但这些又是兔子真正的痛)happy ending。
炒鸡喜欢电影前面的那段台词“在曾祖父那个年代,他们只有57件东西祖父祖母那个年代,他们有200件东西我们父母那个年代,他们有650件东西我们,到我们这里平均有10000件东西哇哦,10000件东西”(有一丢丢删改比如称呼什么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繁荣昌盛的同时人们想要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想要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多,拥有的越多获得幸福感就变得没那么容易,然后就会进一步想获得更多的东西,也就会陷入这个死循环圈。
感触挺深的就是在90年代,也就是祖父母那个年代,祖母收到了祖父的一封信会高兴好几天,甚至一个月。
现在的人们拥有的越来越多,好像学不会珍惜。
现在的人们很少会有像以前那个年代那么容易快乐了。
现在人们家里差不多都有10000件东西,反问一下自己,有多少是有实际用途的,或者能给你带来真正的幸福感。
或许当我们真正抛开一切的时候,或者被动抛开一切的时候,我们才会更容易得到幸福感。
因为偌大的房子里,其实并没有几个东西是你真真正正想要的。
托尼在影片末尾对心上人说“这里有五件东西,没有了他们我就活不了了” 五件东西:衣服,裤子,鞋子,内裤,还有站在托尼面前的她
这部电影或许是我看过最“污”,也是最纯粹的展现生活态度的电影了。
(这部电影BGM 和风格都超喜欢,看完感觉神清气爽的那种)好评哦!
最近爱极了断舍离的片子,然后就找到了这一部,原来断舍离并不是那么简单,我们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物品填充我们的屋子,弄乱我们的房间?
保罗因为一直不快乐,他通过购物买许多限量版鞋子,和自己制作的手机软件娜娜对话来获得快乐。
奶奶说,快乐像流水,你越想抓住越是流逝,看到奶奶的小箱子里面的物品,一个人在逃亡中依旧这样箱子里装满了诗情画意。
所以你快乐或不快乐不取决于你可以肆无忌惮的买买买,取决于你看清楚。
托尼是个精致男孩,但是他和保罗的100件赌约,刚开始的爆笑,到后来对友情,对亲情的升华,太感动了,包括托尼喜欢上的女孩子,真的像极了我们现在,买名牌包包,收拾,衣服,不断透支信用卡,花呗,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物品吗?
或许我们做不到只有100件东西,但是我们要的是真正的快乐,由衷的开心,不是被物品牵绊,被手机控制。
结尾一丝不挂的托尼说我必不可少的五件东西那里好感动啊,当然我还是更喜欢保罗,他聪明的开了后门,虽然没有揭示那究竟是什么,但是想必每个人都有了答案。
剧本非常有创意,身兼导演、编剧、主演于一身的弗洛里安真的又帅又有才!电影主旨在于揭示现代社会商业化与科技化对人性的侵蚀,同时融进亲情、友情、爱情的摩擦与碰撞,节奏流畅、幽默风趣,酣畅观影的同时,体会到对社会与人性的深刻反思,值得力荐!
约会的食材,这么好的点,我觉得没有发挥好,耽误了主题。是对消费主义直接的探讨。做了一个刺激和依赖人类劣根性的软件,却同时开始极简主义生活。约会片段尚且在陈列物欲。好的,这个破灭就好。最后返回自然,用一个幽默的方式讲了导演最在意的一层现实。哈哈哈,青梅竹马抵不过一句“我还是想要个女的”
丢掉烦恼。
找不到重点。
德式喜劇都不要太當真
开篇有新意,后面就开始拖沓了,内容撑不起时间。
开头的设定和后面的走向让人一头问号呢 啥时候能学着摆脱消费主义
最後坐在水裡兩個人正常發展的話絕對應該kiss吧,強行加女主系列
嘘,我是被封面两个裸体大帅哥吸引进来的><。确实像是欧洲国家提出的问题,我也在某天听了新零售某公司的展示之后汗毛直竖,独立思考在这个年代成为了一种奢侈,辨别我以为和别让让我以为我以为之间的区别变得越来越难并近乎不可能了。如何自由
《最爽的一天》姊妹篇,两兄弟用脱光光告诉你,什么才是生活最宝贵的财富。题材新颖角度清奇,德国人的脑洞也不输法国,而且这颜值也太能打了,关键还这么有才!
有点cliche但还是动人
赌注很突然,故事大情境没有说服我。
幼稚的赌局,赔上身家一场空,学会断舍离对待消费主义,换来对生活中重要事物的认知。卖肉看点卖基擦边,五件必需品求和解那段还不错。
看的第一部关于极简主义的电影?不过对极简主义者有刻板印象,比如就一定要戴帽子胡子拉碴格子衬衫之类的吗?
比想像中无聊太多
整个概念、形式都很像《最爽的一天》,但是电影的立意却弱化了。这样就变成了一部屎尿屁电影。
不错。(女主是volker bruch的老婆吗❓
德国喜剧更浪漫一些,一条路上放一百样东西不会被人拿走么?看来只有病态的人才能在一起啊
我们到底买了多少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很多需求,却无法让我们获得快乐。
本来想学习一下极简主义,结果这样一看他们最开始的创意不就是陪伴式带语音的AI聊天软件吗…如果当人产生依赖之后开始软植入广告…真的会很恐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