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丛编导的青春励志街舞片《热血街头》,由选秀出身以舞见长的快女李斯丹妮本色出演,讲述了处于青春叛逆期少女为亲情和梦想而战的故事。
选秀时的李斯丹妮,曾有过一句“热血,就是要洒在青春里,我就是那个豁出去的李斯丹妮”,电影中的李斯说“冠军?
我从来没想过得不到”,电影里和电影外的李斯丹妮不仅是舞步一致,就是性格亦是交相印证。
青春期的奋斗,当然没有失败,酷和拽会来齐做注脚。
身为八零后的我,对于街舞最初的印象源自中学时代,曾经风靡于青少年之中的霹雳舞便是街舞前身,不管何时何地但凡有男生即兴来一段,“机械舞”、“太空步”、“擦玻璃”势必引发女生阵阵尖叫、热烈掌声。
而九零后们热衷的是柳丁机车夹克、冷色调金属饰品、掉裆哈伦裤、不分男女的烟熏妆和染色炫丽的奇异发型,并试图用这些风格强烈的造型来凸显个性,此外对于诸如街头篮球、疯狂机车、花样滑板、城市跑酷及律动着强烈节奏的街舞也极其狂热着迷,恣意飞扬的青春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感相互碰撞,更易于用外延到肢体上夸张、激烈的动作来释放内心情绪。
热血青春是什么样子?
从小失去双亲和哥哥相依为命的李斯更愿意在喧嚣的音乐中与人斗舞,用狂野不羁“酷”“吊”“拽”来掩盖自己细腻的心,同样柯有伦所扮演的樊星在失去爱人后深藏了痛感的孤独,把完成爱人遗愿当做奋斗事业。
导演用敏感的镜头扑捉着当代青年,些许轻狂些许忧伤些许迷茫的存在现状,他们凭着热血的冲动傻傻耍酷,不放弃从内到外每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看似不屑不在乎表情下出乎意料的以感情为重,剧中男女主角分别向观众示范年青一代出对爱情和亲情珍视的态度;和队友之间的协作配合又从侧面贡献出当处于一个团队集体时,他们所具备的协作共荣精神;出格的唱跳打斗背后有着你无法揣测判断的热血向上的心,面对身体伤痛,亲人逝去,比赛惨败,只要青春就不言痛亦不言败。
贴近现实的编剧、取景和演员们的本色表演,让电影更具真实质感,情感流露更显自然纯朴。
作为街舞题材的励志片,酷酷有型、干脆利落的李斯丹妮利用自身优势把完成度极高的街舞表演贯穿电影始终,在震撼人心的音乐映衬下大量酣畅淋漓的街舞场面扑面而来,有激情有看头。
音乐和舞蹈会带动每一个对街舞运动有着极大兴趣的年轻人跟随音乐节奏而心动。
值得一提杂技与街舞混搭编排更是出奇出新,尤其是电影中对年幼杂技团员练功辛苦的特写,无法不让人动容,而小小的他们在舞台上娴熟超凡的杂技表演,又让人叹为观止,在传统杂技和现代街舞之间寻求相契合融汇的点,这不难看出导演对片子良苦的用心。
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周星驰当年这句混杂着喜剧感与辛酸泪的话,越来越能够衬托出现实性。
因为很可悲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身未衰心已老,梦想的缺失让人得过且过的生活,而更可悲的是,没有了梦想的人却总在嘲笑追梦者,甚至以离经叛道的批评横加指责。
对于这些遍常见到的情况,《热血街头》给出了决绝的态度便是:不做僵死的咸鱼,要做热血的追梦人。
《热血街头》从开始就营造了一种混含着热血和哀伤的气氛。
热血的是影片从头至尾对于街舞文化及其精神的全面呈现,无论从人物性格、穿着打扮、街头斗舞场面来看,影片都体现出十足的动感和活力,可以说这是一部真正属于年轻人的电影。
哀伤的是,作为主要人物的柯有伦和李斯丹妮从一开始都有沉重的心结,一个是因为爱情,一个来源自亲情。
情感因素的存在,使得影片避免了流于街舞的玩酷形式,而街舞也让情感不再温吞,使电影更具活力。
作为影片中最重要的表情达意工具,贯穿始终的街舞提升了影片的节奏和画面感。
对于部分并不熟识街头艺术的观众来说,街舞或许带着某些负面的气息,它与颓废、地下、争斗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就像影片中那位道貌岸然的艺术学校教授一般。
不可否认,街头艺术包括街舞、饶舌、打碟、涂鸦等等在现实中确实会有尴尬的一面,它们会被认为是下里巴人的不入流的玩意,无法比肩学院派的高雅艺术。
但事实是,当学院艺术越来越僵化、排外的时候,街头艺术却愈发表现出努力、拼搏不息的年轻人的精神。
所以,大大咧咧的李斯会越挫越勇,颓废封闭的柯有伦会重新打开心房,继续用音乐的节奏推动热血的斗舞进程。
街头艺术并不与颓废有必然的联系,就像李斯说得颓废已经过时了。
不过,剔除了颓废感的街舞,虽然在人物演绎下蓬勃出积极的精神,但作为一种舞蹈形式,它仍然并不是大众的。
所以,考虑到观众对于街舞的接受度,影片还是在情感上做了大众化的处理。
街舞梦想的实现与自我心灵救赎以及拯救生命等情感性因素结合起来,使影片在活力四射的街舞场面中,始终流淌着充沛的情感力量。
影片在年轻化与大众化之间做了缝合,使其更加能够适合多数人的欣赏口味。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广义的Hip-Hop一种,表面上与个体解放相联系的街舞,在影片中更多的体现出团体精神,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李斯的疯狂摇摆街舞队中。
在疯狂摇摆中,每个人的梦想并非指向着冠军,而是友情和亲情,叠加在一起的双手是对团体精神的强调。
所以,当桔子天真般的拿回钱时,才会给人更加丰富的感动。
影片对于团体精神的强调,在更年轻化的观众中更加具有积极意义。
《热血街头》是一部属于年轻人的电影,更确切的说是属于那些有着年轻心态的人的电影。
影片一扫银幕上反复上演的古旧虚幻的陈年旧事,它如街舞般风风火火的带来了年轻的律动。
当观众跟随动感的音乐进入影片世界共舞之时,积极、青春的价值取向以及浓浓的情感同样会让人感到亲近。
毕竟,对于整日奔波苦的观众而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热血的梦,所不同的是,在银幕上,这些所有的热血和汗水都已经在路上了。
看预告片感觉很不错,7.20会去电影院捧场,李斯丹妮虽然是选秀出身,但是她时时刻刻都在努力着。
她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非常支持热血街头。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在7.20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您一定不会后悔。
同时也祝 热血街头 票房大卖!!
李大钊在《时》中写:“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
”所以,青春是什么?
青春是一年之初,青春是轻狂岁月,青春是无畏无惧,青春是能够面对一切,愁也不是愁,甚至能够忽略时光的存在。
青春是动感的旋律,是跳动的舞姿,是扭动的身体,是强劲的节奏,青春是挥洒的汗水,是沸腾的血液,是《热血街头》中那一群在叛逆期中慢慢成长、成熟起来的半大的男女们,她们才刚刚懂得去爱与被爱。
《热血街头》这样的电影就是为青春期的大男孩大女孩们量身打造。
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的街舞电影一样,《热血街头》也是通过音乐与舞蹈来激励鼓舞那些短暂迷失与沮丧的年轻人,让他们寻回信念寻回坚强寻回面对生活的勇气,或者可以认为这样的设定太过俗套,但难得的是俗套的巧妙俗套的真诚。
很多青春歌舞电影都很容易放大街舞与音乐的元素而忽略了基本的剧情,《热血街头》在这点上做的比较好,通过音乐与舞蹈激励鼓舞那些迷失与沮丧的年轻人,让他们寻回信念寻回坚强寻回面对生活的勇气。
很多青春歌舞电影都很容易放大街舞与音乐元素而忽略基本剧情,表演经验不多的李斯丹妮在大银幕上完全本色出演,尽然能完全抓住李斯这个角色的气质与性格,从初期她莽撞却不计后果,到后期大气沉稳,性格上的成熟被演绎的准确到位,无需卖弄性感的身段与虚假的纯情,已让人印象深刻。
虽然她的演技还稍显稚嫩,但却偏偏是这稚嫩让她显得更加可爱与真诚,而她对街舞的热爱与坚持,不言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也让人为之一振。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对亲人、对朋友的关心关爱,在哥哥面前她像个孩子有着淘气可爱又体谅的一面;在团队中她又像个领袖,有着巨大的凝聚力与领导才华;而面对柯有伦扮演的樊星对她那种欲言又止的爱意她又显得有些青涩懵懂,各种复杂的感情与心境使角色也非常丰满立体。
李斯就如同她的舞蹈一样,不能说是绝对完美,却能让观众通过这个角色与她跳动的舞姿感受到青春的热血。
也正是性格才使得樊星对李斯的态度从最初的反感变成好感直到最后从失去前女友的痛苦与自我隔绝中走出去完全接纳去爱,他的言语与他的音乐就像一把调料让李斯的热舞变得丰富有味。
对比《舞出我人生》、《舞力对决》等同类型的国外街舞电影,《热血街头》显然因为成本的限制没有那些华丽的场景和眩目的特效,但那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却不是这些国外电影能给予的,特别是将中国杂技这一极具本土特色的传统技艺融入到现代的街舞中去,非常大胆又创意。
新锐的青年导演加上新锐的青年演员,没有绝对的大明星,有的只是无畏无惧的青春与热血,打开心胸面对天空,每个人都能舞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文/满囤儿以舞蹈,尤其是街舞为主题材的青春励志片,就好似以搏击为主题材的体育励志片一样,每年都会有。
观众对其更是百看不厌。
因为即便是故事上大同小异,只要在舞蹈编排上、在演员选取上能够有亮点,就足够煽动起情绪,对得起票价。
国产舞蹈题材青春励志片《热血街头》就在这两方面祭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把杂技和街舞相结合前所未有,型女李斯丹妮和憨男柯有伦的搭配也算是颇有新意。
纯舞蹈励志,很难在戏剧冲突上做出看点。
如果仅仅是为了某个原因必须赢得比赛这么一个故事动机,那么影片的张力与同类型影片比就会处于劣势。
于是很多舞蹈题材的青春励志片,都会选用一种代表现代、叛逆的视觉系舞种,和一种代表传统、古典的技艺系舞种产生理念上的冲突。
比如《舞力对决》里的街舞和芭蕾的冲突与融合就是此中典范。
《热血街头》比国外同行想得更大胆。
他们在选取传统和古典的技艺系代表时,甚至超出了舞蹈这个狭隘的范畴,竟然选取了更具有中华文化代表性的杂技!
另一方面,由于李斯丹妮以女主角身份担当本片的舞蹈任务,所以在现代和叛逆的视觉系舞种的选取上,也并未选国外常见的breaking或poping,而是更能展现女性曲线美的New Jazz和律动美的hiphop作为编舞的基础。
李斯丹妮带领的舞团挑得极为媚惑的舞蹈,与传统到丢帽子、抛瓶子的杂技同台竞技。
这可真算得上是前无古人了吧。
无论是欧美还是日韩,但凡此类影片,都主打青春元素。
既然青春为首,那么男女主角的养眼程度自然是越高越好。
女的俊俏男的帅气,查宁-塔图姆、黑木明纱这种拍写真比演戏更物尽其用的明星自然大受欢迎。
可是《热血街头》虽然找来了柯有伦和李斯丹妮,但是并未让他们和前辈一样去耍帅扮靓。
片中柯有伦比其他的写真或其它海报之类的平面形象,酷劲儿全无,反倒是憨憨傻傻的十分可爱。
尤其是他对身亡的女朋友的那份痴情,令其有了一种郭靖般的吸引力。
与之相对,李斯丹妮的角色也没有走俗套的靓女路线,不卖弄清纯脸蛋儿,也不卖弄凹凸身材,而是打出了“害怕穿裙子”的型女范儿。
很酷、很利落、很嚣张,成为了李斯丹妮饰演的李斯颇为个人化的标签。
更令人意外的是,男主人公在片中并非舞者,打破了该类型片的俗套。
男主人公是个DJ,只有女主人公是舞者。
如此一来,李斯丹妮不仅需要负责女性舞者的妩媚性感,还得在部分舞蹈中弥补男性舞者缺失的力量感。
于是才有了那么一段从街球演变而来的另类舞蹈吧。
无论是杂技与街舞的嫁接,还是憨男与型女的搭配,《热血街头》让我们看到了新生代电影人在拓展传统类型片上的勇气。
李斯丹妮和柯有伦,也借助与前辈不一样的角色塑造,为自己的电影之路开启大门。
对于曾经青春或者是正在青春的人来说,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最畅快?
大抵上能够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爱着自己想爱的人,就已经足够。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整个世界都有她或者他的人生,能够一起共同挥洒汗水的人生,不受一丁点来自社会,来自他人的压力,恣肆狂放地舞蹈、歌唱,大抵上就已经足够。
《热血街头》正是这样一部,单纯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洋溢着青春激情,挥洒着青春汗水,用热歌劲舞对抗这个沉默、冷酷世界的青春电影。
《热血街头》从剧情结构,还有主题传达上,都非常类似于前两年非常火爆的欧美电影《舞力对决》,都是讲述一群年轻人共同参加一场街舞大赛,在相互理解,共同促进的过程中,找到勇气和爱情,最终通过融合的方式,完成现代街舞与某种固定古典艺术元素的结合,赢得大赛,更赢得大家尊重。
故事并不复杂,但是在有限的剧情当中,编导拿捏非常准确,巧妙地分配和歌舞环节与剧情部分的比例,言简意赅,又有足够的戏份来交代每一个人物的性格与转变,尤其难得的是,其中对每个人物的动机,还有最终的成长过程都有非常独到的诠释,情感做到十足,在热血的接触上,给人更多感动。
所谓青春歌舞电影,热辣劲爆的歌舞,必然是重要元素。
影片中几段重点歌舞的编排,设计得非常淋漓尽致,而具有专业歌舞功底的演员表演起来也驾轻就熟,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尤其是人气爆棚的快乐女声——李斯丹妮,表演、歌舞两相宜,从成都到深圳,一个少女的励志歌舞道路,几乎堪称是她个人生活的写照,现实与电影交汇之际,情感更显真切。
说到融合,《热血街头》将歌舞与杂技两种截然不同表演艺术形式所作的勾兑,令人耳目一新。
尤其是当看到大象、黑熊这些可爱的动物,也出现在歌舞当中,配合着强劲的音乐,青春的热血更多了几分当代青年KUSO的搞笑感觉。
当然,这些元素的加入并未喧宾夺主,反而恰到好处地调剂了全片的节奏和情绪,也算是有几分时代特色。
台湾影视歌三栖明星柯有伦在片中饰演一位音乐制作人,怀着一份对已过世女友的牵挂,参加到街头霸王祭大赛中,进而结识了李斯丹妮饰演的女主角,最终收获了一份感情。
柯有伦似乎向来都与青春、热血电影有缘,2011年底,他主演的台湾乡土励志片《阵头》在台湾卖座三个多亿。
《热血街头》一片在热血、励志方面,与《阵头》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柯有伦正是串连起这两部电影最重要的元素。
青春就是这样,哪怕眼前的现实再灰暗,再严酷,只要能够坚持住自己的理想,尽情地唱着,跳着,热血地面对每一个困难,哪怕只是在街头跳舞,总有一天仍旧会登堂入室,获得最后的成功。
哪怕不行,至少这样的青春,才是最畅快!
文 / 赤叶青枫青春,原本应该是天空解释着蔚蓝,浮云定义着洁白的无忧年纪,可是谁的青春没有伤痕?
那些为梦想而参与的竞争,那些为爱所做的抉择与牺牲,每一次成长的蜕变,都需要付出代价,都会在你的旧伤上新增一些伤痕。
有些人会因此而沉沦,有些人则会被激起斗志,直面挑战,让自己进化成更好的人。
而电影《热血街头》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有关在伤痕青春的阶段发奋努力的励志成长故事。
少女李斯(李斯丹妮饰演)早年失去双亲,叛逆率性,热爱街舞,相依为命的哥哥(王传君饰演)在一次街头斗舞而引发的殴斗中为保护她而错手杀人而入狱,于是她带着伤痕痛彻反省只身来到一个人陌生的城市去寻求新的开始……这样的故事,叛逆中带有些许伤感,不过庆幸的是任性中始终彰显着坚强。
而这样的青春虽然有着黑暗的底色,但同时亦充满了不屈的血色!
所以,片中那些热舞,那些冲突和争斗,那些拥抱与泪水,其实都是李斯为首的一群年轻人以信念作战、寻找自我和追逐梦想的过程。
这个过程注定是很痛苦的。
但这样的青春从来不需要怜悯,他们靠自己的信念、自己的拼搏、自己的舞姿奋力追逐梦想,他们的姿态积极昂扬、不断向上,他们的人生充满励志的光芒。
于是《热血街头》处处洋溢着对年轻人的关爱,流露着对生活以及梦想的美好愿景与追求,它散发着积极向上、青春个性的励志正能量!
而亲情、爱情、友情,这些感性的细节加入,让电影在呈现精彩纷呈的街舞之余,故事与情绪显得饱满丰富:李斯与哥哥的兄妹情、李斯与樊星(柯有伦饰演)的初吻和萌芽的爱情、李斯与闺蜜的友情等等,总有一股情绪能打动你,触碰到心里柔软的小角落。
所以在热血青春励志的同时,情感点缀也颇是动人。
在此,有必要提一下李斯丹妮。
她通过去年的快女选秀而出道,并被称为“最会跳舞的快女”,如今转战大荧幕,虽然曾在《观音山》里被范冰冰强吻,但挑大梁演主角这还是头一遭。
作为新人,她的街舞跳得确实不错,表演则尚显青涩,不过还好比较自然。
本色出演的她将角色大大咧咧、爱憎分明的一面尽展人前,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而她和她所演绎的角色所代表的及承载的,恰是85后、90后这些新新人类追逐梦想的同类映照,并在这个过程中投射真实的生活气息。
当叛逆轻狂的躁动和内心深处的孤独感相互碰撞,更易于用外延到肢体上夸张、激烈的动作来释放内心情绪。
无论对错,这都是年轻蓬勃生命力的真实展现。
不求一帆风顺,但求无怨无悔——这,就是青春。
热血,现实看多了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热血;青春,不应该是与父母的顶撞、玩颓废、玩非主流。
这部电影里最喜欢的就是“阳光一点好不好,颓废已经过时了。
”是的,颓废过时了,青春应该是为梦想去拼,不畏将来的魄力,是敢把热血洒在阳光的青春上,虽然剧情有点不足,但是李斯丹妮的表演可圈可点,如果好好发展,接几部好片,一线女星是绝对的。
近几年来的好莱坞,街舞题材的电影层出不穷,而且票房皆风生水起。
就拿曾在国内上映过的《舞出我人生 》系列来说,第一部北美票房6000多万美元,投资只有1200万美元,不仅以小博大赚大钱,还捧红了小生查宁·塔图姆 。
从这之后,该题材便一发不可收拾,管他是一度换主角,还是跟风拍过3D版本,总之,这一拍就是连续四部,最新的一部将要在今年的七月底上映。
之所以扯了这么多好莱坞的事儿,是为了说说本月上映的另一部国产街舞题材影片《热血街头》。
本身对此类影片无感,一是已经过了玩Hiphop的年纪,二是凭直觉,国产街舞片不会好看,因为与美国这种有街舞文化的地方相比,我们只剩下模仿皮毛的份儿。
想起当年在学生时代,所有人都一股脑涌入影院去看《霹雳舞》情景,那感觉真是改革开放了。
如今每天守着电脑就到处都能看到《舞动奇迹》、《与星共舞》、《舞魅天下》这种专业性很强的选秀节目。
那这样的一部小成本,又没有大明星撑腰的小众影片该如何立足?
看了影片后,这些担心似乎有点多余,作为影片的最大卖点也是最令人担心的一点——炫酷的街舞,影片的表现手法采取了点到即止,混搭拼贴的方式。
街舞MIX杂技,古典MIX流行,跨界混搭,相当有卖点。
神马《舞动奇迹》、《与星共舞》、《舞魅天下》都是浮云,这才是我们能hold住的街舞。
独舞、斗舞、团队表演一样都不缺,有难度、有技巧,还有点与众不同,可看性很强。
就像是费玉清在周杰伦歌里玩R&B一样,令人惊喜。
最后一场比舞编排上很有创新性,融入了不少杂技元素,与音乐也相当契合。
影片的故事很完整,虽非佳作,在节奏上把握的却很娴熟,符合每一部青春励志影片的完美模式。
不良少女因为偶然事件的触发开始重新认识自我,认识到什么才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少女为了最重要的人开始按照目标奋斗,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挫折,这时人生的转折点出现了,最后少女开启了人生新一轮的篇章……听起来一点不复杂,看起来也很自然顺畅,谈理想,谈人生,当然也少不了青春片最重要的爱情元素。
影片的桥段设计巧妙,人物也不单薄,每个人都与自己背后的故事。
哥哥为妹妹出头很热血;妹妹为哥哥赚治病钱很热血;完成爱人未完的心愿很热血;朋友有难大家伸援手很热血。
处处都是热血精神的象征,女主角李斯的扮演者李斯丹妮是超女出身,虽没什么演技上的经验,也没有让人垂涎三尺的美貌,但街舞女达人的身份还是很适合她的——本色。
想当年她在“超女”的舞台上就是一朵奇葩,因为历年来的“超女”评判标准都是以歌服人,这也使得“能歌善舞”这个词儿离好多晋级选手相距甚远,以至于看起来不如国外选秀选手那么全能,而李斯丹妮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缺。
虽然唱歌并不算她所长,但舞蹈绝对她出奇制胜的资本,尤其是在当下ladygaga、凯蒂·佩里这种凭借昂扬舞曲、劲爆舞姿红得发紫的国际大趋势下,这部《热血街头》算是尽了李斯丹妮在超女舞台上未尽的风采。
快乐女声在2012年被叫停,一个王牌选秀节目戛然而止,但经历了近十年选秀文化的洗礼,超女、快女的理念和精神已牢牢的植入了娱乐产业的血液中,李宇春依然所向披靡,张靓颖、郁可唯、谭维维仍然是乐坛的中坚力量。
快女精神没有死,不仅在音乐的领域继续扩张,也悄然影响着流行文化的其它领域,就如2012人气快女李斯丹妮新主演的青春励志片《热血街头》,以快女精神为核心,与李斯丹妮本人相近的情感和奋斗历程加上戏剧化的模版,在时下影坛博得了一席之地。
类似由歌星本色出演的影片不乏名作,像大家比较熟悉惠特妮•休斯顿的《保镖》,蔡卓妍的《下一站天后》,王立宏《恋爱通告》,和这些电影相比,《热血街头》的优势是真实感更强,一群青春主创塑造出的极具亲和力的角色,一个紧接地气不脱离现实的励志故事,年代背景对于国内观众来说毫无距离感。
影片故事并无太多新意但足够跌宕起伏,新锐导演蒋丛竭力挖掘新一代青年人的独特风采,围绕女主人公李斯从成都前往广东参加街头霸王季街舞大赛的前因后果,展开了一幅丰富多彩的青春图景。
片中的李斯经历非常坎坷,不幸的童年,相依为命的亲情,叛逆的青春期,为梦想参加大赛、团队经历了分分合合,遭遇黑道老板的诱惑和威胁,当然也有遇到了每一个励志故事都必不可少的绝症和爱情,这些曲折惊险的情节,烘托出了青春主题的阳光无畏。
值得关注的是,《热血街头》并未像以往国内外的“歌舞青春”类影片一样专心制造歌舞效果而忽略剧情和人物,影片工整细致的剧情编排独具匠心,特别是“福永技”杂技团队的换帽子表演和黑熊跳绳,都给观众带来了新鲜有趣的观影体验。
而在人物方面,除了李斯丹妮魅力独具的本色表演,包括柯有伦出演的失业音乐教师樊星,王传君出演的李家养子,陈乔希出演的性感女舞员桔子,都有真实可爱的性格演出。
无论对于流行文化还是商业基因来说,《热血街头》都是快女文化的延续,2011年凭着热辣舞姿备受歌迷喜爱的热舞天后李斯丹妮继出演《观音山》后,此次身为女一号领衔出镜,也刷新了同辈选秀明星在影视圈发展的速度。
可能在受关注程度上,李斯的此次出击的声势并不算特别强烈,尤其是和很多商业大片相比,《热血街头》还是显得有些朴实,但正是这样质朴的青春成长故事,让李斯丹妮、柯有伦、王传君为首的非常年轻的主演阵容亮出了青春本色,无论是纯真无忌的台词,还是活力十足的动作和舞蹈,还是对现实体制的叛逆,都无时无刻不传递着最新鲜的时代气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很期待
我只是喜欢这个女主角,所以3星,非常不喜欢男猪脚
李斯丹妮
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比武治病!!设定非常的洒狗血~~感情线也莫名其妙【擦,其实我就看了一半多,吃完饭就关电视啦~~乌卡卡~
配乐不错!
一般人真的不懂 上了年纪的脑残粉 虽然做了些傻事 但是比那些吹毛求疵的人过得开心得多~
带坏小朋友!!
觉得挺好的,我已经没有向上的热情,看到别人向上还是很开心的。里面的舞蹈也挺好的,音乐也好听。当然剧情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我觉得中国电影在进步,在所有骂声中成长吧。加油。
可以给零分么!
刻意的搞笑真令人苦笑
这叫电影么。。。这些写长影评的人真是蛋疼
李斯演技太差--
ok,过年回家的客运车看了这部“电影”,开头很牛逼,跳舞,打架,死人,police。场面,调度,配乐处处都牛逼到dv拍mv的水准。
音乐不错,演员也还行,那个女的挺帅的。感觉剧本好差啊,都快拍成韩剧了
不知所云。
不错呢、、喜欢李斯的霸气、可爱、倔强、仗义、美丽。。。好多好多
只為了看李斯。
舞也不行